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第1章战略管理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56
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企业战略管理的框架和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企业战略管理”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在加强对企业战略管理基本概念学习的基础上,从战略管理的理论发展历史、管理内容、管理主体、管理职能、管理过程及本质上理解战略管理是企业的最高层次的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以增进企业战略管理区别于各项职能管理的理解,为后面的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要求:了解战略管理的概念,战略管理的本质,战略管理理论演进的历史过程,战略管理的特点及作用,战略管理过程,战略管理系统,战略管理者,对战略的5P的认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掌握通过对战略管理定义的理解,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本质和过程,从战略管理主体、内容和系统的角度,深入地理解战略管理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概念:包括对战略管理、战略、战略管理系统、战略管理层次等概念的掌握;理论:对企业战略管理本质的理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与环境关系的分析、从战略管理过程整体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构架和思维方法、加强对战略管理的特点及作用的认识,以区别于各项职能管理;应用:对战略管理者所需能力的判断、对一些熟悉企业的战略管理应用理论进行分析和判断;(二)教学难点1. 对战略管理内容与战略管理过程的真正掌握;2. 对战略管理与其他职能管理的区别与联系的理论;3. 战略管理思维方式的形成和构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四、教学内容第一节战略管理的本质1. 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2. 战略管理是企业最高管理人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3. 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环境的适应性,是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1. 法约尔和泰勒对企业计划理论的贡献2. 长期规划时代3. 战略规划时代4. 战略管理时代第三节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及作用1. 战略管理2. 战略管理的特点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战略管理从时间上来说具有长远性;战略管理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第三版)(全)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选择题:1、战略分析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 A )两部分。
A.企业内部环境或条件分析B.企业经营情况分析C. 企业管理情况分析D.市场环境分析2、从逻辑上讲,战略管理过程的出发点是( D )A.外部环境分析B.内部条件分析C.企业使命的确定D.内部资源的配置3、关于战略的概念,安索夫和安德鲁斯的观点是( D )A.都认为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B.都认为只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C.前者认为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后者认为包括要实现的目的D.前者认为只包括企业要实现的目的,后者认为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途径4、狭义的战略观点是( A )的观点。
A. 安索夫B. 安德鲁斯C.赫茨伯格D.霍弗和申德尔5、战略管理过程的核心问题是( C )。
A.企业使命的确定B.外部环境分析C.资源的协同配置D.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匹配6、在下面四种协同中,( D )是以管理经验的积累为核心基础的。
A.投资协同作用B.销售协同作用C.作业协同作用D.管理协同作用7、企业战略概念起源于( A )。
A.企业计划工作B.企业会计工作C.企业市场营销工作D.企业预算工作8、( C )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
A.生产管理B.经营管理C.战略管理D.营销管理9、科学管理的先驱是( C )A 彭罗斯、泰罗B 桑恩、波特C 法约尔、泰罗D 豪施、哈罗德10、( B )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A 董事会B 战略管理者C 总经理D 基层管理人员11、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的企业一般是先由公司总部的( A )管理人员制定整个企业的战略。
A、高层B、中层C、低层D、所有都行12、自下而上的模式的不足之处是,有些习惯于自上而下指方式的事业部管理人员会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影响企业战略计划的( B )。
A、稳定性B、完整性C、长期性D、确定性13、( D )负责向外界诸如社会公众、新闻媒体、政府等传播企业的内部信息。
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企业战略是企业根据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状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为不断地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
二、企业战略的特征:全局性与复杂性;未来性及风险性;系统性及层次性;竞争性及合作性;稳定性及动态性三、企业战略的层次1、公司层战略公司层战略又称企业总体战略,是企业最高管理层为整个企业确定的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
公司层战略的主要任务:一是确定企业整体的业务组合和核心业务;二是根据业务组合和各类业务的地位和作用,决定战略业务单位及对各战略业务单位的资源分配方式和次序;三是建立在战略期内追逐环境变化,对重大、关键环境变化及时作出战略变革决策和行动的机制。
2、业务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又称竞争战略/业务单位战略或事业部战略,即由各业务管理中心或称为战略业务单位(SBU)根据公司层战略决定业务组合和各业务的地位和发展方向,确定本业务的具体竞争方式和资源使用重点,即如何获得竞争优势的问题。
3、职能层战略职能层战略又称为职能部门战略。
职能层战略是按照公司层战略 (当职能活动由公司管理层直接领导时)或业务层战略对职能活动发展方向进行的策划和对职能活动进行管理的计划。
如营销策略、财务管理策略、研究与开发策略、生产策略等。
四、企业战略观念1、传统战略观念:战略是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战略是企业高层管理的职责;保持战略过程的正式性和刚性。
2、战略权变观念:战略是一种连续的决策和行动方式,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有意识的、有计划的战略。
3、战略的控制观念:企业的使命和长期目标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战略就成为根据企业的能力处理特定变化的方式。
它认为战略管理的第一步不是确定企业的使命和长期目标,而是制定恰当的控制方式。
4、战略进化观念:战略符合企业的设立目的;战略是目标导向的;战略反映并引导企业经营的业务特征。
1、战略管理(特指战略制定)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思想过程。
战略管理不能凭直觉,也不能带有应急性。
战略管理教程课后习题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1、简述战略管理的含义与特征。
2、战略管理与企业战略有何不同。
3、战略要素有哪些?4、战略的层次有哪些?5、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6、简述战略管理的演变过程。
