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古斯塔夫森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8.21 MB
- 文档页数:18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文章标题: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创造和谐与平衡的自然空间1. 引言凯瑟琳古斯塔夫森,作为当今世界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她的设计理念深受人们的追捧和钦佩。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以创造和谐、平衡的自然空间为核心,贯彻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本文将深入探讨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分析其深度和广度,以及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2. 认识凯瑟琳古斯塔夫森凯瑟琳古斯塔夫森,出生于瑞典,是一位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学术造诣的景观设计师。
她毕业于瑞典隆内比大学景观设计专业,并在该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注重挖掘每个项目的独特性,注重结合自然、文化和社会的因素,为人们创造出具有视觉、情感和功能性的宜居空间。
她的作品跨越了国界,赢得了业界和公众的一致好评。
3. 深入理解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首先体现在她对自然的尊重和理解上。
她深知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每一个设计中,都力图与自然和谐共处。
她注重挖掘、保护和凸显自然中的美,通过设计来提升人们对自然的体验和感知,唤起人们内心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注重人文因素的融入。
她认为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美化环境,更是关乎人们精神和情感需求的满足。
她善于从人类的角度出发,考虑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需求和感受,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历史传承等因素,赋予设计作品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心灵的愉悦和满足。
另外,凯瑟琳古斯塔夫森还强调景观设计应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她不仅关注设计作品的当下效果,更考虑其在长远时期的影响和作用。
她倡导在设计中采用可再生资源,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努力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对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的个人理解在我看来,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一种设计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浅析风景园林大师凯瑟琳·古斯塔夫森霍达张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摘要:本文对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学习、求学、作品等进行了一系列简单的分析,得出了古斯塔夫森的两大善用手法:地形与流水,她用自己对景观“边界”的理解,利用地形与流水改变景观的边界甚至延伸至地平线,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
关键词:景观;流水;地形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8)08-0143-011设计师生平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美国当代最伟大的风景园林设计师之一,从业至今,她的作品获奖无数,其落地建成的作品也遍布世界,她的理念更是独树一帜,其设计思想被编书成册,影响着后期一批又一批的风景园林设计师。
1951年,古斯塔夫森生于华盛顿州亚基马县,1969年,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学习实用艺术一年后她去纽约就读时装工艺,发现自己对于流线有着特殊的感情,之后,她了解到可以发挥她流线特长的景观设计专业。
随后,古斯塔夫森来到凡尔赛学习, 1979年,她获得了法国凡尔赛国立高等风景园林学院景观设计学位。
