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一般理化检验指标全解
- 格式:ppt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1
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指标限值1、微生物指标①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不得检出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不得检出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不得检出菌落总数(CFU/mL)1002、毒理指标砷(mg/L)0.01镉(mg/L)0.005铬(六价,mg/L)0.05铅(mg/L)0.01汞(mg/L)0.001硒(mg/L)0.01氰化物(mg/L)0.05氟化物(mg/L)1.0硝酸盐(以N计,mg/L)10地下水源限制时为20三氯甲烷(mg/L)0.06四氯化碳(mg/L)0.002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0.01甲醛(使用臭氧时,mg/L)0.9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0.7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0.7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铂钴色度单位)15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1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臭和味无异臭、异味肉眼可见物无pH (pH单位)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铝(mg/L)0.2铁(mg/L)0.3锰(mg/L)0.1铜(mg/L)1.0锌(mg/L)1.0氯化物(mg/L)250硫酸盐(mg/L)250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总硬度(以CaCO3计,mg/L)450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3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时为5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0.002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0.34、放射性指标②指导值总α放射性(Bq/L)0.5总β放射性(Bq/L)1①MPN表示最可能数;CFU表示菌落形成单位。
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水样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不必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
②放射性指标超过指导值,应进行核素分析和评价,判定能否饮用。
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消毒剂名称与水接触时间出厂水中限值出厂水中余量管网末梢水中余量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mg/L)至少30min 4 ≥0.3 ≥0.05一氯胺(总氯,mg/L)至少120min 3 ≥0.5 ≥0.05臭氧(O3,mg/L)至少12min 0.3 0.02如加氯,总氯≥0.05二氧化氯(ClO2,mg/L)至少30min 0.8 ≥0.1 ≥0.02表3 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指标限值1、微生物指标贾第鞭毛虫(个/10L)<1隐孢子虫(个/10L)<12、毒理指标锑(mg/L)0.005钡(mg/L)0.7铍(mg/L)0.002硼(mg/L)0.5钼(mg/L)0.07镍(mg/L)0.02银(mg/L)0.05铊(mg/L)0.0001氯化氰(以CN-计,mg/L)0.07一氯二溴甲烷(mg/L)0.1二氯一溴甲烷(mg/L)0.06二氯乙酸(mg/L)0.051,2-二氯乙烷(mg/L)0.03二氯甲烷(mg/L)0.02三卤甲烷(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的总和)该类化合物中各种化合物的实测浓度与其各自限值的比值之和不超过11,1,1-三氯乙烷(mg/L)2三氯乙酸(mg/L)0.1三氯乙醛(mg/L)0.012,4,6-三氯酚(mg/L)0.2三溴甲烷(mg/L)0.1七氯(mg/L)0.0004马拉硫磷(mg/L)0.25五氯酚(mg/L)0.009六六六(总量,mg/L)0.005六氯苯(mg/L)0.001乐果(mg/L)0.08对硫磷(mg/L)0.003灭草松(mg/L)0.3甲基对硫磷(mg/L)0.02百菌清(mg/L)0.01呋喃丹(mg/L)0.007林丹(mg/L)0.002毒死蜱(mg/L)0.03草甘膦(mg/L)0.7敌敌畏(mg/L)0.001莠去津(mg/L)0.002溴氰菊酯(mg/L)0.022,4-滴(mg/L)0.03滴滴涕(mg/L)0.001乙苯(mg/L)0.3二甲苯(mg/L)0.51,1-二氯乙烯(mg/L)0.031,2-二氯乙烯(mg/L)0.051,2-二氯苯(mg/L)11,4-二氯苯(mg/L)0.3三氯乙烯(mg/L)0.07三氯苯(总量,mg/L)0.02六氯丁二烯(mg/L)0.0006丙烯酰胺(mg/L)0.0005四氯乙烯(mg/L)0.04甲苯(mg/L)0.7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mg/L)0.008 