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广东专用)大二轮总复习高考倒计时选修地理
- 格式:ppt
- 大小:988.00 KB
- 文档页数:19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计划一、知识体系梳理在完成一轮基础复习后,学生应对地理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或分类整理,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对比,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二、重点难点突破针对地理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特别关注那些历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确保熟练掌握。
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要敢于挑战,通过深入研究和反复练习,突破难点。
三、真题模拟练习通过练习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注意掌握解题步骤和思路,培养答题规范性。
同时,注意总结易错题和难题的解题方法,形成自己的答题策略。
四、答题技巧提升针对不同类型的地理题目,总结归纳答题技巧和方法。
例如,对于选择题,要学会排除法、直选法和推理法等技巧;对于综合题,要学会提取信息、分析材料和组织答案的技巧。
通过练习和反思,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五、知识查缺补漏通过练习和模拟考试,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和不足之处。
针对这些漏洞,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补充。
可以通过查阅教材、笔记和教辅资料,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填补知识空白。
六、心理素质培养高考不仅是一场知识的较量,也是心理素质的考验。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通过调整心态、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高考的挑战。
七、时间管理规划合理规划和管理复习时间,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和时间。
同时,要善于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
建立学习档案或使用学习管理工具,记录学习进度和成果,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2024年第二学期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
为了能够顺利地复习地理, 达到高分的目标, 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1.熟悉课程大纲: 首先要仔细研读地理课程大纲, 了解学校所采用的教材和教学要求, 明确考试内容和形式。
2.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地理课程大纲, 将学习内容合理地分配到每天的学习计划中。
建议每天安排2-3个小时进行地理复习, 以保证集中精力和高效率地学习。
3.复习基础知识: 地理的课程内容涵盖广泛, 因此首先要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 包括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要素、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
可以从教材中选择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4.查漏补缺: 在复习过程中, 注意发现自己掌握不牢固或不熟悉的知识点, 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可以通过参考资料、习题集、网上教学视频等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5.做思维导图: 地理知识内容繁多, 且涉及到很多概念和联系, 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来梳理和整理知识, 帮助记忆和理解。
可以按照章节或知识点分别制作思维导图, 并在每个节点上标出重点内容。
6.进行模拟考试: 通过模拟考试能够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熟悉考试的形式和时间限制。
可以找一些模拟试卷进行练习, 同时也要认真分析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7.多做习题: 地理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做题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适量的习题进行练习, 尤其是一些经典的考点和难点题目, 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8.参加复习班或补习课:如果条件允许, 在复习阶段可以考虑参加地理的复习班或补习课。
这样可以接受专业的指导和辅导, 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也能提高解题的技巧和答题的速度。
9.多进行实地考察:地理学科中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有实地考察的内容。
可以参加一些地理实地考察,通过亲自实地观察和体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0.注重思考与总结:地理是一门注重思考的学科,要注重思考和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地 理 试 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75 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偏岩古镇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区,常年多雨多雾,是高湿地区。
