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商标的中英文名称看商标的英汉翻译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89.02 KB
- 文档页数:2
商标的英汉翻译研究Introduction商标是企业或个人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形象的象征。
在中国,人们一般将商标翻译为“商标”或“商号”,但在英语中,商标的翻译有很多种,包括trademark、brand、logo、symbol等等。
商标是文化、法律、经济等多方面的交融,因此在翻译商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错误。
商标的分类在翻译商标时,首先需要了解商标的不同分类,因为不同的商标翻译可能存在差异。
按照商标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商标、宣传品牌的商标、科技商标和善意商标等。
而按照商标名称的构成可以将其分为文字商标、图形商标、文字加图形商标、三维商标和声音商标等。
商标的英汉翻译1. TrademarkTrademark是商标的英文翻译之一,是最常用的商标词汇。
它是由trade(贸易)和mark(标记)两个单词组成。
在商标的注册、转让和保护等方面,它均被广泛使用。
与此对应的中文翻译是“商标”。
2. BrandBrand是指品牌,是商业活动中对一个产品或服务的形象和品质的总称。
它是通过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等手段来营造的,是商业行为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在商标的翻译中,brand通常被翻译成“品牌”。
3. LogoLogo是商标中的图形标志,用于标识产品、公司或服务。
它往往被设计成具有特定的形状、颜色和样式,以便轻易辨认。
Logo最基本的作用是在企业形象、广告和标识中进行界定,因此在翻译中常常被翻译成“标志”。
4. SymbolSymbol是商标的另一种英文翻译,它的含义与logo有些相似,但更广泛。
Symbol可以是任何一种图形或符号,如字母、数字、图形、颜色或其他特殊的形式。
因此,将symbol翻译成“标记”或“符号”都可以。
商标翻译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 意译与直译商标中有些名称使用了中国特色的词语,如赛虎、招财猫等。
这时,如果直接将其翻译成英文,则可能无法传达其中的文化内涵,因此应该根据词语的本意进行适当的意译。
国外汽车商标的翻译作者:何春霞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第08期【摘要】商标是商品的名片。
商标翻译直接影响着商品的全球化市场。
了解国外汽车商标命名的特点,探讨商标翻译方法,通过翻译的沟通对话,促进汽车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汽车商标命名翻译文化传播一、引言汽车商标是用来传递信息的符号,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正如世界知名营销大师艾·里斯所言:一个好的名字在销售成绩上能有千百万美元的差异。
在不良名称上只有负的财产价值。
可见,商标对于商品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商标兼具经济和文化双重身份,当它随着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时,其文化属性使自身进入了跨文化领域,商标的发出和接受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和信息的传递。
汽车商标的成功翻译就是两种语言文化对话和协调的过程。
二、汽车商标的命名特点1.以专有名词命名。
专有名词是表示人、地方和事物的特有名词。
汽车商标多以其创始人或是知名人物的名字命名,既达到纪念的目的,也凸显了西方突出个体本位的价值观,体现企业个性。
据英国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2017年全球最有价值汽车排行榜显示,分列状元、探花的丰田和奔驰都是以创始人的姓氏Kiichiro Toyoda、Kark Frederick Benz命名。
丰田旗下有一款车名为SIENNA,吸引无数车迷。
因为商标以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为名,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更被人们钟情地称作有一种风景叫锡耶纳,足以见证其魅力。
购买者驱车驾驶,畅游属于自己无限美好的风光,岂不快哉!2.以神话人物命名。
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摇篮。
