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催化重整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1
第五章原油评价及加工方案流程二四五章节一、单选题1.用原油简易蒸馏装置在常压下蒸馏得250~275℃馏分作为第一关键馏分A、250~275℃B、200~220℃C、250~275℃D、260~280℃答案:C2.残油用没有填料柱的蒸馏瓶在40mmHg残压下蒸馏,切取275~300℃馏分(相当于常压395~425℃)作为第二关键馏分。
A、250~300℃B、200~220℃C、250~275℃D、275~300℃答案:C3.石蜡基原油一般含烷烃量超过50%,其特点是密度较小、含蜡量较高、含硫和胶质较少,是属于地质年代古老的原油。
A、40%B、50%C、60%D、70%答案:B4.大庆原油是典型的石蜡基原油A、石蜡基原油B、石油基原油C、含硫基原油D、环烷基原油答案:A5.环烷基原油中的重质原油含有大量的胶质和沥青质,又称为沥青基原油,孤岛原油就属于这一类原油。
A、石蜡基原油B、石油基原油C、含硫基原油D、环烷基原油答案:D6.原油按密度分类轻质原油:API°>34,ρ20<0.852g/cm3;A、API°>34,ρ20<0.852g/cm3;B、API°=34~20,ρ20=0.852~0.930g/cm3;C、API°=20~10,ρ20=1~5g/cm3;D、API°=20~10,ρ20=3~10g/cm3;答案:A7.原油按密度分类中质原油:API°=34~20,ρ20=0.852~0.930g/cm3;A、API°>34,ρ20<0.852g/cm3;B、API°=34~20,ρ20=0.852~0.930g/cm3;C、API°=20~10,ρ20=1~5g/cm3;D、API°=34~20,ρ20=0.852~0.930g/cm3;答案:D8.原油按密度分类重质原油:API°=20~10,ρ20=0.931~0.998g/cm3;A、API°>34,ρ20<0.852g/cm3;B、API°=34~20,ρ20=0.852~0.930g/cm3;C、API°=20~10,ρ20=0.931~0.998g/cm3;D、API°=34~20,ρ20=0.852~0.930g/cm3;答案:C9.原油按密度分类特稠原油(油砂沥青):API°<10,ρ20>0.998g/Cm3。
《化学工艺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化学工艺学英文名称:Chemical engineering process课程编号: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51学时/3学分;理论学时:51学时开设学期:五开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适用专业:应用化学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2.课程说明化学工艺学是研究将各种原料加工成为更有价值的消费品或生产资料的过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
它的作用和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化工工艺过程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建立较为系统的基础,能较好地应用物理、化学、化工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掌握化工工艺过程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技巧,为学生将来从事化工行业打下基础。
本课程根据化学工业的结构特点,以典型化工产品生产工艺为主线,介绍每个典型产品所涉及的化工过程。
共分9章,每一章均根据其特点侧重介绍了有关基础理论和生产方法,如分析和讨论生产工艺中工艺路线、反应原理、影响因素、工艺条件的确定、流程的组织、主要设备的结构特点等内容。
同时,对技术经济指标、能量回收利用、副产物的回收利用及废物处理也有一定的介绍和论述。
二、教学目标1.将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以处理实际生产过程问题;2.使学生了解化学工业的特点、原料资源和主要产品;理解化学工艺的共性知识中化工过程的主要效率指标,催化剂的性能及使用;3.掌握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4.理解工艺流程的设计,最适宜的操作条件,生产过程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规格、结构,产品的质量控制等内容。
