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圣地亚哥的生物产业集群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国内外典型产业园区案例分析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产业园区作为推动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将对国内外几个典型的产业园区进行分析,以期从中汲取经验,为未来的产业园区发展提供借鉴。
一、美国硅谷美国硅谷无疑是全球最著名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之一。
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南部,从圣克拉拉谷延伸到圣何塞市。
硅谷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资源。
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顶尖学府为硅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和前沿技术。
这些高校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还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活动,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风险投资在硅谷的发展中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众多的风险投资机构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它们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
同时,硅谷形成了一种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
创业者们敢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技术,即使失败也能迅速重新站起来,继续追求梦想。
此外,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也是硅谷的优势所在。
从芯片设计、软件开发到硬件制造,硅谷拥有完整的高科技产业链。
同时,法律、金融、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二、新加坡裕廊工业园新加坡裕廊工业园是亚洲著名的工业园区之一。
它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
新加坡政府在园区建设初期就制定了详细的总体规划,明确了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
同时,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电供应等,为企业入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招商引资方面,新加坡政府采取了积极主动的策略。
通过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完善的服务和高效的审批流程,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入驻。
此外,政府还注重培育本地企业,促进了本土产业的发展。
裕廊工业园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园区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生态因素,建设了大量的绿化和环保设施,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三、中国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
当前,全国招商引资工作进入4.0版“卷生态”新阶段,这标志着各地招商引资工作重心将由政策优惠、要素匹配、营商服务满意度之争,转向更为系统、更加全面的产业生态圈营造能力之争。
基于这一态势,招商引资内外部环境亦在发生新变化。
招商引资五大新趋势塑造优势的关键:主导产业细分赛道的独特定位根据历史发展规律,产业同质化竞争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尤其在新兴产业培育成长的初级阶段,“一拥而上”带来的资源浪费、招商竞争压力和后续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往往让地方政府头疼不已,这进一步凸显了产业细分赛道定位选择的重要性。
以美国三大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例,虽然都聚焦生物医药产业,但是波士顿基于顶尖药厂云集、政府和高校支持等优势,主打综合性赛道;湾区基于人工智能产业发达、高校特色学科及金融资本集聚等优势,主打“AI+医药”赛道;圣地亚哥坐拥6所大学和80多个研究机构,主打精准医疗、医药及医疗器展望及策略建议文 李小娟随着城市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经历全新变革。
作为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招商引资工作经历了1.0版“卷政策”、2.0版“卷要素”、3.0版“卷服务”三个发展阶段,面向数字经济时代,正迎来4.0版“卷生态”的新阶段。
对各地政府和招商引资团队而言,如何创新招商思维、精准捕捉机遇、破解自身困局?械研发等赛道。
可以看到,这三个地区聚焦特色鲜明的产业细分赛道,已分别建立了独特的优势地位,并共同促进美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招商思维的创新:“互挖存量”转向“共育增量”助推企业实现能级跨越式生态做储备。
在新兴产业领域,做大市场蛋糕是重中之重。
从招商引资角度看,先发城市和后发城市均需找准自身的特色定位,加快培育产业生态,在竞争中形成合力,增大对外资领先企业招引和对本土重点企业培育的力度。
精准招商的对象:“潜力型”科技企业被重点盯防精准招商已成为当前各地政府招商引资部门的统一共识,也推动各地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考核目标发生转变——由过去的“符合产业导向+效益至上”转向“符合产业导向+兼顾效益与高成长性”。
合成生物产业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产业,主要通过合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利用生物学合成方法制造生物产品。
这一产业的发展情况在国内外有所不同。
国外发展情况:
在国外,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较早,美国和欧洲国家是该产业的主要发展地区。
美国的硅谷地区和波士顿地区是合成生物产业的重要集聚地。
美国的合成生物公司数量众多,且投资规模庞大。
欧洲国家也在合成生物产业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如英国、德国和荷兰等国家。
国内发展情况:
国内合成生物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政府将合成生物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鼓励措施。
