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技术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6
管道施工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引言概述:管道施工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安全技术交底是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管道施工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和要点。
一、施工现场安全交底1.1 安全生产责任:明确施工现场各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施工方、监理方、施工人员等,确保各方都清晰自己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责任。
1.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交底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通行、用电安全、作业高度限制等,确保施工人员遵守规章制度,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3 紧急处理措施:交底施工现场的紧急处理措施,包括火灾、泄漏等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法,以及施工人员应急疏散的路线和集合点,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应对。
二、施工设备安全交底2.1 设备操作规范:交底施工设备的操作规范,包括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操作注意事项等,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正确操作设备,降低设备操作带来的安全风险。
2.2 设备维护保养:交底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和周期,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润滑、更换易损件等,确保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设备故障的可能性。
2.3 设备安全防护:交底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设备周围的安全警示标识、防护栏杆等,确保施工人员在操作设备时能够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意外伤害。
三、施工材料安全交底3.1 材料质量要求:交底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包括材料的标准、检验方法等,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3.2 材料存储要求:交底施工材料的存储要求,包括材料的存放位置、防潮、防火等措施,确保材料在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坏,避免材料带来的安全隐患。
3.3 材料使用方法:交底施工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材料的正确使用、拼接、焊接等操作步骤,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正确使用材料,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四、施工人员个人安全交底4.1 安全防护用品:交底施工人员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护手套等,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佩戴适当的安全防护用品,保护自身安全。
管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1.安全要求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关培训和证书,并按照规定佩戴安全
防护设备。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并定期检查和更新。
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防止事故发生。
2.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需进行全面的现场勘察和风险评估,并编制详细的施工
方案。
确保施工材料质量合格,设备完好可靠。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
3.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必须进行有效的划分和隔离,确保无关人员不进入施
工区域。
确保施工现场的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对施工现场人员实行严格的安全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
4.作业安全措施
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和防护网,确保人员安全。
所有动火作业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并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施工中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5.紧急情况处理
清楚标识紧急疏散通道,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人员熟悉应急程序。
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和急救设备,提供及时的紧急救护。
在施工现场设置紧急联系方式,以备不时之需。
以上是管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内容,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以上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管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一、引言管道工程是现代工业和建造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为了确保管道工程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必须对相关的安全技术进行交底。
本文将详细介绍管道工程安全技术的交底内容和要求。
二、交底内容1. 管道工程概述在交底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管道工程进行概述,包括工程的背景、目的和重要性。
