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罗宾斯管理学第7讲
- 格式:ppt
- 大小:276.50 KB
- 文档页数:10
1、管理指的是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2、管理的核心:效率和效果3、效果有两层含义:一是目标的适宜度,即管理者所选择组织目标的适宜程度,二是目标的达成度,即组织实现目标程度。
它的本质是“做正确的事”。
4、效率与效果的关系:在成功的组织中,高效率和高效果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而糟糕的管理(会导致糟糕的绩效)通常既是低效率的也是低效果的,或者虽然有效果但是却是低效率的。
达到人际关系角色:涉及人与人(下属以及组织外的人)的关系以及其他礼仪性和象征性的职责。
【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涉及收集、接受和传播信息。
【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需要作出决策或选择、【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6、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执行一项特定工作的能力。
人际技能:有效沟通和激励他人的能力。
概念技能: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7、管理者面对的变化(掌握)变化变化的影响不断变化的技术(数字化)组织边界的改变虚拟的工作场所流动性更高的劳动力队伍灵活的工作安排向员工授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对组织和管理伦理的更多的强调重新定义的价值观重新建立的信任更大的责任更激烈的竞争顾客服务创行全球化效率/生产率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风险管理未来的能源资源/价格的不确定性重构工作场所歧视全球化员工帮助计划经济气候的不确定性8、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个特定目的。
9、组织的特征:①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②每个组织都由人员组成。
③所有的组织都发展出一种精细的结构,以使人员能够在其中从事他们的工作。
1011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
他在该书中指出,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或工作专业化)中获得经济优势。
所谓劳动分工,就是将工作分解为狭窄的、重复性的任务。
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晚期,当时机器动力代替了人力,使得在工厂中制造产品比在家庭内生产更具有经济性。
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一种完成工作的"最佳方法"。
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管理与组织导论一、思考题1.你的课程的授课教师是管理者吗?请分别用管理职能、管理角色、技能观点以及系统观点和权变观点讨论这个问题。
答:授课教师是管理者。
管理者指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管理者的工作可能意味着协调一个部门的工作,也可能意味着监督几个单独的个人,还可能包含协调一个团队的活动。
授课教师就是协调一个团队(学习团队)达到教学目标的管理者。
具体说来,授课教师作为管理者的工作可以用不同的观点来描述:(1)职能观点。
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的管理所必须具备的功能,一般认为管理具有以下几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如图1-1所示。
图1-1 管理职能对于授课教师的工作来说:①计划。
教师不仅对一个学期的授课任务有详细的计划,还对每堂课的授课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有一个具体的安排。
②组织。
教师要组织课堂教学,还要保证整个学期这门课程的顺利进行,包括安排学习委员、班长等协助其教学工作的展开。
③领导。
表现在教师指导和激励所有的学生用心学习,个别时候还会找个人谈话,对学校好的同学进行表彰。
④控制。
教师要对授课情况进行反馈,并且制定一系列的课堂纪律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授课目标。
(2)角色观点。
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 berg)这位杰出的管理研究者认为,管理者的行为可以通过考察管理者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来恰当地描述。
明茨伯格的10种管理行为可以被进一步组合为三个主要的方面,即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
对于授课教师的工作来说:①人际角色。
作为课程的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授课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学校总结、汇报,并为该门课程的展开争取一定的教学资源。
②信息传递。
作为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授课教师全权负责这门课程的展开,学校对该门课程的指示或学生对该门课程有什么要求,都由授课教师代表全体学员向学校进行沟通和传达。
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第七版罗宾斯博士管理学最新力作)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章管理者与管理1、组织:就是将一些人系统的安排在一起,以达到某些特定目标。
2、管理者:指的是在一个组织中直接督导他人工作的那群人。
