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_三国演义关羽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13
浅谈《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魏、蜀、吴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关羽就是一位为历代仁人志士推崇的英雄形象。
本文主要从智勇双全、义薄云天、刚愎自用等特征,对关羽的形象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三国演义》;关羽;形象一、关羽简介关羽,字云长,原字长生,河东解良人。
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
关羽所用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82斤。
因杀人逃难江湖,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时逃至涿郡遇到刘备在召集人马,便跟张飞一起追随刘备,当时他只有23岁。
二、关羽的勇武与智勇(一)过五关斩六将第二十七回记关羽离开曹操,寻找刘备,一路分别受到了东岭关孔秀、洛阳城韩福和孟坦、汜水关卞喜、荥阳太守王植、黄河渡口秦琪的阻拦,于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保护二位嫂嫂千里寻兄。
曹操没有给关羽通关文牒,是想让关羽知难而退,而让曹操没想到的是关羽不但没有知难而退,而且斩杀了他的六员大将,继续他的寻程。
过五关斩六将既表现出关羽的勇武,又体现出他对刘备的忠义。
(二)单刀赴会单刀赴会是围绕荆州问题而展开的,体现了关羽的智勇。
由于刘备借荆州长期未还,孙权就派鲁肃设计杀掉关羽而夺取荆州。
第六十六回记关羽应鲁肃邀请过江商讨荆州之事,关羽为了捍卫国家尊严,同时也为了显示他的英雄气概,只身前往。
鲁肃早在宴间安排好伏兵,要杀关羽,关羽识破了其计谋,并用他的智慧全身而退。
单刀赴会体现了关羽非凡的胆量和智谋,可谓是英雄之极。
同时这种英雄风度充分暴露了关羽的好胜、轻率、虚荣,为后来的被杀埋下了危机。
三、关羽的义(一)桃园结义的情义桃园结义是刘关张三兄弟同生共死情义的表露。
后人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也有许多人效仿焚香结义。
他们的情义天地可鉴、日月可表。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护送二位嫂嫂千里寻兄都是为了实践桃园结义的情义。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人物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被描绘为一个勇猛无敌、忠诚正直的英雄人物。
关羽身材高大,面目俊美威严,垂纶而立,值得倾慕。
他面向敌人威风凛凛,背向敌人显得如山巍峨。
他的长髯垂至胸前,骑一匹红色的绝世好马,手持青龙偃月刀,霸气十足,散发出一种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
关羽极其讲究义气和忠诚,对刘备有着无限的忠诚。
他护佑刘备、为国家效力,一生都秉持着忠诚呼风唤雨。
他为了保护刘备,参加了数十场战争,屡立战功,被誉为“义薄云天”。
关羽无论敌我,无论善恶,对待他人都是真诚待之,从不做出背叛或欺骗的行为,甚至对俘虏也非常宽大。
他的人品和谦虚使得他受到无数人的崇敬和尊重。
关羽的胆识和智谋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在数次的战役中,他能够灵活运用兵法,绝处逢生。
他在长板坡、赤壁等战役中表现出色,以其聪明才智和英勇无畏,给对手带来巨大威胁。
总而言之,关羽在《三国演义》中形象是一个忠诚勇猛,仁义正直的英雄形象,他的形象凝聚了古代中国人心中最崇高的价值观和品质。
《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分析与精神价值思考临沂大学山东临沂 276000在《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宏伟壮阔的战争纷乱的年代里,历史演变的自然规律和不可抗拒的人物命运悲剧在各个阶层和人物身上上演。
就如《三国演义》开头一首诗歌点明小说的故事走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
其中关羽的人生结局安排更是作者罗贯中独具匠心和重点描绘的,这其中为塑造关羽的忠诚信义服务,更是区别史料记载,使得关羽命运的发展有始有终,有因有果。
一、《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分析毛宗岗评关羽为:“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
”关羽的形象更是在众多英雄将士中脱颖而出,得益于作者独具一格的艺术手法,这也使得关羽形象更具神异的色彩。
关羽作为《三国演义》中文必提诸葛,武必提关羽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尽管在性格上有不可或缺的局限,如刚愎自负,骄傲自大,大意致使失掉荆州,然而却不能掩盖他身上的亮点。
关羽性格和形象的鲜明和亮点也使得他在人们的心中深刻和与众不同。
(一)英灵儒雅借用毛宗岗评价,“则极其儒雅,则极其英灵”,在描写关羽的爱好时,爱读《春秋》,便可知关羽并不是粗鲁的武将,在小说开始的描写多以张飞和关羽作为刘备的辅佐而出现,而同样境遇,关羽更沉稳,冷静,从其描写的语气和用词的数量上就可以判断出,如第二回。
其二,从关于出场的形象描写也可以看出。
赤色是忠诚的代表,“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更是给人一种正义儒雅的感觉。
关羽形象描写是《三国演义》众多英雄形象描写最详细和深刻的。
外貌描写是侧面烘托,关羽行为更是体现儒雅的一面。
与刘备,张飞的兄弟之情,与刘备的君臣关系,都是检验君子的行为标准。
最突出的事件是“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这足以看出关于对待男女之色,遵循礼节,借曹操叹服不已侧面写出关羽威风凛凛的正义儒雅的形象。
