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疫性植物寄生线虫
- 格式:pdf
- 大小:5.03 MB
- 文档页数:44
松材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一种寄生性线虫,可能对松树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及时检测和防治松材线虫的传播,
科学家们发展了一系列松材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1. 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一种常用的
DNA分子生物学方法,用于检测松材线虫的存在。
该方法可通过
放置松树样品中提取的DNA与松材线虫的特定引物结合,从而扩
增目标DNA。
通过观察PCR反应结果,可以确定松树样品是否受到了松材线虫的感染。
2. 寄主植物检疫:松材线虫主要通过传染松树传播,因此寄主
植物检疫是一种常见的鉴定方法。
检疫人员通常会观察松树的枝干、树干和根系等部位是否存在松材线虫的病征,如褐变、水渗
出等。
同时,他们还会对松树样品进行松材线虫的提取、培养和
鉴定,以确认是否受到感染。
3. 间接检测方法:除了直接检测松树样品中的线虫外,科学家
们还开发了一些间接检测方法来鉴定松材线虫的存在。
例如,可
以利用诱捕树干中的甲醇作为挥发物质,吸引松材线虫进入陷阱。
研究人员还可以观察昆虫等受松材线虫影响的寄生生物,从而推
断松树样品中是否存在线虫。
这些松材线虫检疫鉴定方法的发展为我们及时发现和控制松材线虫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通过采用这些方法,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确认松树样品中是否存在松材线虫,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避免松树病害的进一步传播。
第一章检验检疫:一般指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简称,包括商品检验、动物检疫、植物检疫和卫生检疫。
动物疫病:指的是为害或可能为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植物有害生物:泛指为害或可能为害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生物,,即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
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是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未广并正在进行官方控制的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
动植物检疫:是旨在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
动植物检疫的主要目的:1.防止危险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2.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3.促进国际及国内经济贸易的发展。
动植物检疫的实施范围:1.动植物和动植物产品;2.装载容器、包装物级铺垫材料;3.运输工具;4.其他检疫物。
动物疫苗、血清、诊断液以及动植物性废弃物。
动植物检疫的主要类型:1.环境优越型:全面检查。
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等;2.发达国家大陆型:全面检疫。
美国、加拿大、欧共体;3.经济共同体大陆型:重点检查。
欧盟;4.发展中国家大陆型:重点检查。
中国、印度及非洲的一些国家;5.工商业城市型:检疫要求宽松。
新加坡,香港等。
动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技术性、法制性、预防性、国际性和综合性。
动植物检疫的发展特点:1.动植物检疫的执法更加严格:2.动植物检疫的范围不断扩大:3.动植物检疫的政策及时调整;4.动植物检疫的技术逐步提高;5.动植物检疫宣传全面加强。
第二章(非)动植物检疫法规:是为了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而限制动植物、动植物产品以及其他物品的生产、流通或储存,或人员的正常活动,并建立检疫出证体系的官方规定。
动植物检疫法规在与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长期斗争中应运而生,由单项禁令想综合性法规方向发展,由个别国家法规想国际性法规方向发展,并且不断的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植物侵染性病害有哪些
植物病害通常分为非浸染性和浸染性病害。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植物侵染性病害究竟有哪些种类,那么植物侵染性病害有哪些呢?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由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由于侵染源的不同,又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等多种类型。
1。
病毒性病害
病毒是一类体积极其微小、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见到)的非细胞形态的寄生物。
病毒只能在活体内生活繁殖,是一种专性寄生菌。
病毒病害。
植物寄生线虫的主要种类及防治研究进展摘要:关键词:引言:植物寄生线虫是线虫(Nematodes)的一种,线虫又称蠕虫,是一类较低等的动物,体长仅毫米级大小,分类上属于无脊椎动物线性动物门(Nemothelminthes)线虫纲(Nematoda)。
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在淡水、海水、池沼、沙漠和各种土壤中都有存在,而以在水和土壤中存活量最大;也有不少类群寄生在动物上 ,如常见的蛔虫、钩虫等,给人、畜的健康带来危胁;有一些寄生在植物上,引起植物病害,这些寄生在植物上的线虫称为植物寄生线虫。
植物寄生线虫是植物侵染性病原之一 ,它们广泛寄生在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芽和种子上,使植物发生各种线虫病,给农、林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现就近年植物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危害及防治等3个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1.植物线虫生物学特性1.1形态线虫是低等动物,一般体长在1毫米左右,细长如线,因此,叫它线虫或蠕虫。
