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促织练习题答案

促织练习题答案

促织练习题答案
促织练习题答案

促织练习题答案

班级姓名

一、文学常识:

《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若称赞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写

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

泉居士。清代文学家。“聊斋”是他的书斋名_,“志异”意为_记载的是奇闻异事。

本文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刻画人物,突出中心。如在写成名的遭遇时,情节_

跌宕起伏______,成名忽而_悲_____,忽而_喜____,忽而失望,忽而又有了希望,常

常是眼看已经“_山重水复__疑无路”,后来却“_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__”了。

二、文言语法

通假字:

1、昂其直:“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裁”通“才”,刚刚

3、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

4、而翁归:“而”通“尔”,你,你的

5、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

词类活用:

1、岁征民间:每年

2、试使斗而才:认为有才能

3、笼养之:用笼子,放进笼子

4、昂其直:抬高;使??高

5、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

6、杖至百:用杖打

7、笼归:装进笼子

8、取儿藁葬:用草席裹

9、劣之:认为??低劣

10、高其值:抬高;使??高

11、细疏其能:讲述

12、益奇之:认为??奇特

13、裘马扬扬:穿皮衣骑大马

14、力叮不释:用力

15:成述其异:奇异之处

16、日与子弟角:每天

特殊句式: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倒装句

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莫非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2、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即使是价值连城的美玉也比不上啊!

3、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从事童生的学业,长时间没有考取功名。

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

但是想到储存了低劣的东西终究也没有用处,不如拿出来斗一斗,也可获得

一笑。

5、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所以天子小小的举动都有关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

6、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当他担任里正,受到杖责的时候,难道会想到今天能有这个结果吗?

四、字词练习

1、为下面加粗的词注音、释义,然后组成新词或成语:

①虫翘然矜鸣:音_____义_骄傲__组词_自矜___

②不如自行搜觅:音_____义_寻找__ __组词寻觅__ ___

③遽扑之:音_____义马上__组词_急遽_ ___

④方首,长胫:音_____义小腿__成语不胫而走____

⑤独是成氏子以蠹贫:音_____义蛀虫_成语户枢不蠹_

2、.写出与句中加粗部分意思相同的成语: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毫发不爽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奇货可居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辗

转反侧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影精疲力竭

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价值连城

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呼天抢

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气息奄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鸡

犬升天

3、指出不含通假字的一组:D.

A.昂其直,居为奇货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B.闻妻言,如被冰雪虫跃去尺有咫

C.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D.日将暮,取儿藁葬两股间脓血流离

4、与“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中的“顾”字用法相

同的一句是: C.

A.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B.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

C.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D.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5、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B

A.辄倾数家之产一鸣辄跃去

B.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留待限期,以塞官责当其为

里正、受扑责时

C.近抚之,气息惙然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一癞头蟆猝然跃去儿

渺然不知所往

D.夫妻向隅,茅舍无烟折过墙隅,迷其所在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负

隅顽抗

6、下列句中的“为”字词特殊的一句是D.

A.亦不复以儿为念

B.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C.欲居之以为利

D.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7、下列句中“即”字词性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A

①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②即道人意中事,

无毫发爽③而

奉行者即为定例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8、下列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①令以责之里正②留待限期,以塞官责③各各竦立以听④欲

居之以为利⑤思试之斗以觇之⑥折藏之,归以示成⑦掭以尖草,不出⑧一鸡瞥来,径进以啄⑨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A.①③⑤⑦

B.①④⑥⑧

C.②⑥⑦⑨

D.②⑤⑥⑧

9、与“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的“信”字含义相同的一句是 B

A.成述其异,宰不信

B.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C. 余固笑而不信也

10、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D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②审视,巨身修尾③梅花翅,方

首,长胫,意似良④有古陵蔚起⑤冥

搜未已⑥审谛之,短小,黑赤色⑦径造庐访

成⑧并虫亦不能行捉矣⑨相对默然,不

复聊赖⑩近抚之,气息惙然⑾东曦既驾⑿展玩不可晓

A.①④⑤⑧⑩

B.①③⑤⑦⑨

C.②④⑥⑦⑨

D.②④⑤⑧⑨

11、指出每组中加粗的词用法特殊的一项:

A.岁征民间

B.民日贴妇卖儿

C.此物故非西产

D.时村中来一驼背巫C.

