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布雷德森林体系
- 格式:docx
- 大小:19.77 KB
- 文档页数:5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经济后果与启示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的一种国际经济体系,目的是重建二战后的世界秩序。
这一体系持续了近30年,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经济后果,以及对当今国际经济体系的启示。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经济后果1. 固定汇率制度稳定了世界经济布雷顿森林体系将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形成了一种固定汇率制度。
这一制度有效地增加了各国间的经济稳定性,减少了货币竞争和货币波动的风险。
它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2. 美元的霸权地位得到巩固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被确立为国际储备货币。
这使得美国能够享受特权,例如可以通过印刷更多的美元来应对贸易逆差。
同时,其他国家也将大量外汇储备持有在美元中,增强了美元的地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霸权地位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3. 美元与黄金脱钩导致国际经济不稳定1971年,美国宣布将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
这使得世界经济陷入了新的不确定性。
没有了固定汇率制度的框架,货币波动和风险增加,贸易逆差和资本流动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主要问题。
国际经济陷入了一连串的危机和衰退。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启示1. 需要建立适应新时代的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揭示了固定汇率制度的困难之处。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国际贸易的复杂性增加,我们需要建立适应新时代的国际金融体系。
这一体系应该更加灵活,能够应对各种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
2. 重视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货币政策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国家需要确保货币的稳定,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来抵御外部冲击和内部通胀。
稳定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维护国家和全球经济的稳定。
3. 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均衡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也部分归因于贸易逆差和不平衡增长的问题。
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促进贸易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发展中的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二战后建立的一套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机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并分析其利弊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背景介绍在二战之后的经济重建时期,国际经济秩序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重建战争后的经济秩序,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酒店召开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制定一个国际货币体系,以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1. 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采用了固定汇率制度,即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固定,并以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
这一制度的实施使货币汇率相对稳定,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设立为了支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应运而生。
IMF的主要任务是提供短期外汇贷款,帮助成员国维持汇率稳定和国际支付平衡。
3. 世界银行的成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还包括世界银行的成立,其目的是为重建战后国家提供长期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促进经济复苏和发展。
三、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1. 经济发展的借贷机会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贷机会,使他们能够从世界银行和IMF获得资金,推动国内的经济发展。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和农业等各个领域,促进国家发展。
2. 汇率稳定的保障固定汇率制度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汇率稳定的保障,减少了贸易风险和外汇波动对其经济的冲击。
这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更好地规划和推进经济发展战略,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贸易合作。
3. 技术和知识的传递通过与世界银行的合作,发展中国家能够获得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知识支持。
这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创新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四、利弊分析1. 利益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资金支持,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减贫事业的推进。
美债收益率知识美债收益率是指美国政府债券的收益率,通常用来衡量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和信心水平。
以下是与美债收益率相关的一些关键知识点:什么是美债收益率?美债收益率是指美国政府发行的不同期限的债券所提供的年化回报率。
它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不同期限的美债:美国政府发行不同期限的债券,包括短期国债、中期票据和长期国债。
每种债券都有其特定的到期日和利率。
倒挂收益曲线:当短期债券的收益率高于长期债券时,就会出现倒挂收益曲线。
这种情况通常被视为经济不景气的先兆,因为投资者可能对未来经济前景感到担忧。
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美债收益率常被用作经济健康的指标。
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期间,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持有风险资产,而债券需求相对较低,导致债券价格下降,收益率上升。
