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单打后场技战术运用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2
羽毛球单打常用战术羽毛球单打常用战术1.起跳准备:在比赛开始前,需要做好起跳准备。
站在中场,保持放松的姿势,双脚稍微分开,重心放在前脚,身体稍微前倾。
2.发球战术:2.1 高球发球:将球击到对方的后场,让对手退到后场接球,限制对方的进攻空间。
2.2 快球发球:发出速度较快的球,使对方难以反应和接触到球,增加得分机会。
2.3 斜线发球:将球发向对方场地的斜线位置,增加对手的移动难度,制造破绽。
2.4 下旋发球:给球施加旋转,使得球在对手接触时变得更加困难。
3.进攻战术:3.1 直线进攻:将球击向对手身后的边线,增大对手的回球难度。
3.2 斜线进攻:将球击向对手身后的角落,迫使对手移动,增大得分机会。
3.3 平球进攻:保持球的轨迹平直,使对手难以抓住进攻时机。
3.4 小球进攻:将球轻轻拨向对手身体附近,制造对手抓球困难。
4.防守战术:4.1 前场防守:保持站位离网区较近,迅速反应对方的进攻,尽可能拦网或者回球到对方弱侧。
4.2 后场防守:站在后场,控制回球角度和力度,等待对方失误或给出相对较好的回球机会。
4.3 差角反击:当对手击球角度较大时,快速移动至球的落点,并击球回去,给对手造成困扰。
4.4 消耗战术:使用较高的弧线回球,迫使对手打出不稳定的球,增加对手的失误概率。
附件:附件1:羽毛球单打比赛规则附件2:羽毛球单打技术图解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著作权是指对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出版权、发行权等。
2.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人们通过创造性活动获得的对其所创造的智力成果的专有权。
羽毛球单打战术
1.发球抢攻战术
发球不受对方干扰,发球者可以根据规则,随心所欲地以任何方式将球发到对方接球区的任意一点。
善于利用多变的发球术,能先发制人,取得主动。
以发平快球和网前球配合,争取创造第三拍的主动进攻机会,组成了发球抢攻战术。
2.攻后场战术
采用重复打高远球或平高球的技术,压对方后场两角,迫使对方处于被动状态,一旦其回球质量不高,便伺机杀、吊对方的空当。
3.逼反手战术
一般说来,后场反手击球的进攻性不强,球路也较简单。
对于后场反手较差的对手要毫不放松地加以攻击。
先拉开对方位置,使对方反手区露出空当。
然后把球打到反手区,迫使对方使用反拍击球。
例如:先吊对方正手网前,对方挑高球,我便以平高球攻击对方反手区。
在重复攻击对方反手区迫使其远离中心位置时,突然吊对角网前。
4.打四点球突击战术
以快速的平高球。
吊球准确地打到对方场区的四个角落,迫使对方前后左右奔跑,当对方来不及回中心位置或失去重心时,抓住空当和弱点进行突击。
5.吊、杀上网战术
先在后场以轻杀配合吊球把球下压,落点要选择在场地两边,使对方被动回球。
若对方还击网前球时,便迅,速上网搓球或勾对角快速平推球;若对方在网前挑高球,可在其后退途中把球直接杀到他身上。
6.先守后攻战术
这一战术可用来对付那种盲目进攻而体力又差的对手。
比赛开始,先以高球诱使对方进攻,在对方只顾进攻疏于防守时,即可突击进攻。
或者在对方体力下降。
速度减慢时再发动进攻。
这是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战术。
羽毛球的单打打法及战术特点羽毛球的单打打法及战术特点羽毛球单打打法类型大致分为四种,有下压控网进攻型打法,也有守中反攻的伺机而动类型打法,羽毛球单打选手可根据羽毛球赛场状况进行战术调整。
下面店铺带大家学习一下羽毛球的单打打法及战术特点。
下压控网进攻的打法类型这种打法是先发制人,攻势凌厉,速战速决。
要求进攻速度快而准,出手快,击球点高,扣杀力重,步法移动快,弹跳能力强,善于用小步加蹬跨步。
蹬跳步。
它包括杀、吊上网打法。
发球抢攻打法、下压组攻打法等几种打法。
技战术特点:以发球抢攻为主,特别是发网前低球结合发平球,迫使对方回球向上,然后通过大力扣杀或吊、轻杀、劈杀的配合,紧接着上网控制网前,运用搓、推、扑、勾技术,再创造中后场的进攻,尽量使球下压。
当然该打法还必须配合乎高球的运用。
快速高吊结合突击的的打法类型这种打法要求积极主动,技术全面、熟练准确,有突击能力,控制与反控制能力强,战术变化活,手法一致性和突变性强,步法快、灵活、速度耐力好。
