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渣滓洞、白公馆有感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红岩基地白公馆和渣滓洞观后感
去了白公馆和渣滓洞之后,我这心里就像被重重地敲了一锤子,那感觉可太复杂了。
一走进白公馆,就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变得凝重起来。
那小小的牢房,昏暗又潮湿,想象着当年那些英雄们就被关在这儿,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墙上的标语啊,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还是透着一股坚定的力量。
我就寻思着,那些革命者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是怎么保持着那么顽强的信念的呢?他们肯定有着钢铁般的意志。
再到渣滓洞,就更觉得压抑了。
牢房密密麻麻的,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黑暗的牢笼世界。
看到那些刑具的时候,我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那些敌人可真够残忍的,用这么恐怖的东西折磨咱们的英雄。
可咱们的英雄们硬是没屈服,这得多有骨气啊!
我觉得特别震撼的是,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他们还想着为革命奋斗,互相鼓励。
我就想啊,要是我处在他们那个位置,能不能做到像他们一样呢?我可能吃不了那份苦,更别说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还守口如瓶了。
这里就像一本生动的历史书,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从这儿走出去的时候,我就暗暗下定决心,咱现在的幸福生活可都是这些英雄们用鲜血换来的。
我们可不能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得像他们一样有点信念,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而且啊,这些英雄的故事可得一直传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是多么了不起的人。
这一趟真没白来,就像给我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课,让我对革命先辈们充满了敬意,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了。
参观渣滓洞写心得体会_参观渣滓洞白公馆有感(2)参观渣滓洞写心得体会篇4渣滓洞、白宫馆这两个地方是小时候从小说“红岩”里知道的,以后以此为题材的影视节目又不断的加深我的印象。
1985年到重庆出差,也和老科长去了渣滓洞、白宫馆。
这次到重庆也想让女儿到这里看看,让她们知道过去惨烈的革命斗争,让她们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白公馆位于重庆西北郊歌乐山下,是原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1939年春被戴笠选中用重金买下改为看守所。
军统将白公馆改为监狱以后,将原来的地下贮藏室改为地牢,原防空洞改为刑讯室,两层楼的住房改为牢房。
白公馆关押的均属军统认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例如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许晓轩,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
“政治犯”关押最多时达200多人。
渣滓洞距白公馆2.5公里,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
1938年起,这里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改造成秘密监狱,专门用来关押和迫害革命者。
渣滓洞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楼一底的男牢16间,另有两间平房作女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和刑讯室。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对两百多人进行集体屠杀,溃逃时还放火烧男牢房,仅有15人脱险。
渣滓洞、白宫馆外面风景秀丽,环顾四周草木一片葱茏。
走进渣滓洞、白宫馆,顿感一片阴森恐怖。
一幅幅照片,一段段叙述,使我仿佛走进六十年前那场充满血与火的战场,我看到烈士们亲手绣下的五星红旗仍然放射出不灭的光芒,我听到那沾满革命先烈血迹的种种刑具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我看到罪恶的枪口向人们扫射,我看到无情的大火将先烈遗体化作乌有。
离开渣滓洞、白公馆,我一直在想:那么多共产党员、革命先烈为了他们的信仰和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是铁骨铮铮,顶天立地的革命者,是中华民族的万世楷模。
而今天的共产党员,今天的领导干部是不是也应该从先烈那里学到些什么?参观渣滓洞写心得体会篇5为建党九十周年,局里组织了全体审计人员参加“庆七一红色之旅”活动,我有幸来到了山城--重庆。
参观白公馆渣滓洞心得体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沉重的记忆,让人铭记那些为了正义和自由而付出巨大牺牲的英勇灵魂。
白公馆和渣滓洞,就是这样的地方。
当我踏入这片曾经被黑暗笼罩的土地,心中涌起的是无尽的感慨和深深的敬意。
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后被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改建为迫害革命者的监狱。
这里四周崇山峻岭,绿树成荫,然而,美丽的自然风光却无法掩盖其背后的血腥与残酷。
走进白公馆,那狭小的牢房、冰冷的刑具,仿佛都在诉说着当年革命者所遭受的非人折磨。
一间间阴暗潮湿的房间,墙壁上残留着的斑驳痕迹,似乎还能感受到革命者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抗争。
渣滓洞,距离白公馆不远,同样是一个让人痛心的地方。
这里原是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
后来,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改造成了监狱。
渣滓洞的牢房更加简陋,空间更加狭小,囚犯们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看着那一个个狭小的窗口,难以想象当年的革命者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令人动容的场景。
那些革命者们在狱中写下的诗句和信件,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信仰的坚守和对未来的希望。
他们明知自己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却依然毫不退缩,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真理和正义。
其中,江竹筠烈士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
她在狱中受尽了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至今回荡在我的耳边,让我对她的英勇和坚韧充满了敬佩。
还有小萝卜头宋振中,他是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
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他依然渴望学习,渴望自由。
然而,残酷的敌人却无情地剥夺了他幼小的生命。
看着他的照片和事迹介绍,我的心中充满了悲愤和怜悯。
参观完白公馆渣滓洞,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那些英勇的革命者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享受着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
渣滓洞白公馆观后感
去了渣滓洞和白公馆回来,我这心里就像堵了一块大石头似的,沉甸甸的。
一进去那地方,阴森森的感觉就扑面而来。
你能想象吗?那些牢房小小的,暗暗的,可是就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那些革命先辈们却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
我站在那儿,就感觉仿佛能看到他们坚毅的眼神,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依然顽强地和敌人做斗争,这真的太让我敬佩了!