相反,经济衰退时,投资者可能寻求避险,导致债券需求上升,债券价格上升,收益率下降。
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预期通常会影响美债收益率。
如果市场预期通货膨胀上升,投资者可能要求更高的收益率以抵消通货膨胀对投资的影响。
中央银行政策的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可以影响美债收益率。
降息通常会导致短期债券收益率下降,而长期债券收益率则可能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
市场情绪和地缘政治风险:投资者的市场情绪和对地缘政治事件的反应也可以影响美债收益率。
在不确定性增加时,投资者可能寻求安全资产,推高债券价格,降低收益率。
市场参与者:大型机构投资者、基金经理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也会对美债收益率产生影响。
美债收益率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指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投资者通常会密切关注这一指标,以获取关于市场和经济走势的信息。
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格雷欣法则的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和格雷欣法则(Greenspan Doctrine)是国际金融领域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分别代表着国际货币体系和货币政策的不同阶段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分别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格雷欣法则进行解读和分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1944年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的国际货币体系。
该体系的核心是以美元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度。
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每个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且美元与黄金挂钩。
这种固定汇率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维护货币稳定和避免汇率波动。
布雷顿森林体系还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银行重建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以监督和支持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面临了严重的挑战。
美国经济的衰退、通货膨胀和贸易逆差导致了美元的贬值和黄金储备的枯竭。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将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取消,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
此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浮动汇率制度的新阶段。
格雷欣法则是指美国前联邦储备银行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货币政策思想和实践。
格雷欣法则的核心观点是,中央银行应该优先考虑稳定物价,而不是追求全面的充分就业。
格林斯潘认为,通胀是经济的最大威胁,应该通过紧缩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胀,即使这可能导致一段时间的经济放缓。
格雷欣法则强调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以及中央银行的责任和角色。
格雷欣法则的实施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格林斯潘的领导下,美联储在上世纪90年代初实施了一系列紧缩货币政策,成功地抑制了通胀压力,并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物价水平。
这为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格雷欣法则也受到了一些批评,认为它忽视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过分强调了通胀的风险。
总结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格雷欣法则分别代表了国际货币体系和货币政策的重要里程碑。
浅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一种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清算银行(IBRD)于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国际货币和金融制度会议上创建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
该体系于1945年开始执行,直到1971年正式结束。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一个稳定的货币和金融秩序来推动全球经济重建和发展。
其主要特点包括:固定汇率制度、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国际清算银行的成立等。
该体系采取了固定汇率制度。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各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之间采取固定兑换率,并短期内保持汇率浮动在1%以内。
这一举措旨在确保货币的稳定和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美元被确定为国际储备货币。
根据该体系,各成员国的国际储备应该以美元为基础,而美元则与黄金挂钩。
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性,同时也为美国提供了全球货币霸权的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还创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清算银行(IBRD)。
IMF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各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并为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和贷款。
IBRD主要负责提供重建资金和长期发展贷款,以支持战后世界经济的重建和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1年因美元与黄金挂钩解除而宣告崩溃。
这一事件被称为“尼克松冲击”。
尼克松政府决定让美元自由浮动,并解除了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汇率制度。
这导致了全球金融体系的混乱和不稳定,也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美国经济状况的恶化。
由于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金融扩张政策,并为越战提供了大量的军费开支,导致了美国的财政赤字加大和国际收支不平衡。
这使得其他国家失去了对美元的信心,加剧了货币市场的紧张局势。
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
由于固定汇率制度的存在,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
由于各国经济状况和利率政策的差异,使得固定汇率制度变得不可持续,难以维持。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失败与崩溃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的一套国际货币体系。
