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三)
- 格式:doc
- 大小:145.50 KB
- 文档页数:5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情景中形成的像,属于实像的是()A.亭台在湖面的倒影B.从放大镜中看到镜后正立、放大的数字C.小孔成的像D.“海市蜃楼”2.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成虚像的是()A.②④B.①③C.①④D.③④3.下列现象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A.镜中花B.平静的水面上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C.放映幻灯时银幕上的画面D.放大镜观察书上的字4.关于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有时放大有时缩小有时等大C.虚像,因用光屏接收不到,所以人眼也看不到D.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也可用人眼直接看到5.下列关于虚像和实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是由实际光线进入人眼,虚像是人的幻觉B.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不能C.实像都是缩小的,虚像都是放大的D.实像是光折成的,虚像光反射成的6.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A点时,可以在C点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放至C点,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放在图中的()A.AB之间B.A点C.A点的左侧D.B点的右侧7.如下图的四个透镜中,哪个是凸透镜()A.B.C.D.8.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透镜与纸间的距离,光斑一定变大B.减小透镜与纸间的距离,光斑一定变大C.只增大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便能通过光斑大小的变化比较透镜的焦距与l的大小D.只减小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不能通过光斑大小的变化比较透镜的焦距与l的大小9.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光斑,说明()A.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C.此类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D.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10.下列光学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凸透镜B.潜望镜C.凹透镜D.平面镜二.多选题(共5小题)11.如图中成实像的是()A.a B.b C.c D.d12.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能在光屏上接收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收到B.实像和虚像都能用眼睛观察到C.实像是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D.实像都倒立,虚像都是正立放大的13.以下是某同学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正确的是()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光屏上承接到的像一定是实像C.实像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D.缩小的像一定是实像14.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摸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15.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可能小于L B.可能等于L C.可能大于L D.一定等于L三.填空题(共5小题)16.能被眼睛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叫做;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后反射光线的相交而成,因此平面镜成的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人教新课标版----d34acb6c-6ea9-11ec-9c40-7cb59b590d7d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人教新课标版第三章透镜单元测试题及其应用编号姓名评分一、多项选择题(13)×3分=39分)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a.1、2、3b.4、5、6c.1、3、5d、 2、4、61234562.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
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
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3.下列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4.将凸透镜直接面对阳光,并在距离凸透镜20厘米的纸上接收一个小而明亮的光斑。
当一个物体被放置在距离凸透镜50厘米的地方时,你可以得到()A.放大的,直立的真实图像B.缩小的,直立的真实图像C.放大的,倒置的真实图像D.缩小的,倒置的真实图像5。
如图所示,在镜头的另一侧,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
以下对投影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d、要使屏幕上的清晰图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投影即可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的情况是图中的()abcd7。
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幕和蜡烛火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可以在光幕上形成清晰的图像,然后()a.形成的图像是竖直缩小的真实图像,B.形成的图像是倒置缩小的真实图像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8.如图所示,为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未画光幕)。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凹透镜的是()A.B.C.D.2.小明家安装了新的家用监控摄像头,小明对监控摄像头的镜片产生好奇,于是拆下旧监控摄像头的镜片进行观察。
关于监控摄像头的镜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B.中间薄、边缘厚的不透明镜片C.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D.中间厚、边缘薄的不透明镜片3.下列各图是小明所画的光经过透镜(图中未画出)后的折射光路,其中是凸透镜的是()A.B.C.D.4.关于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的说法,正确的是()A.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没有焦点B.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C.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D.透镜的光心位于它的主光轴上5.外出旅游,照相机是我们常用的工具,它能记录我们沿途所见的美丽风光,它相当于一个()A.反光镜B.凹面镜C.平面镜D.凸透镜6.如图所示将一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L B.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靠近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L一定大于透镜的焦距C.由于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所以可能是凹透镜D.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也随之变大7.关于透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束光射向凸透镜,通过凸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B.从焦点处射向凸透镜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平行主光轴C.经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D.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8.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B.C.D.9.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①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①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①经过凹透镜的光线有可能比原来更会聚了一些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①①正确C.只有①①正确D.只有①正确二、填空题10.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b点,在虚线框内放入甲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框内放入乙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甲是透镜,乙是透镜。