(二)忠诚神武关羽作为“忠”与“义”的代表,首先是对刘备的忠诚是最直接的表现,如第一回三兄弟结拜并宣誓。
三国演义之关羽解析关羽,字云长,是中国历史上备受赞誉的英雄之一。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广为流传的文学经典之一。
本文将对关羽这一人物进行解析,探讨他的性格、才能以及对历史的影响。
一、关羽的性格特点关羽是一个具有威严和忠诚的人物形象。
他以背信弃义、讲信用著称,被尊称为“义之典范”。
他非常忠诚于刘备,忠诚于兄长张飞,将忠诚看作作为一个武将最基本的品质。
他在演绎中表现出无私、正直的精神,深受观众喜爱。
其次,关羽的豪爽和勇猛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为人豁达,大度宽厚,待人和善,不计较私利。
他的勇武和胆识也是关羽的鲜明特点,无论面对敌人的攻击还是危险的情况,他都能保持冷静和勇敢。
另外,关羽还具备高度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能力。
他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还能够维护军队纪律和指挥有力。
他能够赢得士兵们的尊敬和爱戴,是一个备受敬仰的领导者。
二、关羽的才能和战绩关羽作为一名武将,不仅拥有出色的战斗力,还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
他精通骑射和剑术,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武艺。
他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的英勇和智慧赢得了赞誉。
关羽最著名的战绩莫过于单刀赴会和守阪洛的故事。
在单刀赴会的过程中,他以一人之力闯入敌军大营,展现了其无与伦比的勇猛和大无畏的气概。
而在守阪洛时,他坚守城池数月不退,展现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信仰的忠诚。
关羽的才能不仅限于战场,他还是一位卓越的军事谋略家。
他在战术上善于利用地理优势和敌人的弱点,制定出精准的作战计划。
在刘备发起攻张鲁的战争中,关羽奉命率军攻取汉中,展现了其高超的军事智慧。
三、关羽对历史的影响关羽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在文学作品中也被赋予了崇高的形象。
他的形象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典范,被广泛传颂。
关羽的形象也被艺术家们所借用和形塑,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关羽在历史上的地位也非常重要。
他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之一,为刘备建立的政权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忠诚、正直和勇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进程,成为后世效仿的榜样。
浅析关羽的艺术形象【内容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赞美忠义智勇的颂歌。
通过一系列人物的描写,表现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从不同侧面唱出了这部颂歌的主题。
在众多英雄中,独有关羽被称为“绝伦逸群”,与曹操、诸葛亮并列为“三绝”、“三奇”,这是由他义重如山的性格和神威壮美的形象所决定的。
关羽所具有的“义”,既不同于儒家的“仁义”,也不同于庸俗的“意气”,而是一种具有崇高、正义、神勇意义的“义气”——正义之气。
但是他的愚忠和傲气为他的人生涂上了墨点,也因为他的傲气,使他最终败走麦城,给他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悲惨的句号。
尽管如此,关羽的形象仍然在中国文学史人物画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长久流传在民间,受到民众的喜爱。
【关键词】义气英雄主义壮美高傲《三国演义》里,武将如云。
在蜀国,也有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与关羽同被封为“五虎上将”。
那么,为什么独有关羽被称为“绝伦逸群”,与曹操、诸葛亮并列为“三绝”、“三奇”呢?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关羽富有特殊的气质和精神。
而他心高气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不说。
故此对关羽的艺术形象和性格特点,我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粗浅地评说:一、大义凛然关羽与刘备、张飞结义起事时,就立下誓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在当时,“上报国家”的具体内容,就是匡扶汉室。
他对于有心篡汉的“贼臣”,义愤填膺,表现了对邪恶行为的不可容忍。
在“许田打围”情节中关羽的表现,便是最生动的证明。
第二十回书写曹操“引十万之众,与天子猎于许田”,“操与天子并马而行,只争一马头”,在关羽看来,曹操如此“欺君罔上”,就应诛杀,毫无妥协可言。
这种对邪恶势力的仇恨和斗争,就是义气的表现。
关羽是武将,但作品写他熟读《春秋》,深明大义,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他也能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状态。
关羽在下邳城外被曹军围困,处境极其危险之时,曹操派张辽前来说降,而关羽则慨然表示:“吾今虽处绝境,宾至如归!”最后,张辽以“兄今即死,其罪有三”说服关羽,而关羽则以三事为约:“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附件2:衡水学院学年论文题目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内容摘要】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
