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详细版
- 格式:docx
- 大小:106.44 KB
- 文档页数:13
文件编号:TP-AR-L7297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火灾中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正式样本火灾中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为了防火防爆安全,对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的物料,应该采取安全措施.首先应考虑通过工艺改进,用危险性小的物料代替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的物料.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则应该根据物料的燃烧爆炸性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密闭或通风,惰性介质保护,降低物料蒸气浓度,减压操作以及其他能提高安全性的措施.一、用难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在萃取,吸收等单元操作中,采用的多为易燃有机溶剂.用燃烧性能较差的溶剂代替易燃溶剂,会显著改善操作的安全性.选择燃烧危险性较小的液体溶剂,沸点和蒸气压数据是重要依据.如醋酸戊酯在20℃的蒸气压为800Pa,其蒸气浓度为44g・m-3,而爆炸浓度范围为119~541g・m-3,危险性较小.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用不燃液体代替可燃液体,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二、根据燃烧性物质的特性分别处理遇空气或遇水燃烧的物质,应该隔绝空气或采取防水,防潮措施,以免燃烧或爆炸事故发生.燃烧性物质不能与性质相抵触的物质混存,混用;遇酸,碱有分解爆炸危险的物质应该防止与酸碱接触;对机械作用比较敏感的物质要轻拿轻放.燃烧性液体或气体,应该根据它们的密度考虑适宜的排污方法;根据它们的闪点,爆炸范围,扩散性等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对于自燃性物质,在加工或贮存时应该采取通风,散热,降温等措施,以防其达到自燃点,引发燃烧或爆炸.多数气体,蒸气或粉尘的自燃点都在400℃以上,在很多场合要有明火或火花才能起火,只要消除任何形式的明火,就基本达到了防火的目的.有些气体,蒸气或固体易燃物的自燃点很低,只有采取充分的降温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自燃.有些液体如乙醚,受阳光作用能生成危险的过氧化物,对于这些液体,应采取避光措施,盛放于金属桶或深色玻璃瓶中.有些物质能够提高易燃液体的自燃点,如在汽油中添加四乙基铅,就是为了增加汽油的易燃性.而另外一些物质,如铈,钒,铁,钴,镍的氧化物,则可以降低易燃液体的自燃点.对于这些情况应予以注意.三、密闭和通风措施为了防止易燃气体,蒸气或可燃粉尘泄漏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设备应该密闭,特别是带压设备更需要保持密闭性.如果设备或管道密封不良,正压操作时会使可燃物泄漏;负压操作时会使空气进入.开口容器,破损的铁桶,没有防护措施的玻璃瓶不得盛贮易燃液体.不耐压的容器不得盛贮压缩气体或加压液体,以防容器破裂造成事故.为了保证设备的密闭性,对于危险设备和系统,应尽量少用法兰连接.输送危险液体或气体,应采用无缝管.负压操作可防止爆炸性气体逸入厂房,但在负压下操作,要特别注意设备清理打开排空阀时,不要让大量空气吸入.加压或减压设备,在投产或定期检验时,应检查其密闭性和耐压程度.所有压缩机,液泵,导管,阀门,法兰,接头等容易漏油,漏气的机件和部位应该经常检查.填料如有损坏应立即更换.以防渗漏.操作压力必须加以限制,压力过高,轻则密闭性遭破坏,渗漏加剧;重则设备破裂,造成事故.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酸钾,铬酸钠,硝酸铵,漂白粉等粉尘加工的传动装置,密闭性能必须良好,要定期清洗传动装置,及时更换润滑剂,防止粉尘渗进变速箱与润滑油相混,由于蜗轮,蜗杆摩擦生热而引发爆炸.即使设备密封很严,但总会有部分气体,蒸气或粉尘渗漏到室内,必须采取措施使可燃物的浓度降至最低.同时还要考虑到爆炸物的量虽然极微,但也有局部浓度达到爆炸范围的可能.完全依靠设备密闭,消除可燃物在厂房内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往往借助于通风来降低车间内空气中可燃物的浓度.通风可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按换气方式也可分为排风和送风.对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的通风,由于空气中含有易燃气体,所以不能循环使用.排除或输送温度超过80℃的空气,燃烧性气体或粉尘的设备,应该用非燃烧材料制成.空气中含有易燃气体或粉尘的厂房,应选用不产生火花的通风机械和调节设备.含有爆炸性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进行净化,防止粉尘进入排风机.排风管道应直接通往室外安全处,排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或非燃烧材料的楼板等防火分隔物,以免发生火灾时,火势顺管道通过防火分隔物.四、惰性介质的惰化和稀释作用1.惰性气体保护作用惰性气体反应活性较差,常用作保护气体.惰性气体保护是指用惰性气体稀释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性混合物,以抑制其燃烧或爆炸.常用的惰性气体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卤代烃等燃烧阻滞剂.易燃固体物料在粉碎,研磨,筛分,混合以及粉状物料输送时,应施加惰性气体保护.输送易燃液体物料的压缩气体应该选用惰性气体.易燃气体在加工过程中,应该用惰性气体作稀释剂.对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艺装置,贮罐,管道等,应该配备惰性气体,以备发生危险时使用.2.惰性气体用量在易燃物料的加工中,惰性气体的用量取决于系统中氧的最高允许浓度.氧的最高允许浓度值因采用不同的惰性气体而有所不同.五、减压操作化工物料的干燥,许多是从湿物料中蒸发出其中的易燃溶剂.如果易燃溶剂蒸气在爆炸下限以下的浓度范围,便不会引发燃烧或爆炸.为了满足上述条件,这类物料的干燥,一般是在负压下操作.文献中的爆炸极限数据多为20℃,0.101325MPa下的体积分数.所以由爆炸下限不难计算出溶剂蒸气的分压,如果干燥压力在此分压以下,便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比如,乙醚的爆炸下限为1.7%,在爆炸下限的条件下,乙醚蒸气的分压为0.101325×1.7%,即0.0017MPa(13mmHg).爆炸下限下的易燃蒸气的分压即为减压操作的安全压力.实际上在减压条件下,干燥箱中的空气完全被溶剂蒸气排除,从而消除了爆炸条件.此时溶剂蒸气与空气比较,相对浓度很大,但单位体积的质量数却很小.减压操作应用的实质上是爆炸下限下的质量浓度.六、燃烧爆炸性物料的处理在化学工业污水中,往往混有易燃物质或可燃物质,为了防止下水系统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对易燃或可燃物质排放必须严格控制.如果苯,汽油等有机溶剂的废液放人下水道,因为这类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且密度比水小浮于水面之上,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易燃蒸气.遇火引发燃烧或爆炸,随波逐流,火势会很快蔓延.性质互相抵触的不同废水排入同一下水道,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事故的发生.如硫化碱废液与酸性废水排入同一下水道,会产生硫化氢,造成中毒或爆炸事故.对于输送易燃液体的管道沟,如果管理不善,易燃液外溢造成大量易燃液的积存,一旦触发火灾,后果严重.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火灾中的危险品处理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事件,往往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在火灾的处理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危险品的处理,以防止进一步的灾害蔓延。
本文将探讨火灾中的危险品处理方法和措施。
一、火灾中的危险品概述危险品是指具有燃烧、爆炸、腐蚀、毒性等属性,一旦遭遇高温、剧烈撞击或泄漏,将对周围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的物质。
常见的危险品包括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毒性物质等。
二、火灾中危险品处理的原则1.安全第一:在火灾处理中,优先考虑人员的安全,确保工作人员远离危险的区域。
2.隔离封堵:在火灾现场,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危险品隔离封堵,避免危险物质外泄扩散。
3.专业人员:处理危险品的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负责,他们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4.合理选择灭火剂:对于不同类型的危险品,应选择适当的灭火剂进行扑救,以尽快将火灾控制住。
5.环境保护:在处理危险品过程中,注意保护周围的环境,避免污染。
三、火灾中常见危险品的处理方法1.易燃气体处理:对于易燃气体泄漏导致的火灾,应立即关闭泄漏源,并利用专用灭火器材扑灭明火。
同时,通风换气,将泄漏的气体迅速稀释排出。
2.易燃液体处理:对于易燃液体火灾,可使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扑灭明火。
同时,避免使用水进行灭火,以免液体扩散引发更大的灾害。
3.易燃固体处理:对于易燃固体的火灾,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其与其他可燃物隔离,使用砂土、泡沫等灭火剂进行扑灭。
同时,防止灰尘飞扬,引起二次爆燃。
4.氧化剂处理:对于氧化剂泄漏导致的火灾,应立即隔离泄漏源,并避免与其它易燃物接触。
可以使用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剂进行扑灭。
