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阳性需氧和兼性厌氧杆菌鉴定专业知识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29
微生物第二十三章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考点棒状杆菌属(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棒状杆菌属芽胞杆菌属李斯特菌属丹毒丝菌属加特纳菌属形态棒状杆菌有芽胞短杆、链或丝状细杆或线状杆菌、多形性触酶+++--动力-++--对氧需、兼需、兼兼性兼性兼性G+C mol% 51~65 32~60 36~38 35~40 42~44(一)白喉棒状杆菌G+,杆菌,菌体粗细、长短不一,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
着色不匀,有异染颗粒(异染颗粒的主要成分是RNA核糖核酸和多偏磷酸盐,具有鉴定意义)。
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
需氧,营养要求较高。
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其他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1.培养特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形态不典型。
血液琼脂平板:灰白色S型菌落,有狭窄的β溶血环。
☆吕氏(Loeffler)血清斜面培养基:生长迅速,形成灰白色、湿润、S型菌落。
涂片染色形态典型,异染颗粒明显。
(让其迅速生长并形成典型涂片染色形态的培养方法)亚碲酸钾血琼脂:本菌能吸收亚碲酸盐,并使其还原为元素碲,使菌落呈黑色。
(选择鉴别培养基)<霍乱弧菌使菌落呈褐色>2.致病性本菌一般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大量外毒素可吸收入血,致病物质:白喉毒素(主要的致病因素、索状因子、K抗原),引起毒血症。
白喉棒状杆菌和毒素可使局部黏膜上皮发生炎性渗出并将炎性细胞和坏死组织和菌体凝结在一起,形成灰白色假膜,假膜脱落与气管内,可阻塞呼吸道成为白喉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
而严重的毒血症引起的细胞变性、坏死、内脏出血和神经麻痹等严重损害,是白喉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3.免疫性:☆锡克试验或致敏红细胞凝集试验。
调查人群对白喉是否产生免疫力。
4.标本采集:无菌长棉拭子,从可疑的伪膜边缘采集分泌物,未见伪膜的疑似。
5.生化反应:主要用于鉴别白喉棒状杆菌与类白喉棒状杆菌。
尿素分解试验:白喉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
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考点总结一、棒状杆菌属G+,杆菌,菌体粗细、长短不一,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
着色不匀,有异染颗粒。
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
需氧,营养要求较高。
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其他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一)白喉棒状杆菌1.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的革兰阳性杆菌。
细菌排列呈散在L、V、Y字形及不规则栅栏状。
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无菌毛。
异染颗粒:Neisser(奈瑟)染色;Albert(阿培特)染色。
这是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学特征,对鉴别细菌有重要意义。
异染颗粒(浓染颗粒)Neisser(奈瑟)染色:菌体染成黄褐色,颗粒被染成紫黑色;Albert(阿培特)染色:菌体呈蓝绿色,异染颗粒蓝黑色。
(2)培养特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形态不典型。
1)血液琼脂平板:灰白色S型菌落,有狭窄的β溶血环。
2)吕氏(Loeffler)血清斜面培养基:生长迅速,形成灰白色、湿润、S型菌落。
涂片染色形态典型,异染颗粒明显。
3)亚碲酸钾血琼脂:本菌能吸收亚碲酸盐,并使其还原为元素碲,使菌落呈黑色。
4)液体培养基。
(3)生化反应:触酶试验阳性,氧化酶试验阴性。
分解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半乳糖,产酸不产气。
不分解乳糖,极少分解蔗糖。
能还原硝酸盐,不液化明胶,不产生吲哚,不分解尿素。
据亚碲酸钾血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的生长特点及生化反应,可将本菌分为轻、中、重三型。
在我国以轻型多见。
分型与所致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2.致病性致病物质: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白喉,多在秋冬季节流行。
以咽白喉最常见,喉白喉及鼻白喉次之,偶亦引起眼结膜、外耳道、阴道及皮肤的局部病变。
本菌一般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大量外毒素可吸收入血,引起毒血症。
