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与1型糖尿病
研究发现患1型糖尿病(T1D)的人体内的肠道菌 群与健康个体存在差异。
Akkermansia muciniphila支持粘液的产生,增加 抗微生物肽Reg3γ的表达,并从微生物群中淘 汰了扭链瘤胃球菌,降低了血清内毒素水平和 胰岛Toll样受体表达,促进了免疫调节,延缓 了糖尿病的发展。健康的微生物中有大量该细 菌,但在T1D中却没有。
肠道菌群可分为三大部分: (1)与宿主共生的生理性细菌, 为专性厌氧菌,
是肠道的优势菌群, 占到 99% ~ 99.9% , 如双歧 杆菌、类杆菌、优杆菌和消化球菌等; (2)与宿主共栖的条件致病菌, 以兼性需氧菌 为主, 为肠道非优势菌群, 如肠球菌、肠杆菌; (3)病原菌, 大多为过路菌, 长期定植的机会少, 生态平衡时, 这些菌数量少, 不会致病,如果数量 超出正常水平, 则可引起人体发病, 如变形杆菌、 假单胞菌和韦氏梭菌等。
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 Kristina Schoonjans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 位于巨噬细胞上的一个受体,能抑制2型糖 尿病的炎症。受体是结合化合物并启动细
胞中级联事件的蛋白质。这项研究中的巨 噬细胞受体被称为TGR5,可被胆汁酸激活
瑞金医院宁光院士通过建立了降糖药疗效 和肠道共生菌群特征的关系,发现了拜糖 平(阿卡波糖)的起效机制:
病的发生和/或进展。
其中肠道菌群是肠道微生物群中最具代表性的 成分。
肠道菌群:人体肠道内寄居着大量细菌, 是肠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 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 态平衡
肠道菌群构成
人类肠道菌群约有100余种菌属,400余菌 种,其中以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需氧 菌比较少。形态上有杆菌、拟杆菌、球菌、 拟球菌和梭菌等等。这些细菌产生各种酶, 起着对人体有益、无关和有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