三、学时分配表四、教学教法建议通过课堂讨论、师生交流、习题评讲、答疑、等环节,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较好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应力求学生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上通过实物、挂图、多媒体及课外实验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考核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成绩构成:总成绩= 平时考核10% + 中期考核30% + 期末考核60%六、参考书目[1] 刘晓勤,吕效平编.《化工工艺学》.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0.[2] 崔英德编.《实用化工工艺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3] 廖巧丽,米镇涛编.《化学工艺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4] 米镇涛编.《化学工艺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 陈五平编.《无机化工工艺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本文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化学工业的概况。
第一章选择:1、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A.氢气、一氧化碳B.氢气、甲烷C.氢气、二氧化碳D.甲烷、一氧化碳2、催化剂是蒸汽转化制合成气的技术关键之一,对于烃类转化,最有效的催化剂是A.铜B.铁C.镍D.钴3、在Kellogg天然气蒸汽转化制取合成氨原料气工艺中,原料气的脱硫主要采用钴钼加氢反应和下列哪种脱氢法A.改性ADA法B、氧化锌C.栲胶法D.氨水液相催化法1、干法脱硫中,能把大部分有机硫转化为无机硫的方法是A. 钴-钼加氢法;B .氧化锌法 C 活性炭法;D 氧化铁法2、低温变换催化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A 、CoO B、MgO C 、Fe2O3 D 、Cu3、二乙醇胺(DEA)可用于脱除合成气中H2S和A.NH3 B、CH4 C.CO2 D.Ar4、改良ADA法脱硫剂的主要成分是A.K2CO3 B、Na2CO3 C.NH4OH D.、Na2SO41、合成氨反应是:A.可逆放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可逆吸热反应D. 吸热反应2、氨合成的适宜的条件是A 高温、高压;B 低温、低压;C 高温、低压;D 低温、高压解释概念题1、空间速度1、一氧化碳变换判断题1、通过CO变换可产生更多氢气和降低CO含量。
()2、合成气干法脱硫中最典型的方法是氧化锌脱硫。
()3、用碳酸钾水溶液吸收合成气中的CO2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工业脱碳方法。
()1、用于氨合成的熔铁催化剂,使用前必须升温还原活化。
()2、氨合成中,氢氮比应略高于3。
()3、氨合成反应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为了适应该条件,氨合成塔通常由内件和外筒两部分组成,其中内件只承受高温,外筒只承受高压。
()简答题1、简述合成氨生产的主要工序及其作用2、简述甲烷蒸汽二段转化的目的P353、参考图1.9天然气一水蒸气转化工艺流程示意图,简要回答问题1)1#设备的作用是什么?2)2#设备的作用是什么?3)此工艺为何要设置二段转化?4)为何要向二段转化器中引入经预热至450℃左右的空气?1、简述变换反应为什么存在最适宜反应温度?实际工业生产中常采用什么方式使变换反应温度尽可能接近最适宜反应温度线进行?2、分别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阐述工业生产中氨合成反应的特点。
第5章催化重整知识目标:●了解催化重整生产过程的作用和地位、发展趋势、主要设备结构和特点;●熟悉催化重整生产原料要求和组成、主要反应原理和特点、催化剂的组成和性质、工艺流程和操作影响因素分析;●初步掌握催化重整生产原理和方法。
能力目标:●能根据原料的组成、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对重整产品的组成和特点进行分析判断;●能对影响重整生产过程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能对实际生产过程进行操作和控制。
5.1 概述一、催化重整在石油加工中的地位催化重整是以石脑油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烃类分子重新排列成新分子结构的工艺过程。
其主要目的:一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二是为化纤、橡胶、塑料和精细化工提供原料(苯、甲苯、二甲苯,简称BTX等芳烃)。
除此之外,催化重整过程还生产化工过程所需的溶剂、油品加氢所需高纯度廉价氢气(75%~95%)和民用燃料液化气等副产品。
由于环保和节能要求,世界范围内对汽油总的要求趋势是高辛烷值和清洁。
在发达国家的车用汽油组分中,催化重整汽油约占25%~30%。
