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A61德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66.50 KB
- 文档页数:34
VDA——德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
VDA QMC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质量管理中心
VDA6.1
《汽车工业质量丛书》第六卷第一部分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由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编著
IQM科美于1999年9月组织了VDA6.1第四版定稿委员会
朱兆毅先生担任责任主编
参加定稿委员会的企业有: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暨中国质量体系中心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天合(苏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T 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暨T 南德意志集团
德国萊茵技术监督协会中国集团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
VDA QMC(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质量管理中心)于
1999年7月授权德国IQM上海科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简称科美)全权翻译、出版、销售全套VDA-QAL丛书(汽车工业质量管理丛书)。
VDA6.1要素提问表(U部分:企业领导)管理职责
02质量体系
03内部质量审核
04 培训,人员
05质量体系的财务考虑
06产品安全性
Z1企业战略
VDA6.1要素提问表(P部分:产品与过程)07合同评审,营销质量
08.设计控制(产品开发)
09.过程策划(过程开发)
10.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11.采购
12顾客提供的产品的控制
13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14过程控制
15检验和试验(产品验证)
16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17 不合格品的控制
18 纠正和预防措施
19.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
20 质量记录的控制
21服务(售后服务,生产后的活动)
22统计技术。
VDA标准.pdfVDA标准是指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制定的一系列汽车行业标准,涵盖了汽车生产、零部件生产、质量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VDA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汽车行业的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VDA标准对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规定。
从原材料采购、零部件加工、总装调试到成品质量检验,VDA标准都对每个环节的要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确保了整个生产过程的顺畅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其次,VDA标准还对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质量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对于零部件的设计、加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VDA标准都明确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旨在保证汽车零部件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此外,VDA标准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VDA标准要求企业必须符合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总的来说,VDA标准的制定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规范了汽车生产过程,提高了产品质量,还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VDA标准也为德国汽车工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成为德国汽车行业“制造精品”的重要保障。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当充分理解VDA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符合VDA标准的要求。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采取环保措施,推动绿色生产,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VDA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VDA标准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概况汽车工业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化产业,现在世界上大的整车厂都实行全球采购。
中国进入WTO以后,外国的汽配企业一定会大批涌入,而同时也能使中国的汽配企业进入国际竞争的行列,关键看谁的质量好、价格优,谁就能生存。
为此,中国的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必须要走出去,到全世界去找自己的市场生存支点。
现在每家整车厂都有自己的采购标准,同时,也有国家规定的标准,如在德国,联邦政府对每年上路的汽车都有统一的标准,只有先达到了国家行政规定的标准,才能在这个基础和范围内突出自己品牌的特点。
所以汽配企业也要先了解这些规定,才能进入这个国家和地区去给整车厂配套。
VDA6.1标准是德国汽车工业制定的一个统一的标准。
只有达到了这个标准的企业和产品才能有资格进入德国汽配市场。
