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淀粉生产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7
淀粉糖品生产与应用手册尤新主编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淀粉糖品的内涵赋予了全新的内容,特别是生物技术的进展,不仅使淀粉糖生产工艺有了新的突破,实现了高温喷射液化和快速糖化,使淀粉糖化的转化率大幅度提高,糖液DE值从90%-92%提高到97%-98%。
既节约了粮食又提高了纯度,从而使酶法糖化也能生产针剂葡萄糖,而且生物技术也使淀粉糖衍生物的品种增加,功能增加。
过去淀粉糖主要是作为食品工业的甜味料,为增加甜食品的花色品种和提高档次作出贡献。
随着麦芽糖醇和山梨醇等糖醇的出现,市场上防龋齿食品和糖尿病人专用的无糖食品也迅速发展。
近年来由于酶技术的进展,使淀粉糖品的大家庭中又增加了低聚糖新成员,使淀粉糖品不仅有甜味,能防龋,能作糖尿病人的食品,而且对人体肠道有益的双歧杆菌有增殖作用。
从而提高了人体健康素质。
最近科技界又成功地从淀粉研制成了多糖及海藻等具有特种生理的淀粉糖品,从此淀粉糖品将会对人类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使淀粉糖行业的广大职工及使用淀粉糖品的食品加工业的职工和广大消费者了解我国淀粉糖品的发展现状,淀粉糖品的性质、生产技术和用途,中国发酵工业协会特组织了全国从事多年淀粉糖品研制开发和生产的专家,经过一年多的辛勤总结和编写,完成了这部淀粉糖品最新的实用生产技术手册。
各章节由下列人员执笔。
第一章淀粉原料及生产赵继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光熹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二章淀粉糖品生产用酶制剂王家勤高级工程师,冯德清高级工程师。
第三章双酶法液化糖化技术王兆光副教授第四章麦芽糊精的生产及应用卢义成工程师第五章酸法葡萄糖李含明高级工程师第六章麦芽糖浆、高麦芽糖浆、麦芽糖胡学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七章果葡糖浆何开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八章结晶葡萄糖佟毓芳高级工程师第九章全糖尤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十章低聚糖金其荣教授第十一章海藻糖陈瑞娟高级工程师第十二章糖醇尤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附录一余淑敏工程师、王家勤高级工程师附录二赵继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附录三赵继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此外,手册还附有国内外淀粉糖品的技术经济资料和淀粉糖品的生产技术理化参数,可以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自行编写的第一部淀粉糖品技术手册。
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我说课的内容是探究实验>。
本次说课包括四个部分:说教材、说教学设计思路、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及地位:本节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
本节内容与前两节内容联系紧密。
它是在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
它也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的其他产物和原料、呼吸作用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及掌握淀粉的鉴定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性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
(四)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过程,分析实验结果。
(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器材:盆栽的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镊子、火柴、自来水、酒精、碘液、滴管等。
2、指导组长在课前一天,将天竺葵用黑色塑料袋罩上一昼夜。
(暗处理)3、指导组长在第二天早晨用一定形状的黑纸片、透明胶片上画人头像、自己的黑白照片、彩色照片、照片底片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放在阳光下照射。
(遮光、光照)学生准备:1、预习实验内容,提出问题。
2、带自己的黑白照片、彩色照片、照片底片、透明胶片、剪刀等。
二、说教学设计思路: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本实验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学生课前预习,产生问题,课上探究,表达、交流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分组:分4大组,每组12人。
三、说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叶片“照片”(天竺葵叶片上印有一个人头像),学生想:“人头像怎么会印到叶片上去呢?”教师说: “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把自己的头像印在叶片上。
《粮油加工学》课程教案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撰稿人:涂瑾2008年 07月教学课题:第一章 概述课型:理论课对象:食品工程教学目的:1、掌握:粮油加工学的范畴;本门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
2、熟悉:粮油加工的历史,现状和前景展望。
重点与难点::粮油加工学的范畴;本门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总学时为2学时教学步骤、内容一、粮油加工学的范畴二、粮油加工的历史和现状三、粮油加工学的主要内容三、开创粮油加工业的新局面思考题:1、查阅资料了解目前粮油加工最新研究进展。
教学课题:第二章 稻谷制米课型:理论课对象:食品工程教学目的:1、掌握:稻谷的工艺品质;稻谷制米的主要工艺过程,各道工序的目的和原理;稻谷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2、熟悉:稻谷品种与大米品质关系。
重点:稻谷制米的主要工艺过程,各道工序的目的和原理。
难点:稻谷的工艺品质。