同时,还要介绍工程的类型和规模,以及涉及的管道材料和设备。
2. 管道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管道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工程安全运行的基础。
在交底过程中,需要详细介绍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责任分工、安全管理流程、安全培训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3. 管道工程施工安全要求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明确施工的安全要求。
在交底过程中,需要介绍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安全操作规范等内容。
4. 管道工程材料和设备的安全使用管道工程涉及到各种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对其安全使用进行交底是非常重要的。
在交底过程中,需要介绍各种材料和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
5. 管道工程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管道工程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应对突发情况,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在交底过程中,需要介绍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流程,以及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执行步骤。
6. 管道工程验收标准和检测方法管道工程的验收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交底过程中,需要介绍验收标准的要求和检测方法的操作步骤,以确保工程的合格验收。
三、交底要求1. 交底会议为了确保交底内容的准确传达,需要组织交底会议。
会议应邀请相关人员参加,包括工程负责人、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等。
会议应提前通知参会人员,并明确会议地点、时间和议程。
2. 交底材料准备在交底会议前,应准备好相关的交底材料,包括工程概述、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要求、材料和设备的安全使用说明书、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验收标准和检测方法等。
交底材料应清晰、完整,并提前分发给参会人员。
3. 交底内容讲解在交底会议上,由工程负责人或者相关专业人员对交底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管道施工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引言概述:管道施工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是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减少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管道施工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和要点。
一、施工现场安全交底1.1 现场安全措施:详细介绍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如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搭建防护栏杆、设置安全通道等。
1.2 安全设备使用:强调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设备使用,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并指导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
1.3 现场危(wei)险源识别:列举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危(wei)险源,如高处坠落、电气触电、机械伤害等,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管道施工安全要点交底2.1 施工方案:介绍管道施工的整体方案,包括施工流程、施工顺序、材料选择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2 施工工艺:详细阐述管道施工的关键工艺,如焊接、切割、安装等,强调操作规范,防止操作不当引起事故。
2.3 管道安全检查: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包括焊缝检查、管道连接检查等,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三、危(wei)险品管理交底3.1 危(wei)险品识别:介绍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危(wei)险品,如有毒气体、易燃液体等,并提供相应的警示标识和防护措施。
3.2 危(wei)险品储存:指导危(wei)险品的正确储存方法,包括储存位置选择、包装要求等,确保危(wei)险品不会对施工现场造成危害。
3.3 废弃物处理:强调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方法,包括分类采集、封存、交由专业机构处理等,防止废弃物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四、施工人员个人安全交底4.1 个人防护:指导施工人员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鞋、防护服等,防止因个人防护不当造成伤害。
4.2 作业规范:强调施工人员需按照作业规范进行操作,包括正确使用工具、遵守安全操作程序等,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4.3 紧急情况处理:介绍应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包括火灾、泄漏等,指导施工人员如何正确应对紧急情况,保障自身安全。
管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引言概述管道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涉及到液体或者气体的输送,因此安全问题尤其重要。
在进行管道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本文将详细介绍管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和要点。
一、工程概况1.1 工程范围:明确管道工程的起止点、管道走向和所经过的地理环境。
1.2 工程任务:阐明管道工程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包括输送的介质、流量和压力要求。