由于德国在欧洲汽车业中的地位和欧盟的统一性,达到这个标准也就可以进入欧洲的市场了,这是一个准入证,是一张门票。
有了这个准入证,才有资格凭借自己的质量、价格优势去争取整车厂的供货权。
发布于1991年的VDA 6.1是德国汽车制造业的质量体系标准,它是由德国汽车制造业协会和其主要生产商与供应商发展出的汽车标准。
VDA 6.1的主要内容乃是源源于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它分成管理以及产品与过程二个大类。
它的要素主要有ISO 9001质量体系的模式和ISO 9004-1质量体系指南加上顾客特殊要求。
VDA 6.1也取材部分QS-9000的条文和部分法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EAQF)。
其中规定凡有设计功能的供应商,必须符合德国道路交通法的规定。
VDA 6.1的标准直接影响德国汽车工业的主要制造商与供应商,包括大众汽车、奥迪、奔驰、Porsche, Adam Opel和Ford-Were。
•大众汽车集团(包括大众、奥迪、Seat和Skoda)规定它的所有产品和零配件供应商必须通过VDA认证注册。
VDA6标准认证在我国已经开始。
VDA是德国汽车联合会的德文缩写,VDA6标准是德国汽车行业用于质量审核的基本准则,这是德国汽车工业的主机厂对供方的要求。
德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
德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是指德国汽车制造企业遵循的一套规范和
要求,以确保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德国汽车工业一直以来以其
出色的质量标准而闻名于世,追求卓越品质和工艺细节的完美。
德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品质管理系统:德国汽车制造企业必须建立和实施一套严谨的
品质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在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符合标准要求。
2.技术规范和标准:德国汽车工业依托技术规范和标准,对汽车
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等环节进行规范,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满足要求。
3.供应商管理:德国汽车制造企业要求供应商满足一定的质量标准,包括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质量认证等,以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
质量和可靠性。
4.测试和检验:德国汽车工业要求对汽车产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
检验,包括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环境试验等,以确保产品符合安全、环保和功能性要求。
5.质量监控和改进:德国汽车制造企业通过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和
持续改进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性和持续改进。
总体而言,德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以严格、细致和持续改进为特点,旨在确保汽车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持久性,为消费者提供优
质的驾驶体验和可靠的交通工具。
vda 零部件标准
VDA(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制定的零部件标准是汽车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规范,旨在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VDA零部件标准的一些关键方面:
VDA 6.1:这是一套针对汽车工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旨在确保零部件的制造过程符合严格的质量要求。
它涉及到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供应链过程的质量控制。
VDA 4984:这是一项关于零部件交付预测的标准,要求供应商提供准确的交付计划,以确保零部件的及时供应。
它有助于协调生产和物流过程,以避免生产中断。
VDA 4985:这是一项关于按期交付的标准,要求供应商按照约定的时间表交付零部件。
它强调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以确保生产线的连续运转。
VDA 4987:这是一项关于发货通知的标准,要求供应商在发货后及时通知收货方。
通过及时沟通,有助于确保零部件的准确跟踪和接收。
VDA 4989:这是一项关于收货通知的标准,要求收货方在收到零部件后及时通知供应商。
它有助于建立透明和有效的沟通渠道,以确保供应链的顺畅运行。
VDA 4938:这是一项关于发票的标准,要求供应商提供准确和及时的发票。
通过发票的核对,有助于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VDA 4988:这是一项关于汇款通知单的标准,要求供应商在收到付款后及时通知收货方。
它有助于加速资金流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这些标准都是VDA为了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而制定的关键标准。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供应商可以满足汽车制造商的要求,并建立可靠的供应关系。
V D A——德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VDA QMC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质量管理中心
VDA6.1
《汽车工业质量丛书》第六卷第一部分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由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编着
IQM科美于1999年9月组织了VDA6.1第四版定稿委员会
01管理职责
02质量体系
02.6 ★
是否具有包含质量策划结果的
质量计划(QM-plan)?
过程流程计划(制造/检验/贮
存)、控制计划、工艺流程、作
业指导书(加工、检验)、质量
特性监控……
4.4.3
5.3.3
03内部质量审核
Z1企业战略
09.过程策划(过程开发)
09.7
