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文献综述的撰写及注意事项
文献综述是学者们用来研究特定主题的一种形式,旨在梳理出已发表的文献,包括有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已经发表的语言,逐步深入地探究其背后的文献学知识。
本文将从它的撰写过程和注意事项出发,来谈谈如何撰写文献综述以及在撰写的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在撰写文献综述之前,需要对文献的背景做一番调查和研究,以此确定所要探讨的主题。
比如,在消费者行为中,可以从文献中概括出积极买家行为、消费者决策过程、消费者信任及买家印象等内容。
其次,一旦确定了主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文献和阅读,以确保覆盖了当前的研究内容,建立一个完整的文献资料库,便于后续的综述。
在撰写文献综述之前,还需要熟悉文献综述的格式,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论题,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目的和目标,以及用于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其次,文献综述应当记录、理解和分析文献,要求分开文献进行综述,不应混淆不同文献的内容。
写文献综述的步骤宝子,写文献综述其实没那么难啦,就像搭积木一样,一步一步来就好。
第一步呢,就是确定主题。
这就好比你要去旅行,得先决定去哪儿。
你得找个自己感兴趣或者跟你研究相关的主题。
比如说你对猫猫的行为感兴趣,那“猫的行为习性研究”就可以是你的主题啦。
这个主题不能太宽泛,不然就像大海捞针,也不能太窄,不然找不到足够的资料。
第二步,开始找文献。
这就像探险家找宝藏一样。
你可以去图书馆啦,数据库啦这些地方。
像知网、万方这些数据库就像装满宝藏的大箱子。
搜索的时候呢,要多用一些关键词,就像你拿不同的钥匙去开锁。
找到文献之后,可不能一股脑儿全收下,要挑挑拣拣,那些质量高、和主题相关度高的才是你要的“宝贝”。
第三步,阅读文献。
这时候你就像个小侦探,要从文献里找出有用的信息。
边读边做笔记哦,把那些重要的观点、数据、研究方法啥的都记下来。
不过这时候可别偷懒,一定要认真读,不然就会错过很多关键的东西。
第四步,整理文献。
把你找到的文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
可以是按照时间顺序,比如先讲早期的研究,再讲近期的;也可以按照观点分类,相同观点的放在一起。
这就像给你的小宝贝们排队一样,整整齐齐的。
第五步,开始写啦。
先写个引言,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主题为啥重要。
然后就按照你整理的顺序把文献里的内容写进去,别忘了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哦。
就像你在给朋友讲故事,要把故事讲得有条有理。
最后再写个结论,总结一下这些研究都有啥成果,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宝子,按照这个步骤来,文献综述就能轻松搞定啦。
加油哦!。
如何写文献综述范文撰写文献综述是指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全面的整理、分析和总结,从而揭示研究领域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下面是一份关于如何撰写文献综述的指南:1.确定研究领域:首先需要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然后在这个领域内收集相关文献。
可以通过学术数据库、文献索引和期刊等渠道进行查找。
2.收集文献:根据研究领域的特点和目标,在收集文献时要有一定的选择性。
优先选择最新的研究成果和重要的期刊文章。
同时,还可以借鉴已有的文献综述和综合评论,以便更好地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
3.阅读和整理:阅读文献时要注意留下阅读笔记,例如重要观点、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等。
可以使用文献管理工具来帮助整理和分类文献。
4.结构和组织:在撰写文献综述之前,需要为综述确定一个适当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常见的结构包括按时间顺序、按主题和按研究方法等分类。
5.撰写综述: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重要性,并概述综述的目的和结构。
-文献综述主体:重点解析已有研究,包括相关研究的目标、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
可以根据主题将文献分组讨论,或者按时间顺序进行讨论。
-分析和总结:根据已有文献的内容和实验结果,分析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同时,还可以指出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对整个文献综述进行总结,强调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6.修改和润色:完成初稿后,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润色,确保逻辑清晰、表述准确,并检查是否有语法、拼写和标点错误。
总之,撰写文献综述需要耐心和细心,在收集、整理和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对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同时,一份好的文献综述应该具备逻辑清晰、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和表达准确等特点。
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与方法摘要:本文阐述了文献综述的目的与作用,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如何撰写好文献综述的框架及步骤,指出了查找文献的途径及方法,总结了写作文献综述的格式及注意事项,并介绍了文献综述的五个基本特点。
关键词:文献综述;写作技巧一、文献综述的概念及作用(一)文献综述的概念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如学科和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综”即收集“百家”之言,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加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
其目的并不是将可能找到的文章或者观点列出,而是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阅读、思考、分析、综合、概括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内容叙述出来,在叙述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评论。
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能够以其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二)文献综述的作用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别人的研究工作,避免自己重复他人的研究;②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有助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帮助自己了解教育领域的前沿动态、学术研究进展,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等;③受他人研究的启发,学会寻找新的研究课题,掌握新的教育研究方法;④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培养自己归纳、分析、综合的能力,有助于自己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进行文献综述一般可分为选题、文献检索、整理文献和汇总成文几个基本步骤。
1.选题进行文献综述通常是出于某种需要,比如为准备学术会议的专题演讲,从事某项课题的研究,为某专题积累相关文献资料等。
因此,在为文献综述选题时,应从实际出发,明确为何要进行文献综述。