1980年,古斯塔夫森在巴黎成立了景观设计事务所,自此,她开始了自己的景观设计之路。
2设计师的理念与手法古斯塔夫森有两个最善用的手法:地形的塑造和流动的水体。
古斯塔夫森认为景观是不应该有边界的,她喜欢打破这种边界,将景观设计的范围延伸至无穷远的地平线处。
在这种情况下,她巧妙地利用土地,加以自己奇妙的设计思想与造景元素,赋予土地全新的意义,创造出磅礴大气的景观。
古斯塔夫森的设计可以说是在讲述土地,并且将土地上人的活动以叙事的形式表达出来,最终其设计表现了场地的内容并将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未来发展以艺术的形式加以表达,有时还会融入一些浪漫主义的童话或想象色彩[1],这就是古斯塔夫森的作品会被称为“大地艺术”的原因。
早期学习时装工艺的古斯塔夫森对于流线情有独钟,最终她将流线更多地运用在了水中。
浅析美国风景园林师凯瑟琳·古斯塔夫森陈婧依,杨轶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凯瑟琳·古斯塔夫森(Kathryn Gustafson )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风景园林师之一,她善于结合场地本身及其内涵进行设计,通过设计要素赋予场地可读性,连接场地过去与将来,让使用者与场地和谐相处。
风景园林;凯瑟琳·古斯塔夫森;塑造土地;水景凯瑟琳·古斯塔夫森(Kathryn Gustafson )是有着艺术设计背景的风景园林大师,设计了许多优秀的风景园林作品。
她秉持着“设计源于理念”的原则,发掘场地特质,延续场地的历史和文脉,强调场地的灵魂性与人的交流性,其作品呈现出静谧且优雅的视觉效果[1]。
1设计师背景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生于美国华盛顿州,18岁进入华盛顿州立大学西雅图分校学习一年艺术,而后转入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学习时装设计,毕业后前往法国巴黎从事时装设计工作。
不久后,她转入风景园林设计行业,在法国凡尔赛高等景观学院学习风景园林设计,并成为一名风景园林设计师[2]。
2设计思想2.1“设计源于场地”的理念在古斯塔夫森的各类作品中,“和谐”是她设计所追求的状态,即:土地与人的身体和灵魂的和谐;场地的过去与未来发展的和谐。
她的设计在场地的历史文脉、文化特质以及个人的情感和记忆中达到平衡[3]。
古斯塔夫森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着眼于空间形态最基本的功能,即对地形的塑造。
通过对大地进行艺术性的塑造与整合,塑造出雕塑般的地形,从而体现出场地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品质、历史背景。
古斯塔夫森的设计是极具叙事性的,描述了场地内涵和人的活动[4]。
2.2粘土模型与地形设计古斯塔夫森的设计作品经常被冠以“大地雕塑”的称誉。
她在设计中通过微妙的地形变化组织空间,利用微地形的变化塑造有趣的形体,而她往往会用黏土模型和石膏模型进行模拟,为了达到效果还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制作模块。
[5]在她看来,风景园林绝不仅仅是视觉或者平面化的设计,而是供人亲身体验的三维的空间设计[2]。
英国最经典的纪念性公园景观设计——戴安娜王妃纪念泉来源/ 景观邦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1997年8月30日晚戴安娜与男友多迪乘坐一辆奔驰房车在法国巴黎阿尔玛桥隧道中遇上狗仔队追踪失控越过行车线撞向灯柱和石墙8月31日戴安娜和多迪均在车祸中死亡戴安娜虽然不受王室欢迎但却受到百姓的爱戴对世人来说人们失去了一位“慈善天使”在慈善的世界里戴安娜是几乎可以与特蕾莎修女并驾齐名的“天使”她资助筹建了20多个慈善基金会至少参与了150项慈善活动出访过北非、印度、安哥拉、巴基斯坦等贫困地区被联合国授予人道主义奖▲1987年,一个许多人还相信艾滋病可以通过轻微接触就能传染的年代,戴安娜王妃坐到了一个艾滋病患者的病床上,握住了他的手。
她告诉了世界艾滋病患者需要的不是隔离,而是热心和关爱。
▲1997年,戴安娜王妃受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邀请,访问其设于安哥拉的假肢康复中心。
戴安娜在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非洲安哥拉之旅时,亲自踏进地雷区视察。
探视当地因触雷而导致伤残的平民。
正因为她的影响力,使得这些以往不被关注的弱势群体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戴安娜王妃就像一个天使为拯救无助、贫困的人游走在世界各地1997年8月31日英国王妃戴安娜在巴黎因车祸离世这个年仅36岁的“叛逆王妃”香消玉殒,举世哗然之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在伦敦海德公园内(海德公园是英国最知名的公园,占地面积360英亩)设计了戴安娜王妃纪念泉↓↓↓戴安娜王妃纪念园关于设计者姓名:凯瑟琳·古斯塔夫森性别:女出生地:美国华盛顿州就读院校: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纽约时装技术学院、法国凡赛尔国立高等风景园林学院职业:景观园林设计师设计方向:为'市政、机构和企业等设计公园、花园和社区等空间。