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总学时为2学时教学步骤、内容一、稻谷的工艺品质1、稻谷的分类、子粒结构和化学组成2、稻谷子粒的物理性质及结构力学性质二、稻谷的清理1、清理的目的与要求2、清理方法及机理3、常规稻谷加工清理流程三、砻谷及砻下物分离1、砻谷2、谷壳分离3、谷糙分离四、碾米的基本原理五、成品及副产品的整理六、稻谷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1、稻壳综合利用2、米糠综合利用思考题:1、为什么要砻谷?不经砻谷而直接碾米行否?为什么?2、糙米的营养价值优于精米,为什么还要碾米?教学课题:第三章 稻谷精深加工课型:理论课对象:食品工程教学目的:1、掌握:蒸谷米,免淘洗米,营养强化米,米粉的概念,加工原理和工艺过程。
2、熟悉:稻谷精深加工的目的及意义;各种米制品的类型。
重点:几种米制品生产工艺过程。
难点:稻米的营养强化。
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总学时为4学时教学步骤、内容一、蒸谷米的加工1、蒸谷米的特点2、蒸谷米的生产二、免淘洗米加工三、营养强化米加工四、米粉和米制品的加工1、米粉的加工2、方便米粉的加工思考题:1、为什么要对米进行营养强化?2、蒸谷米营养保持的原理是什么?教学课题:第四章 小麦制粉课型:理论课对象:食品工程教学目的:1、掌握:小麦的种类和加工特性;配麦,润麦的概念;小麦制粉的基本原理,过程和机械设备;粉路的概念和粉路的设计;专用粉和等级粉的概念和生产方法。
淀粉制糖技术第六章淀粉制糖技术本章重点和学习目标各种淀粉糖的性质及应用,淀粉糖的生产原理和工艺,酶液化和酶糖化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要点,果葡糖浆的生产原理及工艺,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淀粉制糖生产中的应用。
淀粉糖是以淀粉为原料,通过酸或酶的催化水解反应生产的糖品的总称,是淀粉深加工的主要产品。
在美国,淀粉糖年产量已达1 000万t,占玉米深加工总量的60,,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国内淀粉糖消费量已超过蔗糖。
我国淀粉糖工业目前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生产淀粉糖所用酶制剂品种的增加及质量的提高,使淀粉糖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产量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而且品种也日益增加,形成了各种不同甜度及功能的麦芽糊精、葡萄糖、麦芽糖、功能性糖及糖醇等几大系列的淀粉糖产品。
淀粉糖的原料是淀粉,任何含淀粉的农作物,如玉米、大米、木薯等均可用来生产淀粉糖,生产不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
淀粉糖在口感、功能性上比蔗糖更能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并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加工性能,如低聚异麦芽糖可以增殖双歧杆菌、防龋齿;麦芽糖浆、淀粉糖浆在糖果、蜜饯制造中代替部分蔗糖可防止“返砂”、“发烊”等,这些都是蔗糖无可比拟的。
因此,淀粉糖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淀粉糖的种类及特性一、淀粉糖的种类淀粉糖种类按成分组成来分大致可分为液体葡萄糖、结晶葡萄糖(全糖)、麦芽糖浆(饴糖、高麦芽糖浆、麦芽糖)、麦芽糊精、麦芽低聚糖、果葡糖浆等。
1 液体葡萄糖:是控制淀粉适度水解得到的以葡萄糖、麦芽糖以及麦芽低聚糖组成的混合糖浆,葡萄糖和麦芽糖均属于还原性较强的糖,淀粉水解程度越大,葡萄糖等含量越高,还原性越强。
淀粉糖工业上常用葡萄糖值(dextrose equivalent)简称DE值(糖化液中还原性糖全部当做葡萄糖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率称葡萄糖值)来表示淀粉水解的程度。
液体葡萄糖按转化程度可分为高、中、低3大类。
淀粉生产工艺流程
《淀粉生产工艺流程》
淀粉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同时也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原料。
淀粉的生产工艺流程通常包括原料准备、破碎、提取、浆糊处理、脱水、干燥和精制等环节。
首先是原料准备。
淀粉的原料可以是玉米、马铃薯、小麦等,这些原料需要先经过清洗、去皮、切割等工序,将其处理成适合淀粉提取的状态。
接下来是破碎。
原料经过破碎工序,将其变成合适大小的粒子,便于后续的提取工序。
然后是提取。
通过加水、加热、加酶等方法,将原料中的淀粉分离出来,得到淀粉的混合物。
浆糊处理是接下来的工序。
将混合物经过过滤、沉淀、洗涤等工序,去除掉其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淀粉浆糊。
脱水是为了减少淀粉浆糊中的水分含量,通常会采用离心、过滤、压榨等方法进行脱水处理。
接着是干燥。
将脱水后的淀粉浆糊进行烘干处理,将其中的水分蒸发掉,得到干燥的淀粉产品。
最后是精制。
将干燥的淀粉产品进行筛分、去杂、包装等工序,
得到最终的成品淀粉。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原料中的淀粉得以充分提取,并且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最终得到了可以直接应用于各种食品和工业制品中的淀粉产品。
粮油加工第一章、概述1、农产品:种植业所收获的产品统称为农产品。
狭义的农产品,一般即指粮油原料。
2、粮油加工业:以粮食、油料为基本原料,采用物理机械、化学、生物工程等技术进行加工转化,制成供食用以及工业、医药等各行业应用的成品或半成品的生产领域统称为粮油加工业。
第二章、稻谷制米第三章、稻谷精深加工1、蒸谷米:把清理干净后的谷粒先浸泡再汽蒸,待干燥后碾米得到的成品米,也称作半煮米。
第四章、小麦制粉1、小麦品质:小麦品质是由多因素构成的综合概念。
根据小麦面粉的用途不同,衡量品质的标准有所变化。
通常所说的小麦品质包括小麦子粒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
2、出粉率:子粒出粉率是指单位重量子粒所磨出的面粉与子粒容重之比。
3、小麦子粒结构:(1)果皮:果皮包裹着整个种子,有表皮层(外表皮和下表皮)、皮下组织、横细胞、管状细胞。
(2)种皮和珠心层:果皮管状细胞的内侧就是种皮,种皮的内侧是珠心层。
(3)糊粉层:糊粉层在珠心层内侧,包围着淀粉胚乳和胚芽。
(4)胚:胚位于麦粒背面基部,内侧紧贴胚乳,外侧被皮层包裹。
胚由对盾片、胚芽鞘、胚芽、胚轴、初生根、胚根鞘、根冠等组成。
(5)胚乳:糊粉层以内的部分为胚乳,占麦粒的绝大部分。
4、小麦制粉基本原理小麦皮层组织结构紧密而坚韧,而胚乳组织疏散而松软,在相同的压力、剪力和削力下,两者粉碎后产生的颗粒程度不同,可利用筛理的方式来分离,达到除去麸皮,保留面粉的目的。
通常,粒度差异与施加压力的大小有关,力越大(如一次性粉碎),差异越小,面粉与麸皮通过筛理分离困难;力相对小一些(如多次加力),粒度差异增大,筛理效率提高,面粉纯净,这就是现代制粉轻碾制粉的原理。
5、磨的种类(1)皮磨(2)渣磨(3)心磨6、专用粉的生产专用粉与通用小麦粉之间的主要不同在于用途的针对性不同,对于各种粉的蛋白质含量、水分、粒度、强度以及灰分等各方面的要求也不相同。
可以通过小麦粉配制的方法生产专用粉,因此专用粉又称配制粉。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淀粉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从事淀粉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及相关辅助工作的员工。
