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岩心编录(全)
- 格式:ppt
- 大小:2.90 MB
- 文档页数:6
玄武岩心野外编录描述范文一、基本信息。
今天在[具体地点]对玄武岩心进行编录,这钻取玄武岩心的钻孔编号是[钻孔编号],钻孔深度从[起始深度]到[终止深度],就像探索地球内部的一个小通道一样。
二、岩心外观。
刚看到这玄武岩心,第一感觉就是它长得特别敦实。
颜色嘛,整体是那种暗黑色,就像黑夜中的一块沉默的巨石被缩小放在这儿了。
仔细瞧,在黑色中还夹杂着一些灰色的斑点和条纹,像是大自然这个大画家随意泼洒上去的颜料,又像是玄武岩在漫长岁月里经历了各种奇妙事情后留下的痕迹。
它的表面摸起来挺粗糙的,不像那些光滑的石头,这种粗糙感就像是它在向你诉说着曾经在地底下遭受的压力和摩擦。
而且呀,这岩心不是那种均匀的圆柱体,有的地方稍微鼓出来一点,有的地方又凹进去一些,感觉就像是一个充满个性的不规则艺术品。
三、岩石结构。
玄武岩嘛,典型的斑状结构。
那些大一点的晶体就像镶嵌在岩石里的宝石一样,闪闪发光(当然不是真的宝石那么闪啦,就是一种感觉)。
这些大晶体叫做斑晶,主要是斜长石,就像一个个小柱子站在那里。
而周围那些密密麻麻的小晶体呢,就像是一群小弟簇拥着大哥,它们构成了基质。
这基质就像胶水一样把斑晶都黏合在一起,形成了这坚实的玄武岩。
从岩石的构造来看呢,这玄武岩具有气孔构造。
密密麻麻的气孔就像蜂窝一样,不过这蜂窝可没有蜂蜜哦。
这些气孔大小不一,大的气孔能有小拇指指甲盖那么大,小的气孔就像针眼似的。
我想这气孔肯定是在岩浆喷发的时候,里面的气体跑出去留下的,就像火山打了个饱嗝儿,然后留下了这些有趣的痕迹。
四、节理和裂隙。
在岩心上可以明显看到一些节理和裂隙。
节理就像岩石内部的小裂痕,它们有的是平行排列的,就像火车轨道一样笔直;有的呢,又交错在一起,像个蜘蛛网。
裂隙就相对更宽一点,感觉像是岩石受了比较大的力之后裂开的。
这些节理和裂隙可能会影响到岩石的强度,就像一个人的骨头有了裂缝,力量就没那么强大了。
不过呢,也正是这些节理和裂隙,让玄武岩看起来更有层次感和沧桑感。
实习六岩心钻孔地质编录一、实习目的明确岩心钻孔地质编录的内容及要求。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岩心地质编录方法,特别要掌握岩心采取率和换层深度的计算方法。
二、方法原理钻孔开工后,地质编录人员在钻探现场的编录工作包括如下的内容:(一)根据钻探班报表检查孔深和进尺。
设钻具总长为L,机台高度为P,主动钻杆的机上余尺为c,则本回次孔深H2H 2= L - P – c本回次进尺L1为本回次孔深H1与上一回次孔深H2之差L1 = H1 - H2(二)检查岩心,主要包括:⑴查岩心的放置是否按岩心自然顺序正确放在岩心箱内;⑵岩心编号是否正确及岩心长度丈量是否准确;⑶核对岩心隔板上的数据。
(三)岩(矿)心采取率计算岩、矿心采取率是单位进尺的岩、矿心长度的百分数,即(VI-1)根据取心孔段的不同情况分为回次采取率和分层采取率。
1、回次岩心采取率计算图VI-1是钻孔采取岩心示意图。
上一回次的孔深为H1,残留进尺为S1。
从孔深H1继续向下钻进,本回次的孔深达到H2,残留进尺为S2。
从钻孔中取出岩心,其长度为m, m=m1 + m2(图VI—1),与这一段岩心相应的进尺M为:回次岩心采取率则k为:(VI—2)2、分层岩心采取率计算图6-1岩心采取率示意图(VI—3)分层岩心长度由统计各回次同一岩性的岩心长获得。
分层进尺则是该分层底的孔深与顶的孔深之差。
(四)换层深度计算图6—1中岩心有两种不同的岩性,上部的岩心长度为m1,其代表进尺M1为:(VI—4)换层孔深H为:(VI—5)或根据下部的岩心长度为m2,其代表进尺M2为:(VI—6)换层孔深H为:(VI—7)(五)轴心夹角测量轴心夹角是岩心轴与各种面(层面、断裂面、节理面、片理面等)的夹角。
测量轴心夹角,是钻探编录的一项重要工作。
测量到的轴心夹角是局部产状,对研究矿体构造很有用。
测量轴心夹角有如下方法。
1. 测量法采用量角器或测斜仪测量轴心夹角的。
有些单位制作了岩心量角器,用岩心量角器测量较准确、方便。
1)ZK19-1号孔孔深0~97.43m为二叠系上统翠屏山组(P2cp)地层,地层厚度97.43m,该段地层主要岩性为浅灰~灰白色厚层状石英砂岩、细粉砂岩。
孔深97.43~749.36m为二叠系下统童子岩组(P1t)地层,控制地层厚度651.93m,主要岩性为灰~深灰色细砂岩、粗粉砂岩,灰黑色细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组成。