然而,这个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遭遇了失败与崩溃。
本文将探讨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失败与崩溃的原因。
一、美元霸权的瓦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以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资产。
然而,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面临了更多的国内经济问题,如通货膨胀加剧和经常账户逆差扩大。
这导致了美元供应的过剩和贬值,削弱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二、固定汇率制度的难以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采用了固定汇率制度,即各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而美元又与黄金挂钩。
然而,这种制度在面临外部冲击时变得难以维持。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石油市场的剧烈波动和美国的双重赤字(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使得经济体系紧张并且出现了全球性的逆差累积。
三、国际金融体系的需求与供应矛盾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十分特殊,既是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最大的债权国。
然而,这导致了国际金融体系出现了供应和需求的不平衡。
例如,美国的定向贷款和经常账户逆差引发了较大量的美元资金流向其他国家。
这种资金流动加剧了其他国家的货币危机和通胀问题。
四、体系内部的调整和改革困难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失败与崩溃之前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然而,这些改革往往是针对性的而不是整体性的,未能解决根本性的矛盾。
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内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其制度和治理结构并未适应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和全球性金融风险的增加。
五、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于二战结束后的全球重建时期,国际经济格局相对稳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和其他经济体的发展,使得体系内的力量平衡逐渐失衡,也加剧了体系失效的可能性。
总结起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失败与崩溃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美元霸权的瓦解、固定汇率制度的难以维持、国际金融体系的需求与供应矛盾、体系内部的调整和改革困难,以及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都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失败和崩溃的重要原因。
美国国债利率周期及影响因素分析一、美国的货币政策及传导机制(一)美国的基准利率及货币政策工具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在美联储缴纳存款准备金的美国银行间的隔夜拆借利率。
FOMC每隔1.5个月左右会召开一次会议,设定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这个目标值就是所谓的“基准利率”。
美联储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使联邦基金利率向目标利率靠近,而美元的市场利率会自发地向联邦基金利率靠近。
金融危机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一直维持在超低的0-0.25%。
美联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分别为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实际上,准备金率相对比较稳定,调节贴现率的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公开市场操作则是目前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美联储可以调节市场资金的供需关系,引导市场资金价格趋近目标值,改变市场资金成本和规模,进而影响国民经济。
(二)美国货币政策制定的依据按照美国法律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充分就业和保持物价稳定,从历史规律看,美国对基准利率的调整确实与通胀和就业状况有较强的相关性。
从历史走势图看,美联储往往会在经济显示出过热(冷)趋势的初期就采取行动。
具体来看,在失业率持续下降至7%左右,CPI显示出加速上行的趋势时,美联储往往会加息,反之亦然,加(降)息明显作用于通胀和就业的时滞大约是1-2年。
二、美国国债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一)美国国债的特征与其他国家的国债不同,美国国债具有多重特征:1.美元无风险资产若不考虑国别风险,美国国债是无风险的。
所以当美国市场信用风险上升时,美元风险资产的投资者会转向美国国债。
2.美元流动性储备美元是国际支付和外汇交易的主要货币。
而美国国债具有低风险、高流动性的特征,因此各国常用美国国债替代美元作为美元流动性储备,例如我国持有美国国债就超过1.2万亿美元。
3.全球投资者的避险资产美国国债是全球违约风险最低、流动性最佳的资产之一,因此也成为很好的避险资产,当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出现动荡时,美国国债的买盘会增加。
美国的利率体系解析2010年08月12日12:05凤凰网财经11日凌晨,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计划通过将已经到期的抵押贷款担保证券重新投资到市场的方式来实现量化宽松,同时避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缩水。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到期的抵押贷款担保债券数量有限,加之美联储对经济的悲观预期,人们认为进一步的“印钞式”的量化宽松政策即将在不远的将来发生,因此引发了黄金价格短线的上涨。
美联储还声明将把利率控制在0-25%的超低水平内,那么,美联储是用什么手段来将利率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的呢?这个目标和购买债券有什么关联呢?这就是本文笔者想介绍的内容。
要了解美联储是如何控制利率的,要先从美国的利率体系谈起。
美国的利率包括再贴现率、国债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存、贷款利率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利率。
在这些利率当中,再贴现利率是最低的,因为它反映了中央银行对困难银行的优惠支持的政策。
而反映市场资金供求最基本的利率则是国债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是反映商业银行之间相互调节资金余缺的成本大小,而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是比不上政府的,借款给商业银行的风险比借款给政府的风险要大,所以同业拆借利率要高于国债利率。
同时,同业拆借利率又要低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因为,一方面,商业银行贷款给工商企业,工商企业的信用比不上商业银行,所以贷款利率要低于同业拆借利率;另一方面,同业拆借利率是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商业银行的盈利要求贷款利率要高于同业拆借利率。
