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技术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45.00 KB
- 文档页数:11
gps静态测量技术总结1500字GPS静态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地理测量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来确定目标位置的坐标,可以用于测量地球表面上的各种物体的位置、形状和运动。
GPS静态测量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来确定接收机的位置。
接收机接收到来自多个卫星的信号后,通过计算信号的传播时间和接收机与卫星的距离,可以确定接收机的位置坐标。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对目标位置进行测量。
GPS静态测量技术的优势之一是其精度高。
由于GPS系统使用了多个卫星,能够提供非常准确的位置信息。
通过使用多个卫星的信号,可以排除由于单个卫星信号误差和干扰导致的误差。
因此,GPS静态测量技术可以实现亚米级的测量精度。
此外,GPS静态测量技术还具有快速、灵活和高效的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测量和测距仪测量,GPS静态测量技术利用卫星信号直接进行测量,无需设置测站和测距仪。
这使得测量过程更加简便和高效。
在实际应用中,GPS静态测量技术可以用于各种地理测量任务。
例如,地形测量、土地测绘、城市规划等。
通过使用GPS静态测量技术,测量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目标位置的坐标,无论是在城市环境还是户外环境。
然而,GPS静态测量技术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GPS静态测量技术对天气条件和地形条件敏感。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如大雨、大雪、大风等,信号的传播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此外,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如山区、森林等,信号传播也可能受到阻碍。
另外,GPS静态测量技术的精度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例如,接收机的精度、卫星的位置精度、信号传播时间等。
因此,在进行GPS静态测量时,需要认真选择合适的接收机和卫星,进行仔细的数据处理和误差校正,以提高测量精度。
总之,GPS静态测量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灵活的地理测量方法。
它可以用于各种地理测量任务,并取得非常高的测量精度。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天气条件和地形条件的限制,以及认真处理测量数据和误差校正,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GPS-RTK测量及检核技术总结2、RTK平面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一级控制点、二级控制点、三级控制点、图根控制点。
RTK高程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等外高程控制点。
3、一级、二级、三级平面控制点及等外高程控制点,适用于布设外业数字测图和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控制基础,可以作为图根测量、像片控制测量、碎部点数据采集的起算依据。
4、RTK测量可采用单基准站RTK和网络RTK两种方法进行。
在通信条件困难时,也可以采用后处理动态测量模式进行测量。
5、有条件采用网络RTK测量的地区,宜优先采用网络RTK技术测量。
6、RTK测量卫星的状态应符合表1规定。
表17、经、纬度记录精确至0.00001”,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精确至0.001m。
天线高量取精确至0.001m。
《N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规定》: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精确至0.0001m。
8、RTK平面控制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
表2《深圳市卫星定位测量规程》:将图根点和碎步点加上:表3 GNSS RTK平面测量技术要求注:①一级GNSS控制点布设应采用网络RTK测量技术;②网络RTK测量可不受起算点等级、流动站到单基准站间距离的限制;③困难地区相邻点间距离缩短至表中的2/3,边长较差应不大于2cm。
9、RTK控制点平面坐标测量时,流动站采集卫星观测数据,并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通过坐标转换方法将观测得到的地心坐标转换为指定坐标系中的平面坐标。
10、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的获取:a) 在获取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时,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的参数;b) 在没有已知转换参数时,可以自己求解;c)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参心坐标系(如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转换参数的求解,应采用不少于3点的高等级起算点两套坐标系成果,所选起算点应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测区;d) 转换时应根据测区范围及具体情况,对起算点进行可靠性检验,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进行多种点组合方式分别计算和优选;e) RTK控制点测量转换参数的求解,不能采用现场点校正的方法进行。
GPS测量技术GPS测量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测量技术,它是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卫星信号,通过计算卫星信号到达地面接收机的时间差以及之前已知的卫星位置,进而推算出地面接收机位置的一种测量技术。
GPS测量技术的优点是测量速度快、精度高、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测绘与地理信息、地形测量、陆地监测等领域。
一、GPS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GPS系统利用卫星发射出的信号,地面接收机接收到信号后,通过计算信号到达地面接收机的时间差以及之前已知的卫星位置,推算出地面接收机的位置。
GPS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计算GPS卫星信号的时间差,从而推算出地面接收机的空间位置,而GPS卫星信号的时间差是通过测量卫星信号的传播延迟实现的。