5.毒性物质处理:对于毒性物质泄漏,应立即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并封闭泄漏源。
联系专业人员进行处理,确保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四、火灾中危险品处理的预防措施1.定期检查:对于可能存在危险品的场所,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危险品的存放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避免意外发生。
火灾中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为了防火防爆安全,对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的物料,应该采取安全措施.首先应考虑通过工艺改进,用危险性小的物料代替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的物料.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则应该根据物料的燃烧爆炸性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密闭或通风,惰性介质保护,降低物料蒸气浓度,减压操作以及其他能提高安全性的措施.一、用难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在萃取,吸收等单元操作中,采用的多为易燃有机溶剂.用燃烧性能较差的溶剂代替易燃溶剂,会显着改善操作的安全性.选择燃烧危险性较小的液体溶剂,沸点和蒸气压数据是重要依据.如醋酸戊酯在20℃的蒸气压为800Pa,其蒸气浓度为44gm-3,而爆炸浓度范围为119~541gm-3,危险性较小.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用不燃液体代替可燃液体,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二、根据燃烧性物质的特性分别处理遇空气或遇水燃烧的物质,应该隔绝空气或采取防水,防潮措施,以免燃烧或爆炸事故发生.燃烧性物质不能与性质相抵触的物质混存,混用;遇酸,碱有分解爆炸危险的物质应该防止与酸碱接触;对机械作用比较敏感的物质要轻拿轻放.燃烧性液体或气体,应该根据它们的密度考虑适宜的排污方法;根据它们的闪点,爆炸范围,扩散性等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对于自燃性物质,在加工或贮存时应该采取通风,散热,降温等措施,以防其达到自燃点,引发燃烧或爆炸.多数气体,蒸气或粉尘的自燃点都在400℃以上,在很多场合要有明火或火花才能起火,只要消除任何形式的明火,就基本达到了防火的目的.有些气体,蒸气或固体易燃物的自燃点很低,只有采取充分的降温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自燃.有些液体如乙醚,受阳光作用能生成危险的过氧化物,对于这些液体,应采取避光措施,盛放于金属桶或深色玻璃瓶中.有些物质能够提高易燃液体的自燃点,如在汽油中添加四乙基铅,就是为了增加汽油的易燃性.而另外一些物质,如铈,钒,铁,钴,镍的氧化物,则可以降低易燃液体的自燃点.对于这些情况应予以注意.三、密闭和通风措施为了防止易燃气体,蒸气或可燃粉尘泄漏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设备应该密闭,特别是带压设备更需要保持密闭性.如果设备或管道密封不良,正压操作时会使可燃物泄漏;负压操作时会使空气进入.开口容器,破损的铁桶,没有防护措施的玻璃瓶不得盛贮易燃液体.不耐压的容器不得盛贮压缩气体或加压液体,以防容器破裂造成事故.为了保证设备的密闭性,对于危险设备和系统,应尽量少用法兰连接.输送危险液体或气体,应采用无缝管.负压操作可防止爆炸性气体逸入厂房,但在负压下操作,要特别注意设备清理打开排空阀时,不要让大量空气吸入.加压或减压设备,在投产或定期检验时,应检查其密闭性和耐压程度.所有压缩机,液泵,导管,阀门,法兰,接头等容易漏油,漏气的机件和部位应该经常检查.填料如有损坏应立即更换.以防渗漏.操作压力必须加以限制,压力过高,轻则密闭性遭破坏,渗漏加剧;重则设备破裂,造成事故.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酸钾,铬酸钠,硝酸铵,漂白粉等粉尘加工的传动装置,密闭性能必须良好,要定期清洗传动装置,及时更换润滑剂,防止粉尘渗进变速箱与润滑油相混,由于蜗轮,蜗杆摩擦生热而引发爆炸.即使设备密封很严,但总会有部分气体,蒸气或粉尘渗漏到室内,必须采取措施使可燃物的浓度降至最低.同时还要考虑到爆炸物的量虽然极微,但也有局部浓度达到爆炸范围的可能.完全依靠设备密闭,消除可燃物在厂房内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往往借助于通风来降低车间内空气中可燃物的浓度.通风可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按换气方式也可分为排风和送风.对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的通风,由于空气中含有易燃气体,所以不能循环使用.排除或输送温度超过80℃的空气,燃烧性气体或粉尘的设备,应该用非燃烧材料制成.空气中含有易燃气体或粉尘的厂房,应选用不产生火花的通风机械和调节设备.含有爆炸性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进行净化,防止粉尘进入排风机.排风管道应直接通往室外安全处,排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或非燃烧材料的楼板等防火分隔物,以免发生火灾时,火势顺管道通过防火分隔物.四、惰性介质的惰化和稀释作用1.惰性气体保护作用惰性气体反应活性较差,常用作保护气体.惰性气体保护是指用惰性气体稀释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性混合物,以抑制其燃烧或爆炸.常用的惰性气体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卤代烃等燃烧阻滞剂.易燃固体物料在粉碎,研磨,筛分,混合以及粉状物料输送时,应施加惰性气体保护.输送易燃液体物料的压缩气体应该选用惰性气体.易燃气体在加工过程中,应该用惰性气体作稀释剂.对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艺装置,贮罐,管道等,应该配备惰性气体,以备发生危险时使用.2.惰性气体用量在易燃物料的加工中,惰性气体的用量取决于系统中氧的最高允许浓度.氧的最高允许浓度值因采用不同的惰性气体而有所不同.五、减压操作化工物料的干燥,许多是从湿物料中蒸发出其中的易燃溶剂.如果易燃溶剂蒸气在爆炸下限以下的浓度范围,便不会引发燃烧或爆炸.为了满足上述条件,这类物料的干燥,一般是在负压下操作.文献中的爆炸极限数据多为20℃,0.101325MPa下的体积分数.所以由爆炸下限不难计算出溶剂蒸气的分压,如果干燥压力在此分压以下,便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比如,乙醚的爆炸下限为1.7%,在爆炸下限的条件下,乙醚蒸气的分压为0.101325×1.7%,即0.0017MPa(13mmHg).爆炸下限下的易燃蒸气的分压即为减压操作的安全压力.实际上在减压条件下,干燥箱中的空气完全被溶剂蒸气排除,从而消除了爆炸条件.此时溶剂蒸气与空气比较,相对浓度很大,但单位体积的质量数却很小.减压操作应用的实质上是爆炸下限下的质量浓度.六、燃烧爆炸性物料的处理在化学工业污水中,往往混有易燃物质或可燃物质,为了防止下水系统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对易燃或可燃物质排放必须严格控制.如果苯,汽油等有机溶剂的废液放人下水道,因为这类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且密度比水小浮于水面之上,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易燃蒸气.遇火引发燃烧或爆炸,随波逐流,火势会很快蔓延.性质互相抵触的不同废水排入同一下水道,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事故的发生.如硫化碱废液与酸性废水排入同一下水道,会产生硫化氢,造成中毒或爆炸事故.对于输送易燃液体的管道沟,如果管理不善,易燃液外溢造成大量易燃液的积存,一旦触发火灾,后果严重.。
有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火灾爆炸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事故,尤其对于那些加工处理危险物质的企业而言,火灾爆炸的风险更是难以避免。
因此,这些企业需要采取各种措施,以确保员工的安全以及生产设备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有关有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的措施。
一、加强物质储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环境下,合理储存危险物质非常重要。
同时,应将物质储存在防火防爆的场所,并使用专业防火防爆设备,以便在发生火灾或爆炸等突发情况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控制。
二、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对于那些从事危险物质加工处理的员工而言,必要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这包括了对于防火防爆的相关知识的传授,以及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等等。
同时,在员工进入工作岗位后,应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和辅导,以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使用防爆电器和电缆在危险物质加工处理的工作场所中,应当使用专业的防爆电器和电缆。
这些设备可以在发生火灾或爆炸时避免电器问题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同时,这些设备还可以在必要时负责自动停止机器运转,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
四、安装早期警报器和消防设备安装早期警报器和消防设备,可以让员工迅速获得有关火灾或爆炸的信息,并及时采取行动应对。
这些设备包括火灾探测器、烟雾探测器、手动报警器、自动喷水器等等。
