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化学04任务0004
- 格式:doc
- 大小:687.00 KB
- 文档页数:8
《医学生物化学》第四部分重要组织器官代谢第四部分重要组织器官代谢肝胆生化、血液生化和钙磷代谢第十四章肝胆生化要求:掌握肝脏在糖、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代谢中的作用;掌握生物转化作用的概念、反应类型(第一相反应:重点加单氧酶作用;第二相反应:重点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
);在掌握胆红素正常代谢的基础上,较熟练地对三种黄疸的病因及血、尿、便进行检查、分析、比较。
熟悉胆汁酸的来源、种类、排泄和肠肝循环及其生理功能。
提要:进食后,食物经消化吸收,血糖浓度有升高的趋势,此时通过合成肝糖原、肌糖原来维持血糖浓度恒定。
由于肝脏中含有葡萄糖-6-磷酸酶,肝糖原能直接分解补充血糖;但肌肉内无此酶,故肌糖原只能通过酵解生成乳酸,再经糖异生作用转变成糖。
如人体饥饿10小时左右,体内肝糖原就被耗尽,此时需要通过糖异生作用来维持血糖浓度。
脂肪分解产物中的甘油,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某些戊糖氨基酸以及糖分解代谢中产生的丙酮酸、乳酸等非糖物质,可以在肝脏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变成糖,另外体内的其它单糖,如果糖、半乳糖也可以在肝中转变成葡萄糖供机体利用。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酸盐是强乳化剂,可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故患有肝、胆疾患时,可出现脂类消化不良,甚至出现脂肪泻和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的症状。
肝细胞富含合成脂肪酸和促进脂肪酸b-氧化的酶,而且只有肝脏含有合成酮体的酶,故肝脏是脂肪酸合成和进行b-氧化最主要的场所,也是有酮体生成的唯一器官。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外组织氧化供能的另一种形式。
当血糖浓度过低时,心、脑、肾和骨骼肌也能利用酮体供能。
脂蛋白是脂类的运输形式,极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只在肝中合成。
人体内的胆固醇1/3靠食物供给,2/3由体内合成。
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重要场所,约占体内合成总量的3/4。
血浆中的胆固醇与卵磷脂在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催化下生成胆固醇酯,该酶为肝脏所特有。
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点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代谢途径以及相关的调控机制。
本文将介绍一些医学生物化学中常见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的重要内容。
1.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起着各种重要的功能,如结构支持、酶催化、免疫调节等。
蛋白质的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通过这些结构可以确定蛋白质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
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种类型,通过糖酵解和糖异生途径可以转化为ATP分子,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 脂质脂质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结构物质,包括甘油三酯、磷脂和固醇等多种类型。
脂质在细胞膜的组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参与能量存储和细胞信号传导等生物过程。
4. 核酸核酸是生物体内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大分子,包括DNA和RNA两种类型。
DNA携带着细胞的遗传信息,通过遗传密码决定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功能表现;而RNA则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过程,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5. 酶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生物催化剂,具有高度选择性和效率。
酶通过调节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生物体内代谢过程,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总结: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点涉及到生物体内的各种组织和大分子的结构、功能、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机理,为医学研究和诊断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点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最新电大《医学生物化学》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医学生物化学》形考共有4个任务。