二、GPS测量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GPS测量系统主要由卫星、地面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等组成,其中地面接收机也包括天线、接收机等组成部分。
卫星部分:GPS卫星是GPS系统的核心部分,GPS系统由一系列卫星组成。
目前主要有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洲伽利略、中国北斗、日本QZSS等卫星系统。
卫星发射出的信号中包含了时间、位置和卫星状态等信息。
GPS信号的传播速度是光速,速度恒定,具有高精度的特点。
地面接收机部分:地面接收机是接收卫星信号的设备,主要由天线、接收机等组成。
天线主要用于接收卫星信号,接收机则主要用于信号的解码和数据的处理。
接收机的主要功能是解码卫星信号中包含的时间信息和卫星状态信息,以及计算信号的传播时间差和地面接收机的空间位置等。
数据处理软件部分:数据处理软件是对接收到的GPS信号进行处理,主要将接收机从卫星处接收到的时间、位置、偏差等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形成测量数据记录,以及精度分析。
三、GPS测量技术的基本测量方法GPS测量技术的基本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单点测量、相对测量、静态测量、动态测量等。
1.单点测量单点测量是指利用GPS测量系统实现对某一点的测量,一般用于实现大地测量基准点的测量。
GPS测量技术的原理与精度分析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交通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测量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在导航和定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地质勘探、环境监测、农业、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GPS测量技术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地球上至少有4颗人造卫星在不同的轨道上运行。
这些卫星通过发送精确的时刻信号,电波以光速传播到地球上的接收设备。
接收设备会记录下每颗卫星发送的信号到达的时间。
通过知道信号传输速度(约为光速),我们可以根据信号从卫星到达接收设备所需的时间来计算出距离。
为了精确地测量距离,GPS接收设备同时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
通过三角定位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接收设备到每颗卫星的距离。
然后,我们将所有的卫星距离信息传给GPS接收设备,它会进行进一步的计算来确定自己的精确位置。
通过与地球上的基准站进行通信,GPS接收设备还可以获取更准确的时间数据,从而提高测量的精度。
然而,GPS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精度限制。
首先,由于天线高度、天气状况、地下信号衰减等因素的影响,GPS信号可能会被干扰或丢失,导致测量精度下降。
其次,GPS测量也受到卫星几何结构的影响。
如果卫星位置过于集中或者过于稀疏,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地球和卫星之间的大气层延迟也是GPS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电磁波在穿过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散射和衍射,导致信号传播速度的变化。
这种大气折射现象会使GPS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
为了克服大气层延迟的影响,科学家们开发了一些用于校正的模型和算法,以提高GPS测量的准确性。
另外,GPS测量技术在山区、高楼大厦密集区和深海等特殊地形和环境下的精度也面临挑战。
例如在山区,卫星信号的传播路径可能会被遮挡,导致接收设备无法接收到足够数量的卫星信号来进行定位。
在高楼大厦密集区,建筑物的反射和折射可能会干扰卫星信号,降低测量精度。
gps静态测量技术总结_测量工作总结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通过卫星信号来进行位置测量的技术。
它可以用于静态测量,即只需要在一个固定位置上进行测量,不需要移动。
以下是我对GPS静态测量技术的总结。
GPS静态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
由于GPS系统具有高精度的卫星钟和众多的卫星,因此它可以提供高度精确的位置测量结果。
在静态测量中,将接收器安装在固定位置上,而不需要进行移动,可以减少由于移动所带来的误差,从而提高测量的精度。
GPS静态测量技术具有较长的测量时间。
在进行GPS静态测量时,接收器需要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自己的位置,由于信号传输需要时间,因此需要一定时间来收集足够的卫星信号来进行定位。
通常,测量时间需要30分钟至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以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
GPS静态测量技术的成本较低。
相对于其他高精度测量方法,如光学测量或无线电定位,GPS系统的设备和使用成本较低。
GPS接收器较便宜且易于使用,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或繁琐的操作,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测量成本。
GPS静态测量技术也存在一些限制。
天气条件对GPS测量精度有一定影响。
在有阴云、大风或强烈干扰的情况下,卫星信号的接收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测量的精度。
在进行GPS静态测量时,需要选择天气条件较好的时段进行测量。
GPS静态测量技术对测量环境有一定要求。
在测量区域中,需要有多个卫星的信号覆盖,以获得可靠的定位结果。
在城市或山区等复杂地形条件下,由于信号的遮挡和反射等原因,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在选择测量地点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GPS静态测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成本较低的位置测量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测量时段和地点,以及进行足够长时间的测量,可以获得高度精确的位置测量结果。
需要注意天气条件和测量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安徽省合肥市城区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一、测区概况合肥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万河上游。
