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笔试 教育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180.48 KB
- 文档页数:7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主要考查教师的哪些方面?A. 学科知识B. 教育教学能力C. 教育法律法规D. 以上都是答案:D2.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的报名条件是什么?A. 具有相应教师资格证B. 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C. 年龄在35周岁以下D. 以上都是答案:D3.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的面试环节主要考查哪些内容?A. 教学设计能力B. 课堂教学实施能力C. 班级管理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4.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的笔试部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 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B. 学科知识测试C. 教育法律法规测试D. 以上都是5.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的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比是多少?A. 40%B. 50%C. 60%D. 70%答案:B6.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的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比是多少?A. 40%B. 50%C. 60%D. 70%答案:C7.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的合格分数线是多少?A. 60分B. 70分C. 80分D. 90分答案:A8.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的报名流程包括哪些步骤?A. 网上报名B. 现场确认C. 缴费D. 以上都是答案:D9.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的面试形式通常是什么?B. 试讲C. 答辩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的面试评分标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教学内容B. 教学方法C. 教学效果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的报名资格中,以下哪些条件是必须的?A.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B.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 遵守宪法和法律D. 具有良好的品行答案:ABCD12.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的笔试部分,以下哪些科目是必考的?A. 教育学B. 心理学C. 教育法律法规D. 学科专业知识答案:ABCD13.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的面试环节,以下哪些能力是评委重点考查的?A. 语言表达能力B. 逻辑思维能力C. 创新教学能力D. 组织协调能力答案:ABCD14.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的面试评分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评委的评分?A. 考生的仪表仪态B. 考生的教学设计C. 考生的课堂互动D. 考生的板书设计答案:ABCD15.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的合格标准中,以下哪些条件是必须满足的?A. 笔试成绩合格B. 面试成绩合格C. 总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D. 体检合格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的报名资格中,年龄限制为30周岁以下。
2007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参考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首创“从做中学”的是( C )。
C.杜威2.充分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论著是( B )。
B.《论语》3.标志着规范的、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著作是( D )。
D.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9.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这是维护学生的( C )。
C.隐私权1《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这体现了教学中的A.启发性原则11.教师的备课工作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C )。
C.制定教学进度计划12.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这是测验的( D )D效度13.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做 B 陶冶法14.班主任对班级领导管理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 A )。
A.个性影响力15.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由此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D )。
D.谈话法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6.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教育开始迈向___时代。
17.素质教育是以培养_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18.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_美__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28.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之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__性和___性规律。
29.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运用得比较多的领导方式: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二是____的领导方式。
30.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__、民主型和放任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发挥哪些主要作用?32.教师的教育专业修养包括哪几个主要方面?33.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是什么7 34.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35.简述学校德育工作中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往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学B.教育哲学C.教育社会学D.教育经济学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A.美育B.劳动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美育、劳动教育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A.目的B.内容C.方法D.功能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B.练习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 ( )A.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C.中枢神经D.周围神经1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机械识记1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 ( )A.前摄B.倒摄C.单一D.双重1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A.动力系统B.自然前提C.心理基础D.核心成分1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 )A.IQ=MA/CA×100%B.IQ=CA/MA×100%C.IQ=MA/CA×100D.IQ=CA/MA×100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 )A.兴趣B.需要C.动机D.理想2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 ( )A.现实与人B.人与人C.现实与人的需要D.生理与心理需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
