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文件校审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设计校审校审的目的是在文件批准发放前,通过检查,发现不合格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纠正,设计校审的目的是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设计校审,分为对一般工程的校审和对高难工程的校审。
作为校审的另外一种方式,还包括各专业负责人之间的对图会签。
1、一般工程的校审⑴校审的对象——包括中间阶段和最终阶段的设计产品。
例如:可研报告;方案、初设、施工图设计图纸、说明;概预算书;出图后的设计更改以及输出产品形成过程中的计算书等。
⑵校审的分级对于一般工程实施校正、审核、会签(验证专业间互提要求是否满足)。
对于重大工程实施校正、审核、会签、审定(对于重大工程的界定,由项目中心总监提出,公司上层开会讨论决定)。
⑶校审记录规定校审记录分为图纸校审和计算书校审。
无论哪种校审记录,都应做好校审标识,对于图纸校审,尚应做好修改标识。
另外,记录图纸校审中发现的问题时,必须对照图号写出,以利设计人修改。
校审做法和标识详见“⑷校审的具体做法(d)”。
⑷通常校审的具体做法(a)设计制图人自校后,将图纸送专业负责人提交校正人,校正人校正写好《图纸校正记录》后,将校正单交专业负责人通知设计制图人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并经校正人对修改情况进行复核后,校正人在《图纸校正记录》上签字完成校正过程。
(b)各专业负责人将校正修改后的图纸及《图纸校正记录》交给审核人,审核人写好《图纸审核记录》后,送交专业负责人通知设计制图人修改。
修改完成后,经审核人复核无误,审核人在《图纸审核记录》上签字,完成审核过程。
(c)对于需审定的工程,各专业负责人汇总本专业全部图纸及资料,送专业总工审定。
专业总工写好《图纸审定记录》、通知专业负责人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经专业总工复核后在《图纸审定记录》上签字,即完成审定过程。
(d)校审人在填写校审记录单时,对查出的不合格问题,应按原则、重要、一般三个等次(见附录)进行标识。
标识的方法原则问题标识“×”,重要问题标识“√”,一般问题标识“△”。
施工图纸审核记录
1. 引言
2. 审核流程
施工图纸审核的流程如下:
提交图纸:项目设计方向施工单位提交施工图纸。
初审:施工图纸初审人员对图纸进行初步审核,检查是否符合施工规范和法律法规要求。
细审:细审人员对初审通过的图纸进行细致的核查和审查,检查是否存在设计错误、遗漏和不合理之处。
审核结果:审核人员根据细审结果做出审核结论,分为通过和不通过两种情况。
修改和复审:若图纸审核结果为不通过,施工单位需要进行修改,并重新提交审核,再次进行细审和审核。
3. 审核记录
3.1 初审记录
图纸名称审核人员审核日期审核结果基础图纸2022-01-01通过结构图纸2022-01-02通过给排水图纸2022-01-03通过电气图纸2022-01-04通过暖通图纸2022-01-05不通过
3.2 细审记录
图纸名称审核人员审核日期审核结果暖通图纸2022-01-06通过防火图纸2022-01-07通过通风图纸2022-01-08通过
3.3 审核结果
根据细审记录,经过细审的图纸全部通过审核。
4. 修改和复审记录
图纸名称修改人员重审人员修改日期审核日期审核结果暖通图纸2022-01-092022-01-10通过
5. 总结。
设计院,一般是要实行二审三校制度的。
即设计人自校、自审;校对人校对;审核人审核。
一张图纸出手要经过至少3个人的签字,从而保证设计质量。
其中每个人按照自己所在的岗位负责,拿相应岗位的钱。
设计的岗位一般包括:设计人、专业负责人、校对人、审核人等,而审定人通常是行政的。
各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如下:1、专业负责人在室主任及主任工程师的领导下,院级工程在院长及总工程师领导下,配合工程负责人组织和协调本专业的设计工作,对本专业设计的方案、技术、质量及进度负责。
其主要职责是:a.在工程负责人领导下,依据各设计阶段的进度控制计划制定本专业各个设计进度的进度计划和设计任务的分工,经室主任审定后实施。
b.应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规。
搜集分析设计资料,主持本专业方案及初步设计,并对本专业的方案和技术负全面责任。
方案及初步设计应该向审核人汇报,必要时,提请室技术会议,院级工程由院技术会议讨论决策。
并在后续阶段实施。
c.负责编写方案及初步设计文件。
有关专业应写好人防、消防、环保、节能等专篇。
d.认真研究方案、初步设计阶段审批的意见。
并对审批意见逐条落实。
如执行有问题,应通过工程负责人与有关部门汇报认可,并有书面批复意见。
认真填写审批处理意见记录表。
e.施工图阶段,进一步解决本专业的技术问题。
协调各专业之间的矛盾,负责各阶段的汇总。
及时主动向有关专业提出要求,并以文字或图表向有关专业提供所需要的资料。
所提资料专业负责人应签名、签日期。