此外,企业还应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方案,确保员工在事发时可以遵循规定的程序,及时有效地应对紧急事件。
五、开展定期的巡查和维护企业应该进行定期的巡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和设施都是安全运行的。
这些巡查和维护包括了对于电气和机械设备的检查、对于防火防爆设备和灭火设备的检查、以及对于消防通道和紧急出口的检查等等。
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检查和维护记录,并定期进行核对和评估,确保所有的设备都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和标准。
对危险物质加工处理的企业而言,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是首要任务。
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并为员工提供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
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在化工、医药、电子等行业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
若不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条件,会在极端情况下引发严重的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本文将针对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进行探讨,探究其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措施。
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特性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特性决定了其加工处理所需要的特殊条件和安全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特性描述:乙烯气乙烯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燃易爆,具有较宽的爆炸范围。
在许多化工领域中,乙烯气被广泛应用。
在加工处理过程中,乙烯气的浓度要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同时要保持通风良好。
氨水氨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溶液,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潮解性。
氨水具有毒性, inhalation会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损伤。
在加工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氨气泄漏,同时要严格控制氨水的pH 值。
硝酸铵硝酸铵是一种颗粒状结晶体,易燃易爆,具有较为复杂的爆炸特性。
硝酸铵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会受到潮湿、机械振动、摩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若不加以特殊处理,极易引发爆炸事故。
因此,在硝酸铵的加工处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止潮湿、避免机械振动、储存保管要求苛刻。
安全措施加工处理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以下安全措施:良好的通风系统对于易挥发、有毒有害气体的加工处理,需要设置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控制某些有害物质的浓度。
阻隔爆炸在某些加工处理过程中,需要防止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可以通过设置爆炸隔离器等安全设施来保障安全。
专业操作人员在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过程中,需要特别训练的操作人员,具有满足加工处理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
监测设施在加工处理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工艺参数和环境参数,以及一些有害气体的浓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预防措施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预判潜在的安全隐患,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确保加工处理的持续安全。
火灾中的化学物品与危险品处理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突发灾害,如果火源附近存在化学物品和危险品,往往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火灾中,正确处理化学物品和危险品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火灾中化学物品和危险品的处理方法。
1. 火灾中的化学物品处理火灾中,化学物品的处理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1.1 气体化学品处理气体化学品在火灾中容易爆炸或造成爆炸的危险。
如果发现有气体泄漏,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迅速离开火源附近,并保持安全的距离。
随后需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通知相关部门。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呼吸有毒气体,遵循专业人员的指导。
1.2 液体化学品处理液体化学品在火灾中可能会加剧火势,因此处理液体化学品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2.1 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如果火源是一种可燃液体化学品,可以使用适当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根据化学品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灭火剂,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1.2.2 切勿使用水进行灭火有些液体化学品不能与水接触,因为这可能导致火势扩大。
在火灾中,切勿使用水来灭火,以免引发更大的危险。
如何选择适当的灭火剂,请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1.3 固体化学品处理固体化学品在火灾中可能会释放有毒气体或引发爆炸。
因此,在火灾中处理固体化学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3.1 远离火源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迅速离开火源附近,并保持安全的距离。
避免火势蔓延到固态化学品上。
1.3.2 尽量不要移动固体化学品在火灾中,移动固体化学品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如果不是专业人员且没有适当的设备和知识,请不要轻易尝试移动固态化学品。
2. 火灾中的危险品处理与化学物品不同,危险品通常指那些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的物质。
火灾中的危险品处理需要特别注意:2.1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火灾中处理危险品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这将保护您免受危险品可能带来的伤害。
2.2 防止扩散在火灾中,危险品的扩散可能加剧火势或造成更大的伤害。
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了防火防爆安全,对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的物料,应该采取安全措施.首先应考虑通过工艺改进,用危险性小的物料代替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的物料.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则应该根据物料的燃烧爆炸性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密闭或通风,惰性介质保护,降低物料蒸气浓度,减压操作以及其他能提高安全性的措施.一、用难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在萃取,吸收等单元操作中,采用的多为易燃有机溶剂.用燃烧性能较差的溶剂代替易燃溶剂,会显著改善操作的安全性.选择燃烧危险性较小的液体溶剂,沸点和蒸气压数据是重要依据.如醋酸戊酯在20℃的蒸气压为800Pa,其蒸气浓度为44g・m-3,而爆炸浓度范围为119~541g・m-3,危险性较小.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用不燃液体代替可燃液体,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二、根据燃烧性物质的特性分别处理遇空气或遇水燃烧的物质,应该隔绝空气或采取防水,防潮措施,以免燃烧或爆炸事故发生.燃烧性物质不能与性质相抵触的物质混存,混用;遇酸,碱有分解爆炸危险的物质应该防止与酸碱接触;对机械作用比较敏感的物质要轻拿轻放.燃烧性液体或气体,应该根据它们的密度考虑适宜的排污方法;根据它们的闪点,爆炸范围,扩散性等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对于自燃性物质,在加工或贮存时应该采取通风,散热,降温等措施,以防其达到自燃点,引发燃烧或爆炸.多数气体,蒸气或粉尘的自燃点都在400℃以上,在很多场合要有明火或火花才能起火,只要消除任何形式的明火,就基本达到了防火的目的.