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
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
艺术形象:勇武超群、人品出众;刚毅果敢、深通谋略;忠贞冠绝、义薄云天;却又骄傲自满,刚愎自用。
悲剧命运:关羽的悲剧形象,有明显的社会和时代烙印,高傲自负,缺乏战略眼光,导致孙曹联合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是蜀汉政权的巨大损失。
关羽这一有着明显性格缺点的失败英雄,作者在悲剧的结局中使他的人格进一步升华。
【关键词】关羽艺术形象悲剧命运《三国演义》是一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典名著。
该书将天下奇才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勇者张飞、许褚,庸主献帝、刘禅等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无不各极其态。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气,很令我钦佩。
关羽,字云长,河北解良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人称“美髯公”。
书中描写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
可谓气宇轩昂,威风凛凛。
关羽文武双全:他读过很多书,知春秋,明大义;他武功盖世,斩大将颜良、文丑,三战吕布等等。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关羽武艺超群,智勇双全,上报国家,下报黎庶,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
在古今历史英雄画廊中,关羽是极为后人称道的艺术形象,人们用“武圣人”与孔子的“文圣人”并称于世。
应该说,关羽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
罗贯中笔下塑造的关羽是一位悲剧英雄形象,他所处的诸侯纷争,三国争霸的乱世社会环境,以及自身骄傲自矜、目中无人、缺乏战略眼光等性格弱点共同酿就了其败走麦城的悲惨结局。
但正因为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
对《三国演义》中关羽人物形象塑造的赏析
《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一个举世闻名的人物,这部名著中塑造关羽人物形象,
种种形式都足以赞叹。
关羽作为一位群雄屈节之士,形象十分鲜明。
一方面,关羽的骁勇善战,功勋卓著,令人叹为观止;另一方面,关羽的果敢忠心,深受人们喜爱。
关羽的情义感人,其与弟兄的羁绊深植在心中,尤其是关于兄弟的约定前往襄
阳必及于许都,这种意蕴深邃的忠心情谊,深深地触动着读者的心灵。
此外,关羽洒脱豪放地处世,不被世俗之见束缚,对待敌友慷慨通情达理,处事也是节衣缩食,拒绝腐朽纨绔,实为一位贞节的群雄令人敬佩。
在国力地位上,关羽的武功,让自己的坐标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即便遭受至深
的伤痕,屈节的关羽也依然维持着原本的坚守,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总之,关羽对三国来说是一个崇高的象征,令人们敬佩。
三国关羽形象研究分析
首先,从关羽的外貌特征来看,他有一头浓密的头发和一对修长有力的眉毛,宽阔的鼻梁和深邃的眼神,这些特征彰显了他的英勇和威严,给人一种强悍的感觉。
他的身材高大而健壮,肌肉发达,这也表现了他的力量和勇猛。
同时,他穿着一袭绿色战袍,手持青龙偃月刀,这些视觉上的符号为他赋予了一种极具军事力量的形象。
其次,关羽的品行也是塑造他形象的重要方面。
他忠诚正直,对待朋友义气如山,从未背叛过刘备,一生都是全心全意为刘备效力。
他有一颗慈悲的心,对待俘虏从未苛刻。
他还注重礼义,待人谦和有礼,深受人们的敬重和喜爱。
他坚守忠诚、正直、仁义的原则,成为了中国古代忠义的代表,广大民众称他为“关圣帝君”。
此外,关羽一生的伟绩也构成了他形象的重要部分。
他在赤壁之战中的杀敌数以千计,展现了他的武艺高强。
他在长板桥与曹军百万大军周旋数月,以寡敌众,展现了他的智勇双全。
他平定南蛮、征服荆州等一系列事迹,也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华。
这些战绩使得关羽成为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被后人称为“武圣”。
关羽的形象研究还应该从他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来进行。
关羽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混乱时期,战乱频现,百姓遭受战争的蹂躏。
而作为一个武将,关羽不仅是对抗外敌的勇士,也是保护百姓安全的守护神。
他在荆州任职期间,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百姓的生活,展现了他的仁爱和胸怀。
三国演义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的人物形象作文哇,提到关羽,那真是个让人又敬又爱的角色!大家都知道,他可是《三国演义》里那个“过五关斩六将”的传奇人物。
说起关羽,简直就像是在说那个经典的超级英雄,只不过他的超级能力不是飞天遁地,而是武艺高强、义气深厚。
他那条赤兔马、那把青龙偃月刀,简直就是他的标志,像是他身上的两颗大招一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关羽到底是怎么成为那个无敌的关云长的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位英俊的英雄。
首先,咱们得从头说起。