共揭露煤层煤线11层,其中可采煤层6层,均经过测井验证,具体见矿位置如下:孔深228.11~229.13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50°,真厚0.66m;孔深528.76~529.48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25°,真厚0.65m;孔深587.45~588.45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30°,真厚0.87m;孔深608.45~609.50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27.5°,真厚0.93m;孔深633.00~633.71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27.5°,真厚0.63m;孔深673.45~674.35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30°,真厚0.78m。
孔深749.36~763.09m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地层,控制地层厚度13.06m,岩性主要为细晶石灰岩,局部夹少量硅质、泥质灰岩条带。
ZK19-1号孔,终孔孔深为763.09m,终孔层位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地层,达到预期地质目的。
2)ZK15-1号孔孔深0~590.81m为三叠系下统溪口组(T1x)地层,地层厚度590.81m,该段地层主要岩性为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钙质粉砂岩,钙质砂岩,局部夹硅质泥岩;具水平层理,底部夹黑白条带相间的硅质岩。
孔深590.81~982.75m为二叠系上统翠屏山组(P2cp)地层,地层厚度391.94m,该段地层主要岩性为浅灰~灰白色厚层状石英砂岩、细粉砂岩。
孔深982.75~1121.40m为二叠系下统童子岩组(P1t)地层,控制地层厚度138.65m,主要岩性为灰~深灰色细砂岩、粗粉砂岩,灰黑色细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组成。
0比较全面岩芯描述(编录模版)种植土:灰褐色,松散,含大量植物根系及腐殖物。
填筑土:杂色,松散,主要由砖块、混凝土及垃圾组成。
为修建洲边化肥厂而堆积。
素填土:灰黄(褐)色,松散,主要由粉质黏土及少量碎石腐殖物组成。
粉质黏土:黄褐色,流塑/软塑/硬塑/坚硬,含约10%角砾,粒径为10~20mm,棱角状,成分主要为灰岩及砂岩,分布不均匀,中下部角砾含量约为30%,其中在0.5~0.6m夹粉砂。
黏土:褐黄色,5.3m以下为灰黄色,流塑/软塑/硬塑/坚硬,含约10%角砾,成分主要为灰岩及砂岩,粒径为12~25mm,棱角状,分布不均匀,其中4.2~4.6m角砾含量较多,粒径最大为40mm,黏性较好,可搓细条。
粉土:灰黄色,6.2~6.7m为灰白色,潮湿,稍密,手捏有砂感,不能搓条,含约5%细砂,局部夹黏土。
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灰白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砂粒成分为长石,石英,粒径为5~8mm,偶见卵石,粒径为10~50mm,其中7.0~7.3m夹粉质黏土。
细/粗角砾土:灰褐色夹褐黄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尖棱状,成分为石英砂岩及灰岩,充填约20%粉质黏土。
细/粗圆砾土:黄褐色夹紫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浑圆状和圆棱状,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充填约15%粉质黏土,中下部达30%。
(初见水位以下)碎石土:灰褐色夹灰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60~120mm,尖棱状,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及灰岩,充填约10%粉质黏土,下部可达25%。
卵石土:青灰夹黄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卵石含量约65%,粒径一般60-120mm,最大为180mm,主要组成成分为砂岩及石英砂岩,充填约35%细粗砂及黏性土。