测区内平均高程为海拨121米。
主要河流有赵河和潘河并在测区东南部交汇,给测绘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测区内道路成网,县乡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省道豫49自北向南纵贯测区,省道2324横穿东西,交通便利,便利了测绘工作的开展。
测区包括城区及其附近地区,测区控制范围大致位于东经113°12′21″-113°19′30″,北纬39°00′13″-39°01′42″之间,面积为96KM2。
测图范围大致为东经113°53′59″-112°58′31″,北纬39°01′35″一33°05′42″,面积为36.75KM2,合1:1于图幅147幅。
二、作业依据和已有测绘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2.国家测绘局颁布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2001-92)。
3、CHl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4、CHl003-95《测绘产品检查评定标准》。
5、《合肥市1:1000比例尺航测数字化成图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三、坐标系的选择测区平均高程85m,中央子午线精度为117°,测区投影分带为6°带的第20带,3°带的第39带。
GPS网的平面坐标系统选用54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85黄海国家高程基准。
四、仪器设备和软件GPS控制测量采用上海中翰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的Smart-3100IS型GPS测量系统,为12通道单頻接收机,其静态相对定位精度为:静态基线±(5mm +1ppmD)高程±(10mm+2ppmD)Smart-3100IS型GPS测量系统配备有Planning星历预报软件(可预报30天内测区各测点一天24小时的卫星分布状况及健康状况)、Spectrum Survey 后处理解算软件(包含数据传输、基线向量处理、GPS网平差软件、多种GPS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完全能满足GPS 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的要求。
gps静态测量技术总结_测量工作总结GPS静态测量技术总结一、背景和目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全球性的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由一组维持在太空中的卫星、地球上的控制站和接收机组成。
GPS静态测量技术是利用GPS接收机对地球表面上某一点的位置进行精确测量的技术。
这种测量技术主要用于地理测量、土地调查、地质勘探等领域。
本次测量工作的目的是对某地区的地形地貌进行精确测量和制图,以提供给相关部门作为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测量方法和步骤:1. GPS接收机的选择: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GPS接收机,考虑接收机的性能指标、测量精度和价格等因素。
2. 接收机设置与放置:根据测量的具体要求,设置GPS接收机的工作参数,包括观测频率、数据采样率等。
将接收机放置在稳定的位置,避免遮挡和干扰。
3. 数据采集与记录: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用于采集卫星信号,并记录相应的观测数据。
观测时间一般需要至少30分钟以上,以保证数据的充分采集。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采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差分、平差、滤波等步骤,以提取出所需的测量结果。
5. 结果验证与精度评定: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和精度评定,主要通过与其他已有数据的对比来进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 天气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天气条件可能会对卫星信号的接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测量的精度。
解决方案是选择天气良好的时机进行测量,并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滤波和修正。
2. 建筑物和遮挡物对卫星信号的遮挡:在城市区域进行GPS测量时,建筑物和遮挡物可能会对卫星信号进行遮挡,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解决方案是选择开阔的地区进行测量,并合理安排GPS接收机的放置位置。
3. 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的误差:在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积累和计算误差,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
解决方案是采用精确的数据处理算法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多次重复处理,以减小误差。
D级GPS控制测量专业技术总结编写单位:编写者:年月日审核意见:审核者:年月日桂林市七星区GPS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一、测区概况七星区位于桂林市的东南部,北至迭彩区,南至 穿山公园,西至象山区,东至桂林环城公路。
测区内平均高程为海拔150米。
测区房屋较多,通视不是很好。
但测区平坦,交通便利,便利了测绘工作的开展。
测区控制范围大致位于东经110°17' 49" - 110°19' 57",北纬25°15' 50" - 25°18' 00" 之间。
二、作业依据和已有测绘资料1、《GPS 与数字化测图实习指导书》2、本次实习《技术设计书》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4.国家测绘局颁布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CH2001-92)。
城市各级GPS 控制网平均边长 表1(单位:km )等级 C D E 一级 二级 平均距离 10~15 5~10 2~51 〈1城市各级GPS 控制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表2等级 固定误差a比例误差b最弱边相对中误差C 10 5 1/120000D 10 10 1/80000E 10 20 1/45000 一级 10 20 1/20000 二级 15201/10000表3:级别相邻点基线分量中误差 相邻点间平均距离 /km 水平分量 /mm 垂直分量 /mmB5 10 50 C 10 20 20 D 20 40 5 E20 40 3三、坐标系的选择中央子午线精度为111°,测区投影分带为6°带的第19带,3°带的第38带。
GPS网的无约束平差平面坐标系统选用WGS-84坐标系,高程采用85黄海国家高程基准。
