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四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及RIP协议的配置

实验四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及RIP协议的配置

实验四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及RIP协议的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

2.理解路由表的作用和原理。

3.掌握默认路由的配置方法;

4.理解默认路由的意义和特点。

二、实验环境:Cisco路由器2514 3台;PC机4台。

三、实验工具:Boson Netsim模拟器

四、实验内容:

配置内容一:

(1) 按图3.1所示连接网络;

(2) 先完成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包括路由器的名字、各接口的IP地址等;

(3) 配置各PC机,包括IP地址和默认网关;

(4) 在各路由器上用“show ip interface brief”命令查看路由器接口状态,要求各已使用的接口状态均为“UP”;

(5) 在R2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使它可以识别所有网络;

(6) 在R1和R3路由器上分别配置默认路由,默认方向均为R2;

(7) 在各路由器上用“show ip route”命令查看路由表,注意R1和R2路由器的路由表项有什么特点;

提示:如果路由配置错误,可以用“no ip route …”命令清除路由表,再重新配置。

(8) 用Ping命令测试各PC机,如果都能ping通,说明配置成功。

配置内容二:

(1)清楚各路由器的路由表,在三台路由器上分别配置RIP协议;

(2)在各路由器上用“show ip route”命令查看路由表;

提示:在图4.1的拓扑中共有6个网络:190.1.0.0/16、190.2.0.0/16、200.200.1.0/24、200.200.2.0/24、200.200.3.0/24、200.200.4.0/24,所以每个路由器的路由表中都应该有6个路由项,除了直连的网络外,其余的都是通过RIP协议互相学习到的。

(3)用Ping命令测试各PC机,如果都能ping通,说明配置成功。

五、思考题:

1、使用默认路由时,R1路由器的路由表中有几个项目?与静态路由相比默认路由有何好处?

2、能否把3台路由器都配置为默认路由?

3、选择PC1记录“tracert 200.200.3.2 ”;选择PC2记录“trace 200.200.4.2”的结果。

4、配置完rip协议后,在R1路由器的路由表中有几个项目?其中直连路由占几项?通过RIP协议学习到的路由占几项?

提示:

配置静态路由 (Cisco)

在上图所示的网络中,为了使R1路由器能够识别61.0.0.0/8网络,可以在R1上配置一条静态路由:

在ip route命令中,参数 61.0.0.0 250.0.0.0 是目的网络的网络地址和子网掩码,201.15.9.11 称为“下一跳”地址,它是R2路由器的S1口地址。

这条命令的功能是在R1路由器中添加一条路由表项,它告诉R1:如果收到目的地址为61.0.0.0的数据报,就把它发往地址201.15.9.11,也即发往R2路由器。由于R2可以识别61.0.0.0网络,它会把数据报转发到目的网络。

配置默认路由 (Cisco)

在上图所示的网络中,由于R1路由器只有一个网络出口,可以在R1上配置一条默认路由:

在ip route命令中,参数 0.0.0.0 0.0.0.0 代表任意网络,200.15.9.11 称为“下一跳”地址,它是R2路由器的S1口地址。

这条命令的功能是在R1路由器中添加一条路由表项,它告诉R1:如果收到目的地址不能识别的数据报,就把它发往地址200.15.9.11,也即发往R2路由器。

配置RIP路由协议 (Cisco)

配置RIP协议时只和该路由器连接的网络有关,与其它路由器无关。在上图所示的网络中,如果在R1路由器上配置RIP协议,可用如下命令:

router rip命令表示配置RIP协议,此时进入路由配置模式。network命令用于说明启用RIP协议的网络,其后面的参数是网络号(注意:应该使用主网络号)。本例中我们把R1连接的3个网络都启用了RIP协议,这样其它路由器可以从R1这里学习到这3个网络的信息。(说明:如果R1连接有使用私有地址的内部网,对这种网络就应该不启用RIP协议)。