中国的合成生物公司数量逐渐增多,投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成为国内合成生物产业的重要集聚地。
国内外发展比较:
国外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较早,技术水平和产业基础相对较强。
美国和欧洲国家在合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拥有大量的高水平科研机构和企业。
国内合成生物产业起步较晚,技术水平和产业基础相对较弱。
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
以及国内企业的迅速崛起,使得国内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迅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总体来说,合成生物产业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发展势头良好。
国内外的合成生物公司和科研机构之间也存在着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着这一产业的发展。
未来,合成生物产业有望成为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第35卷第1期2021年1月教育与教学研究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Vol.35No.l Jan.2021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参与区域协同发展的特色与经验**收稿日期:2020-03-23*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国际比较研究”(编号:17YJA880055);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授课型硕士学位制度国际比较及应用研究”(编号:C2021127) o作者简介:张欣亮(1981),男,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人员,国际交流处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比较教育。
苏庆伟(1981),男,上海大学国际部助理研究员,博士。
研究方向:比较教育。
郭博涵(1997-),女,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引用格式:张欣亮,苏庆伟,郭博涵.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参与区域协同发展的特色与经验[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⑴:80_92.Citation format : ZHANG Xinliang,SU Qingwei , GUO Bohan .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sParticipation in Regional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j ].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2021 (1) : 80 - 92.张欣亮1苏庆伟2郭博涵1(1.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 ; 2.±海大学 上海 200444)[摘 要]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立足自身所处区域的实际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衔接 政府、产业以及当地市民而形成四位一体的螺旋关系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圣地亚哥模式”。
电子商务促进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课题研究目录一、国外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现状与趋势 (4)1.1美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及促进发展的战略和措施 (4)1.1.1美国产业集聚发展进程和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4)1.1.2促进产业集群的战略规划——促成集群生成合作网络 (5)1.1.3主要政策措施 (6)1.2英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集群政策 (7)1.2.1英国产业集群的现状特点 (7)1.2.2传统产业集群的兴衰与继续发展 (8)1.2.3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兴起与壮大 (8)1.2.4产业集群在地域上呈现出一定的分工格局 (10)1.2.5英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关政策 (10)1.2.6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政策 (11)1.3意大利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集群政策 (13)1.3.1意大利产业集群的特点 (14)1.3.2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 (16)1.3.3意大利促进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 (17)1.3.4以鼓励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政策 (17)1.4日本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集群政策 (18)1.4.1日本产业集群的主要类型与发展现状 (18)1.4.2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措施 (20)1.5印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集群政策 (22)1.5.1印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22)1.5.2印度促进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 (24)1.6国外传统产业集群化发展路线的综合探讨 (26)1.6.1加强政府职能的引导 (26)1.6.2引入电子商务新行业的经济发展模式 (26)1.6.3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27)1.6.4政策、法规、标准不断的完善 (27)二、国外传统产业集群整体发展趋势 (28)2.1传统产业高端化进程 (28)2.2传统产业信息化进程 (28)2.3传统产业电子商务进程 (29)三、对我国的作用、影响及启示 (30)四、国内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现状与趋势 (33)4.1发展现状 (33)4.1.