任务1至任务4是客观题,任务1至任务4需在考试中多次抽取试卷,直到出现01任务_0001、02任务_0001、03任务、04任务_0001试卷,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01任务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下列属于蛋白质变性和DNA变性的共同点是()A.生物学活性丧失B.易回复天然状态C.易溶于水D.结构紧密E.形成超螺旋结构2.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在()A.320nmB.260nmC.280nmD.190nmE.220nm3.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A.肽键B.共轭双键C.R基团排斥力D.3¢,5¢-磷酸二酯键E.次级键4.氰化物是剧毒物,使人中毒致死的原因是()A.与肌红蛋白中二价铁结合,使之不能储氧B.与Cytb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传递电子C.与Cytc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传递电子D.与Cytaa3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激活氧5.DNA水解后可得的产物是()A.磷酸核苷B.核糖C.腺嘌呤、尿嘧啶D.胞嘧啶、尿嘧啶E.胞嘧啶、胸腺嘧啶6.下列影响细胞内cAMP含量的酶是()A.腺苷酸环化酶B.ATP酶C.磷酸酯酶D.磷脂酶E.蛋白激酶7.以下辅酶或辅基含维生素PP的是()。
A.FAD和FMNB.NAD+和FADC.TPP和CoAD.NAD+和NADP+E.FH4和TPP8.蛋白质的等电点是指()A.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7时溶液的pH值B.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7.4时溶液的pH值C.蛋白质分子呈正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D.蛋白质分子呈负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E.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时溶液的pH值9.下列属于蛋白质主要特点的是()A.黏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D.生物学活性丧失E.容易被盐析出现沉淀10.有关cAMP的叙述正确的是()A.cAMP是环化的二核苷酸B.cAMP是由ADP在酶催化下生成的C.cAMP是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D.cAMP是2',5'环化腺苷酸E.cAMP是体内的一种供能物质11.一氧化碳是呼吸链的阻断剂,被抑制的递氢体或递电子体是()。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护理学,预防医学本科)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2012年3月目录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20)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课程名称:医学生物化学所属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护理学,预防医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5(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医学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体生命现象的学科。
通过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代谢、营养、酶功能、遗传信息传递、生物膜、细胞结构及分子病等阐明生命现象。
医学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影像、检验、麻醉等五年制专业和药学四年制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其目标是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
医学生物化学的任务主要是了解人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先修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有机化学等。
生物化学是在有机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其关系密不可分。
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进行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生物体物质代谢、能量转换、遗传信息传递、光合作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激素作用、免疫和细胞间通讯等许多奥秘,使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跃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童坦军李刚. 生物化学(第2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主要参考书:1.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 生物化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查锡良. 生物化学(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 Litwack G.. Human Biochemistry and Disease. San Diego: Academic Pr., 20084. Nelson DL, Cox MM.