关羽,真的是个名副其实的硬汉!他那种强烈的正义感和不屈的精神,简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因为保护刘备,走了不少艰难的路。
他不仅过了五关,还斩了六将,这可是件了不起的事啊!你想象一下,五关像是五道难关,六将像是六个超级难对付的敌人,关羽一个个击破,真的是太牛了!而且,关羽可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
大家都知道他为了刘备,宁愿冒着生命危险去过这些关卡,真的可以说是“义气如山”了。
他的义气,不仅体现在保护刘备上,还体现在对朋友和兄弟的忠诚上。
关羽对刘备的忠诚,简直让人感动得要掉眼泪。
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他也从未动摇过。
这种义气真的是让人佩服得无话可说!说到这里,咱们得聊聊关羽的武艺了。
他的武艺可不是盖的,那可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以一敌百,刀枪不入,仿佛是一位无敌的武林高手。
他的青龙偃月刀,更是如神兵天降般威力无比。
大家都知道,关羽在过五关的时候,每一关都遇到了不同的挑战,但他总能凭借超凡的武艺和聪明才智化解一切困难。
这种无敌的感觉,就像是看超级英雄电影一样让人热血沸腾!除了武艺高强,关羽还非常聪明。
他不仅会用武力解决问题,还会用智慧去处理一些复杂的局面。
比如,他在过关的时候,巧妙地运用计谋,避开了一些可能的陷阱,这种智慧真的是让人赞叹不已。
关羽这种既有武力又有智慧的双重能力,让他成为了真正的“超级英雄”。
最后,咱们再来谈谈关羽的性格。
关羽不仅仅是一个勇猛的战士,他还是一个非常有风度的人。
(一)勇武超群、人品出众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个读书识礼,武艺超群,有胆有识的人。
关羽的勇和吕布、张飞之流的勇不同,关羽的勇在于勇中有智,智中有义。
关羽是真正的君子,是罗贯中笔下的兼高超武艺和义重如山与一体的义勇形象,其一生戎马生涯,为我们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温酒斩华雄‛‚丑‛‚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水淹七军‛……。
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关羽‚温酒斩华雄‛这’段,可以看出关羽过人的胆量。
华雄是董卓帐下的一员大将,他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而且武艺超群,勇不可当。
你看他连斩鲍忠、祖茂、俞涉、潘风四将,令十八路诸候‚众皆失色‛。
而当时的关羽只是刘备手下的一个‚马弓手‛,很多人不了解他、看不起他。
但他不惧外强内疑,毅然提刀出帐,飞身上马迎战华雄。
面对如此强敌,关羽却有‚必胜之心‛。
曹操在他临行前‚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羽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于是便有了‚酒尚温时斩华雄‛的千古美谈。
试看‚某去便来‛说得多么轻松!试想,没有必胜的信心,没有视敌如草芥的胆量,怎么能如此洒脱?在白马,曹操指着河北大将颜良在山下排的‚旗臶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的阵势对关公说:‚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却说:‚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真是豪气冲天。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英雄孤胆,无所畏惧。
单刀赴东吴,更是他无畏胆略的极致表现。
当然,关羽的无所畏惧并不是蛮勇、肓勇。
绝伦超群的武功是他藐视一切敌手的实力,‚一身忠义‛的浩然正气更是他超人胆量的源泉。
(二)刚毅果敢、深通谋略关羽的刚毅,常为世人称道。
就连蜀汉的对立面孙权、曹操,以及他们手下的部将也是公认的。
周瑜说他是‚熊虎之将‛,陆逊说他是‚当世雄杰‛,张昭说他是‚为人强梁‛。
正是如此,刘备才放心让关羽留守荆州,独当一面。
三国演义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的人物形象作文关羽,一个名字就让人感觉很威猛的人。
他是三国演义里最有名的武将之一,也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英雄。
他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关羽的人物形象。
关羽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
他在战场上从不畏惧,总是勇往直前。
据说,他曾经单枪匹马地去救刘备,结果杀了个片甲不留。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关羽在我们心中就是一个“勇士”的代名词。
关羽也是一个非常忠诚的人。
他对刘备忠心耿耿,从不背叛。
即使被曹操抓了,也不愿意投降。
他还为了保护刘备的儿子而不惜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种忠诚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关羽还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
他不仅对朋友好,对下属也好。
有一次,他的士兵犯了错误,其他人都打了他们,只有关羽没有动手。
他只是耐心地教育他们,让他们知道错了哪里。
这种宽容和爱心让我们感到温暖。
关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他很有面子。
他不会让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者自己的家族。
比如说,他在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一路上都是大摇大摆地走过去的。
虽然他也知道这样做很危险,但是他就是要让别人知道他有多厉害!
