【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一)
- 格式:doc
- 大小:671.5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节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问题的来源,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思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问题想起,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问题的来源,认识到解决问题可以从问题想起。
2.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能运用该策略解决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及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问题的来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从问题想起,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活实例和问题。
2.学具:准备相关学具,方便学生操作和思考。
3.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问题,让学生尝试从问题想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突破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解决一些类似的问题,加深对从问题想起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进行解决。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理解问题的基本要素,学会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
因此,在本章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基本要素,包括问题是什么,问题涉及到哪些未知数,问题的目标是什么。
2.让学生学会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即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问题的基本要素,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3.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基本要素,学会从问题想起的策略,以及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问题的基本要素,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从问题想起的策略,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文字、图片、动画等,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典型案例,以便于学生分析和讨论。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问题的基本要素。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要素,以及如何从问题想起,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在教材中,通过生活实例引入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的讲解,也有实际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往往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
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往往只能从直接的经验出发,难以从问题本身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实例的引导,学会从问题想起的策略,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一策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例的引导,学会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一策略。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问题本身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实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的引导,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在交流中学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新课导入:介绍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并解释其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练习,运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理解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一策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丨苏教版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从问题想起,通过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册第三章第一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通过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通过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情景,如“小明买饮料”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例如:“小明买了3瓶饮料,每瓶5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小明买饮料”的问题为例,讲解如何从问题想起,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怎样计算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3. 随堂练习(10分钟)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类似“小明买饮料”的问题,以及一些需要从问题想起,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题目。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小明买饮料”的问题板书解答过程:1. 发现问题:小明买了3瓶饮料,每瓶5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2. 分析问题:我们可以怎样计算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3. 解决问题:3瓶饮料× 5元/瓶 = 15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明有10元钱,他想买一本5元的书和一支2元的笔,他够钱吗?(2)小红有8元钱,她想买一件3元的玩具和一包2元的零食,她够钱吗?2. 答案:(1)不够。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从问题出发,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方法。
- 能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过程。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 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培养耐心和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理解并掌握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
- 能够将所学策略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2. 难点- 理解问题与解决方案之间的逻辑关系。
- 灵活运用策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问题和解决方案。
- 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学生练习。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或黑板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 提问:“你们在遇到问题时,通常是如何思考的?”2. 新课导入(10分钟)- 讲解从问题想起的策略,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一策略的含义。
- 引导学生思考:“从问题想起,我们能够获得哪些信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找到解决方案?”3.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进行讨论。
-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案。
4. 总结与分享(10分钟)- 每组选代表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和思考过程。
- 引导学生总结从问题想起的策略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5. 练习与应用(20分钟)-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实际问题,巩固从问题想起的策略。
- 老师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6. 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从问题想起的策略的重要性。
-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尝试运用这一策略。
7.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一些实际问题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运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进行解决。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通过简单的逻辑思考和计算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是他们的问题解决策略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学习来进一步培养。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激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能够从问题出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从问题想起的策略。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案例材料、小组合作学习表格等。
2.教学环境准备:教室座位布置成小组合作的形式,以便于学生交流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课的主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说:“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难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让学生思考和分享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些具体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思考)》年级:三年级下册科目:数学教材: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学会从问题出发思考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问题的定义和特征2. 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3. 从问题出发思考的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问题的定义和特征,今天我们要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提问:“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思考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应该从问题出发思考,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策略。
”三、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问题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
2. 教师讲解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引导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思考问题。
3. 教师讲解从问题出发思考的步骤,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实例讲解(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实例,引导学生运用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
3.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解决问题。
五、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设计解决方案,解决问题。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思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策略。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
2. 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掌握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理解问题,并能够运用简单的策略进行解决问题。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面,不能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掌握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面对问题,勇于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掌握从问题想起的策略。