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 5th ed ). 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20085. Murray RK, Granner DK, Mayes PA, et al. Harper’s Biochemistry ( 27th ed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二、课程内容与安排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第三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第四节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五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分离纯化第六节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测定(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自学相结合学时分配:4学时(二)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1. 氨基酸:L-α-氨基酸结构通式和分类,20种氨基酸的英文名称及缩写符号,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点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的学科。
它是医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交叉学科,对医学发展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医学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代谢等方面。
一、蛋白质1.1 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分为20种常见氨基酸和一些稀有氨基酸。
其中,20种常见氨基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疏水性氨基酸,一类是亲水性氨基酸。
1.2 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局部空间排布方式,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等形式,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整体的三维结构,四级结构是指由多个多肽链组合而成的复合物。
1.3 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结构支持、酶催化、运输、信号传导等。
例如,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是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部分,DNA聚合酶是参与DNA复制的关键酶。
二、核酸2.1 核酸的组成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由碱基、糖和磷酸组成。
核酸可分为DNA和RNA两类,其中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RNA参与蛋白质合成等生物过程。
2.2 核酸的结构DNA的结构是双螺旋结构,由两个互补链通过碱基配对而形成。
碱基配对规则是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鸟嘌呤(G)与胞嘧啶(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2.3 核酸的功能核酸具有储存、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的功能。
DNA通过遗传物质的复制和遗传物质的转录过程,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细胞。
RNA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信息的中间传递者。
三、糖类3.1 糖类的分类糖类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
单糖是最基本的糖单元,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组成。
3.2 糖类的功能糖类是细胞的重要能量来源,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
此外,糖类还具有结构支持和细胞识别的功能。
例如,葡萄糖是主要的能量供应物质,胰岛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
医学生物化学04任务0003 1. 血钙中直接发挥生理作用的物质为( )A. 草酸钙B. 血浆蛋白结合钙C. 磷酸氢钙D. 钙离子2. 由胆固醇作为前体的物质是()A. 维生素DB. 维生素AC. 维生素KD. 辅酶A3. 人体合成胆固醇量最多的器官是( )A. 肝脏B. 肾脏C. 脾脏D. 肾上腺4. 患有口腔炎应服用( )A. 维生素B1B. 维生素B2C. 维生素CD. 维生素PP5.维生素B1严重缺乏可引起( )A. 口角炎B. 佝偻病C. 脚气病D. 坏血病6. 正常人血浆pH值为( )A. 7.25~7.45B. 7.35~7.65C. 7.35~7.45D. 7.25~7.657. 体内二氧化碳来自( )A. 糖原分解B. 有机酸的脱羧C. 脂类分解D. 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8. 有氧情况下也完全需要糖酵解提供能量的是( )A. 成熟红细胞B. 肌肉C. .肝D. 脑9. 肝脏在脂代谢中的作用之一是( )A. 合成LCAT,CMB. 合成VLDL和LDLC. 合成CM,HDLD. 