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三 人教实验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冲刺模拟测试卷(三)语文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1.(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3)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5)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6)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7)《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更替又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8)《诫子书》中诸葛亮告诫儿子为人不可放纵懈怠、轻薄浮躁的句子是:,。
2.(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毒品,公民个体也应具有一定的辨别防范。
1B.寒假即将来临,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D.关于新产品发布方案的具体详情,刘经理一直守口如瓶。
3.(7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礼赞英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动人的乐章。
为国家栋梁、时代kǎi ①A(A.楷 B.揩)模【甲】B(A.分发 B.颁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体现了泱泱大国以“礼”正国、以励率民的国家态度。
这些英雄模范人物,用行动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以卓②B(A.zuō B.zhuò)越功勋和崇高精神,【乙】A(A.感召B.感动)亿万国人竖起珍爱英雄、尊敬英雄的社会风向标。
(l)请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只填序号)(2分)①②(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2分)甲乙(3)下列四句出自文中的空缺部分,正确的排序应该是(3分)①在寂寞中坚守理想②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伟大③只有在平凡中耐住寂寞④在理想中不懈奋斗A.①④③②B.③①④②C.①③④②D.③②①④2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从甲骨文、金文(钟鼎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再到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A.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中正平和B.楷书:棱角分明,笔画平直,规矩整齐C.行书:行云流水,结构灵活,端正平稳D.草书:删繁就简,省笔变形,狂放不拘甲:乙:(2分)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
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承。
............;..............;............;.............无不体现了中国对阅读炽热的情感。
书籍能描绘浩瀚天地间千姿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书籍能传递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让干渴的心沸腾起来人生几十年,让我们以满腔热ch6n投入到阅读之中,做一名能与伟大时代相松的中华儿女。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①热ch6n②相称(2分)(2)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下面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o(2分)①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②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③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④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A.③①②④B.②③①④C.④①③②D.④③①②(3)根据文义,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式再写一个句子。
(2分)3.班刊编辑部将开展“阅读经典•启迪人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这项 活动并完成下列四个任务。
(1)任务一:班刊编辑部向全班同学征集文雅的班刊名称和有趣的班刊栏目,请补写完整。
(2分)(2)任务二:下面是编辑成员设计的读书海报,请你根据括号提示,将 海报内容补充完整。
(4分,①②题各1分,③题2分)班刊名称班刊栏目班刊栏目班刊栏目三—名著推荐漫话人生—悦.读读①_(《朝花夕拾》具体篇目),我们可以了解到鲁迅先生关于儿童家庭教育的观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3 上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
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6.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2)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3)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了新旧事物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把曹操的《观沧海》默写完整。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chún cuì(______)的人。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本次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其他各题请在每小题给出的位置答题!一、积累与运用(共34 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少年正是读书时。
”学校拟开展一系列以阅读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下面是晓峰同学在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请你仔细阅读,完成1-9小题。
阅读,是视野的远行,我们能欣赏到多姿多彩....的风景。
翻开书本,我们能读出旁观者眼中“()”的劳伦兹,前仆后继....,追求真理;我们能读出世人眼中纯粹的白求恩, ( ),无私奉献;我们能读出因世界变得()的海伦•凯勒( )新的一天来到……阅读,是智慧的远行,你能收获到智者的启迪。
史铁生告诉我们要坚韧乐观,诸葛亮劝诫我们要修身养性....,植树的牧羊人教育我们要慷慨无私....…… 他们之所以被历史铭记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绽放出了独特的生命光彩。
我们能从阅读中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同时,阅读要有合适的方法。
甲 。
我们读《西游记》这样的长篇古典小说,适合“精读”和“跳读”并用。
阅读,将为我们赢取一笔丰厚的财富。
同学们,读书吧!与书籍为友,与经典同行,与名家对话,让书香飘逸!1.请用楷体将下列文字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与名家对话,让书香飘逸!2.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词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怪诞不经d àng 满腔热情 花团锦簇ch ù 期盼B.怪诞不经d àn 满腔热忱 花团锦簇c ù 企盼C. 怪诞不经d àn 满腔热情 花团锦簇ch ù 期盼D. 怪诞不经d àng 满腔热忱 花团锦簇c ù 企盼3.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 多姿多彩B. 前仆后继C. 修身养性D.慷慨无私4.文段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下面横线上。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卷七年级语文一、积累运用(31分)宽阔的海面不再平静,深青色的海水沸腾着,汹涌.着,似要吞没天际。