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3X 3分共39分)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A. 1、 2、B. 4、5、C. 1、3、D. 2、4、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 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
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A.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D. 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 8. 如图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 将蜡烛 移 动 到 30cm学号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分 __________1.3 6 5 62. 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
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F 雨使得瓶中进()3.AB 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 CD在距凸透镜20cm 的纸上承接到一个很小、 很亮的光斑。
当把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凸透镜A.放大、正立的实像 50cm 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B. 缩小、正立的实像C.放大、倒立的实像D.5.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
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 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 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D. 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投影片缩小、倒立的实像-It蜃片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的情况是图中的(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 刻 度 线 处, 则6」_ I ・ _ 1」V L 一 I I I I I I I 10 20 30 40 50 60 70 SOfem)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正确的是IF F(F 2F()A.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1) 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 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 凸透镜的焦距是cm(3) 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 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的实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2. 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5. 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5cm B. 10cmC. 15cmD. 25cm6.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A. 缩小、正立的虚像B. 放大、正立的虚像C. 缩小、倒立的实像D. 放大、倒立的实像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 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A. u<fB. f<u<2fC. u=2fD. u>2f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日食,这一现象蕴含的物理知识是()A.光的色散B.凸透镜成像C.光的直线传播D.平面镜成像2.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①②B.③①C.②④D.③④3.物理课上,同学们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物体,透过凸透镜不能看到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像B.正立缩小的像C.倒立放大的像D.倒立缩小的像4.我国某新型战斗机配有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系统中的光学元件相当于晶状体,内置光电传感器相当于视网膜,成像原理与人眼相似。
从空中拍摄地面物体时,物体在光电传感器上形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光屏上成放大的像B.将蜡烛远离透镜,并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光屏上的像变小C.由于燃烧蜡烛越来越短时,光屏上的像越来越低D.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不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6.如图所示,透过表盘上光滑透明凸起部分,能清楚地读出日期信息,此凸起部分相当于()A.玻璃砖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7.如图所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蜡烛放在图中A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D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B.蜡烛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C.若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蜡烛可能放在图中B区域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蜡烛应该放在图中C区域8.如图所示,前后两块相邻透镜的焦点恰好重合,从光源S点向右发出一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先后经2个凸透镜折射和一个凹透镜折射,在A、B、C、D四段光线中,其中描绘错误的是()A.A段光线B.B段光线C.C段光线D.D段光线二、填空题9.珍爱双眼,健康同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3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要想利用凸面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面镜的____上.2.关于凸面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核心;通过核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主光轴.3.物体到凸面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_的____像,依照那个道理制成了____.4.在做凸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当蜡烛距离凸面镜36 cm时,像成在距凸面镜20 cm另一侧的光屏上,看到的是____、____的____像,所用凸面镜的焦距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 cm.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被拍照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___的位置,在相当于____的胶片上取得____的____的____像.6.照相机用光圈操纵____的光的多少,某人拍照敞亮的物体以后又去拍照暗淡的物体,光圈应适当____(填“开大”或“缩小”)7.在研究凸面镜成缩小实像的实验中,需要的要紧器材有刻度尺、蜡烛、凸面镜和____其中要求____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上.8.当物体在凸面镜的两倍焦距之外并向透镜移动时(不超过2倍焦距),像离透镜的距离将____,像的大小将____,且成的像是____像.9.把物体置于凸面镜主光轴上距透镜40 cm,透镜的焦距为15 cm,那么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是____立____的____像.假设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了15 cm,那么物体的像将向____方向移动,同时像变成____立____的____像.10.幻灯机的幻灯片要____插在____透镜的后面比核心略远些的地址,这时银幕上的像的性质是____、____的____像.11.幻灯机和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____镜,物体应放在____,像在____,像的性质是____.假设要使银幕画面更大些,幻灯机与电影机应离银幕____些.12.显微镜有____个凸面镜,靠近眼睛的叫____,它的作用____.靠近物体的叫____.要想看清太空中的星星要用____,它有____个凸面镜,靠近眼睛的叫____,靠近物体的叫____.它能使物体成____、____的____像.13.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____、____,由____进入眼球内部,再通过____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____上能形成清楚的物像.14.若是眼球的____,或晶状体的____,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____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____造成近视眼.15.猫从黑暗处走到阳光下,____会变____,用来减小阳光对眼球的刺激,这是由____内的滑腻肌操纵完成.