云南省2007年特岗教师招聘试题(初中英语科目三)一、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总题数:30,分数:30.00)1.Does the TV sayhappened in Iraq every day?A.terrible somethingB.something terribleC.terrible anythingD.anything terrible √解析:【解析】形容词修饰everything, something, anything时,置于这些词后面。
疑问句用anything。
2.Jim borrowed a Chinese book from his classmate. Heit for three days.A.has borrowedB.has lentC.has kept √D.lend解析:3.Many kinds of flowers were on Dong Feng Square last month.A.on show √B.on landC.on earthD.on watch解析:【解析】on show意为“被展示”;on land意为“马上”;on earth意为“究竟”;on watch意为“监视”。
4.—Would you like some more chicken ,Linda? —.A.I d like toB.Just a little,please √C.Yes,I d like a drinkD.I d like some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情景对话。
答句意为“只要一点点”。
5.—Will your friend go for a picnic this Sunday? —If I don t go,.A.so does heB.so he willC.neither does heD.neither will he √解析:6.—do you visit your grandparents before? —Every winter.A.How longB.How often √C..How soonD.How much解析:【解析】针对频度副词提问用how often。
云南省200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初中语文云南省2007年特岗教师招聘试题(初中语文科目三)部分试题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我差不多十年没有到过上海了,今年到上海出差,看到浦东参差的高楼,我感到今昔的上海差别真大啊~A.chā,chā,cī,chāB.chà,chāi,chā,chāC.chā,chāi,cī,chāD.chà,chāi,cī,chā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再接再励B.大名顶顶C.百折不挠D.不足挂耻3.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小明主动把座位让给一个怀抱着婴儿的中年妇女。
B.在班会上,同学们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王芳担任班长。
C.守门员还没有反应过来,球就从左上角飞进大门。
D.滚滚浓云缭绕山峦,一场大雨快要下起来了。
4.下列句子属于反问句的一项是()A.你这种做法难道是正确的吗,B.请问去市政府该怎么走,C.广场上的垃圾怎么这样多啊~D.你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
5.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屈原D.庄子6.我国第一部由文人个人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A.《红楼梦》B.《金瓶梅》C.《三国演义》D.《史记》7.“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一句名言的作者是() A.杜甫B.李白C.陈子昂D.苏东坡8.《铜墙铁壁》的作者是()A.茅盾B.周立波C.浩然D.柳青9.《神曲》的作者是()A.但丁B.巴尔扎克C.雨果D.歌德10.下列外国作家中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是() A.托尔斯泰B.薄伽丘C.左拉D.泰戈尔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该题均无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下列中国古代作家中属于唐代“古文运动”的作家是() A.韩愈B.柳宗元C.李翱D.白居易E.李白12.下列作品中属于茅盾的作品是()A.《腐蚀》B.《骆驼祥子》C.《三里湾》D.《子夜》E.《霜叶红似二月花》13.下列作品中属于西方现代派的是()A.《悲惨世界》B.《变形记》C.《茶花女》D.《等待戈多》E.《墙上的斑点》14.下列外国作家中属于美国的作家是()A.海明威B.莫泊桑C.马克?吐温D.契诃夫E.欧?亨利15.“为”在古汉语中的主要用法是()A.动词,相当于“做”B.介词,相当于“替”C.疑问代词,相当于“为什么”D.介词,相当于“被”E.语气助词,表停顿,可不译三、填空题(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2007年云南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第一局部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不得分)1.首创“从做中学〞的是( )。
A.布鲁纳B.康德C.杜威D.凯洛夫2.充分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论著是( )。
A.?礼记?B.?论语?C.?中庸?D.?诗经?3.标志着标准的、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著作是( )。
A.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B.英国洛克的?教育漫话?C.德国康德的?教育学讲授纲要?D.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还决定着〔〕。
5.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6.具有加速个体开展的特殊功能的因素是〔〕。
7.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
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开展的惟一方法是〔〕。
C.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9.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这是维护学生的( )。
A.荣誉权B.人格尊严权C.隐私权D.身心安康权10.?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这表达了教学中的( )。
A.启发性原那么B.稳固性原那么C.直观性原那么D.因材施教原那么11.教师的备课工作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 )。
A.设计练习作业B.选取直观教具C.制定教学进度方案D.检查学生的学具12.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这是测验的( )。
A.信度B.可靠度C.区分度D.效度13.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做( )。
A.锻炼法B.陶冶法c.鼓励法D.示范法14.班主任对班级领导管理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 )。
A.个性影响力B.形象影响力C.效劳影响力D.经济影响力15.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答复,并由此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或稳固知识的方法是( )。
云南省200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总分:3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总题数:20,分数:20.00)1.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解析:考查我国奴隶社会青铜铸造的相关知识及考生的比较能力。
注意审准题目暗含信息,我国中原地区青铜器最鼎盛时期是商周时期,据此可选出正确答案为B。
2.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A.《梦溪笔谈》B.《考工记》C.《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解析:由题干中“6世纪”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可知答案。
《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是北朝人,符合这一时期;A是北宋沈括总结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B是两汉时期的作品;D是明朝后期徐光启的著作。
