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 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 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 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 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 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 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 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 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 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 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 调歌头·中秋》、《念奴娇·赤壁 怀古》、《赤壁赋》等。
《苏东坡传》
本人推荐
• 传记文学的特点之一是介于通俗文学和学术研究 之间,一本好的传记文学需要作者有深厚的学术 功底,包括对一手材料的占有和对人物的全面把 握;同时还需要流畅的文笔,兼具可读性和真实 性。 从文学角度来说,林语堂作为文学大家,《苏东 坡传》一如既往地体现了他优雅风趣的文风,具 有相当的可读性,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瑕不掩 瑜,《苏东坡传》作为四大传记经典还是值得推 荐的,苏东坡的风度、气质、人品通过林语堂的 文字深深折服了我,感到由衷敬佩。
• 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人若 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
• 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 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 见
• 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 一切情绪上的烦扰。
乌台诗案
•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 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 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 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 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 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 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 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 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 “乌台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