关羽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物形象。
他勇敢、忠诚、有爱心、有面子......这些特点让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英雄。
我相信,只要我们也能像关羽一样努力,就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影评略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魏俊桃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摘要:《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一个备受历代仁人义士所推崇的偶像,他忠贞不贰、义薄云天、神勇刚毅,但也有骄傲自大、刚愎自用等性格缺陷。
关键词:《三国演义》;关羽;形象《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其中的关羽是一个忠义智勇兼备的英雄,其神勇刚毅、忠贞不贰、义薄云天的形象使之成为历代仁人义士所推崇的偶像,其骄傲自大、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导致兵败身亡的结局又令人扼腕叹息。
下面对《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进行粗略的分析。
一、神勇坚毅关羽是一位智勇双全具、威武神勇的将军,一生南征北战,每一战都表现出他的智勇双全、英勇无敌。
诸如温酒斩华雄、于千军万马中取颜良文丑之首、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等。
在斩华雄的战斗中,当时华雄连杀4将,众人尽皆胆寒,关羽主动请战,曹操令人温酒一杯,让关羽饮了上马,关羽却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关羽斩了华雄,得胜归来时酒还是温的。
足见其必胜的信心和威猛神勇的英雄形象。
关羽不仅武艺高强,他还有过人的魄力和坚强刚毅的性格。
东吴想讨回荆州,鲁肃为此设下了鸿门宴请关羽赴会,关羽明知是计,却不听关平等人的劝阻,以大无畏的气概单刀赴会,并英勇机智地全身而退,显示了关羽的大智大勇和过人的魄力。
关羽在战争中被曹军的毒箭所伤,毒已入骨,华佗为其刮骨疗毒,悉悉的刮骨声令帐下众人掩面失色,而关羽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在没有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刮骨疗毒当然痛彻心扉,而关羽强忍肌体疼痛,以笑容等闲视之,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二、忠贞不贰关羽对汉室赤胆忠心,对刘备忠贞不贰。
他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时就立下誓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在当时群雄并起、天下纷争不断的情况下,“上报国家”就是匡扶汉室。
他对于心怀篡汉之心的曹操义愤填膺,许田围猎时甚至要在天子面前杀了曹操。
一天,天子与众臣到许田打猎,荆棘中赶出了一只大鹿,天子连射三箭都没射中,就让曹操射,曹操用天子的宝雕弓、金鈚箭一下子将鹿射死。
对《三国演义》中关羽人物形象塑造的赏析小说《三国演义》之所以家喻户晓,不仅是因为故事情节生动诱人,同时,还因为作者在人物的塑造上成就最高。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波,个性鲜明,这些英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品读作品,读者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小说《三国演义》,关羽是个性化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之一。
历代仁人义士不仅称颂关羽的为人和英雄气概,而且,还将关羽与孔子的“文圣”并称于世,赋予了他“武圣”的美称,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还将关羽视为财神的化身,可见关羽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关羽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情感色彩,被后世人们所神话。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关羽的性格中也有一些消极的因素,本文就关羽这一人物形象,简要论述了关羽性格色彩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一、关羽人物形象中的积极因素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许多文人志士各领风骚,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复杂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当然,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人物,与真实的历史人物也会存在着一些差异,一般情况下,是在真实历史人物形象基础上,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经过文学作品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形象更生动,人物个性更丰满,同时,文学作品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还可以夹杂作者的个人情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我国文学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三国演义》,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兴衰,小说不仅生动的描绘了当时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群雄争霸军事政治斗争,还以三国的兴亡为写作线索,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个性鲜活,性格色彩浓郁,至今仍为世人所周知和称颂。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一个性格色彩比较突出的人物,关羽义薄云天、威武神勇,忠贞不贰,有万夫不当之勇是其性格中的一大亮点,也是关羽最吸引人的地方。
关羽之所以被称为“武圣”,就是因为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有万夫不当之勇。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_三国演义关羽XX广播大学( 文、作 ) 表目三国演中关羽的形象分析姓名教育次本科学号分校言文学教学点指教日期目摘要、关⋯⋯ ⋯ ⋯ ⋯ ⋯ ⋯ ⋯ ⋯ ⋯ ⋯ ⋯ ⋯ ⋯ ⋯ ⋯ ⋯ ⋯ ⋯ ⋯第1正文⋯⋯⋯⋯⋯⋯⋯⋯⋯⋯⋯⋯⋯⋯⋯⋯⋯⋯⋯⋯第1一、人物形象⋯⋯⋯⋯⋯⋯⋯⋯⋯⋯⋯⋯⋯⋯⋯⋯⋯⋯⋯⋯第2(一)勇武超群、人品出众⋯⋯⋯⋯⋯⋯⋯⋯⋯⋯⋯⋯⋯⋯第2(二)毅果敢、深通略⋯⋯⋯⋯⋯⋯⋯⋯⋯⋯⋯⋯⋯⋯第2(三)忠冠、薄云天⋯⋯⋯⋯⋯⋯⋯⋯⋯⋯⋯⋯⋯⋯第3(四)傲自、愎自用⋯⋯⋯⋯⋯⋯⋯⋯⋯⋯⋯⋯⋯⋯第4二、悲命运⋯⋯⋯⋯⋯⋯⋯⋯⋯⋯⋯⋯⋯⋯⋯⋯⋯⋯⋯⋯第5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第 7 三国演中关羽的形象分析【内容摘要】关羽,演了千年不的精魂,演了气回的凝重。