思科设备路由器rip协议配置

本次讲解路由器rip协议的配置: RIP是基于D-V算法的路由协议,使用跳数(Hop Count)来表示度量值(Metric)。跳数是一个数据报到达目标所必须经过的路由器的数目。 RIP认为跳数少的路径为最优路径。路由器收集所有可达目标网络的路径,从中选择去往同一个网络所用跳数最少的路径信息,生成路由表;然后把所能收集到的路由(路径)信息中的跳数加1后生成路由更新通告,发送给相邻路由器:最后依次逐渐扩散到全网。RIP每30s发送一次路由信息更新。 本例配置模型图 命令行: RA命令配置: Router>enable Router#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R1 R1(config)#router rip //使用rip协议 R1(config-router)#version 2 //使用RIPv2版本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1.0 255.255.255.0 //指定与该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络 R1(config-router)# network 202.1.1.5 //指定与该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络

R1(config-router)#no shutdown R1(config-router)#exit R1#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信息 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 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 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 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 //目前没有配置RB路由器,所以上述没有rip协议的配置生成 R1#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1(config)#int s1/0 R1(config-if)#ip address 202.1.1.5 255.255.255.252 //将模型图中的IP配置划分到对应端口R1(config-if)#no shutdown %LINK-5-CHANGED: Interface Serial1/0, changed state to down R1(config-if)#exit R1(config)#int f0/0 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1.1 255.255.255.0 //将模型图中的IP配置划分到对应端口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配置时钟模式DCE端 R1(config-if)#bandwidth 64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wr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RB命令配置: Router>enable Router#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router rip //使用rip协议 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 2 //使用rip协议v2版本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指定与该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络

静态路由的配置命令

1、静态路由的配置命令: 例如: ip route 129.1.0.0 16 10.0.0.2 ip route 129.1.0.0 255.255.0.0 10.0.0.2 ip route 129.1.0.0 16 Serial0/0/0 注意:只有下一跳所属的的接口是点对点(PPP、HDLC)的接口时,才可以填写,否则必须填写。 2、在路由器Router A上配置: RouterA(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RouterA(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A(config-if)#Interface s0/0/0 RouterA(config-if)#Ip add 221.237.46.2 255.255.255.0 RouterA(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 RouterA(config-if)#exit RouterA(config)#Ip route 61.139.2.0 255.255.255.0 221.237.46.1 3、在路由器Router B上配置: RouterB(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RouterB(config-if)#Ip add 61.139.2.68 255.255.255.0 RouterB(config-if)#Interface s0/0 RouterB(config-if)#Ip add 221.237.46.1 255.255.255.0 RouterB(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 RouterB(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计算机网络实验六 rip路由协议配置 )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计算机通信网络课程实验报告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同组人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实验目的 《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指导书 掌握RIP 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诊断方法。 二、实验任务 1、配置RIP 动态路由协议,使得3台Cisco 路由器模拟远程网络互联。 2、对运行中的RIP 动态路由协议进行诊断。 三、实验设备 Cisco 路由器3台,带有网卡的工作站PC2台,控制台电缆一条,交叉线、V35线若干。 四、实验环境 五、实验步骤 1、运行CiscoPacketTracer 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3台路由器、两台工作站PC ,分别点击各路由器,打开其配置窗口,关闭电源,分别加入一个2口同异步串口网络模块(WIC-2T ),重新打开电源。然后,用交叉线(CopperCross-Over )按图6-1(其中静态路由区域)所示分别连接路由器和各工作站PC ,用DTE 或DCE 串口线缆连接各路由器(router0router1),注意按图中所示接口连接(S0/0为DCE ,S0/1为DTE )。 2、分别点击工作站PC1、PC3,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 )项,选择运行IP 设置(IPConfiguration ),设置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分别为 PC1gw: PC3gw: 3、点击路由器R1,进入其配置窗口,点击命令行窗口(CLI )项,输入命令对路由器配置如下: 点击路由器R2,进入其配置窗口,点击命令行窗口(CLI )项,输入命令对路由器配置如下: 同理对R3进行相应的配置: 4、测试工作站PC 间的连通性。 从PC1到PC3:PC>ping (不通) 5、设置RIP 动态路由 接前述实验,继续对路由器R1配置如下: 同理,在路由器R2、R3上做相应的配置: 6、在路由器R1上输入showiproute 命令观察路由信息,可以看到增加的RIP 路由信息。 … … … … … … … … … … … … … … 装 … … … … …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静态路由配理解讲解