过程策划和过程开发的经验
是否形成文件,并供有关部门
使用?
企业内部资源共享:产品开
发资料、数据库、质量记录、
设备/过程能力硏究、设备履
历……
4.4.3
4.4.5
8.9
10.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10.5
是否确保无效的文件不被使用?
对现场使用文件的更改作
出规定,确保无效文件不再被
使用。
对“D”项目资料管理的特
殊规定。
4.5.3 17.1
15检验和试验(产品验证)
16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22统计技术。
VDA——德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VDA QMC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质量管理中心《汽车工业质量丛书》第六卷第一部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由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编着IQM科美于1999年9月组织了第四版定稿委员会朱兆毅先生担任责任主编参加定稿委员会的企业有: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暨中国质量体系中心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天合(苏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T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暨T南德意志集团德国莱茵技术监督协会中国集团德国大众汽车集团VDA QMC(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质量管理中心)于1999年7月授权德国IQM上海科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简称科美)全权翻译、出版、销售全套VDA-QAL丛书(汽车工业质量管理丛书)。
要素提问表(U部分:企业领导)01管理职责02质量体系是否具有包含质量策划结果的质量计划(QM-plan)过程流程计划(制造/检验/贮存)、控制计划、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加工、检验)、质量特性监控……内部质量审核培训,人员质量体系的财务考虑产品安全性Z1企业战略企业中员工的满意程度是否是最高管理者的原则,并且不断地加以维护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汇总、改进计划(措施)、效果评定要素提问表(P部分:产品与过程)07合同评审,营销质量08.设计控制(产品开发)过程策划(过程开发)过程策划和过程开发的经验是否形成文件,并供有关部门使用企业内部资源共享:产品开发资料、数据库、质量记录、设备/过程能力硏究、设备履历……文件和资料的控制是否确保无效的文件不被使用对现场使用文件的更改作出规定,确保无效文件不再被使用。
对“D”项目资料管理的特殊规定。
采购12顾客提供的产品的控制13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14过程控制15检验和试验(产品验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17 不合格品的控制18 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具有避免重复发生不合格的程序解决问题的8个基本歩骤:0弄清问题1.在小组中加工问题2.描述问题3.采取临时措施来限制损失,并评价其有效性。
VDA6.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Verband der Automobilindustrie e.V. VDA 一.德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1.汽车工业的质量管理VDA1、VDA2 ------ VDA6(质量审核的基本准则) ------ VDA9 2.VDA6 质量审核的基本准则a.a. VDA6.1 质量体系审核b.b. VDA6.2 质量体系审核--服务c.c. VDA6.3 过程审核d.d. VDA6.4 质量体系审核--生产设备e.e. VDA6.5 产品审核f.f. VDA6.6 服务审核二.VDA6.1 质量体系审核01 管理职责02 质量体系03 内部质量审核04 培训,人员05 质量体系的财务考虑06 产品安全性Z1 企业战略07 合同评审,营销质量08 产品开发09 过程开发10 文件和资料控制11 采购12 顾客提供的产品控制13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14 过程控制15 检验和试验16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17 不合格品控制18 纠正和预防措施19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20 质量记录的控制21 服务22 统计技术三.质量体系审核提问表U部分企业领导0101 管理职责★高管理者(如:主持经营者、厂长、分公司经理)应为其企业制定质量方针,并责成所有部门和各级人员都遵照执行。
为此,必须商定具体的质量目标与质量体系(QS-Sytem)。
质量必须理解为领导层的总体任务。
★“最高管理者”是指企业中对盈利和亏损负责的组织实体。
01.1 是否规定了质量方针,并公布于各级人员?01.201.2 是否制定了质量目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监控?01.301.3 持续改进过程(KVP)是否是质量方针的组成部分?01.401.4 企业最高管理者是否提供了必要的资源?01.501.5 是否明确指定管理者代表,并规定其任务、权限和职责?01.601.6 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评价质量体系的有效性?02 质量体系★质量体系(QM-Sytem)是由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过程、和资源组成。
一、概况汽车工业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化产业,现在世界上大的整车厂都实行全球采购。
中国进入WTO以后,外国的汽配企业一定会大批涌入,而同时也能使中国的汽配企业进入国际竞争的行列,关键看谁的质量好、价格优,谁就能生存。
为此,中国的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必须要走出去,到全世界去找自己的市场生存支点。
现在每家整车厂都有自己的采购标准,同时,也有国家规定的标准,如在德国,联邦政府对每年上路的汽车都有统一的标准,只有先达到了国家行政规定的标准,才能在这个基础和范围内突出自己品牌的特点。
所以汽配企业也要先了解这些规定,才能进入这个国家和地区去给整车厂配套。