3、高层管理者:是那些位居组织顶层或接近于顶层的人员。
4、中层管理者:位于组织的基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之间。
5、基层管理者:是直接负责非管理类员工日常活动的那些人6、管理:是指通过与他人共同努力,既有效率又有效果的把事情做好的过程。
7、效率:是指正确的完成一项任务,用一定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或用最小的投入获得一定的产出。
8、效果:是指做正确的事,通过完成这些工作任务从而帮助组织达到既定目标。
9、管理者的四项职能:②组织:包括决定要执行哪些任务,谁来执行,任务如何分配,谁向谁汇报,由谁制定决策等等。
③领导:指导并激励相关人员并解决冲突④控制:督导活动。
确保能够按计划实施10、管理者应具备的职技能:①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所具备的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或技术来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②人际关系技能:指管理者与其他个体和群体良好合作的能力③理念技能:指分析和判断复杂形势的能力④政治技能:指建立权力基础并构建合理的社会关系的能力11、小企业:指员工在500人以下,不必非得从事全新的或者具有创新实践性的实践活动,相对来讲对其所在行业影响甚微的独立经营单位。
第二章管理环境1、地球村:是全球范围内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服务的无边界世界的概念2、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经营的各种国际公司②全球化公司:其管理决策权和其他决策权都集中在母国③无边界组织:消除人为地理障碍的组织方式3、全球筹供:从全球任何地方购买最便宜的原材料或雇佣最廉价的劳动力,其目标是利用低成本以增强竞争力。
4、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一个组织授予另一个组织使用其品牌名称、技术或者产品规范的权利,作为回报它可以得到一整笔费用或者通常是基于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分成。
5、全球战略联盟:一个组织和外国公司建立伙伴关系,他们可以共同分享资源和知识来研发新产品或建造生产设施。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笔记第七章:计划的基础一、什么是计划工作(planning)包含定义组织的目标,制定全局战略以实现目标,以及开发一组广泛的相关计划以整合和协调组织的工作,关系到结果(做什么)和手段(怎么做)。
二、为什么要管理者制定计划①正式的计划工作通常带来较高的绩效,较高的资产回报率及其他积极的财务成果;②计划工作的质量以及实现计划的适当措施通常要比计划工作本身对绩效的贡献更大;③正式计划并不必然导致高绩效,外部环境的影响通常更为关键,它可能会限制管理者的选择及削弱计划对组织绩效的影响;④计划与绩效的关系还受到计划的时间结构的影响,一般组织要改变绩效,至少需要4年期的系统性的计划工作。
三、管理者如何制定计划1、目标和计划在计划工作中的作用1)目标(goals):是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期望的产出,提供了所有决策的方向,构成了衡量标准,度量工作的完成情况2)目标的分类:单一目标可能导致道德问题,组织应该有多个目标以满足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这些目标间可能存在冲突但都是正确的。
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目标(控制自然班学生数)与提高经济效益的财务目标(提高自然班的学生数)间的矛盾。
陈述目标(stated goals)并不等于真实目标(real goals),充其量更多的是代表管理当局的公共关系技能,而不是作为组织实际上应当怎么做的有意义的指导方针。
3)计划(plan):是一种规定了怎么实现目标以及通常用于描述资源的分配、进度以及其他实现目标的必要行动的文件。
4)计划的类型①战略计划:应用于组织整体组织的计划,其任务在于建立组织的全局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定位,趋向于长期计划和更广泛的领域,如国外市开拓计划。
②运营计划:具体规定如何实现全局目标的细节的计划,倾向于短期计划,如下月增产计划。
③短期计划:一年或短于一年的计划。
④长期计划:为超过三年的计划。
⑤具体计划:清晰定义的和无任何解释余地的计划。
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的笔记(完美总结)第Ⅰ篇绪论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一、谁是管理者1.管理者在哪些方面不同于非管理人员?答:协调其他人的工作——区分了管理岗位与非管理岗位。
2.说明为什么并不总能很容易地确定谁是组织中的管理员。
答:组织以及工作正在变化的性质模糊了管理者与非管理雇员之间的界限,许多传统的职位现在都包括了管理性的活动,特别是在团队中(团队成员通常要制定计划、决策以及监督自己的绩效),非管理雇员也承担着过去是管理者的一部分职责。
补充:⑴管理者: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3.对比三种不同的管理层次。
答:①基层管理者是最低层的管理人员,他们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这些工作生产和提供组织的产品。
②中层管理者包括所有处于基层和高层之间的各个管理层次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管理着基层管理者。
③高层管理者处于或接近组织顶层,他们承担着制定广泛的组织决策、为整个组织制定计划和目标的责任。