7.1.3 静态路由的主要特点 其实就因为静态路由的配置比较简单,决定了静态路由也包含了许多特点。可以说静态路由的配置全由管理员自己说了算,想怎么配就怎么配,只要符合静态路由配置命令格式即可,因为静态路由的算法全在管理员人思想和对静态路由知识的认识中,并不是由路由器IOS系统来完成的。至于所配置的静态路由是否合适,是否能达到你预期的目的那别当别论。在配置和应用静态路由时,我们应当全面地了解静态路由的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否则你可能在遇到故障时总也想不通为什么: l 手动配置 静态路由需要管理员根据实际需要一条条自己手动配置,路由器不会自动生成所需的静态路由的。静态路由中包括目标节点或目标网络的IP地址,还可以包括下一跳IP地址(通常是下一个路由器与本地路由器连接的接口IP地址),以及在本路由器上使用该静态路由时的数据包出接口等。 l 路由路径相对固定 因为静态路由是手动配置的,静态的,所以每个配置的静态路由在本地路由器上的路径基本上是不变的,除非由管理员自己修改。另外,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这些静态路由也不能自动修改,需要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 l 永久存在 也因为静态路由是由管理员手工创建的,所以一旦创建完成,它会永久在路由表中存在的,除非管理员自己删除了它,或者静态路由中指定的出接口关闭,或者下一跳IP 地址不可达。 l 不可通告性

静态路由信息在默认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通告给其它路由器,也就是当在一个路由器上配置了某条静态路由时,它不会被通告到网络中相连的其它路由器上。但网络管理员还是可以通过重发布静态路由为其它动态路由,使得网络中其它路由器也可获此静态路由。 l 单向性 静态路由是具有单向性的,也就是它仅为数据提供沿着下一跳的方向进行路由,不提供反向路由。所以如果你想要使源节点与目标节点或网络进行双向通信,就必须同时配置回程静态路由。这在与读者朋友的交流中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就是明明配置了到达某节点的静态路由,可还是ping不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配置回程静态路由。 如图7-2所示,如果想要使得PC1(PC1已配置了A节点的IP地址10.16.1.2/24作为网关地址)能够ping通PC2,则必须同时配置以下两条静态路由,具体配置方法在此不作介绍。 图7-2 静态路由单向性示例 ①:在R1路由器上配置了到达PC2的正向静态路由(以PC2 10.16.3.2/24作为目 标节点,以C节点IP地址10.16.2.2/24作为下一跳地址);

路由基本概念与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第二次试验 评分 题目:路由的基本概念及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1301032 完成人及学号:王栋() 2015年7月5日

路由的基本概念及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一、 路由器的定义和作用 路由器——用于网络互连的计算机设备。路由器的核心作用是实现网络互连,数据转发 路由器需要具备以下功能: 1. 路由(寻径):路由表建立、刷新 2. 交换:在网络之间转发分组数据 3. 隔离广播,指定访问规则 4. 异种网络互连 二、 基本概念 1、 路由表 1) 路由器为执行数据转发路径选择所需要的信息被包含在路由器的一个表项中,称为 “路由表”。 2) 当路由器检查到包的目的IP 地址时,它就可以根据路由表的容决定包应该转发到哪 个下一跳地址上去。 3) 路由表被存放在路由器的RAM 上。 路由表的构成 1) 目的网络地址(Dest ):目的地逻辑网络或子网络地址 2) 掩码(Mask ):目的逻辑网络或子网的掩护码 3) 下一跳地址(Gw ):与之相连的路由器的端口地址 4) 发送的物理端口(interface ):学习到该路由条目的接口,也是数据包离开路由器去往目的地将经过的接口 5) 路由信息的来源(Owner ):表示该路由信息是怎样学习到的 6) 路由优先级(pri ):决定了来自不同路由表源端的路由信息的优先权 7) 度量值(metric ):度量值用于表示每条可能路由的代价,度量值最小的路由就是最佳路由 路由表构成示例 172.16.8.0 -- 目的逻辑网络地址或子网地址 255.255.255.0 -- 目的逻辑网络地址或子网地址的网络掩码 1.1.1.1 -- 下一跳逻辑地址 fei_0/1 -- 学习到这条路由的接口和数据的转发接口 static -- 路由器学习到这条路由的方式 1 -- 路由优先级 0 -- Metric 值 2、 路由分类 1) 直连路由 当接口配置了网络协议地址并状态正常时, 接口上配置的网段地址自动出现在路由表

