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现状与前景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国、俄罗斯分别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主要大国,是彼此最重要的邻国。
所以,中俄关系向来是国际关系领域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
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俄关系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而未来中俄关系的走向,又必然对国际局势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研究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就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中俄关系的现状无论是双边关系还是多边关系,其状态都很难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它具体反映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关系之中,并由这些关系表现出来。
中俄关系也不例外。
1、中俄政治关系的现状。
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尤其是其重返亚太战略和北约东扩,使中、俄同时感受到美国的威胁和战略逼退,出于共同抵御美国的需要,两国都有加强合作的愿望,政治关系迅速升温。
2014年面对由克里米亚问题引起的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亟需中国的支持。
而中国近几年面临的中日钓鱼岛问题,南海争端等一系列棘手问题,也离不开俄罗斯的支持。
因此,中俄政治关系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2、中俄军事关系的现状。
军事关系是中俄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中俄经济关系的现状。
中俄经济关系的两大支柱是能源贸易和军火贸易。
能源贸易在中俄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中俄关系不断前行的重要根基。
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邻国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大国,恰恰可以为中国提供大量的石油、天然气。
另一方面,能源出口是俄罗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中俄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近几年,俄欧关系的波动,影响到俄罗斯对欧洲能源的出口,俄罗斯亟需开发新的能源市场。
而中国为了降低能源进口的风险,实现能源进口渠道的多样化,也很需要俄的能源供应。
因此,中俄能源贸易发页脚内容1展迅速。
军火贸易作为中俄经贸关系的另一支柱,发展相对波折。
俄罗斯是中国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的重要来源,中国是与印度并列的俄罗斯武器出口的重要市场。
中俄两国自1996 年4 月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已经走过了13 年的历程,在这13 年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与深化,中俄双方在涉及各自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政治互信程度不断提高,在经贸、投资、能源、科技、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中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不断加强。
展望中俄关系未来的发展前景,可以说形势一片大好。
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发展的第二个十年之际,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史轨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构想最早来自俄罗斯方面。
1996 年4 月24 至26 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4 月23 日,在启程访华途中,叶利钦对事先准备好的《中俄联合声明》作了重要修改,把原有的“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和面向21 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修改为“发展平等与信任和面向21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提法得到中国的赞成并在随后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中被正式确定下来。
为了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实质性内容,中俄双方还一致同意建立两国元首会晤机制,设立北京--莫斯科热线,就重大问题随时磋商,成立总理委员会,建立双方外交部长随时会晤机制等等,这使得中俄关系进一步制度化。
在以后的几年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步发展,不断深入。
1997 年4 月23 日,江泽民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中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这一文件使中俄业已形成的平等信任的、面向21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途径更加具体化,双方将本着“伙伴关系的精神”共同致力于促进多极世界的发展和建立国际新秩序。
1998 年,中俄两国又签署了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就世界的多极化、世界文明的多元性、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联合国以及冷战后的大国关系等问题阐述了双方共同的观点和立场,进一步深化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简析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的前景中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这两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中俄两国的关系也不断发展和变化。
近年来,中俄关系的制度化发展备受关注。
那么,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的前景如何呢?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现状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的前景进行简析。
我们来看一下中俄关系的历史背景。
中俄两国一直以来都是友好邻邦,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中俄关系一度陷入低谷。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俄两国的关系逐渐得到改善。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
中俄两国在此后逐渐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
如今,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我们来分析一下中俄关系的现状。
当前,中俄两国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两国领导人经常举行会晤,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强。
