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海中救援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10
7、海中救援教学目标:1、能识记生字“援、警、营、搏、集、汉、唯、依、靠”,积累词语“救援、警报、营救、搏斗、聚集、气喘吁吁、唯一、依靠”,重点理解“营救、毫不懈怠、气喘吁吁、哀求”等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能抓住关键词,理解文中感人之处。
3、发挥想象,说话练习,体会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用几句话说一说。
4、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难点:1、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
2、发挥想象,说话练习,体会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
教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看老师写课题:海中救援(“援”,直接写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书上写一个;给词“救援”找近义词。
)齐读课题:7、海中救援对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适度交流。
(发生了什么事情?谁去救?救谁?最后得救了吗?)二、学习课文,朗读理解1、初步感知事情的起因,学习第一节。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上的暴风掀翻了一条渔船。
在紧急关头,船员们发出了求救的信号。
板书:海中遇难1)师:请找出能表现此时的险情的词语月黑风高掀翻2)指导朗读。
(读出情况很紧急的语气,语速稍快些。
)2、那么是谁对这条遇难的渔船展开了救援呢?最后救到了吗?请自读课文2到6小节,快速找一找。
学生交流,师板书。
(村民们(救援队)和16岁的汉斯凯旋而归)3、过渡:其实,艰难的救援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分了两次(生答),第一次是村民们组成的志愿队(生答)出海营救,第二次是汉斯和村民组成的第二支救援队出海继续搜救,才最终一起完成了救援,凯旋而归。
4、那么,我们就先来学习村民们第一次出海营救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课文的2、3小节。
1)生自读2、3小节。
2)结合学习生字:“警”、“营”,注意都是后鼻音的字,“搏”找形近字(博、傅),“集”找朋友3)指导品析并朗读,说说哪些句子让你感动。
随机交流反馈:你能抓住某些关键词语,说说你的感受吗?交流板书:自愿出海板书:齐心协力毫不懈怠(查字典理解,懈怠就是松懈懒惰。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海中救援》【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1个,积累词语9个,句子1句。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了解课文内容,并能绽开合抱负象,体味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
3.懂得当别人遇到艰难、危(wei)险时,要尽自己的力气伸出救济之手。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村民们援救遇险船员的感人场面。
教学难点:理解汉斯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
1.同学们,海有时是温顺的,有时也会发怒。
瞧——(出示课文第一节: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上的暴风掀翻了一条渔船。
在紧急关头,船员们发出了求救的信号。
)(1)指名读。
要读出状况紧急的语气。
(2)对呀,村里的人们收到警报,即将出海营救,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感人的故事。
板书:7海中救援2.指名读、齐读课题。
理解“救援”的意思。
说明:开头用课文第一节引入,便于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并要指导学生将状况紧急的语气读好。
关于理解课题中“救援”的意思,要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爱慕的方法理解,并且可以渗透有关词语理解的小学问,告知学生理解词语常用的方法,如:查字典或者词典;找近义词;联系课文内容理解。
若能娴熟把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就能把词语的意思理解正确。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小节号。
2.检查学习状况。
出示:营救搏斗毫不懈怠精疲力竭抵达请求依靠亲吻筒状(1)读词语。
(指名小教师领读)(正音:营是后鼻音)(2)介绍自己记字形的好方法。
(3)指导书写:抵(最终一笔点不要漏写)让学生自己在田字格中描写一个。
(4)对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有什么不理解?(其中“筒状”可以通过出示实物来理解)3.课文读通顺了吗?指名分节朗读。
说明:识字环节主要让学生自己谈谈识字的好方法,如:“抵”和“低”可以比拟着记,“营”留意是后鼻音,让学生看看茶叶罐,可以帮忙学生理解“筒状”的词义。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准时归纳识字好方法,便于学生把握。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海中救援》【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1个,积累词语9个,句子1句。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了解课文内容,并能展开合理想象,体会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
3.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村民们援救遇险船员的感人场面。
教学难点:理解汉斯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海有时是温柔的,有时也会发怒。
瞧——(出示课文第一节: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上的暴风掀翻了一条渔船。
在紧急关头,船员们发出了求救的信号。
)(1)指名读。
要读出情况紧急的语气。
(2)对呀,村里的人们收到警报,立即出海营救,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感人的故事。
板书:7海中救援2.指名读、齐读课题。
理解“救援”的意思。
说明:开头用课文第一节引入,便于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并要指导学生将情况紧急的语气读好。
关于理解课题中“救援”的意思,要多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并且可以渗透有关词语理解的小知识,告诉学生理解词语常用的方法,如:查字典或词典;找近义词;联系课文内容理解。
若能熟练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就能把词语的意思理解正确。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小节号。
2.检查学习情况。
出示:营救搏斗毫不懈怠精疲力竭抵达哀求依靠亲吻筒状(1)读词语。
(指名小老师领读)(正音:营是后鼻音)(2)介绍自己记字形的好方法。
(3)指导书写:抵(最后一笔点不要漏写)让学生自己在田字格中描写一个。
(4)对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有什么不理解?(其中“筒状”可以通过出示实物来理解)3.课文读通顺了吗?指名分节朗读。
说明:识字环节主要让学生自己谈谈识字的好方法,如:“抵”和“低”可以比较着记,“营”注意是后鼻音,让学生看看茶叶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筒状”的词义。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归纳识字好方法,便于学生掌握。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海中救援》教案及原文《海中救援》课文原文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上的暴风掀翻了一条渔船。
在紧急关头,船员们发出了求救的信号。
村里的人们收到了警报,立刻组成了志愿救援队,出海营救。
当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的时候,村民也都聚集到海岸边,毫不懈怠地举起灯笼,照亮勇士们回家的路。
一小时后,救援船穿过云雾出现了,焦急等待着的村民们跑上前去迎接。
当着些精疲力竭的勇士们抵达沙滩后,救援队的队长气喘吁吁地宣布:“乡亲们,救援船无法载上所有的人,还有几个人被留在了那儿。
”在忙乱中,第二支志愿救援队组成了,16岁的汉斯也挺身而出。
他的母亲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哀求道:“求求你不要去!你父亲十年前在海难中丧生,你哥哥三个星期前出海,现在音讯全无。
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哇!”“妈妈,我必须去。
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妈,我们不能让那些留在海里的人无助地死去。
”汉斯吻了吻母亲,加入救援队,消失在黑暗中。
又过了一个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永久。
终于,救援船出现了,汉斯正站在船头上,他把手围成筒状,高声喊着:“妈妈,我们找到他们了,我哥也在!”《海中救援》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自主识记“援、警、营、搏、集、汉、唯、依、靠”9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月黑风高、志愿、搏斗、聚集、毫不懈怠、焦急、筋疲力尽、抵达、气喘吁吁、哀求、、依靠”等词语的意思,并加以积累。
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援、营、搏、依、靠”。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6小节,结合语境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注意读出救援队长、汉斯和汉斯母亲的不同语气。
3、联系上下文思考:对汉斯的母亲来说,为什么那一小时比永久还永久。
结合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汉斯的母亲等待儿子归来时的表现。
4、通过阅读故事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或者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手,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1、能用不同的方法识记本课9个生字;理解和积累“月黑风高、志愿、搏斗、聚集、毫不懈怠、焦急、筋疲力尽、抵达、气喘吁吁、哀求、、依靠”等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