横轴加常数500000m。
GPS的约束平差选择桂林本地的自建坐标系统和无大地水准模型的椭球,卫星星历采用广播星历。
gps数据采集测量技术总结报告GPS数据采集测量技术总结报告一、引言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利用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测量的技术。
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地理测绘、交通导航、科学研究等。
本报告将对GPS数据采集测量技术进行总结,介绍其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二、GPS数据采集测量技术原理GPS数据采集测量技术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
GPS由多个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在地球轨道上运行,并不断向地面发送无线电信号。
地面接收器接收来自至少四个卫星的信号,通过测量信号传播时间,可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和时间。
三、GPS数据采集测量技术的应用1. 地理测绘:GPS数据采集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理测绘领域,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获取地理位置信息。
例如,GPS测量可用于土地测量、地形测量、地图绘制等。
2. 交通导航:GPS数据采集测量技术为交通导航提供了准确的位置信息。
通过GPS定位,车辆可以实时获取自身位置和路线信息,实现精确导航。
3. 科学研究:GPS数据采集测量技术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例如,在地质学领域,GPS可以帮助研究地震活动、地壳运动等;在气象学领域,GPS可以用于气象观测和预报。
四、GPS数据采集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 高精度定位:随着技术的发展,GPS数据的精度越来越高。
未来,人们将更加依赖高精度的定位技术,以提高位置信息的准确性。
2. 多频段覆盖:目前,GPS主要使用L波段进行信号传输。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频段覆盖,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覆盖范围。
3. 集成化应用: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GPS数据采集测量技术将与其他技术进行集成应用,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4. 实时数据处理:未来,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能够实时处理和分析大量的GPS数据,为各种应用提供更加准确和实时的位置信息。
五、结论总的来说,GPS数据采集测量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gps静态测量技术总结_测量工作总结GPS静态测量技术总结一、概述GPS静态测量技术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接收来自地球上多颗卫星的信号,并计算这些信号的传播时间和地球上的位置,从而实现测量的目的。
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静态测量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地球物理勘探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工作原理1. 基本原理GPS静态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卫星给出的信号进行测量,卫星的信号包含该卫星的位置和传播时间两个要素。
接收器接收到来自多个卫星的信号后,通过比较信号的传播时间,可以计算出接收器与卫星的距离。
通过测量多个卫星的距离,可以实现对接收器位置的确定。
2. 数据处理GPS静态测量的数据处理包括测量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后处理和结果的分析。
(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指通过GPS接收器获取来自卫星的信号,并记录信号的到达时间。
在进行数据采集时,需要保证接收器的稳定和准确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度。
(2)数据后处理数据后处理是指利用计算机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将测量数据与参考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测量原则和方程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
(3)结果分析结果分析是指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估,检查测量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判断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三、测量工作总结1. 测量准备在进行GPS静态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装置和设备,包括GPS接收器、天线以及数据记录仪等。
还需要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GPS测量方法和技术。
2. 测量过程在进行GPS静态测量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需要确定测量基准点和控制点,选择合适的测量网格。
然后,设置测量装置和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
在记录数据的要确保测量装置的稳定和准确度,避免因外界干扰而导致测量误差。
3.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整个测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GPS测量技术GPS测量技术是指利用GPS卫星系统进行测量和定位的一种技术。
GPS测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高信度的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测绘、地理信息、城市规划、交通、钻探、建筑、电力、电信、航空、环保等领域。
GPS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用GPS接收机接收多颗卫星发射的信号,根据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通过三角测量原理计算接收机的位置,进而推算出被测量点的位置。