注: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具有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但都需要某个人来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即需要有人来协调工作和活动,以便能够同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什么是管理和管理者做什么补充:⑴管理: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要点:①过程代表了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职能或活动,这些职能一般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②协调其他人的工作——区分了管理岗位与非管理岗位。
③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完成组织的工作活动。
4.如何理解管理是一个过程。
答:上面要点①。
5.定义效率和效果。
答:①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通常指的是“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②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③可见,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效果是指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涉及事情的结果。
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课后习题答案!(最新)1.答: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管理者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对一个组织来说,管理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们处于操作者之上,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与高层管理者。
缺少任何一个层次的管理者,组织都不能有效的运作,也就不能成功。
2.答:效果是指组织目标的达成度,效率则是指组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有效率的组织一定会使组织成本最小化。
效率涉及活动的方式,效果涉及活动的结果,他们相互联系。
高效率与高效果有关联,低水平的管理通常是无效率与无效果或者通过牺牲效率达到效果的。
通常来说,有效果的组织不一定是有效率的。
某些组织能够不顾效率而直接达到效果。
因此,管理不仅要注重效果,而且要尽可能的注重效率。
3.答:(1)计划包含规定组织的目标,制定整体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
与将目标逐层展开以便协调与将各类活动一体化。
(2)组织包含决定组织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谁去完成这些任务。
这些任务如何分类,谁向谁报告,与各类决策应在哪一级上制定(3)领导包含激励下层,指导他们的活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间的冲突等。
(4)操纵包含监视组织的行动以确保按计划进行,纠正各类偏差使组织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4.答:明茨伯格的10种角色实质上与四种管理职能是一致的,他提出的许多角色基本上能够归入一个或者几个职能中,如资源分配角色是计划的一部分,企业家角色也是属于计划职能。
所有人际关系角色是属于领导职能。
监听者角色属于操纵职能,传播者属于组织职能,发言人领导职能,混乱驾驭者属于操纵职能,谈判者则属于领导职能。
5.答:4种活动分别为:(1)传统管理:决策、计划与操纵(2)沟通:交流例行信息与处理文书工作(3)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惩戒、调节冲突、人员配备与培训(4)网络联系:社交活动、政治活动与外界交往。
平均的管理者强调的是传统管理,成功的管理者强调的是网络联系而有效的管理者强调的是沟通。
引言概述:正文:
1.管理学的概念和起源:
管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管理学对组织和企业的重要性
2.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
管理者的层级和职位
管理者的行为和技能
管理者的决策和沟通能力
管理者的领导和激励能力
管理者的变革和创新能力
3.组织结构和设计:
组织结构的概念和类型
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组织结构对绩效和效率的影响
组织文化和组织认同的重要性
4.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
决策制定的过程和方法
决策制定的模型和工具
问题解决的步骤和技巧
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的挑战和障碍
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的案例研究
5.领导和企业文化:
领导的概念和类型
领导的特质和行为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企业文化的塑造和改变
总结:
罗宾斯的《管理学》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通过详细的分析和案例研究,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有关管理学的重要概念、原则和方法。
在管理学的各个领域,本书都提供了详细的讨论和启示,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学的知识。
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一些新兴概念和技术的应用尚未涉及,以及缺乏一些最新的案例研究。
尽管如此,罗宾斯的《管理学》仍然是一本经典的管理学著作,值得读者深入研究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