大多数线虫的雌虫和雄虫是蠕虫形,但有的雌虫是圆形或洋梨形,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等。
线虫的结构较简单,虫体由体壁和体腔组成。
体壁是透明的,体腔内有发达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
体腔内充满体腔液,起呼吸和循环作用。
消化系统是从口到肛门的直通管道,有的口腔内有口针,后面是食道,中部有中食道球,球内有瓣门,通过收缩活动吸入植物汁液。
食道的后部是食道腺,分泌唾液消化食物,食道腺后面是一条直通到肛门的肠子。
线虫的中枢神经是中食道球后面的神经环,有神经通向各感觉器官。
线虫的生殖系统很发达,雌虫有一个或二个卵巢,通过输卵管与子宫和阴门相连,阴门和肛门是分开的。
雄虫有一个或二个精巢,通过输精管连到后面泄殖腔,泄殖腔内常有一对交合刺,有的雄虫还有交合伞生殖孔和肛门是一个孔,叫泄殖孔。
1.2 生活史线虫的生活史简单,包括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幼虫是由4个龄期,先后发育成成虫,后由两性交配产卵,最后完成一个发育循环。
植物检疫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植物检疫学:是一门为保护植物的健康,阻止某些对植物有严重为害的有害生物随植物或其他应检物调运而传播,对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提出检疫决策,制定与执行检疫法律、法规的科学。
2、植物检疫:任何为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或扩散或使它们处于官方控制之下的一切活动。
3、有害生物: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
4、检疫性有害生物: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或环境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且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
5、定殖:当一种有害生物进入一个地区后在可预见的将来能长期生存。
6、受威胁地区:生态因素适合一种有害生物的定殖,该有害生物的发生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
7、疫区:存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并由官方控制的地区。
8、非疫区:某种特定的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保持此状况的地区。
9、保护区: 国家植物保护组织确定的对一个危险地区进行有效保护的最小区域。
10、铲除:实施植物检疫措施以从一个地区消除某种有害生物。
11、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对于进口国而言,那些存在于种植材料上并将对其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12、风险: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3、风险分析:通过对不确定事件的识别、衡量和处理,以最小的成本将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的科学管理方法。
14、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评价生物学或其它科学、经济学证据,确定某种有害生物是否应预与管制与管制所采取的植物卫生措施力度的过程。
15、定性:采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来对风险进行评价,结果采用风险高、中、低等级指标来描述风险大小。
16、定量:采用数学模型来模拟、定量描述风险,结果采用概率值衡量风险大小。
17、非疫产地: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当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地区。
18、非疫生产点:指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产地内作为一个单独单位以非疫产地相同方式加以管理的限定部分。
园林植物线虫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林工作者在园林工程建设、养护实践中发现土壤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危害愈来愈严重,其中线虫病害正逐年加重且已成为一个防治难点,而且因种种原因还常常被忽视,如:葱兰线虫病,月季线虫病,雀舌黄杨线虫病,牡丹根结线虫,仙客来、四季海棠线虫病,松材线虫病等等。
本文就线虫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介绍,供同行参考。
一、病原线虫的基本知识线虫(nematodes)又称作蠕虫,是一类低等无脊椎动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约有2600多种。
一般生活在土壤、淡水、海水中,绝大多数种类寄生在人、动物和植物体内引起病害。
其中植物上寄生线虫约有2000种,危害园林植物的线虫种类不多但危害十分严重。
寄生在植物上的线虫,体型较小,大约0.5mm—3mm,多数雌雄同型呈线性或圆筒状,两端稍尖,个别种雌虫膨大成梨型或肾型,如根结线虫。
线虫的头部有唇和口腔,口腔内有管状口针或轴针,其基部与食道相连。
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肠组成;生殖系统较为发达,占体腔很大部分,雌虫生殖系统包括两条卵巢、输卵管和子宫,通过阴道开口与阴门,雄虫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和一对交合刺组成。
口针是寄生线虫的最主要标志,尾部侧尾腺口是否存在是线虫分类的重要依据。
线虫生活史分为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卵孵化为幼虫,幼虫经过四次脱皮发育成成虫。
一龄幼虫在卵内发育,二龄幼虫难辨雌雄,雄虫交配后不久就死亡,个别种雌虫可以孤雌生殖。
二、园林线虫的寄生特点1、无病症,病状相似线虫对寄生植物的致病性表现,首先是通过口针或轴针对寄主细胞或组织直接穿刺吸食造成创伤,后由于食道腺的分泌物(酶和毒素)对寄主细胞造成重要影响,引起细胞增大,形成肿瘤,抑制顶端分生组织分裂,融解细胞壁造成细胞组织坏死等。
因此病状表现为:肿瘤、茎叶卷曲、根坏死腐烂、整株植株早衰,生长不良、叶色灰暗枯萎,严重时整株死亡。
2、线虫繁殖能力极强一头雌虫可产卵500—3000头,大多数种线虫一年可繁殖多代,每代历期因环境条件而定,一般时间约30天,代数也因线虫种类、环境、条件而不同,如:月季胞囊线虫在河南一年2代,但在南方一年会发生4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