我看到那些刑具的时候,真的是倒吸一口凉气。
那些残忍的工具,就这么摆在眼前,我当时就想,那些先辈们得遭受多大的痛苦啊!可是他们却没有屈服,这得是多么强大的意志啊!我就想啊,如果换做是我,我能做到吗?我可能连想都不敢想,可他们却真真实实地做到了。
其实,在参观之前,我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书本上。
但当我真正站在那个地方,那种震撼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我感觉自己好像穿越到了那个时代,看到了英雄们的热血和不屈。
我就在想,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啊,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啊!
不过呢,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有点疑惑。
有一些展示的内容,我感觉自己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
比如说某些烈士留下的隐晦的话语,我知道那肯定有深意,可我就是不能完全领会。
我想也许这就是历史的神秘之处吧,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究。
这一趟下来,我真的是感触太多了。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来这里看看,感受一下那段沉重而伟大的历史。
你要是还没去的话,真的推荐你去体验一下!这可不是一般
的旅游景点,这是能让你心灵受到洗礼的地方啊!我到现在还在回味呢,真的!这一趟真的是太有意义了!。
重庆渣滓洞白公馆观后感
今天呀,老师带我们去重庆的渣滓洞和白公馆参观,哇,那地方可真有故事!一进去,黑黑的洞子里凉飕飕的,墙上有好多铁链子和手铐,看得我心里直发毛,"咣当咣当"地想那些英雄们一定吃了好多苦吧。
后来呀,我们去白公馆,那里比渣滓洞大一些,可是我觉得一点儿也不舒服。
导游姐姐说,这里以前关着很多抗日英雄,他们被敌人关着,还被打得可惨了。
我听到这些,脑袋里"嗡嗡"的,想:这些叔叔阿姨为了保护咱们的国家,真是太了不起了!
老师让我们站在纪念碑前面,肃静默哀三分钟。
我闭着眼睛,小心翼翼地想,那些叔叔阿姨如果看到今天的我们过得这么好,他们会不会笑呢?
最后回家的路上,我心里还惦记着那些英雄。
哼着歌儿,我在心里偷偷说了一句:“谢谢你们!”这一天让我明白了,咱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可不是白来的,以后我也要做个勇敢的小英雄!
—— 1 —1 —。
白公馆渣滓洞参观心得【最新版4篇】篇1 目录一、前言二、白公馆的历史背景与景点介绍三、渣滓洞的历史背景与景点介绍四、参观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五、总结篇1正文一、前言在重庆市,有两处著名的历史景点——白公馆和渣滓洞。
它们都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记忆,是革命先烈们英勇斗争的见证。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两处景点,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坚定的信仰和伟大的精神。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参观心得。
二、白公馆的历史背景与景点介绍白公馆位于重庆市,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故名。
1946 年以后,这里成为了国民党特务机关关押政治犯的地方。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白公馆的历史故事,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小萝卜头”的。
这个名叫宋振中的孩子,从小就和爸爸妈妈被关押在白公馆,由于严重营养不良,长得头大、身体小,难友们都叫他小萝卜头。
他可是一个很重要的人,许多重要信件都是通过他来传递的,只可惜,他死的时候只有9 岁。
三、渣滓洞的历史背景与景点介绍渣滓洞原为人工采掘的煤窑,因渣滓多而得名。
距离白公馆 2.5 千米,这里主要关押一般犯人。
在参观渣滓洞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当时犯人们所经历的痛苦与折磨。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在墙壁上刻下的革命诗篇,它们充分体现了革命先烈们坚定的信仰和伟大的精神。
四、参观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在参观白公馆和渣滓洞的过程中,我深受感动。
那些革命先烈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坚定信仰,为理想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他们的英勇事迹,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同时,我也为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而感到幸运,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总结参观白公馆和渣滓洞,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革命历史,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信仰。
