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货币需求
- 格式:pdf
- 大小:154.58 KB
- 文档页数:4
货币需求名词解释
货币需求是指为了支付商品和服务而持有货币的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它是由人们对货币的使用和交易的需求所决定的。
货币需求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人们的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利率水平和人们对货币的信任程度等。
首先,货币需求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进而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满足交易需求。
例如,一个月的收入较高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支付房租、汽车贷款和其他高价值产品。
其次,物价水平也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当物价上涨时,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支付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
比如,如果物价上涨了20%,那么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货
币数量也会相应增加20%。
利率水平也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当利率上升时,人们更愿意将货币储蓄起来以获取更高的利息回报,而不是用于支付商品和服务。
因此,较高的利率水平会导致货币需求减少。
最后,人们对货币的信任程度也会影响货币需求。
如果人们对货币的价值和稳定性没有信心,他们可能不愿意持有过多的货币,而将其转换为其他的资产,如黄金或外国货币。
这会导致货币需求的下降。
总之,货币需求是人们为了支付商品和服务而持有货币的需求。
它受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利率水平和人们对货币的信任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理解货币需求对我们分析货币市场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西方经济学导学答案第十五章一、名词解释题1.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2.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3..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4. 派生存款: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5.存款乘数: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6. 货币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7.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8.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9.股票:是投资者向股份公司投入股本的证书和取得收益的凭证。
10.债券:是发债人向投资者出具的具有一定约束条件的债务凭证。
二、单项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四、判断题五、计算题1.已知某国流通中的现金为5000亿美元,货币乘数为6,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700亿美元,求该国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M1)。
解:答:(略)2.已知某国家中央银行规定法定存款准备率为8%,原始存款为5000亿美元,假定银行没有超额准备金。
求:(1)存款乘数和派生存款;(2)如果中央银行把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为12%,假定专业银行的存款总额不变,计算存款乘数和派生存款;(3)假定存款准备率仍为8%,原始存款减少为4000亿美元,计算存款乘数和派生存款。
解:(1)(2)(3)答:(略)3.假设某国流通中的货币为4000亿美元,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500亿美元,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为23000亿美元,计算:(1)该国的基础货币、货币供给(M1)和货币乘数;(2)其它条件不变,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为18500亿美元,计算该国的货币供给(M1)和货币乘数;(3)其它条件不变,存款准备金为1000亿美元,计算该国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第十五章货币政策与政策理论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有: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二、货币供给的含义三、派生存款与货币乘数四、货币政策的含义和传导机制五、货币政策工具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按照凯恩斯货币理论,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具有两种职能。
其一是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其二是价值贮藏。
人们宁肯牺牲持有生息资产(如债券)会取得的债息收入,而把不能生息的货币保存在手边,称为货币的需求(Demand for Money)。
至于人们之所以宁肯持有不能生息的货币据认为是由于同其他资产比较,货币具有使用方便灵活的特点,即持有货币可以满足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所以凯恩斯把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称为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
1、货币的交易和预防需求在商品社会中,人们要用货币购买商品和劳务。
在这里,货币是作为交换媒介来使用的。
为了日常的交易而持有货币,是由于人们的收入和支出不是同时进行的。
出于交易动机而持有货币的多少一般来说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并且两者是同方向变动的。
此外,由于人们未来可能的收入和支出并不是完全确定的,为了应付日后不曾预料到的支出的增加(如生病的医疗费和有利的购买机会)或不曾预料到的收入延迟,人们需要在手边持有不能生息的货币,以备不时之需。
出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的数量,同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一样,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大小,两者同方向变化。
出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用L1来表示,它是Y的函数。
即L1=L1(Y)。
2、货币的投机需求人们之所以宁肯持有不能生息的货币,还因为持有货币可以供投机性债券买卖之用,这就是货币的投机需求。
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息率的函数,并且两者反方向变化。
即利率越高,人们持有货币所牺牲的利息越多,人们越不愿意多持有货币,也就是说对货币投机的需求就越少;反之亦然。
货币的投机需求用L2来表示,它是利率的函数,表示为L2=L2(i)。
货币需求的概念
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和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所需求的货币数量。
它是指为了购买商品和服务、偿还债务、进行投资等经济交易而需要的货币数量。
货币需求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交易需求:个人、家庭和企业为购买商品和服务而需求货币的数量。
这种需求是基于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功能。
2.预防需求: 因为不确定性和意外事件而需要持有一定量的货币,以应对紧急情况或支付突发费用。
预防需求是为了避免因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而导致流动性不足而需求货币的数量。
3. 意义首总需求:个人、家庭和企业为满足长期、中期和短期的目标和计划而需要的货币数量。
这包括对教育、住房、健康护理、退休储蓄等方面的需求。
货币需求的概念是宏观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货币需求的变化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利率水平、信用条件、经济预期和收入水平等。
一个理解货币需求的关键因素是人们对货币的机会成本的认识,即持有货币相对于其他投资的收益和风险。
货币需求概念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对货币的需求或愿望。
它反映了人们持有货币的意愿和程度,以及他们在不同时间和情况下愿意持有多少货币。
货币需求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1.交易动机:人们需要货币来进行日常的经济交易,例如购买商品和服务。
这种货币需求是由人们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所产生的需求。
2.预防动机:人们需要持有一定量的货币来应对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支出。
这种货币需求是为了避免流动性风险和确保个人或企业的支付能力。
3.投机动机:一些人可能持有货币,以便在未来利用市场机会获得更高的回报。
这种货币需求与投资和金融市场相关,人们希望通过持有货币来获取利润。
货币需求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人们的偏好和信心等。
在宏观经济层面上,货币需求的变化可以对货币供应、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产生影响。
因此,了解和分析货币需求对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1。
第十五章货币需求一、判断题1、货币需求就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愿望,而不考虑人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持有货币。
2、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3、凯恩斯认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
4、凯恩斯认为,人们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
5、信用制度越完善、越兴旺,货币需求量越少。
6、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的预期,从而货币需求弹性会变得无限大,即出现“流动性陷阱〞。
7、在现金交易说中,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收入与财富占总收入与总财富的比例。
8、交易方程式中的P值主要取决于V值的变化。
9、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较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会下降。
10、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
11、费雪认为货币仅仅是一种交易的媒介。
12、一般而言,收入水平越高,人们持有的货币量越多。
13、利率水平越高,人们持有的货币量越多。
14、收入间隔期越长,货币需要量越多。
15、弗里德曼认为,影响货币需求最主要的因素是永恒收入,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
二、单项选择题1、在正常情况下,货币需求与市场利率成〔〕。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2、提出现金交易数量说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B.马歇尔C.费雪D.庇古3、M=KPY是属于〔〕的理论。
A.现金交易数量说B.现金余额数量说C.可贷资金说D.流动性偏好说4、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只持有债券5、一般地说,价格水平上涨,货币需求会随之〔〕。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能确定6、费雪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
A. M和V短期内稳定B. T和P短期内稳定C. P和V短期内稳定D. T和V短期内稳定7、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的特点。
A.不稳定B.不确定C.相对稳定D.相对不稳定8、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上下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