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2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DNA重组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改变基因组中的DNA序列,使之具有特定的功能。
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在基础研究、医学诊断、药物开发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包括DNA片段的制备、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质粒和载体等。
首先,DNA片段的制备是DNA重组技术的第一步。
通过PCR(聚合酶链反应)或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可以从某个DNA源中获取特定的DNA片段。
PCR是一种体外扩增技术,可以将特定的DNA序列进行快速放大。
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类特殊的酶,可以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在该序列上切割DNA链。
通过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的组合应用,可以制备出需要的DNA片段。
其次,限制性内切酶是DNA重组技术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限制性内切酶可以特异性地切割DNA链,并产生一定的粘性或平滑的DNA末端。
这些末端的特性决定了DNA片段连接的方式。
常用的限制性内切酶有EcoRI、BamHI、HindIII等。
当两个DNA片段具有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位点时,它们可以通过限制性内切酶的连接来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接下来,DNA连接酶也是DNA重组技术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DNA连接酶能够将两个DNA片段在适当的条件下连接在一起。
常用的DNA连接酶有T4 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
通过合适的实验条件和适当的连接酶,可以使两个DNA片段有效地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此外,质粒和载体也是DNA重组技术中的重要工具。
质粒是一种小环状DNA分子,在细菌细胞中存在,并能自我复制。
载体则是质粒或其他DNA分子,用于携带所需的DNA片段。
通过将需要插入的DNA片段连接到载体上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位点上,并将该载体转化至宿主细胞中,就可以实现外源DNA的导入。
在实际应用中,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往往是共同配合使用的。
通过PCR或限制性内切酶的组合,可以制备出所需的DNA片段;通过限制性内切酶的连接和DNA连接酶的应用,可以将不同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通过质粒和载体的应用,可以将需要插入的DNA片段导入到宿主细胞中实现转化。
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1.基因工程突破了生殖隔离,实现了不同种生物间的基因重组。
2.不同生物基因能拼接在一起的理论基础是DNA分子都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3.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表达的理论基础是密码子的通用性。
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特点是识别双链DNA分子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上切割。
5.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两个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
6.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载体除质粒外,还有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基因工程的概念及其诞生与发展[自读教材·夯基础]1.基因工程的概念2.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1)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①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②DNA双螺旋结构和中心法则的确立;③遗传密码的破译。
(2)技术发明使基因工程的实施成为可能:①基因转移载体和工具酶相继发现;②DNA合成和测序技术的发明;③DNA体外重组得到实现及重组DNA表达实验获得成功。
(3)基因工程的发展与完善:1983年,世界第一例转基因烟草培养成功,基因工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1988年PCR 技术的发明,使基因工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通过分析基因工程的概念,讨论基因工程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基因重组。
2.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通过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人胰岛素。
请分析人胰岛素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提示: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跟随名师·解疑难]1.对基因工程概念的理解操作环境操作对象操作水平基本过程结果生物体外基因DNA分子水平剪切→连接→导入→表达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2.基因工程的原理和理论基础(1)原理:基因重组。
(2)理论基础:①拼接:不同生物DNA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4种脱氧核苷酸;空间结构相同,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②表达: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相同的遗传信息在不同生物体内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出来。
《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知识清单DNA 重组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之一,它使得我们能够按照人类的意愿对生物的遗传信息进行改造和重组。
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一系列的基本工具。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重要的工具。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能够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切点切割DNA 分子的酶。
它就像是一把精准的“分子剪刀”,能够在 DNA 链上找到特定的位置并进行切割。
限制酶的作用特点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它们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通常这些序列具有回文结构。
比如 EcoRI 限制酶识别的序列是 GAATTC,并且在 G 和 A 之间进行切割。
限制酶的种类繁多,根据其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不同的限制酶切割 DNA 后产生的末端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