可以说文献综述的选题X围很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则可为一种方法、一个理论。
文献综述篇1一、引言叛逆心理是不健康的一种心理,如果家长、教师方面不能及时给予矫正,将会对他们的发展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目前我国教育专家、学者们针对青少年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一般都是从家长、老师们转变思想,耐心与青少年沟通以及加强社会文化现象方面着手的。
而社会文化现象方面到底怎么去引导,并没有提出实质性的方法,而社会引导这一方面在我看来,恰恰与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所做的引导起着一样重要的作用。
所以说,矫正青少年叛逆心理的这条道路,依然很漫长。
二、正文(一)叛逆心理的概念至今为止,关于叛逆心理这个定义还没有一个唯一的概念。
不过学者们普遍认同朱智贤在《心理学大辞典》中对叛逆心理的界定:客观环境与主题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二)叛逆心理的表现通常学者们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有2个主要方面在变化。
一个是从生理方面;另一个是在心理方面。
对于生理方面学者们一致都认为孩子在身体结构上在发育;心理上,青少年在得不到渴望的承认和理解时,常常表现为任性和耍小脾气,常常采用怀疑的眼光和敌视的态度来对待周围事物。
更严重者常常无视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甚至用传播负能量来扰乱周围人的思维和态度,给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叛逆心理的危害几乎所有青少年都会经历叛逆心理,它有什么危害呢?绝大部分学者对这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却没有给予确切的说明。
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他们的某些不恰当的行为和心理如果不加以纠正和引导,会导致其产生对抗社会、不合群等病态性格,甚至会进一步走向犯罪的道路。
也有无数案例也证明了严重逆反心理的危害。
如社会上多发的离家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都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在叛逆初期给予正确的引导,会引起多么严重的后果。
(四)青少年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对于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是无一例外都提到了以下几种。
1、自身原因。
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发育时期脑功能越来越发达,思维发展也也越来越迅速。
青少年由于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们在生理上性意识以及性别意识都开始觉醒,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越来越强烈的独立意识。
文献综述的撰写方法文献综述是在进行科研项目、学术研究或学位论文等工作中,对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和评价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文献综述的撰写方法:1.确定研究主题在撰写文献综述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应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范围,避免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
2.搜集相关文献搜集相关文献是撰写文献综述的基础。
可以通过图书馆、学术搜索引擎、学术数据库等途径搜集相关文献。
在搜集文献时,应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时效性的文献。
3.阅读和理解文献阅读和理解文献是撰写文献综述的关键。
在阅读文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研究背景和意义: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意义,有助于理解研究问题的提出和发展趋势。
(2)关注研究方法和技术:关注所搜集文献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助于评估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3)注重结果和结论:注重所搜集文献的研究结果和结论,有助于全面了解其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
4.组织文献内容在阅读和理解文献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组织文献内容:(1)按照研究主题进行分类:将文献按照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有助于对不同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2)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将文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有助于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3)提炼重要观点和结论:对文献中的重要观点和结论进行提炼和概括,有助于突出重点和体现研究价值。
5.撰写文献综述在组织好文献内容后,可以开始撰写文献综述。
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综述目的和结构: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明确目的和结构,确保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2)注重语言表达和风格: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重语言表达和风格,确保文章流畅、简洁、易懂。
(3)合理引用和参考: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对所引用的文献进行合理引用和参考,确保文章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6.修订和完善完成初稿后,应对文献综述进行修订和完善。
应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逻辑性和结构:检查文献综述的逻辑性和结构是否合理,确保文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文献综述撰写的技巧与方法文献综述是对其中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概述和分析,其主要目的是汇总和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以便指导和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
撰写文献综述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是一些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和方法。
1.确定主题和范围:在撰写文献综述之前,需要明确综述的主题和范围。
选择一个明确的主题可以帮助你把握综述的方向,避免过于笼统或过于狭窄。
2.收集文献:收集相关的研究文献是撰写文献综述的前提。
可以使用学术数据库、图书馆资源、专业期刊等渠道来获取文献。
收集文献时,要注意选择与主题相关、权威可靠的文献,并根据研究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文献类型,如综述、实证研究、理论研究等。
4.文献分类和整理:根据文献的内容和主题,对已筛选的文献进行分类和整理。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主题分类、方法类型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在整理文献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文献管理软件或类似工具来帮助管理和整理文献。
