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基本工作程序
- 格式:ppt
- 大小:562.50 KB
- 文档页数:40
岩土工程勘察规程陕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岩土工程勘察规程(陕西)》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岩土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的一项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活动,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本规程包括了岩土工程勘察的组织管理、调查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的规定,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一、组织管理1. 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勘察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勘察工作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2. 岩土工程勘察项目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勘察小组,负责设计勘察方案、实施勘察活动、分析数据和出具勘察报告。
3. 勘察单位应当遵守勘察机密和技术规范,不得泄露勘察资料和数据,不得擅自更改勘察结果。
二、调查内容1. 岩土工程勘察应综合考虑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充分了解勘察区域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层分布和工程地质地貌。
2. 岩土工程勘察应注意勘察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包括地下水位、水质、水文特征等,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岩土工程勘察应结合勘察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勘察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三、方法和技术要求1. 岩土工程勘察应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地质雷达、地面探测雷达、声波成像等设备,提高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岩土工程勘察应注意勘察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合理制定勘察方案,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勘察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岩土工程勘察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勘察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在《岩土工程勘察规程(陕西)》的指导下,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合理制定勘察方案,科学实施勘察活动,出具符合规范要求的勘察报告,为工程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应加强技术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岩土工程勘察水平,为岩土工程的发展贡献力量。
勘察基本流程1. 接到任务后,要求设计院提供以下资料:1:2000的平面图、剖面图,涵洞(通道)表,大、中、小桥桥型图、立体交叉桥资料、互通立交桥资料、天桥资料,支档工程资料,料场资料。
2. 根据1:2000的平面图、剖面图确定沿线的高填方(>20m)和深切方(>20m)。
进行沿线的地质调绘,尤其是沿线的不良地质现象和特殊岩土(如软土)。
3.根据沿线的情况,结合涵洞(通道)表,大、中、小桥桥型图、立体交叉桥资料、互通立交桥资料、天桥资料,支档工程资料,料场资料、高填方(>20m)和深切方(>20m)综合布置钻孔,布孔原则看上次的勘察大纲。
4.桥位孔按桥型图布置。
5.编写勘察大纲(参照上次的写)。
6.进行勘探工作,勘探的管理工作参考《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7.岩土描述参考《岩土描述》。
8.根据外业资料编写报告,参照样本。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实施细则1总则1.0.1 为了使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深入地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和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15-31-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J15-38-2005》等强制性标准以及其中的强制性条文,紧密结合具体的岩土勘察工程,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勘察工作成果质量。
使提交的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尽量做到与市建委规定一致、与国家规范规程一致、公司勘察报告一致。
保障勘察成果质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为资质晋升及培养跨世纪高水平、高技术人才,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1.0.2 本实施细则包括基本规定、岩芯钻探、取样、原位试验、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整理以及报告编写。
1.0.3 本实施细则只针对一般房屋建筑和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未涉及的其它有关岩土工程勘察内容及要求和其他专业性强的岩土工程勘察(如水利、铁路、公路和桥梁等),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行业勘察标准、规范的规定或ISO的有关规定。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强制性条文年版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强制性条文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场地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 在季节性冻土区,提供场地的标准冻结深度;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倍,且不应小于5m;2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验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3 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4 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5 在上述规定深度内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可适当调整。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强制性条文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场地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 在季节性冻土区,提供场地的标准冻结深度;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倍,且不应小于5m;2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验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3 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4 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5 在上述规定深度内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可适当调整。