A.日将暮,取儿藁葬

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C.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D.旬余,杖至百D

1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B

①惊起觇视②试使斗而才③成然之④辄倾数家之产

⑤儿惧,啼告母⑥成以其小,劣之⑦而高其直⑧益奇之⑨昂其直,居为奇货

A.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

B.①⑤/③⑥⑧/④⑦⑨/②

C.①②⑤/③⑥⑨/④⑦⑧

D.①④/③⑤/⑥⑦⑧⑨/②

13、补足下列句中的主语

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

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14、小说中“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两个片段的

作用分析正确的项

A.表现了作者具有封建迷信思想的局限性。

B.“求神问卜”是无望中寻求生路。“魂化促织”寄托了美好的愿望,说明通过艺术虚构,善良的百姓能够获得解脱。

C.“魂化促织”使故事结局由悲剧变成了喜剧,削弱了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力量。

D.“求神问卜”推动情节发展,为再度捕捉促织提供了线索,“魂化促织”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与神奇色彩,同时也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

15、选出对“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翻译正确的一项

A.抚军不忘自己,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B.抚军不忘这好处是从哪里来的,不久成名又因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C.巡抚忘乎所以,不久成名因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D.巡抚不忘这好处是从哪里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促织

教学过程:一《聊斋志异》介绍,文言短篇小说集,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字,志异是记载的全是奇闻异事。作者以民间流传的故事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以谈狐说鬼的形式,对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颇多暴露,对科举制度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真诚相爱的故事。

二.根据小说的起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诸过程给课文分段。

参考:第一部分故事的起因。

第二部分故事的开端,写成名因缴不上促织而痛苦。

第三部分段故事的发展,求得虫为成名一家带来的希望。第四部分段故事的高潮,写成名失虫失儿再得异虫异虫胜利。第五部分段故事结局,小虫的突出才能使成名因祸得福。第六部分作者发议论。

全文中心: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交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批判了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胥吏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三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根据故事的发展填出下表,并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情节:征虫——

————————-————————

参考:本文以促织为线索,情节可概括为征虫——觅虫——求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

情节曲折,构思严谨。成名为人迂讷,所以被滑胥报充里正役;因为很善良,所以

不愿与里胥同流合污,他先是百计营谋不能脱,又因不敢敛户口,以致薄产累尽,如此善良竟然屡遭劫难,似乎天理不公,所以作者让他过上富贵荣华的生活,虽然具有一定讽刺意味,但这种大团圆的结局,无疑在宣示一种因果报应。

四当成名得到“意似良”小虫后,人们稍稍为他松了口气,那小虫究竟如何呢?请阅读第七段。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虫之异的?体现了怎样的表现技巧?

与“蟹壳青”斗:

蟹壳青的战绩蟹壳青的外貌

小虫的外貌小虫的神态——对比

少年“掩口胡卢而笑”“又大笑”“又笑”“大骇”——侧面烘托描写

与鸡斗:力叮不释——绘其机智勇敢

遍试一切异状,无出其右。且“应节而舞”——概述其异表现技巧:以夸张手法与细节描写来显示促织的才能,写促织的善

职高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 《促织》练习

《促织》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粗体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岁征民间。 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C.杖至百。 D.取儿稾葬。 2.指出不含通假字的一组:()。 A.昂其直,居为奇货/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B.闻妻言,如被冰雪/虫跃去尺有咫 C.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D.日将暮,取儿稾葬/两股间脓血流离 3.与“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中的“顾”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B.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 C.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D.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4.下面句中加粗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操童子业,久不售/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B.探石发穴,靡计不施/窥父不在,窃发盆 C.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土地平旷,屋室俨然 D.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惟徬徨瞻顾,寻所逐者 5.“靡”字用法、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不毕见 B.试与它虫斗,虫尽靡/左右皆靡 C.靡计不施/望其旗靡 D.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靡靡之音 6.与“青麻头伏焉”的“焉”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且焉置土石 B.犹且从师而问焉 C.积土成山,风雨生焉 D.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7.与“抢呼欲绝”的“绝”字含义相同的一句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C.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8.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惊起觇视②试使斗而才③成然之④辄倾数家之产⑤儿惧,啼告母⑥成以其小,劣之⑦而高其直⑧益奇之⑨昂其直,居为奇货 A.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 B.①⑤/③⑥⑧/④⑦⑨/② C.①②⑤/③⑥⑨/④⑦⑧ D.①④/③⑤/⑥⑦⑧⑨/② 二、判断题 1.《促织》是一篇短篇小说,线索是“促织”,主人公是成名,文中的“异史氏”是