GPS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因此可以高效地进行测量。
GPS测量技术的精度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卫星几何位置误差:GPS卫星的几何位置有一定的误差,因为卫星轨道不是完美的圆形,而是受到地球引力和大气阻力的影响。
2.信号传播时间误差:GPS信号传播在大气层中会受到多次反射、衍射和折射,从而导致信号传播时间发生误差。
3.接收机钟差误差:GPS接收机内部的时钟虽然经过校准,但在长时间使用中会慢慢出现误差。
4.信号多普勒效应误差:GPS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普勒效应的影响,从而导致接收机测量结果的误差。
针对以上因素,GPS测量技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精度控制:1.使用差分GPS技术:差分GPS技术能够消除信号传播时间误差、接收机钟差误差和信号多普勒效应误差。
通过在一个已知位置设置一个参考接收机,测量被测接收机和参考接收机之间的差值,从而消除误差。
2.使用测站工程法:测站工程法是GPS测量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消除卫星几何位置误差、信号传播时间误差和信号多普勒效应误差。
通过在多个位置设置测站,测量各个测站和卫星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从而推算出被测量点的位置。
3.使用模糊度解算法:模糊度解算法可以消除GPS信号在传播链路中受到的信号传播时间误差。
在测量中,GPS接收机测量到的信号传播时间差包含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如果知道整数部分,就可以消除整数部分的误差,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总之,GPS测量技术在测绘、地理信息、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gps静态测量技术总结_测量工作总结GPS静态测量技术是一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测量方法,它可以实现对地球上任意位置的精确定位。
本次测量工作主要针对某个工程项目的地形测量需求,使用了GPS静态测量技术进行测量。
我们选择了合适的GPS测量设备。
在这次测量中,我们使用了高精度的GPS接收器,该接收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我们的测量需求。
在测量前,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测量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测量基准点,并计算了测量网络密度和基线长度,保证了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一系列的操作流程。
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测量站点,并进行了天线的安装和校准。
然后,我们使用了合适的测量时间段和测量模式,以获得稳定的信号和减小误差。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接收器进行合适的设置和参数调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多次观测和测量。
每次观测都包括了多个接收卫星的信号,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获得了每个观测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在每次观测后,我们还进行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确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改正和调整。
在整个测量工作中,我们严格遵守了测量规范和操作要求。
我们注意了测量环境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和消除。
我们还进行了数据质量的评估和精度分析,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GPS静态测量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地形测量技术,可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精确定位和高程测量。
在本次测量工作中,我们通过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获得了满意的测量结果。
gps静态测量技术总结_测量工作总结
GPS静态测量技术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测量工作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在测量点上同时观测多颗卫星的信号来确定测量点的位置和坐标,从而实现对地球表面上的点
的准确定位。
GPS静态测量技术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精度高:GPS静态测量技术可以实现亚米级的精度,特别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测量的
工作,如地质测量、土地测量等。
2.速度快:GPS静态测量技术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次测量,相对于传统测量方法
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3.适用范围广:GPS静态测量技术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测量,
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测量工作。
4.实时性强:GPS静态测量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地点的坐标信息,与其他测量方法相比,更具实时性。
1.选择合适的观测点:观测点的位置要尽量避免有大量的建筑物、山脉等遮挡物,以
保证信号的稳定性。
2.合理设置观测时间:观测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一般来说,观测时间
越长,测量结果越精确。
3.保持设备的稳定:在进行GPS静态测量时,需要保持设备的稳定,避免设备的晃动
或是其他不必要的干扰。
4.准确记录观测数据:在进行GPS静态测量时,需要准确记录观测数据,包括观测时间、观测卫星数量、观测信号强度等,以便后续处理和分析。
GPS静态测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方法,在各种测量工作中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GPS静态测量技术在使用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观测点、合理设