篇2 目录一、前言二、白公馆的历史背景与结构三、渣滓洞的历史背景与结构四、参观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五、结束语篇2正文一、前言在重庆市,有两处著名的历史景点——白公馆和渣滓洞。
参观渣滓洞写心得体会_参观渣滓洞白公馆有感参观渣滓洞、白公馆,不仅仅是经受了一次思想的教育,更是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拷问,有太多的感触体会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参观渣滓洞写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渣滓洞写心得体会篇111月17日,一大早我们随着学院机械工程系团组织部组织的歌乐山素质扩展活动,同学们穿着整齐的军训服装,胸前都戴上了团徽,参观了红岩魂陈列馆。
站在通往红岩博物馆、烈士墓的大门,我顿时感到庄重严肃,我知道自己眼前的土地上有先烈们的足迹。
一路上人来人往,参加纪念活动的人很多。
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首先在烈士墓前举行了哀悼仪式,之后依次参观了红岩博物馆、白公馆、渣滓洞。
在烈士墓后面的墙上,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年轻而坚毅的面孔,还有一朵朵盛开的菊花,那些菊花代表那些连相貌也不曾留下的烈士们。
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历经苦难、折磨而牺牲。
墙边的那句话,“在凯旋的号声里,我们将会交换一个微笑。
”至今我也不能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我想这是烈士们视死如归、无私奉献的心声吧。
只要新中国能够诞生就能交换他们的微笑,死又何惧。
从烈士墓下来,我们走进了红岩博物馆。
在一个个玻璃橱窗里静静地躺着烈士们的遗物和一些镣铐、当时的枪支器械等。
(在监狱中烈士们所佩戴的镣铐)看着这些东西,我感觉历史触手可及。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杨虎城将军牺牲时戴的帽子,帽子大概是皮革做成的,很旧,上面布满血渍。
这个帽子仿佛在述说着60多年前它的主人怎样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
博物馆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有故事,看着它们,我脑海里浮现出60多年前,先烈们如何生活、工作和想象着他们不幸被捕后遭受怎样的折磨。
这些东西带我穿越时空,看到了那时千疮百孔的中国和那群坚强勇敢的中华儿女。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一行向白公馆行进。
通往白公馆的路很陡,坐落在歌乐山山腰上的白公馆很隐蔽。
陈然如何出版白公馆版《挺进报》,又如何向狱友传播;韩子栋如何装疯卖傻骗过特务得以逃脱;得知新中国成立后狱友们如何高高兴兴地制作五星红旗。
参观白公馆和渣滓洞的观后感朋友们!我去参观了白公馆和渣滓洞,那可真是一场震撼心灵的旅程啊,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揪住了心,久久不能平静。
刚到白公馆的时候,那建筑看起来普普通通,甚至有点不起眼,就像一个沉默的老人,静静地待在那儿。
可当我一脚踏进去,一种压抑的气氛就像浓雾一样扑面而来。
墙上那些斑驳的痕迹,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苦难。
我看着一间间狭小的牢房,心想这哪里是人待的地方啊,简直就是一个个压抑人性的小盒子。
在这么小的空间里,那些革命先辈们却有着无比强大的信念,感觉他们的灵魂能冲破这牢房的束缚,直上云霄。
然后我又来到了渣滓洞。
这里的环境也一样恶劣,牢房里的设施简陋得让人难以想象。
我站在牢房中间,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先辈们被囚禁在这里的画面。
他们遭受着敌人的折磨,却依旧坚贞不屈,我都能感觉到那股浩然正气还在这牢房里回荡呢。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刑具,看着那些冰冷的、带着锈迹的家伙,我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我就想啊,那些反动派可真够残忍的,对自己的同胞下这么狠的手。
可是我们的革命先辈们,硬是在这样的折磨下没有屈服,他们得有多么坚强的意志啊。
我就觉得自己特别惭愧,平时生活里遇到一点小困难就想打退堂鼓,和先辈们比起来,我这算啥呀。
我还看到了那些先辈们在监狱里创作的诗歌、留下的信件,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他们虽然身处黑暗的牢狱之中,却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这就好比在黑夜里,他们自己就变成了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路。
走出白公馆和渣滓洞的时候,我心里满满的都是崇敬。
我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参观了两个历史遗迹,更像是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可不能让先辈们的血白流。
要是我在生活中还整天浑浑噩噩的,那可真是对不起他们的牺牲。
这一趟参观就像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我更加坚定地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我想,这就是历史的力量吧,它能让我们从先辈们的身上汲取无尽的力量,然后在自己的生活中发光发热。