【课外阅读】《促织》结构赏析

【课外阅读】《促织》结构赏析 《促织》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情节曲折多变,故事完整。本篇小说从总体看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记叙的。在本文之后又加上“异史氏曰”的一段作者评论。《聊斋志异》在小说后面常有作者对所写的人和事作出的评价,是作品的附带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背景:祸患起于宫廷,为满足宫中斗蟋蟀之乐而“岁征民间”,一头促织会带来“辄倾数家之产”的后果。围绕着征集促织,充分地表现了官府的贪鄙,“游侠儿”的居奇,里胥的刁猾。故事背景的简要交代为全文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第2段),故事的开端:写成名因缴不上促织而遭受的痛苦。 本段先点明成名充“里正”是受里胥的陷害,以至家业败落,“薄产累尽”。面对征促织,他既“不敢敛户口”,又“无所赔偿”,形势逼迫下,只好自行捕捉,又无所得,苦受杖刑,只有“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这部分概写故事发端,点出成名因“征促织”而遭受的苦难,同时表现出他“迂讷”、忠厚的性格。 第三部分(第3、4段),故事的发展:写求卜得虫为成名一家带来解脱苦难的希望。 “求神问卜”是在无望中寻求生路。“能以神卜”的女巫竟有“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的灵验,引出成妻问卜,由此推动情节的发展。问卜得图为再度捕捉促织提供了线索。

成名得画,按图苦搜,终获佳品,“留待期限,以塞官责”,解脱苦难有了希望,至此第一层波澜趋向平息。 第四部分(第5至第7段),故事的高潮:写成名得虫、失虫和再得异虫(成子化虫)。 “失虫”是又一新的波澜。获虫的喜悦和对虫的珍爱,为成子的误毙促织作了衬笔。“儿惧”,母亲的惊恐,说明事关身家性命,而“死期至矣”一语,暗扣后文的“得其尸于井”。 从失促织到失爱子是情节的深入发展,加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成子投井自杀的悲剧,其原因不过是毙一蟋蟀,这充分反映了官府贪暴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之深。行文至此,着意写出成名夫妇的感情变化:由惊怖(“如被冰雪”)到“怒索儿”,得尸于井又“化怒为悲,抢呼欲绝”,然后又转入深深的忧虑(“相对默然,不复聊赖”)。这惊、怒、悲、忧的一系列感情变化,更增强了悲剧气氛。待发现爱子“气息然”,又陷入更深的焦虑。“忽闻门外虫鸣”是情节的又一转折,出人意外,追寻之下得小蟋蟀。在此写了小蟋蟀的形状:短小,黑赤色……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写了它动作的迅捷、飘忽;又写了“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对成名似乎有感情,以此表示促织的异乎寻常,暗与成子化身促织相呼应。 小说接着细写小促织斗胜强敌“蟹壳青”与鸡口脱险,显示了小促织的超凡本事,故事达到了高潮。 小说以夸张手法与细节描写来显示促织的才能。写促织的善斗,采用了衬托与对比的手法。“蟹壳青”的斗无不胜、“庞然修伟”,与

《促织》一课一练

《促织》一课一练带答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姓名: 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 【原文】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

蟋蟀的住宅课后题答案蟋蟀的住宅阅读答案

蟋蟀的住宅课后题答案蟋蟀的住宅阅读答案 答案蟋蟀的住宅(法布尔)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歌唱,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蝉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 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 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 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 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 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 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 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蟋蟀的住宅”指的是什么(3分)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3分)土来。

促织练习题

《促织》练习题(2012-11-27)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常识:(10分) 1.《促织》选自《》,作者,字,号,世称。清代文学家。2.郭沫若1962年为蒲松龄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故居题联,上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下联是:。 二、解释加点的词(有活用现象的标出用法)。(40分) 1.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2.此物故.非西产() 3.试使斗而才.()4.昂其直.,居.为奇货()() 5.辄倾 ..数家之产()()6.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 7.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8.成然.之() 9.又劣弱不中于款.()10.靡.计不施,迄.无济()()11.旬余,杖.至百()12.成妻具.资诣问() 13.唇吻翕.辟()14.无毫发爽.() 15.蹑迹披.求()16.大喜,笼.归() 17.斯须 ..就毙()18.抢.呼欲绝( ) 19.夫妻向隅.()20.不复聊.赖() 21.取儿藁.葬()21.惊起觇.视() 22.审谛.之()23.成以其小,劣.之() 24.径造.庐访成()25.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26.张尾伸须,直龁.敌领()27.屡.撩之,虫暴.怒()()28.虫翘然矜.鸣()29.旋.见鸡伸颈摆扑() 30.掇.置笼中()31.成述其异.() 32.细疏.其能()33.又嘱学使俾.入邑庠.()()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6分) 1.试使斗而.才()2.而.又无所赔偿() 3.则又超忽而.跃()4.而.翁归() 5.能以神卜()6.各各竦立以.听() 7.以.促织富,裘马扬扬()8.青麻头伏焉.() 四、翻译下列句子。(15分) 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促织》知识概要