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16.一个物体到凸面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取得一个放大的实像,假设把物体沿凸面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面镜45 cm处,那么成像的情形必然是()A.放大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缩小的实像D.上述三种情形都可能17.物体从距凸面镜12 cm处移到距凸面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取得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面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18.在做凸面镜成像实验时,当蜡烛距凸面镜15 cm,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那么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蜡烛距透镜40 cm时,必然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C.蜡烛距透镜20 cm时,必然成放大的实像D.蜡烛距透镜6 cm时,必然成放大的虚像19.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10 cm~20 cm之间调剂,现因原镜头损坏,那么应选用以下哪个元件做镜头()A.焦距为5 cm的凸面镜B.焦距为10 cm的凹面镜C.焦距为10 cm的凸面镜D.焦距为20 cm的凸面镜20.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和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别离是()A.大于2f,小于f B.大于2f,小于2f,大于fC.小于2f,大于f,大于2f D.大于f,大于2f21.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假设要利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那么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A.100 mm之外B.50 mm之内C.略大于50 mm D.恰为50 mm 22.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取得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23.用一个凸面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实像老是正立的、虚像老是倒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面镜越近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面镜越近像越大24.一个物体放在凸面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 cm的光屏上取得了一个清楚放大的物体的像,假设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 cm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取得清楚的像,那么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A.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B.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C.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D.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25.一个蜡烛位于凸面镜前,调剂透镜和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清楚的像;假设维持凸面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那么()A.在光屏上再也不呈现像B.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C.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D.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26.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关于正常人来讲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若是因为()A.视网膜能够前后移动调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剂C.瞳孔能够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能够调剂三、实验题(每题3分,共9分)27.在探讨凸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必需把凸面镜、蜡烛、光屏放在____上,而且____应放在其他两种器材之间,使烛焰、凸面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28.当光屏上取得一个清楚、缩小的实像时,说明蜡烛在凸面镜_____;假假想取得一个清楚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____方向移动,同光阴屏应向____方向移动.像的大小是慢慢_____,假设不管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蜡烛处于_____的范围了.29.在探讨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是不管光屏如何移动,光屏都收不到像,缘故可能是:(1)_____ ;(2)_____ ;(3)_____.30.某同窗在探讨凸面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平行光照在凸面镜上,在距凸面镜20 cm的屏上取(1)此凸面镜的焦距是多大?(2)物体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哪个点?(3)物体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是哪个点?(4)物体成放大、实像时,像的位置在什么范围?(5)物体成缩小、实像时,像的位置在什么范围?(6)你能测出虚像的像距吗?说出你的测法.四、作图题(共17分)31.(6分)在各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32.(6分)完成以下图中的光路图.33.(5分)请在图中填透镜、面镜.答案1.核心;2.不改变、集聚于、平行于;3.倒立、缩小、实、照相机;4.倒立、缩小、实、小于;5.凸面镜、大于2倍焦距外、光屏、倒立、缩小、实;6.进入镜头、开大;7.光屏、凸面镜、烛焰、光屏中心;8.变大、变大、实;9.倒、缩小、实、远离透镜、倒、放大、实;10.倒、凸、倒立、放大、实;11.凸透、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二倍焦距之外、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远;12.两、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望远镜、两、目镜、物镜、倒立、缩小、实;13.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视网膜;14.前后径太长、曲度过大、晶状体、前方;15.瞳孔、小、巩膜16.D 17.D 18.C 19.C 20.B 21.C 22.D 23.C 24.A 25.C 26.D 27.光具座(桌子)、凸面镜、同一高度;28.2倍焦距之外、靠近透镜、远离透镜、变大、一倍焦距;29.(1)烛焰、凸面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蜡烛在核心处(3)蜡烛在1倍焦距之内30.(1)凹面镜(2)凸面镜(3)凹面镜(4)凸面镜(5)凸面镜(6)平面镜31.3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笔在水中偏折B.水中“月亮”C.“千手”观音D.海市蜃楼2.凸透镜成像中,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转换点在()A.焦点处B.一半焦距处C.二倍焦距处D.三倍焦距处3.图为某同学游酒埠江时拍下的一张照片.根据这张照片可推断A.山峰有多高,湖水有多深B.照片中实景在上,倒影在下C.群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4.现在的教室作为标准化考场,都安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子监控器,其主要由光学系统和光电转换系统两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经光电转换系统转换成电信号并输送到监控中心。