在国际事务中,中俄两国密切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两国在安全、军事、反恐、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都有着密切合作。
中俄两国在经济领域也有着紧密合作。
两国在能源、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有着深入合作。
中俄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也保持着密切协调。
中俄两国的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让我们展望一下中俄关系的制度化发展前景。
在未来,中俄关系将继续保持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态势。
一方面,中俄两国在政治上互相支持,不断加强战略互信。
中俄两国在经济上的合作潜力巨大。
中俄两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巨大的市场和盛大的人口,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中俄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也将继续保持密切协调。
中俄两国在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等方面有着共同利益和立场。
中俄两国在未来的合作空间广阔,前景十分光明。
中俄关系的制度化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
2024中俄关系论文一、引言中俄两国是重要的互利合作伙伴,彼此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
本文对2024年中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探讨两国合作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二、背景中俄关系源远流长,自建交以来始终处于稳定发展的轨道。
经过多年的合作,两国在能源、军事、贸易和文化交流等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
然而,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各自国内外挑战的增加,对中俄关系提出了新的考验。
三、现状分析1. 经济合作中俄经济合作是双方关系的重要支柱。
两国在贸易、投资和能源合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截至2023年,中俄贸易额已达到数百亿美元,两国间的贸易往来已建立起稳定的基础。
另外,中俄还积极探索深化金融合作,加强人民币与卢布的交流使用。
2. 军事合作中俄的军事合作自建交以来一直紧密合作。
两国共同参与军事演习和联合反恐行动,积极推动军事技术和经验的交流,提高了两国军队的战略合作能力。
此外,中俄还密切合作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加强网络战与太空军事合作。
3. 政治合作中俄政治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两国常常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保持密切协调,共同维护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
此外,中俄还推动共同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以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稳定。
四、面临的挑战1. 国际压力中国和俄罗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与西方国家存在分歧,例如人权、地区冲突等。
这些分歧使得两国面临来自西方国家的国际压力,可能产生一定的贸易限制和制裁。
2. 经济结构转型中国和俄罗斯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产能过剩、就业压力等问题,对两国经济合作带来一定的挑战。
3. 区域安全局势中俄两国在周边地区都面临一些安全挑战,如东海争端、朝鲜半岛问题等。
如何处理好周边地区的安全问题,维护地区稳定和安全,对两国合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未来发展展望1. 深化经济合作中俄应进一步加强贸易和投资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推动两国经济结构转型。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中俄关系这一重要话题。
近年来,中俄关系日益紧密,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感中俄关系的重要性,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中俄关系的看法。
一、中俄关系的历史渊源中俄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早在17世纪,中俄两国就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在近四百年的交往中,两国经历了风雨,携手共进,形成了深厚的友谊。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俄两国共同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新中国成立后,中俄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平等、互利、互助的新型国家关系。
二、中俄关系的发展现状1.政治互信日益增强。
近年来,中俄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就双边关系和国际事务达成广泛共识,为中俄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经济合作不断深化。
中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广泛。
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等领域,两国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特别是近年来,中俄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不断加强,为两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人文交流日益密切。
中俄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人文交流,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4.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
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中俄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等方面,始终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三、大学生在中俄关系中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也承担着推动中俄关系发展的责任。
以下是我对大学生在中俄关系中所能发挥作用的几点思考:1.学习俄语,增进相互了解。
俄语是中俄交流的重要桥梁,大学生应积极学习俄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为促进中俄文化交流和民间友好奠定基础。
2.关注中俄关系动态,增强国际视野。
大学生应关注中俄关系的发展,了解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和主张,提高自己的国际视野。