促织 重点难点突破 《促织》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情节曲折多变,故事完整。整个小说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记叙的。在阅读时注意故事的高潮部分——成名得虫、失虫和再得异虫(成子化虫)。从失虫到失爱子是情节的深入发展,增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成子投井自杀的悲剧,其原因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蟋蟀,这充分反映了官府贪暴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之深。 文末有“异史氏曰”一段文字,这是作者对故事所作的评论,也是笔记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语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讲解】 成名是封建社会的下层知识分子,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是本课的重点之一,通过这一形象,我们要认识封建统治者从皇帝到官吏迫害人民的反动本质。小说的线索“促织”以及紧扣这条线索,按其“得失”造成的文章的波澜是文章的另一重点,也是难点。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以及心理、场面描写的艺术技巧是本文的又一重点。 核心知识 选自《聊斋志异》。促织,蟋蟀。作者蒲松龄。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他出生于“累代书香”之家,早岁即有文名,但屡试不第,71岁时才援例成为贡生,中年时期,曾随友人在宝庄作幕宾数年,后居乡以授徒自给。他刻苦好学,知识广博,工于诗文,善制俚曲。 在清初,像蒲松龄这样出身的士人,进身之途惟在科举,科场的失败使他悲痛万分。在艰难时世中,他逐渐认识到像他这样出身的人难有出头之日,他把满腔思绪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才写成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十六卷,四百余篇。这部小说集托笔于虚幻世界,借助想像谈狐论鬼以讽喻社会,熔铸着蒲松龄一生的心血。 《促织》是蒲松龄最优秀的笔记小说之

促织学案及答案

《促织》复习检测训练 【基础知识检测】 一、找出下面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此物故非西产昂其直 如被冰雪手裁举 虫跃去尺有咫翼日进宰 而翁归 二、请找出有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岁征民间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大喜,笼归昂其直 辄倾数家之产成然之 早出暮归旬余,杖至百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儿涕而去 成以其小,劣之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不如拼搏一笑 力叮不释细疏其能 益奇之裘马扬扬 近抚之 三、重要实词 宫中尚.促织之戏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而又无所赔偿 死何裨.益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又劣弱不中.于款能以.神卜 成妻具.资诣问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各各竦.立以听无毫发爽. 然睹促织,隐中 ..胸怀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与村东大佛寺逼.近有古陵蔚.起 俨然类画冥.搜未已 蹑迹披.求,遽.扑之逐.而得之,审视 以塞.官责窃发.盆 抢.呼欲绝不复聊赖 .. 夫妻向隅.惊起觇视 则又超忽而跃审谛 ..之,顿非前物 惟旁徨瞻顾 ..日与子弟角.