其中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A.平面镜成实像B.平面镜成虚像C.凸透镜成实像D.凸透镜成虚像5.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A.镜面的大小B.物体本身的大小C.物体距镜子的距离D.平面镜放置的位置6.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字与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B.此透镜只能成虚像C.此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D.此透镜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7.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8.如图所示,主光轴上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有一光屏,此时光屏和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d,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现让光屏稍微靠近凸透镜,光斑的面积会减小,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判断()A.d一定小于fB.d一定大于2fC.d一定大于f,小于2fD.d可能大于2f,也可能小于f9.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映出荷叶纹理的“清晰”像.这个像的特点是()A.正立放大B.正立等大C.倒立放大D.倒立缩小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的烛焰像,若用一张硬纸板遮去凸透镜上面的一半镜面,则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是:()A.屏上的像消失B.像变得模糊不清,需要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C.光屏上只有一半烛焰的像D.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减弱1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C.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D.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二、填空题12.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凸透镜可以成正立的实像C.摄像头发光照亮了二维码D.平行光通过摄像头会发生折射3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人的身后进行“补光”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这些说法正确的是A.甲与乙B.甲与丙C.乙与丁D.丙与丁4如图是小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情景示意图,蜡烛位于距透镜1.5倍焦距处,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工作原理与此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元件是()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潜望镜15.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主要是利用它对光的会聚作用B.要使投影仪在光屏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仪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6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A B C D7用手机看视频,图像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可看到放大了的图像,如图所示,手机距离透镜15cm,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20cmB.15cmC.10cmD.5cm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C.若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的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9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的矫正是佩戴合适的凸透镜B.用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在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D.人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实像10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分别为f1、f2的甲、乙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
一、选择题1.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把光能量聚集的点就是焦点B.在成像实验中,若蜡烛、凸透镜、光屏不在同一直线上,则凸透镜不能成像C.2倍焦点处是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小2.下列哪种镜头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同()A.显微镜物镜B.显微镜目镜C.望远镜物镜D.望远镜目镜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这个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纺织工人在检查纺织品的质量时,要观看纺织品的布纹是否有缺陷,应该使用()A.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焦点以内B.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焦点与二倍焦距点之间C.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二倍焦距点之外D.凹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焦点以内5.学习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小明同学进行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A.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B.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都是正立的C.实像和物体都在凸透镜的同侧,虚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异侧D.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6.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远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某小组提出的做法如下:①将光屏远离透镜;②将光屏靠近透镜;③将蜡烛远离透镜;④将蜡烛靠近透镜,你认为可行的是()A.①和④B.②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③7.如图所示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防疫登记。
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摄像头和老花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发散作用B.扫描时二维码位于手机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当二维码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虛像8.在①眼睛在视网膜上成像;②国家大剧院的倒影;③用放大镜观察邮票;④照相机成像;⑤投影仪成像中,正确归纳的是()A.一定成放大像的是①③⑤B.成正立像的是①②③C.成实像的是①④⑤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③④9.如图所示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商家支付宝收款二维码,可快速完成线上付款,当手机扫描该二维码时()A.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摄像头相当于近视眼镜的镜片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1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望远镜已逐渐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必备品进入日常生活,如图所示,关于望远镜的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望远镜靠近眼睛的镜片叫目镜,利用目镜可以把景物的像放大,相当于放大镜B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这类似于照相机C .第一个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的科学家是伽利略D .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1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当5cm u =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C .当cm 25u =时,成放大的像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 处移动到2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2.如图甲、乙所示是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图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图丁是一款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改变的镜片。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三)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透镜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凸透镜是很厚的透镜,凹透镜是很薄的透镜B.透镜只能用透明玻璃制造
C.王红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D.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2.在照毕业像时,摄影师第一次试镜头发现两边的学生没有全部摄入,则摄影师()
A.只需将照相机向远离被照者移动
B.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里缩
C.只需将照相机向靠近照相者移动
D.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外伸