我国已在2000年实现了汽油无铅化,汽油辛烷值在90(RON) 以上,汽油中有害物质的控制指标为:烯烃含量≯35%,芳烃含量≯40%,苯含量≯2.5%.硫含量≯0.08%。
而目前我国汽油以催化裂化汽油组分为主,烯烃和硫含量较高。
降低烯烃和硫含量并保持较高的辛烷值是我国炼油厂生产清洁汽油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解决这个矛盾中催化重整将发挥重要作用。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其最佳应用是达到效益最大化和再循环利用。
石油化工是目前最重要的发展方向,BTX是一级基本化工原料,全世界所需的BTX有一半以上是来自催化重整。
催化重整是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的重要工艺之一,受到了广泛重视。
据统计,2004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原油总加工能力为4090Mt/a,其中催化重整处理能力488 Mt/a,约占原油加工能力的13.7%。
二、催化重整发展简介1940年工业上第一次出现了催化重整,使用的是氧化钼一氧化铝(MoO3-AI2O3)催化剂,以重汽油为原料,在480~530℃、1~2 MPa(氢压)的条件下,通过环烷烃脱氢和烷烃环化脱氢生成芳香烃,通过加氢裂化反应生成小分子烷烃等,所得汽油的辛烷值可高达80左右,这一过程也称为临氢重整。
第三组原油蒸馏知识点第五章原油蒸馏过程第⼀节原油及其馏分蒸馏类型(陈承阳)原油的⼀次加⼯:原油常减压蒸馏原油的⼆次加⼯: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原油的三次加⼯:(炼⼚⽓体加⼯)烷基化、异构化、叠合、醚化(甲基叔丁基醚的⽣产)精馏过程的两个前提:1)⽓、液相间的浓度差2)合理的温度梯度实现精馏的必要条件:①精馏塔内必须要有塔板或填料,它是提供⽓液充分接触的场所。
②精馏塔内提供⽓、液相回流,是保证精馏过程传热传质的另⼀必要条件。
回流的作⽤:(⽓相回流液相回流 )①提供塔板上的液相回流,创造汽液两相充分接触的条件,达到传质、传热的⽬的;②取出塔内多余的热量,维持全塔热平衡,利于控制产品质量。
回流⽅式:1)塔顶冷回流:将塔顶蒸汽冷凝冷却为过冷液体,将其中⼀部分在塔顶送回塔内作回流;塔顶热回流:将塔顶蒸汽冷凝为饱和液体,将其中⼀部分在塔顶送回塔内作回流。
2)中段循环回流:①使汽液相负荷沿塔⾼分布均匀,可缩⼩塔径或提⾼处理量;②利于热量的回收利⽤。
第⼆节原油及原油馏分的蒸馏曲线及其换算(林昭康)1、分馏精确度的表⽰⽅法对⼆元系,可⽤产品的纯度(或某组分的浓度)表⽰。
对⽯油精馏,常⽤相邻两馏分的馏分组成或蒸馏曲线的相互关系(间隙或重叠)来表⽰。
2)减压1.33kPa(10mmHg)蒸馏曲线相互换算①恩⽒蒸馏曲线和实沸点蒸馏曲线的互换假定恩⽒蒸馏50%点温度=实沸点蒸馏50%点温度;3.常压平衡汽化曲线换算为压⼒下平衡汽化曲线第三节原油蒸馏塔内⽓液负荷分布规律(何天儒,李永辉)塔顶回流量: L t L V t L h h QL 0kmol/h塔顶⽓相负荷: V1=L0+D+S ,kmol/h从第m-1板流⾄第m 板的液相回流量为:⾃第n 板上升的⽓相负荷应为:Vn=D+M+G+S+Ln-1, kmol/h⾃第m 板上升的⽓相负荷为:Vm=D+M+G+S+Lm-1, kmol/h因为 Ln-1Vn与液相回流的变化规律⼀样,以摩尔流量表⽰的⽓相负荷也是沿塔⾼的⾼度⾃下⽽上渐增。
催化加氢、裂化及重整目录第一章催化加氢 (2)一、加氢处理反应 (2)二、烃类加氢反应 (3)三、加氢处理工艺流程 (8)四、加氢裂化工艺流程 (8)五、影响加氢的因素 (9)第二章催化裂化 (9)一、催化裂化 (10)二、催化裂化的化学反应 (10)三、原料、产品 (12)四、装置类型 (18)第三章催化重整编辑 (19)一、催化重整 (19)二、化学反应 (19)三、催化剂 (19)四、过程条件 (19)五、工艺流程 (20)六、应用和发展 (20)第四章加氢反应器和催化裂化反应器 (21)一、加氢反应器 (21)二、催化裂化反应器 (26)第一章催化加氢一、加氢处理反应1.加氢脱硫反应(HDS)石油馏分中的硫化物主要有硫醇、硫醚、二硫化合物及杂环硫化物,在加氢条件下发生氢解反应,生成烃和H2S,主要反应如:RSH +H2RH+H2SR S R+2H2+H2S(RS)2+3H22RH+2H2SS +4H2R C4H9+H2SRS +2H2+H2S各种硫化物在加氢条件下反应活性因分子大小和结构不同存在差异,其活性大小的顺序为:硫醇>二硫化物>硫醚≈四氢噻吩>噻吩。
噻吩类的杂环硫化物活性最低。
并且随着其分子中的环烷环和芳香环的数目增加,加氢反应活性下降。
2.加氢脱氮反应(HDN)石油馏分中的氮化物主要是杂环氮化物和少量的脂肪胺或芳香胺。
在加氢条件下,反应生成烃和NH3主要反应如下:R CH2NH2+H2R CH3+NH3N+5H2C5H12+NH3N+7H2C3H7+NH3NH+4H24H10+NH3加氢脱氮反应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应,即C=N 的加氢和C-N键断裂反应,因此,加氢脱氮反应较脱硫困难。
加氢脱氮反应中存在受热力学平衡影响的情况。