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前景首先,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
中俄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邻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
双方的合作领域涵盖能源、农产品、机械设备、高新技术等诸多领域,为两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
其次,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广阔。
一方面,中俄两国在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两国元首的高层互访成为常态,政治互信不断深化,为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另一方面,中俄两国在贸易和投资政策方面的互补性较强,两国经济结构相互补充,市场需求相辅相成。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农产品贸易、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此外,两国间的人文交流不断加强,相互了解和友谊不断加深,也为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中俄经贸关系发展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贸易结构问题。
中俄双边贸易中,能源产品出口占据很大比重,这种单一依赖的结构使两国在贸易中过于依赖于市场价格波动,容易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
因此,双方需要进一步拓宽贸易领域,实现多元化的贸易结构。
二是地理和交通条件限制。
中俄两国地处欧亚大陆东西两端,距离较远,物流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双方需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三是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
中俄两国文化和语言差异较大,这给商务交流和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双方的经贸合作,需要加强人文交流,提供更多的翻译和培训支持。
展望未来,中俄经贸关系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首先,两国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为经贸合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其次,中俄两国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有望迎来新的突破,为双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再次,中俄两国在农产品贸易、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有望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经贸合作进一步升级。
此外,两国间的人文交流和旅游合作也将继续加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信。
中俄局势现状分析报告引言中俄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邻国,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双方之间的互动,在中俄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中俄局势的现状,并对其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 经济合作中俄两国在经济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当前,双方的贸易额持续增长,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包括天然气、石油等领域。
双方还在高铁、核能等领域开展了合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俄之间的贸易仍然存在不平衡现象,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额远大于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额,这需要双方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促进贸易的均衡发展。
2. 政治关系中俄两国在政治领域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双方在国际事务中常常保持一致的立场,并相互支持对方。
此外,两国在领土问题、领海争端等敏感问题上也保持着较好的沟通和协调。
中俄两国还定期举行高级别会晤,强调彼此间的友好合作。
但是,两国之间在一些区域问题上还存在一些差异,需要双方进一步加强对话和协商,以确保双方的共同利益。
3. 安全合作中俄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也逐渐深化。
双方在打击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问题上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应对来自国际社会的安全威胁。
此外,中俄还在军事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举行联合军演等军事活动,以提高彼此的防御能力。
然而,一些外部因素对中俄之间的安全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这需要中俄加强合作来应对这些外部挑战。
4. 人文交流中俄两国在人文交流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合作。
双方开展了相互间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两国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此外,中俄两国还加强了语言教学和青年交流,促进两国青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然而,目前人文交流的规模仍然有待进一步扩大,双方可以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
结论综上所述,当前中俄局势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
经济合作、政治关系、安全合作以及人文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
试析中俄关系的现状和前景近年来,中俄关系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2019年,两国元首习近平和普京多次会晤,双方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合作文件,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然而,中俄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未来前景仍需保持警惕和谨慎。
首先,中俄关系的现状在政治和安全方面表现良好。
两国外交部门加强了合作,支持彼此的立场和利益。
中俄两国在维护联合国安理会权威、反对外部干涉等重大问题上保持着一致立场。
双方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也进一步加强,联合举办“和平使命”等军事演习,加强外交、军事、反恐等领域的交流,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在经济和能源领域,中俄关系不断深化。