置观测时间、保持设备稳定以及准确记录观测数据,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gps静态测量技术总结_测量工作总结GPS静态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测量的方法,主要用于获取目标的精确位置和坐标。
在测量工作中,我们主要采用了GPS静态测量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下面是对我们的测量工作及GPS静态测量技术的总结:一、测量目标和任务:我们的测量工作主要目标是获取目标区域内各点的精确位置和坐标,以便进行地图绘制、地形分析、计算距离和面积等。
任务包括选取控制点、设立测站、进行GPS观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二、测量仪器和设备:我们主要使用了GPS接收器、三脚架、电源和数据线等测量仪器和设备。
GPS接收器是测量的核心设备,用于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出目标点的位置和坐标。
三、测量步骤:1. 选取控制点:根据测量目标和任务的要求,选取一定数量的控制点,这些点应分布在测量区域内,并能够提供较好的信号接收条件。
2. 设立测站:在选取的控制点上设置测站,并进行必要的场地准备工作,如清理周围的杂物、安放三脚架等。
3. 进行GPS观测:打开GPS接收器,进行观测,并记录所得的数据。
观测时间应足够长,以获得较好的观测结果。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筛选、差分处理、坐标计算等。
5. 结果输出和绘制地图:根据处理和分析得到的结果,输出测点的位置和坐标,并绘制地图。
四、GPS静态测量技术的优点:1. 高精度:GPS静态测量技术能够实现较高的测量精度,满足大部分测量任务的要求。
2. 快速:GPS静态测量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测量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 全球覆盖:GPS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测量,适用于各种地理环境和测量任务。
4. 数据可靠:GPS观测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
五、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1. 对测点选取的考虑不够充分,导致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在以后的测量工作中,应该更加注重选取控制点的筛选和布设。
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gps静态测量技术总结_测量工作总结GPS静态测量是一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精密测量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建筑测量、道路测量等领域。
本文将从GPS静态测量的定义、原理、设备和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说明。
一、GPS静态测量的定义GPS静态测量是一种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测量,获取测站坐标和监测网形变、地心运动等信息的技术。
该技术可用于求解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并提供计算所需的观测数据。
GPS静态测量通过测量卫星发射的电磁波的传播时间来获取卫星与测站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距离和卫星的位置确定测站的位置。
该技术在GPS接收机端使用了多项式拟合技术和差分技术,从而提高了位置和时间的精度。
GPS静态测量需要以下设备:1. GPS接收机:用于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并将测站与卫星之间的距离转换为坐标信息。
2. 天线:用于接收GPS信号。
3. 支撑物:用于支撑天线并使其稳定。
4. 数据智能化设备:用于存储、处理和转换观测数据。
GPS静态测量的操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测站位置:选择适当的测站位置是成功进行GPS静态测量的关键。
测站应尽可能避开有遮挡的地方,并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天线和支撑物。
2. 安装天线和支撑物:天线和支撑物应根据所测量的状况进行合理选取。
天线应放在一个高于地面障碍物的平坦地面上,支撑物应选用牢固稳定的设备。
3. 连接设备:将天线和接收机连接起来,并校准相关设置。
然后将设备放置在支撑物上。
4. 观测:开启接收机并开始观测。
观测时间越长,数据越充分,最终结果也越精确。
5. 数据处理:将观测数据上传至数据处理设备中,并进行数据预处理、数据拟合等操作。
最终得出测站坐标和误差估计等数据。
6. 结果验证: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直到满足所需的精度和精确度。
五、结论GPS静态测量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非破坏性的测量技术,可用于测量建筑、桥梁、隧道、大坝等工程结构物,以及土地深度、地下水位、地下管线等地下物体的测量。
gps测量实训总结
在GPS测量实训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全球定位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
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训的总结和体会。
首先,GPS测量实训让我对全球定位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训中,我学
会了如何使用GPS设备进行测量,包括设置测量参数、选择测量点、记录数据等。
我还学习了如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GPS的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对我今后的工作
和学习都将有很大帮助。
其次,实训中我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在实训中,我们需要分工
合作,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同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以达到更好的测量效果。
团队合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我们之间的信任和友谊,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通过这次实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测量过程中,我遇到了
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测量精度不够高、数据处理出现错误等。