3.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某—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
一清晰的像。
则()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5.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无法成像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6.会聚光束经过一凹透镜折射后()
A.可能变成平行光束B.可能变成发散光束
C.可能仍是会聚光束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7.在要光屏上得到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像,应当使用()
A.凹透镜B.平面镜C.凸透镜D.三种都可以
8.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B.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
C.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出红外线
9.小军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
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B.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C.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10.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成像与下列成像在原理上
相似的是( )
A.平面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放大镜
11.在凸透镜成像的观察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 处,则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12.在凸透镜及其应用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是用凸透镜制成的
B.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任何位置都能在透镜的另一侧通过透镜看到一个放大的虚像
C.照相机镜头的焦距大于或等于暗箱的最大长度
D.放幻灯时,幻灯片总是倒插于幻灯机镜头的焦距之内
13.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屏拿开,则( )
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
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
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
D.像不存在
14.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面部分,则物体的像将()
A.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
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D.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
15.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f是()
A. f<2cm
B. 2cm<f<4cm
C. 4cm<f<5cm
D. 5cm<f<8cm 16.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
二、填空题:
1.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___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___作用。
2.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处。
3.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_______像(填“虚”或“实”),此时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的焦点时,像逐渐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_________(填“变大”或“缩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像(填“虚”或“实”)。
4.小午有一块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若想用它做一个模拟照相机,则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若想用它做投影仪的镜头,则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若想将它作为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
5.通过写字台上的玻璃板观察玻璃板下的文字,所看到的文字的位置往往比实际位置___(选填
“高”或“略低”)一些,这是由于。
6.青少年如患有近视眼,应配戴由制成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中老年如患有远视眼,应配戴由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以m 为单位)的倒数乘以100,某同学测得他奶奶所戴的老花镜的焦距为25cm,则此眼镜的度数为度。
三、实验题:
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如图甲所示:
(1)他首先利用甲图的方法测出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如图乙,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选填“上”或“下”);(3)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
一(放大/缩小)、清晰、明亮的
像,测量出此时光屏距凸透镜
的距离是12cm;
(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
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
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
为2.00cm,24.00cm,26.00cm。
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3. 在观察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条件的实验中:
⑴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上,点燃蜡烛并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⑵确定像的位置时,沿凸透镜主光轴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的烛焰的像。
⑶从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处开始,向焦点移动蜡烛,在这过程中,像到透镜的距离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⑷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条件是: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
4.如图所示,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小明和小华同学用凸透镜和光屏模Array拟眼睛,凸透镜可看作眼睛的_____ ___,光屏可看作_____ _____。
(1)小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整蜡烛、凸透镜、
光屏的位置和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且三者高度相同。
点燃蜡烛,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
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再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时,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
以上现象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_______________(选填
“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具
F
F F F
有_____________作用。
5.给你一副老花镜、一把刻度尺、一张白纸片,请你在晴天里测出它的度数,完成下列简要实验步骤:
① 把老花镜的一块镜片 着太阳光,移动镜片后面的白纸片,直到上面出现一个 、最亮的亮点。
② 测出小亮点到镜片的距离即 。
③ 换用另一块镜片, ,可求出另一块镜片的度数。
6.小红的爸爸是近视眼,要戴近视眼镜矫正;爷爷是远视眼,要戴老花眼镜矫正。
爸 爸和爷爷的眼镜外形一模一样。
有一天,两只眼镜放在一起无法判别,于是小红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法来辨别。
请你帮小红完成下列表格的空白栏。
四、作图题:
1.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2.(1)完成下列透镜的光路。
(2)在下列方框中各画一个合适的透镜,并确定其位置。
(3)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面镜或透镜
四、探究与创新题
1.如图所示,A 是物体,A ’是物体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试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及焦点。
2.有两个凸透镜,甲的焦距较长,乙的焦距较短。
要使一束平行光通过这两个凸透镜后,仍
然是平行光,这两个凸透镜应该怎样放置?有几种方案?如果要求光束变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