欲居之以为.利纳比.笼中 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虫翘然矜.鸣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又嘱学者俾.入邑庠.故天子一跬.步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信夫 .. 【基础过关测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唇吻翕.(xī开合)辟里胥猾黠 ..(huáxiá狡猾奸诈) 审谛.(dì仔细看) B.直龁.(niè咬)敌领觇.(chān看)视东曦.(xī日光)既驾 C.裨.(bì益处) 益自增惭怍.(zuò惭愧) 不啻.(chì值) D.气息惙.(chuò微弱)然俾入邑庠.(xiánɡ县学) 掇.置(duō拾取)笼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操童子业,久不售.②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B.①成顾.蟋蟀笼虚②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C.①宰严限追比.②纳比.笼中 D.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归②不终岁.,薄产累尽 3.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即道中人意中事,无毫发之爽.爽:痛快 B.成益愕,急逐趁.之趁之:追赶 C.翘然矜.鸣,似报主知矜:骄傲 D.张尾伸须,似龁.敌领龁:咬 4.下列句子中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裁:通“才”,刚刚。 B.昂其直,居为奇货直:通“值”,价钱。 C.翼日进宰,宰见其小翼:通:“翌”,次于今日、今年的。 D.一鸡瞥来,径进以啄径:通“劲”,有力地。 5.下列句子均有词类活用现象,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③裘马过世家焉④虫集冠上,力叮不释⑤思试之斗以觇之⑥成以其小,劣之⑦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⑧蟹白栗黄,备极护爱⑨上于盆而养之 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⑨ B.①②④/⑤⑦/③⑧⑨/⑥ C.①②③⑨/④⑦/⑥/⑧⑤ D.①②③⑨/⑤⑦/④⑥⑧ 6.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2)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3)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1.蟋蟀的住宅》拓展阅读题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1.蟋蟀的住宅》拓展阅读题及答案 一、阅读短文《红蚂蚁(节选)》,并回答问题。 红蚂蚁(节选) 法布尔 红蚂蚁的山寨建在那些废墟上。它是一种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的蚂蚁。 夏日的午后,红蚂蚁出征的队伍常映入我的眼帘,这支队伍大约有五六米长。当它们确信附近有黑蚂蚁的巢穴时,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伍往前走,一队的蚂蚁仍旧列着队伍蜿蜒不停地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小径,有时候若隐若现地出现在荒草的枯叶中。 终于,它们找到了黑蚂蚁的巢穴。在巢内,红蚂蚁和黑蚂蚁有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最终黑蚂蚁败下阵来,无可奈何地将自己的儿女送给了强盜。 我再讲一下它们一路上回去的情形。 一次,我看见一队出征的蚂蚁沿着池塘边前进。那时天刮着大风,许多蚂蚁被吹落了,成了鱼的果腹美味。这一次,鱼又多吃了一批意外的食物——黑蚂蚁的婴儿。显然蚂蚁不会像蜜蜂那样,会选择另一条路回家,它们回家的路只有一条。 有一天,我监视到红蚂蚁出征,进入了黑蚂蚁的家。我在红蚂蚁走过的路旁撒小石子做了记号,红蚂蚁战胜黑蚂蚁之后,便沿着那条白色的石子路凯旋了。我用叶子阻断了它们的路,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这几只就这样迷了路,其他的凭着它们的记忆力顺着原路回去了。 这证明它们与蜜蜂区别很大,它们不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是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依然可以回到原来的家。 (选自《钓星星的小老鼠》) 1.“山寨”的本义是指。文中的“山寨”是指。 2.根据下面的解释找出文中词语。 ①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这样了。()

促织练习题答案

促织练习题答案 班级姓名 一、文学常识: 《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若称赞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写 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 泉居士。清代文学家。“聊斋”是他的书斋名_,“志异”意为_记载的是奇闻异事。 本文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刻画人物,突出中心。如在写成名的遭遇时,情节_ 跌宕起伏______,成名忽而_悲_____,忽而_喜____,忽而失望,忽而又有了希望,常 常是眼看已经“_山重水复__疑无路”,后来却“_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__”了。 二、文言语法 通假字: 1、昂其直:“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裁”通“才”,刚刚 3、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 4、而翁归:“而”通“尔”,你,你的 5、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

词类活用: 1、岁征民间:每年 2、试使斗而才:认为有才能 3、笼养之:用笼子,放进笼子 4、昂其直:抬高;使??高 5、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 6、杖至百:用杖打 7、笼归:装进笼子 8、取儿藁葬:用草席裹 9、劣之:认为??低劣 10、高其值:抬高;使??高 11、细疏其能:讲述 12、益奇之:认为??奇特 13、裘马扬扬:穿皮衣骑大马 14、力叮不释:用力 15:成述其异:奇异之处 16、日与子弟角:每天 特殊句式: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倒装句 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莫非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2、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即使是价值连城的美玉也比不上啊! 3、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从事童生的学业,长时间没有考取功名。 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 但是想到储存了低劣的东西终究也没有用处,不如拿出来斗一斗,也可获得 一笑。 5、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所以天子小小的举动都有关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 6、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当他担任里正,受到杖责的时候,难道会想到今天能有这个结果吗? 四、字词练习 1、为下面加粗的词注音、释义,然后组成新词或成语: ①虫翘然矜鸣:音_____义_骄傲__组词_自矜___ ②不如自行搜觅:音_____义_寻找__ __组词寻觅__ ___ ③遽扑之:音_____义马上__组词_急遽_ ___ ④方首,长胫:音_____义小腿__成语不胫而走____