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在GPS测量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更加努力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
的技能水平。
总的来说,这次GPS测量实训让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收获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gps静态测量技术总结_测量工作总结GPS静态测量技术是一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测量技术,在现代化的测量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GPS静态测量技术进行总结,并通过实践经验对该项技术进行分析。
GPS静态测量技术是指通过在测站内固定GPS接收机,记录由卫星发出的信号,从而得到各个测站的坐标信息的一种测量方法。
在GPS静态测量过程中,由于接收机长时间处于同一个位置,因此可以取得高精度的坐标信息,对于测绘和建设等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GPS静态测量技术的优点如下:1. 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其精度一般可以达到1-2毫米级别。
2. 相对于传统的测量方法,GPS静态测量技术具备非常高的效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测量任务。
3. GPS静态测量技术不受天气和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可以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进行测量。
4. 基于GPS静态测量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科学、有效,可以对数据进行高效而准确的处理。
然而,GPS静态测量技术并非完美无缺,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 GPS静态测量技术会受到GPS信号质量的限制,如果信号质量不好,就会影响测量精度。
2. 如果环境中有高大建筑物或其他物体,则可能会影响GPS卫星信号的接收,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3. 因为GPS信号需要穿过大气层,因此会受到大气等因素的干扰,导致测量精度受到影响。
4. 数据的处理过程非常繁琐,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软件支持,否则可能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GPS静态测量:1. 确定基准站和伪随机噪声码。
在测量前需要确定基准站,并选用合适的伪随机噪声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选定测量点。
在实际测量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测量点,保证测量结果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3. 进行数据采集。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工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对数据进行处理。
在测量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利用专业的软件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GPS技术测量GPS: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英文缩写,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起来而建立的新一代精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GPS卫星定位测量是利用GPS系统解决大地测量问题的一项空间技术。
天球:天球是指以地球质心为中心,半径为无穷大的理想球体。
天球赤道面与天球赤道:通过地球质心M且垂直于天轴发的平面称为天球赤道面,与地球赤道面重合。
天球赤道面与天球面的交线称为天球赤道。
天球子午面与天球子午圈:包含天轴的平面称为天球子午面,与地球子午面重合。
天球子午面与天球的交线为一大圆,称为天球子午圈。
天球子午圈被天轴截成的两个半圆称为时圈。
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原点是地球质心M,Z轴指向BIH1984.0时元定义的协议地极,X 轴指向BIH1984.0时元定义的零子午面与CTP相应的赤道交点,Y轴垂直于XMZ平面,且与Z、X轴构成右手系,采用的是地球椭球码:表示信息的二进制数及其结合码元(比特):每一位二进制数成为一个码元或者一个比特,比特的意思就是二进制数,它是码的度量单位,也是信息量的度量单位信号调制:将低频信号家在到高频的载波上的过程。
这时原低频信号称为调制,加载信号后的载波叫已调波。
实现码信号与载波信号的调制是通过码状态与载波相乘实现的。
信号解调:从接收到的已调波中分离出测距码信号,导航电文以及纯净的载波信号。
方法有码相关解调技术和平方解调技术。
SA技术:为了限制SPA用户的定时定位精度,美国政府对GPS工作卫星信号的技术,包括:对信号基准频率的S技术,对导航电文,对P码译码技术卫星星历:是一系列描述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参数。
GPS动态定位:GPS动态测量是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实时测量物体的连续运动状态参数。
如果所求的状态参数仅仅是三位坐标参数,就称为GPS动态定位导航:如果所求状态参数不仅包括三维坐标参数,还包括物体的三维速度,以及时间和方位等参数,这样动态测量称为导航差分动态定位(动态相对定位):用两台GPS接收机,将一台接收机安设在基准站上固定不动,另一台接收机安置在运动的载体上,两台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卫星,通过在观测值之间求差,以消除具有相关性的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而运动点位置是通过确定该点相对基准站的相对位置实现的。
LADGPS:在一个较大区域布设多个基准站以及构成基准站网,其中常包括一个或数个监控站,位于该区域中的用户根据多个基准站所提供的改正信息,经平差计算后球的用户站定位改正数,这种差分GPS定位系统称为具有多个基准站的局部区域差分GPS系统WADGPS: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中相对较少的基准站组成差分GPS网,各基准站将求得距离改正数发送给数据处理中心,由数据处理中心统一处理,将各种GPS观测误差源加以区分,然后再传递给用户,这样一种系统称为广域差分GPS系统同步观测:两台以及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同时连续跟踪相同的卫星组。
重复基线坐标闭合差:当某条基线被两个或多个时段观测时,就构成了所谓重复基线坐标闭合差条件。
