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Neer评分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满分100分)
Ⅰ疼痛(最高分15分)
评分:
无疼痛15分;
轻度痛10分;
中度痛5分;
严重痛0分;
ⅡADL(最高分20分)
ⅰ.日常生活活动的水平:
全日工作4分;
正常的娱乐和体育活动4分;
不影响睡眠2分;
ⅱ.手的位置:上抬到腰部2分;
上抬到剑突4分;
上抬到颈部6分;
上抬到头顶部8分;
举过头顶部10分;
Ⅲ.ROM:
ⅰ.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活动分别按下列标准评分
(每种活动最高分10分,4项最高40分):
前屈外展
0~30度0分0~30度0分
31~60度2分31~60度2分
61~90度4分61~90度4分
91~120度6分91~120度6分
121~150度8分121~150度8分151~180度10分151~180度10分
ⅱ.外旋:(最高分10分)
手放在头后肘部保持向前2分;
手放在头后肘部保持向后2分;
手放在头顶肘部保持向前2分;Ⅳ.肌力:MMT
手放在头顶肘部保持向后2分;0级0分;
手放在头顶再充分向上伸直上肢2 分;Ⅰ级5分;
Ⅱ级10分;
ⅲ.内旋:(最高分10分)Ⅲ级15分;
手背可达大腿外侧0分;Ⅳ级20分;
手背可达臀部2分;Ⅴ级25分。
手背可达腰骶部4分;
手背可达腰部(L3水平)6分;
手背可达T12椎体水平8 分;
手背可达肩胛下角水平(T7水平)10分;总分:。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类(四部分类法)Neer于1970年提出了肱骨近端骨折的四部分分类法,将肱骨上端4个组成部分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上端(关节部或解剖颈、大结节、小结节、骨干或外科颈)相互移位程度分6个基本类型,移位>1cm或成角> 45°,否则不能认为是移位骨块。
I型:轻度移位骨折肱骨上端可为一处骨折(如单一肱骨外科颈骨折、单一大结节骨折或小结节骨折等),也可是多处骨折,即同时有两处或两处以上部位的骨折(如外科颈骨折合饼大结节骨折等),但任何一处骨折的移位都不大于1厘米,骨端成角不大于45°。
从病理损伤考虑,这种骨折软组织损伤较轻,或骨端间有紧密的嵌插,骨折比较稳定,一般骨折愈合较快。
这种类型骨折占肱骨上端骨折的绝大多数。
这种没有明显移位的骨折,由于仍有软组织将骨折块连为一体,因此称为“一部分骨折”。
II型:关节段移位骨折按解剖部位命名即为肱骨解剖颈骨折,且骨端间移位大于l厘米或成角大于45°。
此种骨折肱骨头的血循环受到破坏,常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
这种一处骨折因有明显的移位(或同时有轻度移位的大、小结节骨折),从而使肱骨头与肱骨干上端形成分离的两部分,因此属于“二部分骨折”。
III型:骨干移位骨折从解剖部位命名即为外科颈骨折。
骨折移位大于l厘米或成角畸形大于45°。
单一骨干移位,肱骨上端分成两个分离的部分,因此也属于“二部分骨折”。
如同时再合饼一个结节骨折且移位也大于l厘米以上时,因为肱骨上端分成三个各自分离的部分,因此应属于“三部分骨折"。
如同时合饼两个结节的骨折,且均有大于1厘米的移位,肱骨上端则分成四个各自分离的骨块,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上端。
这种骨折属于“四部分骨折”。
IV型:大结节骨折大结节骨折且移位大于l厘米以上。
大结节有三个面作为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附着点。
外伤时可造成整个大结节骨折移位,也可为大结节的一个面撕脱骨折。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
Ⅰ疼痛(最高分15分)
评分:
无疼痛15分;
轻度痛10分;
中度痛5分;
严重痛0分;
ⅡADL(最高分20分)
ⅰ.日常生活活动的水平:
全日工作4分;
正常的娱乐和体育活动3分;
不影响睡眠2分;
ⅱ.手的位置:上抬到腰部2分;
上抬到剑突4分;
上抬到颈部6分;
上抬到头顶部8分;
举过头顶部10分;
Ⅲ.ROM:
ⅰ.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活动分别按下列标准评分(每种活动最高分10分,4项最高40分):前屈
0~30度0分
31~60度2分
61~90度4分
91~120度6分
121~150度8分
151~180度10分
外展
0~30度0分
31~60度2分
61~90度4分
91~120度6分
121~150度8分
151~180度10分
ⅱ.外旋:(最高分10分)