f.组织并指导本专业设计人及制图人进行施工图设计。
编写有关本工程统一技术规定和图纸目录。
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本专业设计人、制图人认真自小计算书和图纸,提供出手质量。
专业负责人应检查设计、制图人的设计文件,质量符号要求后,交校对人校对。
质量差的计算书和图纸应该要求设计人修改后再校对。
g.检查校对人工作是否到位,是否写好校审记录单。
无重大问题时,交审核人审核。
校对、审核后由设计人一起修改。
h.对本专业的设计质量进行自评。
中国航空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标准QD/HSY/703.4—2002 咨询、设计成果校审制度现行版本:B修改码:0受控状态:发放编号:持有人2002.5.28 发布2002.5.31实施中国航空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发布前言为保证我院咨询、设计、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确保设计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根据GB/T19001-2000 -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7.3.5的要求,以及程序文件QP/HSY/703-2002《设计控制程序》的要求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的附录。
本标准由技术质量部归口和解释。
本标准起草部门:技术质量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冬妮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批准人:本标准A版按GB/T19000-1994标准编制,于1999年5月发布实施。
现行标准B版于2002年5月28日发布。
咨询、设计成果校审制度B版修改码:0 页码:1/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校对、审核、审定的控制要求,包括校审范围;校审原则;校审人员资格、职责;产品差错的分类与判别原则以及咨询、设计成果签署范围规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院所有工程咨询、设计各阶段设计文件、图纸等的校对、审核和审定。
设备设计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的引用文件GB/T19000-2000 -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QP/HSY/703-2002 设计控制程序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GB/T19000 - ISO9000和其它引用的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4.1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主持设计评审会议,审定设计文件,对设计的重大设计原则和技术问题作出裁决。
审查咨询、初步设计文件及重大项目的施工图。
4.2专业总师:主持本专业设计评审会,审定设计文件、图纸的符合性,复核审核意见及修改情况,处理校对、审核中出现的分歧意见,提出审定意见。
4.3专业主任工程师:审核设计文件、图纸的符合性。
复核校对意见及修改情况,提出审核意见。
设计文件校对与审核管理办法4.1设计文件的校对与审核应该按照《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文件编制标准》的要求进行;4.2设计文件的校对应该在设计完成后进行,校对人应该对设计文件的技术内容、规范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检查;4.3审核应该在校对完成后进行,审核人应该对设计文件的技术内容、规范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4.4审定人应该在审核完成后进行,对设计成品质量进行最终确认;4.5设计文件的校对与审核应该在设计文件的提交、修改、审批等重要环节进行;4.6审核流程应该按照《设计文件校对与审核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所有校对审核过程应该以电子邮件形式进行,并将最终形成的《校审记录单》以电子文档形式存档于项目阶段文件夹内;4.7设计文件的奖惩措施应该按照《设计文件校对与审核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记录单保存年限应该为五年。
修改原因:为了更好地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明确设计文件的审核要求,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同时,对一些条款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实际情况。