有些气体,蒸气或固体易燃物的自燃点很低,只有采取充分的降温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自燃.有些液体如乙醚,受阳光作用能生成危险的过氧化物,对于这些液体,应采取避光措施,盛放于金属桶或深色玻璃瓶中.有些物质能够提高易燃液体的自燃点,如在汽油中添加四乙基铅,就是为了增加汽油的易燃性.而另外一些物质,如铈,钒,铁,钴,镍的氧化物,则可以降低易燃液体的自燃点.对于这些情况应予以注意.三、密闭和通风措施为了防止易燃气体,蒸气或可燃粉尘泄漏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设备应该密闭,特别是带压设备更需要保持密闭性.如果设备或管道密封不良,正压操作时会使可燃物泄漏;负压操作时会使空气进入.开口容器,破损的铁桶,没有防护措施的玻璃瓶不得盛贮易燃液体.不耐压的容器不得盛贮压缩气体或加压液体,以防容器破裂造成事故.为了保证设备的密闭性,对于危险设备和系统,应尽量少用法兰连接.输送危险液体或气体,应采用无缝管.负压操作可防止爆炸性气体逸入厂房,但在负压下操作,要特别注意设备清理打开排空阀时,不要让大量空气吸入.加压或减压设备,在投产或定期检验时,应检查其密闭性和耐压程度.所有压缩机,液泵,导管,阀门,法兰,接头等容易漏油,漏气的机件和部位应该经常检查.填料如有损坏应立即更换.以防渗漏.操作压力必须加以限制,压力过高,轻则密闭性遭破坏,渗漏加剧;重则设备破裂,造成事故.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酸钾,铬酸钠,硝酸铵,漂白粉等粉尘加工的传动装置,密闭性能必须良好,要定期清洗传动装置,及时更换润滑剂,防止粉尘渗进变速箱与润滑油相混,由于蜗轮,蜗杆摩擦生热而引发爆炸.即使设备密封很严,但总会有部分气体,蒸气或粉尘渗漏到室内,必须采取措施使可燃物的浓度降至最低.同时还要考虑到爆炸物的量虽然极微,但也有局部浓度达到爆炸范围的可能.完全依靠设备密闭,消除可燃物在厂房内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往往借助于通风来降低车间内空气中可燃物的浓度.通风可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按换气方式也可分为排风和送风.对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的通风,由于空气中含有易燃气体,所以不能循环使用.排除或输送温度超过80℃的空气,燃烧性气体或粉尘的设备,应该用非燃烧材料制成.空气中含有易燃气体或粉尘的厂房,应选用不产生火花的通风机械和调节设备.含有爆炸性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进行净化,防止粉尘进入排风机.排风管道应直接通往室外安全处,排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或非燃烧材料的楼板等防火分隔物,以免发生火灾时,火势顺管道通过防火分隔物.四、惰性介质的惰化和稀释作用1.惰性气体保护作用惰性气体反应活性较差,常用作保护气体.惰性气体保护是指用惰性气体稀释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性混合物,以抑制其燃烧或爆炸.常用的惰性气体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卤代烃等燃烧阻滞剂.易燃固体物料在粉碎,研磨,筛分,混合以及粉状物料输送时,应施加惰性气体保护.输送易燃液体物料的压缩气体应该选用惰性气体.易燃气体在加工过程中,应该用惰性气体作稀释剂.对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艺装置,贮罐,管道等,应该配备惰性气体,以备发生危险时使用.2.惰性气体用量在易燃物料的加工中,惰性气体的用量取决于系统中氧的最高允许浓度.氧的最高允许浓度值因采用不同的惰性气体而有所不同.五、减压操作化工物料的干燥,许多是从湿物料中蒸发出其中的易燃溶剂.如果易燃溶剂蒸气在爆炸下限以下的浓度范围,便不会引发燃烧或爆炸.为了满足上述条件,这类物料的干燥,一般是在负压下操作.文献中的爆炸极限数据多为20℃,0.101325MPa下的体积分数.所以由爆炸下限不难计算出溶剂蒸气的分压,如果干燥压力在此分压以下,便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比如,乙醚的爆炸下限为1.7%,在爆炸下限的条件下,乙醚蒸气的分压为0.101325×1.7%,即0.0017MPa(13mmHg).爆炸下限下的易燃蒸气的分压即为减压操作的安全压力.实际上在减压条件下,干燥箱中的空气完全被溶剂蒸气排除,从而消除了爆炸条件.此时溶剂蒸气与空气比较,相对浓度很大,但单位体积的质量数却很小.减压操作应用的实质上是爆炸下限下的质量浓度.六、燃烧爆炸性物料的处理在化学工业污水中,往往混有易燃物质或可燃物质,为了防止下水系统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对易燃或可燃物质排放必须严格控制.如果苯,汽油等有机溶剂的废液放人下水道,因为这类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且密度比水小浮于水面之上,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易燃蒸气.遇火引发燃烧或爆炸,随波逐流,火势会很快蔓延.性质互相抵触的不同废水排入同一下水道,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事故的发生.如硫化碱废液与酸性废水排入同一下水道,会产生硫化氢,造成中毒或爆炸事故.对于输送易燃液体的管道沟,如果管理不善,易燃液外溢造成大量易燃液的积存,一旦触发火灾,后果严重.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火灾爆炸危险物的安全处理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火灾爆炸危险物的安全处理1.按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采取措施(1)尽量通过改进工艺的办法,以无危险或危险性小的物质代替有危险或危险性大的物质,从根本上消除火灾爆炸的条件。
(2)对于本身具有自燃能力的物质、遇空气能自燃的物质以及遇水能燃烧爆炸的物质等,可采取隔绝空气、充入惰性气体保护、防水防潮或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通风、散热、降温等措施来防止自燃和爆炸的发生。
如黄磷、二硫化碳在水中储存,金属钾、钠在煤油中保存,烷基铝在纯氮中保存等。
(3)互相接触会引进剧烈化学反应,温度升高,燃烧爆炸的物质不能混存,运输时不能混运。
(4)遇酸或碱有分解爆炸燃烧的物质应避免与酸、碱接触;对机械运动(如震动、撞击)比较敏感的物质要轻拿轻放,运输中必须采取减震防震措施。
(5)易燃、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要根据贮存、输送、生产工艺条件等不同情况,采取相适应的耐压容器和密封手段以及保温、降温措施。
排污、放空均要有可靠的处理和保护措施,不能任意排入下水道或大气中。
(6)对不稳定的物质,在贮存中应添加稳定剂、阻聚剂等,防止贮存中发生氧化、聚合等反应而引起温度、压力升高而发生爆炸。
如丁二烯、丙烯腈在贮存中必须加对苯二酚阻聚剂,防止聚合。
(7)要根据易燃易爆物质在设备、管道内流动时产生静电的特征,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静电接地设施。
另外,液体具有流动性,为防止因容器破裂后液体流散或火灾事故时火势蔓延,应在液体贮罐区较集中的地区设置防护堤。
2.系统密封及负压操作为防止易燃气体、蒸气和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构成爆炸性混合物,应使设备密闭,对于在负压下生产的设备,应防止空气吸入。
为保证设备的密闭性,对危险设备及系统应尽量少用法兰连接,但要保证安装检修方便,输送危险气体的管道要用无缝管。
应做好气体中水分的分离和保温,防止冬季气体中冷凝水在管道中冻结胀裂管道而泄漏。
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各类危险物质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其中,火灾爆炸危险物质是最为危险的一类,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带来极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于这类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安全保障。
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种类较多,一般包括易燃物、易爆物、自燃物、氧化剂等。
由于这些物质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因此在进行加工处理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规范进行,以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首先,加工区域一定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止危险物质积聚在室内而引起事故。
其次,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并配备专门的安全装备,如防爆装备、防护面具、防护手套等。
同时,加工人员也应接受专门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及安全知识。
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必须对危险物质的储存、转运、包装、运输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储存和转运时必须分类储存,避免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混合在一起,并将其存放在防火、防爆的仓库中。
在施工现场,必须分区进行作业,避免不同作业区之间的危险物质混合。
包装必须符合规定,保证包装的密封性和耐压性,加强包装材料的质检,确保使用的包装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运输时必须选择安全可靠的运输方式,使用符合标准的运输工具。
最后,在紧急情况下,必须采取应急措施,迅速控制和处理事故。
包括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组织人员进行撤离和疏散,进行现场隔离和宣传指导等。
同时,对于受到污染的场地和设备,必须进行清理和修复,避免安全隐患的扩大。