第三条淀粉生产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生产安全、稳定、高效。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淀粉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淀粉生产安全工作。
第五条淀粉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和实施淀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3. 定期检查、评估淀粉生产安全状况;4. 负责事故调查和处理;5. 确保安全生产投入。
第六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职责:1. 负责淀粉生产安全管理工作;2. 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操作规程;3. 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4. 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5. 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估。
第三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七条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八条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九条对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进行专项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第四章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第十条严格执行淀粉生产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第十一条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第十二条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三条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储存、使用。
第十四条严格控制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等污染物排放,确保环境安全。
第五章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十五条定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整改。
第十六条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第十七条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
第六章事故调查处理第十八条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事故调查程序,查明事故原因,追究责任。
第十九条依据事故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寻找淀粉》中班科学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淀粉的概念,知道淀粉在生活中的存在。
1.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操作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探究的精神。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物质准备:各种食物(如苹果、香蕉、土豆、米饭等),放大镜,实验材料(如碘酒、水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科学活动室。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部分:教师出示各种食物,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对淀粉的好奇心。
3.2 基本部分:a) 教师向幼儿介绍淀粉的概念,讲解淀粉在生活中的存在。
b)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发现食物中的淀粉。
c)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实验,验证淀粉的存在。
3.3 拓展部分: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淀粉的作用,让幼儿了解淀粉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第四章:活动注意事项4.1 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安全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4.2 引导幼儿有序观察、操作,培养幼儿的自律意识。
4.3 关注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给予个别指导。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淀粉的认识程度。
5.2 家长反馈:教师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淀粉的认识和饮食习惯。
5.3 自我评价: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第六章:活动导入设计6.1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对淀粉的好奇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6.2 导入活动:小游戏——“猜猜我是什么?”教师展示各种食物,让幼儿猜测其中含有淀粉的食物。
第七章:活动基本流程7.1 流程设计:a) 教师向幼儿介绍淀粉的概念和作用。
b) 幼儿观察、比较各种食物,找出含有淀粉的食物。
c)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实验,验证淀粉的存在。
d) 幼儿讨论淀粉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7.2 教学策略: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八章:活动拓展设计8.1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淀粉,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