红岩基地白公馆和渣滓洞观后感
去了白公馆和渣滓洞之后,我这心里就像被塞了一团沉甸甸的东西,堵得慌。
刚走进白公馆的时候,那感觉就很压抑。
灰扑扑的墙,小小的牢房,可就是这么个小地方,当年却关着那么多英勇无畏的人。
我瞅着那些简陋的床铺、破旧的桌椅,心想这就是英雄们曾经待过的地方啊。
墙上的那些标语,虽然字迹有些斑驳了,但仿佛还能看到当年革命者们坚定的眼神,他们就守着这些信念,哪怕环境这么恶劣也不屈服。
渣滓洞就更不用说了,那一道道铁门,一间间牢房,就像一个个吃人的大口。
我在牢房里看到那些刑具的时候,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那些铁链子、老虎凳,光看着就觉得疼,可咱们的革命先辈们却遭受了这样非人的折磨。
我当时就想,这得是多坚强的意志啊,要是换做我,可能都不敢想象。
这里面有好多英雄的故事。
像江姐,被折磨得不成样子还那么有骨气,那是真正的女中豪杰啊!还有那些小萝卜头,那么小就被关在监狱里,都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但是他也懂得善恶,小小的身体里也藏着大大的勇气。
这些人就像黑暗中的星星,在那个恐怖的地方,散发着最耀眼的光芒。
我在那儿走的时候就在想,现在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
咱们现在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吃好吃的、看电影,可这一切都是这些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咱们要是还整天抱怨这抱怨那,可就太不应该了。
这一趟走下来,就像上了一堂最生动的历史课,让我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英雄,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我得好好活着,活出个样儿来,才对得起这些英雄们曾经遭受的苦难呢。
参观渣滓洞白公馆观后感1000字一、走进那沉重的历史之门。
宝子们,前几天我去参观了渣滓洞和白公馆,那可真是一次超级震撼又特别沉重的经历啊。
刚到渣滓洞的时候,看到那灰扑扑的建筑,我心里就“咯噔”一下。
走进里面,那狭小的牢房,简陋的床铺,还有墙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标语,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了那个黑暗的年代。
我仿佛能看到那些英勇的革命者们,就被关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忍受着敌人的折磨,但是他们的眼神里却透着坚定和不屈。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砖,似乎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我听着讲解员讲述那些革命者的英勇事迹,什么江姐啊,她遭受了那么多的酷刑,却始终不肯吐露半个字的机密。
我的天呐,这得是多么坚强的意志啊!在那个时候,他们就像黑暗中的一束束光,虽然被敌人重重围困,但是那光芒却怎么也遮不住。
二、白公馆里的无声呐喊。
从渣滓洞出来,又去了白公馆。
白公馆的氛围更加压抑,如果说渣滓洞是阴森,那白公馆就是透着一种绝望中的希望。
在白公馆里,我看到了那些秘密的刑讯室,那些恐怖的刑具。
我当时就在想,这些革命者们到底是靠着什么样的信念,才能在面对这些的时候不害怕呢?他们也是普通人啊,有血有肉的,肯定也会疼,也会害怕。
可是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新中国的未来,就那么勇敢地承受着一切。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小萝卜头的故事。
他那么小就被关在监狱里,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但是他却那么聪明懂事。
他在监狱里努力学习知识,还帮着大人们传递消息。
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却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在黑暗的夜空中划过一道耀眼的光芒。
三、心灵的洗礼与感悟。
参观完这两个地方,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就想啊,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
我们可以自由地学习、工作、玩耍,不用担心会被突然抓走,不用遭受那些非人的折磨。
这些幸福都是那些革命者们用生命换来的啊。
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就是为了让我们能过上好日子。
我们可不能辜负他们的牺牲。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有时候会抱怨生活中的一些小烦恼,比如说学习压力大啦,工作不顺利啦。
重庆渣滓洞白公馆观后感去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那是必须得去看看的地方。
这一趟下来,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刚到渣滓洞的时候,就感觉那地方透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那小小的牢房,昏暗又潮湿,一想到当年那些革命志士就被关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心里就不是个滋味儿。