环氧氯丙烷(mg/L)0.0004苯(mg/L)0.01苯乙烯(mg/L)0.02苯并(a)芘(mg/L)0.00001氯乙烯(mg/L)0.005氯苯(mg/L)0.3微囊藻毒素-LR(mg/L)0.001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氨氮(以N计,mg/L)0.5硫化物(mg/L)0.02钠(mg/L)200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值指标限值1、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CFU/mL)5002、毒理指标砷(mg/L)0.05氟化物(mg/L)1.2硝酸盐(以N计,mg/L)20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铂钴色度单位)20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3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5pH(pH单位)不小于6.5且不大于9.5溶解性总固体(mg/L)1500总硬度(以CaCO3计,mg/L) 550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5铁(mg/L)0.5锰(mg/L)0.3氯化物(mg/L)300硫酸盐(mg/L)300生活饮用水水质参考指标及限值指标限值肠球菌(CFU/100mL)0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CFU/100mL)0二(2-乙基己基)己二酸酯(mg/L)0.4二溴乙烯(mg /L)0.00005二恶英(2,3,7,8-TCDD,mg/L)0.00000003土臭素(二甲基萘烷醇,mg /L)0.00001五氯丙烷(mg/L)0.03双酚A(mg/L)0.01丙烯腈(mg/L)0.1丙烯酸(mg/L)0.5丙烯醛(mg/L)0.1四乙基铅(mg /L)0.0001戊二醛(mg/L)0.07甲基异莰醇-2(mg /L)0.00001石油类(总量,mg/L)0.3石棉(>10 m,万/L)700亚硝酸盐(mg/L)1多环芳烃(总量,mg /L)0.002多氯联苯(总量,mg /L)0.0005邻苯二甲酸二乙酯(mg/L)0.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mg/L)0.003环烷酸(mg/L)1.0苯甲醚(mg/L)0.05总有机碳(TOC,mg/L)5(mg/L)0.4 萘酚-黄原酸丁酯(mg /L)0.001氯化乙基汞(mg /L)0.0001硝基苯(mg/L)0.017镭226和镭228(pCi/L)5氡(pCi/L)300室内空气中主要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和影响如下:1、甲醛是具有强烈气体的刺激性气体,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工农业和水产业的发展、破坏生态平衡),污染源(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2.水质(水及其中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水质指标(衡量水中杂质的具体尺度)分类(从卫生学角度可将其分为感官性状、化学、毒理学、细菌学和放射性等类;从污染监测角度出发,可将其分为一般性状指标、有机污染的三氧平衡参数、富营养污染指标、无机污染指标、有机毒物污染指标、放射性污染指标、病原微生物污染指标、水生生物相组成指标等类).3.水质理化检验的任务(水质本底检测,水污染现状和趋势监测,污染源和污染程度监测,为污染预测和预报提供资料),特点(测定对象多变,待测成分含量变化大,干扰严重,可供选择的方法多),方法要求(适用范围广,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分析周期短,经济实用).4.对一条较长的河流进行污染调查时,应根据河流的不同流经区域设置背景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背景断面一般设置在污染源上游100m处,控制断面是用于了解水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面,通常应设置在排污区(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消减断面设在控制断面下游一定距离,估计水体基本达到自净的地方(一般至少距离城市和工业区1500m以上).5.采样量:水质理化检验所需的水样量取决于检测项目,不同的检测项目对水样的用量有不同的要求,应根据各个监测项目的实际情况分别计算,再适当增加20%~30%。
6.测定油类的水样单独采样,应在水面至300mm深处采集柱状水样,不得用采集的水样冲洗采样瓶(容器),全量分析测定。
7.质量控制样品有现场空白样、运输空白样、现场平行样和现场加标样或质控样,通过对以上质控样品的分析,可对水样采集进行跟踪控制。
8.水样保存作用(减少水样的生物化学作用,减缓氧化还原作用,减少被测组分的挥发损失,避免沉淀、吸附或结晶物析出所引起的组分变化),方法(冷藏与冷冻、过滤与离心分离、加生物抑制剂、加氧化剂或还原剂、调节PH值)。
水质理化检验11、水资源:全球水量中对人类生存、发展可用的水量,主要指逐年可以达到更新的淡水资源。
2、水环境:整个水圈+生存与水中的生物群落+与各种水体共存的底泥。
3、优先控制污染物:均具有毒性,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不可逆性;生物降解困难,在环境中有长效性;在水中含量低,多为ug/L乃至ng/L水平。
4、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过扩散、稀释、沉淀、氧化、微生物分解等作用,污染物逐渐降解或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定时间水体基本恢复到原有状态,这个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水体所具有的这种自我调节、净化的能力,称为水体自净能力。