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
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
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
艺术形象:勇武超群、人品出众;刚毅果敢、深通谋略;忠贞冠绝、义薄云天;却又骄傲自满,刚愎自用。
悲剧命运:关羽的悲剧形象,有明显的社会和时代烙印,高傲自负,缺乏战略眼光,导致孙曹联合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是蜀汉政权的巨大损失。
关羽这一有着明显性格缺点的失败英雄,作者在悲剧的结局中使他的人格进一步升华。
【关键词】关羽艺术形象悲剧命运《三国演义》是一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典名著。
该书将天下奇才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勇者张飞、许褚,庸主献帝、刘禅等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无不各极其态。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气,很令我钦佩。
关羽,字云长,河北解良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人称“美髯公”。
书中描写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
人物形象分析: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人物形象分析: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魏、蜀、吴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关羽就是一位为历代仁人志士推崇的忠义智勇兼备的英雄形象。
本文从忠贞神勇、义薄云天、刚愎自用、因小失大,对其形象作辨证的分析。
【关键词】忠贞神勇义薄云天刚愎自用因小失大《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它以魏、蜀、吴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五大时期近百年的历史。
《三国演义》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成就最高。
它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战争。
特别精彩的是对战前准备的描写:敌对双方如何确定战略战术,如何调兵遣将,如何刺探虚实,如何利用对方的弱点,都写得十分生动逼真。
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浅作分析:一、关羽的忠贞神勇、义薄云天作为《三国演义》刻画的风云人物,关羽具有独特的气质和精神。
是作者极力颂扬的英雄式人物,也是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从他的外表到内心,无不闪烁着与众不同的英雄气质。
具体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1、豪气冲天、一身正气小说开始描写关羽一出场便显出英姿勃勃、豪气冲天之威。
“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抹朱,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他之所以逃难到江湖之中,是因为主持正义,杀了仗势欺人的豪霸。
这正是一个忠义神勇的大将的形象。
小说在有关羽的情节中,只要是有可能,都要描写他的威武形貌,把他身穿绿袍、坐骑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多次描写,并塑造出一个具有中华民族审美特点的`英雄形象。
2、忠贞不二、知恩图报关羽虽只是一名武将,但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在极其危险的处境中仍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状态。
三国关羽形象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学号编号分类理工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Adult Education B achelor’s Thesis论文题目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作者姓名xxxxxxx指导教师所在院系中文系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2015年10月28日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摘要: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
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
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
艺术形象:勇武超群、人品出众;刚毅果敢、深通谋略;忠贞冠绝、义薄云天;却又骄傲自满,刚愎自用。
悲剧命运:关羽的悲剧形象,有明显的社会和时代烙印,高傲自负,缺乏战略眼光,导致孙曹联合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是蜀汉政权的巨大损失。
关羽这一有着明显性格缺点的失败英雄,作者在悲剧的结局中使他的人格进一步升华。
关键词:关羽艺术形象悲剧命运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三国演义》是一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典名着。
该书将天下奇才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勇者张飞、许褚,庸主献帝、刘禅等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无不各极其态。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气,很令我钦佩。
关羽,字云长,河北解良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人称“美髯公”。
书中描写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
可谓气宇轩昂,威风凛凛。
关羽文武双全:他读过很多书,知春秋,明大义;他武功盖世,斩大将颜良、文丑,三战吕布等等。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关羽武艺超群,智勇双全,上报国家,下报黎庶,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