馏分越重,加氢脱氮越困难。
主要因为馏分越重,氮含量越高;另外重馏分氮化物结构也越复杂,空间位阻效应增强,且氮化物中芳香杂环氮化物最多。
3.加氢脱氧反应(HDO )石油馏分中的含氧化合物主要是环烷酸及少量的酚、脂肪酸、醛、醚及酮。
第一章绪论1、我国石油能源面临的形势和对策答:形势:我国石油消费不断增长,大大超过了同期原油生产的增长速度,致使石油共需缺口逐年扩大,不得不进口以补充国内资源不足对策:加大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力度,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多渠道进口石油资源和增加石油的战略储备,加强对煤炭资源的利用。
2、简述煤炭液化的发展史答:1913年,德国人Bergius发明煤炭在高温高压下加氢能转化成液体油品;1931年,德国IG公司的煤直接液化厂投入运转,生产能力为产油10万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有12家生产厂,总生产能力423万吨/年;40年代,日本、英国、美国也有试验装置。
1949年,美国矿业局建立了煤炭处理量为50~60 t/d中试装置;1952年,美国矿业局制定了煤炭液化的发展计划,规划建设2座煤直接液化厂联合碳化物公司;从1935年开始就研究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到五十年代初发展到300 t/d的试验规模,试图生产各种芳香烃类化学品; 1960年,成立了煤炭研究办公室(OCR)一直支持一些公司和研究机构从事以气化、液化为重点的煤炭加工利用的研究。
3、为什么说煤炭液化是我国的战略选择答:中国有丰富的可供液化的煤炭资源;中国石油资源短缺;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石油资源短缺问题,地方积极性也高;是实现煤炭资源高效洁净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提高了煤炭转换过程中的效率及控制了污染,提供了优质替代燃料,优化终端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
第二章煤炭与石油的基本性质和分类1、煤的大分子是如何构成的?答:煤的大分子是由多个结构相似的“基本结构单元”通过桥键连接而成。
基本结构单元类似于聚合物的聚合单体,可分为规则部分和不规则部分。
2、什么是煤的族组成?答:在一定条件下,对煤的分子结构没有破坏的情况下,进行分子分离后得到的组成3、煤的溶剂抽提有哪几种?答:普通、特殊、抽提热解、化学抽提氢解和超临界抽提4、什么是煤的容胀?答:高聚物中的高分子键通过一定数量的化学键相交联形成三维空间结构5、发动机燃料有哪几种?答:汽油、柴油、喷气燃料6、对液体燃料有哪些要求?答:蒸发性、燃烧性、安定性、腐蚀性、低温流动性7、原油及其馏分族组成表示中,N、P、O、A 分别表示什么?答:分为链烷烃<P>、环烷烃<N>、烯烃<O>、芳香烃<A>8、什么是催化重整?原料和产物是什么?答:催化重整是指在催化剂作用下,烃类分子的结构发生重排生成所需要的新的化合物的工艺过程。
第5章催化重整
自测练习
1. 催化重整催化剂由(),()和()三部分组成;
2. 重整条件下烃类主要进行的反应有(),(),()和();
3. 催化重整过程对原料主要有(),(),()三方面要求;
4. 芳烃精馏的目的是将()分离成();
5. 催化重整芳构化反应主要有(),(),()三种类型;
6. 造成重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有(),(),()等。
思考题及习题
1. 催化重整反应有哪些特点?工业上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这些特点?
2. 为什么要对催化重整原料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3. 催化重整的目的是什么?
4. 重整催化剂的双功能分别是什么?生产中如何进行控制?
5. 影响重整反应过程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最终产品的分布和收率?
6. 画出以生产芳烃为目的重整过程原则流程图,并说明各部分的目的和作用?
7. 芳烃抽提由哪几部分构成?影响抽提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8. 芳烃精馏有何特点?生产中如何实现?
9. 催化重整反应过程为什么要采用氢气循环?
10.重整转化率是如何定义的?影响重整转化率的因素有哪些?(重整装置)11.循环氢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说压缩机是重整装置的心脏?(重整装置)12.为什么要搞好水氯平衡?不断地注入一定量的氯和水?(重整装置)
13.重整催化剂为什么要预硫化?(重整装置)
14.催化重整装置如何分类?(按结构型式、再生方式、生产的目的)(重整装置)15.试述抽提塔的工作原理。
(重整装置)
16.溶剂比对抽提过程有什么影响?(重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