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 债券及其估价
- 格式:ppt
- 大小:459.00 KB
- 文档页数:31
【本章框架】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属于次重点章节,属于主观题考点轮动板块。
以客观题考核为主,是货币时间价值在股票、债券价值评估中的运用。
历年考试分值在4分左右。
第一节债券价值评估一、债券的类型(一)债券的概念1.债券债券是发行者为筹集资金发行的、在约定时间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并在到期时偿还本金的一种有价证券。
2.债券面值债券面值是指设定的票面金额,它代表发行人承诺于未来某一特定日期偿付给债券持有人的金额。
3.债券票面利率债券票面利率是指债券发行者预计一年内向投资者支付的利息占票面金额的比率。
提示:票面利率不同于有效年利率。
4.债券的到期曰债券的到期日指偿还本金的日期。
(二)债券的分类1.按债券是否记名分类: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2.按债券能否转换为股票分类:可转换债券和不可转换债券(一般来讲,前者债券的利率要低于后者债券)3.按债券能否提前赎回分类:分为可提前赎回债券和不可提前赎回债券。
(一般来讲,前者债券的利率要高于后者债券的利率)4.按有无财产抵押分类:抵押债券和信用债券5.按能否上市分类:上市债券和非上市债券6.按偿还方式分类:到期一次债券和分期债券7.按债券的发行人分类: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国际债券二、债券价值的评估方法(一)债券的估价模型—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的应用1.债券估价的基本模型典型的债券是固定利率、每年计算并支付利息、到期归还本金。
式中:V d—债券价值;I—每年的利息;M—面值;r d—年折现率,一般采用当前等风险投资的市场利率;n—到期前的年数。
【例·计算分析题】ABC公司拟于20×1年2月1日发行面额为1000元的债券,其票面利率为8%,每年2月1日计算并支付一次利息,并于5年后的1月31日到期。
同等风险投资的必要报酬率为10%,则债券的价值为:『正确答案』=80×(P/A,10%,5)+1000×(P/F,10%,5)=80×3.791+1000×0.621=303.28+621=924.28(元)2.其他模型(1)平息债券平息债券是指利息在期间内平均支付的债券。
财务分析中的债券投资评估债券是一种固定收益证券,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债券来借出资金给发行者,而发行者则承诺在一定的期限内偿还本金和利息。
在财务分析中,对债券投资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债券的回报和风险,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债券投资评估指标和方法。
一、债券投资评估指标1.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YTM)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是指投资者持有债券直至到期所能获得的总收益率。
计算YTM的方法是基于债券当前的市场价格、票面利率、到期时间及每年的利息支付次数。
通过比较债券的YTM和其他可替代投资的收益率,投资者可以判断债券的相对价值,从而做出是否购买的决策。
2. 现金流量贴现率(Discounted Cash Flow,DCF)现金流量贴现率是一种评估债券价值的方法,它基于贴现现金流量的概念。
投资者将债券未来的现金流量折算至现值,然后将折现值相加得出债券的综合价值。
DCF方法考虑了时间价值的影响,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债券估值。
3. 债券的信用评级债券的信用评级是评估发行者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信用评级高的债券代表发行者偿债能力强,投资风险较低;而信用评级低的债券可能存在违约风险,投资者需要谨慎考虑。
常见的信用评级机构包括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等。
二、债券投资评估方法1. 基本分析基本分析通过研究债券发行者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行业前景等因素来评估债券的价值。
投资者可以审查发行者的财务报表、重要合同及行业动态等信息,从而判断债券的风险和回报情况。
基本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结合投资者对经济和市场的判断,以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2. 技术分析技术分析基于债券市场的历史价格和交易量数据,通过图表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来预测债券未来的价格趋势。
投资者可以利用技术指标,如移动平均线、相对强弱指数等,来辅助判断债券市场的走势。
技术分析强调市场心理和供需关系的影响,有助于发现市场的买入和卖出信号。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债券估值工作,提高估值准确性,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发行在外的债券,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等。
第三条公司债券估值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2. 客观、真实、准确原则;3. 及时、全面、规范原则。
第二章估值方法第四条公司债券估值采用以下方法:1. 现值法:以债券未来现金流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折现率计算债券的现值。
2. 市场比较法:参照同类债券的市场价格,根据债券的信用评级、期限、利率等因素,确定债券的估值。
3. 收益法:根据债券的预期收益率,通过计算债券的内在价值进行估值。
第五条估值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 债券的面值、票面利率、发行价格、发行期限等基本信息;2. 债券发行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行业地位、市场竞争力等;3. 债券的信用评级、市场供求关系、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率等;4. 国家政策、行业政策、宏观经济状况等。
第三章估值流程第六条公司债券估值流程如下:1. 收集数据:收集债券发行公司的财务报表、行业报告、市场数据等相关资料。
2. 分析评估:根据估值原则和方法,对债券进行估值分析。
3. 确定估值结果: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债券的估值价格。
4. 披露信息:将债券估值结果及时披露给投资者和监管部门。
第四章估值调整第七条如发生以下情况,应重新进行债券估值:1. 债券发行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2. 市场利率、信用评级、行业政策等发生变化;3. 其他影响债券估值的重大因素发生变化。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八条公司设立债券估值管理小组,负责债券估值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第九条债券估值管理小组的职责:1. 制定和完善债券估值管理制度;2. 监督债券估值工作的执行;3. 定期评估债券估值结果的准确性;4. 向公司董事会和监管部门报告债券估值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