促织原文及翻译和练习

促织 蒲松龄 宣德间,宫中尚①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②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④,因责⑤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⑥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⑦,居为奇货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⑨,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④,久不售○11。为人迂讷○1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13。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14,不知何词。各各竦立○15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16。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17,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18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19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20,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21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22,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23。夫妻向隅○24,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25。近抚之,气息惙然○26。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27,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28。东曦既驾○29,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30,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31举,则又超忽○32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33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34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35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促织导学案含答案

《促织》学案 一、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市)人。出身没落的地主家庭。成年时,家境衰落,生活贫困。自小羡慕功名,醉心科举。十九岁初应童子试,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后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始成贡生。他一生穷困潦倒,长期以教书自给。坎坷的遭遇使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又使他对广大的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体会。以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若为此写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落第自勉联二、关于《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书房的名字;志,记;异,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是中国最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作品491篇,大部分是故事完整、人物形象鲜明的短篇小说。其题材的共同特点就是一个“异”字,具体说,“异”又大体可分三种类型:一是花妖、狐魅、仙鬼、精怪以及与他们有关的各种故事;一是“畸人异行”,即具有奇异性格行为和经历的人和事;一是现实中奇巧、罕见的自然现象或事件。 《聊斋志异》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写男女之情的爱情小说,名篇有《连城》、《阿宝》、《香玉》、《小谢》等,这些充满幻想的故事,真切地表达了广大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憧憬和渴望。另一类重要作品是官绅批判小说,即暴露批判官府官吏和恶霸的罪恶,歌颂人民的反抗。 第三类是科举批判小说,这些篇章大都凝聚着作者浓厚的感情,与作者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熔铸着作者的自我形象。著名篇章有《叶生》、《司文郎》等。 此外,还有一些对世俗民风的劝戒讽刺的篇章。这是《聊斋志异》中题材最广泛,思想倾向最复杂的部分。《张诚》、《镜听》等有一定的代表性。 《聊斋志异》所写虽然多是幽冥幻域之境,鬼狐花妖之事,却曲折地反映了明末清初广阔的现实生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表达了作者鲜明的态度。在艺术上,《聊斋志异》创造性地继承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传奇的优秀传统,谈狐说鬼,构思奇特,语言简洁,对清代文言小说产生过深刻影响。 【文化常识】 童子: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丁口:百姓。 疏:臣下向君王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 三、【基础知识】 1、找出下面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此物故非西产昂其直 如被冰雪手裁举 虫跃去尺有咫翼日进宰 而翁归 2、请找出有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岁征民间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大喜,笼归昂其直 辄倾数家之产成然之 早出暮归旬余,杖至百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儿涕而去

《蟋蟀的住宅》同步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课课练 基础训练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住宅zái()慎重shèn()柔弱ru?()zhái() sèn() lu?() 搜索sōu()洞穴xué()扒土bā()shōu() xuè() pá() 二、读拼音,写词语。 yǐn bì xuǎn zé wā jué háo()不可惜 suí yù()而安 ()()()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1、近义词: 隐藏——()舒服——()慎重——()惊奇——()假使——()仔细——() 2、反义词: 柔弱——()简朴——()光滑——()平坦——()临时——()安静——()

四、查字典,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1、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2、蟋蟀的住宅不仅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3、蟋蟀的房子内部没有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2、谨慎认真。() 3、下得又大又急的雨。() 六、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使语句更连贯。 1、()有骤雨,这里()立刻就会干的。() 2、()感到疲劳,它()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3、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综合应用 七、课内阅读。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的,、,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按原文填空。

2、这一段主要写了。 3、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八、课外阅读。 美丽的丹顶鹤 丹顶鹤全身大部分是雪白的。头顶有一点朱红色,这点朱红色是椭圆形的,正正地长在头顶中央。它的嘴长长的,上面有一条黑道。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几乎和那长脖子一般粗了。最有趣的是那双眼睛,像对小豆呈送,边上还有一圈黑。它的尾巴也是黑的,这使丹顶鹤变得很美丽。它走起路来姿态很优雅,腿一下一下地迈着,脖子一伸一伸,东瞄瞄,西瞧瞧,样子十分警觉。有时还伴着一阵舞蹈。它休息时更是好看,它用个“金鸡独立”的架势,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蜷起,亭亭玉立。不过长脖子不能歇,仍旧四处张望,窥探动静。丹顶鹤真有意思! 1、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姿态优雅十分警觉亭亭玉立 B、留恋忘返四处张望窥探动静 C、五彩斑谰格外醒目优哉游哉 2、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3、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 4、此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丹顶鹤的美丽的?