4.1 定义:设计文件在本制度中,设计文件指的是在设计各个阶段形成的图纸和技术资料的总称。
4.2 设计师4.2.1 根据总体设计师的要求,设计师应该合理安排工作内容,按时完成所承担的设计任务。
4.2.2 设计师应该认真研究设计基础资料,领会设计意图,掌握设计标准,并且做好所负责部分的设计文件,解决有关技术问题。
4.2.3 设计师的计算应该符合本专业相关技术规定或规范,计算准确无误。
设计文件需要认真自校,并且对校对人、审核人提出的意见认真修改。
在《校审记录单》上反馈处理意见。
4.2.4 设计师应该按照设计文件归档要求整理好设计文件,并交给总体设计师统一归档。
4.2.5 当设计师与校对人、审核人意见不一致时,有权要求上一级直至审定人作进一步仲裁。
对仲裁的最后决定仍有不同意见时,可以保留备案,但必须执行。
4.2.6 当设计师所设计的工作因不符合规定而发生质量事故时,负主要责任。
设计校对审核流程要求
为了规范设计校对审核流程,提高设计文档质量,增强可追溯性,特做此规定。
设计人员在完成图纸后,首先进行自检,流程如下:
1,打印出文件,校对每一行文字、线条和图形,校对无误的使用黄色记号笔进行标记。
2,如遇错误,需用红色水笔在纸面上予以改正。
3,如遇需要删除的,需用蓝色记号笔进行标记。
4,完成后,在电脑上将需要改正及删除的逐一改正,每改正一处,需用绿色记号笔进行标记。
这份自检记录将由个人妥善保管并随时准备等待检查。
5,重新打印文件,并盖校审章,由设计人签名并交给校对人。
6,校对人校对每一行文字、线条和图形,校对无误的使用黄色记号笔进行标记。
7,如遇错误,需用红色水笔在纸面上予以改正。
8,如遇需要删除的,需用蓝色记号笔进行标记。
9,完成校核后,校对人签名并返回给设计人。
10,设计人根据校对人意见进行改正,每改正一处需用绿色记号笔进行标记。
11,完成改正后,设计人在校核文件上再次签字,并将之和重新打印的文件一起交给校对人。
12,校对人确认改正完成后用橙色记号笔进行标记,并再次签字。
本次校对工作完成,校对记录由设计人妥善保管并随时准备等待检查。
13,设计,校对人在新打印出的文件签名栏中签字,然后交给审核人签字。
14,若审核人无意见则签完字返还给设计人。
若审核人有意见则在文件中标记出并当面告知设计校对人,并由设计人改正后重新打印并设校审签字。
15,由设计人将签过字的文件扫描并发送给文控,由文控发出。
设校审流程图。
设计校审规定1 目的为使设计校审这一设计输出验证方式得到有效实施,防止出现不合格,满足规定要求,保证设计质量,制定本规定。
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工程设计和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3定义3.1 校对核对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要求。
3.2 审核审查核对是否满足输入要求。
3.3 审定审查定稿。
3.4 批准认可和核准,同意生效、发放。
3.5 校审校对、审核、审定的总称。
4 校审程序4.1 工程设计4.1.1 投标方案4.1.1.1 投标方案的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应经校对、审核和审定。
4.1.1.2 投标方案及说明书应经总建筑(工程)师、所长批准。
4.1.2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4.1.2.1 各专业提交项目设计主持人的文件、图纸应经专业的校对、审核和审定。
4.1.2.2 说明文件应经总建筑(工程)师、所长的批准。
4.1.3 规划规划校审程序同4.1.2。
4.1.4 初步设计(方案设计同)4.1.4.1 各专业互提资料应经审核人审核、审定人审定,并经项目总设计师审定。
4.1.4.2 专业设计文件、图纸应经校对、审核、审定。
4.1.4.3 总说明应经总建筑(工程)师、所长批准。
4.1.5 施工图设计4.1.5.1 各专业互提资料图、表应经审核、审定和项目设计主持人审定。
4.1.5.2 工程管线汇总图应经有关专业的互相核对并会签认可和项目设计主持人审定。
4.1.5.3 工程计算书应由具有与工程设计相应校对、审核资格的人员负责校对、审核。
4.1.5.4 对电算书要进行校对、审核,重点是校核荷载是否有漏项,输入参数是否正确。
4.2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送审图、报批图)4.2.1 专业设计文件、图纸应经校对、审核、审定。
4.2.2 总说明应经总建筑(工程)师、所长批准。
5 校审实施步骤5.1 设计人自校后,交校对人及工种负责人审查后,填写《设计校审记录表》(格式见附录A),交回设计人修改后,再经校对人及工种负责人复查并确定无误,即完成工种负责人阶段校审任务。
六、压力管道设计文件校审与签署规定1 总则1.1为了确保压力管道设计质量,规范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的校审和签署工作,特制订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压力管道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文表、图纸、计算书等设计文件的校审和签署。