1.3 工程标准:说明管道工程所需遵守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符合法律法规。
二、施工安全措施2.1 安全防护措施:明确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要求,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帽、安全绳等装备。
2.2 环境保护措施:规定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要求,包括废水、废气处理等。
2.3 火灾防范措施:详细说明施工现场的火灾防范措施,包括火灾逃生通道、灭火器材等。
三、施工工艺流程3.1 管道安装:说明管道安装的具体步骤和要点,包括管道连接方式、焊接技术等。
3.2 泄漏处理:阐述管道泄漏时的处理方法,包括封堵漏点、紧急排气等。
3.3 工艺调试:介绍管道工程施工完成后的工艺调试流程,确保管道正常运行。
四、施工质量要求4.1 材料质量:要求管道工程所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4.2 施工质量检查:规定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要求,包括焊缝检测、压力测试等。
4.3 质量验收标准:明确管道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五、安全交底记录5.1 安全会议记录:记录安全技术交底会议的内容和参预人员,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安全要求。
5.2 安全培训记录:记录施工人员接受的安全培训内容和效果,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知识。
5.3 安全签署确认:施工人员对安全技术交底内容进行签署确认,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知晓安全要求。
总结通过对管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详细介绍,可以确保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执行,确保管道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管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引言概述:管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是指在进行管道工程施工前,施工方对工程参与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交底,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管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和要点。
一、施工现场安全交底1.1 施工现场的安全区域划定:明确施工现场的安全区域范围,确保施工人员在安全区域内作业。
1.2 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在施工现场设置标识,如安全警示标识、禁止通行标识等,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1.3 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确保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栏杆、安全网等,防止人员意外伤害。
二、管道施工安全交底2.1 管道施工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管道施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如安全用具的佩戴、防止火源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2 管道施工材料的安全使用:对施工材料进行安全使用培训,如管道连接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防止材料损坏等。
2.3 管道施工的危险源识别和应对措施:培训施工人员识别管道施工中的危险源,并掌握相应的应对措施,如防止管道泄漏、防止施工人员中毒等。
三、管道检测安全交底3.1 管道检测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管道检测的安全操作规程,如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防止设备故障等,确保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
3.2 管道检测的安全防护措施:培训检测人员掌握管道检测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止检测设备的辐射伤害、防止检测人员触电等。
3.3 管道检测数据的安全保护:教育检测人员保护管道检测数据的安全,如数据备份、防止数据泄露等,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保密性。
四、管道维护安全交底4.1 管道维护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管道维护的安全操作规程,如维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防止设备故障等,确保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性。
4.2 管道维护的安全防护措施:培训维护人员掌握管道维护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止维护设备的辐射伤害、防止维护人员触电等。
4.3 管道维护的应急预案:制定管道维护的应急预案,培训维护人员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如突发泄漏的处理、紧急维修的措施等。
管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一、背景介绍管道工程是现代建筑、工业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程。
为了确保管道工程的安全运行,必须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管道工程的安全要求、施工流程、操作规范等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管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标准格式。
二、交底内容1. 施工现场安全要求:a.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b. 施工现场应设立临时围挡,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c. 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确保施工期间的火灾安全。