3.下列史实反映唐代中印友好交往的是()A.佛教传入中国B.法显游历天竺C.义净西行研究佛学√D.鉴真渡海传播佛法解析:佛教最初传入的年代传说纷云,很难考定,一般公认是开始于汉明帝的求法;法显是东晋人;义净(635~713)唐代高僧,著名佛经翻译家,义净在印度十三年,历三十余国;鉴真东渡的是日本。
4.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辽代的是()A.猛安谋克制B.“蕃汉分治”√C.察举制度D.行省制度解析:猛安谋克是金代女真社会的最基本组织;“蕃汉分治”是辽统治者实施的吏治等级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是针对契丹取得幽云十六州后广域版图上不同民族治理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的先河;元行省制度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
5.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的是()A.宋应星B.徐霞客C.李时珍D.徐光启√解析:明朝后期,徐光启《农政全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提高素质D. 促进发展答案:B2. 特岗教师是指()。
A. 特殊教育岗位的教师B. 特殊地区岗位的教师C. 特殊学科岗位的教师D. 特殊能力岗位的教师答案:B3.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A. 爱岗敬业B. 尊重学生C. 追求个人利益D. 为人师表答案:C二、填空题4.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的目的是选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教师。
答案: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奉献精神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权利。
答案: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参与学校管理三、简答题6. 简述特岗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责。
答案:特岗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责包括: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关心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四、论述题7. 论述特岗教师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特岗教师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他们能够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农村地区,提高当地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特岗教师通常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能够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特岗教师还能够通过参与学校管理和社区服务,促进农村地区的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
结束语:通过本次考试,我们希望选拔出具有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以推动云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特岗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教育改革的推动者。
我们期待每一位特岗教师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为培养下一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来源:云南省考试资料查询中心 发布时间:2009-06-24 查看次数:6939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群体对个人活动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其决定因素是ABCD四个选项,和规 2.ABCDE[解析]人际吸引和人际排斥是学生在课堂里处于不同的地位。
题中的各项都是影响人际吸引 3.ABCE[解析]正式团体就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
D属于非正式团体。
.
4.ABDE[解析]教师促成的纪律包括结构的创设和体贴,其中采纳学生的意见属于体贴的范畴。
5.CDE[解析]问题行为的化分方法有多种,其中的一种是将它分为扰乱性行为和心理问题行为两种, 三、填空题
1.课堂情境
2.人际关系
3.动机
4.正式;非正式
5.联合群体;集体
6.从众
7.消极的
8.学生
9.人际关系
10.语言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系统
11.人际吸收;认知协调
12.创设;体贴
13.投射
14.剥夺学习权利
15.潜在威胁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四个选项,和规模的大小没有关系。
各项都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
于体贴的范畴。
和心理问题行为两种,还有一种是将它分为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和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
上的不成熟行为。
2009年1月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二战后,教育制度发展趋势之一是普通教育与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 )A.职业教育B.特殊教育C.义务教育D.社会教育2.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教育的形态。
( )A.家庭B.学校C.氏族D.社会3.教育可以民主。
( )A.促进B.干扰C.决定D.带来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 )A.父母期望B.社会文化C.外部环境D.遗传条件5.从法治角度讲,学生是的社会个体。
( )A.特殊B.独立C.“边际”D.从属6.师生关系在道德上是的关系。
( )A.授受服从B.民主集中C.矛盾排斥D.相互促进7.教学是由两方面活动组成的。
()A.听课和考试 B.讲和背 C.教和学 D.记和练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过程。
()A.联系训练B.情感体验C.认识D.实践9.上课是教学诸环节中的__________环节。
()A.中心B.重要C.一般D.前提10.学生的诸因素统一发展,是德育的重要规律。
( ) A.德、智、体、美B.知、情、意、行C.德、才、个性D.胸襟见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以目的和目标的概括程度为依据,教育方面,可以分为四种目的层次( )A.教育目的(总目标)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职业目标E.教学目标12.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有( )A.通识教育B.政治教育C.思想教育D.道德教育E.心理健康教育13.从功能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和( )A.国家课程B.知识性课程C.技能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E.初中课程14.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进程的阶段)中,在引起学习动机之后,就是( )A.领会知识B.背记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E.检查知识15.不同层次的教学文件有教学计划和( )A.教学说明书B.教学大纲C.考试纲要D.教科书E.复习资料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007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统考真题参考答案2007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统考真题参考答案辨析题:1、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
答:错误。
教学方法是教师采用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模式则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侧重在理论化方面,不能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同看待。
2、培养目标的制定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答:错误。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培养目标的制定当然要考虑到教育目的,但制定培养目标还要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及特定的社会领域如化工医疗等的特点。
3、思维定势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
