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中世纪文学但丁
- 格式:ppt
- 大小:5.30 MB
- 文档页数:66
第二章中世纪欧洲文学学习内容中世纪欧洲文学发展分期,四种主要文学样式。
但丁的创作概况;《神曲》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重点问题1.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市民文学;2.《神曲》思想内容的两重性,《神曲》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概述欧洲中世纪(即封建社会)的历史自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至十七世纪中叶,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公元五世纪至十一世纪)、中期(公元十二世纪至十五世纪)、晚期(公元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叶),而中世纪文学仅指从公元五世纪至十五世纪这一个千年的文学。
欧洲中世纪文学主要有四种样式,即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
一、教会文学教会文学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文学,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文学,其主要内容是宣扬宗教教义,基本上取材于《圣经》。
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宗教戏剧等。
多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手法,追求作品的神秘寓意,影响及整个中世纪的欧洲文学。
二、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它是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世俗封建主文学的主要成就。
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是写骑士的冒险故事和他们与贵夫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
前者受民歌的影响很大,有的写骑士与贵妇清晨离别的情景,有的写骑士对“牧羊女”的追求,有的是关于爱情问题的对话。
但中心主题是骑士之爱,即所谓骑士的典雅爱情,以描写骑士与贵妇人拂晓惜别之情的一类作品“破晓歌”最有代表性。
后者写骑士为了荣誉、为了宗教、为了执行贵夫人的命令而到处游侠冒险,与各种妖魔鬼怪、奇禽猛兽进行搏斗的故事。
按题材来源可分为三大系统,即古代系,不列颠系和拜占廷系。
代表作有《特里斯丹与依瑟》和《奥卡珊与尼克莱德》等。
三、英雄史诗中世纪初期的英雄史诗是欧洲进入封建社会之前产生的民间创作,反映的是氏族制度瓦解时期的部落生活,歌颂了部落英雄,并带有神话色彩。
这些早期英雄史诗包括: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冰岛人的“埃达”和“萨迦”,芬兰的《卡勒瓦拉》。
第二节但丁一、生平与创作概况1 、历史地位: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人文主义的先驱,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其思想观念具有二重性。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意大利文版序言》中如是评价但丁:“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2 、生活史:(1)神奇的精神之恋但丁的创作与他一次神奇的精神之恋息息相关。
但丁9 岁见到贵族少女贝阿德丽采,产生了神秘的精神恋情。
18岁在街上第二次相遇,贝阿德丽采行礼问候,但丁仿佛受到上天的赐福。
贝阿德丽采后来嫁给一位银行家,24岁时死去。
这位贵族女子成了但丁一生苦恋的精神偶像和创作动力。
抒情诗集《新生》就是献给贝阿德丽采的恋歌。
在《神曲》中,但丁让贝阿德丽采成为天国的圣女,是引导但丁走向天国的精神信仰。
(2 )鲜明的政治立场在但丁的故乡佛罗伦萨有两个对立的党派:代表封建贵族利益的基白林党(支持皇帝),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贵尔夫党(支持教皇)。
但丁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支持贵尔夫党,体现了反封建思想。
贵尔夫党执政后,又站在白党立场上,反对教皇干涉内政,体现了他的反教会思想。
(3 )苦难而辉煌的流放生涯在党派之争中,但丁被判终身流放,没收全部家产。
如果返回故乡,将被处以火刑。
在流放中,他“几乎乞讨着,差不多走遍了说这种语言的地方。
”在20 年的流放生涯中,他游览、观察、讲学、访友、思考、写作、思乡……最终客死他乡。
这又是一次辉煌的创作之旅,流亡期间,但丁创作了伟大的《神曲》、三部经典论著:《论俗语》、《飨宴》和《帝制论》。
3 、主要作品:(1)两部诗集:①早期诗集《新生》,是献给精神恋人贝阿德丽采的31首抒情诗(结集出版),没有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并且带有中世纪文学的神秘色彩,但其中抒发了诗人对少女深挚的感情,纯真的爱恋和绵绵无尽的思念,歌颂纯洁的爱情,反映了摆脱禁欲主义束缚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