对于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必须高度重视,全面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推动工业生产的快速健康发展。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有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8859-59 有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了防火防爆安全,对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的物料,应该采取安全措施.首先应考虑通过工艺改进,用危险性小的物料代替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的物料.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则应该根据物料的燃烧爆炸性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密闭或通风,惰性介质保护,降低物料蒸气浓度,减压操作以及其他能提高安全性的措施.一、用难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在萃取,吸收等单元操作中,采用的多为易燃有机溶剂.用燃烧性能较差的溶剂代替易燃溶剂,会显著改善操作的安全性.选择燃烧危险性较小的液体溶剂,沸点和蒸气压数据是重要依据.如醋酸戊酯在20℃的蒸气压为800Pa,其蒸气浓度为44g・m-3,而爆炸浓度范围为119~541g・m-3,危险性较小.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用不燃液体代替可燃液体,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二、根据燃烧性物质的特性分别处理遇空气或遇水燃烧的物质,应该隔绝空气或采取防水,防潮措施,以免燃烧或爆炸事故发生.燃烧性物质不能与性质相抵触的物质混存,混用;遇酸,碱有分解爆炸危险的物质应该防止与酸碱接触;对机械作用比较敏感的物质要轻拿轻放.燃烧性液体或气体,应该根据它们的密度考虑适宜的排污方法;根据它们的闪点,爆炸范围,扩散性等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对于自燃性物质,在加工或贮存时应该采取通风,散热,降温等措施,以防其达到自燃点,引发燃烧或爆炸.多数气体,蒸气或粉尘的自燃点都在400℃以上,在很多场合要有明火或火花才能起火,只要消除任何形式的明火,就基本达到了防火的目的.有些气体,蒸气或固体易燃物的自燃点很低,只有采取充分的降温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自燃.有些液体如乙醚,受阳光作用能生成危险的过氧化物,对于这些液体,应采取避光措施,盛放于金属桶或深色玻璃瓶中.有些物质能够提高易燃液体的自燃点,如在汽油中添加四乙基铅,就是为了增加汽油的易燃性.而另外一些物质,如铈,钒,铁,钴,镍的氧化物,则可以降低易燃液体的自燃点.对于这些情况应予以注意.三、密闭和通风措施为了防止易燃气体,蒸气或可燃粉尘泄漏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设备应该密闭,特别是带压设备更需要保持密闭性.如果设备或管道密封不良,正压操作时会使可燃物泄漏;负压操作时会使空气进入.开口容器,破损的铁桶,没有防护措施的玻璃瓶不得盛贮易燃液体.不耐压的容器不得盛贮压缩气体或加压液体,以防容器破裂造成事故.为了保证设备的密闭性,对于危险设备和系统,应尽量少用法兰连接.输送危险液体或气体,应采用无缝管.负压操作可防止爆炸性气体逸入厂房,但在负压下操作,要特别注意设备清理打开排空阀时,不要让大量空气吸入.加压或减压设备,在投产或定期检验时,应检查其密闭性和耐压程度.所有压缩机,液泵,导管,阀门,法兰,接头等容易漏油,漏气的机件和部位应该经常检查.填料如有损坏应立即更换.以防渗漏.操作压力必须加以限制,压力过高,轻则密闭性遭破坏,渗漏加剧;重则设备破裂,造成事故. 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酸钾,铬酸钠,硝酸铵,漂白粉等粉尘加工的传动装置,密闭性能必须良好,要定期清洗传动装置,及时更换润滑剂,防止粉尘渗进变速箱与润滑油相混,由于蜗轮,蜗杆摩擦生热而引发爆炸.即使设备密封很严,但总会有部分气体,蒸气或粉尘渗漏到室内,必须采取措施使可燃物的浓度降至最低.同时还要考虑到爆炸物的量虽然极微,但也有局部浓度达到爆炸范围的可能.完全依靠设备密闭,消除可燃物在厂房内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往往借助于通风来降低车间内空气中可燃物的浓度.通风可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按换气方式也可分为排风和送风.对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的通风,由于空气中含有易燃气体,所以不能循环使用.排除或输送温度超过80℃的空气,燃烧性气体或粉尘的设备,应该用非燃烧材料制成.空气中含有易燃气体或粉尘的厂房,应选用不产生火花的通风机械和调节设备.含有爆炸性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进行净化,防止粉尘进入排风机.排风管道应直接通往室外安全处,排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或非燃烧材料的楼板等防火分隔物,以免发生火灾时,火势顺管道通过防火分隔物.四、惰性介质的惰化和稀释作用1.惰性气体保护作用惰性气体反应活性较差,常用作保护气体.惰性气体保护是指用惰性气体稀释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性混合物,以抑制其燃烧或爆炸.常用的惰性气体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卤代烃等燃烧阻滞剂.易燃固体物料在粉碎,研磨,筛分,混合以及粉状物料输送时,应施加惰性气体保护.输送易燃液体物料的压缩气体应该选用惰性气体.易燃气体在加工过程中,应该用惰性气体作稀释剂.对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艺装置,贮罐,管道等,应该配备惰性气体,以备发生危险时使用.2.惰性气体用量在易燃物料的加工中,惰性气体的用量取决于系统中氧的最高允许浓度.氧的最高允许浓度值因采用不同的惰性气体而有所不同.五、减压操作化工物料的干燥,许多是从湿物料中蒸发出其中的易燃溶剂.如果易燃溶剂蒸气在爆炸下限以下的浓度范围,便不会引发燃烧或爆炸.为了满足上述条件,这类物料的干燥,一般是在负压下操作.文献中的爆炸极限数据多为20℃,0.101325MPa下的体积分数.所以由爆炸下限不难计算出溶剂蒸气的分压,如果干燥压力在此分压以下,便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比如,乙醚的爆炸下限为 1.7%,在爆炸下限的条件下,乙醚蒸气的分压为0.101325×1.7%,即0.0017MPa(13mmHg).爆炸下限下的易燃蒸气的分压即为减压操作的安全压力.实际上在减压条件下,干燥箱中的空气完全被溶剂蒸气排除,从而消除了爆炸条件.此时溶剂蒸气与空气比较,相对浓度很大,但单位体积的质量数却很小.减压操作应用的实质上是爆炸下限下的质量浓度.六、燃烧爆炸性物料的处理在化学工业污水中,往往混有易燃物质或可燃物质,为了防止下水系统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对易燃或可燃物质排放必须严格控制.如果苯,汽油等有机溶剂的废液放人下水道,因为这类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且密度比水小浮于水面之上,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易燃蒸气.遇火引发燃烧或爆炸,随波逐流,火势会很快蔓延.性质互相抵触的不同废水排入同一下水道,容易操作规范样本| OPERATION SPECIFICATION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事故的发生.如硫化碱废液与酸性废水排入同一下水道,会产生硫化氢,造成中毒或爆炸事故.对于输送易燃液体的管道沟,如果管理不善,易燃液外溢造成大量易燃液的积存,一旦触发火灾,后果严重.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第11页/总11页。
YF-ED-J2731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火灾中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火灾中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实用版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为了防火防爆安全,对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的物料,应该采取安全措施.首先应考虑通过工艺改进,用危险性小的物料代替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的物料.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则应该根据物料的燃烧爆炸性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密闭或通风,惰性介质保护,降低物料蒸气浓度,减压操作以及其他能提高安全性的措施.一、用难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在萃取,吸收等单元操作中,采用的多为易燃有机溶剂.用燃烧性能较差的溶剂代替易燃溶剂,会显著改善操作的安全性.选择燃烧危险性较小的液体溶剂,沸点和蒸气压数据是重要依据.如醋酸戊酯在20℃的蒸气压为800Pa,其蒸气浓度为44g・m-3,而爆炸浓度范围为119~541g・m-3,危险性较小.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用不燃液体代替可燃液体,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二、根据燃烧性物质的特性分别处理遇空气或遇水燃烧的物质,应该隔绝空气或采取防水,防潮措施,以免燃烧或爆炸事故发生.燃烧性物质不能与性质相抵触的物质混存,混用;遇酸,碱有分解爆炸危险的物质应该防止与酸碱接触;对机械作用比较敏感的物质要轻拿轻放.燃烧性液体或气体,应该根据它们的密度考虑适宜的排污方法;根据它们的闪点,爆炸范围,扩散性等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对于自燃性物质,在加工或贮存时应该采取通风,散热,降温等措施,以防其达到自燃点,引发燃烧或爆炸.