实验五-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五-静态路由配置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 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实验五静态路由配置实训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掌握路由器配置命令的使用 ●熟悉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的配置命令 ●熟悉tracert路由跟踪命令 二、实验设备及条件 ●运行Windows 操作系统计算机一台 ●Cisco 1840路由器两台,RJ-45转DB-9反 接线一根,串口线一根 ●超级终端应用程序或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 三、实验原理 3.1 实训原理 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能够根据IP包头的信息,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出去,以实现不同网段的主机之间的互相访问。选择最

佳路径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关键所在。 3.1.1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为了完成路由选择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选择时使用。打个比方,路由表就像我们平时使用的地图一样,标识着各种路线,路由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 路由表的项目一般含有五个基本字段:目的地址、网络掩码、下一跳地址、接口、度量。在进行路由选择时,路由器按照直接路由->特定主机路由->特定网络路由->默认路由的顺序讲IP 包头与路由表项进行匹配。 -直接路由项是指:该表项的“目的地址” 所在网络与路由器直接相连。 -间接路由项是指:该表项的“目的地址” 所在网络与路由器非直接相连。 -特定主机路由项是指:该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某台特定主机的IP地址。

网络实验-3个路由器的静态路由配置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4B) 实验名称: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及静态路由配置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路由器的基本结构,功能,使用环境以及基本参数的配置。 实验要求: 1.配置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 2.设置静态路由。 3. 测试静态路由:ping IP 地址; trace IP 地址 4.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准备知识: 一、实验环境的搭建: ?准备 PC 机 2 台,操作系统为 Windows XP ; ?准备Huawei S2501E 路由器 3 台; ?路由器串口线(2对) ?交叉线(或通过交换机的直连线)网线 2条; ? Console电缆2条。 步骤:del 删除各个路由器原有的路由表 ?第一步:设置Router1 [Quidway]SYSNAME R1 ?[R1] interface Ethernet 0 #设置其IP地址 ?[R1-Ethernet0] ip address 10.0.0.2 255.255.255.0 shutdown undo shutdown #激活此以太网口!!(对此口配置了IP地址后用此命令) #进入串口Serial0视图 ?[R1-Ethernet0] interface serial 0 #设置其IP地址

?[R1-Serial0] ip address 20.1.0.1 255.255.255.0 shutdown undo shutdown #激活此串口!!(对此口配置了IP地址后用此命令) #设置链路层协议为PPP ?[R1-Serial0] link-protocol ppp #进入系统视图 ?[R1-Serial0] quit #添加静态路由 ?[R1] ip route-static 40.1.0.0 255.255.255.0 20.1.0.2 preference 60 ##添加静态路由(R2的以太网接口) [R1] ip route-static 50.1.0.0 255.255.255.0 20.1.0.2 preference 60 #保存路由器设置 ?[R1] save #重启路由器 ?[R1] reboot ?第二步:设置Router2 [Quidway]SYSNAME R2 #进入以太网接口视图: ?[R2] interface Ethernet 0 #设置其IP地址 ?[R2-Ethernet0] ip address 50.1.0.2 255.255.255.0 shutdown undo shutdown #激活此以太网口!!! #进入串口Serial0视图 ?[R2-Ethernet0] interface serial 0 #设置其IP地址 ?[R2-Serial0] ip address 20.1.0.2 255.255.255.0 shutdown undo shutdown #激活此串口!!(对此口配置了IP地址后用此命令) #设置链路层协议为PPP ?[R2-Serial0] link-protocol ppp #进入系统视图 ?[R2-Serial0] quit #进入串口Serial1视图 ?[R2] interface serial 1 #设置其IP地址 ?[R2-Serial1] ip address 30.1.0.1 255.255.255.0 shutdown

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篇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报告八 班级:姓名:学号: 实验时间:机房:组号:机号:PC_B 一、实验题目 静态路由配置 二、实验设备 CISCO路由器,专用电缆,网线,CONSOLE线,PC机 三、实验内容 ? 了解路由的功能 ? 在CISCO路由器上配置和验证静态路由 ? 配置缺省路由 四、原理 静态路由是指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静态路由信息在缺省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传递给其他的路由器。静态路由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网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易于清楚地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便于设置正确的路由信息。 五、实际步骤 1.设置PC_B的IP地址,连接路由器,打开超级终端。

