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238.65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作者:王岸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7期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为了能够让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环境的质量得到提高,电力使用能够有更高的效率,那么就必须要应用低碳电力调度的方式。
本文结合低碳电力调度方式的发展以及概念特点等,对低碳电力调度方式以及其决策模型进行研究。
关键词: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决策模型引言在当前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煤是使用最多的一种燃烧能源。
虽然世界范围内都在对各种清洁能源进行全面的研究,但是在当前的火力发电中仍然不能对清洁能源进行很好的应用。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很多,同时也相对来说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能源生产部门的排放中。
世界各国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直接导致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在我国电力行业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其他行业相比更多,因此应用低碳电力调度的方式意义非常重大。
为了能够在电力行业实现节能减排,那么就需要对发电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创新。
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环境保护问题却依然严峻,在我国火力发电厂的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低碳电力调度方式的分析1.1 低碳电力调度的发展概述在我国电力调度方式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一下几个方式。
首先是三公调度方式,这种方式的目标是“公平性”,在对发电计划进行指定的时候,需要让发电完成率能够更加的平均,正是因为这种调度方式太过于重视公平,所以就导致电能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破坏。
其次是经济调度方式,这种方式的目标是“经济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经济效益。
这种调度方式在制定电力调度计划的过程中,虽然对生产以及成本等各种因素都进行了考虑,但是却没有考虑到环境的污染情况。
最后是节能调度方式,这种方式重视“节能性”,在电力调度过程中非常重视各种电源的选择,会尽量的选择各种情节能源,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让污染物的排放在一定程度得到减少,同时也能让环境的污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但是对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却没有非常的重视,这就使得发电技术的优化以及决策没有得到全方面的实现。
浅析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发表时间:2017-04-12T14:31:36.7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1期作者:翟慧娟[导读] 电力企业积极的尝试将低碳元素引入电力调度系统中,取得一些成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国网河南清丰县供电公司河南清丰 457300摘要:在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升下,传统电力调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需求,所以电力企业积极的尝试将低碳元素引入电力调度系统中,取得一些成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下面就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入手,简要的概述了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
关键词:低碳经济;电力调度;决策模型前言:若想让低碳电力的调度充分满足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要求,就分析碳捕集系统对于电厂上网功率的影响,进而找到能求出碳捕集系统运行功率上限、下限方法。
在这个基础之上,还要考虑一种静态电压稳定的低碳调度模型,在电压稳定和电网运行裕度约束的条件下,使得碳排放和电厂发电成本之和达到最小。
1 低碳电力调度的概念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它主要包括三公调度、经济调度、节能调度这几个重要的过程。
三公调度的主要目标是公平性,因此在制定调度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发电完成率均匀的原创进行。
经济调度的目标主要是经济性,即实现发电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制定电力调度计划的时候要综合考虑电力生产和电力调度成本。
节能调度的主要目标则是节能性,即是在电力调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清洁的电源,从而将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2 电源的电碳调控特性分析2.1 传统电力调度是一种普通的化石燃料电源传统电力调度所包含的排放电源主要包括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等物质。
火力发电厂在生产电能时,这些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
在这种电力调度方式之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于物料燃烧时所消耗的总量和燃料中这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乘积。
2.2 低碳电力调度属于一种近零碳的排放电源所谓的近零碳排放电源主要是指水电、核电、风力发电等清洁的电源,这些电源在发电的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少或者不排放二氧化碳。
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作者:苏光辉来源:《广东科技》 2014年第22期苏光辉(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崇左供电局,广西崇左 532200)摘要:通过对低碳电力调度方式的分析,概括出其电力调度方式的决策模型,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电碳调度特性。
同时针对其内容研究了电碳调度之间的“电平衡”与“碳平衡”。
关键词:电碳经济;电力调度方式;决策模型;低碳0 引言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当前CO2的排放主要来自于能源部门,尤其电力行业占总排放量的大头,可以说,实现低碳电力是实现低碳能源的重要基础,是进而实现低碳经济的基础保证。
大型火力发电厂的CO2排放构成了电力CO2排放的主体,虽然如此,但因其源头少,排放量大的特点,实现其节能减排的目的,通过先进的发电技术和碳捕集手段的改进,可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随着当前市场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人们对于电力的要求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一方面,要获取高额的电量,一方面,又要求降低电厂发电排放的CO2含量。
