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油田抽油机井有关漏油故障的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29.64 KB
- 文档页数:2
抽油机井口漏油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发布时间:2021-06-10T11:22:32.96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作者:张帆孙静[导读] 众所周知,井口原油是通过光杆和盘根密封的井口而进入油管线的,在抽油井的生产过程中,光杆持续的上下运动使之与油管之间产生的磨擦使得光杆划伤,进而导致腐蚀甚至加快盘根磨损,最终导致井口盘根和光杆密封不严而漏油,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增加工人劳动强度,且加速抽油机光杆磨损,影响油田开发效益。
山东东营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胜海采油管理区张帆孙静 257000摘要:众所周知,井口原油是通过光杆和盘根密封的井口而进入油管线的,在抽油井的生产过程中,光杆持续的上下运动使之与油管之间产生的磨擦使得光杆划伤,进而导致腐蚀甚至加快盘根磨损,最终导致井口盘根和光杆密封不严而漏油,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增加工人劳动强度,且加速抽油机光杆磨损,影响油田开发效益。
本文对抽油机井口漏失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各种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
关键词:抽油机;漏油;原因与对策引言油田井场地面管理是采油工的一项重要日常管理工作,由于井口原油通过光杆与盘根密封的井口进入油管线,在抽油井生产过程中,光杆上下运动,与油管之间的产生磨擦,光杆受到划伤,进而腐蚀、加快盘根的磨损,致使井口盘根与光杆密封不严而造成漏油,给生产带来很大的麻烦。
随着清洁生产方式的推行,整治井口漏油,减轻工作量,节能减排,成为原油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何避免抽油机井口漏油,应该作为一个采油工程的课题加以研究改进。
1抽油机井口漏失的主要因素 1.1正常的盘根损耗造成的漏油现象由于光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对以胶皮为主制作的盘根不断地进行磨损,而采油工人日常巡检时对盘根盒的紧固就是保证盘根与光杆之间的紧密程度,如果在巡检过程中不及时对盘根进行紧固,会使盘根与光杆二者之间的缝隙增加造成漏油的情况。
1.2盘根自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漏油现象现在为油田生产服务的企业众多,加工盘根的企业也是数不胜数,生产加工出来的盘根也是良莠不齐。
抽油机井口漏失问题分析及处理摘要:近年来,由于抽油机井口漏失问题频发,不仅导致抽油机井检泵次数增多,给机采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也造成井口设备污染,增加工人劳动量,加上漏失的污油对设备造成腐蚀,影响使用寿命,从而影响油田产量指标的完成。
本文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抽油机井口漏失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漏失问题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井口漏失;抽油机;偏磨;处理1.引言大部分油田都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油田综合含水率达90%以上,这使得原油开采成本逐年增加,能耗形势十分严峻。
机械采油是油田生产的主要开采方式,目前使用最多最广泛的为游梁式有杆泵采油系统,主要包括抽油机、抽油杆及抽油泵等设备组成,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及经久耐用等优点。
但近年来由于抽油机井口漏失问题导致采油成本上升,油田开发效益下降,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抽油机井口漏失成为油田工作人员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抽油机井口漏失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通过对抽油泵工作过程与流体在井下管柱和井口流动过程的分析,提出了抽油机井口漏失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光杆腐蚀磨损、盘根盒密封不严或磨损严重、光杆不对中形成偏磨、井口压力过大等。
(1)光杆腐蚀磨损光杆腐蚀,是由于原油中含有H2S、CO2、O2等多相流腐蚀介质,这些物质在较低的含量下就可以腐蚀光杆,加上光杆在井筒采出液液面上进行不停的往复运动,光杆材质发生塑性变形,从而造成光杆表面应力不集中而加快磨损程度。
(2)盘根盒密封不严或磨损严重采油井口上部有盘根盒,起密封油管与光杆环形空间的作用。