里面的很多典故、人物也备受汽车商标的青睐。
大众辉腾(Volkswagen Phaeton)是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顶级豪华轿车。
Phaeton是太阳神赫利俄斯(Helios)和克吕墨涅(Clymene)的私生子,象征勇往直前、挑战进取的精神,彰显了本款车低调奢华有内涵的精髓。
另外,本田汽车Odyssey沿着荷马史诗的足迹,设计了这款颇具欧洲冒险情结、浪漫舒适风格的汽车。
商标名英汉翻译中的技巧商标是将某商品或服务标明是某具体个人或企业所生产或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显著标志”。
商标是文字、图形、字母、数字、声音、三维标志和颜色等要素的组合。
而就汉英翻译而言,商标名的构成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有象征含义的名词。
譬如“马可波罗”瓷砖,即是以人名作为其商标名。
二是常用词,即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譬如“7-11”便利店,即是以数词为其商标命名,藉以标榜其营业时间由上午7时至晚上11时,当然现在已是全天候营业。
三是coined words(新造词),即创始人自己造出的新词,作为其商标名。
商标名翻译现存的问题至今汉英商标名的翻译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原因在于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词的多种含义、译者的能力、风俗习惯、文化等。
譬如,就词的多重含义而言,有一款“帆船”地毯,一开始其商标名直译为“Junk”,但单词Junk不仅有帆船的含义,还有垃圾的意思。
于是,后来改名为“Junco”(灯芯草雀)。
再如,就文化而言,国货知名品牌“大白兔”奶糖,其英文商标名为“White Rabbit”,但在西方有些国家,由于在某种程度上,兔子吃草,破坏了畜牧业,并不是讨喜的动物。
常用的汉英商标名翻译方法一是直译法。
即词对词的直接翻译。
例如,国产家电“小天鹅”洗衣机,其英文商标为“Little Swan”。
国外的汽车品牌“Beetle”,其中文商标名为“甲壳虫”,体现了车外形和性能似甲壳虫,轻便快捷。
二是音译法。
即根据其发音特点而翻译。
例如,知名的香水品牌“Chanel”,其中文商标为“香奈儿”。
儿童的天堂“Disney”,其中文译名为“迪士尼”。
英国的香烟品牌“Marlboro”,其中文译名为“万宝路”。
美国著名的体育用品制造商“Nike”,其中文商标为“耐克”。
如果大家稍加留意,会发现许多音译的商标名。
三是意译法。
基于其所代表的含义而翻译。
比如,国产护肤品“佰草集”,其英文商标为“Herborist”(草药医生)。
英汉品牌名称的差异分析及互译方法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英汉品牌名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差别:取材来源不同;音节数目不同。
针对这些差异,提出了英汉品牌名称的互译的方法。
标签:品牌名称差异分析互译方法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大量的外国商品纷纷涌入中国市场。
我国的产品也不会示弱,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争取较大的市场份额。
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成功地翻译品牌名称,把它介绍给目标市场的消费者,使他们认可、接受,并激发其购买相关的商品,成为重中之重。
笔者认为,要想成功地对品牌名称进行英汉互译,应先了解英汉品牌之间的差异。
一、英汉品牌名称的差异分析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及其所处文化的差异,英汉品牌名称主要有两个方面差异:一是取材来源的不同;二是音节数目的不同。
1.英汉品牌名称的取材来源不同品牌名称的取材来源一般分为普通名词、专用名词、缩略词和杜撰的词汇。
英汉商品的品牌名称都使用普通名词,但在专用名词的使用上表现为不同的倾向,即:英语品牌名称倾向于使用人名,较少使用地名,而汉语品牌倾向于使用地名,尤以名胜风景地名居多。
目前中国较著名的品牌名称中,取材于人名的虽然有一些,如:“张小泉”(剪刀)、“李宁”(运动服),但所占比例很小。
而取材于地名的汉语品牌名称比比皆是。
如:“北京”(吉普)、“青岛”(啤酒)、“九华山”(啤酒)等等。
相比较而言,英语品牌名称中,取材于人名的,尤其是公司创始人或产品的发明者名字的品牌名称非常多,取材于地名的商标品牌名称较少。
如“Goodyear”是为纪念硫化橡胶发明人Charles Goodyear给一种轮胎起的品牌名称。
”Boeing”(飞机)取自于该飞机创始人William Edward Boeing的名字。
究其根源,由于儒教的影响,中国文化重视个体与周围群体的协调关系,强调群体观念,不提倡个人主义。