技战术特点:运用快速准确的平高球和吊球的`配合,控制其落点,进行多拍调动,当对方回球质量不高时,抓准机会突击扣杀。
变速突击的打法类型这种打法是在高吊结合突击打法基础上的发展,强调变速进攻。
要求手法的一致性和突变性强,尤其后场突击扣杀的动作小而爆发力强,步法能突然后场抢点起跳和前场的蹬跳,在意识上强调判断起动。
抢点击球。
落点刁难。
技战术特点:通过自身,动作速度的加快,争得突击进攻的机会。
通常是高、吊配合,高、杀配合结合判断抢点突击,或推、搓以后的后退加速起跳突击。
守中反攻的打迭类型这种打法是以守为主,后发制人。
要求步法更要快。
活、灵,反应要快,心理稳定性强,球的稳要性好,具有根强的防守能力。
这类打法还包括多拍高、吊的打法。
技战术特点:通过高,吊球的配合,调动控制对方底线,并用防守的球路变化,消耗对方体力,利用对方急躁心理造成失误,当对方陷于被动或进攻质量稍差时,及时抓住有利战机进行反击。
羽毛球基本战术
羽毛球基本战术:
一、前场进攻战术:
前场进攻是羽毛球比赛中常用的战术之一,通过快速进攻来制
造对手失误并争取得分。
1:直线进攻:在场地正中央进行快速直线进攻,迫使对手回
到后场进行防守,使场地边缘暴露。
2:斜线进攻:通过斜线进攻来制造对手的侧身移动,增加对
手的失误率。
3:平行进攻:在场地边缘进行平行进攻,逼迫对手侧身移动,并争取得分机会。
二、后场防守战术:
后场防守是羽毛球比赛中重要的战术之一,通过稳定的防守来
抵挡对手的进攻并保护自身。
1:相隔防守:分散队员占据不同位置,相隔防守,阻止对手
找到进攻的空挡。
2:合作防守:队员之间合作默契,用牵制、追击等方式配合
防守。
3:预判防守:通过对对手的击球方式、姿势等进行预判,提
前做出反应。
三、变换战术:
变换战术是在比赛中灵活应对对手的策略变化,制造对手的困
惑和失误。
1:落点变化:在进行发球和击球时,通过改变球的落点来打
乱对手的预判。
2:花式击球:运用一些花式技巧,如提球、拉球等来打破对
手的防守,达到得分的目的。
3:配合战术:通过队员之间的配合和默契来制造对手的困惑,增加得分机会。
附件:本文档涉及到的附件包括羽毛球场地示意图和战术演示
视频。
法律名词及注释:
1:羽毛球:一种球类运动,由两名或四名选手在两侧分列的
球场上使用羽毛球拍击球。
2:进攻:在比赛中主动进攻对手,争取得分的行为。
3:防守:在比赛中抵挡对手的进攻并保护自身的行为。
132体育风尚SPORT & STYLE作者简介:张纸砚(1997—),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羽毛球体能训练。
羽毛球优秀女单运动员马琳后场技术使用特征分析张纸砚 北京体育大学摘要:本文采用录像观察、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
通过对马琳参加的20场国际大赛进行后场技术统计,对马琳后场正手区与头顶区技术使用情况、后场主动时与被动时技术使用效果、后场各项技术线路情况进行分析,通从而得出马琳后场击球的技术特点,为业余女单运动员顺应女子单打男性化的发展趋势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如下:① 马琳后场正手区的进攻能力要强于头顶区。
马琳在后场正手区杀球率高,下压意识强,进攻果断,而在头顶区使用的技术相对丰富,进攻时更谨慎。
② 马琳在后场主动时进攻效果好,主动时击球效果为较好的频率、直接得分率较高,后场杀球得分率较高,也比较稳定,后场主动时的失分主要来自高球、吊球。
③ 马琳后场被动过渡能力强,被动时回击抽球的效果最好,被动抽球的直接得分率较高且失分较少,直接失分主要来自被动吊球。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员;技术一、引言(一)选题依据羽毛球运动作为一项传统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一直以来都是亚洲国家(地区)的优势项目。
但12 年伦敦奥运之后,我们纵观世界女单的格局可以看到些许变化。
各个国家的女单发展迅猛,欧洲国家的女单选手也开始崛起,特别是西班牙选手马琳的技战术打法特点鲜明,她的力量足,进攻凶狠,移动迅速,技术全面,代表了世界女单的先进发展趋势[1]。
当今羽坛的女单运动员的要求更高,节奏、速度更快、力量、强度更大,技战术打法呈现明显的男性化特征[2]。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力加强女单技战术发展方面的理论研究,从实战中提取数据材料上升到理论层面,再从研究中得出结论用以指导比赛和训练实践。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2014 年的羽毛球世锦赛,西班牙小将马琳作为一匹名不见经传的黑马拿下了女单比赛冠军,在之后的比赛中,马琳的表现相当出众,连续夺得了多个大赛的冠军。