'戴安娜纪念喷泉是英国政府为戴安娜建造的第一个永久性纪念设施,地点选在伦敦市中心海德公园的蛇型湖畔,预计造价300万英镑。
该喷泉自2004年修好后,仅2005年便获得超过200万人的拜访,成为当年伦敦最热门的旅游景点。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Kathryn Gustafson)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景观设计师之一,她的作品融合了自然、艺术和科技的元素,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富有情感和灵感的空间。
她的景观设计理念深受人们的追捧和赞誉,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
1. 简介凯瑟琳·古斯塔夫森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曾在欧洲和美国从事景观设计工作。
她创立的古斯塔夫森公司在伦敦、巴塞罗那和西雅图设有办事处,致力于打造具有创意和独特性的景观设计作品。
她的作品涵盖了城市公园、景观雕塑、自然保护区和私人花园等领域,深受全球各地人们的喜爱。
2. 自然与人文融合在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中,自然和人文是密不可分的。
她倡导在设计中融合自然元素,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景观空间。
在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地形、植物和水体等自然要素的充分利用,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神秘。
3. 艺术与科技结合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作品不仅注重自然的表现,同时也融入了艺术和科技的元素。
她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水景、灯光和声音等,为景观作品赋予了更多的艺术气息和感官体验。
这种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使人们在景观空间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视听愉悦。
4.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不仅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更是一种对人类情感和文化的回应。
她的作品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能唤起人们对自然、艺术和科技的思考和感悟。
我深深地被她独特的设计理念所吸引,希望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多多接触和体验她的作品。
总结通过对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的深入探讨,我们不仅对她的作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能感受到她对自然、艺术和科技的独特诠释。
她的作品在创造美的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相信在未来,她的景观设计理念将继续影响和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Kathryn Gustafson)的景观设计理念,以其独特的融合自然、艺术和科技的方式,深受人们喜爱和追捧。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水景设计及其可借鉴性作者:张怡璇来源:《现代园艺·园林版》2017年第02期摘要:凯瑟琳·古斯塔夫森在水景设计方面的理念与手法别具一格。
本文首通过对该设计师设计的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泰拉松幻想花园、Wwstergasfabriek化公园水处理模式的探讨,针对纪念性公园、城市花园与工业遗址改建公园的不同类型,分析其水景处理模式的可借鉴之处,总结水处理技巧。
关键词:凯瑟琳·古斯塔夫森;水景设计;可借鉴性1研究概况1.1研究背景凯瑟琳·古斯塔夫森出生于美国,后迁居法国,她的设计既体现出美国现代园林的造景特色,也汲取了以勒·诺特尔为代表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带来的灵感。
看似天马行空,却也流露出凯瑟琳作为一名女性设计师独有的柔美、灵动的感觉。
其中,水是她在景观设计中运用的重要元素。
1.2研究目的学习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手法与设计思想,了解其在水景设计方面的独到之处,学习她在面对各种尺度与环境下处理水或设置水景的方法。