古镇内部主街呈南北走向,依凭周围山川拱抱,迎纳阳光,形成良好生态小气候。
下图示意偏岩古镇与现代聚落选址(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颜色越深表示海拔越高)。
据此完成1~3 题。
1.推测偏岩古镇建筑最可能朝向A.东B.南C.西D.北2.影响偏岩古镇主街走向的主导因素是A.夏季风风向B.冬季风风向C.最小风频风向①.最大风频风向3.与现代聚落相比,偏岩古镇选址更加关注A.资源状况 B 气候适应C.交通条件D.建设成本受地形与气流运动影响,我国西南部某山区突发性降水多发。
下图示意该区域5月某次降水产生时沿降水中心附近104°E的垂直经向环流剖面图(图中箭头代表气流运动方向,箭头长短代表风速大小)。
据此完成4~6题。
4.此次降水的特点为A.降水时间长B.集中在39°N附近C.降水强度大D.受准静止锋影响大5.与近地面气流甲相比,气流乙A.运动速度快B.为偏北风C.上升强烈D.空气湿度大6.与此次降水成因相似的降水过程是喜马拉雅冷杉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地区海拔2300 ~4000 米范围内的尼泊尔境内。
近几十年来,喜马拉雅地区温度持续升高,低海拔地区与高海拔地区(林线附近)的冷杉生长状况受水热条件影响差异明显。
据此完成7~9题。
7.喜马拉雅冷杉生长区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湿润B.凉爽湿润C.炎热干燥D.凉爽干燥8.最有利于加快喜马拉雅冷杉在高海拔地区生长速率的条件是A.冬季温度上升B.夏季温度上升C.冬季降水增多D.夏季降水增多9.与高海拔地区相比,喜马拉雅冷杉在低海拔地区A.受土壤条件影响大B.受热量条件影响大C.受光照条件影响大D.受水分条件影响大伊索普斯草原保护区位于美国哈德逊河口(潮汐河口),自2007 年开始实施岸线修复工程,拆除砖石岸线(图甲),放置石块作为基底,在石基上方放置软质石笼并用土工织物包裹土環和岩石,在软石笼之间混种多种天然灌木物种。
2024年第二学期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范文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掌握好地理知识对于高中生来说尤为重要。
随着高考的临近,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地理知识的复习,以提高成绩、取得理想的高分。
本文将提供一个全面的地理复习计划,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复习目标1. 全面复习地理必修、选修内容,熟悉并掌握各个知识点。
2. 加强对考点的理解和记忆,掌握解题技巧,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 根据近几年的高考趋势和命题特点,选择性地复习一些常考的知识点。
4. 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按时进行复习和总结,确保复习效果。
二、复习内容1. 必修部分:地球与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2. 选修部分:人地关系、地理信息技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三、复习步骤1. 学习规划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复习内容和重点。
合理安排时间以掌握每个知识点。
2. 知识梳理分别将必修和选修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知识框架,方便记忆和总结。
3. 全面复习按照复习计划的安排,逐个进行复习。
对于难点和重点的内容,可以结合教材、教辅和老师的讲解进行深入学习。
4. 刷题练习在复习的同时,不断进行题目的练习,包括选择题、解答题和综合应用题。
这样可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提高解题的技巧和速度。
5. 做试题进行模拟考试,做一些真题和模拟卷,模拟考试的过程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之处。
6. 做总结每天学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
整理知识点的要点、解题技巧和易错知识点,形成复习笔记,便于日后的查阅和温故知新。
四、复习方法1. 多种学习方式除了课堂学习,可以通过观看地理相关的纪录片、阅读地理类的书籍和杂志、参加地理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全面理解。
2. 合理使用工具利用电子地图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增加对地理知识的实践和应用,培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理论联系实际将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关注当前时事和地理领域的新发展,增强地理学科在实践中的认识和理解。
2024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____字)一、复习时间的安排:1. 第一阶段:2024年1月至4月,主要集中在巩固和复习高二地理知识点;2. 第二阶段:2024年5月至8月,继续巩固和复习高二地理知识点,并开始系统复习和总结高三地理知识点;3. 第三阶段:2024年9月至10月上旬,强化对高三地理知识的复习和巩固;4. 第四阶段:2024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进行全面总结和模拟考试;5. 第五阶段:2024年11月底至12月初,进行冲刺和强化训练;6. 第六阶段:2024年12月中旬至考前,进行综合复习和模拟考试。
二、每日复习计划的制定:1. 第一阶段(每日1-2小时):a. 复习高二地理知识点,按照教材先后顺序进行复习;b. 配套做一些高二地理知识点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 第二阶段(每日2-3小时):a. 继续复习高二地理知识点,并开始系统复习和总结高三地理知识点;b. 根据高考大纲制定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c. 多阅读地理相关的文章和材料,拓宽知识面和理解深度。