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两份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和自由贸易区的联合声明,其中主要合作领域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基建互联互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这有望在未来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此外,中俄两国还加强了在国际贸易、投资领域的合作。
双方还计划在2021年前将贸易总额提高至2000亿美元交。
但是,中俄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政治、能源和军事领域,整体涉及面较窄。
虽然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方面也存在合作,但由于各方利益的不同,合作并不顺利。
另外,中俄关系在一些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也存在差异和分歧。
例如,对朝鲜半岛核问题,中国强调和平解决,主张对话和协商,而俄罗斯则更倾向于扩大与朝鲜的经济关系。
此外,中美关系也对中俄关系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从中俄关系的前景来看,两国关系未来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双方可以在科技、教育、文化、地区合作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
共同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构建更加和谐、和睦的国际环境。
同时,双方也应该正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深化合作,加强沟通和协调,妥善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推动中俄关系在长期稳定发展的轨道上更好地前进。
中俄关系现状与前景中俄关系是世界上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之间的互动对世界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中俄关系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深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果。
首先,在政治领域,中俄两国保持了高层交往的频率,两国元首之间的互访相对固定,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双方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立场比较一致,相互支持。
例如,在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问题上,中俄两国都保持了一致的立场,并密切协调行动。
其次,在经济领域,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不断增加,双方在能源合作、投资、农业等领域有很大的互补性和合作潜力。
中俄天然气东线、西线管道项目的合作以及俄罗斯对中国的原油出口等合作项目的进展,进一步加深了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此外,两国还积极推动地方合作,加强双边经济交流与合作。
再次,在军事领域,中俄两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演习和军事合作,加强了两国军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两国还签署了一系列军事合作协议,开展了军售等领域的合作。
这种军事合作不仅加强了中俄两国军队之间的信任,而且对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俄关系的前景可以说是广阔的。
首先,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双方有意愿和能力进一步深化合作。
其次,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有很多共同的利益和关切,双方合作的空间较大。
例如,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改革国际经济秩序、推进地区合作等方面,中俄两国合作具有广泛的共识和利益。
然而,中俄关系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变化给中俄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外部压力。
例如,美国及其盟友对中俄采取的一系列制裁和施压措施,以及一些地区局势的不稳定都可能对中俄关系产生影响。
其次,双方之间存在一些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差异,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沟通和协调来解决。
综上所述,中俄关系目前处于一个积极发展的阶段,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中俄关系的前景也是积极的,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共同利益和关切为深化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摘要】中俄关系自建交100多年来经历了不断发展和深化。
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双方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济合作日益密切,军事合作持续深化,文化交流不断拓展。
中俄关系也面临着一些限制性因素,如国际环境的变化、地缘政治竞争和经济结构差异等。
展望未来,加强合作并共同应对挑战是中俄关系的关键,促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发展,将为两国带来更多合作机遇和共同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中俄关系、发展历史、现状、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军事合作、文化交流、限制性因素、展望、合作应对挑战、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 引言1.1 中俄关系的发展历史中俄关系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中叶,当时中苏两国建立起了密切的政治、军事、经济合作关系。
在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陷入了一段较为冷淡的时期。
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才得以重建。
1992年,中俄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邻好互利合作友好关系的联合声明》,意味着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随后,中俄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并建立了多种机制以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
近年来,中俄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为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之一。
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频繁协调合作,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俄关系的历史发展证明了双方之间政治互信的日益增强,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以及文化交流的不断拓展,这些都为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中俄关系的现状当前,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双方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强。