(sī)哑的秋风和着滔滔潮水,演绎出震天撼地的《生命交响曲》。
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中,四下重归寂静。
蓝蓝的天,蓝蓝的海,世间的一切腐烂荡涤殆尽,你我的心全部清空。
夜幕深沉,天风漫游。
娉婷秀木似乎还在流盼那颗明星,黎明前的黑暗已经背起他的行囊,去了远方。
朝阳的光芒,为树林戴上金色的冠.冕,林子里无忧无虑的小草依然沉(zuì)在微微的柔风中,轻轻摇曳……1.(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2分)(sī)哑沉(zuì)(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汹涌.()冠.冕()(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滔滔:波涛滚滚的样子。
B.腐烂: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C.漫游:这里指风漫无目的地吹拂。
D.流盼:转动目光看。
(4)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A.旭日初升,关照丛林,诗人信步而行,举目所见:“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诗中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余光中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艺术的研习、教学与传播,经常往返于两岸多国,但他却深感一生漂泊,从未有过“归属感”,他的诗文贯穿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乡愁主题。
D.张华想踢足球,他爸爸要他做作业,一番争执之后,张华摇摇头,暗自感慨:“这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啊!”【答案】(1)嘶醉(2)yǒng guān (3)B (4)D【解析】(1)嘶:形声字,从口,斯声,本义是声音沙哑;(2)醉:会意字,从酉(yǒu),从卒,“酉”表示酒,“卒”表示“极点”。
(2)涌,形声字,“甬”声符兼义符,故读作“yǒng”;冠,多音字。
云南文山市2020-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山市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8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嘹亮化装憔悴翻来覆去B.干涩分歧烘托浑为一谈C.倾诉蓑衣朗润花枝招展D.娇媚诱惑悠远害人听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初春,乍暖还寒。
我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仍觉得不寒而栗。
B.游泳世锦赛中,我国体育一哥孙杨再次霸气夺得金牌,真是大快人心。
C. 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努力打造一路一景,城市色彩愈加丰富。
D. 对于是否参加课外兴趣班,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大同小异,无法达成共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全校学生开展献爱心,大家纷纷把书籍捐给了福利院的儿童。
B.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喧闹的会场顿时安静下来。
C.认真经过学习语文,我提高了作文水平。
D.通过这次远足登山活动,我们班同学间的团结互助意识增强了。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B.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家父\令尊\贤弟是敬辞,赐教\小弟\寒舍是谦辞。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D.《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6.根据提示填空。
(1~4题,每题1分,5~6题,每题2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2)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明旧事物中已孕育新的生命,蕴含有自然理趣的句子是(5)许多古代诗歌为了传达感情,表达诗歌旨趣,诗人往往借助艺术手法来实现,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__借助奇特的想象和拟人的修辞抒发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情,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里_则直抒胸臆,表达出天涯游子思乡的悲苦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三人教实验版一、基础知识(30分)1.请给下列加粗的字词注音。
(4分,每空0.5分)纤()维怅惘()吓懵()颀()长蓦()地旌()旗怠()惰恬()静2.四字词语填空。
(4分,每空0.5分)如泣如()()然而止()过境迁抑扬顿()()雀无声不胜()举无()之谈单枪()马3.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共3分)4.指出并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每句1分)(1)贝多芬则以他的严谨、庸容、博大、丰瞻使我五体头地得喘不过气来。
(2)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优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它迷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5.文学常识填空。
(9分,每空0.5分)(1)《我的信念》的作者是,人,著名,曾获得诺贝尔奖。
(2)孔子,名,字,春秋时国人,(即现在)。
我国古代伟大的、。
(3)《观沧海》的作者是,字,(现在某某亳州)人。
东汉末年的、、。
他的诗以见称。
(4)请将下列作者与作品连线。
(4分,每个0.5分)《次北固山下》蒲松龄《钱塘湖春行》X义庆《西江月》冰心《天净沙·秋思》泰戈尔《山市》辛弃疾《世说新语》两则马致远《金色花》白居易《纸船·寄母亲》王湾6.补全诗句。
(5分,每句0.5分)(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
(3)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离愁。
(5)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6)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
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
(8)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
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
(9)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10)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试卷(满分:150 分时间:150 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 35 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完成(1)—(3)小题。