多数气体,蒸气或粉尘的自燃点都在400℃以上,在很多场合要有明火或火花才能起火,只要消除任何形式的明火,就基本达到了防火的目的.有些气体,蒸气或固体易燃物的自燃点很低,只有采取充分的降温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自燃.有些液体如乙醚,受阳光作用能生成危险的过氧化物,对于这些液体,应采取避光措施,盛放于金属桶或深色玻璃瓶中.有些物质能够提高易燃液体的自燃点,如在汽油中添加四乙基铅,就是为了增加汽油的易燃性.而另外一些物质,如铈,钒,铁,钴,镍的氧化物,则可以降低易燃液体的自燃点.对于这些情况应予以注意.三、密闭和通风措施为了防止易燃气体,蒸气或可燃粉尘泄漏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设备应该密闭,特别是带压设备更需要保持密闭性.如果设备或管道密封不良,正压操作时会使可燃物泄漏;负压操作时会使空气进入.开口容器,破损的铁桶,没有防护措施的玻璃瓶不得盛贮易燃液体.不耐压的容器不得盛贮压缩气体或加压液体,以防容器破裂造成事故.为了保证设备的密闭性,对于危险设备和系统,应尽量少用法兰连接.输送危险液体或气体,应采用无缝管.负压操作可防止爆炸性气体逸入厂房,但在负压下操作,要特别注意设备清理打开排空阀时,不要让大量空气吸入.加压或减压设备,在投产或定期检验时,应检查其密闭性和耐压程度.所有压缩机,液泵,导管,阀门,法兰,接头等容易漏油,漏气的机件和部位应该经常检查.填料如有损坏应立即更换.以防渗漏.操作压力必须加以限制,压力过高,轻则密闭性遭破坏,渗漏加剧;重则设备破裂,造成事故.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酸钾,铬酸钠,硝酸铵,漂白粉等粉尘加工的传动装置,密闭性能必须良好,要定期清洗传动装置,及时更换润滑剂,防止粉尘渗进变速箱与润滑油相混,由于蜗轮,蜗杆摩擦生热而引发爆炸.即使设备密封很严,但总会有部分气体,蒸气或粉尘渗漏到室内,必须采取措施使可燃物的浓度降至最低.同时还要考虑到爆炸物的量虽然极微,但也有局部浓度达到爆炸范围的可能.完全依靠设备密闭,消除可燃物在厂房内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往往借助于通风来降低车间内空气中可燃物的浓度.通风可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按换气方式也可分为排风和送风.对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的通风,由于空气中含有易燃气体,所以不能循环使用.排除或输送温度超过80℃的空气,燃烧性气体或粉尘的设备,应该用非燃烧材料制成.空气中含有易燃气体或粉尘的厂房,应选用不产生火花的通风机械和调节设备.含有爆炸性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进行净化,防止粉尘进入排风机.排风管道应直接通往室外安全处,排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或非燃烧材料的楼板等防火分隔物,以免发生火灾时,火势顺管道通过防火分隔物.四、惰性介质的惰化和稀释作用1.惰性气体保护作用惰性气体反应活性较差,常用作保护气体.惰性气体保护是指用惰性气体稀释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性混合物,以抑制其燃烧或爆炸.常用的惰性气体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卤代烃等燃烧阻滞剂.易燃固体物料在粉碎,研磨,筛分,混合以及粉状物料输送时,应施加惰性气体保护.输送易燃液体物料的压缩气体应该选用惰性气体.易燃气体在加工过程中,应该用惰性气体作稀释剂.对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艺装置,贮罐,管道等,应该配备惰性气体,以备发生危险时使用.2.惰性气体用量在易燃物料的加工中,惰性气体的用量取决于系统中氧的最高允许浓度.氧的最高允许浓度值因采用不同的惰性气体而有所不同.五、减压操作化工物料的干燥,许多是从湿物料中蒸发出其中的易燃溶剂.如果易燃溶剂蒸气在爆炸下限以下的浓度范围,便不会引发燃烧或爆炸.为了满足上述条件,这类物料的干燥,一般是在负压下操作.文献中的爆炸极限数据多为20℃,0.101325MPa下的体积分数.所以由爆炸下限不难计算出溶剂蒸气的分压,如果干燥压力在此分压以下,便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比如,乙醚的爆炸下限为1.7%,在爆炸下限的条件下,乙醚蒸气的分压为0.101325×1.7%,即0.0017MPa(13mmHg).爆炸下限下的易燃蒸气的分压即为减压操作的安全压力.实际上在减压条件下,干燥箱中的空气完全被溶剂蒸气排除,从而消除了爆炸条件.此时溶剂蒸气与空气比较,相对浓度很大,但单位体积的质量数却很小.减压操作应用的实质上是爆炸下限下的质量浓度.六、燃烧爆炸性物料的处理在化学工业污水中,往往混有易燃物质或可燃物质,为了防止下水系统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对易燃或可燃物质排放必须严格控制.如果苯,汽油等有机溶剂的废液放人下水道,因为这类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且密度比水小浮于水面之上,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易燃蒸气.遇火引发燃烧或爆炸,随波逐流,火势会很快蔓延.性质互相抵触的不同废水排入同一下水道,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事故的发生.如硫化碱废液与酸性废水排入同一下水道,会产生硫化氢,造成中毒或爆炸事故.对于输送易燃液体的管道沟,如果管理不善,易燃液外溢造成大量易燃液的积存,一旦触发火灾,后果严重.。
火灾现场的危险物品处理火灾是一种具有极高风险的突发事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火灾现场,存在大量的危险物品,如燃烧物、有毒物质和易爆物品等,必须妥善处理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减少进一步的次生灾害。
本文将探讨在火灾现场如何处理危险物品。
一、燃烧物品的处理燃烧物品是火灾现场最常见的危险物品之一。
当火灾发生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将燃烧物品迅速移出火源附近,避免火势蔓延。
同时,应使用灭火器、消防器材等进行扑灭,确保燃烧物品不再继续燃烧。
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自身的安全,穿戴防火服和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接触到高温或有毒气体。
二、有毒物质的处理火灾现场可能存在各种有毒物质,如烟雾、化学品等。
当有毒物质释放时,应迅速撤离现场,并尽量避免直接吸入有毒气体。
同时,应联系专业的危险品处理单位,提供详细的有毒物质信息,以便他们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置。
在等待专业人员到达时,可以尝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减少有毒气体的吸入。
三、易爆物品的处理火灾现场可能存在易爆物品,如气体罐、火药等。
在处理易爆物品时,应遵循专业人员的指示,远离易爆物品的危险区域,并迅速采取安全措施。
对于发生泄漏或明显损坏的易爆物品,应尽量保持距离,不要直接接触,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等待专业人员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四、其他危险物品的处理除了上述提到的危险物品外,火灾现场还可能存在其他危险物品,如刀具、高压电线等。
面对这些危险物品,应保持谨慎,并远离危险区域。
在处理刀具等锋利物品时,注意防护手套的使用,避免划伤或割伤。
对于高压电线,应远离并不要接近,以免发生电击事故。
综上所述,火灾现场的危险物品处理是保障人员安全的关键。
在处理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危险物品采取相应的措施,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了解如何妥善处理火灾现场的危险物品,以保护自身安全和减少火灾带来的伤害。
火灾中的危险物质处理方法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还可能释放出各种危险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因此,在火灾中妥善处理危险物质是至关重要的。
一、了解常见的危险物质在火灾中,常见的危险物质主要包括有毒气体、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等。
有毒气体是指在火灾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和氯化物等。
化学品包括各种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如酒精、酸碱溶液和有机溶剂等。
放射性物质指放射性同位素,在火灾中可能受到破坏或释放。
二、火灾中危险物质的处理方法1. 制定应急预案在火灾发生前,应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并明确危险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
预案中应包括危险物质的储存地点、处理方法、应急联系人和紧急救援机构等信息,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
2. 防止危险物质泄漏在火灾中,防止危险物质的泄漏至关重要。
首先,要确保危险物质的储存容器完好无损,避免火灾引起容器破裂。
其次,应使用灭火剂迅速扑灭明火,防止火灾蔓延。
在扑灭火灾的同时,要注意避免用水直接冲洗危险物质,以免引起化学反应或扩大事态。
3. 迅速疏散人员当火灾中涉及危险物质时,应立即疏散周围人员,确保他们的安全。
在疏散过程中,要远离危险区域,避免吸入有毒气体、接触化学品或受到放射性物质的辐射。
疏散后,应将人员集中到安全地点,并及时通知救援人员,以便他们采取必要的措施。
4. 寻找专业人员和设备的协助在处理火灾中的危险物质时,往往需要专业人员和设备的协助。
他们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危险物质,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清理和处置。
因此,在火灾中应及时联系专业机构或救援队伍,并配合他们的工作。
5. 清理和处置危险物质火灾中的危险物质在被控制后,需要进行清理和处置。