3. 第三阶段(每日3-4小时):a. 强化对高三地理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注重理解和记忆;b. 进行一些专项训练,如地理实证题、图表分析题等;c. 配合老师的安排,参加一些地理学科竞赛和模拟考试。
4. 第四阶段(每日4-6小时):a. 进行全面总结和模拟考试,重点突破和弱项训练;b. 多做一些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节奏;c. 做一些历年高考地理试题,预测可能的考点和出题方式。
5. 第五阶段(每日6-8小时):a. 进行冲刺和强化训练,做一些模拟考试;b. 重点复习和总结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提高复习效果;c. 多做一些模拟考试,提高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6. 第六阶段(每日8-10小时):a. 进行综合复习和模拟考试,全面提升综合应用能力;b. 多做一些全真模拟考试,提高应试技巧和答题速度;c. 注重对所有知识点的复习和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复习1.选择题第1题.杆秤是历史悠久的一种衡器,其制作轻巧、使用便利。
我国早在公元一世纪已使用杆秤。
因手工制秤是一项技术活,包括选料、包铜皮、定位、钻秤星、安装秤基等几十道工序。
其中安装秤基是最难的一道工序,直接决定杆秤的精确度。
20世纪80年代以前,杆秤一度兴盛,20世纪80年代后,手工制秤逐渐没落。
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开发,安徽铜陵古镇百年老字号秤店精致的小杆秤又焕发了生机。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20世纪80年代以前,相较于天平,杆秤盛行的主要原因是()A: 天平尚未普及B: 杆秤称量精准C: 杆秤使用便利D: 制秤作坊增多(2)导致20世纪80年代后手工制秤逐渐没落的原因是()A: 制秤工艺流失B: 电子秤广泛使用C: 制秤原料不足D: 商品交易量减少(3)精致小杆秤重新焕发生机主要得益于()A: 占用空间小,携带便利B: 制作精细,称量更加准确C: 原料消耗少,绿色环保D: 文化底蕴深厚,寓意美好【答案】CBD【解答】(1)20世纪80年代以前,天平已经使用;杆秤比天平制作轻巧,使用便利,市场对杆秤需求量大,所以杆秤一度兴盛。
故选C。
(2)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秤逐渐普及,对手工制秤行业产生强大的冲击,且电子秤使用更方便,称重更精准,导致手工制秤行业逐渐没落。
故选B。
(3)杆秤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衡器,文化底蕴深厚,又有称心如意的美好寓意,许多顾客买杆秤已经不把它当作一个度量器具,而是当作具有文化内涵的工艺品来收藏。
故选D。
第2题.进入21世纪后,我国按照各地区发展差异将国家划分为四大地区。
图为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三种不同等级城市的数量统计(单位:个)。
完成下列小题。
(1)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2)东北地区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D【解答】(1)从各等级城市数量统计来看,甲地各个级别的城市数量都是最多,故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甲地。
广东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解题攻略高考地理解题攻略大题:大题部分,建议先背模板,然后对照模板就比对往年高考题的标准答案,搞清楚答案是怎么来的;然后非常简单粗暴的方法,背标答,一定要注意规范答题语言,那么最后答题肯定能多拿分!对于地图题,要关注图中信息:经纬度、图例、地名……这些都非常关键,推不出来知识点可能是不熟悉的原因;材料中的信息:时间、地点、还有一些关键性的词汇,其实都是答题点。
要多看大题,然后对着标答去观察,看看自己还有哪些是遗漏的,记下来。
地图题:背地图可以借助轮廓、经纬度范围、典型的地理事物来记忆,也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来记忆。
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更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做题时遇到相关区域及时学习、记忆,这样有针对性的学习最有效啦!降水量气温图判断气候题:判断气候三步走:①判断南北半球:看最高气温月;②判断温度带:看最冷月平均气温;③判断降水类型:看降水集中时间。
这个知识点非常重要,一定要掌握下来。
高考地理复习计划1、一轮复习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学科基础能力过关。
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巧,熟记规律原理的内容,并体验其形成过程。
基本过程:理清概念—掌握法则—熟记基本原理—变式训练。
这块教学内容较难,教学时应从易至难递进,不能在难度上一步到位;人文地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特别对区位因素的分析,老师可以对每一类型的区位因素构建模式,学生先记忆强化模式,再结合似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同时注重回答问题的基本方式方法。
总之,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关训练。
要明确学生掌握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训练目标,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
2、二轮复习目标: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能力提高,实现综合能力突破。
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专题为基础,以区域为平台,通过加强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全面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要明确重点、难点。
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