2.路由器B的配置 User Access Verification Password: 5_R2>en Password: 5_R2#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5_R2(config)#int s0/1/0 5_R2(config-if)#no shut 5_R2(config-if)#interface s0/1/0 5_R2(config-if)#ip addr % Incomplete command. 3.配置routerB的s0/1/0端口的IP地址 5_R2(config-if)#ip address 172.17.200.6 255.255.255.252 5_R2(config-if)#^Z 4.配置路由器routerB的f0/1端口的IP地址 5_R2#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5_R2(config)#int f0/1 5_R2(config-if)#ip address 10.5.2.1 255.255.255.0 5_R2(config-if)#^Z

计算机网络实验六rip路由协议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六r i p 路由协议配置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计算机通信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 同组人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实验目的 《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指导书 掌握RIP 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诊断方法。 二、实验任务 1、配置RIP 动态路由协议,使得3 台Cisco 路由器模拟远程网络互联。 2、对运行中的RIP 动态路由协议进行诊断。 三、实验设备 Cisco 路由器 3 台,带有网卡的工作站PC2 台,控制台电缆一条,交叉线、V35 线若干。 四、实验环境 五、实验步骤 1、运行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3 台路由器、两台工作站PC ,分别点击各路由器,打开其配置窗口,关闭电源,分别加入一个2 口同异步串口 网络模块(WIC-2T ),重新打开电源。然后,用交叉线(Copper Cross-Over )按图6-1(其中静态路由区域)所示分别连接路由器和各工作站PC ,用DTE 或DCE 串口线………… ……… …… …………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缆连接各路由器(router0 router1),注意按图中所示接口连接(S0/0 为DCE, S0/1 为DTE)。 2、分别点击工作站PC1、PC3,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 运行IP 设置(IP Configuration),设置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分别为 PC1:/24 gw: PC3:/24 gw: 3、点击路由器R1,进入其配置窗口,点击命令行窗口(CLI)项,输入命令对路 由器配置如下: 点击路由器R2,进入其配置窗口,点击命令行窗口(CLI)项,输入命令对路由器配 置如下: 同理对R3 进行相应的配置: 4、测试工作站PC 间的连通性。 从PC1 到PC3:PC>ping (不通) 5、设置RIP 动态路由 接前述实验,继续对路由器R1 配置如下: 同理,在路由器R2、R3 上做相应的配置: 6、在路由器R1 上输入show ip route 命令观察路由信息,可以看到增加的RIP 路

RIP路由协议配置

. 2.1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掌握以下技能: 1.路由器基本配置使用方法; 2.配置RIP协议; 3.配置RIPv2协议; 4.查看上述配置项目的相关信息。 2.2实验任务 1.配置路由器端口的IP地址; 配置2.RIP协议; 配置3.RIP v2协议; 使得不同网段的4.PC机能够通信; 2.3实验设备 CISCO2600交换机三台,带网卡的PC机两台,控制电缆两条,串口连接线两条。 交叉线序网线两条以及Consoie电缆; 2.4实验环境 如图所示,用串口连接线把路由器router1的串口s0和router3的串口s0连接起来;把路由器router2的串口s0和router3的串口s1连接起来。PC1与路由器router1的FastEthernet0/1连接,PC2与路由器router2的FastEthernet0/11连接,电缆连接完成后。给所有设备加电,开始进行实验。 文档Word . 2.5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信息要求完整,包括学号、、班级、专业、课程名称、教师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任务、实验环境、实验步骤及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心得体会等内容。

2.6实验步骤通过PC1上的超级终端连接路由器router1,并为路由器命名 Router> enable 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 Router(config)# hostname router1 router1(config)# 1.设置路由器router1的Ethernet0端口的IP地址 router1(config)# interface ethernet0 router1(config-if)# ip address 11.168.1.11 255.0.0.0 router1(config-if)# no shutdown 2.设置路由器router1的串口s0端口的IP地址 router1(config-if)# int s0 router1(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3 255.255.255.0 router1(config-if)# no shutdown 3.设置PC1的IP地址11.168.1.10,网关为11.168.1.11 文档Word .

