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高血压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5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治疗一、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分类与定义高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重要并发症。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包括:①透析高血压,透析过程中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升高15mmHg以上;②透析间期高血压,非透析日血压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居家自测血压连续6个非透析日早晨和夜间平均BP≥135/85mmHg、动态监测血压非透析日24h平均BP≥130/80mmHg,非透析日诊室BP≥140/90mmHg)。
二、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1.残肾功能丧失和钠盐摄入过多等引起的水钠潴留,导致容量负荷过重。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
3.交感神经兴奋。
4.氧化应激与微炎症状态。
5.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6.睡眠障碍。
7.药物影响:红细胞生成刺激素、环孢素、他克莫司、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8.血液透析对降压药物体内代谢的影响。
9.其他:三、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治疗在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容量控制、降压药物选择应用以及透析间期的血压管理,控制透析高血压。
控制高血压的工作流程见图19-1。
图19-1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的工作流程(一)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类型1.对于合并高血压的血液透析患者,应连续3个透析日和非透析日的周期评估患者非透析日及透析日,透析前、透析过程中和透析后的血压,绘制患者血压波动曲线,明确高血压的临床类型。
2.血液透析相关高血压的病因与临床类型依据患者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及透析间期的血压特征分为:①高-下降-正常-高型:患者透析前高血压,透析过程中伴随超滤增加血压逐渐降低,透析结束时血压正常,透析间期(非透析日)血压逐渐升高;其主要病因是患者容量负荷增多。
②高-下降/低-低-高型:患者透析前高血压,透析过程中伴随超滤增加血压逐渐降低,并发生低血压,透析间期血压逐渐升高;其主要病因是患者容量负荷增多的基础上,透析过程中溶质清除过快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血管内液体再充盈不足,且合并心力衰竭或交感神经反应性不足,引发透析低血压。
血液透析高血压血液透析中出现高血压的原因有:1、失衡综合症2、硬水综合征或高钙透析液3、脱水可能导致血液透析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浓度增加4、低钾或无钾透析液5、降压药物的清除此血液透析病人血压高的原因通常见于超滤不充分,还有高肾素性,透析过程中的高血压往往见于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性增强。
建议增加超滤量,调整干体重,并且加用血液透析中不能滤出的降压药血透后出现高血压怎么办当液透析并非万能的,长期依赖透析会产生各种并发症,且会使肾脏逐渐丧失功能,不利于肾脏的修复与肾病的治疗。
医生:病人多大年龄,透析多久了,患者:透析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医生:专家提醒: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该紧急透析:①高血钾大于6.5毫摩尔/升。
②水潴留造成的高度浮肿、心衰、肺水肿、脑水肿,用药物治疗无效③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压。
④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血PH小于7.2)⑤并发心包炎、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神志恍惚、嗜睡、昏迷、抽搐、精神症状等。
患者:透析的患者多是什么患者?什么原因要进行透析?医生:得了尿毒症,尿毒症患者想要延续生命的愿望都倾注在透析上了。
而透析也确实能为尿毒症患者求得一丝安慰:恶心呕吐的症状减轻了;身体浮肿消下来了;血肌酎有所下降了;胸闷心慌等情况也有所改善了。
问题是,在顶着巨额医药费用的重压下,透析后短时间内身上的症状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可没多久这些症状将又会再次出现。
如果对每次出现的危及生命的这些症状用透析进行处理,好像也是一条可行的治疗方法,于是采用西医手段治疗尿毒症就规定患者一定要定期进行透析。
可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即便终身有条件维持透析治疗,可透析后症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密集,每周一次,改为一周两次、三次;还多了好多新症状出现,尿量越来越少了、甚至到最后没尿了,越来越没有食欲了,身体越来越消瘦了,骨质变得更疏松了,还经常有昏睡、甚至昏迷的现象出现。
患者:24岁,刚开始做。
