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关键线路的进度网络图
- 格式:wps
- 大小:34.86 KB
- 文档页数:1
网络图(Network planning)是一种图解模型,形状如同网络,故称为网络图。
网络图是由作业(箭线)、事件(又称节点)和路线三个因素组成的。
根据网络图中有关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将作业划分为:紧前作业、紧后作业和交叉作业。
1、紧前作业,是指紧接在该作业之前的作业。
紧前作业不结束,则该作业不能开始。
2、紧后作业,是指紧接在该作业之后的作业。
该作业不结束,紧后作业不能开始。
3、平等作业,是指能与该作业同时开始的作业。
4、交叉作业,是指能与该作业相互交替进行的作业。
下图1反映了网络图中各作业之间的关系。
假定C作业为该作业。
图示其中,A作业为C作业的紧前作业。
B、C、D三作业同时开始,B、D作业为C作业的平行作业。
E作业在C作业完成之后才能开始,E作业为C作业的紧后作业。
F、G作业为C作业的交叉作业,G交叉作业必须在紧后作业E与交叉作业F完成后才能开始。
网络图中作业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有指定了某一确定作业,考察它的与之有关各项作业的逻辑联系,才是有意义的。
作业作业,是指一项工作或一道工序,需要消耗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具体网络图活动过程。
在网络图中作业用箭线表示,箭尾i表示作业开始,箭头j表示作业结束。
作业的名称标注在箭线的上面,该作业的持续时间(或工时)Tij标注在箭线的下面。
有些作业或工序不消耗资源也不占用时间,称为虚作业,用虚箭线()表示。
在网络图中设立虚作业主要是表明一项事件与另一项事件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属于逻辑性的联系。
事件事件,是指某项作业的开始或结束,它不消耗任何资源和时间,在网络图中用“○”表示,“○”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箭线的交结点,又称为结点。
网络图中第一个事件(即○)称网络的起始事件,表示一项计划或工程的开始;网络图中最后一个事件称网络的终点事件,表示一项计划或工程的完成;介于始点与终点之间的事件叫做中间事件,它既表示前一项作业的完成,又表示后一项作业的开始。
铁路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及网络图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铁路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横道图及网络图,以便于管理和监控工程进展。
横道图轨道施工计划1.确定施工起止时间和里程节点。
2.绘制施工区段的轨道图。
3.标注轨道施工的主要工序和里程节点。
4.使用不同颜色或线型标记持续施工、暂时中断或紧急修复的工程段。
电气线路施工计划1.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施工区段。
2.绘制施工区段的电气线路图。
3.标注电气线路施工的主要工序和区段。
4.使用不同颜色或线型标记持续施工、暂时中断或紧急修复的电气线路。
基础设施施工计划1.确定施工起止时间和工程区段。
2.绘制施工区段的基础设施图。
3.标注基础设施施工的主要工序和工程区段。
4.使用不同颜色或线型标记持续施工、暂时中断或紧急修复的基础设施。
网络图工序关系网络图1.确定铁路工程施工计划中的各工序。
2.绘制每个工序的节点,表示工序的开始和结束。
3.根据工序之间的依赖关系,绘制工序之间的箭头表示先后顺序。
4.标注关键工序和关键路径,以便管理和监控工期。
资源分配网络图1.根据铁路工程施工计划中的各工序,确定所需的人力、设备和材料资源。
2.绘制资源分配的节点,表示资源的调配情况。
3.根据资源之间的依赖关系,绘制资源之间的箭头表示调配顺序。
4.标注关键资源和关键路径,以便管理和监控资源。
结论通过铁路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横道图和网络图,可以清晰地了解工程的施工进展和资源调配情况,有助于管理和监控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以上是本文档提供的概述和指导,供相关人员使用。
网络进度计划1 网络图的基本概念 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组成 3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4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5 单代号网络计划 6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1 网络图的基本概念1.1 网络计划技术它是一种以网络图形来表达计划中各项工作之间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的关系;分析其内在规律,寻求其最优方案的计划管理 技术。
1.2 网络图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的开展顺序及其相互依 赖、相互制约关系的有向、有序的网状图形。
单代号网络图表示法:编号 名称 时间双代号网络图表示法:i 工作名称 持续时间j1.3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1.利用网络图的形式表达一项工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及逻辑 关系;2.通过对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找出关键工作、关键线路;3.利用优化原理,改善网络计划的初始方案,以选择最优方案;4.在网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保证合理地 利用资源,力求以最少的消耗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4 网络计划技术的优缺点 1.能全面而明确地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开展的先后顺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 2.可以进行各种时间参数的计算; 3.能在工作繁多、错综复杂的计划中找出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便于管理者抓住主要矛盾,集中精力确保工 期,避免盲目施工;4.能够从许多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5.保证自始至终对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 6.利用网络计划中反映出的各项工作的时间储备,可以更好的调配人力、物力,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7.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优化、调整和管理。
缺点:在计算劳动力、资源消耗量时,与横道图相比较为困难。
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组成由工作、节点、线路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2.1 工作(过程、工序、活动) 1.概念:指可以独立存在,需要消耗一定时间和资源,能够定以名称的 活动;或只表示某些活动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 需要消耗时间、空间和资源的活动。