手放在头后肘部保持向前2分;
手放在头后肘部保持向后2分;
手放在头顶肘部保持向前2分;
手放在头顶肘部保持向后2分;
手放在头顶再充分向上伸直上肢2 分;
ⅲ.内旋:(最高分10分)
手背可达大腿外侧0分;
手背可达臀部2分;
手背可达腰骶部4分;
手背可达腰部(L3水平)6分;
手背可达T12椎体水平8 分;
手背可达肩胛下角水平(T7水平)10分;Ⅳ.肌力:MMT
0级0分;
Ⅰ级5分;
Ⅱ级10分;
Ⅲ级15分;
Ⅳ级20分;
Ⅴ级25分。
简述肩关节的活动度测量及正常范围肩关节是人体上肢最灵活的关节之一,它的活动度测量对于评估肩关节的功能和健康非常重要。
肩关节的活动度测量包括对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进行测量。
主动运动是指患者自己进行的运动,而被动运动是指医生或者治疗师辅助患者进行的运动。
通过测量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可以确定肩关节的活动度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肩关节的功能障碍。
肩关节的活动度测量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患者的肩关节运动或者使用仪器进行测量。
以下是常用的肩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及其正常范围的参考内容:1. 通过直接观察患者的肩关节运动测量活动度:- 活动度测量的六个方向:前屈、后伸、内旋、外旋、上举和下举。
通过观察患者在这些方向上的活动范围来评估肩关节的活动度。
- 正常范围参考值:- 前屈:大约160-180度。
- 后伸:大约40-60度。
- 内旋:大约70-90度。
- 外旋:大约90-120度。
- 上举:大约170-180度。
- 下举:大约40-60度。
2. 使用仪器进行肩关节活动度测量:- 仪器测量肩关节的角度:通过测量患者肩关节的角度来确定肩关节的活动度。
- 常用的仪器包括肩关节角度仪和肩关节活动度测量仪。
这些仪器可以通过测量肩关节活动的角度来评估肩关节的活动度,并提供精确的数值结果。
- 正常范围参考值:视具体测量仪器而定,正常值的范围通常是依据大量已知正常个体的数据统计得出。
除了活动度测量,还可以进行肩关节的力量测试和稳定性测试来全面评估肩关节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肩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结果通常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体质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进行活动度测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1. Neer CS, Francis KC, Marcove RC, Terzis JK. Treatment of displaced fractures of the surgical neck of the humeru 分析肩关节角度具体测量方法,提示了角度测量的重要性和正常范围。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Ⅰ疼痛(最高分15分)
评分:
无疼痛15分;
轻度痛10分;
中度痛 5分;
严重痛0分;
ⅡADL(最高分20分)
ⅰ.日常生活活动的水平:
全日工作4分;
正常的娱乐和体育活动3分;
不影响睡眠2分;
ⅱ.手的位置:上抬到腰部2分;
上抬到剑突4分;
上抬到颈部6分;
上抬到头顶部8分;
举过头顶部10分;
Ⅲ.ROM:
ⅰ.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活动分别按下列标准评分(每种活动最高分10分,4项最高40分):
前屈
0~30度0分
31~60度2分61~90度4分
91~120度6分
121~150度8分
151~180度10分
患者签名及日期:医生签名:
患者电话:
外展
0~30度0分
31~60度2分
61~90度4分
91~120度6分
121~150度8分
151~180度10分
ⅱ.外旋:(最高分10分)
手放在头后肘部保持向前2分;
手放在头后肘部保持向后2分;
手放在头顶肘部保持向前2分;
手放在头顶肘部保持向后2分;
手放在头顶再充分向上伸直上肢2 分;
ⅲ.内旋:(最高分10分)
手背可达大腿外侧0分;
手背可达臀部2分;
手背可达腰骶部4分;
手背可达腰部(L3水平)6分;
手背可达T12椎体水平8 分;
手背可达肩胛下角水平(T7水平)10分;
Ⅳ.肌力:MMT
0级0分;
Ⅰ级5分;
Ⅱ级10分;
Ⅲ级15分;
Ⅳ级20分;