通常盘根盒密封不严,主要原因是由于盘根盒松、盘根损坏严重或老化引起的。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采油井口光杆密封装置中的密封圈基本上每2个月需更换一次,甚至有时一天更换两次。
(3)光杆不对中形成偏磨光杆偏磨是由于安装过程中出现偏差、井口偏斜及基础下沉等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光杆与井口不对中,造成偏磨。
光杆偏磨问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光杆报废数,而且由于光杆磨损加快导致盘根更换次数频繁,从而影响原油产量,造成生产成本费用增加。
油井漏失原因及预防办法摘要:油井漏失已经成为目前抽油机井生产中比例比较大的一个原因,如何能够减少漏失对原油产量,日常管理及作业中带来的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是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实例对油井漏失原因的分析,对漏失部位的诊断,及预防方面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寻找到了油井漏失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在实践工作中将其应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油井,抽油泵,漏失原因,预防措施近年来,辽河油田采油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机械采油成为主要的采油方式,而抽油机井采油又为最重要的机械采油方式。
目前由于漏失造成抽油机井检泵的井次正在不断的上升,给机采井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通过对正常生产时抽油泵工作过程,结合现场的生产实际情况,对可能产生漏失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
应用示功图法、憋泵法、综合分析法等多项生产数据对漏失原因及漏失部位进行综合诊断,使对漏失的检查和处理有效处理,同时针对漏失问题的制定了应对措施。
1抽油泵工作过程和流体流动过程1.1抽油泵工作过程抽油泵正常生产时,上冲程,抽油杆带动活塞向上运动,活塞上游动凡尔在油管内液柱作用下而关闭,并排出活塞冲程一段液体。
与此同时,泵筒内压力下降,在环形空间的液柱压力作用下,固定凡尔打开,井内液体进入泵内,占据活塞所让出的空间;下冲程,抽油杆带动活塞向下运动,泵筒液柱受压缩,压力增加,当此压力等于环空液柱压力时,固定凡尔靠自重而关闭。
活塞继续下行,泵内压力升高,当泵内压力超过油管内液柱压力时,泵内液柱即顶开游动凡尔,并将载荷转移到油管内。
1.2三相流体在井下和井口流动过程油层中的流体在地层压力的作用下,通过与套管连通的射开部位进入到油套环行空间;然后在抽油泵抽吸作用下,通过筛管、泵固定凡尔、泵游动凡尔、油管,由井下举升到地面(普通抽油机井井下管柱);然后通过油管挂、总阀门、生产阀门和回油阀门进入到回油管线。
2漏失问题产生原因分析通过对流体在井下管柱和井口流动过程分析,抽油机井产生漏失部位主要包括:井口、油管和抽油泵。
抽油机井漏失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摘要:由于井下的工况比较恶劣,所以抽油机井发生故障的概率较高。
当抽油机井出现漏失情况以后,它会对抽油机的正常运行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假如当抽油机井出现漏失问题以后,并且相关工作人员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其出现的漏失问题,那么就会对整个采油过程造成严重影响,耽误采油工作的进度,也会产生一定的能源浪费,为采油单位带来较大的损失。
此篇文章首先阐述了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和抽油机的工作特点,其次从井口漏失、油管漏失、抽油泵漏失、固定阀漏失以及游动阀漏失五个角度分析了抽油机井漏失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抽油机漏失问题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抽油机;漏失;原因;防止措施抽油机出现漏失为最近几年抽油机管理的一个难题,抽油机出现漏失将对抽油机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倘若抽油机出现漏失问题,而且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其存在的漏失问题,那么将导致对能源的浪费,并且影响生产,给企业造成损失。
1抽油机的工作原理目前采油方法包括自喷采油和机械采油两种。
由于大部分油田井况复杂,不能满足自喷采油条件,且自喷采油法效率较低,因而机械采油成为油田开采石油广泛使用的方法。
机械采油有气举采油,有杆泵采油以及无杆泵采油三种方式。
有杆泵采油方式又能够分为两种方式,分别为游梁式有杆泵采油法和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法两种方式。
在上述采油方式中,游梁式抽油机采油方式由于有结构简单合理、工作平稳且性能可靠、操作灵活且维护方便等特点,因而成为油田开采石油的主力军。