5、水环境容量:指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允许容纳污染物的最大量。
6、水质理化检验的任务:水质本底监测;水污染现状和趋势监测;污染源和污染程度监测;为污染预测和预报提供资料。
CHAPTER2 水养的采集、保存与处理1、采样点的设置A、B、C、D、 E、2、原则?3、水样保存方法A、冷藏与冷冻:2~5℃;-20℃;B、过滤与离心分离;C、加生物抑制剂;D、加氧化剂或还原剂;E、调节pH值;F、选择合适的保存容器4、用于水质理化检验的分离富集方法较常见的有:液液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剂吸附、沉淀或共沉淀、泡沫浮选和气体发生等。
5、固相萃取(SPE):将样品溶液通过预先填充固定相调料的萃取柱,待测组分通过吸附、分配等形式被截留,然后用适当的溶剂洗脱,达到分离、净化和富集的目的。
操作步骤:萃取柱的预处理;上样富集;淋洗杂质;洗脱待测物。
CHAPTER3 一般理化检验指标1、水温水温计:水表层;-6~40℃ 深水温度计:水深<40m;-2~40℃ 颠倒温度计:水深>40m;主-2~32℃、辅-20~50℃2、臭和味等级:0级无;1级微弱;2级弱;3级明显;4级强;5级极强嗅阈值法(稀释倍数法)用无臭水将水样稀释至分析人员刚刚嗅到和尝到臭和味时的浓度,称为嗅阈浓度。
水质检测指标水质必测指标一般可分为四类:感官性状、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
一、感官指标饮水一般卫生性状,如色度、浑浊度、臭味和肉眼可见物等,通常可以用眼、鼻、舌等感觉器官去直接观察,所以通常把这一类指标称为感官性指标。
这些感官性状的改变往往使人们容易发觉并容易产生厌恶反应。
感官性指标可用感觉器官直接判断,也可用化验仪器去检验,通常用来判断饮水感官性指标的有:1.色度水的色度,就是水的颜色。
一般分为假色(表色)和真色两种情况。
假色是由于水中所含的悬浮性物质形成的,故称“表色”。
出去悬浮物以后的水便无色了。
真色是由于水中的某些溶解性物质、相溶胶体而造成的。
真色在净化过程中不容易除掉。
有的水具有这两种色度。
清洁的水是无色的,饮水标准中规定为15度(铂钴色度标准)。
自然界较深的水体,在晴天时显示浅蓝色,含钙、镁离子多的水体蓝色更为显著,这都称为正常水色。
有时饮水也能呈现异常颜色,这里面有许多原因,例如,饮水因动植物体腐烂产生的有机物形成的,多呈黄色;受到铁盐、锰盐污染的水呈黄褐色;当植物体内含有单宁酸进入水中,与铁结合水呈灰色;硫化氢进入水中后,生成胶体硫而呈现翠绿色;受藻类物质污染的水呈现黄绿色;黏土、泥沙混在水中,构成悬浮物呈土黄色。
总之,水呈现不同颜色可视之为守不同物质污染的结果。
应尽快查明原因加以解决。
我国饮水标准规定色度不超过15,即用肉眼观察不到色的感觉。
(山泉水福建地方标准色度不超过10)。
2.浑浊度水质透明或是浑浊与水中含有泥沙、有机物、矿物盐等物质的多少有密切关系。
水中含的泥沙、有机物等悬浮性物质越多,水质的透明程度越低,而浑浊度越大。
例如,当饮水受到泥沙、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其他悬浮物污染时,其浑浊度明显增高,所以,水质浑浊度的大小是衡量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悬浮于水中的颗粒物容易吸附细菌等微生物,因而浑浊度不单是感官指标,而且也反映有致病的危险性。
浑浊度会影响水的消毒效果、增加氯的消耗量。
水质理化指标说明(1)水温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水温密切相关。
水中溶解性气体(如氧、二氧化碳等)的溶解度,水中生物和微生物活动,非离子氨、盐度、pH值以及其他溶质等都受水温变化的影响。
(2)色度纯水为无色透明。
清洁水在水层浅时应为无色,深层为浅蓝绿色。
天然水中存在腐殖质、泥土、浮游生物、铁和锰等金属离子,均可使水体着色。
纺织、印染、造纸、食品、有机合成工业的废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染料、生物色素和有色悬浮微粒等,因此常常是使环境水体着色的主要污染。
有色废水常给人以不愉快感,排入环境后又使天然水着色,减弱水体的透光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
水的色度单位为度,即在每升溶液中含有 2mg 六水合氯化钴(Ⅱ)(相当于0.5mg 钴)和 lmg铂【以六价氯铂(Ⅳ)酸的形式】时产生的颜色为 1度。
"国标"规定色度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3)混浊度混浊度本身并不直接代表水的性质,而是综合性地反映水的混浊程度,属于感官性质。
混浊度大小与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的含量有关。
混浊度用白陶土标准比浊法测定,相当于1mg白陶土在 1L 水中所产生的混浊程度作为一个混浊度单位,用度表示。
"国标"规定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不超过5度。
(4)嗅水的异臭来源于还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气等污染物质。
水中产生臭的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天然物质分解、微生物或生物活动的结果。
比如∶星杆藻和针杆藻都是易产生臭和味的藻类。
某些物质只要存在零点几微克每升即可察觉,然而,很难鉴定产臭物质的组成。
(5)浊度是指由于水中含有泥沙、黏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的,不仅沉积速度慢而且很难沉积。
由于生活中铁和锰的氢氧化物引起的浊度是十分有害的,必须用特殊的方法才能除去。
天然水经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处理,可使水变得清澄。
浊度表示水样透光性能的指标。