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记录

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标准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郑国安学号:2010114130 指导教师:马凯 实验地点:电气信息楼实验时间:2013.6.13 一、实验室名称: 二、实验项目名称:静态路由的配置 三、实验学时:2学时 四、实验原理: 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能够根据IP包头的信息,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出去。实现不同网段的主机之间的互相访问。 路由器是根据路由表进行选路和转发的。而路由表里就是由一条条的路由信息组成。路由表的产生方式一般有3种: 直连路由给路由器接口配置一个IP地址,路由器自动产生本接口IP所在网段的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在拓扑结构简单的网络中,网管员通过手工的方式配置本路由器未知网段的路由信息,从而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连接。 五、实验目的:掌握通过静态路由方式实现网络的连通性。 六、实验内容: 假设校园网通过1台路由器连接到校园外的另1台路由器上,现要在路由器上做适当配置,实现校园网内部主机与校园网外部主

机的相互通信。通过软件仿真,实现网络的互连互通,从而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R2621XM(两台)、Serial DTE线缆(1条)、copper cross-over 线缆(2条)、PC(两台) 八、实验步骤: 打开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添加2台Generic路由器和2台Generic主机,用“自动选择连接类型”把设备连接起来,如下实验图,其中PC0、PC1为两台工作站主机,Router1、Router2为两台路由器。 然后按以下步骤完成配置: 步骤1. 在路由器Router1上配置接口的IP地址和串口上的时钟频率。 Router1(config)# Router1(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 Router1(config-if)# no shutdown Router1(config)# interface serial 1/0

实验11 静态路由与RIP路由协议设置(参考答案)

实验11:静态路由协议和RIP路由协议设置 一、实验目的:熟悉静态路由和RIP路由协议的配置原理,掌握它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拓扑如下: 创建以下拓扑结构并配置路由器,使得各路由器(静态和动态两种)可以相互ping得通。 三、实验步骤: 1、首先按上图连接好路由器 注意:路由器通常通过串行端口连接广域网络,因此路由器通常是DTE设备,modem、GV转换器等等传输设备通常被规定为DCE。其实对于标准的串行端口,通常从外观就能判断是DTE还是DCE,DTE是针头(俗称公头),DCE 是孔头(俗称母头),这样两种接口才能接在一起。比如一台路由器,它处于网络的边缘,它有一个S0口需要从另一台路由器中学习到一些参数,具体实施时,我们就不需在这个S0口配“时钟速率”,它从对方学到。这时它就是DTE,而对方就是DCE。 ①添加路由的模块接口,如下图所示:

②连线的时候注意不同的接口,连线选择DTE线,如下图所示: ③设置之前需要打开对应的端口的电源,如图所示:

2、按拓扑图规划IP 地址: A :S0/0 :172.16.10.1/24 S0/1:172.16.40.2/24 B :S0/0 :172.16.10.2/24 S0/1:172.16.20.1/24 C :S0/0 :172.16.30.1/24 S0/1:172.16.20.2/24 D :S0/0 :172.16.30.2/24 S0/1:172.16.40.1/24 在各路由器上配置IP地址,保证在链路的连通性 如: A(config)# int S0/0 A(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0.1 255.255.255.0 A(config-if)#no shutdown A(config)#int S0/1 A(config-if)#ip address 172.16.40.2 255.255.255.0 A(config-if)#no shutdown 同样道理同学们配置余下的三个路由器。 请记着配置时钟频率:路由器的接口模式下: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128000 实验过程可以通过思科虚拟器的操作界面进行设置,但最好通过路由命令来进行配置,视窗操作中设置路由端口需设置以下内容,如下图所示: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静态路由配置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年级专业班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成绩 2009年月日 实验名称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目的】 1.掌握路由器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以及模式之间的切换。 2.掌握路由器的全局的基本配置。 3.掌握路由器端口的常用配置参数。 4.查看路由器系统和配置信息,掌握当前路由器的工作状态。 5.掌握通过静态路由方式实现网络的连通性。 【背景描述】 背景描述1 你是某公司新进的网管,公司要求你熟悉网络产品,公司采用全系列锐捷网络产品,首先要求你登录路由器,了解、掌握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 背景描述2 你是某公司新进的网管,公司有多台路由器,为了进行区分和管理,公司要求你进行路由器设备名的配置,配置路由器登录时的描述信息。 背景描述3 你在一家网络工程公司就职,负责组建一个省级广域网络。现项目经理要求你根据实际网络需求,对路由器的端口配置基本的参数。 原理说明:锐捷路由器接口Fastethernet接口默认情况下是10M/100M自适应端口,双工模式也为自适应,并且在默认情况下路由器物理端口处于关闭状态。路由器提供广域网接口(serial高速同步串口),使用V.35线缆连接广域网接口链路。在广域网连接时一端为DCE(数据通信设备),一端为DTE(数据终端设备)。要求必须在DCE端配置时钟频率(clock rate)才能保证链路的连通。在路由器的物理端口可以灵活配置带宽,但最大值为该端口的实际物理带宽。 背景描述4 你是某公司新网管,第一天上班时,你必须掌握公司路由器的当前工作情况,通过查看路由器的系统信息和配置信息,了解公司的设备和网络环境。 背景描述5 假设校园网通过1台路由器连接到校园外的另1台路由器上,现要在路由器上做适当配置,实现校园网内部主机与校园网外部主机的相互通信。静态路由在拓扑结构简单的网络中,网管员通过手工的方式配置本路由器未知网段的路由信息,从而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连接。 【实现功能】 1.熟练掌握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模式 2.配置路由器的设备名称和每次登录路由器时提示相关信息。