游梁式抽油机在工作的时候,抽油机电动机通过其皮带以及抽油机的减速箱带动抽油机的曲柄机构旋转运动,进而通过抽油机的曲柄连杆带动抽油机游梁上下运动,从而通过驴头以及光杆带动抽油杆柱上下运动,实现采油。
2抽油泵的工作特点抽油泵的工作原理与往复泵相同,但由于抽油泵特殊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其在结构、工作参数等方面的特殊性:第一,井下恶劣、复杂的工作条件,对柱塞、阀、泵筒等从结构、材质、加工质量与热处理工艺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抽油机采油技术常见问题与对策抽油机作为油田采油的重要设备,其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漏油、泄压、损坏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到油井的正常生产。
因此,了解抽油机的常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对于保障油井的生产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漏油问题漏油是抽油机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漏油可能是由于密封件老化、松动、磨损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以下措施:(1)定期检查抽油机密封件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
(2)安装油不漏、油不滴的润滑脂、密封件等。
(3)在输油管路上设置油品泄漏检测装置,及时发现漏油情况。
2.泄压问题(1)检查液压管路是否漏气,如有漏气情况需要及时更换密封圈。
(2)及时清理生产渣,保持油井液位稳定。
(3)定期检查油闸门是否失灵,如有失灵情况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3.抽油机异响问题在抽油机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响或震动等情况,需要对其进行检查和排除。
可能的问题包括轴承磨损、轴承配合不良、轴承轴向间隙过大等。
解决这类问题的措施如下:(2)检查轴承轴向间隙,如间隙过大需要调整下垂量。
(3)安装好的润滑脂要达到规定的标准,润滑面的清洁度要保证,避免由于润滑不良引起的异响和震动。
4.抽油机局部损坏问题抽油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局部损坏的情况,例如螺杆和泵套的磨损、蜗壳的破损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和更换,以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
总之,抽油机在油田采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稳定运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上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和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抽油机的作用,使油井的采油效率达到最佳状态。
为什么抽油机常见漏油原因抽油机常见漏油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设计问题、材料问题、制造问题以及使用问题等几个方面。
首先,设计问题是导致抽油机漏油的一个主要原因。
设计不合理或不严谨可能导致密封结构不够完善,从而造成油液泄漏。
例如,密封圈的设计尺寸过小或材料选择不当,密封面的加工精度不够高等,都可能导致漏油问题的出现。
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压力、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以确保密封件在工作环境中能够正常运行,从而减少漏油的可能性。
其次,材料问题也是导致抽油机漏油的一个重要原因。
抽油机中的密封圈、密封垫片以及其他密封部件,其材料选用是否合理,材料的质量是否过关,都会影响到机器的密封性能。
选择低质量的材料或者使用老化、磨损的零部件,都容易导致漏油问题的发生。
第三,制造问题也是抽油机漏油的原因之一。
在制造过程中,如果工艺操作不规范或者生产设备过时,都可能导致密封部件的装配不良,从而出现漏油问题。
制造商在生产时需要确保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合理,装配工艺正确,才能避免因制造问题而导致的漏油现象。
最后,使用问题也是抽油机漏油的一个重要原因。
抽油机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用户不正确地操作或者没有定期维护,都可能导致机器的密封性能下降,最终导致漏油问题的出现。
例如,如果用户在操作时过度使用抽油机或者使用了与其工作要求不匹配的油液,都可能对机器的密封性能造成损害。
此外,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冲击和高温等因素也会对抽油机的密封部件带来损坏,从而导致漏油问题。
为了解决抽油机常见漏油问题,首先需要在设计阶段加强研发,确保密封部件能够满足工作环境下的要求,提高机器的密封性能。