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要高于国债利率,低于同业拆借利率,因为存款是公众将资金借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信用不及政府的信用,所以商业银行要给公众较高的利率,以补偿存款人承担的较大的风险,同时,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是其最基本的贷款成本,全部贷款成本还包括其他的各种费用,所以存款利率要低于同业拆借利率。
按照资产调整理论和财富选择理论,在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都保持稳定利率的情况下,整个利率结构就大体实现了均衡,此时中央银行的国债买卖就会打破这种均衡,从而将货币供给的效应传导至各种金融资产上,使得整个利率水平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其具体表现为,中央银行买进国债,国债价格上升,国债利率相应下降,这就拉开了国债利率与其他金融资产利率的差距,也就是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相对较低和利率相对较高,人们就会用高价出售国债的资金去购买其他价格相对较便宜的金融资产,也就是说,出售国债的资金将进入银行存款和同业拆借市场,随着这两个市场的资金变得充裕,这两个市场的利率也将下降,然后带动贷款利率的下降,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也渐次上升,其利率相应地在下降,货币供给增加的效应因此就在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上扩展开来,直至整个金融利率的水平都相应地下降,从而带动消费、投资和总需求的增加。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于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庄园达成,并于1947年正式成立。
该体系以美元为基础,旨在促进国际贸易和金融合作,稳定国际经济秩序。
以下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
一、布雷顿森林庄园会议背景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面临经济重建和货币稳定的巨大挑战。
大规模的战争造成了货币贬值、债务风险和破产浪潮,为了重建全球经济,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国际货币体系。
于是,布雷顿森林庄园会议应运而生。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 固定汇率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将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时将美元与黄金挂钩。
每个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保持稳定,并有权利将其官方货币兑换成黄金。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为了协调各国经济政策和提供紧急贷款,布雷顿森林体系设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IMF致力于维护各国的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并为会员国提供财务援助。
3. 世界银行的设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还建立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的主要目标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帮助它们实现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1. 稳定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全球货币体系的稳定提供了基础。
通过固定汇率机制及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之间的波动得到控制,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2. 促进经济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战后重建提供了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
世界银行的设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援助,帮助它们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3. 保障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为各国提供了紧急贷款和金融援助,帮助其应对金融危机和债务问题。
IMF的监督和调节功能有助于维护全球金融秩序并防止金融危机的蔓延。
4. 美元的霸权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美元霸权地位使得美国的经济和金融利益得以最大程度上实现。
布雷顿森林体系通俗讲解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名字听起来挺复杂的,但其实它就是个有趣的故事。
想象一下,二战结束后,世界就像个刚打完一场大仗的孩子,虽然赢了,但四处都是伤痕累累的战场。
各国都在想着怎么重建,经济也好,社会也罢,都急需一个靠谱的计划。
于是,一群国家的代表们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小镇布雷顿森林召开了一场盛大的会议。
你知道吗?这地方可真美,森林环绕,空气清新,真是谈事情的绝佳地点。
在那儿,各国代表们坐在一起,头脑风暴。
嗯,这就像是你和朋友们一起决定去哪里吃饭,最后决定的不是麦当劳,而是个大餐。
大家一致决定,得有一个稳定的货币体系。
想想看,如果每个国家都像个小孩子,随意换玩具,那可就闹翻天了。
于是,他们决定用美元作为国际交易的主角,真是个聪明的选择。
因为当时的美国经济可谓是风头无两,大家都想跟着美国走。
布雷顿森林体系可不仅仅是换个玩具那么简单。
它还有个“大招”——黄金。
会议上,大家决定把美元和黄金挂钩。
也就是说,美元可以换成黄金,这让美元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
想象一下,你把你的玩具换成了金子,那玩具的价值可就直线上升。
这种做法让各国对美元充满信心,纷纷使用它进行贸易。
那时的美元,简直就像是流行的潮牌,人人争相购买。
不过,这种美好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经济开始变化,特别是美国的经济有点儿“摇摆不定”。
一些国家发现,美元的供应量越来越多,但黄金却没增加多少。
于是,他们开始担心:“哎,美元还值不值这个价啊?”这就像是你买了一双新鞋子,但每次穿着都能看到它磨损的痕迹,心里总有点不踏实。
再后来,到了1971年,事情发生了大变化。
美国总统尼克松一声令下,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直接让美元“脱离了金本位”。
这就像是把那双磨损的鞋子扔进了垃圾桶,彻底不管了。
虽然当时大家都觉得有点懵,但也慢慢适应了。
货币开始自由浮动,大家都开始用“市场说了算”来判断货币的价值。
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在1973年正式结束,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五章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美国政府金融资本的胜利随着美国参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去,美国以其占据压倒优势的债权国地位获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控制权,当它在朝鲜战争后陷入几乎是从未间断的赤字时,美国利用这些国际组织对国际金融进行了转型,以此服务于他自己的利益。
美国为确保战后国内政治稳定所需的充分就业、经济稳定的社会,要求美国出口有不断扩大的国外市场。