d. 施工现场应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e. 施工现场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2. 管道工程施工流程:a. 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勘察和设计,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b. 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安装、焊接、固定等工作。
c.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确保工期的合理安排。
d. 施工结束后,应进行管道试验,确保管道的质量符合要求。
3. 管道工程操作规范:a.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证书和培训资质,熟悉操作规程。
b. 操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c. 操作人员应熟悉使用各类工具和设备,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d. 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4. 管道工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a. 施工现场应设立应急预案,明确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b. 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以应对突发情况。
c. 施工现场应进行定期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效率。
d. 施工现场应建立安全事故记录和报告制度,及时总结教训,改进工作。
三、交底方式1. 书面交底:a. 编制详细的管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手册,包括施工要求、流程、操作规范、应急处理等内容。
b. 将手册分发给相关施工人员,并要求他们仔细阅读,确保理解交底内容。
管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引言概述:管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是指在进行管道工程施工前,施工方向工程参与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的培训和交底,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管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1. 安全意识培养1.1 管道施工风险认知:交底内容应包括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如高空作业、电气作业等,以提高工程参与人员对风险的认知。
1.2 安全操作规程:交底应明确管道施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安全用电、防止火灾、防止坍塌等,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2. 施工工艺交底2.1 施工流程:交底内容应包括管道施工的整体流程,包括开挖、安装、焊接等,以确保工程参与人员了解整个施工过程。
2.2 施工要点:交底应详细介绍管道施工的关键要点,如焊接技术、管道连接方式等,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3. 安全设备使用交底3.1 安全设备介绍:交底内容应包括各类安全设备的介绍和使用方法,如安全帽、安全绳等,以确保工程参与人员正确使用安全设备。
3.2 应急措施:交底应明确各类应急措施,如逃生方法、急救措施等,以应对突发情况,保障工程参与人员的安全。
4. 管道检测与验收交底4.1 检测方法介绍:交底内容应包括管道检测的各类方法,如超声波检测、压力测试等,以确保管道质量符合标准。
4.2 检测标准与验收要求:交底应明确管道检测的标准和验收要求,以确保管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5. 安全事故防范交底5.1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交底内容应包括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以引导工程参与人员提高安全意识,防范事故的发生。
5.2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交底应明确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以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
总结:管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是确保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性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培养安全意识、交底施工工艺和安全设备的使用、管道检测与验收、安全事故的防范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管道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管道施工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一、背景介绍管道施工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是指在管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向施工人员详细介绍工程安全技术要求,使其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并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施工工程安全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管道施工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和要求。
二、交底内容1. 工程概况介绍在交底开始前,首先要对管道施工工程进行概况介绍。
包括工程的位置、规模、施工单位、工期等基本信息,让施工人员对工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安全责任明确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在管道施工中的安全责任。
施工单位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第一。
3. 安全风险分析对管道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包括施工现场的危(wei)险源、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后果等。