水质常用检测指标水质检测是对水体中的各种化学、物理和生物指标进行分析和监测的过程。
准确的水质检测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水体的适用性和健康风险,并为精确的治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以下是常见的水质检测指标:1.pH值:pH值表示水中溶解性酸或碱性物质的浓度,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指标。
pH值影响水体的溶解度、生物可用性和废水处理等。
一般来说,水体的pH值越接近中性(7),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就越小。
2.溶解氧(DO):溶解氧是水中溶解的氧气的浓度,是水体中生物生存与繁衍的关键。
低溶解氧水体可能导致缺氧,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3.温度:水体的温度可以影响水中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生态过程。
温度也是评估水体中水生生物群落的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
4.悬浮物和悬浮颗粒物:悬浮物和悬浮颗粒物是指水中悬浮的可见物质和微观颗粒物。
高悬浮物浓度可能导致水体浑浊,阻碍光合作用和水生生物生长。
5.高锰酸盐指数(CODMn):CODMn是测量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浓度的指标,可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高CODMn值可能意味着有机污染物的输入,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6.化学需氧量(COD):COD是水体中按一定条件下需要消耗的氧气量的指标,它可以用来评估水体中有机物(包括可溶解和不可溶解的)的总含量。
COD值高通常说明水体中存在有机污染物。
7.氨氮(NH3-N):氨氮是指水体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氨杂质的总和。
高氨氮水体可能来自废水排放或化肥污染,对水体生态和生物造成危害。
8.总磷(TP)和总氮(TN):总磷和总氮是水体中的重要营养物质,与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水生生物的繁殖关系密切。
过高的总磷和总氮含量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9.重金属:重金属如铅、铜、镉等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高浓度的重金属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10.水中微生物:水中微生物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沙门菌等,可以作为水体卫生状况的指示物。
高浓度的微生物可能意味着水体存在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水质检测21项指标水质检测是指对水中化学、物理、生物性质的测试和分析,以评价水的质量,判断水是否适合人体、动植物等生命体生活和生长的一项重要工作。
水质检测中有许多指标,其中包括以下21项指标:1. pH值:用于检测水的酸碱度,正常情况下饮用水的pH值约为7。
2. 氧化还原电位:也称为ORP值,用于判断水中氧气的含量和电子转移能力,反映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情况。
3. 温度:测量水的温度,一般饮用水温度不应过高或过低。
4. 溶解氧:测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反映水中的氧气和氮气的含量以及其混合状态。
溶解氧含量过低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5. 电导率:也称电导度,用于测量水中离子或分子所带电荷的能力,可以反映水中的含盐量。
6. 残留氯:检测水中氯的含量,氯可用于杀灭水中的细菌,但过多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7. 臭味和味道:用于检测水的异味或异味,如果有异味或异味,则可能暗示水中含有污染物。
8. 缓冲力:指水中对pH值变化的抵抗能力,对于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9. 可溶性无机物:包括钠、铜、铁、硫、镁等,是水中的一种无机化合物,过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0. 硬度:包括石灰硬度、总硬度等,在城市饮用水中的硬度比较高,过高的硬度会影响使用效果。
11. 总有机碳:又称溶解性有机物,是水中的一种有机物质,会对水的颜色和味道产生影响,过量也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2. 色度:用于检测水的颜色深浅,也是衡量水中杂质的一种方法。
13. 氨氮:测量水中氨的含量,也是衡量水中污染程度的一种标准。
14. 咸度和氯化物含量:用于测量水中的咸味和氯化物的含量,过高的含盐量会影响水的味道和使用效果。
15. 痕量元素:包括铅、铬、汞等重金属,可以造成水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16. COD(化学需氧量):测量有机物氧化的化学反应能力,可以反映水的污染程度。
19. PHCs(总石油烃):用于检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含量。
水质基本指标1.浊度:是反映天然水及饮用水的物理性状的一项指标,天然水的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粘土、有机物、微生物等微粒悬浮物所致。