其他国家——其工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如美国——不许以关税或者对货币的操纵来抵消它们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劣势。
为了防止他们采取抵消措施,美国带头组建了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前者是为了确保战后的固定汇率平价制,后者则作为其他国家加入基金组织的一种经济激励。
任何希望加入世行的国家都要同意加入基金组织,并同意清偿其欠外国的全部当前和未来的、官方政府的和由政府提供担保的债务,从而支撑起政府间贷款体系。
债权方面:1 “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的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
因此,美国外交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他们国家的盟友既继续购买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又在德国不做战争赔偿的情况下偿付他们各自欠美国的债务。
2 因此,美国带头组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此取代德国的战争赔款;作为一种机制,他们为盟国提供了制度化手段,维持它们对美国产品的需求并保障国际关系中黄金的纪律。
(美国借贷能力的基础是其货币黄金储备的扩大。
)3 假定这一次美国想让其贷款得到偿还,这就是做这件事情的恰当办法(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因为欧洲的战后借款主要是为重建融资,所以只有融资的项目有助于恢复欧洲的盈利基础,并且能够在不断提高的国内消费水平之上产生逐渐形成的出口盈余,那么这些借款就是自我分期偿还的。
因为这些贷款是用于生产目的的,而且因为为确保平稳处理外债清偿而建立的这些机构是多边的,所以美国的政府间借贷的可行性就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附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能够推荐具体的政策,由这些机构的成员国政府出于世界金融稳定的目的而加以执行。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关键术语/名词解释第一章1.总收入:一年中生产要素在生产商品与服务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2.普通股:简称股票,代表持有者对公司的所有权。
股票是对公司收益和资产的索取权。
3.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在一年中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4.总产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总量。
5.电子金融: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激发出的新的金融产品,并促进金融服务以电子化设备的方式提供给广大客户。
6.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7.物价总水平:一个经济社会中商品与服务的平均价格8.联邦储备体系(美联储):美国的中央银行,负责本国货币政策的实施9.利率:借款的成本或为借入资金所支付的价格10.通货膨胀率:物价总水平的增长率11.资产:其所有者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对它们的有效使用、持有或者处置,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那部分资产。
12.金融危机:金融市场出现混乱,伴随着资产价格的暴跌以及众多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的破产。
13.货币政策:对货币和利率的管理14.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X15.金融创新: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发展16.货币理论:该理论将货币数量的变动与货币政策和经济活动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展现了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是如何作用于总产出的。
17.债券:债务证券,它承诺在一个特定时间段中进行定期支付。
18.金融中介:从储蓄者手中吸收资金,并向需要资金的企业或个人提供贷款。
19.货币:在商品和服务支付以及债务偿还中被广泛接受的东西。
20.预算赤字: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中政府支出超过税收收入的差额。
21.预算盈余: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中税收收入超过政府支出的差额。
22.龄融市场: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在这个市场中,资金从那些拥有闲置货币的人手中转移到资金短缺的人手中。
23.经济衰退:总产出下降的时期24.财政政策:有关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决策25.证券:对发行人未来收入和资产的索取权26.经济周期:经济总产出的上升和下降运动27.外汇市场:货币兑换的场所,资金跨国转移的中介市场28.汇率:用其他国家货币表示的一国货币的价格29.失业率:可供雇佣的劳动力中未就业的比例第二章1.逆向选择:在交易之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问题(金融市场上是指那些最可能造成不利(逆向)后果即制造信贷风险的潜在借款人往往是那些最积极寻求贷款并且最可能获取贷款的人)。
布雷德体系基本内容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是在20世纪40年代所确立的布雷德森林体系,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之所以会确定美元的中心地位是由于二战后美国的强国地位,经济实力远超遭遇二战的英国(布雷德森林体系之前,英镑是国际结算货币)。
在20世纪60,70年代,由于美元是世界各国的结算货币,各国都需要储备大量美元来保持贸易的正常进行,以及债权债务的结算。
因此美元大量外流美国,美联储只能印制更多。
而美国也由于其他国家对美元的需求,进口大于出口,导致国际收支逆差,美元走弱。
布雷德森林体系是在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
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贸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
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
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
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1年8月15日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
布林顿森林体系内容摘要:1.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定义与背景2.布林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3.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影响与评价正文:1.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定义与背景布林顿森林体系,全称为“布林顿森林货币体系”,是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安排。
1944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林顿森林举行会议,确定了这一体系。