答:错误。
思维的定势使人的思维活动刻板化,有时会限制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但定势有时也会促进问题的解决,如卢钦斯的定势实验中,对于不用简便方法的水壶问题,定势会促进对这些问题的解决。
简答题:1、简述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包含哪几个部分答: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提出问题。
确定方法。
正文部分。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简述孔子的教师观答:孔丘热爱教育事业,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他所主张的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学而不厌。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温故知新。
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
既要了解掌握过去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
侮人不倦。
教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
诲人不倦还表现在以耐心说服的态度教育学生。
以身作则。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
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
爱护学生。
教师应该爱护关怀学生,表现在要学生们努力进德修业,成为具有从政才能的君子,为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目标而共同奋斗。
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
3、简述提高教育实验研究内在效度的方法答:内在效度是指实验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对因变量所造成的影响的真正程度。
2007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AA.教师中心B. 学校中心C. 学生中心D. 活动中心2. 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B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课程论C存在主义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3. 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构建的教学模式是:CA程序教学模式B发现教学模式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4. 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是:A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5 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BA前习俗水平B 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6 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D A顺序性B阶段性C 差异性D不均衡性7 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
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AA目标评价模式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D差距评价模8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D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解释性定义D规定性定义9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
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BA顺序性和阶段性B社会性和历史性C相似性和差异性D现实性和潜在性10 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云南省2008年特岗教师招考试卷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简答题:(2X5=10分)1、简述教师的人格特征。
2、根据教师职业特点,试述教师的6个主要职业角色。
论述题(1X10=10分)1、试述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
云南省2009年特岗教师招考试卷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简答题:(2X5=10分)1、试述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所扮演的几个主要角色。
2、简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校态度的主要方法。
论述题(1X10=10分)1、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云南省2010年特岗教师招考试卷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简答题:(2X5=10分)1、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谢千秋先生通过问卷调查,的出我国中学生不喜欢的教师特征如下:①对同学不同情,把人看死②经常责骂学生,讨厌学生③偏爱、不公正④教学方法枯燥无味⑤上课拖堂,下课不理学生⑥说话无次序,不易懂⑦只听班干部反应情况⑧不和学生打成一片⑨布置作业太多、太难10、向家长告状请你选出五项直接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写出选项的文字表述,不得只写序号)2、2009年10月21日中国教育报以“云南服务期满特岗教师79%留任”为题,登载了我省实施教师特岗计划的提出成绩。
你认为实施教师特岗计划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何作用?论述题(1X10=10分)1、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冷落成绩差的学生。
请你从学生个体差异性和教育公平的角度谈谈教师偏爱学生的危害。
云南省2011年特岗教师招考试卷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简答题:(2X5=10分)1、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逐批改学生的作业,而是单纯用全班统一对答案的方式代替批改作业,你有何看法?2、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斯在经过调查分析后得出结论:信息的总效应=10%的文字+35%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请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部表情对传达教育信息的作用。
论述题(1X10=10分)1、教育改革的核心指向是:“教学育心”,构建“育心型教学”。
2007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活?nbsp;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9.(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云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综合试题及答案(高分必备)教育学填空题[例l]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学期计划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
[例2]高级社会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三种。
[例1]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例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例1]综合课的结构包括: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布置课外作业。
[例2]人的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例3]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例4]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为启发式”和“注入式[例5]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例6]动机是一个人与满足某种需要有关的、发动和维持活动的______,是______的具体表现。
答案:“内部动力“和”需要”。
凡此种种,有了这些知识,就有利我们形成较好的解决填空题的技能。
育路网一填空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