《促织》练习--答案

《促织》练习(答案) 班级姓名 一、文学常识: 《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若称赞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聊斋”是他的书斋名_,“志异”意为_记载的是奇闻异事。本文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刻画人物,突出中心。如在写成名的遭遇时,情节_跌宕起伏______,成名忽而_悲_____,忽而_喜____,忽而失望,忽而又有了希望,常常是眼看已经“_山重水复__疑无路”,后来却“_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__”了。 二、文言语法 (一)通假字: 1、昂其直:“直”通“值”,价值。 2、2、手裁举:“裁”通“才”,刚刚 3、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 4、而翁归:“而”通“尔”,你,你的 5、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 (二)词类活用: 1、岁征民间:每年(名词作状语) 2、试使斗而才:认为有才能(名词的意动) 3、笼养之:用笼子,放进笼子(名词作状语) 4、昂其直:抬高(形容词作动词);使……高(形容词的使动) 5、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形容词的使动) 6、杖至百:用杖打(名词作动词) 7、笼归:装进笼子(名词作状语) 8、取儿藁葬:用草席裹(名词作动词) 9、劣之:认为……低劣(形容词的意动) 10、高其值:抬高(形容词作动词);使……高(形容词的使动) 11、细疏其能:讲述(名词作动词) 12、益奇之:认为……奇特(形容词的意动) 13、裘马扬扬:穿皮衣骑大马(名词作动词) 14、力叮不释:用力(名词作状语) 15:成述其异:奇异之处(形容词作名词) 16、日与子弟角:每天(名词作状语) (三)特殊句式: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倒装句(定语后置句) 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莫非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2、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即使是价值连城的美玉也比不上啊! 3、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从事童生的学业,长时间没有考取功名。 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

《促织》原文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古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荆,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遂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顶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促织练习 答案

《促织》练习(答案) 班级姓名一、文学常识:《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若称赞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聊斋”是他的书斋名_,“志异”意为_记载的是奇闻异事。本文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刻画人物,突出中心。如在写成名的遭遇时,情节_跌宕起伏______,成名忽而_悲_____,忽而_喜____,忽而失望,忽而又有了希望,常常是眼看已经“_山重水复__疑无路”,后来却“_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__”了。 二、文言语法(一)通假字: 1、昂其直:“直”通“值”,价值。 2、2、手裁举:“裁”通“才”,刚刚 3、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 4、而翁归:“而”通“尔”,你,你的 5、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 (二)词类活用: 1、岁征民间:每年(名词作状语) 2、试使斗而才:认为有才能(名词的意动) 3、笼养之:用笼子,放进笼子(名词作状语) 4、昂其直:抬高(形容词作动词);使……高(形容词的使动) 5、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形容词的使动) 6、杖至百:用杖打(名词作动词) 7、笼归:装进笼子(名词作状语)

8、取儿藁葬:用草席裹(名词作动词)9、劣之:认为……低劣(形容词的意动) 10、高其值:抬高(形容词作动词);使……高(形容词的使动)11、细疏其能:讲述(名词作动词)12、益奇之:认为……奇特(形容词的意动)13、裘马扬扬:穿皮衣骑大马(名词作动词)14、力叮不释:用力(名词作状语) 15:成述其异:奇异之处(形容词作名词)16、日与子弟角:每天(名词作状语) (三)特殊句式: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倒装句(定语后置句) 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 三、重点句子翻译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莫非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2、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即使是价值连城的美玉也比不上啊! 3、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从事童生的学业,长时间没有考取功名。 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 但是(成名)想到储存了低劣的东西终究也没有用处,不如拿出来斗一斗,也可获得一笑。 5、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所以天子小小的举动都有关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1《蟋蟀的住宅》一课一练练习题(有答案)

11.蟋蟀的住宅 基础区。 一、读拼音,写词语。 zhù zhái shèn zhònɡ xuǎn zé róu ruò wā jué zhù zhǐ zhòu yǔ cū cāo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慎重()宽敞()隐蔽()干燥()光滑()简单()平坦()粗糙()安静()三、读课文,再填空。 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是:1、;2、;3、;4、;5、。 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是:1、;2、。 四、选词填空。 柔弱柔和柔软 1.练杂技的大姐姐身体很()。 2.蟋蟀的挖掘工具很()。 3.我们在()的灯光下看书。 简朴俭朴朴素 4.蟋蟀的住所是很()。