在古今历史英雄画廊中,关羽是极为后人称道的艺术形象,人们用“武圣人”与孔子的“文圣人”并称于世。
关羽的人物赏析作文
关羽是三国时期蜚声赫赫的名将,同时也是忠义精神的杰出代表。
他是刘备的得力干将,亦是后世文人墨客颂扬不已的忠勇楷模。
关羽的忠勇品格可谓出类拔萃。
他对刘备的忠心耿耿,视之如兄弟一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刘备效力。
在赤壁之战中,他力挽狂澜,大败曹军,为刘备东征立下了汗马功劳。
即便后来陷入困境,身陷绝境,他也从未动摇对刘备的忠心。
临死前他仍嘱咐子侄效忠刘备,可见他对刘备的忠心铁直。
除了忠心耿耿,关羽更有一身过人的武勇。
他手持青龙偃月刀,勇猛无匹,在阵前常立下赫赫战功。
他骁勇善战,临危不惧,在危难时刻总能冲锋陷阵,力挽狂澜。
他那大无畏的英勇精神,令人钦佩。
然而,关羽的忠勇有时也会流于盲目。
他因过于刚直热烈,屡屡做出一些鲁莽之举。
最终这也导致了他被人设计陷害,遭遇不祥。
因此,忠勇固然可贵,但也需审慎,过于偏执也会自遭其祸。
关羽是个忠勇可佩的人物典范。
他的忠心耿耿、勇猛过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令人敬佩。
但同时我们也应反思,忠勇应有分寸,不可盲从。
关羽的一生经历启示我们,宁可失利勿失节,但也要因时制宜,慎行而已。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_三国演义关羽XX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题目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姓名教育层次本科学号分校专业汉语言文学教学点指导教师日期目录摘要、关键词............................................................第1页正文............................................................第1页一、人物形象............................................................第2页(一)勇武超群、人品出众..........................................第2页(二)刚毅果敢、深通谋略..........................................第2页(三)忠贞冠绝、义薄云天..........................................第3页(四)骄傲自满、刚愎自用..........................................第4页二、悲剧命运............................................................第5页参考文献 (7)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分析【内容摘要】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
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
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
艺术形象:勇武超群、人品出众;刚毅果敢、深通谋略;忠贞冠绝、义薄云天;却又骄傲自满,刚愎自用。
悲剧命运:关羽的悲剧形象,有明显的社会和时代烙印,高傲自负,缺乏战略眼光,导致孙曹联合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是蜀汉政权的巨大损失。
关羽这一有着明显性格缺点的失败英雄,作者在悲剧的结局中使他的人格进一步升华。
【关键词】关羽艺术形象悲剧命运《三国演义》是一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典名著。
该书将天下奇才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勇者张飞、许褚,庸主献帝、刘禅等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无不各极其态。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气,很令我钦佩。
关羽,字云长,河北解良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人称“美髯公”。
书中描写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
可谓气宇轩昂,威风凛凛。
关羽文武双全:他读过很多书,知春秋,明大义;他武功盖世,斩大将颜良、文丑,三战吕布等等。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关羽武艺超群,智勇双全,上报国家,下报黎庶,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
在古今历史英雄画廊中,关羽是极为后人称道的艺术形象,人们用“武圣人”与孔子的“文圣人”并称于世。
应该说,关羽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
罗贯中笔下塑造的关羽是一位悲剧英雄形象,他所处的诸侯纷争,三国争霸的乱世社会环境,以及自身骄傲自矜、目中无人、缺乏战略眼光等性格弱点共同酿就了其败走麦城的悲惨结局。
但正因为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
-1- 人物形象(一)勇武超群、人品出众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知道关羽是个读书识礼,武艺超群,有胆有识的人。
关羽的勇和吕布、张飞之流的勇不同,关羽的勇在于勇中有智,智中有义。
孔子云: “君子有勇无义为乱”。
(《论语•阳货》)就是说君子有勇不可无义,只一味的匹夫之勇难称得上真正的君子。
关羽是真正的君子,是罗贯中笔下的兼高超武艺和义重如山与一体的义勇形象,其一生戎马生涯,为我们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水淹七军”……。
笔者将这些故事归纳为三点来分析关羽的勇武。
拳家认为:胆乃技击之主帅。
在技击中强调要有“必胜之心”。
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关羽“温酒斩华雄”这’段,可以看出关羽过人的胆量。
华雄是董卓帐下的一员大将,他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而且武艺超群,勇不可当。
你看他连斩鲍忠、祖茂、俞涉、潘风四将,令十八路诸候“众皆失色”。
而当时的关羽只是刘备手下的一个“马弓手”,很多人不了解他、看不起他。
但他不惧外强内疑,毅然提刀出帐,飞身上马迎战华雄。
面对如此强敌,关羽却有“必胜之心”。
曹操在他临行前“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羽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于是便有了“酒尚温时斩华雄”的千古美谈。
