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341.34 KB
- 文档页数:4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工程制图》是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工程图纸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和几何能力。
在本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绘图技术、投影原理以及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绘制方法。
一、教学目标1、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绘图技术和投影原理。
2、学会如何阅读和绘制工程图纸。
3、培养空间思维和几何能力。
4、了解工程图纸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二、教学内容1、制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制图标准、制图工具、制图步骤等。
2、绘图技术:包括平面图、立体图、剖面图等。
3、投影原理:包括正投影、斜投影、透视图等。
4、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绘制:包括零件图、装配图、电气图等。
5、工程图纸的应用和实际操作:包括图纸标注、图纸审核、图纸修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和绘图技术。
2、实践教学:通过绘制工程图纸,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空间思维。
3、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工程图纸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四、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测试等。
2、期中考试:通过试卷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试卷测试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教材:《工程制图》。
2、教学PPT:教师制作的教学PPT,包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3、教学视频: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包括实践操作的演示和案例分4、在线测试:教师制作的在线测试,用于平时和期中考试。
六、课程特色1、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的内容。
2、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空间思维。
3、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
总之,《工程制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工程专业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绘图技术和投影原理,学会如何阅读和绘制工程图纸,并提高空间思维和几何能力。
本课程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和应用技能。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工程制图是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教授学生基本的绘图技能和三维建模技术,以便他们在未来的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能够准确、高效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
本课程涵盖了制图基本原理、国家制图标准、绘图工具的使用、平面图形绘制、三视图绘制、剖视图绘制、零件图绘制、装配图绘制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掌握制图基本原理和国家标准,了解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平面图形绘制、三视图绘制、剖视图绘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能够正确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了解公差配合的基本知识。
4、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基本的绘图和三维建模。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1、制图基本原理和国家标准(20课时)制图基本原理国家制图标准2、绘图工具的使用和平面图形绘制(10课时)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和技巧3、三视图和剖视图的绘制(20课时)三视图的基本原理和绘制方法剖视图的基本原理和绘制方法4、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15课时)零件图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装配图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5、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20课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二维绘图和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四、教学方法和建议1、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实例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理解知识点。
2、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和实践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1、考试内容:包括制图基本原理、国家制图标准、绘图工具的使用、平面图形绘制、三视图绘制、剖视图绘制、零件图绘制、装配图绘制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内容。
2、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作业、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其中作业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50%,平时表现占20%。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Drawing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3开课院系:石油工程学院课内理论学时:48 课内实验学时:课内上机学时:课内实践学时:课外学时:适用专业:石油工程、石油工程(教改班)授课语言:中文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介《工程制图》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
本课程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绘图能力和读图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1)学习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掌握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
(2)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培养使用绘图工具进行仪器绘图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教学目标工程与社会6-1在制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能够合理应用与石油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1)(2)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1. 熟练掌握:要求学生基于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理解,解释且分析点、线、面在三投影面体系第一分角中的基本投影,能够分析直线和平面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能够表达基本平面立体和基本回转体的投影;依据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分析组合体三视图及其尺寸标注;基于基本视图和向视图的画法、全剖和半剖的画法、断面的画法的理解,分析组合体及简单零部件的图形表达;解释螺纹结构的画法和标注及常用标准件(螺纹紧固件)的画法;能够绘制和阅读简单零件图。
2. 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解释平面上取点和直线的方法;能够解释平面和基本立体表面189相交的交线画法及圆柱体和圆柱体表面相交的交线画法;基于零件图及各种标准件等的规定画法,能够绘制和阅读简单装配图。
3.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系列标准的一般规定,例如图幅、比例、字体、图线、标题栏等基本规定。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制图课程代码:ELEA2001英文名称:Engineering Drawing课程性质:大类基础课程学分/学时:2.5学分/45学时开课学期:第1学期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机械设计基础 CAD/CAM/ 概论创新设计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课程性质:本课程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必修技术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