1.3研究意义在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园林作品中,看不到任何惊人的姿态,也没有纷繁炫目的装饰部件;既没有肆行的小品,也没有层叠复杂的空间关系。
她打破了围墙与栅栏的束缚,让园林设计突破了所谓界限的约束。
凯瑟琳一方面继承了法国传统园林中水景的运用方式,另一方面又用现代的眼光与形式,使设计中的水成为了能让人真正深入其中体验的区域。
她在水景处理方面的手法与设计思想都是值得学习并加以运用。
2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2.1项目概况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位于伦敦海德公园内,是公园内一处别致的纪念性景观。
凯瑟琳试图通过纪念喷泉的设计表达一个‘Reaehing out-letting in’,即“外达内通”的概念。
深受英国甚至世界民众爱戴的戴安娜王妃有着包容、博爱的性格特征,这些特质通过整个设计椭圆形的轮廓与流动的水表现出来,也可以被看作一个园林中的人工岛,提醒人们戴妃在M-thorp小岛的安息之地。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装在套子里的人正式分析ppt这年夏季的一天,人们在一所中学的男教工宿舍里,发现了一具死尸,死者为男性,中年,属非正常死亡,死亡原因疑点很多。
死者生前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平时行为古怪,谨小慎微,但又刻板守旧,以他的思想辖制全城。
在这年的五月突然病倒,大约一月后死亡。
死前正处于恋爱中,甚至打算结婚。
现场勘查 1、死者僵直躺在床上,被子蒙头,头发蓬乱,脸色苍白,眼球突出,一脸恐惧,似乎生前正遭受某种恐吓或痛苦。
耳内赛有棉花球,身穿羊毛衫。
正音解词契诃(hē)夫削(xiāo)东西辖(xiá)制怂恿(sǒng)(yǒng)辖制:怂恿:撮(cuō)合:六神不安:战战兢(jīng 兢:探究别里科夫性格本文主要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
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思考:第二部分有几个相关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关人士采访华连卡柯瓦连科“我”(布尔金) 1.你和别里科夫有什么关系? 2.差一点,为什么? 1.柯瓦连科,别里科夫死前为什么会从楼梯上滚下来? 2.那么这件事会不会成为造成他死亡的原因?1.听说别里科夫被称为“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到底有哪些套子?从这些“套子”可以看出别里科夫哪些性格特点?有形的无形的 2.别里科夫为什么把自己藏在“套子”里?(联系背景)害怕改变现状害怕新生事物因循守旧保守反动 3.听说全城的人都怕他,有什么具体表现吗? 4、人们为什么怕他?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旧制度旧思想。
契诃夫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与欧·亨利、莫泊桑并称为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讽刺艺术讽刺艺术是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讽刺手法用讥讽和嘲笑的笔法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
一般采用对比、语言、动作及漫画的方式来写。
108凯瑟琳·古斯塔夫森是有着艺术设计背景的风景园林大师,自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设计了许多优秀的风景园林作品,多次获得设计大奖。
她秉持着“设计源于理念”的原则,发掘场地特质,延续场地的历史和文脉,强调人与场地在灵魂层面的沟通,使其作品呈现出静谧且优雅的视觉效果[1]。
通过对其作品的实地调查与案例研究,归纳总结出具有凯瑟琳·古斯塔夫森具有代表性的设计语言,以启发风景园林设计师的创作灵感。
1 设计师背景及作品综述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生于美国华盛顿州,青年时在美国生活和学习。
18岁进入华盛顿州立大学西雅图分校(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eattle)学习一年艺术,而后转入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学习时装设计,毕业后赴法国巴黎从事时装设计工作。
在巴黎之后不久,凯瑟琳转而投身风景园林设计行业,在法国凡尔赛高等景观学院(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u Paysage in Versailles)接受了风景园林设计的训练,并成为一名风景园林设计师。
基于艺术和时装设计的背景,凯瑟琳对质感和肌理有着深刻的认识,并拥有艺术家般敏锐的审美与直觉。
设计师早年的作品显示出较强的女性设计师的特征,对女权的坚持与对女性品质的赞颂使她的作品在众多竞标方案中脱颖而出[2]。