要求施工人员对这些风险有清晰的认识,提高警惕性,做好应对措施。
4. 安全防范措施详细介绍管道施工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施工期间的安全操作规程等。
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5. 紧急救援预案制定管道施工中的紧急救援预案。
包括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报警流程、伤员救治等。
要求施工人员熟悉紧急救援预案,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6. 安全培训和考核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进行考核。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操作规程等。
要求施工人员通过考核,确保其掌握了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交底要求1. 交底形式可以采用会议、讲座、培训等形式进行交底。
要求交底内容明确、重点突出,能够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
2. 交底时间交底应在施工前进行,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前了解安全技术要求。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技术交底,及时更新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
3. 交底记录对每次交底进行记录,包括交底时间、交底人员、交底内容等。
记录要保存至少两年,以备查阅。
西柏坡电厂废热利用入市工程一期工程施工地一标段管道安装技术交底秦皇岛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9月西柏坡电厂废热利用入市工程施工第一标段管道安装工程技术交底主讲人:王增军一、编制总则:根据秦皇岛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西柏坡电厂废热利用入市工程一期工程第一标段《技术文件》编制管道安装工程作业指导书,供项目部管道安装班组进行管道安装作业指导。
二、编制依据:秦皇岛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西柏坡电厂废热利用入市工程一期工程第一标段《技术文件》、《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和《西柏坡电厂废热利用入市工程一期工程施工图纸》。
三、适应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本项目部所属各个施工管道安装班组对本工程的每个管道安装工程施工的各种作业指导。
未涉及到的特殊工序,以及项目的相应的设计要求,按规范和评定验收标准进行施工、操作。
四、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西柏坡电厂废热利用工程一期工程地处石家庄市新华区、鹿泉区及平山县境内的S301省道,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采用直埋有补偿工艺,施工标段为A0+000~KO+027,全长约8202m,高温热水管网管径为(4 XDN1400),直埋管线供水管采用耐高温聚氨酯保温,回水管采用普通聚氨酯保温。
钢管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接。
热水网设计温度为130/15℃,工程压力为2.5Mpa。
二、施工方法:1. 作业现场应划定作业区,并设安全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
2. 焊工应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焊接操作证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3. 凡患有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精神病或神经官能症者,不得从事焊接作业。
4. 焊接(切割)作业中涉及的电气安装引接、拆卸、检查必须由电工操作,严禁非电工作业,并应符合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交底具体要求。
5. 高处作业必须设作业平台,宽度不得小于80cm,高处作业下方不得有易燃、易爆物,且严禁下方有人;作业时,应设专人值守。
6. 焊接(切割)作业后必须整理缆线、锁闭闸箱、清理现场、熄灭火种,待焊、割件余热消除后,方可离开现场。
7. 焊接作业必须纳入现场用火管理范畴;现场必须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施工季节和环境状况,按消防管理部门的规定配备消防器材,采取防火措施,保持安全;作业前必须履行用火申报手续,经消防管理人员检查,确认现场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签发用火证;作业人员持用火证后,方可焊接作业。
8. 焊接作业场所应符合下列要求:(1) 作业场所必须有良好的天然采光或充足的安全照明。
(2) 现场地面上的井坑、孔洞必须采取加盖或围挡等措施,夜间和阴暗时尚须加设警示灯。
(3) 焊接设备、焊机、切割机具、气瓶、电缆和其他器具等必须放置稳妥有序,并不得对附近的作业与人员构成妨碍。
(4) 作业场地应平整、清洁、干燥,无障碍物,通风良好,空气中氧气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 施焊区周围10m范围内,不得放置气瓶、木材等易燃易爆物;不能满足时,应采用阻燃物或耐火屏板(或屏罩)隔离防护,并设安全标志。
9. 高处作业必须设作业平台,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维护,确认安全。
(2) 作业平台上的脚手板应铺满、铺稳,宽度应满足作业安全要求。
(3) 支、拆作业平台时,应划定作业区,由作业组长指挥,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
(4) 作业平台支搭完成后,应经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投入使用。
(5) 作业平台临边必须设防护栏杆,作业平台边缘应设安全梯等攀登设施,作业人员上下平台必须走安全梯等攀登设施。
(6) 脚手架应置于坚实、平整的地基上,支搭必须牢固,支搭后应经验收确认合格,形成文件方可使用。
10. 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齐全的防护用品,并符合下列要求:(1) 焊工作业必须佩戴耐火、状态良好、足够干燥的防护手套。
(2) 作业人员应根据具体的焊接(切割)操作特点选择穿戴防护服。
(3) 需要对腿做附加保护时,必须使用耐火的护腿或其他等效的用具。
(4) 作业人员身体前部需要对火花和辐射做附加保护时,必须使用经久耐火的皮制或其他材质的围裙。
(5) 当现场噪声无法控制在规定的允许声级范围内时,必须采取保护装置(耳套、耳塞)或其他适用的保护方式。
(6) 在仰焊、切割等操作中,必要时必须佩戴皮制或其他耐火材质的套袖或披肩罩,也可在头罩下佩戴耐火质的防灼伤的斗篷。