(6分)轻轻地打开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tān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合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语文的世界里徜徉,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1)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 分)分歧.() tān()痪(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烧灼.(zhuó)干涸.(hé)蹒跚.(shān)拈.轻怕重(niān)B.抽噎.(yē)嗔.怪(chēn)蜷.伏(quǍn)哄.堂大笑(hōng)C.怂恿.(yǒng)怪诞.(yÁn)坍.塌(tān)神采奕.奕(yí)D.缥缈.(miǍo)爵.士(jué)称.职(chèng)随声附和.(hé)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3分)A.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C.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
D.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 分)A.人的一生,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风景B.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谁也没法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D.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璃粉刷、护栏改造、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人教实验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语言运用(30分)1.书写:请从下列各句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两句写到田字格中。
(2分)(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分)()A.诱惑(yòu)凝视(nínɡ)嶙峋(xún)目眩(xuàn)B.茁壮(zhuó)伫立(zhù)虬龙(qiú)撤销(chè)C.猝然(zǔ)论语(lún)湛蓝(zhàn)唱和(hè)D.竦峙(sǒnɡ)骸骨(hái)峰峦(luán)静谧(mì)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2分)()A.踉跄哞哞澄澈女娲B.缥缈炫耀赏赐陛下C.笑柄敖然宽恕憔悴D.海域喧嚣喑哑狩猎4.选出下面加粗字义项正确的一项(2分)()(1)错落有致“致”的义项:①给予②集中③达到④情趣(2)历历在目“历”的义项:①经历②遍③一个一个清清楚楚(3)随声附和“和”的义项:①无主见的跟着②依照别人的体例做诗(4)黯然神伤“黯”的义项:①阴暗的样子②心里不舒服A.①②②②B.③②①②C.④③①②D.②③②①5.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4分)A.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B.人皆贺之()人皆吊之()C.次北固山下()不亦说乎()D.项为之强()危楼高百尺()6.关于作品、作家、朝代(或国别)搭配不当的一组(2分)()A.《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清代文学家B.《论语》——孔子——春秋时思想家、教育家C.《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文学家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作家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所写《风筝》一课在于对封建父兄家长摧残儿童天性的批判,表达对春日温和的向往。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1~4题23分)1.根据提示或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每空1分,共7分)(1)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 ,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5)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的“,”两句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6)在《论语》中孔子把“”看作天上的浮云。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5分)【甲】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yú chǔn)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乙】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xūn zhāng)(1)给【甲】【乙】两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称职..②附和..(2)根据【甲】【乙】两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yú chǔn) ②(xūn zhāng)(3)结合【乙】文中括号里的内容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
(1分)成语:3.下列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分)①春节来临,同学们都在努力地复习,迎接期末考试的到来。
修改意见:②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修改意见:4.下列叙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三人教实验版
一、基础知识(30分)
1.请给下列加粗的字词注音。
(4分,每空0.5分)
纤()维怅惘()吓懵()颀()长
蓦()地旌()旗怠()惰恬()静
2.四字词语填空。
(4分,每空0.5分)
如泣如()()然而止()过境迁
抑扬顿()()雀无声不胜()举
无()之谈单枪()马
3.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共3分)
4.指出并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每句1分)
(1)贝多芬则以他的严谨、庸容、博大、丰瞻使我五体头地得喘不过气来。
(2)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优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它迷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5.文学常识填空。
(9分,每空0.5分)
(1)《我的信念》的作者是,人,著名,曾获得诺贝尔奖。
(2)孔子,名,字,春秋时国人,(即现在)。
我国古代伟大的、。
(3)《观沧海》的作者是,字,(现在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的、、。
他的诗以见称。
(4)请将下列作者与作品连线。
(4分,每个0.5分)
《次北固山下》蒲松龄
《钱塘湖春行》刘义庆
《西江月》冰心
《天净沙·秋思》泰戈尔
《山市》辛弃疾
《世说新语》两则马致远
《金色花》白居易
《纸船·寄母亲》王湾
6.补全诗句。
(5分,每句0.5分)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
(3)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离愁。
(5)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6)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
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
(8)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
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
(9)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10)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二、阅读天地(32分,每小题2分)
(一)趵突泉的欣赏
老舍
①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②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由南向北的流着,这就是趵突泉流出来的。