墙上挂着的那些照片,一个个英雄的面孔,他们可都是在这儿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啊。
再看看那些刑具,我的天呐,光是瞅一眼都觉得毛骨悚然。
竹签子、老虎凳啥的,敌人可真够狠的。
可是咱的革命先辈们呢,那是相当的硬气。
不管敌人怎么折磨,就是不松口,不叛变。
就好比江竹筠江姐,那是女中豪杰啊!在这儿被敌人用各种残忍手段对待,可她就是坚定信念,为了革命理想,为了心中的正义,那是把生死都置之度外了。
我就想啊,这得是多么强大的意志,换做我,可能早就哭爹喊娘求饶了,可他们却能咬牙坚持。
白公馆也一样,那里也有着数不清的悲壮故事。
走在里面,感觉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过去的苦难和英雄们的伟大。
那些革命者在这么残酷的环境下,还能在监狱里秘密组织起来,继续和敌人斗争,传递情报,真的是太令人敬佩了。
从这两个地方走出来,我就觉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来得太不容易了。
以前老是觉得生活中的一些小烦恼就很头疼,像什么上班堵车啦,被老板批评几句啦,和朋友闹点小矛盾啦。
可是跟革命先辈们遭受的比起来,这都算个啥呀?那简直就是芝麻绿豆大的事儿。
这一趟参观就像是给我好好地上了一课,让我知道了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更要学习先辈们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要是在生活中遇到点困难就退缩,那可真对不起在渣滓洞和白公馆里受苦受难的英雄们。
以后再遇到啥难事,我就得想想江姐他们,咬咬牙,坚持下去,可不能轻易就被打倒喽。
而且我们也得把这些故事告诉更多的人,让大家都知道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重庆渣宰洞白公馆观后感去了重庆的渣滓洞和白公馆,那感觉就像心灵被重重地捶了一下,整个人都变得严肃起来,可又有好多想法在心里乱蹦,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怪。
刚到渣滓洞,那地方看着普普通通的,就是一些旧房子嘛。
但当你一了解这里面发生过的事儿,哎呀妈呀,那股子寒意就从脚底直往脑门上蹿。
小小的牢房,挤着好多英雄好汉,那环境差得简直没法说,又黑又潮,床就是几块破板子,感觉睡在上边都硌得慌。
可就是在这样的地方,那些革命先辈们还坚定得像山一样,心里怀着对新中国的美好憧憬,任那些坏蛋怎么折磨都不低头。
我瞅着墙上那些先烈们留下的标语,虽然字迹有些模糊了,但那股子力量就像能穿透岁月,直接扎到我心里。
我就想啊,他们当时得多不容易啊,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还想着为大家谋幸福。
要是换了我,能不能像他们一样坚强呢?我心里直打鼓,感觉自己可能够呛。
就说现在,稍微有点困难,我都可能想打退堂鼓,和先辈们比起来,我可真是差太远了。
再到白公馆,气氛就更压抑了。
那些刑具看着就让人毛骨悚然,一想到英雄们曾经遭受的痛苦,我这心里就像被猫抓了一样难受。
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好像在诉说着当年的残酷,那感觉就像有个声音在耳边不停地讲着那些悲壮的故事。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看到好多游客都和我一样,表情凝重,眼神里充满了敬意。
我就琢磨,咱们现在的好日子可都是这些英雄们用命换来的呀。
他们在那么黑暗的时期,像星星一样努力地发光发热,就是为了给咱们照亮现在的幸福大道。
从渣滓洞和白公馆出来后,我就觉得自己不能再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了。
那些英雄的精神就像在我背后推了一把,让我想做个更有劲儿的人。
不能光想着自己的小确幸,也得为这个社会出点力,哪怕是一点点也好。
要是把现在的生活当成理所那可太对不起这些先烈们了。
这次参观就像给我上了一堂超级震撼的课,让我知道了啥叫信念,啥叫牺牲,啥叫英雄。
这堂课,我可得好好记在心里,可不能忘喽!。
重庆红岩白公馆渣滓洞观后感去了重庆的白公馆和渣滓洞之后,我这心里就像被啥东西狠狠撞了一下,久久不能平静。
一走进那地方,就感觉阴森森的,好像周围的空气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悲惨。
白公馆和渣滓洞,这可不是啥普通的房子,那是当年国民党反动派折磨革命者的魔窟。
先说这白公馆,看着那一间间狭小的牢房,我就忍不住去想,当年那些革命志士在这么个憋屈的地方是咋熬过来的呢?墙上那些斑驳的痕迹,就像无声的证人,见证着曾经的黑暗。
那些革命者被关在这儿,失去了自由,还天天得遭受敌人的折磨,可他们并没有被打倒。
我在想,要是换做我,在这么个暗无天日的地方,估计早都崩溃了。
再到渣滓洞,那情况更让人心酸。
牢房里的设施简陋得不能再简陋,感觉就是一个能勉强让人活着的小笼子。
可是在这里面的革命者,却有着无比强大的信念。
我看到了那些他们自制的简陋的学习工具和生活用品,这说明了啥?说明他们即使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们还想着有一天能出去建设新中国呢。
这里面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那些英雄们的故事。
像江竹筠江姐,遭受了那么多非人的折磨,竹签子钉进手指啊,这得多疼啊!可她就是咬紧牙关,啥都不吐露。
她心里肯定是有着坚定无比的信仰,那就是对共产党的忠诚,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还有小萝卜头宋振中,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就被关在监狱里,都没见过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就被残忍地杀害了。