岩⼟⼯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勘察记录簿员必备)岩⼟⼯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前⾔近年来,随着国家及岩⼟⼯程勘察⾏业⼀系列相关规的颁布,对岩、⼟的鉴定和编录提出了新的规定,描述容和精度要求也更加严格,公司原编制的⼯程地质勘察岩⼟现场描述规程,已经不能满⾜现今野外⼯作的需要。
为了推⾏和适应现⾏国家标准,统⼀规我院野外描述的程序和容,指导岩⼟⼯程勘察基础⼯作,保证取得第⼀⼿资料的详实、准确、可靠,特编制本技术规程。
本规程由总则、岩⽯描述、碎⽯⼟描述、粘性⼟及粉⼟描述、特殊⼟描述和附录等章节组成。
容主要包括描述员的⼯作职责和常见岩⼟的鉴定描述要点。
岩⼟⼯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次1 总则 (1)1.1 ⼀般规定 (2)1.2 量尺记录………………………………………1.3 取样与测试……………………………………………1.4 地下⽔…………………………………………………1.5 探井验收及编录………………………………………2 岩⽯描述………………………………………………………2.1⼀般规定………………………………………………2.2岩⽯的鉴定与描述………………………………………3 碎⽯⼟描述………………………………………………3.1⼀般规定………………………………………………3.2碎⽯⼟的鉴定与描述………………………………………4 砂⼟描述……………………………………………4.1⼀般规定………………………………………………4.2 砂⼟分类与描述………………………………………5 粉⼟描述5.1⼀般规定………………………………………………5.2 粉⼟的鉴定与描述…………………………………6 黏性⼟描述……………………………………………………6.1⼀般规定………………………………………………6.2粘性⼟的鉴定与描述…………………………………7 特殊性岩⼟描述……………………………………………………7.1 湿陷性⼟…………………………………7.2 红粘⼟…………………………………7.3 软⼟…………………………………7.4 混和⼟…………………………………7.5 填⼟…………………………………7.6 多年冻⼟…………………………………7.7 膨胀岩⼟…………………………………7.8 盐渍岩⼟…………………………………7.9 风化岩和残积⼟…………………………………7.10 污染⼟…………………………………附录A附录B 现场记录表附录C 触探试验记录表ccgec岩⼟⼯程勘察描述技术规程1 总则1.1⼀般规定1.1.1野外描述是岩⼟⼯程勘察⼯作基础容之⼀,应客观反映所揭露的地层属性和层位的分布,正确记录描述岩⼟对象的形状、特征及包含物等,为业资料分析整理提供准确完整的第⼀⼿资料。
如何编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主要内容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提纲2、岩土工程勘察程序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4、岩土工程勘察图表编制要点5、如何提高报告编制水平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提纲1 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包括项目名称、勘察单位、业主单位;勘察目的、任务和依据;勘察等级;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其他说明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条件;气象与水文;地质构造;地层及其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地下不利埋藏物;3 岩土参数统计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原位测试指标统计4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包括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不良地质评价、地下水和环境土腐蚀性评价、岩土层分析评价、地基基础方案分析、基坑支护工程分析、边坡工程分析5 结论与建议验收报告1 前言2 验收监测依据3 工程概况4 环评意见及环评批复要求5 验收监测标准6 验收监测内容、结果及评价7 环境管理检查8 公众意见调查结果9 验收监测结论和建议10 附图、相关文件附件11 “三同时”登记表1、验收监测方案和报告的整体框架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作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
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
下面着重谈一谈有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且侧重于详细勘察阶段。
1、勘察工作程序勘察工作程序主要包括以下程序:(1)收集设计方案,包括建筑类型、层数、有无地下室及地下室层数、原始地形图。
(2)进行勘察方案布置,包括勘探钻孔及其座标、预计钻探深度、取样孔、取样数量、波速测试孔、动力触探孔等(3)野外勘察工作:包括测量放点、工程地质调查、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室测试。
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楼及业务用房建设工程岩土工程详勘方案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说明第二章勘察依据和技术要求一、勘察依据二、技术要求第三章场地条件及其研究程度的简要说明一、地形地貌二、场地地层三、场区地下水四、本次勘察工作的思路及工作重难点第四章、勘察工作的内容、方法及要求一、勘察点的布设及孔深要求(一)勘察点的布设与钻探顺序(二)勘察孔深度二、取样、原位测试(一)取样(二)原位测试第五章、勘察进度计划安排和保证措施一、勘察进度计划安排二、进度保证措施第六章、外业施工组织安排及质量保证措施一、施工组织管理图二、勘察项目实施流程图三、组织运行原则四、岗位职责五、外业工作质量承诺六、外业工作质量保证措施第七章、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及内业工作质量保证措施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二、内业工作质量承诺和保证措施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一、安全施工措施二、文明施工措施第九章、优质服务的保证措施及承诺附勘探点平面位置图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说明一、建设单位: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二、工程地点: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45号三、工程性质: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四、工程概况: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楼及业务用房建设工程勘察主要由1栋22层高层办公楼、以及5~10层业务用房组成,附有2层地下室。
第二章勘察依据和技术要求一、勘察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4、《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7、《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8、《基坑工程技术规定》DB42/159-2004二、技术要求根据相关规范、规定确定本次勘察的目的与要求: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情况,对场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为其施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方案XXX办公楼及业务用房建设工程岩土工程详勘方案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说明第二章勘察依据和技术要求一、勘察依据二、技术要求第三章场地条件及其研究程度的简要说明一、地形地貌二、场地地层三、场区地下水四、本次勘察工作的思路及工作重难点第四章、勘察工作的内容、方法及要求一、勘察点的布设及XXX要求(一)勘察点的布设与钻探顺序(二)勘察孔深度二、取样、原位测试(一)取样(二)原位测试第五章、勘察进度计划安排和保证措施一、勘察进度计划安排二、进度保证措施第六章、外业施工组织安排及质量保证措施一、施工组织管理图二、勘察项目实施流程图三、构造运行原则四、岗位职责五、外业工作质量承诺六、外业工作质量保证措施第七章、岩土工程勘察敷陈的内容和要求及内业工作质量保证措施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二、内业工作质量承诺和保证措施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一、安全施工措施二、文明施工措施第九章、优质服务的保证措施及承诺附勘探点平面位置图第一章工程概略及说明一、建设单位:XXX二、工程地点: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45号三、工程性质: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四、工程概况:XXX办公楼及营业用房建设工程勘察主要由1栋22层高层办公楼、以及5~10层营业用房组成,附有2层地下室。