平时饮食该注意什么,比如吃什么水果或食物。
血液透析患者如何控制高血压一、透析病人高血压的发生原因1.水和盐份摄取过多。
约80%的透析高血压是由于水和盐份摄取过多所致,因此要控制高血压首要任务控制水和盐的摄入。
2.肾素分泌增加。
3.因饮食过量、肥胖引起动脉硬化。
4.精神上压力紧张或心理因素。
5.降压药物的清除。
6.交感神经活性过高。
7.透析中钠离子浓度太高。
(5.6.7.在透析中较常发生)二、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危害1.动脉硬化、心脏肥大、猝死、心力衰竭。
长期严重高血压使全身动脉硬化加速、特别是出现冠心病,同时心脏负担加重,出现心脏肥大、扩张就被像吹大的气球一样,最后出现收缩无力,心力衰竭、动则气喘、不能平卧等。
有一部分尿毒症者在家突然病情发作,表现为忽然发生呼吸、心跳停跳,意识丧失,并常于1小时内死亡,这就是猝死,临床上最为紧急的状态。
高血压致左心室负荷增加,而致左室肥厚,易患心律失常、冠心病,是猝死的高危因素。
2. 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容易形成脑动脉瘤,从而发生脑出血。
高血压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并发脑血栓的形成。
3.透析不充分。
高血压者在透析过程中常因血压剧烈变化而出现各种不适,如在透析中常有低血压和抽筋发生,许多病人因为这些症状发生提早要求停止透析。
4.加重贫血。
由于血压太高,不能用促红素治疗贫血,导致贫血加重,易诱发心脏衰竭。
三、盐份的摄取和高血压的关系1. 盐份摄取后,体内渗透压上升,经由大脑发出口渴的讯号;之后液体的摄入,细胞外液会增加,身上水份也就增加。
2. 由于肾功能不好,肾已经减少了70% 盐份的排泄,因此会造成高血压。
3. 在早期,细胞外液扩张。
在晚期,整体的周边血管阻力上升而造成高血压。
4. 盐分的摄取会造成难以抵抗的口渴和喝水动机。
5. 透析间期体重的上升主要原因于盐分而非水分的摄取。
6. 体液容量的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无论有无高血压),也是造成高血压的主因。
7. 透析中的低血压是因为脱水的速率高于再灌流的速率,而非因为已达干体重了。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及处理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及处理1.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症,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尤其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定义、原因、分类以及处理方法。
2.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在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状态。
3.高血压的原因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产生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液体超负荷:血液透析患者可能由于水分摄入过多或透析效果不佳导致液体超负荷,进而引起高血压。
- 高盐饮食: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增加体内的钠离子浓度,导致体液潴留,增加心脏负荷,进而引发高血压。
- 血管壁增厚:血液透析患者常年存在尿毒症状态,尿毒症会导致血管壁增厚,从而增加外周阻力,引起高血压。
- 神经内分泌异常:血液透析患者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受损,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血管收缩,引发高血压。
4.高血压的分类根据高血压的病因和机制分类,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液体超负荷型:由于液体摄入过多或透析效果不佳导致液体超负荷,引发高血压。
- 高盐饮食型:摄入过多的盐分导致体液潴留,增加心脏负荷,引起高血压。
- 血管壁增厚型:尿毒症导致血管壁增厚,增加外周阻力,引发高血压。
- 神经内分泌异常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引起高血压。
5.高血压的处理方法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控制液体摄入量:正确评估患者的液体平衡状态,控制摄入液体的量,避免液体超负荷。
- 限制盐分摄入:血液透析患者应限制每日盐分摄入量,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高盐食物。
-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降压药物,并根据患者的生理参数进行调整。
- 控制体重:合理控制患者的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
- 患者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高血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供饮食指导和生活方式建议。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相关研究报告、医学文献引用、诊断和治疗指南等内容。
什么是透析过程中的高血压?
是指一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升高,即透析开始或进程中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升高超过15mmHg,并且这一现象并不能随着血液透析脱水的增加得到有效改善。
透析过程中为什么会发生高血压?