他本应该在阳光下快乐地玩耍,却被黑暗吞噬,这真的是太不公平了。
但是他小小的身躯也在为革命贡献着力量,他就像一道微弱却永不熄灭的光。
从白公馆和渣滓洞出来,我就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我们住着宽敞明亮的房子,想吃啥就吃啥,想干啥就干啥,没有敌人随时来迫害我们。
这一切都是那些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
我们可不能忘了他们的付出,得好好珍惜现在的好日子。
而且我们也要学习他们那种坚定的信念,不管遇到啥困难,都得咬着牙坚持下去,不能轻易放弃。
重庆渣宰洞白公馆观后感去重庆玩,有两个地方那是必须得去看看的,一个是渣滓洞,一个是白公馆。
这俩地方可不像一般的旅游景点,去了那,心里头就像被啥东西猛地撞了一下,沉甸甸的。
刚到渣滓洞,看着那阴森森的牢房,我就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往脑门上窜。
那一间间小小的牢房里,以前可是塞了好多好多革命志士啊。
你想啊,那么狭小的空间,人挤人都转不过身来,他们却在这儿遭受着非人的折磨。
墙上的那些标语啊,虽然已经很破旧了,但还是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那种气氛,仿佛能看到那些英雄们坚定的眼神。
再看看那些刑具,妈呀,光看着就觉得疼。
什么竹签子啊,老虎凳啊,这些东西就摆在那儿,无声地诉说着当年敌人的残忍。
那些坏蛋们,就用这些玩意儿去折磨我们的英雄,可咱英雄们硬是咬紧牙关,一个字都不吐露,这得是多大的毅力啊!我当时就想,要是换我,估计早疼得哭爹喊娘了,可他们就是不低头,为了信仰,为了咱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把生死都置之度外了。
从渣滓洞出来,去白公馆的路上我都还在想那些事儿。
到了白公馆,发现这儿也是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白公馆的环境看起来好像比渣滓洞“好”一点,但其实那也是个魔窟。
小萝卜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儿,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就被关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
他还没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呢,就遭受了那么多苦难。
他在监狱里还努力学习,多不容易啊。
我就想啊,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各种好玩的文具,还有好多好吃的零食,可有时候还不好好学习,跟小萝卜头比起来,那真是太不应该了。
在白公馆里,我还听到了很多英雄们的事迹。
那些革命先辈们,明知道随时可能被敌人杀害,却还在想着怎么跟敌人斗争,怎么把消息传递出去。
他们在监狱里互相鼓励,互相支持,那是一种怎样的革命情谊啊。
走在这两个地方,我满脑子都是那些英雄的形象。
我就琢磨,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那可都是这些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
我们每天能自由自在地逛街、吃饭、玩手机,能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这在当年,对于那些被囚禁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的英雄们来说,简直就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红岩白公馆和渣滓洞观后感朋友们!去看了白公馆和渣滓洞之后,那心里真像被狠狠撞了一下,满是沉甸甸的感觉。
刚到白公馆的时候,那建筑看着就透着一种阴森劲儿。
走进里面,感觉空气都变得凝重起来。
看着那些狭小的牢房,我就在想啊,当年那些英雄们就是被关在这么憋屈的地方啊。
墙上那些写着标语、诗歌的痕迹,就像他们在黑暗里发出的无声呐喊。
想象一下,在那么艰苦、那么恐怖的环境下,他们还能有坚定的信念,这得是多强大的内心啊!渣滓洞就更别提了,那简直就是一个人间炼狱。
牢房里那简陋的床铺,破破烂烂的,感觉睡在上面骨头都得硌得慌。
一想到革命者们在这儿遭受折磨,我的心就揪起来了。
那些残酷的刑具啊,光是看着就觉得后背发凉。
可是呢,那些英勇的人们,并没有被这些吓倒。
他们就像一群永不屈服的钢铁战士。
你看江姐,多了不起的女性啊!遭受那么多非人的折磨,却始终守着党的秘密。
她坚定的眼神仿佛就在我眼前,告诉敌人:“你们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东西。
”还有小萝卜头,那么小就被关在监狱里,没见过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却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
他小小的身体里,装着一颗大大的勇敢的心。
从白公馆和渣滓洞出来,我就一直在想。
咱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那可真是这些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现在生活里那些鸡毛蒜皮的烦恼,和他们比起来,那简直都不算事儿。
咱们可不能忘记这些英雄,得好好珍惜现在的每一刻。
要是在这么好的时代还整天浑浑噩噩的,那可真对不起那些在监狱里都咬牙坚持的先辈们。