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33)4.1.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34)4.2发展趋势 (35)4.3作用和影响分析 (36)4.3.1产业集群的经济集聚-扩散效应 (36)4.3.2产业集群的社会集聚-扩散效应 (39)4.4存在问题 (40)4.4.1产业集群存在多方面的内在不足 (40)4.4.2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约束与挑战增加 (42)五、对策建议 (46)5.1政府应加大对产业集群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 (46)5.2完善制度建设 (46)5.3鼓励企业由代加工生产向自主品牌生产转变 (47)5.4组合、重整产业集群资源 (47)5.5政府引导多元化发展,结合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契机 (47)5.6设立专门的政府职能单位,提高政府引导效率 (48)5.7以重点项目实施效应,推动传统产业集群电子电子商务的发展 (48)5.8建立、完善电子商务行业相关标准 (48)电子商务促进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一、国外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现状与趋势1.1美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及促进发展的战略和措施1.1.1美国产业集聚发展进程和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美国各州基本上都存在集群的现象,最早由官方认可的集群1989年出现在亚利桑那州和俄勒冈州。
国外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概况与优秀经验分享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增长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药品需求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全球药品市场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
而发达国家纷纷把生物医药技术及其产业化提升为国家战略,加速抢占生物医药技术及产业化的制高点。
目前,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生物药品在全球市场占主导地位,相关产业总产值约占GDP的17%,研发实力和产业发展领先全球。
英国在生物医药技术研发领域已有20多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是全球生物医药第二大研发强国。
日本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起步虽晚于欧美,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非常迅猛,成为亚洲领先国家。
上述这些国家或地区中有一些代表性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而这些园区,也有不少优秀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一、美国波士顿地区1.基本情况。
美国马萨诸塞州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生物技术超级集群,州内有六大生物技术集聚区,拥有超过550 家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药物开发公司达到300 余家。
作为马萨诸塞州的核心,波士顿地区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生物产业集聚区,涵盖新药研发和生产、医疗健康产品、医疗器械和设备,以及环境与兽医等领域。
区域内生物技术与制药企业超过240 家,代表性的企业包括百健(Biogen)、诺华(Novartis)等全球知名企业。
2.经验借鉴。
分析波士顿地区生物技术产业脱颖而出的原因,可以得出两个主要的因素:(1)顶级科研和人才资源提供的强大创新能力。
波士顿地区有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的高校资源,还有麻省总医院、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等优质临床医学资源,以及众多在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新材料和化学等相关研究领域引领世界的优势学科群和实验室。
这三大基础与全球制药企业巨头、初创公司积极互动,形成引领当今医药领域最新发展趋势的研发模式“Bed-Bench-Bed” ,即“临床-实验室-临床”,简称BBB。
(2)政府财政和政策扶持等多元化的支持强化了成果转化能力。
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一、国外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而且工业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都呈现集群的集聚方式。
伴随着工业化首先出现在欧洲。
无论还是在工业革命期间及以后的英国和德国,都能看到比较明显的产业集群发展轨迹。
17 世纪末和18经十分发达,而且相当集中,为当时的欧洲提供了主要的商船。
就区域分布看,目前世界产业集群发展状况是,欧、美发达国家占据主流,尤其是美国,不仅产业集群行业分布广,而且集群创新能力卓越;欧洲是世界产业集群的发祥地,在西欧、北欧等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发展都有成熟的标志;在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集群也开始形成。
除中国以外,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以及一些拉丁美洲、非洲国家,产业集群也开始兴起。
(一)美国产业集群作为当代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产业集群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极其发达。
美国绝大多数州都有一个或多个某类产业集群。
最早由官方认可的集群1989年出现在亚利桑那州和俄勒冈州。
据测算,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380个跨产业部门的公司集群雇用了全国57%的劳动力并创造61%的国民产出,在这380个集群地的集群力指数中,规模指标为(40%)、集中度指标(40%)、增长能力指标(10%)以及供应链的紧密程度指标(10%)。
在美国加州,随着美国新经济的诞生和迅猛发展,迅速形成了4大集群产业经济区。
即以航空制造、娱乐和电子通讯业为主的南加州经济区;以软件、多媒体和互联网服务业为主的旧金山海湾经济区;以高产农业为主的中央流域经济区;以高科技制造、计算机服务业为主的萨克拉门托经济区。
这4大经济区各有特色,自成体系,具有极强的产业竞争力,如南加州的航空制造业、海湾经济区圣塔克拉拉的硅谷软件业、中央流域的葡萄酒制造业等。
硅谷和128公路代表了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