5.爷爷的一生过着()的生活。 6.刘老师的穿着总是那么()大方。 隐蔽隐藏隐瞒 7.犯了错误我们要勇于承认,绝不()。 8.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所藏身。 9.青草丛中()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2、谨慎认真。() 3、下得又大又急的雨。() 六、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使语句更连贯。 1、()有骤雨,这里()立刻就会干的。 2、()感到疲劳,它()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3、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一、课内阅读。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的,、,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按原文填空。 2、这一段主要写了。 3、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二、课外阅读。 美丽的丹顶鹤 丹顶鹤全身大部分是雪白的。头顶有一点朱红色,这点朱红色是椭圆形的,正正地长在头顶中央。它的嘴长长的,上面有一条黑道。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几乎和那长脖子一般粗了。最有趣的是那双眼睛,像对小豆呈送,边上还有一圈黑。它的尾巴也是黑的,这使丹顶鹤变得很美丽。它走起路来姿态很优雅,腿一下一下地迈着,脖子一伸一伸,东瞄瞄,西瞧瞧,样子十分警觉。有时还伴着一阵舞蹈。它休息时更是好看,它用个“金鸡独立”的架势,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蜷起,亭亭玉立。不过长脖子不能歇,仍旧四处张望,窥探动静。丹顶鹤真有意思! 1、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姿态优雅十分警觉亭亭玉立 B、留恋忘返四处张望窥探动静 C、五彩斑谰格外醒目优哉游哉 2、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3、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 4、此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丹顶鹤的美丽的? 5、你认为丹顶鹤最美丽的部分是什么?

蒲松龄《促织》原文及翻译

蒲松龄《促织》原文及翻译 原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

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

促织练习题复习过程

促织练习题

《促织》练习题1(共计21分) 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2.A.猾黠.(xiá)竦.立(sǒng)不啻.(chì)觇.视(zhǎn) 3.B.惭怍.(zuò)跬.步(kuǐ)迂讷.(nè)稿.葬(gǎo) 4.C.审谛.(dì)啜.(chuò)蹄躈.(jiào)裨.益(bì) 5.D.科敛.(liǎn)翕.辟(xī)邑庠.(yàng)荫.庇(yīn) 2.加线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操.童子业.(从事……行业)抢.呼欲绝(碰撞)俾.入邑庠(使)细疏.其能(梳理) B.久不售.(卖)虫集.冠上(聚集)业根 ..(罪恶)又劣弱不中于款.(款式、规格) C.蹑迹披.求(拨开)掭.以尖草(撩拨)冥.搜未已(深)直龁.敌领(咬) D.抚军亦厚赉.成(赏赐)无毫发爽.(差错)掇.置笼中(拾取)径造.庐访成(建造) 2.C(提示:A.疏,臣子向君主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在这句中作动词用,释为“分条陈述”,B.售,考取的意思,集,止的意思,D中“造”,解释为“到”) 3.下列加点字均为活用词,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2分)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③虫集冠上,力.叮不释④旬余,杖.至百⑤成以其小,劣.之。⑥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⑦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⑧日将暮,取儿藳.葬 A.①②③⑧/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③/②⑧/④⑦/⑤⑥ D.①③⑧/②⑥/⑤⑦/④ 4.本文作者______,字留仙,______代杰出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诗文词曲都有成就,尤以著称。他的代表作是《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______,“志异”意为________。(4分) 5.根据文意和学习体会填空(2分) 本文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刻画人物,突出中心。如在写成名的遭遇时,情节_______,成名忽而______,忽而_____,忽而失望,忽而又有了希望,常常是眼看已经“____疑无路”,后来却“_______”了。 6.小说中“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两个片段的作用分析正确的项(D)(2分) A.表现了作者具有封建迷信思想的局限性。 B.“求神问卜”是无望中寻求生路。“魂化促织”寄托了美好的愿望,说明通过艺术虚构,善良的百姓能够获得解脱。 C.“魂化促织”使故事结局由悲剧变成了喜剧,削弱了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力量。 D.“求神问卜”推动情节发展,为再度捕捉促织提供了线索,“魂化促织”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与神奇色彩,同时也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 7.选出与“问者爇香于鼎”一句同属于一类句式的一项(A)(2分) A.掭以尖草 B.将献诸公堂,惴惴恐不当意C.村中少年好事者 D.古之人不余欺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