7、简述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8、简述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趋势。
第二章、战略分析1、简述产业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
2、简述产业的经济特征的主要内容。
3、简述产业的经济特征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4、用简表列示产业盈利能力与五种力量的关系。
5、简述影响产业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
6、简述影响产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程度的主要因素。
7、简述影响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的主要因素。
8、简述战略群体对企业获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9、简述战略群体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
10、简述迈克尔波特竞争对手分析模型的主要内容。
11、简述价值链分析的主要内容。
12、简述企业核心能力的特征。
13、简述sswot分析的主要内容。
14、简述战略要素评价矩阵法的分析步骤。
第三章、战略目标的设定1.简述从战略的角度如何界定企业的使命。
2.简述企业使命表述时应注意的问题。
3.简述企业战略决策者制定长期目标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4.简述企业使命与战略管理的关系。
5.简述战略目标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6.简述企业战略目标的特征。
7.简述企业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
8.简述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的原则。
1、简述发展型战略的特征2、简述发展型战略的利弊。
3、简述市场渗透战略的基本思路。
4、简述市场开发战略的基本思路。
5、简述一体化战略的主要内容。
6、简述纵向一体化的战略利益与成本。
7、简述横向一体化的战略利益与成本。
8、简述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利益与成本。
9、简述实施多元化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10、简述企业并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1、简述战略联盟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12、简述企业采取稳定型战略的原因。
13、简述企业采取稳定型战略的利弊。
14、简述企业实施收缩型战略的利弊。
15、图示新“波士顿“矩阵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论1、安德鲁斯的定义:通过一种模式,把企业的目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形成自己的特殊战略属性和竞争优势,将不确定的环境具体化,以便较容易地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2、魁因的定义:它将一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政策和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3、安索夫:企业在制定战略时,有必要先确定自己的经营性质。
4、明茨伯格的定义:战略是一种计划、一种计策、一种模式、、一种定位、一种观念。
5、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以及为实现企业远景规划和使命而采取的竞争行动和管理业务的方法。
6、企业战略的特征:全局性、长远性、指导性、现实性、竞争性、风险性、创新性、稳定性。
7、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方案和控制战略有绩效的动态管理过程。
8、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①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高层次管理②是一项整体性管理③是一种动态性管理④重在改进效能,而职能管理重在改进效率。
9、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区别企业战略实质上一种“谋划或方案”,而战略管理则是对企业战略的一种“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对企业谋划或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控制。
明确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是相当重要的。
对企业界来说,有助于更好地加强战略管理;对于理论界而言,则有助于纠正目前很多人将这二者混淆的状况。
10、战略管理是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的一个决策和实施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战略分析阶段、战略选择阶段、战略实施阶段。
11、战略分析:环境、战略能力、所有者的期望、企业文化。
12、战略选择:战略选择的产生、战略方案的评估、战略的实施。
13、企业战略的层次企业战略一般分为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三个层次。
14、公司战略又称总体战略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15、竞争战略又称战略经营单位战略或事业部战略,经营管理某一个战略业务单位的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之下的子战略,为企业的整体目标服务。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一、名词解释1.技术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一定的技术来完成某项组织任务的能力,包括方法、程序和技术. 2.人际关系能力,是指一个人与他人共事、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包括领导、激励、排解纠纷和培植协作精神等。
3.思维能力,是指将企业看成一个整体,洞察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整个企业的各个部分应如何朴素依靠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能力。
4.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5.战略延伸,是指企业充分利用本身的资源和能力,主动地去创造竞争优势,或创造出新的发展机会. 6.战略分析,是指对企业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并预测这些环境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及影响方向。
7.企业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遵循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时所要达到的长期特定地位,或者说,企业经营活动在一定时期所要得到的结果.8.战略管理系统,是指企业按照战略管理过程的要求而设立的战略管理组织、机构、制度、规章等的总称.二、简答题1.简述战略管理的性质。
答:(1)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
(2)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术.(3)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2.简述战略管理的特点。
答:(1)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
(2)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3)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4)战略管理从时间上来说具有长远性。
(5)战略管理实质上是使企业的资源和经营活动与其外部环境匹配协调,即寻求战略匹配性.(6)战略管理也是以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为基础,并对二者进行战略延伸,创造企业发展的机会或更充分地利用机会。
(7)战略管理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