黏性末端是指在切割后产生的 DNA 片段的末端具有单链突出部分,就像“黏糊糊”的小尾巴;平末端则是指切割后产生的末端是平齐的。
限制酶在 DNA 重组技术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能够获得具有相同黏性末端或平末端的 DNA 片段,为后续的连接反应做好准备。
二、DNA 连接酶有了“剪刀”将 DNA 分子切割开,还需要“胶水”将它们连接起来,这就是 DNA 连接酶的作用。
DNA 连接酶能够将两个具有相同末端的 DNA 片段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 DNA 分子。
它能够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从而将断开的 DNA 链重新连接起来。
常见的 DNA 连接酶有两种:E·coli DNA 连接酶和 T4 DNA 连接酶。
E·coli DNA 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而 T4 DNA 连接酶既能连接黏性末端,也能连接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效率相对较低。
在 DNA 重组技术中,DNA 连接酶将切割好的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起来,构建成重组 DNA 分子。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知识点优秀版1、(a)基因工程的诞生(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
2、(a)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原理:基因重组技术:(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1)来源:主要是从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因此具有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和。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的比较:(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①相同点:都缝合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DNA连接酶能缝合,但连接平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的之间的效率较。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
②具有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 ,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并具有能力的双链 DNA分子。
(3)其它载体:一.知识网络 概念:又叫DNA 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分离纯化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作用:识别双链DNA 中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使特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断开结果:产生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基 来源:大肠杆菌 本 作用 :连接黏性末端 工 来源:T 4 噬菌体 具 作用:可连接两种末端 常用载体:质粒 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必备条件 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分子运输车”) 具有标记基因E ·coliDNA 连接酶 T 4 DNA 连接酶(“分子手术刀”) DNA 连接酶“分子缝合针” 基因工程高考生物知识点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基因突变的实例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⑴症状红细胞由正常的圆饼状变成镰刀型,导致红细胞不能顺利通过毛细血管聚集在一起,红细胞破裂(溶血),造成贫血。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学习要点DNA重组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石,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遗传学研究、医学诊断和制药等领域。
学习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是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重要前提。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包括重组DNA构建、质粒DNA、限制酶、DNA连接酶、DNA杂交、PCR和基因克隆等。
一、重组DNA构建:1.首先需要提取目标DNA序列,可以通过酶切、PCR等方法获取。
2.选择载体DNA,可选择质粒、噬菌体、人工染色体等。
3. 将目标DNA序列与载体DNA进行连接,可通过限制酶切割与连接、Ligase连接等方式实现。
二、质粒DNA:1.质粒是常见的DNA载体,用于将外源DNA序列导入宿主细胞中。
2.质粒具有自身复制能力和表达功能,在宿主细胞内稳定存在。
3.质粒通常包含起始子、启动子、终止子、选择标记等功能元件。
三、限制酶:1.限制酶是研究DNA重组技术的重要工具,能够识别并切割DNA序列。
2.限制酶可根据目标序列的不同,产生不同类型的切割末端,如粘性末端和平滑末端。
3.限制酶具有专一性,只在特定位置切割特定序列,具有高效、快速和准确等特点。
四、DNA连接酶:1. DNA连接酶(Ligase)是一类能够连接两个断裂的DNA链的酶。
2.DNA连接酶可将两个断裂的DNA链通过加入磷酸二酯键而连接成完整的链。
3.DNA连接酶可用于连接限制酶切割的DNA片段,构建重组DNA。
五、DNA杂交:1.DNA杂交是两条DNA链通过互补碱基配对形成双链结构的过程。
2.DNA杂交可以用于在DNA序列中寻找特定的序列或检测基因的存在与否。
3. DNA杂交可以通过引物杂交、巢式PCR、Southern blot等方法实现。
六、PCR:1.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的技术,用于制备大量特定DNA序列。
2.PCR需要引物、DNA模板、dNTPs和聚合酶等原料。
3.PCR分为三个步骤:变性(解开DNA双链)、退火(引物与模板互相结合)、扩增(聚合酶合成新的DNA链)。
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1、( a)基因工程的出生(一)基因工程的观点基因工程是指依据人们的梦想,进行严格的设计,经过技术,给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征,创建出更切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种类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水平长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
2、( a)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原理:基因重组技术:(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 1)根源:主假如从中分别纯化出来的。
( 2)功能:可以辨别双链DNA 分子的某种的核苷酸序列,而且使每一条链中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所以拥有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 DNA 片段尾端往常有两种形式:和。
2.“分子缝合针”——(1)两种 DNA 连结酶( E· coliDNA 连结酶和 T DNA 连结酶)的比较:4①同样点:都缝合键。
②差别: E· coliDNA 连结酶根源于,只好将双链 DNA 片段互补的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结起来;而 T4连结酶能缝合,但连结平末DNA端的之间的效率较。