(异步图形闭合条件和重复基线坐标闭合条件是衡量精度、检验粗差和系统差的重要指标)天轴与天极:地球自转的延伸直线为天轴,天轴与天球面的交点称为天极,交点Pn为北天极,位于北极星附近,Ps为南天极。
位于地球北半球的观测者,因地球遮挡不能看到南天极。
大地水准面:如前所述,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由于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因为大地水准面是水准面之一,故大地水准面具有水准面的所有特性。
单差:可在不同卫星间、不同历元间求差或者不同观测站求取观测量之差,所得求差结果当作虚拟观测值。
双差:对单差观测值继续求差,所得求差结果仍可以当作虚拟观测值。
三差:对双差观测值继续求差网络RTK:多基准站RTK技术也称网络RTK技术,是普通RTK方法的改进。
坐标正反算公式2 坐标系统的转换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的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年西安坐标系,而GPS测定的坐标是WGS-84坐标系坐标,需要进行坐标系转换。
对于非测量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说,虽然GPS定位操作非常容易,但坐标转换则难以掌握,EXCEL 是比较普及的电子表格软件,能够处理较复杂的数学运算,用它的公式编辑功能,进行GPS坐标转换,会非常轻松自如。
要进行坐标系转换,离不开高斯投影换算,下面分别介绍用EXCEL进行换算的方法和GPS坐标转换方法。
2.1 用EXCEL进行高斯投影换算从经纬度BL换算到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Y(高斯投影正算),或从XY换算成BL(高斯投影反算),一般需要专用计算机软件完成,在目前流行的换算软件中,大都需要一个点一个点地进行,不能成批量地完成,给实际工作中带来了许多不便。
但是,通过实验发现,用EXCEL可以很直观、方便地完成坐标换算工作,只需要在EXCEL的相应单元格中输入相应的公式即可。
下面以54坐标系为例,介绍具体的计算方法。
完成经纬度BL到平面直角坐标XY的换算。
在EXCEL中,选择输入公式的起始单元格,例如:第2行第1列(A2格)为起始单元格,各单元格的格式如下:、单元格;单元格内容;说明A2;输入中央子午线,以度.分秒形式输入,如115度30分则输入115.30;起算数据L0B2;=INT(A2)+(INT(A2*100)-INT(A2)*100)/60+(A2*10000-INT(A2*100)*100)/3600;把L0化成度C2;以度小数形式输入纬度值,如38°14′20″则输入38.1420;起算数据BD2;以度小数形式输入经度值;起算数据LE2;=INT(C2)+(INT(C2*100)-INT(C2)*100)/60+(C2*10000-INT(C2*100)*100)/3600;把B化成度F2;=INT(D2)+(INT(D2*100)-INT(D2)*100)/60+(D2*10000-INT(D2*100)*100)/3600;把L化成度G2;=F2-B2;L-L0H2;=G2/57.2957795130823;化作弧度I2;=TAN(RADIANS(E2));Tan(B)J2;=COS(RADIANS(E2));COS(B)K2;=0.006738525415*J2*J2L2;=I2*I2M2;=1+K2N2;=6399698.9018/SQRT(M2)O2;=H2*H2*J2*J2P2;=I2*J2Q2;=P2*P2R2;=(32005.78006+Q2*(133.92133+Q2*0.7031))S2;=6367558.49686*E2/57.29577951308-P2*J2*R2+((((L2-58)*L2+61)*O2/30+(4*K2+5)*M2-L2)*O2/12+1)*N2*I2*O2/2计算结果XT2;=((((L2-18)*L2-(58*L2-14)*K2+5)*O2/20+M2-L2)*O2/6+1)*N2*(H2*J2)计算结果Y按上面表格中的公式输入到相应单元格后,就可方便地由经纬度求得平面直角坐标。
当输入完所有的经纬度后,用鼠标下拉即可得到所有的计算结果。
表中的许多单元格公式为中间过程,可以用EXCEL的列隐藏功能把这些没有必要显示的列隐藏起来,表面上形成标准的计算报表,使整个计算表简单明了。
从理论上讲,可计算的数据量是无限的,当第一次输入公式后,相当于自己完成了一软件的编制,可另存起来供今后重复使用。
2.2 GPS坐标转换方法GPS所采用的坐标系是美国国防部1984世界坐标系,简称WGS-84,它是一个协议地球参考系,坐标系原点在地球质心。
GPS的测量结果与我国的54系或80系坐标相差几十米至一百多米,随区域不同,差别也不同。
由此可见,必须将WGS-84坐标进行坐标系转换才能供标图使用。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一般采用七参数法或三参数法,其中七参数为X平移、Y平移、Z平移、X旋转、Y旋转、Z 旋转以及尺度比参数,若忽略旋转参数和尺度比参数则为三参数方法,三参数法为七参数法的特例。
这里的X、Y、Z是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理是:不把GPS所测定的WGS-84坐标当作WGS-84坐标,而是当作具有一定系统性误差的54系坐标值,然后通过国家已知点纠正,消除该系统误差。
下面以WGS-84坐标转换成54系坐标为例,介绍数据处理方法:首先,在测区附近选择一国家已知点,在该已知点上用GPS测定WGPS-84坐标系经纬度B和L,把此坐标视为有误差的54系坐标,利用54系EXCEL将经纬度BL转换成平面直角坐标X’Y’,然后与已知坐标比较则可计算出偏移量:△X=X-X’△△Y=Y-Y’△式中的X、Y为国家控制点的已知坐标,X’、Y’为测定坐标,△X 和△Y为偏移量。
△求得偏移量后,就可以用此偏移量纠正测区内的其他测量点了。
把其他GPS测量点的经纬度测量值,转换成平面坐标X’Y’,在此XY坐标值上直接加上偏移值就得到了转换后的54系坐标:△X=X’+△X△Y=Y’+△Y△在上述EXCEL计算表的最后两列,附加上求得的改正数并分别与计算出来的XY相加后,即得到转换结果。
就1:1万比例尺成图而言,在一般的县行政区范围内(如40Km×40Km),用此简单的坐标改正法进行转换与较复杂的七参数法没有多大差别。
能否满足1:1万比例尺变更调查的要求,主要取决于GPS接收机本身的精度,与转换方法的选择关系不大。
当面积较大时,使用该方法可能会使误差增大,这时可考虑分区域转换。
△西安80坐标系与北京54坐标系其实是一种椭球参数的转换作为这种转换在同一个椭球里的转换都是严密的,而在不同的椭球之间的转换是不严密,因此不存在一套转换参数可以全国通用的,在每个地方会不一样,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椭球基准。
△那么,两个椭球间的坐标转换,一般而言比较严密的是用七参数布尔莎模型,即X 平移,Y 平移,Z 平移,X 旋转(WX),Y 旋转(WY),Z 旋转(WZ),尺度变化(DM )。
要求得七参数就需要在一个地区需要 3 个以上的已知点。
如果区域范围不大,最远点间的距离不大于30Km(经验值),这可以用三参数,即X 平移,Y 平移,Z 平移,而将X 旋转,Y 旋转,Z 旋转,尺度变化面DM视为0 。
△方法如下(MAPGIS平台中):△第一步:向地方测绘局(或其它地方)找本区域三个公共点坐标对(即54坐标x,y,z和80坐标x,y,z);△第二步:将三个点的坐标对全部转换以弧度为单位。
(菜单:投影转换/输入单点投影转换,计算出这三个点的弧度值并记录下来)△第三步:求公共点求操作系数(菜单:投影转换/坐标系转换)。
如果求出转换系数后,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