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17
1997年香港回归交接仪式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历史的时钟指在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
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在这里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于1997年6月30日午夜举行。
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
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
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
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
随着米字旗的徐徐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
接着,江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
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江说,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先生。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首节:背景介绍中英香港政权交接是香港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英关系的一次标志性事件。
在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标志着英国将香港的主权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仪式展示了两个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和互信,也为香港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仪式细节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场面庄重而隆重。
仪式开始前,两国国旗在会展中心门前升起,象征着主权的交接。
随后,官员代表和嘉宾入场,座无虚席。
主持人致辞并介绍仪式的目的和意义,为整个仪式增添了庄严的气氛。
第三节:彰显中英友好合作的环节中英政府代表在仪式中共同签署协议,代表着双方的和平合作和友好关系。
这一环节显示了两国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互信。
签署后,双方代表举行了热烈的握手仪式,象征着友好合作的开始。
第四节:中英政府代表致辞仪式中,中方和英方的政府代表分别发表了讲话。
他们回顾了香港历史的重要时刻,肯定了中英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并表示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香港的繁荣发展。
这些讲话对香港和中英关系的未来发展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第五节:庄严的升旗仪式仪式的高潮是庄严的升旗仪式。
随着国歌的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冉冉升起,代表着香港的主权移交。
仪式上,英国国旗也被退下,标志着香港从现在起将完全归属于中国。
这一瞬间令人热血沸腾,更增添了仪式的意义。
第六节:港人对政权交接的期望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香港市民对未来充满了期望,他们希望通过这次交接,香港能够保持独特的优势,继续繁荣发展。
他们希望政权交接不会对香港的稳定和繁荣产生负面影响,而是为香港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
第七节:展望中英关系的发展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标志着中英两国友好关系的新起点。
随着交接的完成,中英两国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各领域的发展。
香港将成为中英两个国家交流合作的桥梁。
同时,两国政府还将进一步加强对香港的支持,为香港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一年一度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近日在香港隆重举行。
这是香港回归中国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历史演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英国政府之间的传统仪式。
虽然这一仪式具有象征意义,但同时也凸显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独立和自治权。
在这次仪式中,中央政府派出高级代表团出席,包括中国国务委员和港澳办主任。
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也派出高级代表出席,以示对香港的重要性和对香港未来的关注。
仪式开始时,先鸣礼炮、奏中英两国国歌,随后中方代表和英方代表分别致辞,表达了各自对香港的祝福和支持。
而后,中英双方代表共同自动放松一只白鸽,象征着和平和和谐。
整个仪式庄重肃穆,彰显了中英两国定海神针的决心和追求。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举行,不仅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高层之间的一种传统,更是中英两国之间友好关系的见证。
香港过去几十年来面临了许多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和政治的稳定。
通过这种仪式的举行,中英两国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他们对香港未来的承诺和重视。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格局的变化,香港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转变。
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不仅在经济、金融和国际贸易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文化和教育领域有着深远影响。
这次政权交接仪式的举行,为香港未来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然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香港作为一个全球化城市,面临着来自全球经济不稳定和国际政治纷争的冲击。
此外,内部的社会分歧和政治争议也在不断加深。
如何有效处理和应对这些挑战,将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举行,给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个机会,能够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政策。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形势动荡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香港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自身创新能力,才能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除了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社会福利,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还应该致力于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通过加强社会对话和平台,倾听民众的声音和需求,可以减少社会分歧并寻求共识。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学习要点学习目标:1、阅读有关资料并结合课文,了解香港的过去和现在。
2、朗读课文,了解香港回归的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强化我们的责任感。
3、品读重点语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关资料:关于香港的历史问题香港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英国殖民者使用战争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城下之盟”,先后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让和租借去的。
公元1840年,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并于1842年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常远据守主掌,以便立法治理”。
1856年,英国又联合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于1860年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割让给了英国。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各国侵略者竞相在华划分势力范围,英国又趁火打劫,于1898年8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水域的200多个岛屿(统称“新界”),租期99年。
到1997年6月30日期满。
之后,人们通常将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沿海200多个岛屿)这几部分地区通称为香港。
十分明显,上述三个条约都是英国武装侵略的产物.都是不平等条约。
辛亥革命之后的历届中国政府也都不承认这些不平等条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中国政府曾多次声明中国对香港问题的立场,即:香港是中国的领土。