第二章勘察依据和技术要求一、勘察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2001(2009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200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20106、《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72-20047、《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6-99二、技术要求按照相干尺度、划定确定本次勘察的目标与要求:查明园地的工程地质情况,对场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为其施工设计供给地质资料。
供给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发起。
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要求以下: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发起,对建筑地基作出工程分析评价;2)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3)供给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性、并估算沉降量;4)查明建筑范围内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5)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分布,供给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供给抗浮计算地下水位;供给计算工程桩补偿所需的常年稳定的地下水位;6)场地及地基地震效应(地震液化),划定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7)提出基础设计可行方案,并提供相应设计参数,论证基础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8)供给深基坑或边坡支护设计方案及参数;9)勘察中当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按规范加密勘探点,并查明其变化。
岩土工程勘察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活动,确保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岩土工程勘察应当遵循科学、严谨、规范、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第三条勘察企业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和技术条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勘察活动,不得以任何形式采取欺骗、偷懒、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
第四条勘察人员应当具有专业技术水平,严格按照勘察作业程序进行工作,勘察单位应当对勘察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勘察工作的质量。
第五条勘察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内部审核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条勘察工程的报告应当真实、完整、准确地反映岩土工程的实际情况,不得含有任何虚假信息或隐瞒实情的行为。
第七条勘察单位应当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监理单位应当对勘察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第九条对于勘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勘察单位应当及时上报,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解决。
第十条勘察单位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参与违法违规的行为,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二章勘察人员管理第十一条勘察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勘察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员工的职责和权利,确保员工的工作发挥和个人发展。
第十二条勘察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和水平,严格按照勘察作业程序进行工作,保证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三条勘察人员应当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不得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和客户信息。
第十四条勘察人员应当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和单位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勘察任务。
第十五条勘察单位应当对勘察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不定期进行业务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
第十六条勘察人员应当定期接受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岩土勘察工作流程岩土勘察是工程建设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是为了获取工程地质资料,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岩土勘察工作流程包括项目准备、现场勘察、实验室分析和报告编制等多个环节,下面将对岩土勘察工作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项目准备阶段在进行岩土勘察工作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项目准备阶段的工作。
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确定勘察范围、目的和任务、编制勘察方案和计划、确定勘察方法和技术路线、准备必要的勘察设备和工具、确定勘察人员、编制勘察预算和安排资金等工作。
项目准备阶段的工作是岩土勘察工作的基础,它的完成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现场勘察阶段现场勘察是岩土勘察工作的核心环节,它是通过对勘察区域的实地勘察和取样分析,获取地质、水文、土壤等方面的相关资料。
现场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地貌、地层构造、岩土特性、地下水情况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在进行现场勘察时,需要根据勘察任务和方案,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勘察设备和工具的调试和准备,组织勘察人员进行实地勘察和取样分析,并及时记录和整理勘察数据。
三、实验室分析阶段在完成现场勘察后,需要对采集的岩土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
实验室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岩土样品的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性质、水文特性等方面的分析。