国标要求≤3度,特殊情况不超过5度。
2.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小时培养,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国标要求≤100个/mL。
所测定的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生活废弃物污染,但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因此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来判断水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
3.总大肠菌群:在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检测中,普遍采用正常的肠道细菌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而不是直接测定肠道致病菌。
总大肠菌群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小时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总大肠菌群含量是指每升水样所含有的总大肠菌群的数目。
水样中总大肠菌群的含量,表明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而且间接表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性。
国标值≤3个/L。
4.余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
国标要求:在与水接触30分钟后,余氯应不低于0.3mg/L。
集中式给水、除出厂水应符合上述要求外,管网末梢水应不低于0.05mg/L。
5.生化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BOD)是指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氧气量,是一种以微生物学原理为基础的测定方法。
所有影响微生物降解的因素,如温度、时间等将影响BOD的测定。
最终的BOD是指全部的有机物质经生化降解至简单的最终产物所需的氧量。
一般采用20℃和培养5天的时间作为标准。
以BOD表示,通常用毫克/升或ppm作为BOD的量度单位。
6.什么是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条件,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它是指示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还原性物质包括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和硫化物等,但水样受有机物污染是极为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可做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
水质指标概述水质指标是指水样中除去水分子外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数量,它是描述水质状况的一系列标准,是判断和综合评价水体质量并对水质进行界定分类的重要参数。
指标划分有些指标用某一物理参数或某一物质的浓度来表示,是单项指标,如温度、pH值、溶解氧等;而有些指标则是根据某一类物质的共同特性来表明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水质状况,称为综合指标,比如生化耗氧量表示水中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污染状况,总硬度表示水中含钙、镁等无机盐类的多少。
一、物理性水质指标1.感官物理性指标(1)温度水的许多物理特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水中进行的许多物理化学过程都和温度有关。
地表水的温度随季节、气候条件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0.1-30℃。
地下水的温度比较稳定, 8-12℃工业废水的温度与生产过程有关。
饮用水的温度在10℃比较适宜。
测定:现场测定,与地点和深度有关,用0.1 ℃的汞温度计。
(2)颜色和色度纯水是无色的。
颜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
真色是由于水中所含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所致,即除去水中悬浮物质后所呈现的颜色。
表色包括由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共同引起的颜色。
一般只对天然水和用水作真色的测定。
用铂钴标准比色法:氯铂酸钾K2PtCl6和氯化钴CoCl2·6H2O配置的混合溶液作为色度的标准溶液,规定1升水中含有2.491毫克K2PtCl6及2.00毫克CoCl2·6H2O时,即Pt的浓度为1毫克/升时所产生的颜色为1度。
测定水样时,将水样颜色与一系列具有不同色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或绘制标准曲线在仪器上进行测定。
由于氯铂酸钾太贵,一般用重铬酸钾和硫酸钴,称铬钴比色法。
对废水和污水的颜色常用文字描述,如定性的或深浅程度的一般描述。
必要时辅以稀释倍数法:在比色管中将水样用无色清洁水稀释成不同倍数,并与液面高度相同的清洁水作比较,取其刚好看不见颜色时的稀释倍数者,即为色度。
(3)浑浊度和透明度水中由于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杂质而产生浑浊现象。