它主要由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构成,目的是为了维护国际货币稳定,促进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布林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布林顿森林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承诺将其货币美元与黄金挂钩,即每35 美元可兑换1 盎司(约28.35 克)黄金。
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可将其持有的美元兑换成黄金,从而确保美元的稳定与可靠。
(2)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可进行固定汇率兑换。
这意味着各国货币的汇率波动受到限制,从而降低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汇率风险。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角色:IMF 在此体系中担任重要角色,负责监督各国货币汇率、提供短期贷款以稳定各国货币汇率等。
3.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影响与评价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于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稳定了国际货币体系,降低了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
同时,它也使得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巩固了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然而,布林顿森林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其在20 世纪70 年代初面临黄金储备不足的困境,最终导致体系崩溃。
此外,体系中的固定汇率制度限制了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导致经济调整困难。
布林顿森林体系内容摘要:一、布林顿森林体系的背景和建立1.背景:二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混乱2.建立:1944 年布林顿森林会议二、布林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美元与黄金挂钩2.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3.固定汇率制度4.国际收支调节三、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和问题1.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3.固定汇率制度的僵化四、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崩溃1.美元危机2.1971 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3.1973 年布林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五、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启示1.货币体系的稳定重要性2.国际金融合作的重要性3.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助于经济稳定正文:布林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建立起来的一种国际货币体系,它的建立旨在稳定国际金融秩序,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布林顿森林体系的背景和建立二战后,国际金融体系陷入混乱,各国货币竞相贬值,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44 年,国际社会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林顿森林召开了会议,这次会议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林顿森林体系。
二、布林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布林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以及通过国际收支调节来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其中,美元与黄金挂钩是布林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这意味着美元的发行量和价值受到黄金储备的约束,从而确保了美元的稳定。
三、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和问题布林顿森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然而,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削弱,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变得越来越明显,这导致了许多国家经济的波动。
此外,固定汇率制度的僵化也使得各国在应对国内经济问题时陷入困境。
四、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崩溃20 世纪70 年代初,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导致美国国际收支恶化,美元面临严重的贬值压力。
1971 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林顿森林体系开始动摇。
1973 年,随着固定汇率制度的瓦解,布林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美国国债:收益率2009-06-03Buttonwood布雷顿森林体系Not so risk-free并非那么无风险May 28th 2009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There are questions about the long-term appeal ofAmerican Treasury bonds美国国债的长期表现令人怀疑LIKE London buses, big events in America’s Treasury market all seem to come at once. In a week when the Treasury auctioned more than $100 billion of notes and bonds, ten-year Treasury yields surged to their highest level in six months, despite a buy-back offer by the Federal Reserve. That will raise the cost offinance for companies and homeowners.就像伦敦巴士一样,美国债券市场的大事件都是毫无预兆就发生的。
在一周之内,财政部拍卖了多达1000亿美元的债权,尽管联储回购了一部分,十年期国库券的收益率一路飙升到6个月以来的最高点。
这会加重公司和家庭的财务成本。
All this activity was inevitable once the authorities decided to combine a huge fiscal deficit with quantitative easing (expansion of the money supply). It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a sharp rise in the gap between short and long rates. The ten-year yield has risen from 2.08% on December 18th to 3.70% on May 27th.一旦当权者决定将巨额的财政赤字和数量性政策(货币供给增加)相结合的时候,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是不可避免的。
伴随着债券发放而来的长短期利率之间的差距大幅增加。
十年期债券的收益从12月18号的2.08%上涨到了5月27号的3.70%。
