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厚渊博的学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 书。”
• 豁达超旷的修养。“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 安处是吾乡。”
• 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 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好苏东坡,做好职场人
• 胸怀理想,高扬信念之帆。 • 勤学善思,锻炼人生之基。 • 脚踏实地,汇聚发展之力。
《苏东坡传》
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苏东坡传》——4卷28章
• • • •
流老壮童
放练年年
岁
与
月
青
年
少年得志,文章遍行天下
苏轼22岁便进士及第轰动京师。苏
《
轼的考试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
刑
得到欧阳修的大力赞赏,欧阳修一
赏
度认为如此好的文笔,一定是自己
乐观豁达、随越而安的“美男子”。
不变的中轴线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
不变的中轴线——爱国为民、勤勉干事、清 廉为官、清白做人。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最推崇的风骨,也是苏东坡的 初心与使命。
“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的会心一 笑”——林语堂《苏东坡传》
• 不变的爱国情怀。多次遭贬,忠君爱民之心不变。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忠
学生曾巩的。欧阳修为了避嫌给了
厚
个第二名,苏轼也就阴差阳错的获
之
得第二名,也同样因此这个噱头苏 轼名声大噪,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 少年才子。
至 论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登科后》
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百姓。
从政40余年,先后在杭州、 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 地方官。他抗洪水、挖煤 炭、抓冶铁、造兵器、劝 农桑、修水利、建黄楼、 兴旅游,并以其生花妙笔, 对山水人事进行描述,留 下了330多篇诗词文章, 充分践行了 “兼济天下” 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