第五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及施工网络图第一节施工进度安排原则本工程施工工期长,施工需考虑影响施工进度的很多问题,环境保护要求严格。
根据上述特点,确定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的思路和原则:(1)、根据业主的节点工期对全标段工程的总体筹划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2)、积极主动地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尽早开工。
认真配合业主及有关管理各方,确保城市交通畅通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使施工生产顺利展开。
(3)、统筹安排施工,确保各节点工期。
工程施工中,关键工序的衔接和交叉,突出重点。
对持续时间长、周边环境影响大、控制工期的关键工序确保工期实现。
(4)、服从业主对施工进度计划的协调和安排,充分考虑各种不可预测因素对工期的不利影响,工序安排时留有余地,确保各节点工期兑现。
(5)、合理安排各工序,减少施工设备、周转料等的投入,减少浪费,控制施工成本。
第二节工程进度计划1、总工期安排我们对施工设计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细致研究,制定了《工程进度表》,为了高质量、高速度按期完成本标段施工任务,项目部拟定了科学的施工配合措施:1)、配备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和施工队伍组织,阵容强大、技术力量雄厚的施工队伍,高效优质按时完成任务。
2)、科学统筹,齐头并进,多开作业面,平行作业。
我公司安排阵容强大的施工队伍,管理层、技术指导层、操作层配置合理,具备交叉作业的必要条件,统筹安排,交叉作业,多项工艺并举,力保工程进度。
施工前,认真编制好科学的施工进度横道图,设计好人力调配计划;施工中加强现场指挥调度,合理安排调整人力、物力、财力、调度各工序、工艺、工种的协调一致,避免任何形式的窝工浪费,最大限度发挥各种资源效益。
3)、充分利用机械施工,提高效率。
我公司为本标段工程配集全套先进施工机具,人机配合施工,保证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力保在标段工期内如期或提前顺利完工。
4)、材料供应、施工一线、后勤保障密切配合。
原材料提前按需进场,保证施工需要;绿化工程苗木提前准备,保证施工随要随到。
关键线路法网络图具有以下三个基本要素工作时间和线路1、最长线路法(也叫关键路径法)在关键线路法(CPM)中,线路上所有工作的持续时间总和称为总持续时间。
在所有线路中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
此法确定关键线路的步骤如下:1.计算各个线路的总持续时间寻找从始节点①至终节点⑥的所有线路并求其总历时①②④⑥t=1+2+5=8①②④⑤⑥t=1+2+3=6①②③④⑥t=1+3+6+5=15①②③④⑤⑥t=1+3+6+3=13①②③⑤⑥t=1+3+5+3=12①③④⑥t=5+6+5=16①③④⑤⑥t=5+6+3=14①③⑤⑥t=5+5+3=13注意:从上到下,从外向内逐条计算,防止漏掉个别路线进行时间对比,用时最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从以上八条线路中总持续时间,可以看出关键线路是①③④⑥总工期T=16。
2、利用关键工作确定关键线路在网络计划中,总时差值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关键工作从开始节点到终止节点的连线就是关键线路。
(当网络的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等于零的工作是关键工作,关键工作连线为关键线路。
)这种方法需要将各时间参数(最早开始时间ES:从起始节点开始自左向右逐项“求和取大”;最迟开始时间LS:从起始节点开始自右向左逐项“求差取小”;工作持续时间D:最早可能完工时间EF与最早可能开工时间ES之差或最迟必须完工LF时间与最迟必须开工LE时间之差。
)都算出来,所以较麻烦、费时多,只有当题目要求需要计算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开始时间以及工作持续时间的情况下,在已有计算参数值的基础上,用此方法判断才方便。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靠、不易出错、省心。
3、关键节点法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节点称为关键节点。
关键节点的最迟时间LT与最早时间ET的差值最小。
关键工作两端的节点必为关键节点,但两端为关键节点的工作不一定是关键工作。
节点①②④⑤⑥都是关键节点但它们组成的线路并不是关键线路,而①②③④⑤⑥才是关键线路。
关键路径法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CPM (CriticalPathMethod 关键路径法)是项目管理中最基本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概念,它上连着WBS (工作分解结构),下连着执行进度控制与监督。
关键路径是项目计划中最长的路线。
它决定了项目的总实耗时间。
项目经理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那些优先等级最高的任务,确保它们准时完成,关键路径上的任何活动的推迟将使整个项目推迟。
向关键路径要时间,向非关键路径要资源。
所以在进行项目操作的时候确定关键路径并进行有效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目录∙ • 定义 ∙ • 起源∙ • 原理与网络图设定步骤 ∙• 组成与应用[显示全部]定义编辑本段回目录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又称关键线路法。
一种计划管理方法。
它是通过分析项目过程中哪个活动序列进度安排的总时差最少来预测项目工期的网络分析。
它用网络图表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控制工期的关键路线,在一定工期、成本、资源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计划安排,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目的。
CPM 中工序时间是确定的,这种方法多用于建筑施工和大修工程的计划安排。
它适用于有很多作业而且必须按时完成的项目。
关键路线法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会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更新,该方法采用单一时间估计法,其中时间被视为一定的或确定的。
起源 编辑本段回目录关键路径法关键路径法关键路线法是一种网络图方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由雷明顿-兰德公司(Remington- Rand)的JE 克里(JE Kelly)和杜邦公司的MR 沃尔克(MR Walker)在1957年提出的,用于对化工工厂的维护项目进行日程安排。
这种方法产生的背景是,在当时出现了许多庞大而复杂的科研和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常常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对这些项目进行组织,在有限资源下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费用下完成整个项目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这样CPM 就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