Some of that rise in yields is undoubtedly due to investors switching back into shares on hopes that the global recession might end next year. But there have also been concerns about America’s long-term financial health. On May 27th Moody’s said it had no plans to reduce America’s coveted AAA debt rating. But on the same day John Taylor, a professor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 nd the creator of the Taylor rule on monetary policy, wrote in the Financial Times that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is now the most serious source of systemic risk.”收益率上涨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令人猝不及防的,因为投资者在寄希望于全球大萧条会在明年年底结束的基础上将投资转回了股票市场。
但是同样也存在着对美国长期财政健康度的担心。
5月27号,Mood y’s称他们还没有将美国的AAA级评级下调的计划。
在同一天,身为斯坦福大学教授同时也是货币政策上泰勒定律创建者的John Taylor在财经周刊上撰文称:美国政府现在处在最严重的系统风险的萌芽阶段。
On the surface, the worries seem odd. Is America likely to default on its obligations? No. To put it another way, if the world ever got into a state where America did prove unable to pay, lots of other assets would have defaulted first. Even though the American budget position is deteriorating rapidly, it is still a lot healthier than that of either Italy or Japan. Both countries have been carrying debt/GDP ratios of more than 100% for years without suffering a meltdown.从表面来看,这种担心让人觉得可笑。
美国有可能会不履行自己的责任吗?不会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世界陷入了一种连美国都被证实如法偿还债务的境地的话,会有大量的资产在此之前就首先被拖欠了。
尽管美国的债务情况在逐渐恶化,但他仍然要比意大利或是日本的债务状况健康的多。
几年来,意大利和日本的债务– GDP比率都维持在大于100%的水平却没有彻底垮台。
Governm ent bonds are generally regarded as risk-free in their home countries, because the government has the power to tax and to print money. Since America is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y, has the most liquid financial markets and operates the world’s premier reserve cur rency, the Treasury bond has been seen as the global risk-free asset.通常政府债券在本国内被认为是无风险的,因为政府掌握着征税和印制钞票的权利。
自从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拥有着流动性最强的金融市场以及操控着世界首要储备货币以来,美国国库券被认为是全球最无风险的资产。
But that status implicitly rests on the belief that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will not exploit its advantages to the full. The same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that seem appealing as a way of addressing domestic economic weakness also reduce the appeal of its debt to foreign investors.但是这种情况潜在的基础是一种对美国政府不会把自身的优势消耗殆尽的信赖。
在拉动国内经济走出低迷方面具有吸引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同样也削减了其债权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America does not formally need to default to penalise its creditors; it can simply let its currency decline. Short-dated Treasury bonds (those with a maturity of one-to-three years) have returned a healthy 18% in dollar terms over the last three years. But when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yuan that return dwindles to just 0.3%.从形式上看美国没必要用违约的方式来惩罚借贷方,只要很简单的将美元贬值就可以了。
在过去三年里,用美元计价的短期国库券(期限为1-3年的债券)健康程度恢复到了18%,但是兑换成人民币之后这种健康程度的恢复减少到了只有0.3%。
History is full of examples of sovereign nations failing to pay their overseas creditors in full. When push comes to shove, governments are unwilling to impose the required level of austerity on their voters. This happened in the 1920s Weimar Republic, which opted for hyperinflation rather than paying the reparations bill, and in 1930s Britain, which abandoned the gold standard in the face of the Depression. (Note the results of the recent referendums in California, where voters rejected all budget-balancing proposals.)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主权货币国家沦落到要全额支付其海外借贷方的地步。
当努力争取变成强制要求时,政府不愿意将这种节衣缩食强加到他们的选民身上。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魏玛共和国,他们选择了超级通货膨胀而不是支付赔款账单,同样的例子是20世纪30年代在面对大萧条时弃用了金本位制的英国,(请注意一下最近在加利福尼亚进行的全民投票,选民否决了赤字平衡的计划)In countries that are frequent offenders, including those in Latin America, foreign creditors have in the past demanded that government debt be denominated in a foreign currency. America has been able to borrow in dollars. However, for foreign investors, that means Treasury bonds are not risk-free at all.在包括拉丁美洲国家这样经常出问题的国家里,国外债权人过去的做法是要求政府债券以外币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