首先,要对危险物质进行分类和分拣,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对于有毒气体和化学品,要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避免接触和吸入。
火灾事故中的化学品与危险物质处理火灾事故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它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在火灾发生过程中,化学品及危险物质的存在更增加了事故风险。
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火灾事故中的化学品与危险物质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防范措施、处置方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防范措施1. 储存管理在火灾事故前,正确的储存和管理化学品及危险物质是防范事故的基础。
首先,应将化学品分类储存,避免不同类型的化学品混放引发事故。
其次,化学品储存区域应设立专门的标识并保持通风良好,以防止化学品挥发或泄漏。
此外,还应定期检查储存区域的安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作。
2.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火灾事故,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预案中包括了火灾事故中的化学品与危险物质处理的详细步骤和应对措施。
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和风险。
二、处置方法1. 紧急撤离和报警在火灾事故发生后,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的安全。
一旦发现了火灾,应立即采取紧急撤离措施,并及时报警,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救援。
2. 封堵泄漏源火灾事故中,化学品及危险物质泄漏会加剧火势和事故后果。
因此,应首先采取措施封堵泄漏源,避免进一步的危害。
可以使用合适的材料或设备进行封堵,如使用防护服、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3. 灭火处理对于着火的化学品和危险物质,正确的灭火处理能够降低火势和事故后果。
在选择灭火剂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介质,避免产生更危险的化学反应。
关于不同类型化学品的灭火措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操作。
4. 防止污染扩散在处理火灾事故中的化学品和危险物质时,要注意防止污染扩散。
可以采取措施如设置围堰、使用化学消纳剂等,将泄漏物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1. 污染源治理火灾事故中,化学品泄漏导致的污染是对环境产生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
需要对火灾现场进行彻底清理,并采取措施将残留的化学品和危险物质从土壤和水体中去除,以恢复环境的原有状态。
火灾事故中的危险物质处理方法在火灾事故中,火焰与烟雾不仅对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还会释放出大量的危险物质。
这些危险物质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
因此,正确处理和处理这些危险物质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火灾事故中危险物质的处理方法。
1. 火灾事故中的危险物质排放控制在火灾事件中,危险物质的排放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处理火灾事故中的危险物质之前,首先需要控制和减少其排放。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火势扑灭:尽早扑灭火势是控制危险物质排放的首要任务。
采取合适的灭火方法和设备,快速将火势控制住,防止火势扩散和进一步危险物质的释放。
- 隔离危险区域:将火灾现场建立隔离区域,限制人员和危险物质的接触。
通过设置临时围栏或警戒带,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以减少事故蔓延的概率。
- 通风和排烟措施:利用合适的通风设备和方法,将火灾现场与周围环境分离,有效控制烟雾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排烟设备的合理设置能够减少火灾事故中毒气体对人员的伤害。
2. 危险物质的处理方法一旦火势得到控制并确保人员安全后,接下来需要处理和清除火灾事故中存在的危险物质。
根据不同危险物质的性质和存在形式,可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化学物质处理:根据危险物质的种类和特性,采用合适的化学方法进行中和、稀释或转化。
例如,对于酸性物质,可以使用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处理,从而减轻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 物理隔离:对于有害固体和液体物质,可以采取物理隔离的方法进行处理。
这包括使用密封容器、防护膜或者阻挡墙,将危险物质与外部环境隔离开,以防止进一步的泄漏和扩散。
- 合理储存和处置:对于危险物质的储存和处置,应遵循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危险物质应当储存在专用的容器中,并妥善标识和分类。
在处置过程中,必须依照环保要求,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处理,如回收、焚烧或安全填埋。
- 生物处理:部分有机危险物质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来进行处理。
利用生物处理方法,将有害物质分解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火灾现场的危险物质处理火灾现场是一个危险的环境,除了火势蔓延和破坏建筑物之外,还存在着各种危险物质的释放和溢出。
正确处理危险物质是保护人员安全和环境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火灾现场危险物质的处理方法和必要的预防措施。
一、危险物质的分类和特点火灾现场常见的危险物质包括化学品、有毒气体、放射性物质等。
这些物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危害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 化学品化学品在火灾中可能发生燃烧、爆炸或释放有毒物质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化学品会产生不同的燃烧产物和危险气体,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化学品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2. 有毒气体在火灾中,有毒气体的释放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些气体可能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或危害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
常见的有毒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氨气等。
3. 放射性物质火灾现场也可能涉及到放射性物质的泄漏,这些物质具有辐射性和放射性,其释放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长期的、不可逆的损害。
二、火灾现场的危险物质处理方法处理火灾现场危险物质需要专业知识和技巧,并且必须遵循相应的安全规范和操作程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危险物质处理方法。
1. 隔离措施在火灾现场,需要首先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危险物质不会进一步蔓延或泄漏,防止事态扩大。
这可以通过封锁道路、疏散人员、设置警戒线等方式实现。
2. 穿戴防护装备处理火灾现场的危险物质需要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以保护人员的安全。
这包括防火服、呼吸器、护目镜、化学手套等。
选择和使用防护装备需要根据具体的危险物质进行。
3. 危险物质清除清除危险物质的方法取决于具体的物质类型和形式。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化学吸附剂吸收液体污染物、冷却液体化学品防止其燃烧、用水稀释气体等方式清除危险物质。
4. 处置与运输处理火灾现场的危险物质后,还需要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妥善处置和运输。
对于危险废物的处理和运输,需要遵循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三、火灾现场危险物质处理的预防措施火灾现场危险物质的处理除了应对突发事态外,还应该注重预防和控制。
文件编号:GD/FS-1960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
处理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详细
版
提示语:本操作规程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为了防火防爆安全,对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的物料,应该采取安全措施.首先应考虑通过工艺改进,用危险性小的物料代替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的物料.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则应该根据物料的燃烧爆炸性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密闭或通风,惰性介质保护,降低物料蒸气浓度,减压操作以及其他能提高安全性的措施.