有不少透析朋友经常会问:我在家里血压基本正常,怎么一透析就会发生血压升高,而且越透越高,可能有以下原因:
1、有些患者精神紧张,恐惧可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分泌一些激素,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使外周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
2、使用较高钠或钙浓度的透析液,有促进血压升高的作用。
3、透析过程中输注全血、血浆和白蛋白过快,也会使血管内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4、超滤脱水过多、过快,使血管内容量迅速减少,发生血液浓缩,血浆肾素水平升高,一些收缩血管的因子水平升高,有可能引起高血
压。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管理的进展摘要:血液透析主要适用于终末期肾脏病、急性肾损伤等疾病,其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的物质与水分。
而高血压是其中常见的并发症,若控制不好会导致患者全身动脉硬化加重,心脏动脉硬化加重,会出现心脏肥大、心力衰竭,严重者还可能并发脑血栓形成。
因此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其高血压进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研究了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管理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血压;应用进展前言血液透析是指将血液引出体外,经过带有透析器的体外循环装置,清除血液中有害的物质与水分。
其能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或毒物,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的平衡。
高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其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高血压问题,相比其他的并发症而言,症状并不严重,但若诱发了心血管疾病,就会给患者带来较高的死亡率。
因此,高血压本身的症状虽然不严重,但是危害极大,就需要控制。
本文研究了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管理措施的应用进展,具体如下:1.循证饮食管理循证饮食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制定饮食计划的过程,结合患者以往饮食习惯与现在实际情况,重新制定有效饮食方案的管理正确方法。
具体方法为:(1)找出问题。
通过分析患者状况和查看患者数据来确定具体问题,根据张亚真[1]等研究表示,血液透析并发高血压对饮食造成影响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相关营养知识匮乏;厌食;血液透析过程中致使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丢失;激素水平失衡等。
(2)循证支持:结合找出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患者自身情况等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还需咨询营养师对方案进行再完善,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
(3)饮食管理:饮食应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多吃富含钙、钾、镁的食物,少盐、少吃动物脂肪,戒烟、限酒为原则。
(4)营养管理:根据患者的体重、个人口味、相关生化检测值以及每周的卡路里和蛋白质消耗量,制定个性化饮食,通过肠内营养补充、口服营养补充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
顽固性高血压(R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50%—90%。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顽固性高血压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可以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异常,是导致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目前,未被理想控制的高血压是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的主要影响因素。
什么是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是指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持续升高,难以通过常规的降压手段控制,并伴有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
其诊断标准一般定义为:在规律透析至少3个月后,每周透析至少3次,每次透析4小时的情况下,患者血压仍然持续升高,且收缩压大于16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
影响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的因素容量负荷增加透析中水分和盐分清除不足导致血容量增多,特别是肾功能受损时,排钠能力下降,钠潴留引发血压上升。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肾功能受损导致肾素分泌增加,引发血管收缩和钠潴留,进而血压上升。
交感神经兴奋肾功能受损伴随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上升。
内皮功能受损长期肾脏疾病影响内皮功能,导致血压升高。
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的预防降压药物治疗降压药物治疗是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使用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对于难以控制的血压,可采用三药联合方案,如ACEI或ARB+CCB+噻嗪类利尿剂。
新型药物如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富马酸比索洛尔也被逐渐应用于临床。
血液透析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透析方案,如增加频率、延长时间、使用不同透析液和调整钠离子浓度。