加州硅谷IT产业集群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80年代成型,被誉为“经典产业集群”。
硅谷所在的圣塔克拉拉县,拥有大约1700家软件公司和4.3万名职员;20世纪90年代,加州软件业创造的工作岗位年增长14%,平均每年新提供就业岗位7.2万个。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张佳睿【摘要】As one of the pillar industr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 , American biomedical industry has received strong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in laws and regulations , tax incentives , financial support and other aspect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t has high level research institution , sufficient financial support given by venture capital and strong management capability , which further forms a number of biomedical industry cluster with strong influence .China will take the biomedical industry as a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to strongly support ,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has a certain enlightenment to our country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有高水平科研机构为技术基础, 有风险投资提供资金支持, 企业自身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政府在法律法规保障、税收优惠、财政资助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进而形成了多个有较强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已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力扶持, 美国的经验对我国有一定启示.【期刊名称】《商业研究》【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5页(P24-28)【关键词】美国;生物医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作者】张佳睿【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长春 1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31美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的又一新兴产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科学技术与创新/1 引言创新集群(innovation cluster)是推动产业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发展战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创新集群称为简约性的国家创新体系”[1],是国家政府布局创新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新兴经济体,都在采取切实措施,创建符合国家利益格局的创新集群,并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集群,如美国的“硅谷”、瑞典的“巴尔地摩”、印度的“班加罗尔”、韩国的“大德”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新竹”等(如表1所示),可以说,正是在这些创新集群内的大学、科学研究所、中介结构、企业等创新主体的互动和资源共享提升了该地区和国家的产业和创新能力,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地区和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圣地亚哥创新集群发展的原因探析卓泽林(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62)摘要:创新集群是推动产业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发展战略, 圣地亚哥创新集群是美国第三大科技中心和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真正的生物科技产业集聚区,其快速崛起主要是因为州政府土地政策的大力扶持、高效率、专业化的技术创新与服务机构以及鼓励创新与强调知识应用的文化传统。
关键词:美国圣地亚哥;创新集群;原因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5.05.003表1 世界知名高技术园区及其周边大学的互动高技术产业园周边大学所在地区硅谷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等美国大旧金山地区剑桥科技园剑桥大学等英国剑桥地区法兰西岛科学城集中了法国60%的高等院校法国巴黎大区筑波科学城国立研究教育机构47个日本筑波班加罗尔印度理工大学、印度科学研究所印度班加罗尔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国立新西伯利亚大学等20多所大学、100多个研究所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肯特岗科学园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理工大学等学府新加坡新竹工业园台湾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台湾新竹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美国创新和竞争力路径图研究”(项目编号:44801530)作者简介:卓泽林,男,广东深圳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
产业动态从先进制造业集群内涵特征探析集群培育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新时代各地区发挥产业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布局中抢占主导权和制高点的必由路径。
一、先进制造业集群内涵特征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指一定区域内基于先进技术、工艺和产业领域,由若干相关企业、机构等集聚共生形成的产业网络。
在新经济产业发展规律下,先进制造业集群以规模领先为核心,以创新引领为驱动,以生态完善为支撑,以开放融合为路径,以成长自发为机制。
一是集群规模领先,国际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高。