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应运而生,既满足了电厂发电的高额电量,也实现了以减少CO2的排放量的工作重心,其在实现电厂发电的环保要求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低碳电力调度方式的概念体实现火力发电厂的CO2的低排放量,需要考虑到其原有的调度方式的特性,即公平性、经济性、节能性。
在此基础上,对CO2的排放特性进行研究和探索,分析其外部成本的影响和内部成本的优化的过程,从而提出低碳调度方式的概念体,如图1。
2 低碳调度的特性对于低碳调度方式来说,满足发电厂发电量和碳排放量的优化配置,这既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研究电碳调度过程中电源发电量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亦可以说是研究“电源的电碳调度特性”,其具有重要的意义[1]。
采用方程式来表示电源调度特性中碳排放与电源发电量之间的关系为:E=f(g)。
其中g表示为电源的发电量,E 为CO2排放量。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电源之间有不同的电碳调度特性,因此在实际生活中要注意区分:(1)近零碳排放电源这一类的发电厂的发电模式主要为水电、核电类型的清洁能源,其在发电的过程中,依靠的是水的动力与核能的化学反应,其在发电的过程中产生少量的CO2,我们将之忽略不计,此时,电碳调度特性的特征函数表示为:E=f(g)=0(1)(2)普通化石燃料类电源普通化石燃料电源指的是电力企业在发电过程中利用煤炭、石油等资源的燃烧发电,也就是常说的火力发电厂。
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摘要】在国内外低碳经济的趋势下,我国的传统电力调度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非常集中,同时主要从能源生产部门派出,对地球生态平衡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电力行业,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显著多于别的行业,因此,应用低碳能源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要想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将低碳要素引入电力调度方式中,并不断改进和优化电力调度的决策模型,从而使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得以提升。
基于此,本文就针对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进行分析。
【关键词】低碳理念;电力调度;决策模型1传统电力调度的主要方式及伴随的问题电力调度是在预测负荷的前提下,对电力发电设备的运行方式、运行状态的调度,过去传统的电力调度的核心在于电能本身,按阶段划分,传统的电力调度主要围绕着电力设备对电力调配的均匀性为主要原则的“三公性调度”,再发展到以节约能源为主的“节能性调度”,另外还包括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主的“经济调度”。
这三种电力调度的方式出发点不一样,但各有各的优势与共同的不足之处。
“三公调度”追求电力调度的公平性,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节能调度”强调了电力调度的能源损耗最小化,有效节约了调度所需的能源,并有效的对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加以一定量的控制,如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经济调度”则着重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追求电力调度成本的最小化原则,从某种角度而言,有利于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三者都有各自的优势,然而在低碳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三种调度方式都没有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加以足够的重视,也没有专门针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调度方式,尽管节能调度强调保护环境的很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对电力调度中的排放物加以一定程度上的控制,然而忽视了排放物中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
2对电源电碳调控具有的特性进行分析2.1传统电力调度属于一般化石燃料电源采取传统电力调度方式的时候,包含的排放电源有: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等[2]。
浅谈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摘要: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为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电力使用的效率、提高环境质量,确保电力调度的低碳模式在更多相关领域内适用势在必行。
在此基础上,该文从低碳电力调度的特点出发,对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近零碳排放;碳捕集电厂;二氧化碳排放1 低碳电力调度的重要性1.1 电力调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促进了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对城镇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
供电系统是保障人民正常生活学习的基础设施之一,因此,实现科学有效的电力调度一方面为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品质、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也是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技术保障。
1.2 火力发电的碳排放当前阶段,电力的主要供给方式是火力发电,在保证了维持供电系统有效运转的基础上,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火力发电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煤炭等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的不可再生能源,现如今已经成为电力二氧化碳最主要的产生、排放途径,其对于资源的消耗量和环境的破坏程度极深。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导致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和雾霾、酸雨、厄尔尼诺等现象的频发,为此,深化低碳的电力调度在供电系统整个环节的应用程度,实现可持续的电力发展目标,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减少碳排放是现阶段电力单位维持安全有序运行的首要前提。
1.3 低碳电力调度低碳调度是现阶段促进可持续的电力发展,将生态效益同经济效益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科学有效的电力调节的手段之一。
根据火电厂二氧化碳的排放规律,运用原调度的方式,对于其排放形式做出具体的规定。
在这一过程中要将电力运行的生态效益与经济利益相结合,实现矛盾的对立统一,加强低碳排放模式的普及,将现代化技术融入其中,实现低碳环保的电力供应系统。
低碳排放的电力调度模式,不仅可以维持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在保护居民身体健康、提供更适宜的生活环境、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等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作者:龙建福来源:《广东科技》 2014年第20期龙建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百色供电局,广西百色 533000)摘要:首先分析了低碳调度的意义及其背景概况,对低碳电力调度特点进行分析,主要对低碳电力调度的方式及决策模型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同时,结合算例,分析了低碳电力调度决策模型,为电力调度方式及决策模型的不断改进提供理论分析。