试看“某去便来”说得多么轻松!试想,没有必胜的信心,没有视敌如草芥的胆量,怎么能如此洒脱?在白马,曹操指着河北大将颜良在山下排的“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的阵势对关公说:“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却说:“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真是豪气冲天。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英雄孤胆,无所畏惧。
单刀赴东吴,更是他无畏胆略的极致表现。
当然,关羽的无所畏惧并不是蛮勇、肓勇。
绝伦超群的武功是他藐视一切敌手的实力,“一身忠义”的浩然正气更是他超人胆量的源泉。
(二)刚毅果敢、深通谋略关羽的刚毅,常为世人称道。
就连蜀汉的对立面孙权、曹操,以及他们手下的部将也是公认的。
周瑜说他是“熊虎之将”,陆逊说他是“当世雄杰”,张昭说他是“为人强梁”。
正是如此,刘备才放心让关羽留守荆州,独当一面。
成大事者必定具有超于常人的胆量,关羽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胆识过人、不畏艰难痛苦的英雄。
历史上的“刮骨疗毒”足能显示其坚强的毅力和超强的胆量。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羽尝为流矢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镞有毒,毒入于骨,当 -2- 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关公这一壮举的描述更是绘声绘色,艺术上,作者善于层层蓄势,使本来并不复杂的情节显得起伏跌宕,并且运用衬托和对比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用众将士的“皆掩面失色”来衬托关羽的“全无痛苦之色,举棋自若”。
使得关羽坚忍性格更加生色。
华佗本是一代奇才,他那刮骨疗毒的方法也很奇特,而遇上关羽这样的奇人,三奇相结合,相映成趣,共同演义了一场小说史上的佳话(在此我们姑且不讨论此故事的真实性,单就本书而言)。
关羽的智勇双全足智多谋在他镇守荆州时发动的襄樊战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首先,关羽选择了十分有利的战机:(一)刘备刚得到汉中,又攻占了上庸等地,蜀汉士气正盛;(二)前不久孙权在东方进攻合肥,关羽可与孙权遥相呼应;(三)七八月间正是雨季,便于发挥关羽水军的优势。
其次,关羽在进攻襄樊时,对孙权可能从后方偷袭,是有准备的,在后方留有相当多的军队,以备不测。
第三,他指挥得当,机智勇猛。
襄阳、襄樊两地隔汉江水相对,互为犄角,是曹军抗拒南方军的战略要地。
曹操派他的族弟镇南将军曹仁重兵驻守,并派平寇将军徐晃屯兵宛城,随时支援。
后曹操又派于禁领兵助守,曹仁命令于禁和庞德在襄樊城北屯驻。
可见曹军的部署已经相当完备。
但关羽并不畏惧敌人的严密防守,利用自己水军的优势,趁着暴雨,漳河水涨溢,樊城被洪水包围的形势发动进攻。
当时,城北的曹军已被淹没,于禁只得率领众将士逃避到高阜之处。
关羽早就抓到于禁平地扎营的弱点,趁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只,率领水军向魏军猛攻。
于禁支撑不住,只能投降。
庞德率领一部分魏军继续顽抗,关羽集中力量围歼这部分魏军。
从早晨一直战到中午,庞德率领的魏军箭尽失竭,于是双方短兵相接,魏军大败,庞德突围企图乘小船向樊城逃去,关羽紧追不放,最终擒获了他。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云长水淹七军。
在这场战役里,关羽的勇猛、机智、锐利的眼光、卓绝的军事领导才能一并发挥的淋漓尽致,让人拍案叫绝。
(三)忠贞冠绝、义薄云天“忠”与“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重要的两个方面,在历代文人作品中,表现这两方面主题的内容比比皆是。
如宋江的忠义,岳飞的忠义等。
“忠”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本义指忠诚,尽心竭力,后有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
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有时特指臣民对君主和国家应尽的道德义务。
以后引申特指忠于君主,主要指君臣关系、主仆关系,是下属对上司的义务。
“义”本作“宜”、“谊”,“谊”从宜,故《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
”宜即适宜,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一切做法, -3- 正合其“度”,即有一定的尺寸,故做得恰如其分,就是义,否则,即是不义。
因此,就有君臣之义,老幼之义,贤愚之义,尊卑之义。
所以“义”主要指比较平等的朋友关系,兄弟关系,从真挚的情感出发,丝毫不带有利诱和强制的性质。
关羽的忠,惊天地,泣鬼神。
“身在曹营心在汉”流芳千古。
曹操为了收买其心,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虽如此,仍未能收得关羽之心。
后有人以诗叹曰:“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关羽的义,惊天动地。
“华容道,捉放曹”众所周知。
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礼待之恩和放行之情,不惜违背军令状,以身家性命当代价,在华容道捉又放曹操。
当初若不是这样,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晋朝了。
(四)骄傲自满,刚愎自用罗贯中笔下的关羽另一个性格特点是骄傲自负,目中无人,这是造成其败走麦城,惨遭杀害的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
关羽是刘备政权中一名重要成员,五虎上将之首,他历尽坎坷,身经百战,为蜀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他对刘备尽忠尽义,可谓一代忠臣良将。
然而关羽自身“刚而自矜,目中无人”的性格弱点却断送了蜀国大好河山。
如同在蜀汉这局棋中,关羽这一子走错,兵败麦城,便落得个满盘皆输的结局。
分析关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性格的成因我们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自身原因:创业时身经百战未尝做过别人的手下败将,唯一的一次失败还不是由于自己的武艺不如别人,还博得曹操的折节招降曲意相待,这何尝不是自己骄傲的资本?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之势已定,刘备等人也有了荆州这块安身立命的地方,后来蜀汉版图节节扩张,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国,将荆州的防守大任交给关羽。
关羽如此的受重用,于是他的骄傲,自负,目中无人,骄傲轻敌的性格弱点便慢慢滋生开来。
第二,外在因素:刘备定益州时,马超从汉中来降,关羽写信给诸葛亮,欲与马超比武,诸葛亮知关羽好胜,故回信说:“梦起(马超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琼,彭之徒,当于翼德并驾争先,犹未及髯公之绝伦逸群。
”关羽得书后很高兴,像个孩子得家长夸奖般将信遍传给宾客们观看。
诸葛亮的这个举措固然平息了事端,但无形中也进一步滋长了关羽的骄傲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