2 设计文件校审2.1校审人应从有校审资格人员名单中选派。
2.2同一设计文件的设计人不能兼任校核人、审核人、审定人;校核人不能兼任审核人、审定人;审核人不能兼任审定人。
2.3设计文件提交校审前,设计人必须经过认真自校。
设计人提交校审设计文件时,应同时提交有关设计条件及设计依据文件。
2.4校审人员在校审设计文件时,应重点校审下列内容:a)校对1)设计文件是否达到规定深度,内容是否完整齐全;2)设计文件的主要技术参数与经批准的上阶段设计文件是否相符;3)设计文件是否符合设计输入的要求;4)设计是否正确、合理,图形、文字、数字是否正确无误;5)设计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6)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公式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7)标准图、复用图选用是否正确。
b)审核1)设计原则是否正确,技术是否先进,经济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上阶段设计文件的要求,并认真贯彻中间审查意见;2)基础数据、主要计算方法、公式、电算程序、选用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正确;3)选用标准图、复用图是否正确;4)设计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要求;5)设计成品内容、深度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c)审定1)设计原则是否正确,是否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设计成品的内容和深度是否满足规定要求;2)主要计算方法是否正确,电算程序选用是否正确;3)主要管道材料、管道器材附件的选择是否正确。
3 校审记录3.1校审人员必须认真填写设计文件的校审记录,设计文件校审记录采用《设计文件校审卡》(QT/SLECC 007.06-2003)。
3.2设计人应按校审人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并经校审人核实。
3.3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时,必须提出书面文件供校审使用。
3.4采用软件所完成的计算书,要对输入数据、重要的中间数据和最终计算结果的书面文件进行校审,对有特殊要求的计算书要进行过程审核。
设计院档案管理制度,技术档案管理(1)设计院档案管理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一、技术档案的归档范围(一)工程设计项目凡委托我院设计的新建,改建,扩建,加固等工程全部基础资料,阶段设计成果文件,设计修改文件以及与工程有关的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发生的各类协议,合同,函件,公文和竣工验收,调试,工程总结等文件,均应归入技术档案.1. 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的文件一般不归档,但我院只做到初步设计而由其它院完成施工图设计的项目要存资料室及归档,归档文件包括以下内容:(1) 初步设计最终成果(2) 设计总概算书或综合概算书底稿及打印件;(3) 各专业有关的计算书底稿及电算资料;(4) 设计方案审定记录单,设计文件校审记录单.2. 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归档包括以下内容:(1) 各子项各专业设计底图;(2) 各专业设计计算书及电算资料;(3)《设计文件校审记录单》;(4) 修正概算书及打印件;(5)《设计修改通知单》以及因修改形成的计算书;(6) 程序文件规定要归档的资料.3. 工程建设各阶段形成的文件资料(1) 建设单位提供的全部设计基础资料,原始资料〔含建设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计划任务书(复印件);征地文件(复印件);规划部门批准的建筑红线图;地形图;选址报告及批件(复印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勘察资料;风洞试验报告;工艺布置图和技术要求资料以及我院向协作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底稿;公用工程协议(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人防,消防,环境保护等复印件);设计合同及协议书;方案或初步设计批准文件等〕.(2) 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与建设单位各种联系中形成的有关文件,图纸,资料,来往公文,函电,设计过程中的交底会审纪要,与工程有关的会议纪要.