(2)与 DNA 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 聚合酶只好将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尾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 连结酶是连结的尾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
②拥有限制酶切点,供外源 DNA 片段插入。
③拥有,供重组 DNA 的判定和选择。
( 2)最常用的载体是,它是一种裸露的、构造简单的、独立于,并拥有能力的双链DNA 分子。
( 3)其余载体:一.知识网络观点:又叫DNA 重组技术,是指依据人们的梦想,进行严格的设计,经过体外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给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征,创建出更切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种类和生物产品根源:主要从原核生物分别纯基因化工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作用:辨别双链 DNA 中某种特(“分子手术刀” )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使特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断开结果:产生黏性尾端或平尾端基根源:大肠杆菌DNA 连结酶E· coliDNA 连结酶本“分子缝合针”作用:连结黏性尾端工根源: T 噬菌体T4 DNA 连结酶4具作用:可连结两种尾端常用载体:质粒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固保留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必备条件拥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分子运输车” )拥有标志基因。
第1课时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使用说明】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预习课本至少20分钟,用红笔标注重难点2、用准确语言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3、认真独立完成【自我检测】【学习目标】1、简述DNA重组技术所需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2、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重难点】1、DNA重组技术所需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知识点一基础知识(重点,理解)【自主学习】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做技术或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和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和。
【合作探究】1.为什么人们能实施基因工程?2.对基因工程的概念如何理解?知识点二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自主学习】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简称:。
(2)来源:主要是从中分离纯化而来的一类酶。
(3)种类:约4000种。
(4) 功能:识别双链DNA分子某种;使每一条链中的断开。
(5)功能特点: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的。
(6)酶切结果①黏性末端: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切开时(错切),产生的是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是指双链DNA被限制酶切开后,切口处的两个末端伸出的由若干核苷酸组成的单链。
②平末端: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时(平切)产生的则是平末端。
2.DNA连接酶(1)作用:将两个DNA分子片段“”起来,恢复被切开了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
(2)种类:和。
3.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1)必备条件:①在宿主细胞中能下来并能大量;②多个,供外源DNA片段插入;③有一定的,便于筛选。
(2)常用载体质粒质粒是一种的、结构、独立于细菌之外,并具有能力的分子。
(3)最常用的质粒是的质粒,其中含有。
【疑难探究】1.用不同种类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否一定会切出不同黏性末端来?2.限制酶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的作用是什么?3.细菌中的限制酶为什么不剪切细菌本身的DNA?4.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有哪些异同?【自我检测】一.选择题1.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基因a与载体结合后导入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概述DNA重组技术是一种能够将不同生物体中的基因或DNA片段进行重组的技术。
它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容易地研究和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从而促进了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发展。
DNA重组技术有许多的基本工具,其中包括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质粒、转基因技术等。
本文将对这些基本工具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限制性内切酶是DNA重组技术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限制性内切酶是从细菌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特殊酶,它能够识别和切割DNA中的特定序列,产生黏性末端或平滑末端的DNA片段。
这种特殊的切割方式使得科学家们可以将不同来源的DNA片段进行精确地连接。
限制性内切酶的种类非常多,每一种限制性内切酶都有特定的切割序列,这使得科学家们可以选择适当的酶来进行重组操作。
其次,DNA连接酶也是DNA重组技术中的重要工具。
DNA连接酶能够将DNA片段进行连接,形成新的DNA分子。
在DNA分子连接过程中,科学家们通常使用DNA连接酶来催化连接反应。
DNA连接酶有许多种类,其中最常用的是DNA接头酶和DNA连接酶。
DNA接头酶能够将不同DNA片段的末端连接起来,而DNA连接酶则能够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一个新的连接。
质粒也是DNA重组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质粒是存在于细菌和其他生物体中的一种小型DNA分子,它通常能够自主地复制和传递。
在DNA重组技术中,科学家们首先将需要重组的DNA片段插入到质粒中,然后将质粒转化到细菌中,使其能够在细菌内部大量复制。
通过这种方式,科学家们可以得到大量的重组质粒,用于其后的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工程等领域。
最后,转基因技术也是DNA重组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转基因技术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的基因组中,从而使其获得新的性状或功能。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DNA重组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将外源基因插入到质粒中,然后将质粒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使其获得新的基因组成。