当规律透析效果不佳时,可结合血液滤过、血液灌流等联合治疗,以清除体内的多余水分和代谢产物,减轻容量负荷。
控制体重控制饮食中钠、钾等物质的摄入量,以减轻容量负荷。
选择优质蛋白质(0.3—0.6克/天),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并配合α酮酸治疗。
同时,合理饮食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代谢紊乱,从而降低血压。
---------------------------------------------------------------最新资料推荐------------------------------------------------------ 血液透析相关高血压的治疗对策(精品) 血液透析相关高血压的治疗对策血液透析相关高血压是指在血液透析充分的状态下,(MAP) 106mmHg (即收缩压大于 140mmHg,舒张压大于 90 mmHg, 1mmHg=0.133 kPa)。
在平均 44h 动态血压监测中,血透患者收缩压135mmHg,舒张压85mmHg。
根据 HEMO研究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大于 70%,服用降压药占 75%,其中 72%以上的患者服用降压药后血压未能降至正常。
部分患者经合理联合应用 3 种以上降压药,血压仍不能控制在正常水平,临床上称之为难治性高血压(5%)。
患者透析前平均动脉压 1 透析充分时药物治疗指征根据K-DOQI 指南,推荐透析前血压控制在140/90mmHg,透析后血压130/80mmHg。
1.1 相对指征,推荐早期用药(1) MAP 超过98~106mmHg,患者已接受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无贫血,无左心室肥厚(LVH)。
(2)透析前 MAP 超过 98mmHg,伴 LVH。
1.2 绝对指征,必须药物治疗(1)透析前 MAP 超过 106mmHg。
(2)透析前 MAP 超过 98~106 mmHg, EPO 治疗中仍有贫血或1 / 9伴 LVH。
2 血液透析相关高血压发病机制 2.1 水钠潴留MHD 患者几乎无残余肾功能,如果不能控制水钠摄入,透析不能有效清除体内多余水分致使水钠失衡,细胞外液及体液容量增加。
心输出量增多,外周血管阻力增高,从而导致血压升高,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
2.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跃有 5%~10%患者经充分透析已达到干体重,高血压仍不能控制,脱水越多血压反而更高,而双肾切除,阻断 RAAS 轴后,血压能奇迹般地得到控制,这部分患者高血压与 RAAS 活性增高有关。
血液透析高血压
血液透析中出现高血压的原因有:
1、失衡综合症
2、硬水综合征或高钙透析液
3、脱水可能导致血液透析某些缩血管活性
物质浓度增加4、低钾或无钾透析液5、降压药物的清除
此
血液透析病人血压高的原因通常见于超滤不充分,还有高肾素性,透析过程中的高血压往往见于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性增强。
建议增加超滤量,调整干体重,并且加用血液透析中不能滤出的降压药
血透后出现高血压怎么办
当液透析并非万能的,长期依赖透析会产生各种并发症,且会使肾脏逐渐丧失功能,不利于肾脏的修复与肾病的治疗。
医生:病人多大年龄,透析多久了,患者:透析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医生:专家提醒: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该紧急透析:①高血钾,大于6.5毫摩尔/升。
②水潴留造成的高度浮肿、心衰、肺水肿、脑水肿,用药物治疗无效。
③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压。
④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血PH小于7.2)⑤并发心包炎、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神志恍惚、嗜睡、昏迷、抽搐、精神症状等)。
患者:透析的患者多是什么患者?什么原因要进行透析?医生:得了尿毒症,尿毒症患者想要延续生命的愿望都倾注在透析上了。
而透析也确实能为尿毒症患者求得一丝安慰:恶心呕吐的症状减轻了;身体浮肿消下来了;血肌酐有所下降了;胸闷心慌等情况也有所改善了。
问题是,在顶着巨额医药费用的重压下,透析后短时间内身上的症状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可没多久这些症状将又会再次出现。
如果对每次出现的危及生命的这些症状用透析进行处理,好像也是一条可行的治疗方法,于是采用西医手段治疗尿毒症就规定患者一定要定期进行透析。
可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即便终身有条件维持透析治疗,可透析后症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密集,每周一次,改为一周两次、三次;还多了好多新症状出现,尿量越来越少了、甚至到最后没尿了,越来越没有食欲了,身体越来越消瘦了,骨质变得更疏松了,还经常有昏睡、甚至昏迷的现象出现。
患者:24岁,刚开始做。
平时饮食该注意什么,比如吃什么水果或食物。
透析前后我应该注意什么医生:要注意饮食清淡精蛋白饮食,现在贫血吗身体浮肿吗。
由于尿毒症病人及家属对透析疗法很陌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压力大,因此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和解释使
其了解透析的必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透析前应尽量消除病人的恐惧和紧张心理。
患者:恩,贫血的,哪些水果吃了比较好啊医生:恩病人是您什么人呢,水果不能吃香蕉类含血钾比较高的水果。
透析患者应测量每日排尿量,每日水分摄取为每日尿量+500毫升水分,吃的稀饭、面条,含有很多水分,要严加控制。
透析患者不要吃太咸的东西,以免增加饮水量。
患者:苹果,梨可以吃吧专家点评微化中药渗透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肾病,一方面针对高血压病的特点改善各级血管,另一方面针对受损肾脏进行修复,从而验证了“治症先治病,病愈症自消”的治疗理念:(一)改善各级血管,从根本上降低血压。
经过微化加工后的中药中有大量血管舒张因子存在,这些血管舒张因子进入微细血管内与血管紧张因子发生协同作用,使全身和肾血管变得张弛有度,故而缓解了血管因舒张不足、紧张过度造成的高血压。
(二)修复受损肾单位,改善肾功能,微化中药渗透疗法一旦进入体内,就会直接对准肾脏病灶(免疫复合物、硬化的肾小球等)这个目标,释放出中药活性物质,对免疫复合物,以及病变组织进行修复。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高血压的患者,还是尿毒症或者其他肾病患者,都应该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而已经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则应采取正规有效的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血透与顽固性高血压