毒素能与敏感的心肌、肝、肾、肾上腺等组织细胞及外周神经,尤其与支配咽肌和腭肌的神经结合,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内脏出血和神经麻痹等严重损害,是白喉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第二十三章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本章考点:1.概述:概念2.棒状杆菌属(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常见的与临床有关的需氧革兰阳性杆菌有棒状杆菌属、芽胞杆菌属、李斯特菌属、丹毒丝菌属、加特纳菌属。
上述菌属的主要区别见表5-23-1。
表5-23-1 革兰阳性杆菌属的鉴别棒状杆菌属芽胞杆菌属李斯特菌属丹毒丝菌属加特纳菌属形态棒状杆菌有芽胞短杆、链或丝状细杆或线状杆菌、多形性触酶+ + + - -动力- V + - -对氧需氧、兼性厌氧需氧、兼性厌氧兼性厌氧兼性厌氧兼性厌氧G+Cmol% 51~65 32~69 36~38 36~40 42~44一、棒状杆菌属(一)简述:棒状杆菌属是①一群革兰阳性杆菌,菌体粗细、长短不一,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故名棒状杆菌。
②本菌着色不匀,有异染颗粒。
③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
(无特殊结构)④需氧,⑤营养要求较高,能分解一些糖类,产酸不产气。
本属细菌种类较多,有白喉棒状杆菌、假白喉棒状杆菌、干燥棒状杆菌、溃疡棒状杆菌等。
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棒状杆菌除白喉棒状杆菌外,其余统称为类白喉棒状杆菌,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二)白喉棒状杆菌1.生物学特征(1)形态与染色: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的革兰阳性杆菌,大小为(2~5)μm×(0.5~1.0)μm。
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无菌毛。
细菌排列呈散在L、V、Y字形及不规则栅栏状。
染色特点:在细菌的一端或两端有浓染的颗粒,和菌体着色不均匀,称为异染颗粒,这是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学特征,对鉴别细菌有重要意义。
美蓝染色菌体着色不均匀,呈现着色深浅相间的节段或着色较深的颗粒;Neisser(奈瑟)染色,菌体染成黄褐色,颗粒被染成紫黑色;Albert(阿培特)染色,菌体呈蓝绿色,异染颗粒蓝黑色。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最适温度为35℃~37℃,pH为7.2~7.8。
第十八章需氧 / 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本章内容一、棒状杆菌属(一)白喉棒状杆菌(二)其他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二、芽胞杆菌属(一)炭疽芽胞杆菌(二)蜡样芽胞杆菌三、产单核李斯特菌四、丹毒丝菌属(红斑丹毒丝菌)五、阴道加特纳菌标题记忆图像记忆对比记忆棒状杆菌属· G+杆菌,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故名棒状杆菌。
·着色不匀,有异染颗粒。
·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
· 需氧,营养要求较高。
·能分解一些糖类,产酸不产气。
·种类较多,有白喉棒状杆菌、假白喉棒状杆菌、干燥棒状杆菌、溃疡棒状杆菌等。
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其他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白喉棒状杆菌——生物学特性·形态与结构形态: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
排列:散在 L、V、 Y 字形及不规则栅栏状。
特殊结构: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无菌毛。
革兰染色:阳性。
亚甲蓝染色:深浅相间节段或着色较深的颗粒。
Neisser 染色:菌体染成黄褐色,颗粒染成紫黑色。
Albert 染色:菌体呈蓝绿色,异染颗粒蓝黑色。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
气体环境:需氧或兼性厌氧。
温度环境: 35~37℃; pH7.2 ~ 7.8 。
菌落特征: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形态不典型。
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生长迅速, 10~18h 形成灰白色、湿润、S 型菌落。
异染颗粒明显。
亚碲酸钾血琼脂:菌落呈黑色。
白喉棒状杆菌——微生物检验及鉴定·标本采集:若需培养,应在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前用无菌长棉拭子,从可疑的伪膜边缘采集分泌物, 或采集鼻咽部或扁桃体黏膜上的分泌物。
如不能立即送检, 应将标本浸于无菌生理盐水或15%甘油 盐水中保存。
·形态学检查:革兰染色和异染颗粒染色(奈瑟法或阿培特法)。
镜检如见革兰阳性形态典型的棒状杆菌,在细菌的一端或两端有浓染的颗粒,和菌体着色不均匀,称为异染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