竞技与训练从技战术角度分析羽毛球比赛李想西安欧亚学院在羽毛球比赛中技战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走势,甚至是比赛的胜负,所以好的技战术往往可以弥补运动员自身的缺点,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
由于羽毛球比赛分为五种单项,所以羽毛球技战术种类也有所不同,不同单项之间技战术的设定都有差异性。
除此之外,羽毛球技战术的设定,也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特点为基础,去设定适合自己的战术,同时也要在比赛中根据对手的特点,刻意去调整自己的技战术类型,这样才使技战术得到了灵活运用,运动员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对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所运用技战术研究分析(一)男子单打所运用战术研究分析在男子单打当中,运动员主要应用三种战术:1.拉开突击战术2.控制网前抢点突击战术3.重复球战术在如今的世界羽坛,男子单打方面,谌龙,安塞龙,桃田贤斗占据着绝对霸主地位,三人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打法类型,同时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在最近羽坛男单方面,桃田贤斗明显在技战术运用与对战谌龙,安塞龙明显占据优势。
谌龙打法类型为防守反击,在对手进攻后,利用高质量的防守,从而使得对手无法连续的下压进攻,抓住对手站位与防守漏洞,进行突击得分。
安塞龙的打法特点为后场下压,是一种偏向进攻的打法类型,利用自己身体条件优势,在后场强行进攻,球速快,落点刁钻,对手防守薄弱时,很容易得分。
而桃田贤斗打法类型为拉吊突击,利用平快球与拉掉球相结合,使对手左右奔跑,对防守者是极大的考验。
在桃田贤斗与谌龙,安塞龙的比赛中,谌龙与安塞龙身高优势,下压球要更有优势,而桃田贤斗身高低,移动速度,灵活性都强于谌龙和安塞龙,加之自身打法为拉吊突击,起球少,平抽快挡球多,不给谌龙和安塞龙的杀球机会,所以在比赛中占据着优势[1]。
(二)女子单打所运用战术研究分析在女子单打当中,运动员主要应用两种战术:1.控后突前战术;2.发球抢攻战术。
运动员马林的打法特点主要为后场强攻,并且取得了里约奥运会冠军,马林的技战术打法,在现在的世界女子羽毛球比赛中较为罕见,后场强攻多用于男子单打,而马林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形成了这种偏向于男子打法的风格,利用后场大力的杀球为自己争夺主动权,并且女子移动能力差,导致防守能力偏弱,从而这种打法战术更适合现在的发展趋势。
羽毛球基本战术一个羽毛球运动员掌握的技术越全面、熟练、正确和实用,那么他的战术的运用和实现也就越有保证。
因此,战术必须建立在熟练和正确地掌握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技术动作的前提下,伺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合理地、灵活地组合运用才能构成。
所以,就技术和战术的关系而言,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是组成战术所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先进的技术必然促进战术的发展和变化。
而战术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同样也反过来促进原有技术的更新与发展。
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互为影响、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单打战术一、控后突前战术采用后场的高远球和平高球,网前的推球和挑球等技术,重复压对方后场两角,造成对方被动,然后伺机采用杀球、吊球、搓球、勾对角球等技术攻击对方空档。
此战术用来对付后场技战术进攻能力相对较弱者和后退步法慢或击球后急于上网的球员较为有效。