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了一半的美。
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美景……
③泉太好了。
泉池是差不多见方的,三个泉口偏南,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
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你便觉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
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不由你不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④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
有的……这比那大泉更有趣。
⑤新近为增加河水的水量,又下了六根铁管,做成六个泉眼,水也流得很旺,但是我还是爱原来的那三个。
⑥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
1.第①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2分)
2.第②段中“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一半的美”的含义是什么?(2分)
3.第③段写“三大泉”,抓住了它们怎样的特点?(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4.第④段主要运用哪两种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5.第④段中细致写泉水往上冒的形态,请在文中找出两个句子。
(2分)
6.文中有记叙、有描写、有议论、有抒情,请各找出一句。
(2句)
(1)记叙:
(2)描写:
(3)议论:
(4)抒情:
7.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你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得到的启示是什么?(2分)
(二)笑
冰心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
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a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
——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b①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
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
——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b②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b③
严闭的心幕,慢慢地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
——一条很长的古道。
b④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
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
近村的绿树,都a②在湿烟里。
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
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
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
——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b⑤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b⑥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
——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
b⑦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
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a③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
——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
b⑧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
站住了,回过头来。
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b⑨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
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a④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1.给a①、a②、a③、a④处各填上一个最恰当的单音词。
(2分)
a①a②a③a④
2.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2分)
兀自()潺潺()倚着()澄静()
3.原文在“好似游丝一般”后面的处还有一句话,下面的四句话中选哪一句最恰当?(2分)()A.“这笑容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
B.缠绕在心际,这茅屋令人无限萦怀。
C.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D.萦怀于脑际,给人无限温暖。
4.最后一段中的“这时”指的时间是。
(2分)
5.文中选取了三幅笑的画面,有一句话是组材成篇的线索,它是。
(2分)
6.概括三幅画面相同的景和物,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树、雨、花B.树、月、花
C.路、月、树D.雨、月、花
7.三幅画面中“我”的感情变化有相同的地方,这变化是(1分)()
A.由畅快而高兴B.由平静而兴奋
C.由沮丧而欣慰D.由沉闷而激动
8.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篇散文的中心思想。
(不超过30个字)(2分)
三、作文(38分)
题目:我的习惯
要求:①选择括号内适合自己特点或经历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以完成题目:(学习、生活、睡觉、写作、劳动、锻炼、吃饭、听课、作业、走路……)
②要以自己亲历的生活为主要素材,选择某一方面写。
③写成记叙文。
④内容健康,中心明确,语言流畅,结构完整,字迹清楚。
⑤600~800字。
参考答案
一、1.略2.略3.略
4.(1)庸——雍瞻——赡头——投
(2)优——悠迷——弥
5.(1)玛丽·居里波兰科学家两次
(2)丘仲尼鲁陬邑山东曲阜思想家教育家
(3)曹操孟德沛国谯郡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慷慨悲壮
(4)略
6.(1)天涯若比邻
(2)病树前头万木春(3)巴山夜雨涨秋池(4)剪不断理还乱(5)问渠那得清如许?(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7)风正一帆悬江春入旧年(8)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9)明
月别枝惊鹊稻花香里说丰年(10)小桥流水人家
二、(一)1.突出趵突泉的美丽,和它在济南所处的地位,使读者对趵突泉产生浓厚的兴趣。
2.趵突泉在济南风景中的地位。
3.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
4.排比、比喻。
描写了泉水往上冒的形态,写得极细腻传神。
5.(1)有的……有的……有的
(2)有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
6.(1)千佛山……名胜
(2)冬天……飘荡着
(3)假若……一半的美
(4)泉太好了
7.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8.努力向上,积极进取。
(二)1.映笼濯融
2.wùchán yǐchénɡ
3.C
4.忆起两幅笑的画面时
5.“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
”
6.D7.C
8.通过三幅笑的画面的描绘,揭示笑传达的爱是伟大的。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