Ⅴ级25分。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Ⅰ疼痛(最高分15分)
评分:
无疼痛15分;
轻度痛10分;
中度痛5分;
严重痛0分;
ⅡADL(最高分20分)
ⅰ.日常生活活动的水平:
全日工作4分;
正常的娱乐和体育活动3分;
不影响睡眠2分;
ⅱ.手的位置:上抬到腰部2分;
上抬到剑突4分;
上抬到颈部6分;
上抬到头顶部8分;
举过头顶部10分;
Ⅲ.ROM:
ⅰ.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活动分别按下列标准评分(每种活动最高分10分,4项最高40分):前屈
0~30度0分
31~60度2分
61~90度4分
91~120度6分
121~150度8分
151~180度10分
患者签名及日期:医生签名:
患者电话:
外展
0~30度0分
31~60度2分
61~90度4分
91~120度6分
121~150度8分
151~180度10分
ⅱ.外旋:(最高分10分)
手放在头后肘部保持向前2分;
手放在头后肘部保持向后2分;
手放在头顶肘部保持向前2分;
手放在头顶肘部保持向后2分;
手放在头顶再充分向上伸直上肢2 分;ⅲ.内旋:(最高分10分)
手背可达大腿外侧0分;
手背可达臀部2分;
手背可达腰骶部4分;
手背可达腰部(L3水平)6分;
手背可达T12椎体水平8 分;
手背可达肩胛下角水平(T7水平)10分;Ⅳ.肌力:MMT
0级0分;
Ⅰ级5分;
Ⅱ级10分;
Ⅲ级15分;
Ⅳ级20分;
Ⅴ级25分。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Ⅰ疼痛(最高分15分)
评分:
无疼痛15分;
轻度痛10分;
中度痛 5分;
严重痛0分;
ⅡADL(最高分20分)
ⅰ.日常生活活动的水平:
全日工作4分;
正常的娱乐和体育活动3分;
不影响睡眠2分;
ⅱ.手的位置:上抬到腰部2分;
上抬到剑突4分;
上抬到颈部6分;
上抬到头顶部8分;
举过头顶部10分;
Ⅲ.ROM:
ⅰ.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活动分别按下列标准评分(每种活动最高分10分,4项最高40分):
前屈
0~30度0分
31~60度2分61~90度4分
91~120度6分
121~150度8分
151~180度10分
患者签名及日期:医生签名:
患者电话:
外展
0~30度0分
31~60度2分
61~90度4分
91~120度6分
121~150度8分
151~180度10分
ⅱ.外旋:(最高分10分)
手放在头后肘部保持向前2分;
手放在头后肘部保持向后2分;
手放在头顶肘部保持向前2分;
手放在头顶肘部保持向后2分;
手放在头顶再充分向上伸直上肢2 分;
ⅲ.内旋:(最高分10分)
手背可达大腿外侧0分;
手背可达臀部2分;
手背可达腰骶部4分;
手背可达腰部(L3水平)6分;
手背可达T12椎体水平8 分;
手背可达肩胛下角水平(T7水平)10分;
Ⅳ.肌力:MMT
0级0分;
Ⅰ级5分;
Ⅱ级10分;
Ⅲ级15分;
Ⅳ级20分;
Ⅴ级25分。
肩袖又叫旋转袖,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肩关节稳定和保证肩关节运动。
当外伤、骨刺增生导致肩袖损伤或发生退行性变时,肌腱会发生水肿和炎性改变,甚至产生断裂,从而在肩关节外展活动时肩峰与肩袖肌腱发生摩擦撞击,导致肩关节的疼痛、力弱以及活动受限。
这类病症称为肩袖损伤,也叫肩峰撞击综合症。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疼痛最常见原因之一,但需与肩周炎、肩峰下滑囊炎等疾病相鉴别。
因此,对肩痛患者进行肩关节的体格检查对辅助诊断肩袖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肩关节的检查种类繁多,容易混淆,且操作复杂,记忆困难。
本文结合肩袖各肌的解剖及功能,介绍肩袖损伤相关的特殊体格检查,希望帮助大家轻松记忆各项特殊检查。
冈上肌冈上肌起始于肩胛骨的冈上窝,经肩胛冈上部、喙肩韧带及肩峰下滑囊下面、肩关节囊上面,止于肱骨大结节上切迹,其主要功能是使肩关节外展。
肩袖损伤以冈上肌最为多见,尤其多发于冈上肌腱远端 1 cm 内。
这可能与此部位血运较差,且经常受肩峰喙肩韧带的磨损有关。
与冈上肌腱相关的肩关节检查主要是肩关节外展功能的检查。
1. 落臂试验(drop arm test):检查者将患者肩关节外展至 90 度以上,屈曲 30 度,拇指向下,患肩不能保持位置,无力坠落者为阳性。
此试验用于检查冈上肌维持姿势功能。
2. 0 度外展抗阻试验:上肢位于身体的侧方,患者对抗检查者的阻力,用力外展,出现疼痛则为阳性。
该试验用于检查肩关节外展30°的起始功能。