合成酮体给肝外组织提供能量10. 氰化物造成人体的毒害作用主要是由于( )A. 抑制磷酸化B. 解偶联作用C. 抑制脂肪酸氧化D. 抑制呼吸链电子传递11. 不属于胆色素的是( )A. 结合胆红素B. 胆红素C. 血红素D. 胆绿素12. .短期饥饿时,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 )A. 肝糖原分解B. 肌糖原分解C. 肝糖原合成D. 糖异生作用13. 下列不是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的是( )A. 糖酵解是成熟红细胞获得能量的唯一途径B. 5%-10%的葡萄糖通过磷酸戊糖途径进行代谢C. 成熟的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氧化D. 2,3二磷酸甘油酸旁路产生的大量2,3二磷酸甘油酸可增加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14. 不能补充血糖的代谢途径是( )A. 肝糖原分解B. 肌糖原分解C. 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D. 糖异生作用15. 血浆中的非扩散钙主要是指( )A. 柠檬酸钙B. 碳酸钙C. 血浆蛋白结合钙D. 离子钙16. .氰化物是剧毒物,使人中毒致死的原因是( )A. 与肌红蛋白中二价铁结合,使之不能储氧B. 与Cytb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传递电子C. 与Cytc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传递电子D. 与Cytaa3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激活氧17. 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 磷B. 钾C. 钙D. 钠18. 关于Ca2+的生理功用,正确的是( )A. 增加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心肌兴奋性B. 增加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心肌兴奋性C. 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心肌兴奋性D. 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心肌兴奋性19. 不含血红素的蛋白质是( )A. 过氧化氢酶B. 过氧化物酶C. 细胞色素D. 铁硫蛋白20. 肝脏不能合成的蛋白质是()A. 清蛋白(白蛋白)B. 凝血酶原C. 纤维蛋白原D. γ-球蛋白21. 正常人全血总量约占体重的( )A. 10%B. 6%C. 8%D. 15%22. 下列是类固醇衍生物的是( )A. 维生素DB. 维生素PPC. 维生素B12D. 生物素23. 下列不参与甘油三酯消化吸收的物质是( )A. 胰脂肪酶B. ATPC. 胆汁酸盐D. 脂蛋白脂肪酶24. 劳动或运动时ATP因消耗而大量减少,此时( )A. ADP相应增加,ATP/ADP下降,呼吸随之加快B. ADP相应减少,以维持ATP/ADP恢复正常C. ADP大量减少,ATP/ADP增高,呼吸随之加快D. ADP大量磷酸化以维持ATP/ADP不变25. 肝产生过多的酮体主要是由于( )A. 肝功能障碍B. 肝中甘油三酯代谢紊乱C. 酮体是病理性产物D. 糖供应不足或利用障碍26. 长期饥饿时大量的能量主要来自( )A. 葡萄糖B. 氨基酸C. 糖原D. 酮体27. 影响钙吸收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年龄B. 肠道pHC. 活性维生素DD. 食物中钙含量28. 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实质是( )A. 提高蛋白质总量B. 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相互补充C. 蛋白质中辅助因子的相互补充D. 蛋白质在体内供应能量增多29. 苯丙酮酸尿症是缺乏( )A. 苯丙氨酸羟化酶B. 酪氨酸羟化酶C. 酪氨酸酶D. 6-磷酸葡萄糖酶30. 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可出现( )A. 血氨下降B. 血中尿素增加C. 有出血倾向D. 血中性激素水平降低31.正常人血浆中[Ca]×[P]乘积为( )A. 25~30C. 45~50D. 5~1032.尿素生成在()A. 肾皮质B. 肝细胞液C. .肝线粒体与细胞液D. 肝微粒体与细胞液33.镰刀型红细胞性贫血其β链有关的突变是( )A. 断裂B. 插入C. 缺失D. 点突变34.严重肝疾患的男性患者出现男性乳房发育、蜘蛛痣,主要是由于( )A. 雌性激素分泌过多B. 雌性激素分泌过少C. 雌性激素灭活不好D. 雄性激素分泌过多35.生物转化中,第二相反应包括( )A. 结合反应B. 羧化反应C. 水解反应D. 氧化反应36.氨中毒的根本原因是( )A. 氨基酸在体内分解过剩B. 肠道吸收氨过量C. 肝功能低下,尿素合成障碍D. 肾功能衰竭排出障碍37.甲状旁腺素对钙磷代谢的影响为( )A. 使血钙升高,血磷升高B. 使血钙升高,血磷降低C. 使血钙降低,血磷升高D. 使血钙降低,血磷降低38.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 )B. 维生素D2C. 24-羟维生素D3D. 1,25-二羟维生素D339.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的主要方式是( )A. 脂肪酸和甘油B. 乳糜微粒C. 甘油三酯D. 甘油二酯和脂肪酸40.人类排泄的嘌呤代谢产物是( )A. 乳清酸B. 尿素C. 尿酸D. 肌酸41.必需氨基酸是( )A. 体内不能合成,需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B. 体内合成量少,需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C. 合成蛋白质的编码氨基酸D. 合成蛋白质与核苷酸不可缺少的氨基酸42.饥饿时在肝内可增强的代谢途径是( )A. 磷酸戊糖途径B. 糖异生C. 脂肪合成D. 糖酵解途径43.钙的主要排泄途径是( )A. 