6.文献综合和撰写:在进行文献综合时,需要将已分析和总结的文献进行有机的综合和整合。
可以按照逻辑顺序和相似性在论述上进行组织,同时对不同文献之间的关系进行交叉引用。
在撰写时,要确保结构清晰、表达准确、逻辑流畅。
7.文献引用和注释:在撰写文献综述时,一定要注重文献的引用和注释。
正确引用文献可以保证学术诚信和知识产权,也有利于读者查找和参考所引用的文献。
可以使用合适的引用格式,如APA、MLA等,在适当的位置引用文献,并在文末提供完整的文献列表。
8.修订和完善:完成初稿后,需要对文献综述进行修订和完善。
可以请同行或专家对综述进行评审,并根据意见对综述进行修改和优化。
在修订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文献是否准确、数据是否可靠、逻辑是否合理等问题。
总之,撰写文献综述需要系统性、全面性和批判性思维。
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能撰写出高质量的文献综述。
同时,要注重文献的收集、筛选、评估和整理,合理安排文献的组织和呈现方式,遵循学术规范进行引用和注释,最终形成一篇有价值的综述文稿。
文献综述撰写的步骤引言文献综述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分析,总结和评价已有研究成果,为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将介绍撰写文献综述的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文献综述的写作。
1.确定研究主题在进行文献综述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应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研究问题,以便在文献综述中进行查找和筛选相关文献。
2.收集文献在确定了研究主题后,接下来需要收集相关的文献。
可以通过图书馆的数据库、学术搜索引擎和相关领域的期刊等途径进行文献检索,获取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3.筛选文献在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文献后,需要对文献进行筛选。
首先,根据标题和摘要对文献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
然后,对剩余的文献进行全文阅读,进一步筛选出与研究主题相关且质量较高的文献。
4.整理文献在筛选出合适的文献后,需要对文献进行整理。
可以根据文献的主题或内容进行分类,建立一个清晰的文献框架。
同时,还可以使用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文献的归档和管理,方便后续的查找和引用。
5.分析文献在整理好文献后,接下来需要对文献进行分析。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献进行分类和比较,找出文献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还可以对文献中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评价和总结,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6.撰写综述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可以开始撰写文献综述。
综述应包括引言、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部分。
可以根据文献的分类和分析结果,结合自己的观点和理解,逐步展开综述的内容。
7.审阅修改在完成综述的初稿后,需要进行审阅和修改。
可以请同行专家或导师进行评审,对综述的内容、结构和语言进行指导和修改。
同时,还可以进行多次的自我审阅,确保综述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结论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可以完成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的撰写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同时也需要保持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希望本文介绍的步骤能对读者进行文献综述的写作提供帮助,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文献综述任务。
文献综述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研究一、前言部分手写数字识别(Handwritten Numeral Recognition)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简称OCR)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对象是:如何利用电子计算机自动辨认人手写在纸张上的阿拉伯数字。
OCR是模式识别的一个分支,按字体分类主要分为印刷体识别和手写体识别两大类.而手写体识别又可分为受限手写体和不受限识别体,按识别方式有课分为在线识别和脱机识别。
在整个OCR领域中,最为困难的就是脱机手写字符的识别。
到目前为止,尽管人们在脱机手写英文,汉字识别的研究中已取得很多可喜成就,但距实用还有一定距离。
而在手写数字识别这个方向上,经过多年研究,研究工作者已经开始把它向各种实际应用推广,为手写数据的高速自动输入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字符识别处理的信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字信息,处理的主要是用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字(如:汉字,英文等)书写或印刷的文本信息,目前在印刷体和联机手写方面技术已趋向成熟,并推出了很多应用系统;另一类是数据信息,主要是由阿拉伯数字及少量特殊符号组成的各种编号和统计数据,如:邮政编码,统计报表,财务报表,银行票据等等,处理这类信息的核心技术是手写数字识别。
因此,手写数字的识别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旦研究成功并投入应用,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2][15]二、主题部分(一).手写数字识别研究的理论意义手写数字识别作为模式识别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1.阿拉伯数字是唯一的被世界各国通用的符号,对手写数字识别的研究基本上与文化背景无关,这样就为各国,各地区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施展才智的大舞台。
在这一领域大家可以探讨,比较各种研究方法。
2.由于数字识别的类别数较小,有助于做深入分析及验证一些新的理论。
3.尽管人们对手写数字的识别已从事了很长时间的研究,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到目前为止机器的识别本领还无法与人的认知能力相比,这仍是一个有难度的开放问题(Open problem)。
文献综述格式[5篇范文]第一篇:文献综述格式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要求文献综述是在对论文相关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
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对有关研究领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对论文相关文献作了批判性的分析与评论。
对于正在从事某一项课题的研究者来说,查阅文献资料有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争议的地方、研究的最新方向和趋势、被研究者忽视的领域、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等。
一、文献综述格式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1.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采用与选题同样或相关的文献综述的表述。
