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第三-四章
- 格式:ppt
- 大小:11.55 MB
- 文档页数:87
全新新婚姻法协议离婚2024年合同目录第一章:总则1.1 合同目的与适用范围1.2 定义与术语解释1.3 法律适用与解释原则第二章:双方基本信息2.1 甲方基本信息2.2 乙方基本信息2.3 婚姻状况与子女信息第三章:财产分割3.1 共同财产的确定3.2 财产分割的原则与方法3.3 特定财产的处理第四章:债务处理4.1 共同债务的确定4.2 债务分担的原则4.3 债务清偿的安排第五章:子女抚养5.1 子女抚养权的确定5.2 抚养费用的分担5.3 子女教育与医疗安排第六章:生活帮助与补偿6.1 生活帮助的提供6.2 经济补偿的条件与方式6.3 补偿金的支付与期限第七章:离婚手续7.1 离婚登记的程序7.2 离婚证明的提供7.3 离婚后户口的处理第八章:违约责任8.1 违约行为的认定8.2 违约责任的承担8.3 违约赔偿的计算方法第九章:争议解决9.1 争议解决的方式9.2 协商解决的程序9.3 诉讼与仲裁的约定第十章:附加条款10.1 特殊约定事项10.2 保密协议10.3 其他补充条款第十一章:签字与生效11.1 签字栏11.2 签订时间11.3 签订地点第十二章:附件12.1 财产清单12.2 债务清单12.3 子女抚养协议书第十三章:其他13.1 本合同的修订与补充13.2 本合同的解释权13.3 本合同的终止条件合同编号_______第一章:总则1.1 合同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协议旨在明确甲乙双方在婚姻关系解除过程中的权利义务,确保离婚过程合法、公正、有序。
1.2 定义与术语解释本协议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和定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双方约定进行解释。
1.3 法律适用与解释原则本协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双方对协议内容有争议时,应本着公平、诚信的原则进行解释。
第二章:双方基本信息2.1 甲方基本信息甲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
2.2 乙方基本信息乙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
第一章绪论当堂练习1、从广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婚姻家庭法制度经历了哪几种历史类型(ACD )A、乱婚制;B、群婚制;C、对偶婚制;D、一夫一妻制。
2、对偶婚制的特点包括(AB)A、与群婚制相比,配偶范围缩小,关系相对稳定。
B、与后来的一夫一妻制相比,关系脆弱,容易解除。
C、对偶婚制中,体现出了严重的夫权思想。
D、是从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形式。
3、下列关于婚姻的理解,正确的有(ACD)A、婚姻在任何历史阶段,都是男女双方相爱自愿结合的产物;B、婚姻必须是两性的结合;C、婚姻须以夫妻身份共同生活为目的;D、婚姻须为当时的社会制度认可。
4、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是哪年制定的?(A )A、1950;B、1980;C、2000;D、2001。
思考题1、什么是亚血缘群婚制?若干数目的姐妹与若干数目的兄弟共同结婚,彼此没有同胞兄妹或同胞姐弟关系,是群婚制的高级阶段。
它排除了同辈旁系血亲的通婚,是人类两性关系史上的第二大进步。
2、婚姻法具有哪些特点?(1)调整对象的普遍性(也称广泛性);(2)强烈的伦理性;(3)鲜明的强制性。
3、阶级社会中,一夫一妻制有哪些特征?(1)片面性。
一夫一妻制从一开始就具有片面性,只是对妻子单方面的要求。
(2)婚姻不自由。
父母包办,婚姻关系一经建立就不能由双方自由解除。
(3)男女不平等。
个体婚制决不是男女相爱的结果,而是女性被男性奴役的标志。
第二章婚姻法基本原则当堂练习1、买卖婚姻违反了婚姻法的哪项基本原则?(BD)A、计划生育B、婚姻自由C、一夫一妻D、男女平等2、婚姻自由包括(BC)A 、恋爱自由B、结婚自由C、离婚自由D、再婚自由3、有关婚姻自由下列陈述正确的有(D)A、如一方对另一方尚存感情,就不应准予离婚。
B、如一方丧失行为能力,应准许对方提出离婚。
C、父母再婚,应当征得共同居住的成年子女同意。
D、结婚虽然自由,但必须依法履行相应登记程序。
4、有关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借结婚索取财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B )A、包办婚姻一定是买卖婚姻;B、买卖婚姻一定是包办婚姻;C、题干三种情形中,男女双方结婚都不是其自愿行为;D、父母强行为大龄男青年介绍女友,是包办婚姻的表现形式之一。
新婚姻法规定协议离婚2024年合同目录第一章:总则1.1 协议离婚的目的1.2 协议离婚的法律依据1.3 协议离婚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协议离婚的双方2.1 男方基本信息2.2 女方基本信息2.3 双方同意离婚的声明第三章:子女抚养3.1 子女抚养权的归属3.2 子女抚养费的支付3.3 子女教育和医疗保障第四章:财产分割4.1 共同财产的界定4.2 共同财产的分割方式4.3 个人财产的确认第五章:债务处理5.1 共同债务的确认5.2 共同债务的分担5.3 个人债务的处理第六章:生活帮助6.1 经济帮助的提供6.2 生活帮助的期限6.3 生活帮助的方式第七章:协议的变更与解除7.1 协议变更的条件7.2 协议解除的条件7.3 变更与解除的程序第八章:违约责任8.1 违约情形8.2 违约处理方式8.3 违约赔偿第九章:争议解决9.1 争议解决方式9.2 争议解决机构9.3 争议解决费用第十章:附则10.1 协议生效条件10.2 协议的解释权10.3 其他约定第十一章:签字栏11.1 男方签字11.2 女方签字11.3 签订时间11.4 签订地点合同编号:______第一章:总则1.1 协议离婚的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双方离婚的意愿及离婚后的权利义务,确保双方合法权益得到妥善处理。