高中生物选修3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知识点1.基因工程理论基础:(1)物质基础——脱氧核苷酸(2)结构基础——规则的双螺旋结构(3)传递和表达的基础——中心法则;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2)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3)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3.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又称限制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它们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4. DNA分子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粘性末端和平末端。
5. DNA解旋酶——断H键;DNA水解酶——切割磷酸二酯键。
6. 限制酶——形成片段DNA;DNA聚合酶——形成磷酸二酯键。
7. DNA连接酶:能够将两条DNA链连接起来的,称之为DNA连接酶。
8. DNA连接酶的来源: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来的和从T4噬菌体中分离出来的。
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来的称为E·coliDNA连接酶;从T4噬菌体中分离出来的称为T4DNA连接酶。
9. E·coliDNA连接酶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粘性末端连接起来;T4DNA连接酶既可以连接双链DNA片段互补的粘性末端,又可以连接双链DNA片段的平末端。
10. 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用质粒作为载体,将基因送入细胞中。
11. 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很小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12. 成为质粒的条件:(1)质粒DNA分子上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其中。
(2)能在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或整合到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进行自我复制。
(3)质粒DNA分子上有特殊的标记基因,例如:四环素抗性基因,供重组DNA 的鉴定和选择。
(4)对受体细胞无害。
《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讲义DNA 重组技术,也被称为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领域之一。
它使我们能够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进行操作和改造,为人类带来了许多重大的科学和应用突破。
而要实现 DNA 重组,就离不开一系列的基本工具,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工具。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限制酶是 DNA 重组技术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切割 DNA 分子。
限制酶的发现是一个偶然的过程。
在 20 世纪 60 年代,科学家们在研究细菌的防御机制时发现,细菌能够产生一些酶来切割入侵的噬菌体 DNA,从而保护自身。
这些酶就是限制酶。
限制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它们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通常为4 8 个碱基对,被称为识别序列或靶序列。
例如,EcoRⅠ限制酶识别的序列是GAATTC,并且在G 和A 之间进行切割。
限制酶切割 DNA 分子后,会产生两种类型的末端: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黏性末端是指两条链的末端是互补的单链,像“尾巴”一样;平末端则是指两条链的末端是平齐的。
不同的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和切割的位点不同,这为 DNA 重组提供了多种选择。
二、DNA 连接酶有了限制酶对 DNA 分子的切割,还需要有工具将切割后的片段连接起来,这就用到了 DNA 连接酶。
DNA 连接酶能够将两个具有相同末端的 DNA 片段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 DNA 分子。
它的作用是在两个 DNA 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将它们连接成一个连续的链。
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 DNA 连接酶有两种:T4 DNA 连接酶和大肠杆菌 DNA 连接酶。
T4 DNA 连接酶既能连接黏性末端,也能连接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效率较低;大肠杆菌 DNA 连接酶则只能连接黏性末端。
三、载体在 DNA 重组技术中,我们需要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这就需要一个载体来携带目的基因。
《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知识清单DNA 重组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之一,它让我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对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改造和重组,从而实现对生物性状的精准调控和创新。
要实现 DNA 重组,就离不开一系列基本工具,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重要的工具。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限制酶是能够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切割 DNA 分子的酶。
1、来源限制酶主要来源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可以利用限制酶来抵御外来DNA 的入侵。
2、作用特点具有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3、切割方式(1)错位切:产生的是黏性末端。
(2)平切:产生的是平末端。
4、作用结果产生 DNA 片段末端。
不同的限制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和切割位点不同,这为 DNA 重组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二、DNA 连接酶DNA 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具有相同末端的 DNA 片段连接起来。
1、种类(1)E·coli DNA 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
(2)T4 DNA 连接酶: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效率相对较低。
2、作用部位连接磷酸二酯键。
DNA 连接酶就像是“胶水”,将被切割开的 DNA 片段重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 DNA 分子。
三、载体载体是将目的基因送入受体细胞的“运输工具”。
1、作用(1)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
(2)在受体细胞中稳定保存并复制,从而使目的基因能够大量表达。
2、具备的条件(1)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保存并大量复制。
(2)具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以便插入目的基因。
(3)具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3、种类(1)质粒:是一种小型的环状 DNA 分子,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
(2)λ噬菌体的衍生物。