我觉得这一趟就像上了一堂超级震撼的历史课,让我明白了自由和信念的力量,也让我知道了要做一个有骨气、懂得感恩的人。
红岩白公馆和渣滓洞观后感你要是没去过白公馆和渣滓洞,你就永远想象不到,在那样一个小小的地方,能发生那么多震撼人心、让人气愤又让人敬佩得五体投地的事儿。
一走进那地方,我就感觉阴森森的,好像空气里都弥漫着当年的那种压抑和恐怖。
白公馆、渣滓洞,以前就是国民党反动派关押咱们革命志士的魔窟啊。
先说那牢房,小小的一间又一间,挤得跟啥似的。
我就想啊,那些革命先辈们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得多难受啊。
可是他们呢,却有着无比强大的内心。
墙上那些标语啊,都是他们坚定信念的见证。
那时候的条件差得要命,吃的是猪狗不如的食物,还经常遭受敌人的严刑拷打。
我看到那些刑具的时候,真的是倒吸一口凉气。
什么竹签子、老虎凳,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疼得要命,那些反动派可真够残忍的。
但是咱革命先辈们那是真英雄啊!江姐,多了不起的女性啊。
敌人用竹签子钉她的手指,那得多疼啊,我光是想想就觉得手指头发麻。
可江姐呢,她硬是一声不吭,咬紧牙关,坚守党的秘密。
这种钢铁般的意志,我就问现在有几个人能有?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先烈们,他们在这暗无天日的牢房里,还想着怎么跟敌人斗争,怎么把消息传递出去,想着为党和人民做最后的贡献。
我在里面参观的时候,就一直在想,要是我在那个时候,能不能像他们一样坚强呢?我估计够呛,我现在打个针都觉得疼得要死。
可他们面对的是生死考验啊,还那么勇敢。
他们的信念就像一团火,在那黑暗的牢房里熊熊燃烧。
从白公馆和渣滓洞出来后,我就觉得自己像变了个人似的。
以前觉得自己生活里那些小烦恼啊,跟先辈们遭受的比起来,简直就是芝麻绿豆大的事儿。
现在我就想啊,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那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要是还整天抱怨这抱怨那,不好好努力,不好好珍惜,那可真是太对不起他们了。
这一趟参观,就像是给我上了一堂超级生动、超级震撼的历史课,让我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英雄,什么叫坚定的信念,也让我知道,我们要把这种红岩精神传承下去,可不能让先辈们的血白流啊。
白公馆渣滓洞观后感一直都知道白公馆和渣滓洞,那是历史的伤痛,是革命志士们英勇斗争的见证。
终于,我有机会亲身去感受那段沉重而又悲壮的历史。
当我踏入白公馆的那一刻,一种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
这里的建筑陈旧而庄重,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前行,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却无法掩盖住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气息。
走进一间间牢房,狭小的空间里,摆放着简陋的床铺和破旧的桌椅。
难以想象,当年的革命者们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坚守着自己的信仰。
墙上的那些斑驳痕迹,似乎是岁月留下的泪痕,记录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残酷折磨和不屈抗争。
我看到了那些用来折磨革命者的刑具,老虎凳、辣椒水、烙铁……光是看着,就已经让人不寒而栗。
难以想象,当这些刑具用在那些英勇的人身上时,他们承受了怎样的痛苦。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丝毫的退缩和畏惧。
在一个角落里,我看到了一面墙上写着的字迹,虽然已经模糊不清,但仍然能感受到那股坚定的力量。
那是革命者们留下的信念,是对未来的希望,是对自由的渴望。
渣滓洞的景象更是让人痛心。
那一排排阴暗潮湿的牢房,散发着一股刺鼻的霉味。
每一间牢房的门口,都仿佛能看到当年革命者们那坚毅的眼神。
我仔细观察着牢房里的每一个细节,那破损的窗户,透进来微弱的光线,却无法照亮整个黑暗的角落。
地上的积水,倒映着头顶那一方小小的天空,仿佛是他们心中仅存的一丝光明。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革命者的故事。
其中有一位女烈士,她在遭受敌人的严刑拷打时,始终咬紧牙关,不吐露半点机密。
敌人用尽了各种手段,可她的眼神中始终充满着蔑视和坚定。
最后,她英勇就义,为了心中的理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还有一位革命者,在被关押期间,利用一切机会传递情报,为外面的同志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尽管他知道自己随时可能被发现,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行动能够为革命事业带来一丝希望。
看着这些,我的心情无比沉重。
那些革命者们,他们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爱人,有自己的梦想。
在英烈之魂的指引下前行
2011年8月10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红岩革命圣地歌乐山。
八月的天气好似吃人的太阳,炙热的白光让整座山城暴露无疑,地面上蒸腾的热气让人汗流不止。
我们沿着蜿蜒向上的公路徒步前行。
一路上一个个烈士的雕像让人肃然起敬,那坚定地神情,那伟岸的身躯,那雕像背后铿锵有力的如呐喊般的诗词一次又一次的让我们为他们那种宁愿坐穿牢底也不愿低下高贵的头颅的精神所折服。