肝脏B. 肠道C. 肾脏D. 胆道44.调节氧化磷酸化作用的重要激素是( )A. 肾上腺素B. 甲状腺素C. 胰岛素D. 生长素45.白化病是由于缺乏( )A. 苯丙氨酸羟化酶B. 酪氨酸羟化酶C. 酪氨酸酶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6.关于胰岛素调节糖代谢的错误论述是( )A. 促进糖异生B. 促进糖转变为脂肪C. 促进糖原合成D. 增强肝葡萄糖激酶的活性47.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 葡萄糖B. 脂肪酸C. ATPD. 磷酸肌酸48.5-FU(5-尿嘧啶)治疗肿瘤的原理是( )A. 本身直接杀伤作用B. 抑制胞嘧啶合成C. 抑制尿嘧啶合成D. 抑制胸苷酸合成49.血液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含量最多的是( )A. 肌酸B. 肌酐C. 尿酸D. 尿素50.关于胆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铁卟啉化合物的代谢产物B. 血红素还原成胆红素C. 胆红素还原变成胆绿素D. 胆素原是肝胆红素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与乙酰CoA形成的 . .。
国开形成性考核《医学生物化学》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课程ID:01785,整套相同,如遇顺序不同,Ctrl+F查找,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形考任务(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100分)题目:1、盐析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B】: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C】: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D】:使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蛋白质等电点【E】: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答案: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题目: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决定于()。
【A】:分子中氢键【B】:氨基酸组成和顺序【C】:分子中次级键【D】:分子内部疏水键【E】:分子中二硫键的数量答案:氨基酸组成和顺序题目:3、患有口腔炎应服用()。
【A】:维生素PP【B】:维生素B1【C】:维生素B2【D】:维生素D【E】:维生素C答案:维生素B2题目:4、分子病主要是哪种结构异常()。
【A】:空间结构【B】:二级结构【C】:一级结构【D】:三级结构【E】:四级结构答案:一级结构题目:5、蛋白质分子中主要的化学键是()。
【A】:氢键【B】:二硫键【C】:盐键【D】:肽键【E】:酯键答案:肽键题目:6、蛋白质的等电点是指()。
【A】:蛋白质分子呈正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B】:蛋白质分子呈负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C】: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7时溶液的pH值【D】: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7.4时溶液的pH值【E】: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时溶液的pH值答案: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时溶液的pH值题目:7、苯丙酮酸尿症是缺乏()。
【A】:酪氨酸酶【B】:6-磷酸葡萄糖酶【C】:苯丙氨酸羟化酶【D】:酪氨酸羟化酶【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答案:苯丙氨酸羟化酶题目:8、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酶的本质都是蛋白质【B】:都能增大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加速反应的进行【C】:都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D】:所有的酶都含有辅酶或辅基【E】: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答案:所有酶的本质都是蛋白质题目:9、以下辅酶或辅基含维生素PP的是()。
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人体生命过程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就医学生物化学的若干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深入理解该领域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一、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特征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等。
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其中蛋白质是最为复杂的一类大分子。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可以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多肽链。
其功能多样,包括酶促反应、结构支持和信号传导等。
二、酶促反应与酶动力学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反应的生物催化剂,它能够加速反应速率并降低活化能。