先进制造业集群行业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在全球或全国产业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或重要位置。
一方面,先进制造业集群集聚了众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龙头企业以及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布局的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集聚、创业企业不断涌现的发展格局。
例如,圣地亚哥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集聚了12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包括辉瑞、诺华、强生等医药巨头及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
另一方面,先进制造业集群占据了全球或全国较大部分市场份额,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地区品牌效应。
例如,台湾集成电路产业集群2017年产值在全球排名第三位,位居全球领先地位。
二是集群创新引领,新技术新产业不断迭代升级。
先进制造业集群建立形成完善的创新网络体系,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催生具有颠覆性和引领性的前沿技术,持续推动技术变革、产业变革。
一方面,先进制造业集群往往集聚了众多高水平高能级的高校、研究机构、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等,尤其是高校院所深度融入创新链和产业链,在集群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圣地亚哥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集聚了20多所大学、80多所非营利研究机构,成为当地生物医药产业最重要的创新源头。
另一方面,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推进先进技术产业化,持续引领产业创新升级,成为新兴产业、原创产业策源地。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生物技术产业是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巨大。
本文根据相关文献,研究了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空间分布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空间分布美国的生物技术起步最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了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水平、最多数量的技术成果储备,也具备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技术进步领先,人力资源充足,专利保护得力,资本市场结构合理,关联产业和支撑产业发展完备,并制定了产业发展战略和实施了有力的产业发展推动措施,已经形成多个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集群和优秀的产业发展环境。
目前,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美国在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方面占据着世界领先地位,尤其在健康和生命科学领域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美国拥有世界上约一半的生物技术公司和一半的生物技术专利,技术革新的速度远比其它国家的公司要快。
美国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占全球生物技术产品市场的90%以上。
生物技术产业是美国新型的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它正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2002年,全球上市生物技术公司中有52%是美国公司,全球生物技术产业总收入的74%是由美国公司创造的。
30年来,生物技术企业开发的新药超过150种获得FDA批准,目前美国有针对200多种疾病的370多种生物技术医药产品已进入人体临床试验后期。
研究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有利于制定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科技政策。
数据来源:Ernst & Y oung LLP, annual biotechnology industry reports, 1993~2004.一、规模持续扩大,收入增长迅速2003年,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达1473个,而这一数字不包括为数更多的相关技术公司和传统制药公司,生物技术产业的雇员人数达19.8万人,超过了玩具和体育用品产业的就业人数之和。
美国圣地亚哥的生物产业集群
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在短短的20多年中,美国圣地亚哥从一个沉睡的海军小镇发展成为了著名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
据美国经济智库“密尔肯研究所”(Milken Institute)评估,2005年开始圣地亚哥已经成为“全美排行第一的生物技术与制药行业聚落(Cluster)”。
从地理上来说,圣地亚哥是一个缺少重工业资源的偏远边境城市:南是与墨西哥的国界,北有军事基地,西是太平洋,东为沙漠,被称为加利福尼亚的cul-de-sac(死胡同)。
直到20世纪80年代,当地区域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托了联邦政府在军事上投入的增加。
曾经房产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因为房地产市场的危机使其错失横跨东西铁路终点选址在此的机遇,进而失去了成为南加州中心城市的机会。
在20世纪80年代军事支出大幅削减后该地区经济一直徘徊不前,直到80年代末还缺乏科技创新的基础和传统。
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在短短的20多年中圣地亚哥已经形了最具活力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成百的生物科技公司,几十个研究所,包括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以及一群专业从业者),到2009年大约8亿美元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研究基金流入了圣地亚哥地区,占总NIH拨款的2.7%。