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三个不平等条约。
对于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1997年7月1日,是全中国人民振奋人心的一天。
英殖民者结束了他们对香港的长期统治,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标志着“一国两制”政策胜利。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三维目标]1. 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了解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过程。
2. 通过质疑、探究了解“香港回归”所具有的划时代的“丰碑”意义。
3.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心中植下“大中国”的观念。
[预习指导]1. 目标点击(1)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的背景。
(2)了解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过程。
(3)探究香港回归所具有的划时代的“丰碑”意义。
(4)进一步巩固对新闻这种文体的认识。
2. 学法指导(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香港被强行租借的历史。
(2)观看有关香港回归的实况记录片,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
(3)按照新闻的基本结构,分析、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资料链接]1. 作者简介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联合采写。
2. 背景资料据历史记载,约2000年前,在汉朝时,中国就已把香港纳入版图。
到14世纪,就有很多广东人前往香港定居,以后,又有很多大陆内地的人迁到香港居住。
香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贸易港口。
到19世纪,英国商人把大批鸦片运到中国,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士兵吸食鸦片,军队毫无斗志;老百姓吸食鸦片,导致倾家荡产。
清政府看到鸦片对中国人民的危害,决定禁止鸦片的进口。
英国商人为了巩固自己在华的既得利益,借此挑起事端,终于在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
1842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
1984年,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发表了联合声明,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凌晨零点,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 题目解说本文是由新华社记者和人民日报记者联合采写的一篇新闻报道,刊登在1997年7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
这篇新闻报道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阐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4. 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
14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学构想】《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是1997年7月1日《人民日报》的一则新闻,它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表述了香港回归祖国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收于“丰碑”这一单元,可见,文章体裁的知识要点并不是需要传授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而是要通过对文章字句的品味、结构的把握,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感体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雪洗百年耻辱的那种激动,让他们在香港的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认识到一个民族强盛的重大影响,让他们意识到只有从自身做起,提高每个人的素质,才能让中国屹立于世界国之林d一因此,“国力强盛,祖国统一的丰碑”以及由此引发的现实思考才是关键。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香港的过去和现在。
2.通过对文章的品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责任感。
3.通过朗读和对重点语句的品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让学生养成课外查找资料的习惯,强化、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主题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朗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查找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和现状。
2.查找资料,了解新闻的结构。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人(播放歌曲《公元1997》)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生答)对,它不仅旋律优美,而且唱出了人们对香港回归的期盼。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怎么会涉及到回归的问题呢?课前让大家查找了香港的历史问题的资料,有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呢?(明确:《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 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代领导人为收回香港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1997年7月1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全世界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余名记者齐聚香港,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瞩目的盛典。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其中的一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中英香淋交接仪式中门交接仪式4)材料四中图与图二
分别是中英香
材料一: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右图)
材料二:董建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大会上讲道:香港回归祖国的形式和过程,是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
香港,在世界各国目光的注视下,接受了一项开创历史先河的殊荣。
文明深信不疑,一定能够克服历史新事业带来的一切挑战,香港的明天会更美好。
材料三: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过程和结果时说:“对于我们来说,这不是胜利,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是李渊在我们之上的尔有丝毫不愿妥协的对手打交道。
”
(1)材料一中的场景具体发生在什么时间?(1分)
(2)材料二中“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之的是什么?对香港的未来做了怎样的展望?(2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概括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的条件有哪些(3分)
答案:
(1)1997年7月1日。
(1分)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分)一定要克服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实现持久稳定和繁荣,香港的明天会更好。
(1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中国拥有了独立自主的内政外交权利;
新中国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符合香港和内地的实际;
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坚决态度和坚定立场;
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统一的历史大趋势。
香港回归是1997年几月几日几
时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举行。
6月30日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
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
1997年7月1日零时4分,国家主席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
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1997年7月1日零时12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