图 1 左图为0°外展抗阻试验示意图;中图为落臂试验检查示意图;右图示该患者左侧落臂试验阳性3. Jobe 试验(空罐试验,empty can test):肩关节水平位内收 30 度,冠状位外展 80~90 度,肩内旋、前臂旋前使拇指指尖向下,双侧同时抗阻力上抬。
检查者于腕部施以向下的压力。
患者感觉疼痛、无力者为阳性,提示冈上肌损伤。
肩关节Rowe评分表
一、稳定性
无复发性脱位、半脱位,恐惧试验阴性 50
恐惧试验阳性 30
半脱位(无需复位) 10
复发性脱位 0
二、活动度
内旋、外旋、抬高均达到正常 20
内旋、外旋、抬高达到正常的75% 15
外旋达到正常50%,内旋及抬高达到正常75% 5
抬高及内旋达到正常50%,无法外旋 0
三、功能
工作及运动时无明显受限,没有不适感 30
工作及运动时轻微受限,并有少许不适感 25
工作及运动时中等受限,有明显不适感 10
工作及运动时明显受限,并有疼痛 0
分数越高,稳定性越高,肩功能越好,总共100分,优100~90分,良89~75分,一般74~51分,差<=50分,。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类(四部分类法)Neer于1970年提出了肱骨近端骨折的四部分分类法,将肱骨上端4个组成部分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上端(关节部或解剖颈、大结节、小结节、骨干或外科颈)相互移位程度分6个基本类型,移位>1cm或成角> 45°,否则不能认为是移位骨块。
I型:轻度移位骨折肱骨上端可为一处骨折(如单一肱骨外科颈骨折、单一大结节骨折或小结节骨折等),也可是多处骨折,即同时有两处或两处以上部位的骨折(如外科颈骨折合饼大结节骨折等),但任何一处骨折的移位都不大于1厘米,骨端成角不大于45°。
从病理损伤考虑,这种骨折软组织损伤较轻,或骨端间有紧密的嵌插,骨折比较稳定,一般骨折愈合较快。
这种类型骨折占肱骨上端骨折的绝大多数。
这种没有明显移位的骨折,由于仍有软组织将骨折块连为一体,因此称为“一部分骨折”。
II型:关节段移位骨折按解剖部位命名即为肱骨解剖颈骨折,且骨端间移位大于l厘米或成角大于45°。
此种骨折肱骨头的血循环受到破坏,常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
这种一处骨折因有明显的移位(或同时有轻度移位的大、小结节骨折),从而使肱骨头与肱骨干上端形成分离的两部分,因此属于“二部分骨折”。
III型:骨干移位骨折从解剖部位命名即为外科颈骨折。
骨折移位大于l厘米或成角畸形大于45°。
单一骨干移位,肱骨上端分成两个分离的部分,因此也属于“二部分骨折”。
如同时再合饼一个结节骨折且移位也大于l厘米以上时,因为肱骨上端分成三个各自分离的部分,因此应属于“三部分骨折"。
如同时合饼两个结节的骨折,且均有大于1厘米的移位,肱骨上端则分成四个各自分离的骨块,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上端。
这种骨折属于“四部分骨折”。
IV型:大结节骨折大结节骨折且移位大于l厘米以上。
大结节有三个面作为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附着点。
外伤时可造成整个大结节骨折移位,也可为大结节的一个面撕脱骨折。
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分之袁州冬雪
创作
Ⅰ疼痛(最高分15分) 评分:
无疼痛15分; 轻度痛10分; 中度痛 5分; 严重痛0分;
ⅡADL(最高分20分) ⅰ.日常生活活动的水平: 全日工作4分;
正常的娱乐和体育活动3分; 不影响睡眠2分;
ⅱ.手的位置:上抬到腰部2分; 上抬到剑突4分; 上抬到颈部6分; 上抬到头顶部8分; 举过头顶部10分; Ⅲ.ROM:
ⅰ.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活动分别按下列尺度评分
(每种活动最高分10分,4项最高40分): 前屈
0~30度0分 31~60度2分 61~90度4分 91~120度6分 121~150度8分 151~180度10分
患者签名及日期:医生签名:
患者电话: 外展
0~30度0分 31~60度2分 61~90度4分 91~120度6分 121~150度8分 151~180度10分
ⅱ.外旋:(最高分10分)
手放在头后肘部坚持向前2分;
手放在头后肘部坚持向后2
分;
手放在头顶肘部坚持向前2分;
手放在头顶肘部坚持向后2分;
手放在头顶再充分向上伸直上肢2 分;ⅲ.内旋:(最高分10分)
手背可达大腿外侧0分;
手背可达臀部2分;
手背可达腰骶部4分;
手背可达腰部(L3水平)6分;
手背可达T12椎体水平8 分;
手背可达肩胛下角水平(T7水平)10分;
Ⅳ.肌力:MMT
0级0分;
Ⅰ级5分;
Ⅱ级10分;
Ⅲ级15分;
Ⅳ级20分;
Ⅴ级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