酶的活性受到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酶动力学研究酶催化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包括酶动力学参数的测定和酶反应的速率方程等。
三、生物能量代谢与三大能量物质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主要依赖于三大能量物质: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
葡萄糖通过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产生三磷酸腺苷(ATP)作为细胞内的能量储备。
脂肪是最有效的能量储存物质,而蛋白质则在特定情况下被分解为氨基酸,供能使用。
四、核酸结构与遗传信息传递核酸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分子,包括DNA和RNA。
DNA是双螺旋结构,由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和一条互补的链组成。
RNA分为信使RNA、核糖体RNA和转运RNA等多种类型,它们参与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
五、生物膜与细胞信号传导生物膜是细胞内外的分隔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它们通过疏水作用形成脂双层结构。
细胞信号传导则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信号转导分子和效应器等组成的信号转导通路实现。
六、酸碱平衡与血液酸碱平衡调节酸碱平衡是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稳定的重要生理过程,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和肾脏来调节。
在血液中,酸碱平衡主要通过碳酸氢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之间的平衡来实现,而呼吸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则是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疾病。
总结:通过对医学生物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我们深入了解了生物大分子的特征、酶促反应与酶动力学、生物能量代谢、核酸结构与遗传信息传递、生物膜与细胞信号传导以及酸碱平衡等内容。
医学生物化学04任务0004 1. 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 )
A. 维生素D3
B. 维生素D2
C. 24-羟维生素D3
D. 1,25-二羟维生素D3
2. 肝脏在脂代谢中的作用之一是( )
A. 合成LCAT,CM
B. 合成VLDL和LDL
C. 合成CM,HDL
D. 合成酮体给肝外组织提供能量
3. 不含血红素的蛋白质是( )
A. 过氧化氢酶
B. 过氧化物酶
C. 细胞色素
D. 铁硫蛋白
4. 劳动或运动时ATP因消耗而大量减少,此时( )
A. ADP相应增加,ATP/ADP下降,呼吸随之加快
B. ADP相应减少,以维持ATP/ADP恢复正常
C. ADP大量减少,ATP/ADP增高,呼吸随之加快
D. ADP大量磷酸化以维持ATP/ADP不变
5. 正常人全血总量约占体重的( )
A. 10%
B. 6%
C. 8%
D. 15%
6. 关于胆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铁卟啉化合物的代谢产物
B. 血红素还原成胆红素
C. 胆红素还原变成胆绿素
D. 胆素原是肝胆红素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与乙酰CoA形成的
7. 5-FU(5-尿嘧啶)治疗肿瘤的原理是( )
A. 本身直接杀伤作用
B. 抑制胞嘧啶合成
C. 抑制尿嘧啶合成
D. 抑制胸苷酸合成
8. 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可出现( )
A. 血氨下降
B. 血中尿素增加
C. 有出血倾向
D. 血中性激素水平降低
9. 苯丙酮酸尿症是缺乏( )
A. 苯丙氨酸羟化酶
B. 酪氨酸羟化酶
C. 酪氨酸酶
D. 6-磷酸葡萄糖酶
10. 人体合成胆固醇量最多的器官是( )
A. 肝脏
B. 肾脏
C. 脾脏
D. 肾上腺
11. .短期饥饿时,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 )
A. 肝糖原分解
B. 肌糖原分解
C. 肝糖原合成
D. 糖异生作用
12. 白化病是由于缺乏( )
A. 苯丙氨酸羟化酶
B. 酪氨酸羟化酶
C. 酪氨酸酶
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13. 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
A. 葡萄糖
B. 脂肪酸
C. ATP
D. 磷酸肌酸
14. 饥饿时在肝内可增强的代谢途径是( )
A. 磷酸戊糖途径
B. 糖异生
C. 脂肪合成
D. 糖酵解途径
15. 血钙中直接发挥生理作用的物质为( )
A. 草酸钙
B. 血浆蛋白结合钙
C. 磷酸氢钙
D. 钙离子
16. 生物转化中,第二相反应包括( )
A. 结合反应
B. 羧化反应
C. 水解反应
D. 氧化反应
17. 下列不参与甘油三酯消化吸收的物质是( )
A. 胰脂肪酶
B. ATP
C. 胆汁酸盐
D. 脂蛋白脂肪酶
18. 患有口腔炎应服用( )
A. 维生素B1
B. 维生素B2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PP
19. 下列是类固醇衍生物的是( )
A. 维生素D
B. 维生素PP
C. 维生素B12
D. 生物素
20. 氨中毒的根本原因是( )
A. 氨基酸在体内分解过剩
B. 肠道吸收氨过量
C. 肝功能低下,尿素合成障碍
D. 肾功能衰竭排出障碍
21. .氰化物是剧毒物,使人中毒致死的原因是( )