其次,制造商应加强对设备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装配质量和相关参数的合理性。
此外,用户在使用抽油机时也需要正确操作,遵守使用说明书中的使用规程,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使用合适的油液,以减少漏油发生的可能性。
总之,抽油机常见漏油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设计、材料、制造和使用等方面。
89引言在采油工作中做好油田井场的地面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井口原油通过盘根密封的井口和光杆进入到油管线,在抽油井的生产过程之中,光杆不停地进行上下运动,与油管之间发生大量的摩擦,难以避免的就造成了光杆受到划伤,逐渐的也就出现腐蚀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盘根的磨损,也就出现了光杆与井口密封不严而造成漏油的情,使得油田生产非常的不便。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油田清洁方式的广泛推行与实施,整治井口漏油、减轻工作量也就节能减排都已经成为了原油生产中的一大重点。
1 造成抽油机井口漏油的主要原因1.1 盘根自身质量所造成的漏油问题因石油工业的发展壮大,使得为其服务的企业也是越来越多,而从事加工盘根的企业更是相当之多,这样的情况也就导致了生产出来的盘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如在采油的过程中使用了质量很差的盘根,很容易出现在加盘根不久就出现漏油的现象,即使进行多次的坚固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因为新盘跟已经在紧固的作用下就碎裂成了一些小块,所以,盘根的质量对于井口漏油有着关键性的作用[1]。
另外,有一部分加工出来的盘根缺乏良好的弹性与耐磨性,这也非常容易造成盘根漏油。
1.2 正常盘根经过耗损而形成的漏油问题因为光杆一直都是处于上下的运动状态中,也就对以前用胶皮为主所制作的盘根进行不断的磨损,而采油的工作人员在平常对盘根的检查中,也就只是对其进行紧固来保证光杆和盘根之间有着很好的紧密度[2]。
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因工作人员的疏忽没有对盘根进行紧固或者紧固不及时,都将造成光杆和盘根之间的缝隙变得更大,当到了一定程度时也就造成了井口漏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抽油井机的偏磨问题,如今大多数的油井都存在着这一问题。
偏磨所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抽油机井在安装时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光杆与井口没有很好的对中,造成前后左右的倾斜现象出现[3]。
同时,在打井中所出现的井斜与采油树安装时的倾斜都有可能造成偏磨现象。
偏磨现象主要就是抽油机在工作时,盘根将会受到光杆的侧向摩擦力,进而加大盘根的磨损情况,井下的原油也就由两者之间的缝隙中渗漏出来,造成漏油问题。
抽油机井口盘根盒漏油的综合治理措施发布时间:2022-10-31T07:21:25.39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13期作者:陈平君白德庆陈广辉任晓光贾璟[导读] 抽油机井口盘根盒位于井口采油树顶端陈平君白德庆陈广辉任晓光贾璟冀东油田陆上作业区一、背景简介抽油机井口盘根盒位于井口采油树顶端,主要由一级盘根盒和二级盘根盒组成(如图1所示)。
其中两级盘根盒内均有橡胶材料的盘根,一级盘根通过上部的压帽将其压实在盘根盒内,起到密封光杆的作用。
二级盘根平时处于松散状态,在更换一级盘根时,需要切断井内的压力源,此时通过将二级盘根旋紧,然后再进行一级盘根的更换(如图2所示)。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橡胶的膨胀特性,可以使其与光杆之间始终处于过盈配合,因此井内原油无法渗出井口。
当盘根长时间磨损后,盘根与光杆之间出现缝隙,则可通过利用手柄施加旋转力,使盘根进一步受挤压后再次产生径向形变,恢复与光杆之间的过盈配合(如图3所示)。
但在实践中,由于所产原油的物性、橡胶材料自身缺点、光杆本体出现缺陷等均会造成盘根密封效果差、使用寿命短的现象。
二、综合治理措施1.采用新型盘根通过研究认为:既然盘根密封面为靠近光杆的内圈,因此内圈一旦受损盘根即失效。
而稠油井、间出井、结蜡井、出砂井,均是由于光贴近光杆一侧的盘根内圈无法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导致盘根失效的,如果能够改变盘根内圈的材质,使其更加耐磨、散热,同时保持盘根靠橡胶弹性变形的特性,则可以制作一种新型盘根,实现盘根密封寿命的延长。
此外,鉴于原有盘根均为平式O型结构,其加入盘根盒后,本身体积已经完全占据了盘根盒的空间,后期进行再次压紧时,可延展空间极其有限,即外观的结构也影响了盘根多次压缩密封的次数。
因此如果改变其结构,使其能够多次压缩形变,则也可延长使用周期。
据此,我们研制了塔型盘根。
该盘根为塔型结构,其下部内凹,上部凸出,各个盘根之间可利用凹凸结构实现互相配合密封;其内侧缠绕着若干层聚脂线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