中俄两国领导人多次会晤,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协议和共识,推动了双边关系持续向前发展。
在经济合作方面,中俄两国间的贸易额不断增长,双方在能源、金融、农业等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
中俄之间的投资合作也在不断拓展,为两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俄罗斯分别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主要大国,是彼此最重要的邻国。
所以,中俄关系向来是国际关系领域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
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俄关系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而未来中俄关系的走向,又必然对国际局势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研究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就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中俄关系的现状
无论是双边关系还是多边关系,其状态都很难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它具体反映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关系之中,并由这些关系表现出来。
中俄关系也不例外。
1、中俄政治关系的现状。
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尤其是其重返亚太战略和北约东扩,使中、
俄同时感受到美国的威胁和战略逼退,出于共同抵御美国的需要,两国都有加强合作的愿望,政治关系迅速升温。
2014年面对由克里米亚问题引起的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亟需中国的支持。
而中国近几年面临的中日钓鱼岛问题,南海争端等一系列棘手问题,也离不开俄罗斯的支持。
因此,中俄政治关系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2、中俄军事关系的现状。
军事关系是中俄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俄经济关系的现状。
中俄经济关系的两大支柱是能源贸易和军火贸易。
能源贸易在中
俄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中俄关系不断前行的重要根基。
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邻国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大国,恰恰可以为中国提供大量的石油、天然气。
另一方面,能源出口是俄罗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中俄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近几年,俄欧关系的波动,影响到俄罗斯对欧洲能源的出口,俄罗斯亟需开发新的能源市场。
而中国为了降低能源进口的风险,实现能源进口渠道的多样化,也很需要俄的能源供应。
因此,中俄能源贸易发展迅速。
军火贸易作为中俄经贸关系的另一支柱,发展相对波折。
俄罗斯是中国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的重要来源,中国是与印度并列的俄罗斯武器出口的重要市场。
但是俄罗斯出于对中国未来军事威胁的担忧,在对华武器销售中有很大的保留。
4、中俄文化关系的现状
二、中俄关系的前景
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有现状就有前景。
作为极其复杂的国际局势,波诡云谲,国际关系变化莫测,对未来走向很难作出准确的预测。
正如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所说:“论述当前如何向未来演变的著作,即使是讨论业已出现的趋势,也不能自以为它就是历史的真理”。
“预料不到的事情,纯粹的偶发事件,发展趋势的突然中止,都可以使本来最合理的预测归于破灭”。
虽然如此,任何事物的前景都是由其之前的相关因素决定的,正如很少有人预测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的破裂,70年代中美关系的发展,80年代末苏联的解体。
但决定这些结果的因素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国际关系的发展并非无章可循,仍有其内在规律。
通过分析影响中俄关系的相关因素,我们完全可以对中俄关系的走向和前景进行预测。
(一)、影响中俄关系的因素
1、国际局势。
(相关国家,北约日本的威胁)国际局势一直是影响中俄关系的重要因素。
当前的国际局势依然是美国一家独大,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都是美国的盟友或伙伴。
中、俄由于与欧美的利益分歧,则显得相对孤立。
当前,美国大力推行重返亚太战略,拉拢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对中国实施战略包围,在朝鲜半岛、钓鱼岛、台湾、南海甚至新疆、西藏问题上为中国设置障碍,遏制中国,尽量延迟中国的崛起。
在这种国际局势下,中国离不开俄罗斯的支持。
俄罗斯同
样面对着美日欧的在包围和遏制,尤其是北约东扩,大大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防御空间,在2008年的格鲁吉亚问题、今年的克里米亚问题上,俄罗斯需要中国的支持。
但是,当今世界,全球化仍在加深,各国联系的紧密程度,已今非昔比,世界已成为一个整体,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不可能孤立于现行的国际体系之外。
这就决定了,中俄不可能自成一体。
2、地缘政治。
(包括西伯利亚)北约东扩对俄罗斯的威胁,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俄日北方四岛争端,中日钓鱼岛争端促使双方相互需求,相互支持。
但是,中俄作为彼此最大的邻国,都不希望对方过于强大。
300年前德国商业理论家冯·霍尼希写道:“一个国家当前富强与否不取决于它本身拥有的力量和财富,而主要取决于邻国力量的大小与财富的多寡”。
即国家在关注绝对力量的同时,更看重相对力量。
一个强大的中国,比美国对俄罗斯的威胁更大,而中国也明白,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比美国对中国的威胁也更大。
两国对中亚的争夺,俄罗斯对印度、越南的支持等,其实也反应了中俄关系中背离的一面。
3、两国的国内因素。
中国需要俄罗斯的武器和能源俄罗斯需要中国的资金和投资。
两国都面临着恐怖主义威胁,需要合作,以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两国共同面临分裂主义势力的威胁,俄罗斯车臣,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南奥塞梯等势力范围的占领,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新疆问题和西藏问题,需要俄罗斯的支持。
(中俄民族主义历史问题,中国威胁论)(中俄关系的前景)
1、继续靠近
2、只会合作,不会结盟。
中俄结盟只在一种情况下才可能发生,即美日对中国本土的
安全形成极大威胁,并随时可能发生大规模战争。
中国为抵抗美日,俄罗斯为趁机
扩大被北约压缩了的东欧地盘,两国可能走到一起。
而能引起中国和美日直接对抗
的,无非是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和朝鲜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即使引起战争,也一
定是局部的、有限的、小规模的。
虽说朝鲜是中国的战略屏障,唇亡齿寒,但是现
代已不同于上世纪50年代,无论美国还是中国都不会为了朝鲜而拿自身安全作赌
注。
钓鱼岛和台湾问题,虽说直接关系到中日美的切身利益,但是即使爆发战争,
也主要在海上和空中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