一、用难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在萃取,吸收等单元操作中,采用的多为易燃有机溶剂.用燃烧性能较差的溶剂代替易燃溶剂,会显著改善操作的安全性.选择燃烧危险性较小的液体溶剂,沸点和蒸气压数据是重要依据.
如醋酸戊酯在20℃的蒸气压为800Pa,其蒸气浓度为44g・m-3,而爆炸浓度范围为119~541g・m-3,危险性较小.
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用不燃液体代替可燃液体,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
二、根据燃烧性物质的特性分别处理
遇空气或遇水燃烧的物质,应该隔绝空气或采取
防水,防潮措施,以免燃烧或爆炸事故发生.
燃烧性物质不能与性质相抵触的物质混存,混用;
遇酸,碱有分解爆炸危险的物质应该防止与酸碱接触;
对机械作用比较敏感的物质要轻拿轻放.
燃烧性液体或气体,应该根据它们的密度考虑适宜的排污方法;
根据它们的闪点,爆炸范围,扩散性等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
对于自燃性物质,在加工或贮存时应该采取通风,散热,降温等措施,以防其达到自燃点,引发燃烧或爆炸.
多数气体,蒸气或粉尘的自燃点都在400℃以上,在很多场合要有明火或火花才能起火,只要消除任何形式的明火,就基本达到了防火的目的.
有些气体,蒸气或固体易燃物的自燃点很低,只有采取充分的降温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自燃.
有些液体如乙醚,受阳光作用能生成危险的过氧化物,对于这些液体,应采取避光措施,盛放于金属桶或深色玻璃瓶中.
有些物质能够提高易燃液体的自燃点,如在汽油
中添加四乙基铅,就是为了增加汽油的易燃性.而另外一些物质,如铈,钒,铁,钴,镍的氧化物,则可以降低易燃液体的自燃点.对于这些情况应予以注意.
三、密闭和通风措施
为了防止易燃气体,蒸气或可燃粉尘泄漏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设备应该密闭,特别是带压设备更需要保持密闭性.如果设备或管道密封不良,正压操作时会使可燃物泄漏;负压操作时会使空气进入.
开口容器,破损的铁桶,没有防护措施的玻璃瓶不得盛贮易燃液体.不耐压的容器不得盛贮压缩气体或加压液体,以防容器破裂造成事故.
为了保证设备的密闭性,对于危险设备和系统,应尽量少用法兰连接.输送危险液体或气体,应采用无缝管.负压操作可防止爆炸性气体逸入厂房,但在负压下操作,要特别注意设备清理打开排空阀时,不要让大量空气吸入.
加压或减压设备,在投产或定期检验时,应检查其密闭性和耐压程度.所有压缩机,液泵,导管,阀门,法兰,接头等容易漏油,漏气的机件和部位应该经常检查.填料如有损坏应立即更换.以防渗漏.操作压力必须加以限制,压力过高,轻则密闭性遭破坏,渗漏加剧;重则设备破裂,造成事故.
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酸钾,铬酸钠,硝酸铵,漂白粉等粉尘加工的传动装置,密闭性能必须良好,要定期清
洗传动装置,及时更换润滑剂,防止粉尘渗进变速箱与润滑油相混,由于蜗轮,蜗杆摩擦生热而引发爆炸.
即使设备密封很严,但总会有部分气体,蒸气或粉尘渗漏到室内,必须采取措施使可燃物的浓度降至最低.同时还要考虑到爆炸物的量虽然极微,但也有局部浓度达到爆炸范围的可能.完全依靠设备密闭,消除可燃物在厂房内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往往借助于通风来降低车间内空气中可燃物的浓度.通风可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按换气方式也可分为排风和送风.
对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的通风,由于空气中含有易燃气体,所以不能循环使用.排除或输送温度超过80℃的空气,燃烧性气体或粉尘的设备,应该用非燃烧材料制成.空气中含有易燃气体或粉尘的厂房,应选
用不产生火花的通风机械和调节设备.含有爆炸性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进行净化,防止粉尘进入排风机.排风管道应直接通往室外安全处,排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或非燃烧材料的楼板等防火分隔物,以免发生火灾时,火势顺管道通过防火分隔物.
四、惰性介质的惰化和稀释作用
1.惰性气体保护作用
惰性气体反应活性较差,常用作保护气体.惰性气体保护是指用惰性气体稀释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性混合物,以抑制其燃烧或爆炸.常用的惰性气体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卤代烃等燃烧阻滞剂.
易燃固体物料在粉碎,研磨,筛分,混合以及粉状物料输送时,应施加惰性气体保护.输送易燃液体物料的压缩气体应该选用惰性气体.易燃气体在加工过程中,应该用惰性气体作稀释剂.对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艺装置,贮罐,管道等,应该配备惰性气体,以备发生危险时使用.
2.惰性气体用量
在易燃物料的加工中,惰性气体的用量取决于系统中氧的最高允许浓度.氧的最高允许浓度值因采用不同的惰性气体而有所不同.
五、减压操作
化工物料的干燥,许多是从湿物料中蒸发出其中的易燃溶剂.如果易燃溶剂蒸气在爆炸下限以下的浓度范围,便不会引发燃烧或爆炸.为了满足上述条件,这类物料的干燥,一般是在负压下操作.文献中的爆炸极限数据多为20℃,0.101325MPa下的体积分数.所以由爆炸下限不难计算出溶剂蒸气的分压,如果干燥压力在此分压以下,便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比如,乙醚的爆炸下限为1.7%,在爆炸下限的条件下,乙醚蒸气的分压为0.101325×1.7%,即0.0017MPa(13mmHg).爆炸下限下的易燃蒸气的分压即为减压操作的安全压力.
实际上在减压条件下,干燥箱中的空气完全被溶剂蒸气排除,从而消除了爆炸条件.此时溶剂蒸气与空气比较,相对浓度很大,但单位体积的质量数却很小.减
压操作应用的实质上是爆炸下限下的质量浓度.
六、燃烧爆炸性物料的处理
在化学工业污水中,往往混有易燃物质或可燃物质,为了防止下水系统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对易燃或可燃物质排放必须严格控制.如果苯,汽油等有机溶剂的废液放人下水道,因为这类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且密度比水小浮于水面之上,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易燃蒸气.遇火引发燃烧或爆炸,随波逐流,火势会很快蔓延.
性质互相抵触的不同废水排入同一下水道,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事故的发生.如硫化碱废液与酸性废水排入同一下水道,会产生硫化氢,造成中毒或爆炸
事故.对于输送易燃液体的管道沟,如果管理不善,易燃液外溢造成大量易燃液的积存,一旦触发火灾,后果严重.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