1.2 协议离婚的法律依据本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1.3 协议离婚的基本原则协议离婚应遵循自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
第二章:协议离婚的双方2.1 男方基本信息男方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______。
2.2 女方基本信息女方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______。
2.3 双方同意离婚的声明双方自愿同意离婚,并同意按照本协议约定处理离婚后的相关事宜。
第三章:子女抚养3.1 子女抚养权的归属子女姓名:______,抚养权归______方。
3.2 子女抚养费的支付抚养费的支付方式为:,支付金额为:。
第三章亲属关系原理一、亲属的概念和亲属制度的沿革(一)亲属系指人们基于婚姻、血缘。
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亲属关系一经法律调整便在相关的主体之间产生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婚姻是亲属之源,血亲是亲属之流。
血亲也可依法拟制,通过收养而形成。
姻亲则是以婚姻为中介而发生的。
1、亲属关系与亲属法律关系的区别:亲属网络极为广泛。
作为现实存在的亲属关系,纵向的关系须受人们寿命的限制,不可能超过若干代,横向的关系却是由此及彼、漫无边际的。
只有为法律所调整的亲属关系,才是亲属法律关系。
其他未为法律所调整的亲属关系,主体之间没有法定的权利义务,仅具有伦理上、传统习俗上的意义,。
2、亲属与家庭成员的区别:家庭是由同居一家、共同生活的亲属组成的,家庭成员一般均为近亲属,例外的情形极为罕见。
有亲属关系的人,甚至是有近亲属关系的人,不可能都是同一家庭的成员,而是分属于不同家庭的。
两者的区别在于,家庭成员间不仅有亲属关系,还有以家庭为单位的共同经济和共同生活的关系。
3、亲属与家属的区别:家属是家长的对称,从历史上来看是家长制家庭的产物。
我国历代封建法律中所称的家属,除家长的配偶和其他同居一家的亲属外,还包括妾和奴婢等,家属不以亲属为限。
1930年的******政府民法亲属编中仍保留家制,按其规定,家置家长,同家之人,除家长外均为家属。
虽非亲属而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同居一家者,视为家属。
我国婚姻家庭法中未设家制。
现实生活中虽有家长、家属的称谓,但并不具有法律上的意义。
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是按照亲属关系确定的,而不是按照家长家属关系确定的。
(二)我国亲属制度的沿革亲属制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个体婚制和父系家族制的形成,导致古代型亲属制度的确立。
从古代型的亲属制度到近、现代型亲属制度的转变,是宗法社会崩溃的必然结果。
中国古代的亲属制度以宗法为本,最初将亲属分为宗族和外姻两大类别。
宗族亦称宗亲、本亲或内亲,在古代亲属制度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
为什么说《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 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1950 年 5 月 1 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
全 文分为 8 章,包括原则、结婚、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子女间的关系、离婚、离婚后子女 的抚养和教育、离婚后的财产和生活及附则,共 27 条。
内容以调整婚姻关系为主,同时涉及 家庭关系方面的各种重要问题。
1980 年 9 月 10 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 198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原婚姻法自新法施行之日起废止。
2011 年 8 月 12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释。
目录 颁布历程 法律概念 现行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二章 结婚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七条 第八条 第九条 第十条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四章 离婚 第五章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1 / 9司法解释 1 司法解释 3 解释原文 背景内容 法律出版社出版法律丛书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法律出版社出版法律丛书注释本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草案) 颁布历程 法律概念 现行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二章 结婚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七条 第八条 第九条 第十条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四章 离婚 第五章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司法解释 