第一节概述根据地质设计书和矿区地形地质图及勘探线剖面图,量出设计钻孔的坐标位置并下达测量任务通知书。
用经纬仪测出设计钻孔的孔位,钉上木桩并写上孔号,作为设计孔位的标记,如为斜孔,测量时需钉方向桩,以便钻机安装。
按机械碎岩方式可分为回转钻探、冲击钻探、冲击回转钻探等。
地质岩芯钻孔深度分为:浅孔<300m,中深孔300~1000m,深孔1000~3000m,特深孔>3000m。
在钻探中,钻孔轴线应尽可能以垂直于矿体的顶、底板方向穿过矿体,这样才能了解矿体变化的最大方向。
钻孔轴线与铅直方向的夹角称为天顶角。
按照天顶角的不同,钻孔分以下类型。
1.直孔(铅直钻孔)直孔是沿铅直方向钻进的钻孔。
即天顶角为0°。
直孔的施工技术较简单,钻进效率高,是钻探中最常使用的工程。
实际工作中,凡有可能用直孔的,都应尽可能采用直孔。
它一般适用于倾角不大于45°的矿体。
2.斜孔钻孔轴与铅直方向有一定夹角的钻孔称斜孔。
斜孔的施工技术较直孔复杂,天顶角越大,施工技术越复杂。
当矿体倾角较陡时,使用直孔不能保证钻孔以垂直于矿体的顶、底板方向穿过矿体,甚至有可能使钻孔从矿体上盘滑过而打不到矿体,因此必须用斜孔。
一般地,斜孔适用于倾角大于45°的矿体。
在设计钻孔天顶角的大小时,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钻孔深度、钻机性能及操作技术等因素,一般不超过25°。
3.定向孔钻孔在施工所允许的弯曲范围内,天顶角随着孔深逐渐变化的钻孔称为定向孔。
使用定钻孔的好处在于,可使钻孔以理想的角度穿过矿体。
定向孔的施工更加困难,一般较少使用。
在设计钻孔时,应使天顶角小于25°,钻孔轴线与矿体顶板的夹角大于45°,尽可能使钻孔沿矿体厚度方向穿过矿体。
岩芯编录是对钻探取得的岩芯(包括岩屑、岩粉)进行观察,并对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进行真实、准确地记录,进而编制岩芯柱状图。
第二节准备工作一、技术准备编录人员要熟悉勘查区的基本地质特征,包括地层及分布状况,岩性组合特征,矿产种类及矿体赋存状态,褶皱、断裂、矿带的分布及特征,矿区岩矿层单元的划分等。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地质编录(大全5篇)第一篇:地质编录钻孔岩矿心地质编录(一)、编录前的检查工作1、钻孔编录必须随施工在现场进行,对钻孔质量进行监督,有关情况随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
认真检查班报表及各种记录、岩心的清洗整理编号及存放情况等一整套工作,要准确无误,如发现错误应及时和向本台机长或组长提出修改。
及时检查机台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简易水文观测、孔深测量、钻孔弯曲度测量工作,超差时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妥善处理。
预见矿层时要及时向机台提供“见矿通知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钻探质量。
2、岩(矿)心丈量后,核对各种原始和计算数据,确认各数据值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岩(矿)心描述。
对每一段岩(矿)心均应进行详细观察描述。
为了避免重复,一般按不同岩性、不同矿层或矿石类型进行分层记录,逐项填入地质记录表中。
厚大的单一岩(矿)层必须进行系统观察,以免遗漏地质现象,但可隔几个回次描述一次。
(二)、岩(矿)心描述内容(1)岩(矿)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化特征、蚀变现象、构造破碎情况及次生变化等。
(2)测量岩心标志面(层面、片理面、断裂面、接触界线等)与岩心轴夹角。
(3)岩层、矿化、蚀变在小范围内有所变化时应丈量出具体深度并注明。
(4)选择有地质意义且具有代表性的岩(矿)心,作大比例尺素描图并进行照象,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5)钻孔内岩性分层时应注明上下两层岩石的接触关系。
如渐变关系、侵入关系等。
(6)记录内容要求繁简适度,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对矿心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和构造部位等应详细描述。