VDA6.1标准是德国汽车工业制定的一个统一的标准。
只有达到了这个标准的企业和产品才能有资格进入德国汽配市场。
由于德国在欧洲汽车业中的地位和欧盟的统一性,达到这个标准也就可以进入欧洲的市场了,这是一个准入证,是一张门票。
有了这个准入证,才有资格凭借自己的质量、价格优势去争取整车厂的供货权。
发布于1991年的VDA 6.1是德国汽车制造业的质量体系标准,它是由德国汽车制造业协会和其主要生产商与供应商发展出的汽车标准。
VDA 6.1的主要内容乃是源源于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它分成管理以及产品与过程二个大类。
它的要素主要有ISO 9001质量体系的模式和ISO 9004-1质量体系指南加上顾客特殊要求。
VDA 6.1也取材部分QS-9000的条文和部分法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EAQF)。
其中规定凡有设计功能的供应商,必须符合德国道路交通法的规定。
VDA 6.1的标准直接影响德国汽车工业的主要制造商与供应商,包括大众汽车、奥迪、奔驰、Porsche, Adam Opel和Ford-Were。
大众汽车集团(包括大众、奥迪、Seat和Skoda)规定它的所有产品和零配件供应商必须通过VDA认证注册。
VDA6标准认证在我国已经开始。
VDA是德国汽车联合会的德文缩写,VDA6标准是德国汽车行业用于质量审核的基本准则,这是德国汽车工业的主机厂对供方的要求。
VDA(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关于汽车工业的质量管理以其编号10前共有9卷标准,其各称分别如下:
第1卷备证——质量要求的文件记录和存档的指南
第2卷供货质量保证——供方选择/样品检验批量生产中的质量绩效
第3卷汽车制造厂及其供方的可靠性保证——方法与实例
第4卷第1部分批量投产前的质量保证——伙伴式的合作,流程,方法
VDA6.2:其中VDA6中第2部分就是经常被使用到的“质量体系审核服务”标准。
VDA6.3:其中VDA6中第3部分就是经常被使用到的“过程审核”标准。
VDA6.4:其中VDA6中第4部分就是经常被使用到的“质量体系审核生产设备”标准。
VDA6.5:其中VDA6中第5部分就是经常被使用到的“产品审核”标准。
VDA6.6:其中VDA6中第6部分就是经常被使用到的“服务审核”标准。
VDA——德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
VDA QMC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质量管理中心
VDA6.1
《汽车工业质量丛书》第六卷第一部分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由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编著
IQM科美于1999年9月组织了VDA6.1第四版定稿委员会
朱兆毅先生担任责任主编
参加定稿委员会的企业有: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暨中国质量体系中心
一汽大众汽车
质量体系审核中心
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天合()汽车电子
T管理服务暨T南德意志集团
德国萊茵技术监督协会中国集团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
VDA QMC(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质量管理中心)于 1999年7月授权德国IQM科美商务咨询(简称科美)
全权翻译、出版、销售全套VDA-QAL丛书(汽车工业质量管理丛书)。
VDA6.1要素提问表(U部分:企业领导)01管理职责
02质量体系
序号容提要摘要涉及DIN ENISO
03部质量审核
04 培训,人员
04.7 ★
在企业是否有一个已达到
的质量现状与目标的对照说
明,并清晰易懂?
看板(信息栏):
质量成本介绍、部损失
质量审核结果、顾客满意情况
企业目标及现况
18.3.4
05质量体系的财务考虑
05.4 ★
是否具有由于未达到质量要
求(不合格)而造成外部损失的
证明书?
时间段,內部损失的统计:
产品责任、追回产品、调查化费、
折扣、企业形象损失、终止合同、
终止供货关系·····
6.2.2
06产品安全性
Z1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经营计划的跟踪(定期测定):
•销售额、产值利润、增值•市场份额、废品率
•顾客满意度
•项目周期、资金周转、物流周转
生产率、经济性、质量狀况、绩效能力
分析、利用信息(相关趋势及变换关系),审查企业形势找出决策方案,进行长期规划(策划)
程序规定:职责、调查方法的使用、分发围、频次、数据分析、趋势描述。
测定值:价格的灵活性、目标规定的遵守、交货质量、供货信誉、对质量问题的反应速度
Z1.5
企业中员工的满意程度是否
是最高管理者的原则,并且不
断地加以维护 ?
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汇总、
改进计划(措施)、效果评定
VDA6.1要素提问表(P部分:产品与
过程)
07合同评审,营销质量
08.设计控制(产品开发)
•满足APQP要求的产品开发
程序描述。
•风险分析(FMEA)
•试验设计
•各类檢驗、试验报告09.过程策划(过程开发)
09.7
过程策划和过程开发的经验
是否形成文件,并供有关部门
使用?
企业部资源共享:产品开发
资料、数据库、质量记录、设
备/过程能力硏究、设备履
历……
4.4.3
4.4.5
8.9
10.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11.采购
12顾客提供的产品的控制
12.4
对于顾客提供的产品的质量是否具有存档文件?•进货检验记录
•过程检验记录(缺陷收集、
检验结果、统计技术)
•出厂检验记录
•供货跟踪记录(可追溯性)
上述资料存档
4.7
13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14过程控制
15检验和试验(产品验证)
16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17 不合格品的控制
18 纠正和预防措施
19.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
19.6 ★
是否有程序说明供货信
誉?
推行精益生产、过程优化、
建立同顾客间的信息网、排除
瓶颈、建立应急系统、发生偏
差及时纠正。
20 质量记录的控制
20.4
合同约定时,是否规定质量记如何供顾客使用?按合同约定的內容,制定相关
程序文件或指导书,并遵照执
行。
4.16
21服务(售后服务,生产后的活动)
22统计技术
统计技术是否用于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失效分析评定?抽样技术
缺陷收集
排列图分析
4.20
20.1a
20.1h
20.2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