所以中国人给产品确定品牌名称时,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选用地名,尤其是自然景观名称,而使用人名的却寥寥无几,使用人名作为品牌名称有标榜自我之嫌。
中英商标特点及翻译方式总结中英商标翻译方式总结如下:1.直译法:直译法是将商标的名称、标志、口号等直接翻译成目标语,保留商标原有的意思和特点。
这种方式适用于商标名称短小、字面意思容易理解的情况。
2.意译法:意译法是根据商标的含义和特点,将其意思翻译成与之相近或相对应的目标语词汇或表达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商标名称比较长,或字面意思不容易理解的情况。
3.合成法:合成法是将商标的名称或标志中的词汇、字母等合成一个新的词或组合,同音近音或形象地与目标语相对应。
这种方式适用于商标名称比较独特,难以直译或意译的情况。
4.转换法:转换法是通过转换商标名称或标志中的词汇、字母等,使其在目标语中具有相似的音韵特点。
这种方式适用于商标名称或标志中包含有目标语中不存在或很少使用的词汇或字母的情况。
5.拆分法:拆分法是将商标名称或标志中的组成部分分开翻译,然后再组合起来,使其在目标语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意思和特点。
这种方式适用于商标名称或标志中包含多个词汇或标志的情况。
1.语言特点:中文商标通常使用汉字,具有丰富的象形意义和文化内涵;英文商标通常使用拉丁字母,具有简洁明了和通用性强的特点。
2.表达方式:中文商标常使用单个汉字、词组或成语来命名,寓意深远,引人共鸣;英文商标通常采用单词、短语或合成词来命名,注重简洁、连贯和易于发音与记忆。
3.声音特点:中文商标常强调韵律美和音韵效果,比如通过押韵、起双关语或使用谐音的方式来设计商标名称;英文商标通常注重发音的清晰流利和强调特定的音节或字母组合。
4.文化符号:中文商标常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图案来设计,如龙、凤、山水等,以体现品牌的中国特色;英文商标则更注重形象的直观表达,通常使用具有辨识度的标志图案和图形元素。
5.全球适应性:中文商标通常需要进行意译或转写,以便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接受和使用;英文商标则具有全球通用性,无需进行太多调整即可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应用。
总体而言,中英商标的翻译方式需要兼顾保留原有意义和特点,以及适应目标语言和文化环境的要求。
顺应论视角下外国汽车品牌名称的英汉翻译摘要:本文将以语言顺应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国外汽车品牌命名的特点以及国外汽车品牌名称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结合实际例子,研究了翻译时的语音、语义和文化上的顺应与变通。
引言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翻译外国汽车品牌名称时,考虑到文化背景、语音特征和品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在名称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顺应本族语言和文化的原则,同时也要兼顾品牌本身的特点和对目标语言市场的适应性。
为当前我国汽车品牌名称翻译提供一定的启示,并对未来的汽车品牌名称翻译进行展望。
1语音层面的翻译策略在语音层面的翻译策略主要是为了符合汉语语音的特点, 使消费者易于接受和理解译名。
具体来说,有以下策略:(1)音节数量和音节的组合策略: 汉语中每个词语的音节组合和数量都有特定的规律和习惯,因此在汽车品牌名称的翻译中也要遵循相应的规律。
例如,“雷克萨斯”是由“Lexus”音译过来的词语,这个名称采用了音译的方式并添加了一些汉字,以符合汉语语言的习惯。
由于“雷”、“克”、“萨”三字都相当于英文单词中的一个音节,因而采用这个名称十分符合语音顺应的原则。
(2)语音的浊音清音组合策略: 汉语中的浊音清音组合在发音时有明显的变化,为了让消费者在听到译名时能够正确理解其意义,翻译时需要考虑这些音的组合。
比如,福特(Ford)在翻译为中文时,采用了“Fú Tè”的译名,其中清音“Tè”与浊音“Fú”形成浊音清音组合,符合汉语语音规律,易于发音和理解。
(3)注重语调和语势策略: 汉语语调和语势对中文译名的发音和理解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翻译品牌名称时,应考虑到品牌名称在汉语中的语调和语势,以便消费者在发音时符合习惯,更容易接受和记忆。
例如,宝马在翻译为中文时使用了“Bǎo Mǎ”的译名,采用了汉语双音节的命名方式,符合汉语的音韵和语调特点,易于被消费者发音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