(3)动植物病毒。
以质粒为例,它通常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当受体细胞在含有相应抗生素的培养基中能够生长,就说明其可能已成功导入了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
第1章 基因工程1.1 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1.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控制,并通过体外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 重组技术。
2.基因工程的原理:基因重组3.4.人胰岛素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的理论基础:自然界中从微生物到人类共用一套遗传密码5.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来自原核生物。
(2)种类:约4000种。
(3)特点:具有专一性。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 分子。
)(4)作用:断裂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5)结果:6.DNA 连接酶——“分子缝合针”基因工程的别名DNA 重组技术或基因拼接技术 操作环境 生物体外 操作对象 基因 操作水平 DNA 分子水平 结果 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优点 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黏性末端平末端(2)作用:形成磷酸二酯键(连接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切口)。
(3)结果:形成重组DNA分子。
7.不同生物的DNA片段为什么可连接到一起:因为不同生物DNA的结构相同:①组成单位相同;②空间结构相同;③碱基配对方式相同8.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1)作用:携带外源基因片段进入受体细胞。
(2)种类: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3)特点:①能够在受体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或整合到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进行同步复制。
②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供外源DNA片段(基因)插入。
③具有特殊的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④对受体细胞无害注: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中,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
9.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的比较10.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的比较11.(1)作用于a(磷酸二酯键)的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第1节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学习目标】:1.说明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2.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支持3.运用所学DNA重组技术的知识模拟制作重组DNA 模型【学习重点】:DNA重组技术所需基本工具的作用【学习难点】: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一、基因工程概念1、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的改造生物的。
由于基因工程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____________。
2、理解:操作环境:;操作对象:;操作水平:;基本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二、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来源: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的。
(2)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开。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分子缝合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用及作用部位:E.coliDNA连接酶作用于末端被切开的磷酸二酯键,T4DNA连接酶作用于末端和末端被切开的磷酸二酯键,但连接之间的效率比较低(3)作用结果:恢复被__________________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_______________,拼接成新的DNA 分子。
3、“分子运输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载体的作用:①是用它做运载工具,将目的基因转运到细胞中去。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a)基因工程的诞生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
2、(a)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原理:基因重组
技术:(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
(1)来源:主要是从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因此具有
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
和。
2.“分子缝合针”——
DNA连接酶)的比较: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
4
①相同点:都缝合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
DNA连接酶能缝合,但连接平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
4
的之间的效率较。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
②具有
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 ,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
于,并具有能力的双链 DNA分子。
(3)其它载体:
一.知识网络 概念:又叫DNA 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 通过体外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 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分离纯化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作用:识别双链DNA 中某种特定
的核苷酸序列,并使特
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断
开
结果:产生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基 来源:大肠杆菌 本 作用 :连接黏性末端 工 来源:T 4 噬菌体 具 作用:可连接两种末端 常用载体:质粒 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必备条件 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 (“分子运输车”) 具有标记基因
E ·coliDNA 连接酶 T 4 DNA 连接酶 (“分子手术刀”) DNA 连接酶 “分子缝合针” 基
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