(3) 工程竣工验收,调试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图纸,资料(含竣工验收报告,调试,试用期间,使用期间发现的问题,修改,补充核定有关图纸和文件)等;(4) 工程事故与设计有关的结论分析报告等.(二)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技术服务和咨询项目归档包括以下内容:1. 委托单位提供的全部文件资料(1) 委托任务书;(2) 委托单位交来的全部有关原始资料;(3) 代委托单位收集的原始资料,调研资料等.2. 成果底稿(包括鉴定书,咨询报告,设计底图,蓝图,说明书,计算书,电算资料,估算概算书底稿等).3. 送交委托单位的正式咨询报告及图纸.(三)科研试验项目科研试验项目归档文件包括以下内容:1.科研规划,科研项目任务书,课题拟定报告及经院认可的批文;2.科研会议纪要及有关重要文件;3.与主办单位或协作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书文件副本,有关技术责任的各种来往函件;4.阶段成果报告,如说明书,计算书底稿和打印件,底图,蓝图(一份),照片,底片;5.和科研试验项目有关的学术报告及会议交流文件原稿,鉴定书等资料.二、技术档案的归档办法(一)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各阶段成果均先归档,后复制对外发行.每个工程项目均应有一份归档登记表.每次归档均应登记.1.设计基础资料建设单位提供的全部设计基础资料,原始资料〔含建设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蔼计划任务书(复印件);征地文件(复印件);规划部门批准的建筑红线图;地形图;选址报告及批件(复印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勘察资料;风洞试验报告;工艺布置图和技术要求资料以及我院协作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底稿;公用工程协议(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人防,消防,环境保护等复印件);设计合同及协议书;方案或初步设计批准文件等.〕均必须在拿到该资料后立即复印,复印件作为设计资料,原件立即归档;对于内容较多的基础资料(如工程地质及水文勘察资料,风洞试验报告等),要求建设单位提供二份(在合同中注明),一份归档,一份作为设计资料.2.设计成果(图纸)(1)初步设计我院完成初步设计,由其它院完成施工图的项目,在将初步设计全部移交后,所有应归档的资料一次归档;由我院继续完成施工图的项目,初步设计阶段的成果不归档.(2)施工图设计施工图一般按子项一次出图,一次归档.对需分批出图的项目,可按"分批出图计划表"的内容分批出图,分批归档.分批出图的项目,每次出图归档必须有一份临时图纸目录临时归档,全部图纸归档后,专业负责人必须根据以前的临时图纸目录整理出最终图纸目录归档.施工图的归档程序为:a)由专业负责人检查确认底图签名完整,交设计总负责人b)由设计总负责人填写"图纸归档通知单",并在设计负责人一栏签字,同时要在备注栏中注明本次出图的图纸编号,将"图纸归档通知单"及底图送计划组.c)计划组应再次检查确认底图签名完整,并检查本次出图的图纸编号与实际底图是否相符,并签署意见(是否出图,是否归档),签名;将"图纸归档通知单"及底图送图档组.d)图档员应检查本次出图的图纸编号与实际底图是否相符,并签收,将底图和"图纸归档通知单"和底图一并归档.e)由图档组通知晒图组到图档组借底图晒图.3.内部作业文件内部作业文件为各专业的计算书,互提资料记录,设计文件,校审记录单,以及程序文件中规定要归档的资料.这些资料在全部设计完成后一个月内,由专业负责人整理后交图档组存档. 4.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包括图纸会审纪要,与工程有关的会议纪要,往来的公文,函电,工程联系单,修改设计通知单,竣工验收资料等,由设计总负责人(与多专业有关的)或专业负责人(与本专业有关的)保存.工程竣工验收后一个月之内一次交图档组归档,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批归档,但必须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一个月之内全部归档.5.设计修改设计完成后的设计修改图,按施工图的归档办法归档.修改图的每次出图归档,必须有一份临时修改图纸目录临时归档.全部工程竣工后,专业负责人必须根据以前的临时修改图纸目录整理出最终修改图纸目录归档.(二)技术及咨询服务项目技术及咨询服务项目完成后,由设计总负责人将全部资料整理交图档组归档.(三)科研试验项目自接受任务到各阶段成果交院为止为归档阶段,由设计总负责人分阶段向图档组归档.负责全院的经营、生产、技术和行政工作,3.1.1负责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文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