在白公馆和渣滓洞,络绎不绝的游客来来往往的穿梭于各个房间。
白公馆是顺着山势修建的,别名为“香山别墅”。
它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
白公馆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白公馆曾改为来华美军人员招待所,到1945年又作为特别看守所重新关人。
而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
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
关闭半年多的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重新关人。
两所监狱的四周都是冰冷的铁丝网、高高的碉堡、隐秘的暗哨,意图不放过任何一个漏网之鱼,让人望而发颤,毛骨悚然。
为了从精神上瓦解革命者的斗志,在监狱大院的内墙上,特务们写着“青春一去不复返,仔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
”、“迷津无边,回头是岸”等的标语。
外院是特务办公室,刑讯室。
外院墙上写有讯示特务的标语“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
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
可想象反动特务们那狰狞的和猥琐可耻的行为是怎样想尽一切邪恶的办法残害革命烈士的。
监狱里的牢房环境都特别恶劣,潮湿、阴冷、狭小。
刑房在一个防空洞内,里面到处是生锈的刑具,烈士们当年洒下的鲜血已经把它染成乌红。
的我们不敢想象,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他们是怎样存活下来的;我们不敢想象,在受过那样非人的反复酷刑后,他们是怎样再高高的举起高贵的头颅;我们不敢想象,在那样精神受摧的岁月里,他们靠什么来坚定最初的斗志。
在一楼转过几个狭小的过道后,一个隐蔽得很深的角落里,我发现了小萝卜头宋振中的牢房。
那里的光线很弱,经过这么多的年月后,依然给人一种潮湿、阴暗的感觉。
牢房里现存的东西是小萝卜头的木床,一床又薄又破的旧棉被铺在上面,右边是他起居用的几件破家什。
旁边是他在狱中学习时用的学习工具和几幅自己画的画。
封皮上写着“治事贵谨,始善终必“的书,骑自行车的儿童,天上的飞机,远航的小船,高高扬起头颅的鹿和仙鹤。
这是多么令我人感动的啊!小小年纪的他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能立志学习,学习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九岁,多么天真无邪的年纪啊,但小萝卜头就是在自己人生的第九年里让那些个无知、无耻、无药可救的国民党特务杀害,永远的带走来了他亲眼看一看祖国大好山河的梦想。
我看过江姐和狱友们绣的五星红旗,四颗小星分布于四角,一颗大星在正中央。
那红被面的鲜艳分明是他们听到天安门楼前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时激动与惊喜的笑容。
我可以想象他们当时的神情,是有多
喜悦,虽然不能亲临天安门广场融入欢乐的人海和他们一同欢呼“新中国万岁!毛主席万岁!”仰望着这面小小的旗帜,心中燃起的却是更加坚定的爱国热焰。
我看过杨虎城将军遗容边当年他写下的豪言壮语“西北大风起,东南战血多,风吹铁马动,还我旧山河”;他和妻子谢葆贞高高的肃穆的雕像;还有他的儿子杨拯中烈士遇害时年仅20岁但遗像却用的是幼年时的泛黄照片。
一代驰骋疆场杀敌无数的爱国将军,他的生命竟然结束在一个小小的阁楼,尸骨也就此掩埋。
何其悲乎!
我看过这些英名长存的烈士们的遗书、遗物。
他们入狱前高校毕业证书,他们在狱中给亲戚友人写的信件、绝笔,他们在狱中反复读过的旧书,他们在狱中给逝去狱友做的花圈,他们在被杀害时穿过的血衣、留下的子弹……那时的我,心情是多么的沉重,我多么想为他们奏响一曲生命的凯歌,灵魂的唱片。
你听!
是蔡梦慰在低声自语:自由呵,苦难呵...... 是谁在用生命的指尖弹奏着这两组颤音的琴弦?鸡鸣早看天呀!一曲终了,该是天晓的时光。
是叶挺在奋笔疾书: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是陈然在高声呐喊: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这两所外表看似中规中矩的普通门院,却在那黑暗得不见底的年
月里成为了关押所谓的“政治犯”的囚牢。
一个个无辜的革命志士的大好年华就在这深不见底的两个“活棺材”里度过,他们是宝贵生命结束在那1949本该最幸福的一年。
1949年11月27日,是一个黑色的日子,英名录上的烈士们一同用他们的鲜血将这歌乐山染成一片片红岩的日子。
他们在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面前,选择了革命,选择了牢房,选择了苦难,甚至选择了牺牲。
当我站在革命先烈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感慨万千。
六十年前的江姐、胡其芬、许云峰、小萝卜头、双枪老太婆……都还有谁依然在铭记着,都还有谁在依然敬仰着,都还有谁依然在“烈火中永生”的指引下前行?同样作为一名中国人,同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在这个不再腥风血雨的年代里,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又能做些什么?唯有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响应党的号召,建设祖国山河,为共产主义事业的繁荣昌盛愈加努力的奋斗,以此告慰英烈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