圣地亚哥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生产力水平和出口量要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每个职工拥有的专利数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每个职工的风险基金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地区快速增长的公司数量要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地方;圣地亚哥成功将原先高度依赖军工、国防/航空和旅游的经济模型转型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典型。
圣地亚哥如何从一个沉睡的海军小镇,在短短20多年发展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让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有一探究竟的欲望。
大学和研究机构奠定基础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以及他们的科学家们对于邻近的生物集群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州每三个生物技术公司中有一个就是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创立的。
圣地亚哥被认为是少数几个科学家能成为企业家、产业和学术的联系非常紧密的地方。
但科学家与企业家间的紧密联系并不是一直都有的,1958年加州大学还出台了一个政策限制教授们的校外活动每周只能有一天。
大学一直被认为是一座象牙塔,如果和产业一起合作就会贴上一个“出卖象牙塔”的黑色标记。
1980年到加州大学的Richard Atkinson校长决意要改变大学和本地团体间的关系,致力于提高研究对社会及经济发展的贡献。
Atkinson的解决方法一个是通过其分支为本地高科技公司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供设计和训练,以帮助科学家们学习发展商业项目和转化成果商业的能力。
1996年,提高学术和产业间互动的产业-大学合作研究项目(IUCRP)也开始展开。
通过这
些项目,研究拨款以及加州大学的开发资金能够进入到与产业合作的研究学者手中。
这些拨款不仅成了提供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的种子基金,也鼓励企业参与进来,让企业家能够分享大学的经验、设备和专业知识。
Scripps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中心的主管William Fenical的案例就说明了一个学术科学家是如何活跃在发展应用方面的。
他和他的团队致力于发明能够有抗感染效果的复合物。
他的团队开发了收集、分离和培育深海微生物的技术和专业,发现了很多种有抗癌作用的复合物,但是在那个时候没有制药公司认可他们的化合物。
他们就向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技术转化办公室申报他们的发现。
一个技术转化办公室的员工联系到了Fenical 和他的团队帮助他们找到了风险投资家。
1998年,Fenical和他的同事们找到了一个Nereus生物制药技术公司,来开发由Forward 风险投资公司注资的癌症药物开发。
风险投资公司带了一个经验丰富的企业家,而Fenical 转而成为了一个公司的顾问,他和他的团队帮助公司在研究专业领域进行拓展。
到2006年前后他开始再次创业,寻找开发从海洋沉淀物中提取抗生素。
这一次,他和他的团队很清楚如何吸引投资商和企业家团体的注意。
他们成立了药物团队,并且取得了当地生物技术团队的关注。
他们并没有向风险投资公司寻求合作,而是选择创立一个他们自己的公司。
为了进行早期的临床试验,公司还寻求大学发展项目的资金支持。
通过学术研究的经验和产业的互动,Fenical获得了如何转化技术的经验,也知道了如何结合多学科的力量来发展一种药物。
政府、社会协调组织助推发展
为了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并根据产业的要求消除产业发展遇到的障碍与威胁,市政府采取了几个机制来和产业进行沟通。
首先,圣地亚哥市成立一个由商业人士组成的经济发展特别工作组,提出并帮助政府解决问题的建议。
1992年,市政府还指派了一个官员作为生物技术特派员协调公共及私人之间的关系。
同年,圣地亚哥市议会开会专门讨论生物技术产业议会和生物商务委员会的问题。
1992年市政府采取行动缩短建设的审批时间并且允许生物技术公司在特定情况下在科学和研发区建立生产设备。
1993年,市政府开办了一站式的服务中心——圣地亚哥区域许可协助中心,14个常规的审批机构在此驻扎,节省了生产过程中的建设审批时间。
各种非营利组织在圣地亚哥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1985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与周边的企业共同成立了一个名为CONNECT的组织。
目前它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41个类似项目的基准(Global CONNECT, 2010),2010年,获得了美国经济发展局颁发的创新经济发展奖中的“区域创新集群创新奖”。
CONNECT的组织致力于创造一个充满互动文化的社区,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立科技企业之中。
CONNECT最初把高校和商业团体联系在一起,关注与整合高校和当地产业的互动和关联,缩短高校与当地的经济活动的隔阂。
具体来说CONNECT主要做了一下促进当
地企业发展的事情。
1)鉴于早期的圣地亚哥因缺少银行、律师以及会计等辅助支撑体系而很难成立新公司,CONNECT开发了一个培育银行、风险投资、律师事务所、会计和其他支持公司的模式,促进创立新的科学风险投资。
2)1989年,CONNECT成立了圣地亚哥生物技术公司合作论坛。
选派的生物公司能够有机会和被邀请的制药公司潜在投资商、投资银行家以及风险投资家见面。
1990年,CONNECT 接管了由一些服务提供商在1985年所创办的圣地亚哥高科技财富论坛。
3)1994年,CONNECT开始了“跳板计划”以作为连接退休企业家和新企业家的平台。
在这个计划中,创业者可以得到资深企业家针对其面临的困难和机遇的忠告,以补充自己的商业经验。
比如,一个UCSD的科学家遇到一个他想要商业化的分子调控技术。
在参与了跳板项目后,他认为如果没有“跳板计划”帮助,他不可能有将学术转化为商业成果的动力。
4)每周定时会在本地企业群体中发行《Bill Otterson Biotech Letter》周刊,以保证每个人都知道当下发生的事件和成果。
这个费用支出来自于商业群体,包括赞助商和成员。
5)发起了最具创新奖(MIP)。
这个奖项让人们能够知道最新发生的科技并且给予发明者高度的认可。
以三个主题,即生物技术、高科技电子以及其他所开始的这个颁奖礼已经成为了当地群体庆祝新企业诞生的一个重要平台。
除了CONNECT这些项目,还有各种社会组织参与到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中来。
在CONNECT的帮助下,1989年一个主要是针对生物和高科技产业中女性执行官所设立的网络化群体Athena成立。
1991年一群生物技术公司和服务提供商的首席执行官成立了BIOCOM组织。
BIOCOM和圣地亚哥战略组织合作后在2005年成立了生命科学夏令营,给高中学生、老师以及大学学生奖学金。
大约30到40个生命科学公司参与了这项计划,以提供资金或实验室职位的方式进行参与。
气候、风光吸引大量人才
圣地亚哥有着宜人气候条件和迷人的城市、海岸风光。
冬暖夏凉,高耸的椰子树、婆娑的棕榈树,掩眏着四季常青的红花绿草,到处是一派亚热带风光,海港的风景更是美丽,被誉为世界上“最舒适的地方”之一。
许多游人在去过后都被诱发了想留在这里定居的冲动,使它不断吸引了大量世界各地向往高生活工作质量的高科技人才,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