二、控制网前抢点突击战术通过运用各种技术主动抢先放网,或迫使对方先放网后再凭借自己良好的网前手法,灵活运用搓、推、勾技术,造成对方网前直接失误,或抓住其被动击球的有利时机进行中后场的杀、劈、吊和网前的扑球得分。
三、拉开突击战术先以快速而准确的落点控制对方场区四个角落,迫使对方前后左右地来回奔跑,当对方来不及回中心位置或失去身体平衡时,抓住空档和其弱点进行突击。
这种战术通常用来对付步法移动较慢、灵活性和体力较差的球员。
四、发球抢攻战术以发网前球或平快球为主,限制对方进攻,迫使对方出高球。
然后运用杀球和吊球攻击对方的弱点或空档。
发球抢攻战术主要用于对付防守技能较差或后场进攻技能相对较强的对手,从而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
五、对角线球路战术无论在进攻或防守,前场或后场,都是以打对角线球路为主,从而迫使对方球员在移动中多做转体,多走曲线。
它主要用来对付场上灵活性较差、转体较慢的球员。
六、重复球战术通过自身出球的节奏变化和良好的击球动作一致性,针对对方队员的某一个技术薄弱点,或击球后回中心位置较快的特点,重复地将球攻击到对方场上的某一区域。
羽毛球课程教案第六课学习后场移动步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羽毛球的后场移动步法。
教学内容基于教材第十二章“移动步法”中的第三节“后场移动步法”。
具体内容包括:后场两点移动、后场多点移动、综合移动步法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后场移动步法的技巧,提高移动速度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连贯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比赛中的战术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后场多点移动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教学重点:后场两点移动的步法和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羽毛球拍、羽毛球、教学视频。
2. 学具:羽毛球拍、羽毛球、计步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比赛视频,让学生观察后场移动步法在比赛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后场两点移动:讲解动作要领,演示动作过程。
(2)后场多点移动:讲解动作要领,演示动作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后场两点移动和后场多点移动,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4. 综合移动步法练习(15分钟)学生进行综合移动步法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提高学生的动作连贯性和灵活性。
5. 小组比赛(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运用后场移动步法,提高学生的战术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后场移动步法后场两点移动后场多点移动综合移动步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后场两点移动步法练习,每点5次,共10次。
(2)后场多点移动步法练习,每点5次,共15次。
(3)综合移动步法练习,连续进行5次。
2. 答案:(1)后场两点移动步法:左脚向前一步,右脚跟上,左脚向右脚并步,迅速回到原位。
(2)后场多点移动步法:左脚向前一步,右脚跟上,左脚向右脚并步,右脚向左前方跨步,迅速回到原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提高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学生课后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加深对后场移动步法的理解,提高自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