关键词: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决策模型0 前言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火力发电厂早已成为了电力CO2的主要排放来源,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最少的源头将最多的CO2排放出来,CO2过多会导致全球变暖,进而就会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考虑,让电平衡得到确保的同时保证碳平衡。
火力发电厂低碳电力的调度方式主要是利用原调度方式中的节能性、经济性、公平性,对CO2的排放特点进行探析。
在对电力进行调度的过程中,必须将安全因素和经济因素考虑进去,且伴随低碳意识不断形成,还必须考虑到CO2排放量。
从而研究出最好的排放方案,节省更多成本,让低碳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1 低碳电力调度概况国内的电力调度主要经过节能调度、经济调度、三公调度这几个过程。
节能调度主要是将节能当作目标,充分利用可再生的电源进行调度,且应合理地对电源进行选择,使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节约,减少CO2排放量,确保环境不受污染。
三公调度最主要的目标是保证公平,在制定发电计划的时候必须将发电完成率均匀作为主要的原则来进行。
经济调度主要是为了让经济效益得以实现,制定发电计划时应该参照成本等相关微增率的标准来进行,并将生产与电力调度成本综合在一起考虑。
但把低碳经济考虑进去后,以上这三种调度方式中都有一定缺陷存在。
经济调度和三公调度只是考虑到经济因素和公平因素,却忽视了电能生产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节能调度虽然可以节约能源、资源,对环境进行相应的保护,但其忽视了CO2排放后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没有对低碳电力调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没有让发电计划得到最根本的优化。
浅析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不断发展,促进了电力企业发展进程。
电力调度工作是电力企业的主要工作任务,其为整个社会提供电力资源。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用电质量和生活环境提出极高要求。
低碳电力调度工作的倡导,满足当下人们对生活环境高质量与要求,减少电力运作活动为环境带来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文主要就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展开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低碳电力;电力调度;方式决策;模型思考1 低碳电力调度概述1.1 背景分析我国的电力调度历经了三大演变时期,其一,为三公调度;其二,为经济调度;其三,为节能调度。
其中,三公调度主要将公平性作为目标,在保证各种机械设备运行可靠性与均匀性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发电计划;经济调度主要将经济性作为目标,按照成本等微增率的基本原则制定相应的发电计划,充分考虑调度过程中的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节能调度主要将节能性作为目标,对可再生的资源和电源进行优先调度,同时,按照污染排放最低水平进行调度,进而有效降低能源的耗损,并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在全新的低碳时期,以往的调度方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
比如,三公调度与经济调度分别将公平性与经济性作为核心,未对电能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和环境给予足够的重视。
而节能调度这种资源消耗控制,虽然资源得到一定保护,但污染排放方面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
伴随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于电能调度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高效节能与污染减排逐渐成为后期调度工作的核心。
要求在调度设计和规划中融入低碳理念,并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调度方法,从而实现低碳电力调度。
对于低碳电力调度而言,首先它需要对以往的调度形式进行继承,在拥有3种传统调度形式基本特点的前提下,对污染排放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外部成本实施充分的考虑,从而保证社会福利实现最大化。
1.2 内涵分析和以往调度方式比较,基于低碳的电力调度具备特有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以往调度方式的集中点都放在电能的本身,未对污染排放给予重视。
浅谈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
发表时间:2018-04-17T10:45:00.77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作者:李京1 张彤2
[导读] 摘要: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为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电力使用的效率、提高环境质量,确保电力调度的低碳模式在更多相关领域内适用势在必行。
(1国网天津城东供电公司;2国网天津城南供电公司)
摘要: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为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电力使用的效率、提高环境质量,确保电力调度的低碳模式在更多相关领域内适用势在必行。
在此基础上,该文从低碳电力调度的特点出发,对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近零碳排放;碳捕集电厂;二氧化碳排放
1 低碳电力调度的重要性
1.1 电力调度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促进了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对城镇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
供电系统是保障人民正常生活学习的基础设施之一,因此,实现科学有效的电力调度一方面为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品质、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也是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技术保障。
1.2 火力发电的碳排放
当前阶段,电力的主要供给方式是火力发电,在保证了维持供电系统有效运转的基础上,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火力发电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煤炭等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的不可再生能源,现如今已经成为电力二氧化碳最主要的产生、排放途径,其对于资源的消耗量和环境的破坏程度极深。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导致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和雾霾、酸雨、厄尔尼诺等现象的频发,为此,深化低碳的电力调度在供电系统整个环节的应用程度,实现可持续的电力发展目标,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减少碳排放是现阶段电力单位维持安全有序运行的首要前提。