在成熟期的作品中,她的设计语言得到了高度的提炼,更多地展现出对场所精神的诉求与广博的人文关怀。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与合伙人分别在伦敦和西雅图开设了设计事务所,活跃在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舞台上。
2 “设计源于场地”的理念在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各类作品中,“和谐”都是她所坚持的关键词,即:土地与人的身体和灵魂的和谐;场地的过去与未来发展的和谐[3]。
她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对场地直觉性的认知。
她的设计在场地的历史文脉、文化特质以及个人的情感和记忆中达到平衡[4]。
浅析凯瑟琳·古斯塔夫森设计理念、手法及其代表作作者:李娈启邓娇莺来源:《现代园艺·园林版》2017年第08期摘要:古斯塔夫森是当代杰出的风景园林设计师之一。
基于艺术和时装设计的背景,她对材料的质感和肌理有着深刻的认识,并拥有艺术家般敏锐的审美与直觉。
通过研究其设计理念及手法,从中获得更多启发。
关键词:风景园林;凯瑟琳·古斯塔夫森塑造地形1设计师背景介绍凯瑟琳·古斯塔夫森1951年出生于美国,18岁进入华盛顿州立大学学习艺术,一年后转入纽约州立大学学习时装和织物设计。
大学毕业后,赴法国巴黎从事时装设计工作。
不久,她转变了职业志向,在凡尔赛国立风景园林学院毕业后的第2年于巴黎建立了事务所。
直到1997年古斯塔夫森退出了巴黎的事务所,与波特合伙在伦敦创立了古斯塔夫森-波特事务所。
2000年,古斯塔夫森—古斯利—尼克事务所在美国西雅图成立。
2设计理念及手法2.1设计理念古斯塔夫森在设计中不受围墙等实体围合的约束,将视野扩大至天际线,即运用设计手法创造一个全新和谐的底界面。
她在设计时尤其注重连续空间的处理,基于此,在她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地形的整体塑造。
通过对大地进行艺术性的塑造与整合创造出连续的地形地貌,同时引入自然界中的阳光、风、水等,使场地与人对话,这也正是一块土地能够打动人心的原因。
她认为深层次挖掘场地的历史内涵,体现场地的核心品质才是设计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
2.2设计手法2.2.1基于黏土模型塑造地形。
古斯塔夫森的作品常被称作雕塑般的大地艺术,在她所有的项目中都应用了地形处理的方式来组织空间。
微妙的地形变化不仅可以给人带来丰富的体验,还能形成和场地融合的地表肌理,突显独有的氛围。
在表达设计思想时,她钟情于黏土手工模型制作这一方式。
她的每一件作品都要通过黏土模型进行空间分析,特别是地形塑造的分析。
这种方式可以随时自由地表达,更能把握设计的尺度。
I景观设计现代园艺2017年第8期浅析凯瑟琳•古斯塔夫森设计理念、手法及其代表作李娈启邓娇莺(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摘要:古斯塔夫森是当代杰出的风景园林设计师之一。
基于艺术和时装设计的背景,她对材料的质感和肌理有着 深刻的认识,并拥有艺术家般敏锐的审美与直觉。
通过研究其设计理念及手法,从中获得更多启发。
关键词:风景园林;凯瑟琳•古斯塔夫森塑造地形1设计师背景介绍凯瑟琳•古斯塔夫森1951年出生于美国,18岁进入华盛 顿州立大学学习艺术,一年后转入纽约州立大学学习时装和 织物设计。
大学毕业后,赴法国巴黎从事时装设计工作。
不 久,她转变了职业志向,在凡尔赛国立风景园林学院毕业后 的第2年于巴黎建立了事务所。
直到1997年古斯塔夫森退 出了巴黎的事务所,与波特合伙在伦敦创立了古斯塔夫森- 波特事务所。
2000年,古斯塔夫森一古斯利一尼克事务所在 美国西雅图成立。
2 设计理念及手法2.1设计理念古斯塔夫森在设计中不受围墙等实体围合的约束,将视 野扩大至天际线,即运用设计手法创造一个全新和谐的底界 面。
她在设计时尤其注重连续空间的处理,基于此,在她的设 计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地形的整体塑造。
通过对大地 进行艺术性的塑造与整合创造出连续的地形地貌,同时引入 自然界中的阳光、风、水等,使场地与人对话,这也正是一块 土地能够打动人心的原因。
她认为深层次挖掘场地的历史内 涵,体现场地的核心品质才是设计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对自 然和历史的尊重。
2.2设计手法2.2.1基于黏土模型塑造地形。
古斯塔夫森的作品常被 称作雕塑般的大地艺术,在她所有的项目中都应用了地形处 理的方式来组织空间。
微妙的地形变化不仅可以给人带来丰 富的体验,还能形成和场地融合的地表肌理,突显独有的氛 围。
在表达设计思想时,她钟情于黏土手工模型制作这一方 式。
她的每一件作品都要通过黏土模型进行空间分析,特别 是地形塑造的分析。
这种方式可以随时自由地表达,更能把 握设计的尺度。
世界十大知名景观设计大师作为一名景观爱好者,或许你会对景观设计巨擘们的名字很熟悉。
我指的是那些在景观设计史中留下足迹而家喻户晓的人—-例如勒·诺特、万能的布朗、奥姆斯特德及布雷·马克斯等,均是过去几个时代里行业中极为睿智优秀的设计师.如果你对这些名字不熟悉,那么你应该了解下!但谁是当代景观设计行业的领导者和具有远见卓识的人?请关注下面这些人的名字,他们多拥有景观设计师、城市规划师、作家和教授的多重身份,他们是当今世界景观设计学领域里最优秀的10个人物或团队。