(三)、样品采集随着工程进展,及时划样、采样。
要求各种样品均具有代表性。
采样小组应实地检查、现场核对岩(矿)心。
采样前应布样、填写分样牌、计算样品孔深,切忌混样及样品串号。
样品采集后,地质组长或技术负责应及时对所采样品质量进行检查,并填写质量检查卡。
采集样品有化学样、光谱样、物相分析样、岩矿鉴定样、小体重样等1、化学样目的是通过对样品的化学分析,了解矿石中金属矿物的含量,查明矿石质量,确定矿体与夹石、围岩的界线,并作为储量计算的主要依据。
1.钻探工程地质编录鉴发探矿工程定位,机械安装通知书,开钻前机台应准备好岩心箱,岩心隔板,岩心牌,毛笔,油漆,简易水文观测工具及各种必要的表格。
地质编录人员会同有关人员共同检查钻机安装质量,校对钻孔位置,方位,倾角及其他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合格后,下发施工通知书,方准开钻。
钻孔开钻后,钻机各班记录员要进行岩心清洗整理,编号和简易水文观测记录,岩心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放入岩心箱中,回次间用岩心牌隔开,没有取得岩心的回次,也要填写岩心牌,专门捞取的岩心,因再填一个岩心牌,并在其背面加以说明,岩心牌用2H_4H铅笔填写,塑料岩心牌用刻字笔填写,对长度大于5和虽小于5,但较完整的岩矿心,均用油漆进行编号,编号格式为101/3,分式整数表示提取岩心的回次数,分母表示回次的总块数,分子表示岩心在总块数中自上而下的顺序号,岩心箱旁写上矿区名称,钻孔编号,其至深度,起止岩心编号及岩心箱的顺序号,最后一箱要写上“终孔”二字,地质编录人员在钻机现场进行编录。
根据钻探班报表,钻具记录参与校对孔深,定期丈量钻具验证孔深,测斜等。
检查岩矿心长度及编号是否准确无误,岩矿心是否颠倒混乱以及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情况等。
若发现岩矿心有人为拉长现象,应重新测量,查明原因,并通知当班记录员修正。
在此基础上,编录人员要进行岩矿心详细观察描述,为了避免重复,可按不同岩心,不同的矿层或矿石类型进行分层记录,逐项填入钻孔地质记录表中,并将回次岩矿心分层情况在备注栏中予以注记,格式为回上层岩矿心长及其代号次号。
_下层岩矿心长及其代号厚度大,单岩(矿)层必须进行系统观察,以免遗漏地质现象,可隔几个回次描述一次。
①岩矿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化特征,蚀变现象,接触关系,构造破碎情况及次生变化等。
②测量标志面(层面,片理面,裂隙面,条带,接触界线等)与岩心轴夹角。
③选择有地质意义且具代表性的岩矿心,作大比例尺素描图,以补充文字描述的不足。
岩芯编录参考资料岩芯编录参考资料野外记录要点1) 粉质粘土:一般描述颜色,状态,夹含物。
土质结构特征(均质程度或夹层,互层夹薄层)。
状态:流塑、软塑、可塑、硬塑、坚硬。
夹含物:铁锰质斑状黑色结***及浅绿色高岭土成份局部地区夹碎石,砂石颗粒(粒径较小,并夹腐植物)【颜色描述为褐色、暗黄、灰色、黄褐色、】2) 粉土:描述颜色,状态(稠度)湿度,夹含物,土层结构。
切面光泽,韧性。
摇振反应。
状态同粉质粘土不可搓条,湿度同粉质粘土。
夹含物:腐蚀物。
摇振反应:取少量粉土搓成小球在手掌中摇晃,如有水溢出表示摇振反应较高,无水则低。
3) 残积土:颜色,状态,夹含物。
状态:软塑、可塑、硬塑夹含物一般为夹铁锰质结***,及少量钙质及砂质物。
4) 砾石层:颜色可有可无,密度,粒径,砾石的主要矿物,磨园度,级配,硬度。
密度——N63.5<5松散、N63.5在5~10为稍密、N63.5在10~20为中密、N63.5>20为密实。
5) 粉砂:颜色,密度,湿度,夹含物。
密度0<n<10松散、10<n<15稍密、15<n30密实。
湿度:在地下水位以下为饱和。
夹含物质:母片夹腐蚀物质,局部夹碎石。
</n<10松散、10<n<15稍密、15<n6) 岩石:颜色、采取率、岩石成分、层理特征、(节理),裂隙情况,岩芯完整程度,力学表观程度,钻进漏水或快慢的情况。
颜色:次色加主色,三色以上为杂色。
岩石成分:长石、石英、云母碎屑等。
风化程度:强、中、微、无风化阶段。
RQD?** 胁扇⊙倚敬笥?0cm岩芯之和与总进尺商的百分比。
现场可进行填写有效长度LO,然后再计算:100%-90%好,90%-75%¥较好,75%-50%较差,50%-25%差,小于25%很差。
岩石采取率?** 胁扇⊙倚境ざ群陀胱芙呱痰陌俜直龋Q也愕牟扇÷室话悴坏陀?0%、破碎岩层一般不低于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