例如: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文献综述2.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提要或摘要、关键词(学校有要求)3.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简略写);4.文献综述的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5.文献综述的结论: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6.文献综述的附录(或“参考文献”,即撰写文献综述所参阅的文献,与论文正文的参考文献格式相同):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二、文献综述写作要求(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
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范文1】: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文献综述......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
中学体育课程增设羽毛球运动的必要性文献的综述
前言:
羽毛球运动既是竞技运动项目,也是一项备受广大学生青睐的健身运动项目。
经调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各中学体育课还没有羽毛球这一项目的课程。
羽毛球运动能积极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能培养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心理素质,是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是符合中学生年龄的活动以及运动负荷符合中学体育课程的时间安排,所以羽毛球课程的开设有一定的必要性。
1、普通中学羽毛球课程教学现状研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8 条指出:根据学校体育的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
可以由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重新组合在一起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兴趣学生的需要。
羽毛球运动具有它独特的魅力和运动价值,是集智能、体能、技能为一体的全身性的隔网对抗型运动项目,它具有简便、观赏、娱乐、强身等特点,并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而且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意识、爱好和习惯, 为学生步入社会后开展体育活动打下良好体质和技能基础[1]。
如今,我国部分中学已开始纷纷开设羽毛球课程。
2、普通中学体育课程开展羽毛球项目存在的问题
一、运动场地及器材的限制。
由于我市处于我国的北部地区,其特有的气候地理条件决定了我市各个中学不可能在室外常年开设羽毛球课程。
虽然各中学都有综合体育馆,但由于人数的原因,其现有的室内羽毛球场地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滞后。
在大多数教学中,部分教师仍沿用了以前篮球、足球、排球等传统项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持拍、步法、正反手发球、正反手击球循序渐进的向学生进行讲解。
然而过于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了很多学生的兴趣,造成部分学生打起了退堂鼓,不利于今后教学活动的开展。
3、普通中学体育课程开展羽毛球项目的建议
3.1 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在确保体育课教学的基础上,利用早中晚和双休日时间上羽毛球特长班,形式上灵活多
样。
另外还可以实行有偿健身,以馆养馆,形成良性循环。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机制,抓好教学能力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术技能,力争多专多能尽快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3.3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养成锻炼的习惯
现有的羽毛球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技术来安排的,但对学生未来健身活动指导性并不强,如果在教学中多注重步法移动的练习、手臂下肢力量的练习,让学生了解在不规范的场地上如何开展健身活动,会更适合学生今后健身锻炼的需求,树立终身体育思想[7]。
4、羽毛球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研究
4.1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
凡是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效率就高,质量就好。
在羽毛球课堂上,首先要启发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智能,找到羽毛球课堂中自己的兴趣点。
4. 2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要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学生。
这就使得教学实施者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
4. 3培养以健身为主的生活方式
当今的体育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素养的教育和科学体育锻炼原理与方法的传统传授,我们要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又要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达到现时受益、终身收益之效。
结论:
中学生体育课的真正目的是使学生有个学习的好身体,正值青春期的他们拥有着活力与激情,适度的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在教学手段上也要充分体现出趣味性、娱乐性、健康型、系统性,体现出竞争和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努力通过羽毛球这项课程,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意识、爱好和习惯,为学生步入大学后开展体育活动打下良好体制和技能基础。
参考文献:
[1]伍天花,伍天慧,吴振红.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03):111-116.
[2]邓慧.我国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的现状反思与对策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68):131-132
[3]姜晓宏,羽毛球选修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验[J].辽宁体育科技,2005(4).
[4]华彬.湖南省高校羽毛球运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8(4) : 74 - 77.
[5]宋永成,翟丰.江苏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 23(3) : 101- 102.
[6]吴毅.高校羽毛球选项课现状讨论[J].读与写杂志,2008(6) .
[7]曾五一,顾俊杰,王晓春.南京市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8]唐志,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展羽毛球选修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音美教学,2009.2(中旬刊):187.
[9]顾建娣.体育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到底何在?[J].教学与管理,2006.
[10]刘晓丽.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研究[D].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