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课鱼の制作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83 MB
- 文档页数:72
《陶板鱼的制作(二)——装饰》教学设计一、活动的主题和依据内容取材依据一是学生问卷调查反馈最喜欢泥板成型法的平面类作品,二是学生的创意作品质量不高多因缺乏装饰手段。
为了尊重学生喜好、创作需求,提高作品水平,本节课以陶板鱼制作为载体,重点探究学习常用装饰方法。
采用项目学习法,引导学生经历:明确项目、规划方案、探究实践、评价和反思的过程。
活动过程中翻转课堂,变老师教为学生学习借鉴、自主实践、探究总结。
既注重传统文化渗透,又注重创客精神培养。
二、活动的目标1.价值体认:通过了解、感受鱼文化和青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形成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在项目的规划与实施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大胆探究中培养创客精神。
2.责任担当:能在合作实践中主动发挥所长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乐于与老师、同伴进行思想交流、情感交流。
在用心制作的过程中体味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创造性地利用废旧文具等作为工具,形成物尽其用、节约环保的意识和习惯。
3.问题解决:通过学生先实践、老师后指导的翻转课堂,完成四种装饰方法的探究学习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制作陶板鱼的项目,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意物化:能正确使用工具(包括利用废旧物品),合理运用四种装饰方法,将自己的创意物化到陶板鱼作品中。
通过设计、讨论、制作、调整的过程,发展实践创新意识,提高创意实现与问题解决能力。
三、活动的重难点1. 重点:探究陶板鱼的装饰方法。
怎样突出重点:基于八年级学生的学情,翻转课堂,以学生创客实践为先,而后由老师进行方法指导,从而完成装饰方法的探究。
然后利用微视频进行范例演示,规范动作要领和质量要求,从而突出重点落实重点。
2. 难点:多种装饰方法的综合应用。
怎样突破难点:这一难点也是后续所有制作项目的难点,对于这一难点的突破贯穿整个课程,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本节中,利用探究二教师进行方法指导的契机,在师生互动中点拨。
鱼的陶泥教案教案标题:鱼的陶泥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鱼的基本特征和形态结构。
2. 学习使用陶泥材料进行造型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鱼,并向学生介绍鱼的特征和形态结构,如鱼的鳞片、鳍、嘴巴等。
活动一:陶泥鱼的制作1. 向学生介绍陶泥材料的特点和用途,以及陶泥造型的基本技巧。
2. 分发陶泥给每个学生,并向他们展示如何揉捏和塑造陶泥。
3.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鱼的形象的理解和想象,使用陶泥进行鱼的造型创作。
4. 鼓励学生在造型过程中尝试不同的形态和姿势,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活动二:装饰和上色1. 在陶泥鱼的表面涂上一层适合的颜料,以增加鱼的质感和美观度。
2. 提供不同颜色的颜料和细刷给学生,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为鱼上色。
3. 引导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使鱼的外观更加生动。
活动三:展示和分享1. 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陶泥鱼,并向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2.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以促进他们的艺术交流和合作精神。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所学到的关于鱼的知识和陶泥造型技巧。
2. 鼓励学生思考陶泥造型的挑战和乐趣,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尝试和探索艺术创作。
教学资源:1. 鱼的图片或实物2. 陶泥材料3. 颜料和刷子4. 展示板或桌子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学生的陶泥鱼的造型和装饰效果。
3. 听取学生的分享和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和创作体验的感受。
备注:教案中的步骤和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添加其他辅助材料和活动,以丰富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