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运输石门2
- 格式:docx
- 大小:13.09 KB
- 文档页数:2
煤矿开采课程总复习第⼀章井⽥开拓基本知识1、井⽥:划规⼀个矿井开采的那⼀部分煤⽥。
2、⽯门:⽆直接地⾯出⼝,于煤层⾛向垂直或斜交,⽔平岩⽯巷道。
3、简述矿井巷道按其作⽤和服务范围分为哪⼏类?说明各类巷道的含义并各举例说明。
答:①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个⽔平或若⼲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如井底车场、阶段运输⽯门、运输⼤巷。
②准备巷道:为⼀个采区或多个区段服务的巷道,如采区上下⼭、采区车场、采区硐室。
③回采巷道:仅为⼀个采煤⼯作⾯服务的巷道,如开切眼、区段运输(回风)巷等。
4、阶段:在井⽥范围内,沿煤层倾斜⽅向,按⼀定标⾼将煤层划分为若⼲平⾏于⾛向的长条形,每⼀个长条形叫⼀个阶段。
5、开采⽔平(简称⽔平):布置有井底车场、主要阶段运输⼤巷,并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平。
6、采区:阶段内沿⾛向⽅向划分的具有独⽴⽣产系统的开采块段。
7、区段:采区内沿倾斜⽅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8、带区:在阶段内沿煤层⾛向划分为若⼲个具有独⽴⽣产系统的开采块段。
9、简述煤层按倾⾓如何分类?答:近⽔平煤层:<8度;缓倾斜煤层:8~25度;倾斜煤层:25~45度;急倾斜煤层:>45度。
11、简述煤层按厚度如何分类?答:薄煤层:<1.3m;中厚煤层:1.3~3.5m;厚煤层:3.5~8.0m;特厚煤层:>8.0m。
12、采区采出率:采区⼯业储量中,设计或实际采出的那部分储量占采区⼯业储量的百分数。
13、我国对不同厚度的煤层的采出率有何要求?答:煤层厚不⼩于75% ,中厚煤层不⼩于80% ,薄煤层不⼩于85%。
第⼆章井⽥开拓⽅式1、何谓井⽥开拓?井⽥开拓⽅式按井硐形式不同分为哪⼏⼤类?答;井⽥开拓:由地表进⼊煤层为开采⽔平服务所进⾏的井巷布置和开掘⼯程。
按井硐形式不同分为:1)⽴井开拓;2)斜井开拓;3)平硐开拓;4)综合开拓。
2、井⽥开拓⽅式:开拓巷道在井⽥内的总体布置⽅式。
3、矿井开拓主要研究和解决哪些基本问题?答:(1)确定井筒形式、数⽬、位置及配置;(2)确定阶段数⽬、开采⽔平数⽬、位置;(3)确定⼤巷数⽬、位置及井底车场形式;(4)确定矿井开采程序、做好⽔平的接替;(5)开拓延深、技术改造;(6)确定通风、运输和供电。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这种采煤方法是用柔性掩护支架八采空区与回采空间隔开,随着工作面推进,掩护支架靠自重和上部冒落矸石的压力推动而下移。
工作面为直线形,与煤层走向成25~30°的伪倾斜布置并沿走向推进。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的采区巷道布置一、采区巷道布置1、一般采用双翼采区布置,上图表示采区一翼的布置情况,采区一翼的走向长度为200m~300m,划分为2个区段,一区段在回采,二区段在准备,区段高为30~40m。
2、从采区运输石门上方沿煤层顶板倾斜掘进一组上山眼,至少有三条眼(溜煤眼、运料眼、行人眼),需要时还应掘进出矸眼,各眼的间距为10m。
为了安全起见,行人眼应错开布置,各眼之间用联络巷贯通。
当上山眼与回风石门贯通后,就可以从上山眼开始掘进区段运输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
每隔5m左右沿区段运输平巷向上掘进溜煤小眼,当区段运输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掘完后,距采区边界5m处,在煤层中间偏底板位置掘进间距5~8m的两条切割眼,每隔10~15m 用联络巷贯通。
两条切割眼的作用是为了支架逐步下放使工作面成伪倾斜,以便出煤、通风和行人需要而布置的。
3、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为了存放和行人方便在工作面下端,区段运输平巷上部3~5m处,掘进超前区段平巷。
二、运输系统1、采下的煤沿工作面的搪瓷溜槽溜下,经溜煤小眼、区段运输平巷、采区溜煤眼,下放到采区运输石门装车外运。
2、材料由采区运输石门,经运料眼向上运到区段回风平巷,送到工作面或由采区回风石门、经区段回风平巷送到工作面。
第一运料方式:此方式材料从运料眼往上运输较困难。
如果区段运输系统采用刮板机或皮带输送机运输,那么材料运输更困难,就必须考虑机轨合一,因此,在掘区段运输平巷时,必须考虑到材料运输方式。
第二运料方式:在区段回风系统中,采区措施后,可优先采用该运输方式。
但该运料方式要在回风石门和区段回风平巷设置轨道运输。
三、通风系统四、回采工艺这种采煤方法的回采工艺可分为准备回采(初次放架)、正常回采(正常放架)收尾或收作(结束下放)3个阶段。
单一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1、采区运输石门;
2、采区回风石门;
3、采区下部车场;
4、轨道上山;
5、运输上山;
6、上部车场;7,7’、中部车场;8,8’,10、区段回风巷;9,9’、区段运输巷;11、联络巷;12、采区煤仓;13、采区变电所;14、绞车房;15、局部通风机
1.岩石运输大巷;
2.岩石回风大巷;
3.采区下部车场;
4.运输上山;