工程图样在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工程技术部门的关键技术文件。
本课程将探讨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制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构形设计能力以及严谨务实的工程师素质。
教学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达到对学生四种能力——即工程设计表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一种素质——即包括培养发散思维习惯、工程综合素质、质量与标准意识、设计审美意识、工作责任心的培养。
为培养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自信心的培养;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思维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日常作业严格要求,养成对工程问题一丝不苟的作风。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学习和掌握用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和图解几何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培养绘制和阅读投影图的基本能力,能够清晰完整的标注尺寸;3.培养绘制、阅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重点内容:难点内容:∆)1、(1学时)(支撑教学目标1)1.1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学习目的和方法1.2投影的方法及其分类➢目标及要求:1)了解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和主要参考资料。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子、通迅、化工类专业的通识教育课,主要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点线面的投影及其图解方法、几何体的表示及其交线画法、组合体(画图、读图、尺寸标注)、计算机绘图等。
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及素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画图、读图及尺寸标注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的标准化意识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使用传统及现代绘图手段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悉国标的有关规定,使之贯彻于课程的全部内容中;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表示、投影规律,能分析、图解空间几何问题;能正确分析、作出几何体表面的交线,并应用于绘制组合体的视图中;掌握组合体的视图画法、读图方法及尺寸注法,具备初步处理工程图的能力;掌握手绘、机绘技能,适应各种绘图需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投影理论,包括点线面、截交线、相贯线等,是本课程的基础内容。
它研究空间几何元素及其相对位置在平面上的图示方法,研究在平面上用几何作图的方法图解空间几何问题。
学好这部分内容的关键在于:善于思考,弄清“空间—投影”、“投影—空间”的关系;调动形象思维,用立体几何知识理清空间几何关系;勤于观察生活中的形体及几何关系,扩充形象知识库。
读图是课程的难点,而跨越难点的前提为:具备扎实的投影理论基础;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拥有较为丰富的形象知识库;具有善构思、克疑难的学习精神。
尺寸标注是课程的另一难点,常表现为多注、漏注、错注。
减少差错的有效方法为:熟悉国标规定;分析、汇集常见结构的尺寸注法;多注意具体图例的标注特点等。
若再辅以一定的设计、实践环节,则可明显提高尺寸标注的正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工程制图属技术基础课,是工科类专业的必修课。
根据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学生应有较好的素质结构、较全面的知识结构。
工程图为工程界的通行语言,与各类工程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处理工程图的能力是工科类学生的必备素质。
作为工科学生,应重视本课程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本着对自己、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搞好课程学习。
体现
在学习中,具体要做到: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认真完成每个学习环节。
同时,积极落实人才培养计划,使自己成为出色的、受社会所欢迎的工程技术人才。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前导课程:立体几何、大学计算机基础。
后续课程:有关学科基础课。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机械制图》,何铭新钱可强徐祖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各种非机械类《工程制图》教材、习题集及其他辅学材料。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学方法是决定施教效果的主要因素。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本课程的核心任务,但这种能力的形成是艰苦的,绝非一蹴而就。
为达教学目的,适度强化、逐渐推进的教学方式是必需的。
在授课过程中,需要适时启用立体几何知识、形象知识库及已学过的知识点。
为增强授课效果,有时还辅以手势等示意方式。
分析、启发是良好的教学方法,将伴随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手段是教学方法的重要补充,是保证施教效果的重要因素。
根据本课程特点,将采用全方位的教学手段,其中包括板图、多媒体、网络、软件应用等。
板图的作用在于示范;多媒体的作用在于提高授课效率,并使形体视频化、动态化;网络用于发送教案、资料以及实现课下互动等;而软件应用则着重提高计算机绘图的技能。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费解、不易学是本课程的特点,随着教学的推进,会逐渐传导至部分学生,且历来如此。
原因来自多方面,如学习内容、态度、方法等,其中态度、方法是关键因素。
态度决定一切。
正确的学习态度应是勤字当头,善于思考,知难而上。
考虑到课程内容的前后关联性,从学习一开始就要弄清每个知识点,不留学习死角。
反之,懈怠与知识链断裂是导致学习滑坡、失败的主要诱因。
就学习方法而言,及时的预习、复习、做题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应善用立体几何知识,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及各种几何关系,扩充自己的形象知识库。
巧用教育资源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可从图书馆借阅有关的辅学材料,扩展学习内容;可登录众多的工程制图精品课程网站,浏览感兴趣的素材;可参观生产实习中心,培育工程意识。
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于化解学习难度、顺利掌握本课程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2、学生必须阅读的论著,建议学生阅读的论著。
为保证教学质量,在学习计算机绘图内容时,要求学生阅读AutoCAD2004或以上版本的相关参考书。
另外,建议学生借阅其他版本的《工程制图》教材及习题集,以供参考。
3、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根据教学规律测算,掌握本课程内容,学生在课内外应花费的时间比大致为1:1.5~1:2 。
具体地,每周课内3学时,课外约为4.5~6学时。
4、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的等方面的要求。
上课要求:专心听讲,无需做笔记。
教案从邮箱下载,板图可用手机拍下。
上机要求:除统一组织外,还需自行练习。
答疑讨论:课内视情况定;课外安排在周四下午,非集中进行。
作业安排:原则上,每次课均布置作业,且要求下次上课时按活页提交。
单元测试:视情况定,随堂进行。
期末考试:教、考分离,密封评卷。
5、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要求。
在课程结束前1-2周内,学校将组织学生参加网上评教活动。
评教是每位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应积极参与,认真回答调查问卷,客观公正地评价本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
评教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九、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十、院(系)教学委员会审查意见
我院(系)教学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院(系)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名:田君日期:2016 年 3 月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