1.戴帆共振景观设计集团(R + G )共振景观设计集团(R + G )是世界知名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集团之一,工作领域涉及土地规划、城市设计和规划、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旅游规划、产业规划、工程设计、战略研究等方面.共振在城市规划、建筑理论与设计语言创新方面的贡献是21世纪世界建筑领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集团一直站在世界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最前沿,代表着当今国际最先端的设计思潮。
自成立以来,它已经在亚、欧、美多个国家完成了城市设计和规划、旅游区规划、工业园区规划、新兴商业区规划、美术馆、博物馆、商业综合体、音乐厅、城市交通枢纽设计、住宅、园林景观、桥梁、广场、宗教教堂等一系列极具革新性的工程项目。
事务所的规模逐步扩大,拥有300多名城市规划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和工程师。
共振进入中国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目前正在中国飞速发展。
21世纪的中国,建筑事业方兴未艾,建筑师们一直在苦苦思索、探求自己的建筑之路。
展开剩余74% 2.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悉尼邦迪到勃朗特滨海步行木栈道,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作为一家澳大利亚的公司,澳派提供创新的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和设计服务,在阿德莱德、墨尔本、悉尼和上海均设有办事处。
他们最近通过悉尼中心城区巷道改造项目获得了澳大利亚城市设计国家奖。
每隔一两年,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甚至会进行公益性服务工作——同具有相同想法的、希望积极影响他们社区的人们进行合作。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首先,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设计理念强调景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她认为设计师应该尊重自然,不看作为一个被改变的对象,而是作为一个伙伴来合作。
她的设计强调保护和恢复自然的生态系统,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干扰。
她鼓励使用可持续的材料和植物,并注重节能和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通过与自然的合作,她的设计带给人们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验。
其次,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设计理念注重营造人文精神的空间。
她相信景观设计应该创造出一个有意义的场所,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思考。
她通过对地域文化和历史的研究,将其融入设计中,以便更好地反映当地的精神和价值观。
她注重景观与人们的互动,强调设计要服务于人们的需求和欲望。
她通过创造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鼓励社交交往和互动,提高社区的凝聚力。
此外,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设计理念强调创造独特的空间体验。
她的设计注重给人们带来让人心灵愉悦的感受。
她通过使用多样化的元素,如颜色、纹理、声音和香味等,创造出丰富的感官体验。
她的设计带给人们一种自然、舒适、美丽的感觉,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创造力。
她强调景观设计要超越功能性,成为人们与自然亲近的空间。
最后,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设计理念鼓励参与和合作。
她认为景观设计需要与各种利益相关者进行广泛的合作,包括政府、社区和行业专家等。
她强调设计师应该尊重和倾听不同声音,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她相信多元文化和多学科的交流能够带来创新和更好的结果。
她的设计理念也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例如通过公众参与的形式来实现共同的愿景。
总的来说,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融合了自然美和人文精神,注重创造与环境和谐相融的空间。
她通过尊重自然、注重人文、提供独特体验和鼓励合作的设计方法,为人们创造出宜居且有意义的空间。
她的设计哲学影响了许多设计师,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