1.3 低碳电力调度
低碳调度是现阶段促进可持续的电力发展,将生态效益同经济效益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科学有效的电力调节的手段之一。
根据火电厂二氧化碳的排放规律,运用原调度的方式,对于其排放形式做出具体的规定。
在这一过程中要将电力运行的生态效益与经济利益相结合,实现矛盾的对立统一,加强低碳排放模式的普及,将现代化技术融入其中,实现低碳环保的电力供应系统。
低碳排放的电力调度模式,不仅可以维持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在保护居民身体健康、提供更适宜的生活环境、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等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低碳电力调度主要和实行特点
2.1 电力调度的节能模式、经济模式和三公模式
供电系统的电力调度环节按照指向性和侧重点的不同,分为节能、经济和三公等程序。
其中,节能调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同时,将能源的损耗降到最低,从根本上实现节能减排的电力系统运行目标。
通过可再生能源实现电力供给,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运用合理的电力调度手段实现节能减排的程序目标。
实现节能型电力调度,可以使能源的不必要消耗降到最低,从而确保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效降低,建设生态节约型的供电环节。
三公调度是电力调度环节中以保证供电公平为基本目标的调度流程,是确保居民基本用电不受干扰,将发电完成率的均匀当作衡量标准的电力调度模式。
最后一种是经济调度,是将经济投入成本与电力调度成本放在供电环节的首要位置,以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的运行目的,在电力发电的准备环节,将成本等相关微增率当成执行的标准,属于较为常用的电力调度模式。
节能模式、经济模式和三公模式是当前阶段电力调度的主要模式,然而如果要实现低碳电力调度,上述三种模式都存在着不足的地方。
2.2 电力调度的节能、经济和三公模式的缺陷
三种调度方式都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经济模式强调经济效益的获取。
三公模式只考虑供电的完成率是否公平,二者都忽视了电力运转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节能模式虽然强调了对于能源的有效利用,对于碳排放有相应的减轻作用,却将侧重点更多放在了节约能源方面。
节能、经济和三公模式都没有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专门的管理,使得碳排放的问题在供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没有得到解决,电力调度的运转模式无法实现管理的最优化。
当前阶段,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电力调度,必须综合火力发电碳排放的特点与电力调度运行环节的基本模式,参考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将低碳的电力调度落实到电力系统的每个环节。
2.3 低碳电力调度的特点
传统的电力调度主要是重视电能的本身,忽视了二氧化碳排放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然而低碳电力调度方式的引入可以让二氧化碳成为可调度的资源,因此在低碳电力调度过程中,必须对二氧化碳排放与电能生产进行综合考虑,必须让经济效益得以增强的同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而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碳平衡和电平衡得以协调发展。
3 对低碳电力调度特点进行分析
3.1 普通化石燃料的碳排放
从根本上看,低碳电力调度所使用的电源与传统的电力调度模式电源都包括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火力发电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包括石油和煤炭等化石类型。
而转化的过程中,只要环境中包含氧气,就会出现碳排放的现象。
而碳排放的总量是由发电燃烧的总化石燃料的数量决定的,化石燃烧的总量越多,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就越大,对于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程度也就越强。
3.2 近零碳的排放
低碳电力调度具有近零碳的排放特点,是指在火力发电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无限趋近于零,实现对碳排放的有效控制。
近零碳的低碳电力调度主要使用的发电能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等,在供电过程中实现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的完全治理,对于建立生态节约型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3 碳捕集电厂
在电厂进行火力发电时,将碳捕集的程序添加到原有的系统中,从源头将碳排放的总量抑制到可控范围内,从而实现对二氧化碳排量
的有效控制。
因为碳捕集的系统依托于火力发电设备,使其在系统运行的时候,会提高能源的消耗率,火电设备进行发电的过程中对能源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其结果会导致供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有所降低。
在碳捕集实施低碳电力调控时,对于碳排放的捕集率一般在80%以上。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得碳捕集的效率也在不断增加,其在火力供电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也有所降低,为减少电力二氧化碳排放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 对电碳电力调度决策模型进行分析
4.1 模型的主要框架
传统电力调度的决策模型通常是将系统中的电源出力曲线当作决策的主要内容,其调度方案必须达到网络传输的条件、电源技术特点、调峰约束的条件、系统的负荷要求等,总发电成本必须保证在最小范围。
但是在引进电碳电力调度后,原调度的决策模型就会随之发生改变,其改变主要体现以下几点:首先,其改变使模型决策变量得以扩充;其次,其改变使目标函数中的组成项不断增加;最后,强制减排和碳减排等要素的持续引入使系统调度约束条件增多。
4.2 数学描述
这里的变量就是指发电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电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针对不同情况二者的数量也有着较大差异。
对于化石燃料电源,发电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为正比,即随着发电量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随着上升。
在确定决策变量的过程中,通常用字母K来表示电源,用g来表示发电量,用E来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
5 结语
当前阶段,强化发电过程中低碳电力调度的适用程度是电力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强现代化技术在电力调度领域的应用,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丹丹,苏宏.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
[2] 戴子明,万利,吕顺喜,等.关于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的研究[J].科研,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