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一、实验预习 1、实验目标: ★了解静态路由 ★掌握静态路由配置 2、实验原理: 静态路由需要手工配置,信息可以通过路由表路径传输。 3、实验设备及材料: ★2台华为Quidway AR 2811路由器 ★1台PC(已安装Iris或网络仿真软件) ★专用配置电缆2根,网线5根 4、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 Rt1 Rt2 PCA IP:11.0.0.2/24 Gate:11.0.0.1 IP:12.0.0.2/24 Gate:12.0.0.1 二、实验内容 1、方法步骤及现象: 第一步:首先确认实验设备正确连接;第二步:配置好PCA和PCB的IP地址;

第三步:通过CONSOLE口连接上Quidway AR2811路由器Rt1; 第四步:在Rt1配置接口,命令清单如下: sys [Quidway]sysname Rt1 [Rt1]int e 0/0 [Rt1-Ethernet0/0]ip addr 10.0.0.1 24 [Rt1-Ethernet0/0]int e 0/1 [Rt1-Ethernet0/1]ip addr 11.0.0.1 24 第五步:查看路由器Rt1的路由表,命令清单及结果如下: [Rt1]display ip routing-table Routing Table: public net Destination/Mask Protocol Pre Cost Nexthop Interface 10.0.0.0/24 DIRECT 0 0 10.0.0.1 Ethernet0/0 11.0.0.0/24 DIRECT 0 0 11.0.0.1 Ethernet0/1 10.0.0.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Back0

路由基本概念及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基本概念及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1.路由器的定义和作用 路由器——用于网络互连的计算机设备 路由器的核心作用是实现网络互连,数据转发 路由(寻径):路由表建立、刷新 交换:在网络之间转发分组数据 隔离广播,指定访问规则 异种网络互连 2.基本概念 路由表: 路由器为执行数据转发路径选择所需要的信息被包含在路由器的一个表项中,称为“路由表” 。当路由器检查到包的目的IP地址时,它就可以根据路由表的内容决定包应该转发到哪个下一跳地址上去。路由表被存放在路由器的RAM上。 路由表的构成: 目的网络地址(Dest),掩码(Mask),下一跳地址(Gw),发送的物理端口(interface) 路由信息的来源(Owner),路由优先级(pri),度量值(metric) 路由信息根据产生的方式和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直连路由,缺省路由,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其中缺省路由可以由静态路由配