1 司法解释 2 司法解释 3 2 / 9解释原文 背景内容 法律出版社出版法律丛书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法律出版社出版法律丛书注释本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草案) 展开 编辑本段颁布历程 1950 年 4 月 30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Marriage Law of the 1950 年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颁布(8 张)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婚姻法新规定离婚2024年合同目录第一章:总则1.1 合同目的1.2 适用范围1.3 法律依据第二章:协议双方2.1 甲方(夫)基本信息2.2 乙方(妻)基本信息2.3 双方权利与义务第三章:离婚协议3.1 离婚原因3.2 离婚协议的自愿性3.3 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第四章:子女抚养4.1 抚养权归属4.2 抚养费用4.3 子女探望权第五章:财产分割5.1 共同财产范围5.2 财产分割原则5.3 财产分割具体方案第六章:债务处理6.1 共同债务范围6.2 债务承担原则6.3 债务清偿方案第七章:生活帮助与补偿7.1 生活帮助7.2 经济补偿7.3 补偿方式与期限第八章:协议的变更与解除8.1 协议变更条件8.2 协议解除条件8.3 变更或解除的法律后果第九章:争议解决9.1 争议解决方式9.2 适用法律9.3 争议解决地点第十章:签字栏10.1 甲方签字10.2 乙方签字10.3 签订时间10.4 签订地点第十一章:附加条款11.1 附加协议11.2 特殊约定11.3 其他事项第十二章:附则12.1 合同生效条件12.2 合同份数12.3 通知与送达方式请注意,以上目录为离婚协议合同的示例性内容,具体条款应根据双方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制定。
合同编号_______第一章:总则1.1 合同目的本合同旨在明确双方离婚后关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处理等相关事宜的约定。
1.2 适用范围本合同适用于甲乙双方因离婚而产生的一切法律关系。
1.3 法律依据本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协议双方2.1 甲方(夫)基本信息甲方姓名: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联系地址:______联系电话:______2.2 乙方(妻)基本信息乙方姓名: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联系地址:______联系电话:______2.3 双方权利与义务双方应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履行本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结婚第三章家庭关系第四章离婚第五章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二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实行计划生育。
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
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
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第二章结婚第五条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允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晚婚者应予以鼓励。
第七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一)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二) 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的疾病。
第八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
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
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九条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十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 重婚的;(二) 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 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 未到法定婚龄的。
第十一条因协迫结婚的,受胁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消该婚姻。
受协迫的一方撤消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一年内提出。
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一年内提出。
第十二条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
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