A. 与肌红蛋白中二价铁结合,使之不能储氧
B. 与Cytb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传递电子
C. 与Cytc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传递电子
D. 与Cytaa3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激活氧
22. 血液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含量最多的是( )
A. 肌酸
B. 肌酐
C. 尿酸
D. 尿素
23. 下列不是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的是( )
A. 糖酵解是成熟红细胞获得能量的唯一途径
B. 5%-10%的葡萄糖通过磷酸戊糖途径进行代谢
C. 成熟的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氧化
D. 2,3二磷酸甘油酸旁路产生的大量2,3二磷酸甘油酸可增加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
24. 镰刀型红细胞性贫血其β链有关的突变是( )
A. 断裂
B. 插入
C. 缺失
D. 点突变
25. 维生素B1严重缺乏可引起( )
A. 口角炎
B. 佝偻病
C. 脚气病
D. 坏血病
26. 调节氧化磷酸化作用的重要激素是( )
A. 肾上腺素
B. 甲状腺素
C. 胰岛素
D. 生长素
27. 尿素生成在()
A. 肾皮质
B. 肝细胞液
C. .肝线粒体与细胞液
D. 肝微粒体与细胞液
28. 由胆固醇作为前体的物质是()
A. 维生素D
B. 维生素A
C. 维生素K
D. 辅酶A
29. 关于Ca2+的生理功用,正确的是( )
A. 增加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心肌兴奋性
B. 增加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心肌兴奋性
C. 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心肌兴奋性
D. 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心肌兴奋性
30. 正常人血浆中[Ca]×[P]乘积为( )
A. 25~30
B. 35~40
C. 45~50
D. 5~10
31. 不属于胆色素的是( )
A. 结合胆红素
B. 胆红素
C. 血红素
D. 胆绿素
32. 有氧情况下也完全需要糖酵解提供能量的是( )
A. 成熟红细胞
B. 肌肉
C. .肝
D. 脑
33. 关于胰岛素调节糖代谢的错误论述是( )
A. 促进糖异生
B. 促进糖转变为脂肪
C. 促进糖原合成
D. 增强肝葡萄糖激酶的活性
34. 氰化物造成人体的毒害作用主要是由于( )
A. 抑制磷酸化
B. 解偶联作用
C. 抑制脂肪酸氧化
D. 抑制呼吸链电子传递
35. 血浆中的非扩散钙主要是指( )
A. 柠檬酸钙
B. 碳酸钙
C. 血浆蛋白结合钙
D. 离子钙
36. 肝产生过多的酮体主要是由于( )
A. 肝功能障碍
B. 肝中甘油三酯代谢紊乱
C. 酮体是病理性产物
D. 糖供应不足或利用障碍
37. 严重肝疾患的男性患者出现男性乳房发育、蜘蛛痣,主要是由于( )
A. 雌性激素分泌过多
B. 雌性激素分泌过少
C. 雌性激素灭活不好
D. 雄性激素分泌过多
38. 钙的主要排泄途径是( )
A. 肝脏
B. 肠道
C. 肾脏
D. 胆道
39. 必需氨基酸是( )
A. 体内不能合成,需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
B. 体内合成量少,需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C. 合成蛋白质的编码氨基酸
D. 合成蛋白质与核苷酸不可缺少的氨基酸
40. 肝脏不能合成的蛋白质是()
A. 清蛋白(白蛋白)
B. 凝血酶原
C. 纤维蛋白原
D. γ-球蛋白
41. 体内二氧化碳来自( )
A. 糖原分解
B. 有机酸的脱羧
C. 脂类分解
D. 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
42. 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 磷
B. 钾
C. 钙
D. 钠
43. 长期饥饿时大量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葡萄糖
B. 氨基酸
C. 糖原
D. 酮体
44. 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实质是( )
A. 提高蛋白质总量
B. 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相互补充
C. 蛋白质中辅助因子的相互补充
D. 蛋白质在体内供应能量增多
45. 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的主要方式是( )
A. 脂肪酸和甘油
B. 乳糜微粒
C. 甘油三酯
D. 甘油二酯和脂肪酸
46. 不能补充血糖的代谢途径是( )
A. 肝糖原分解
B. 肌糖原分解
C. 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
D. 糖异生作用
47. 甲状旁腺素对钙磷代谢的影响为( )
A. 使血钙升高,血磷升高
B. 使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C. 使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D. 使血钙降低,血磷降低
48. 影响钙吸收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年龄
B. 肠道pH
C. 活性维生素D
D. 食物中钙含量
49. 正常人血浆pH值为( )
A. 7.25~7.45
B. 7.35~7.65
C. 7.35~7.45
D. 7.25~7.65
50. 人类排泄的嘌呤代谢产物是( )
A. 乳清酸
B. 尿素
C. 尿酸
D. 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