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营销之品牌策略共8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7.75 MB
- 文档页数:22
进入国际市场的包括四种产品观念:整体产品的观念、产品的组合观念、产品的周期观念、创造开拓的观念。
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策略有:固有产品策略,产品更改策略,机会牵引策略,聚力开发策略,专门产品策略,尾随跟进策略。
一、进入国际市场的四种产品观念1.整体产品的观念。
市场营销学所研究的产品就是整体产品。
整体产品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实质产品(又称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
实质产品就是产品的基本需求效用;形式产品是指产品的实体外在形态,包括品质、特征、式样、包装、商标和厂牌等;延伸产品则是针对产品本身的商品特性而产生的各种服务保证。
市场营销学的产品价值观就是消费者的需要,产品的整体概念就体现着以用户为中心思想,正因为这样,国际营销学者在营销过程中,就应不折不扣地考虑产品的各个方面适应消费国的顾客需要,否则在策略的运用上便有失策的可能。
2.产品的组合观念。
所谓产品组合,即指企业所经营的全部产品的有机构成,或者是各种类产品的数量比例。
国际市场营销要求每一个国家或企业,一定要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自己的资源、技术条件来确定产品的经营范围及产品的结构,这是任何国家面对国际市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一个国家不能根据国际市场情况充分发挥本国优势(避开劣势)确定产品的出口结构,它就不能利用国际经济为本国的建设发展作用。
所以,出口什么产品是自家长处,缩短和发展什么产品对已有利,营销者必须心中有数。
3.产品的周期观念。
产品在市场上出现到消失的过程就是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
就同类性质的产品而言,大类的产品与大类的某种产品以及某个牌号的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不同的。
从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来说,向国际市场提供的产品一般都是某种产品或某种牌号的产品,这就要求产品的经营者不仅要考虑到个自产品的经营周期,还要考虑到该种产品及该类产品的周期。
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必须适应产品的这种周期变化并符合各种类型产品周期间的内在关系,这是企业在动态的市场上求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4.创造开拓的观念。
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品牌策略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品牌策略1国际市场营销中品牌策略的运用及相关案例分析营销中品牌策略的核心内容就是寻求建立一个有意义的象征性符号体系,开发富有情感象意义的品牌策略。
1.1品牌本土化策略实施品牌全球化,把全球对某种商品的共同需求作为目标市场,统一规划,统一营销,这种方式有利于企业集中管理和操作,有利于在策略的实施上保持一致与连续,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以稳定的形象认知,增强品牌定位的稳健性和品牌亲和力、凝聚力。
但是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地区差异的客观存在,完全实施全球一致的品牌营销组合策略往往难以行得通,如果该种策略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禁忌相冲突,那么这种策略注定是要失败的。
实施品牌全球化策略,要在充分考虑全球需求一致性的同时,对全球区域的差异予以足够的重视,奉行“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原则,这一原则是假定全世界有一个基本相同的定位,但在执行上可根据当地的实际而给予适当的调整。
这有利于与当地文化的融合,易于被当地消费者所接受,使得全球化策略易于实施。
因此,企业在开拓一个国家、地区的市场时,一定要重视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社会文化差异。
一些世界知名品牌如可口可乐、麦当劳、诺基亚、雀巢等之所以发展得快,能够渗透到世界各地,这和他们奉行的品牌本土化策略密切相关。
几乎所有进人海外市场的跨国公司都把本土化作为获取当地市场的胜利之本,本土化无疑已成为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降低跨国公司的经营成本,更可以使其在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中跨越文化障碍,提高管理效率,更容易获得当地消费者的认同。
1.1.1品牌名称本土化品牌名称作为消费者对该品牌的称谓,越使用当地消费者感到容易称呼、亲切,越容易为当地消费者所接受。
一个当地人第一次看见该品牌时,如果认为这一品牌代表的商品是当地企业生产经营的,就说明这一品牌已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品牌名称已本土化了。
“CocaCola”刚进入我国市场时,可口可乐公司根据它的发音译成中文“口渴口蜡”,投放市场后销量极低,因为很多人将“口渴口蜡”理解为“口渴时喝一口蜡”而不予购买,后来译成汉语“可口可乐”,不但与英语的发音、音节较为吻合,而且含义与产品的特性吻合,既易读易记朗朗上口,又寓意精妙,使人觉得饮了它,既饱口福,又享受人生之乐。
市场营销中的品牌策略市场营销中的品牌策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一般认为经历了三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政经时代,靠双轨制、商政关系致富,所谓十亿人民九亿商。
第二个时代是产经时代,靠产品致富,珠江三角洲是最著名的地区。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日益丰富的产品不仅提供了满足所有需要的可能,而且因为通信、交通等的发达,产品质量和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同质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客户的购买行为越来越趋于理性和成熟。
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进入了财经时代。
竞争者要在市场中突出其优势,就不在于有多少土地和厂房,而在于有没有强大的能够使人产生购买冲动的、使人产生长久忠诚的品牌。
一、品牌和品牌策略什么是品牌?简单地说,品牌就是一个产品或一个企业在视觉、情感、理念和文化等方面提供给顾客和市场的综合形象。
它包括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的内容,外在方面主要包括产品的外观、产品本身、商标等等,例如,一看到大“M”,孩子们就会马上想到麦当劳快餐,一见到壳牌公司的贝壳标志,人们马上就会和石油联系在一起;而内在方面一般来说包括给产品附加的情感、个性和信念等等,例如,人们一想到非常可乐,就会想到它那句家喻户晓的口号:“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而购买和饮用非常可乐就会使消费者自然而然产生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品牌具有延展性。
在21世纪的今天,品牌作用已经突破商业领域,进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文化领域,一个普通的中专或大学是无法与清华、北大等名校相媲美的。
在医药领域,老百姓在求医问药时往往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和认识来选择实力强、服务优质的对象。
在社会生活的其第1页共1页他领域,我们也可以看到品牌的魅力和身影。
品牌具有系统性。
品牌不仅仅是一个商标或者是一件商品的LOGO,它还包括品牌名称、品牌定位、品牌质量、品牌延伸以及品牌营销等等,是一个复杂、科学的系统。
企业在进行品牌经营与管理时也要注意到品牌的系统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品牌竞争中游刃有余,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