5.轨道上山;
6.采上车;
7.甩车场;
8.区段回风石门;
9.区段轨道集中平巷;10.区段运输集中平巷;11.联络斜巷;12.溜煤眼;13.回风小石门;14.上分层运输平巷;15.上分层回风平巷;16.采区变电所;17.绞车房;18.区段溜煤眼;19.采区煤仓;20.中分层运输平巷;21.中分层回风平巷;22.行人联络巷
运煤系统工作面---上分层运输平巷14(中分层运输平巷20)-----溜煤眼12----区段运输集中平巷10------区段溜煤眼18----运输上山4------采区煤仓19-----岩石运输大巷1。
矿井运输一、地面运输1.定义:主要指工业场地的煤炭、矸石和辅助设备的运输以及煤炭的外运。
2.方式:包括外运和场内1)外运方式:陆运和航运,具体指汽车、窄轨道(小火车)、轮船。
2)场内运输:皮带运输、窄轨道运输。
①.煤炭运输:主井口→通过皮带(胶带输送机)或矿车(人力、蓄电池机车、柴油机车)→筛分转载楼或原煤储场。
②.矸石运输:主井或副井皮带或矿车→矸石周转场、选矸楼(或者矸石仓)皮带、汽车→排矸场(临时的)。
③.辅助运输二、井下运输定义:包括井硐运输和采区运输。
1.井硐运输:(1)、煤炭提运(主井)①.平硐煤炭运输:a.蓄电池机车牵引矿车串车运输b.皮带运输②.斜井煤炭提升:a.当斜井倾斜角β≤24º时采用绞车牵引串车b.当倾角β≤17º时采用皮带、当倾角24°≤β≤28°采用大倾角皮带。
③.立井煤炭提升:主要用绞车牵引箕斗或罐笼。
(2)、矸石运输:①.一般来说,平硐或斜井的煤炭采用皮带运输,矸石由副井出;若平硐或斜井的煤炭采用绞车提升,故也可用于矸石提升。
②.立井:如果立井的煤炭采用箕斗提升,则矸石从副井的罐笼出;若立井的煤炭用罐笼提升,故也可用于矸石提升。
(3)、设备及材料的运送:①.一般来说,平硐或斜井的煤炭采用皮带运输,设备材料由副井出;若平硐或斜井的煤炭采用绞车提升,故也可用于设备材料的提升。
②.立井:如果立井的煤炭采用箕斗提升,则设备材料从副井的罐笼出;若立井的煤炭用罐笼提升,故也可用于设备材料的提升。
(4)、人员运送:*注:当计算人数的时候一般采用最大班下井人数。
①.平硐人员运送a.采用平硐人车b.采用架空乘人装置(猴车)②.斜井人员运送a.采用斜井人车(钢轨抱轨<XRB>、木轨插爪<XRC>)b.采用架空乘人装置(猴车)③.立井人员运送a.采用罐笼运送*附:工作制度:一般井下采用四六制、地面采用三八制,提升时间一般在16~18小时2.采区运输:定义:实际就是井下运输,主要包括大巷运输和采区运输。
1.采区运输石门
2.采区回风石门
3.采区下部车场
4.轨道上山
5.运输
上山6.采区上部车场7.采区中部车场8.区段回风平巷9.区段运输平巷10.区段联络巷11.区段回风平巷12.开切眼13.采区煤仓14.
采区变电所15.采区绞车房16.立井17.副井18.井底车场19.水平运输大巷20.采区工作面
2.运煤:20.9.5.1
3.1.19.18.10 通风16/18.18.19.1.3.
4.7.8.10.9.20.11.2
3.运料;17.18.19.1.3.
4.6.11.20.12
4.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确分析煤炭供需现状及发展形势,是做好煤炭工业“十三五”规划的前提。
当前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除自身结构性问题外,还面临市场需求放缓、新能源加快发展、环境制约加剧、进口煤炭冲击等问题。
“十三五”应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动煤炭能源革命,走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5.一)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能源需求强度和增速下降,煤炭需求增
速随之放缓。
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期。
6.二)高效、清洁、低碳成为世界能源发展方向,天然气和非化石能
源加快发展,对煤炭挤压效应逐步显现。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新能源发展,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
7.三)环境成为制约煤炭发展的主要因素,清洁利用是势在必行。
气
候变化已成为涉及各国利益的全球性问题,围绕排放权和发展权的博弈日趋激烈,低碳、无碳化发展逐步成为未来能源技术发展的主流。
8.四)电力等主要耗煤行业煤炭需求增速放缓,煤炭需求总量将在
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
发电是世界公认的最经济、最高效、最环保的煤炭利用方式。
9.五)国际煤炭市场需求疲软,我国煤炭进口量持续高位,对国内煤
炭市场影响不容小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国际煤炭市场需求疲软,而我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短期内促进了煤炭需求,2009年我国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10.六)煤炭生产能力过剩局面已经形成,短期难以改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