2.难点:学生能够将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问题的本质,掌握从问题想起的策略。
2.合作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解决问题的经验。
3.实例讲解: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掌握从问题想起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2.课件: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3.实例: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讲解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问题的本质,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进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从问题想起的策略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运用到更复杂的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丨苏教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我们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三章节第一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我们学会从问题本身出发,通过分析问题的特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从问题本身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的数学问题中。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个问题解决的策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从问题本身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重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这个策略到实际的数学问题中。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如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入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们感受到问题的存在。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们从问题本身出发,分析问题的特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穿插一些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独立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答案,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对比,检查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
总的来说,我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具和学具的准备。
教具和学具的准备是为了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准备合适的教具和学具。
例如,在本节课中,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课时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策略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前两个学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对数学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因此,在这一节课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逐步学会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从问题出发,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策略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问题出发,学会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2.教学难点: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分析问题。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巩固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理解“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并能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思考的过程,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从问题想起”的策略2. 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讲解“从问题想起”的策略(10分钟)1. 讲解“从问题想起”的含义: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从问题本身出发,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找出问题的关键,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通过实例讲解“从问题想起”的策略的应用。
三、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出示问题:“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分成两份,每份都要有苹果,请问小明可以怎么分?”2. 引导学生运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3.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小明可以把10个苹果分成两份,每份5个。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小华有8个橘子,他想把这些橘子分成三份,每份都要有橘子,请问小华可以怎么分?”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3. 教师批改练习题,给予反馈。
五、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通过实例学习了这一策略的应用,并且运用这一策略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5分钟)1.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运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解决以下问题:小刚有12个糖果,他想把这些糖果分成四份,每份都要有糖果,请问小刚可以怎么分?”2.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苏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我们将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逐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从问题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以及如何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学具:笔记本、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拿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
2. 例题讲解:接着,我拿出一个类似的例题:“小明有5个橘子,他吃掉了2个,又得到了3个,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橘子?”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 随堂练习:我给出几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小组讨论: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一个问题:“小明的水果店进了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每千克3元,香蕉每千克2元,小明进货花了200元,苹果和香蕉各进了多少千克?”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从问题想起例题:小明有5个橘子,他吃掉了2个,又得到了3个,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橘子?解答:5 2 + 3 = 6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有8个橙子,他吃掉了3个,又得到了5个,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橙子?2. 小华的铅笔比小明的多2支,小华给了小明1支铅笔,请问小华现在有多少支铅笔?答案:1. 8 3 + 5 = 102. 小华的铅笔数 + 1 = 小明的铅笔数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学生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从问题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通过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用列举、画图等策略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
因此,在本章的学习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逐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列举、画图等。
2.培养学生从问题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列举、画图等策略来解决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从问题出发,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2.教学多媒体:PPT、教学课件等。
3.教学道具:实物、图片等。
4.分组合作工具:分组表、小组讨论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图片等道具,设置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特点,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示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运用列举、画图等策略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
4.巩固(10分钟)选取部分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组的问题解决过程和策略。
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找出问题的答案。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从问题出发,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找出问题的答案。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问题出发,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找出问题的答案。
2.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例问题等。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实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
例如:一个篮子里面有7个篮球,又放进去了3个篮球,请问现在篮子里有多少个篮球?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解决呈现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前置作业
一、旧知链接
根据下列每题的条件,给下列每题补充一个问题,并解答出来.(鼓励学生提出多个问题)
黄牛27头,水牛比黄牛多9头,?
黄牛27头,黄牛是水牛的3倍,?
黄牛27头,水牛是黄牛的3倍,?
二、新知速递
1.玩具厂男工有32人,女工分成4个组,每组18人,
(1)男、女工一共有多少人?
(2)男工比女工少多少人?
课堂作业
1.小利骑车送盒饭,中午送了34份盒饭,晚上比中午多送了27份.他这天一共送了多少份盒饭?
2.停车场上有小汽车36辆,小汽车的数量是大汽车的3倍.停车场上大汽车有多少辆?两种车辆共有多少辆?
3.同学们去公园秋游,玩跷跷板的有16人.
(1)荡秋千的人比玩跷跷板的多3人,玩跷跷板和荡秋千的一共有几人?
(2)滑滑梯的人数是玩跷跷板的3倍,滑滑梯的比玩跷跷板的多多少人?
4.乐器队人数是篮球队的3倍,乐器队人数比篮球队多24人.乐器队和篮球队各有多少人?(你会画线段图,并解答吗?)
5.乐器队人数是篮球队的3倍,乐器队和篮球队一共有48人.乐器队和篮球队各有多少人?
6.裤子37元,裤子比上衣便宜39元,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
1.有黑兔42只,白兔是黑兔只数的6倍,白兔有多少只?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
2.果园里有苹果树1200棵,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2倍还多80棵.梨树有多少棵?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3.实验小学二年级有学生200人,三年级的人数比二年级的2倍少18人.两个年级一共
有学生多少人?
4.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和文艺书共2400本,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4倍.两种书各有多少本?
5.甲乙两数的和是306,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拓展提高
6.小明和小红两人集邮,小明的邮票比小红多75张,并且正好是小红的4倍.小明和小红各有邮票多少张?
7.学校买来的排球比足球多50个,后来又买了40个排球,这时排球的个数就是足球的6倍,学校买来的排球和足球各有多少个?
发散思维
8.一桶油连油带桶共重90千克,倒出一半油后,连桶重50千克,一桶油净重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