实验室分析的结果将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实验室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进行实验室分析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报告编制阶段在完成现场勘察和实验室分析后,需要对勘察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编制岩土勘察报告。
岩土勘察报告是对勘察区域地质、水文、土壤等方面情况的详细描述和分析,它将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岩土勘察报告的编制需要对勘察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价,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编制岩土勘察报告时,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岩土勘察工作流程包括项目准备、现场勘察、实验室分析和报告编制等多个环节。
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摘要: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
在实习过程中,我以荥阳市某小区工程为主要实习场所,通过学习,对—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整个施工过程和监理的基本知识体系有较清晰的了解。
关键字:勘察地基基础框架砌体剪力墙概预算正文:一、工程勘察一、工程勘察的主要工作:1、取得附有坐标及地形的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各建筑物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结构特点,可能采取的基础型式、尺寸、预计埋置深度,对地基基础设计的特殊要求等。
2、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
3、查明建筑物范围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计算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4、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
5、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6度的场地,应划分场地上类型和场地类别;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场地,尚应判定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的地震液化,并应计算液化指数。
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
当基坑降水设计时尚应查明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提供地层的渗透性。
7、判定环境水和土对建筑材料和金属的腐蚀性。
8、判定地基土及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
9、对深基坑开挖尚应提供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上技术参数;论证和评价基坑开挖、降水等对邻近工程的影响。
10、提供桩基设计所需的岩上技术参数,并确定单桩承载力。
二、工程勘察步骤:1、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搜集、分析已有资料,进行现场踏勘,工程地质测绘,少量勘探工作,对场址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岩土工程评价,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方案比较。
2、初步勘察:建筑地段稳定性的岩土工程评价,为确定建筑物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方案、对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方案进行论证。
3、详细勘察:对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进行岩土工程计算与评价,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强制性条文1。
0.3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4。
1。
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场地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 在季节性冻土区,提供场地的标准冻结深度;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
1。
17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2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验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
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3 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4 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5 在上述规定深度内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可适当调整。
3 基本规定3.0.3 工程勘察单位应以勘察任务委托书和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为依据,按照现行规范规程,对勘察方法、工作量进行合理布置,无勘察任务委托书及勘察技术要求不得进行工程勘察工作。
(委托单位章、设计单位章)3.0.5 工程勘察单位应做好下列基础管理工作:1 原始资料的编录、整理工作,确保记录的真实与准确;2 确保各种勘察设备、仪器的完好,并应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3 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各类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4 加强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5 参与施工验槽,及时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
4 勘察阶段、勘察等级和勘察纲要4.1.2 勘察阶段的划分应与设计阶段的要求相适应: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方案设计的要求,初步勘察应符合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对工程规模较小、场地条件简单或有建筑经验的地区,可合并勘察阶段或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对场地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进行施工勘察。
4.1.6 施工勘察是施工期间因设计、施工需要进一步提供岩土工程资料或基坑、基槽开挖后,岩土条件与勘察资料不符或发现必须查明的异常情况时所进行的勘察工作。
施工勘察宜与现场检验和监测相结合进行。
4.2.1 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以及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和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可分为三个重要性等级;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可分为三个场地等级;根据地基的复杂程度,可分为三个地基等级。
以上等级划分标准可按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重要性等级场地等级地基等级4.2.2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可按下列条件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甲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丙级: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注:建筑在岩质地基上的一级工程,当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定为乙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