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增高几乎是普遍现象。
统计2535例血液透析病人,86%合并高血压,尽管大多数病人服用降压药,仅30%的病人血压控制满意。
血液透析病人高血压的特点:透析后血压逐渐降低,直至次日清晨,然后逐
渐升高。
正常人夜间血压降低,透析病人夜间血压仍高,导致患者心血管预
后不良。
透析相关性高血压的原因:1、肾衰竭使患者体内水潴留。
2、患者
体内血管收缩物质分泌增加。
3、治疗贫血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导致血压升高。
4、心血管硬化。
患者限盐、限水、服用三种降压药,血压仍然很高的顽固性高血压,延
长透析时间或增加透析次数是有效的方法:1、每周透析三次,每次8小时:
高血压发生率低,缺点是占用了大部分白天时间。
2、每周透析三次,每次夜
间8小时:适用于严重高血压,心衰患者。
3、短时每日透析:每次透析2h,每周6次。
4、每日夜间家庭透析:每夜透析8h,每周透析6次,睡眠质量
不会降低,反而改善。
每日透析(国外较多)患者,降压药片数减少8.8倍,90%的病人停用降压药血压正常,心功能改善,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血液透析相关高血压的治疗对策
血液透析相关高血压是指在血液透析充分的状态下,患者透析前平均动脉压(MAP)106mmHg(即收缩压大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90 mmHg,1mmHg=0.133 kPa)。
在平均44h动态血压监测中,血透患者收缩压135mmHg,舒张压85mmHg。
根据HEMO研究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MH
血液透析相关高血压是指在血液透析充分的状态下,患者透析前平均动脉压(MAP)>106mmHg(即收缩压大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90 mmHg,1mmHg=0.133 kPa)。
在平均44h动态血压监测中,血透患者收缩压>135mmHg,舒张压>85mmHg。
根据HEMO研究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大于70%,服用降压药占75%,其中72%以上的患者服用降压药后血压未能降至正常。
部分患者经合理联合应用3种以上降压药,血压仍不能控制在正常水平,临床上称之为“难治性高血压”(5%)。
1 透析充分时药物治疗指征
根据K-DOQI指南,推荐透析前血压控制在<140/90mmHg,透析后血压<130/80mmHg。
1.1 相对指征,推荐早期用药
(1)MAP 超过98~106mmHg,患者已接受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无贫血,无左心室肥厚(LVH)。
(2)透析前MAP 超过98mmHg,伴LVH。
1.2 绝对指征,必须药物治疗
(1)透析前MAP 超过106mmHg。
(2)透析前MAP 超过98~106 mmHg,EPO治疗中仍有贫血或伴LVH。
2 血液透析相关高血压发病机制
2.1 水钠潴留
MHD患者几乎无残余肾功能,如果不能控制水钠摄入,透析不能有效清除体内多余水分致使水钠失衡,细胞外液及体液容量增加。
心输出量增多,外周血管阻力增高,从而导致血压升高,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
2.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跃
有5%~10%患者经充分透析已达到干体重,高血压仍不能控制,脱水越多血压反而更高,而双肾切除,阻断RAAS轴后,血压能奇迹般地得到控制,这部分患者高血压与RAAS
活性增高有关。
特别是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使血管平滑肌收缩,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长期作用使血管对降压药的反应性降低,血管顺应性降低,加重收缩期高血压和血管损伤致局部缺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使血压下降。
2.3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高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常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压力反射弧感受器受损,即对正常压力反射感受阈值增高,使传入神经阻滞。
MHD患者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高,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升高及神经肽γ浓度增加,这可能与神经元摄入减少有关。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高与血管阻力和血压升高有关。
2.4 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
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酷似硅巴因,可能与MHD患者钠敏感、低肾素性高血压有关。
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可能产生于下丘脑或肾上腺皮质,能减少肾脏钠重吸收,但可抑制钠-钾-ATP酶,使细胞钠离子浓度增高,钙离子外流受抑制,平滑肌钙浓度增加,血管张力增高。
2.5 内皮衍生因子
内皮细胞具有强大内分泌活性,可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为调节血管张力活性物质之一,内皮素(ET)则具有收缩和促进细胞增生活性,MHD血压增高与NO 不足和ET过多有关。
2.6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相关性高血压的可能原因:
(1)贫血纠正后,血细胞压积升高引起全血粘度增加,导致总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2)组织供氧改善,低氧性血管舒张作用消失。
(3)EPO直接缩血管作用。
(4)EPO能增加血小板胞质内游离钙的释放,使血管平滑肌摄取钙增加,导致血管张力增加或使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增加。
(5)EPO可使MHD患者ET升高。
(6)EPO能作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因子,促使血管肥大和功能改变,抑制NO 的释放。
2.7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