置,也可以由动态路由产生。 直连路由: 当接口配置了网络协议地址并状态正常时,既物理连接正常,并且可以正常检测到数据链路层协议的keepalive信息时,接口上配置的网段地址自动出现在路由表中并与接口关联。其中产生方式(onwer)为直连(direct),路由优先级为0,拥有最高路由优先级。其metric值为0,表示拥有最小metric值。 直连路由会随接口的状态变化在路由表中自动变化,当接口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状态正常时,此直连路由会自动出现在路由表中,当路由器检测到此接口down掉后此条路 由会自动消失。 系统管理员手工设置的路由称之为静态(static)路由,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随未来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自动改变。 优点:不占用网络、系统资源、安全; 缺点:需网络管理员手工逐条配置,不能自动对网络状态变化做出调整。 在无冗余连接网络中,静态路由可能是最佳选择。 静态路由是否出现在路由表中取决于下一跳是否可达。 静态路由在路由表中中产生方式(onwer)为静态(static),路由优先级为1,其metric值为0。 缺省路由: 缺省路由是一个路由表条目,用来指明一些在下一跳没有明确地列于路由表中的数据单元应如何转发。对于在路由表中找不到明确路由条目的所有的数据包都将按照缺省路由条目指定的接口和下一跳地址进行转发。 缺省路由可以是管理员设定的静态路由,也可能是某些动态路由协议自动产生的结果。 优点:极大减少路由表条目 缺点:不正确配置可能导致路由环路;可能导致非最佳路由 在stub 网络出口路由器上,缺省路由是最佳选择。 动态路由: 动态路由协议通过路由信息的交换生成并维护转发引擎需要的路由表。 网络拓扑结构改变时自动更新路由表,并负责决定数据传输最佳路径。 动态路由协议的优点是可以自动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自动维护路由信息而不用网络

实验五静态路由配置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实验五静态路由配置实训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掌握路由器配置命令的使用 ●熟悉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的配置命令 ●熟悉tracert路由跟踪命令 二、实验设备及条件 ●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计算机一台 ●Cisco 1840路由器两台,RJ-45转DB-9反接线一根,串口线一根 ●超级终端应用程序或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 三、实验原理 实训原理 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能够根据IP包头的信息,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出去,以实现不 同网段的主机之间的互相访问。选择最佳路径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关键所在。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为了完成路由选择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路由表(Routing Table), 供路由选择时使用。打个比方,路由表就像我们平时使用的地图一样,标识着各种路线,路由表中保存着 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 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 路由表的项目一般含有五个基本字段:目的地址、网络掩码、下一跳地址、接口、度量。在进行路由 选择时,路由器按照直接路由->特定主机路由->特定网络路由->默认路由的顺序讲IP包头与路由表项进行 匹配。 -直接路由项是指:该表项的“目的地址”所在网络与路由器直接相连。 -间接路由项是指:该表项的“目的地址”所在网络与路由器非直接相连。 -特定主机路由项是指:该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某台特定主机的IP地址。 -特定网络路由项是指:该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另一个网络的地址。 -默认路由(缺省路由)项是指: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当路由表中没有与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匹配的项时,路由器做出的选择,该路由表表项的“目的地址”

RIP_路由协议的配置

RIP 路由协议的配置 一、实验目的 1、复习路由器的三种模式及口令管理 2、练习RIP 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配置; 3、掌握了解RIP 路由协议原理 二、实验环境: Cisco Packet Tracer 三、关于RIP 的基础知识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最常使用的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之一,是一种典型的基于D-V 算法的动态路由协议。 通过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报文交换路由信息,使用跳数(Hop Count)来衡量到达目的地的距离(被称为路由权-Routing cost)。 由于在RIP 中大于或等于16 的跳数被定义为无穷大(即目的网络或主机不 可达),所以RIP 一般用于采用同类技术的中等规模的网络,如校园网及一个地区范围内的网络,RIP 并非为复杂、大型的网络而设计。 启动RIP,进入RIP 视图:router Rip 关闭RIP:no rip 在指定的网络上使能RIP network{ network-number| all } 在指定的网络上禁用RIP no network{ network-number| all 四:实验步骤: 绘制拓扑图如下所示(为每个路由器添加一个WIC-2T模块):

配置过程: Router1: Router>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ter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nt f0/0 //配置Fa0/0 接口 Router(config-if)#ip add 1.1.1.2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onfig-if)#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 s0/0/0 //配置串口 Router(config-if)#ip add 1.1.6.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LINK-5-CHANGED: Interface Serial0/0/0, changed state to down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 s0/0/1 //配置串口 Router(config-if)#ip add 1.1.2.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LINK-5-CHANGED: Interface Serial0/0/1, changed state to down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router rip //进入RIP 视图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0.0.0 //发布直连网络 Router(config-router)#exit Router(config)#exit Router#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Router#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 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 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 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 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 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