(7) 防护用品必须干燥、完好,严禁使用潮湿和破损的防护用品;在潮湿地带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铺有绝缘的垫物上,并穿绝缘胶鞋。
(8) 施焊中,利用送风手段无法将作业区域内的空气污染降至允许限值或这类控制手段无法实施时,必须使用呼吸保护装置,如长管面具、防毒面具和防护微粒口罩等。
(9) 作业人员观察电弧时必须使用带有滤光镜的头罩或手持面罩,或佩戴安全镜、护目镜,或其他合适的眼镜;登高焊接时应戴头盔式面罩和阻燃安全带;辅助人员应佩戴类似的眼保护装置。
(10) 焊工防护鞋应具有绝缘、抗热、阻燃、耐磨损和防滑性能;电焊工穿的防护橡胶鞋底应经耐规定电压试验,确认合格,鞋底不得有鞋钉;积水地面作业时,焊工应穿经耐规定电压试验,并确认合格的防水胶鞋。
11. 不锈钢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不锈钢在用等离子切割过程中,必须遵守氩弧焊接的安全技术规定;当电弧停止时,不得立即去检测焊缝。
(2) 施焊中,使用砂轮打磨坡口和清理焊缝前,必须检查砂轮片及其紧固状况,确认砂轮片完好、紧固,并佩戴护目镜。
(3) 使用直流焊机焊接应采用“反接法”,即工件接负极;焊机正负标记不清或转钮与标记不符时,使用前必须用万能电用表检测,确认正负极后,方可操作;停焊后,必须将焊条头取出或将焊钳挂牢在规定处,严禁乱放。
(4) 酸洗和钝化不锈钢工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凡患呼吸系统疾病者不宜从事酸洗作业。
2) 酸洗钝化后的废液必须经专门处理,严禁乱弃倒。
3) 使用不锈钢丝刷清刷焊缝时,应由里向外推刷,不得来回刷。
4) 酸洗时,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酸工作服、口罩、防护眼镜、乳胶手套和胶鞋。
5) 氢氟酸等化学物品必须在专用库房内妥善保管,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专人领用,余料及时退库存放。
(5) 氩弧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 手工钨极氩弧焊接时,电源应采用直流正接。
2) 施焊现场应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配置能及时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换气装置,保持作业点空气流通;施焊时作业人员应位于上风处,并应间歇轮流作业。
3) 施焊中,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在容器内施焊时应戴送风式头盔、送风式口罩或防毒口罩等防护用品。
4) 钨极棒应放置封闭的铅盒内,专人保管不得乱放;打磨钨极棒时,必须戴防尘口罩和眼镜。
接触钨极后,应及时洗手、漱口。
5) 使用交流钨极氩弧焊机,应采用高频稳弧措施,将焊枪和焊接导线用金属纺织线屏蔽,并采取预防高频电磁场危及双手的措施。
12. 电弧焊(切割)应符合下列要求:(1) 焊接预热件时,应采取防止辐射热的措施。
(2) 在木模板上施焊时,应在施焊部位下面垫隔热阻燃材料。
(3) 闭合开关时,作业人员必须戴干燥完好的手套,并不得面向开关。
(4) 严禁对承压状态的压力容器和管道、带电设备、承载结构的受力部位与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进行焊接和切割。
(5) 在喷刷涂料的环境内施焊前,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经专家论证,确认安全并形成文件后,方可进行;严禁在未采取措施的情况下施焊。
(6) 需施焊受压容器、密封容器、油桶、管道、沾有可燃气体和溶液的工件时,必须先按介质特性采取相应的方法消除其内压力、消除可燃气体和溶液、并冲洗有毒、有害、易燃物质,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
(7) 作业中,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变换作业地点、移动焊机前;焊接中突然停电;更换电极或喷嘴前;施焊中,遇电焊机出现故障、响声异常、电缆线破损、漏电征兆、更换或修复电缆等情况;改变接线方式前;停止作业后。
(8) 使用电弧焊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 露天作业使用的电焊机应设防护设施。
2) 焊机的电源开关必须单独设置,并设自动断电装置。
3) 多台焊机作业时,应保持间距50cm以上,不得多台焊机串联接地。
4) 受潮设备使用前,必须彻底干燥,并经电工检验,确认合格,并记录。
5) 作业结束后,电焊设备应经清理,停置在清洁、干燥的地方,并加遮盖。
6) 作业中,裸露导电部分必须有防护罩和防护设施,严禁与人员和车辆、起重机、吊钩等金属物体相接触。
7) 焊接设备的工作环境应与其说明书的规定相符合,安放在通风、干燥、无碰撞、无剧烈震动、无高温、无易燃品存在的地方。
8) 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室外的雨雪中,温度、湿度、气压超出正常范围或具有腐蚀、爆炸危险的环境),必须对设备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9) 作业时,严禁把接地线连接在管道、机械设备、建(构)筑物金属构架和轨道上,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现场应设专人检查,确认安全。
10) 长期停用的焊机恢复使用时必须检验,其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Ω,接线部分不得有腐蚀和受潮现象,使用前,必须经检查,确认合格,并记录。
(9) 使用焊钳、焊枪等应符合下列要求:1) 焊钳不得在水中浸透冷却。
2) 电焊机二次侧引出线、焊把线、电焊钳的接头必须牢固。
3) 作业中,严禁焊条或焊钳上带电部件与作业人员身体接触。
4) 作业中不得身背、臂夹电焊缆线和焊钳,不得使焊钳重力撞击受损。
5) 作业中不得使用受潮焊条;更换焊条必须戴绝缘手套,手不得与电极接触。
6) 金属焊条和焊极不使用时,必须从焊钳上取下。
焊钳不使用时,必须置于与人员、导电体、易燃物体或压缩空气瓶不接触处。
7) 电焊钳必须具备良好的绝缘和隔热性能,并维护正常;焊钳握柄必须绝缘良好,握柄与导线连接应牢靠,接触良好,连接处应采用绝缘布包严,不得外露。
(10) 构成焊接(切割)回路的焊接电缆必须适合焊接的实际操作条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电缆禁止搭在气瓶等易燃物上;禁止与油脂等易燃物质接触。
2) 焊接缆线应理顺,严禁搭在电弧和炽热的焊件附近和锋利的物体上。
3) 电焊缆线长度不宜大于30m,需要加长时,应相应增加导线的截面。
4) 焊机接线完成后,操作前,必须检查每一个接头,确认线路连接正确、良好,接地符合规定要求。
5) 作业中,焊接电缆必须经常进行检查;损坏的电缆必须及时更换或修复,并经检查,确认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6) 能导电的物体(如管道、轨道、金属支架、暖气设备等)不得用作焊接电路;锁链、钢丝绳、起重机、卷扬机或升降机不得用于传输焊接电流。
7) 电焊缆线穿越道路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如设防护套管等);通过轨道时,必须从轨道下穿过;缆线受损或断股时,必须立即更换,并确认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